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9265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docx

完整word版常见成语辨析近义词辨析大全

三个一组:

1.惨无人道:

惨,残酷狠毒。

残暴得灭绝人性。

惨绝人寰:

人寰,人世。

世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的。

形容惨到极点。

灭绝人性:

完全丧失人所具有的理性。

形容极端残忍,象野兽一样。

4.承前启后:

承,承接。

启,开创,引出。

承接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多用于事业、学问方面。

亦作“承先启后”。

承上启下:

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

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继往开来:

继:

继承;开:

开辟。

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5外强中干:

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

色厉内荏:

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外刚内柔:

外表刚强而内在柔弱。

同“内柔外刚”。

6.胡思乱想:

不切实际地瞎想。

亦作“胡思乱量”。

痴心妄想:

入迷的心思,荒唐的想法。

形容一味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

游思妄想:

犹言胡思乱想。

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7重整旗鼓:

比喻失败后积聚力量,重新行动。

亦作“重振旗鼓”。

卷土重来:

卷土,人马奔跑时扬起尘土。

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东山再起:

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13.一视同仁:

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多用于指人。

等量齐观:

等,同等。

齐,一样。

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多用于指物。

相提并论:

相提:

相对照;并:

齐。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14.牢不可破:

牢固得不可摧毁,不可动摇。

形容异常坚固。

颠扑不破:

颠,跌。

扑,敲。

无论怎样倾跌敲打都不会破损。

比喻理论正确,无法驳倒推翻。

坚不可摧:

坚:

坚固;摧:

摧毁。

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15本末倒置:

本,树根。

末,树梢。

置,放。

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

舍本逐末:

舍去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

形容轻重倒置。

轻重倒置:

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两者的地位摆颠倒了。

16.洞若观火:

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了如指掌:

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亦作“了若指掌”。

明察秋毫:

明察:

看清;秋毫:

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17.标新立异:

原谓特创新意,立论与众不同。

后多指提出新奇主张或创造出新奇的式样。

独树一帜:

单独树起一面旗帜。

比喻自成一家。

另起炉灶:

另外重支炉灶。

比喻放弃原来的,另外从头做起。

19.翻天覆地:

①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

②形容闹得很凶。

亦作“覆地翻天”。

天翻地覆:

覆,翻,翻过来。

比喻急剧的变化。

沧海桑田沧海桑田

20.翻云覆雨:

比喻反复无常,玩弄手段和权术。

朝三暮四:

多用以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

朝秦暮楚:

比喻反复无常。

亦比喻行踪不定,早晨在此地,晚上到彼地。

21.烟消云散:

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亦作“云消雾散”。

风流云散:

风吹云散,踪迹全消。

比喻原常相聚的人飘零离散。

亦作“风流雨散”。

销声匿迹:

销:

通“消”,消失;匿:

隐藏;迹:

踪迹。

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

25..无所不为:

没有达不到的地方,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贬义。

无微不至:

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

褒义。

为所欲为:

为:

做。

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

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26.生吞活剥:

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

囫囵吞枣:

把枣儿整个儿吞下去。

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

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

入。

27.醉生梦死:

比喻象醉酒和做梦一样,糊涂地过日子。

金迷纸醉:

形容剥削阶级奢侈豪华的生活。

花天酒地:

形容吃喝嫖赌,荒淫腐化的生活。

28.欢欣鼓舞:

形容非常高兴振奋。

喜气洋洋:

洋洋:

得意的样子。

充满了欢喜的神色或气氛。

欢天喜地:

形容非常高兴。

29.绘声绘色:

描写、叙述生动逼真。

活龙活现:

形容神情生动逼真,好像就在眼前一样

有声有色:

表现、描绘得非常生动。

“惟妙惟肖”强调的是形似,意思是模仿得像真的一样,真假难辨。

如郭先生画技高超,能惟妙惟肖地临摹出大画家徐悲鸿的奔马。

这说明模仿得与原作十分接近,真假难辨。

再如:

小弟弟学起猴子来,抓耳挠腮,挤眉弄眼,真是惟妙惟肖。

这说明弟弟模仿得像真的一样,真假难辨。

区别的办法就是前面能用“模仿”来修饰的,就用“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强调的是神似,意思是描写、刻画、创作得像活的一样,好像在动。

31.饥寒交迫:

饥饿与寒冷交相逼迫。

形容无衣无食,生活困苦不堪。

哀鸿遍野:

哀鸿:

哀鸣的鸿雁。

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

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啼饥号寒:

因为缺乏衣食而啼哭。

形容生活极端困苦。

32.奄奄一息:

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

形容气息微弱的垂死之状。

命在旦夕:

旦夕:

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岌岌可危:

岌岌,危险貌。

形容极其危险。

34.家常便饭:

①家庭日常的饭食。

②比喻经常发生习以为常的事情。

司空见惯:

 强调经常看见

习以为常:

强调习惯

40.坚如磐石:

象大石头一样坚固,常比喻意志不可动摇。

固若金汤:

金,“金城”的简称,指坚固的城墙。

汤,“汤池”的简称,指

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形容工事非常坚固。

坚不可摧:

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可指工事,也可指决心意志。

42.海市蜃楼:

①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②比

虚幻的事物。

虚无缥缈:

形容若有若无,空虚渺茫。

空中楼阁:

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45.齐心协力:

犹言“同心合力”。

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强调合力。

同心同德:

心:

思想;德:

信念。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和衷共济:

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

侧重齐心。

47.络绎不绝:

形容过往人马或车辆连接不断。

川流不息:

川,河流。

像河水那样流个不停。

多用于比喻来往的人、车马或

船只很多。

纷至沓来:

纷,众多。

沓,重复,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49.置之不理:

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束之高阁:

比喻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

置若罔闻:

置:

放,摆;若:

好象。

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似的。

指不予

理睬。

 

两个一组:

52.目不斜视:

不该看的事物不看,形容品行端正,遵守礼制。

目不转睛:

凝神注视,眼珠一转不转。

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54.背道而驰:

道,道路。

驰,车马疾行。

比喻彼此方向目标完全相反。

南辕北辙:

本要向南行走,却驾车往北。

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57.排山倒海:

排,推开。

倒,翻倒。

形容来势凶猛。

翻江倒海:

形容水势浩大,多用来比喻力量或声势非常壮大。

58.蚍蜉撼树:

蚍蜉,一种大蚂蚁。

撼,摇动。

比喻不自量力。

又作“蚍蜉撼大树”。

螳臂当车:

当(dāng),阻挡。

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

60.见机行事:

机,时机,机会。

看到适当的时机立即行动。

见风使舵:

看风向改变帆篷方向。

比喻相机行事,随机应变。

多含贬义。

62.撼天动地:

形容声音响亮或声势大,力量强。

惊天动地:

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63.开诚布公:

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形容词性短语。

推心置腹:

比喻真心待人。

形容词性短语。

推诚相见:

用真心相待。

动词性短语。

64.夸夸其谈:

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贬义。

侃侃而谈:

形容说话正直,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67.脍炙人口:

美味人人都爱吃。

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

喜闻乐见:

喜欢听,乐意看。

69.无稽之谈:

没有根据的言论。

流言蜚语:

毫无根据的话语。

多指背后议论诽谤或挑拨离间的话。

又作“流言飞语”。

71.燃眉之急:

像火烧眉毛那样的紧急。

比喻非常紧迫的情况。

名词性短语。

迫在眉睫:

睫,眼毛。

比喻事情已经到了十分紧急的关头。

形容词性短语。

72.手忙脚乱:

形容做事慌乱,没有条理。

七手八脚:

形容人多忙乱,动作不一。

73.进退维谷:

谷,比喻困境。

进退都处于困难境地。

比喻进退两难。

书面用语。

进退两难:

进也不好,退也不好。

形容处境困难。

口头用语。

进退无门:

前进后退均无路,形容处境困难,无处容身。

74.杞人忧天:

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动词性短语。

亦作“杞人之忧”,名词性短语。

庸人自扰:

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

75.气吞山河:

气势能吞没高山大河。

形容气魄很大。

气势磅礴:

磅礴,广大无边的样子。

形容气势极其雄伟。

82.煞费苦心:

形容费尽心思。

挖空心思:

形容费尽心机,想尽办法。

多含贬义。

83.本末倒置:

本,树根。

末,树梢。

置,放。

比喻颠倒了事物的主次轻重。

舍本逐末:

舍去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

形容轻重倒置。

86.生气勃勃:

勃勃,精神旺盛的样子。

生命力强,富有朝气。

多用于指人。

生机勃勃:

很有活力,很有生命力。

多用于指事物。

87.龙腾虎跃:

形容威武雄壮,非常活跃。

生龙活虎:

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

比喻活泼矫健,生气勃勃。

94.耸人听闻:

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

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96.悠然自得:

形容心情悠闲自足,神态从容的样子。

泰然自若:

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

97.忐忑不安:

心虚不定

七上八下:

心情不安

98.头头是道:

形容说话做事有条有理。

天花乱坠:

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的)。

99.天经地义:

经,常规,原则。

义,正理。

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

理所当然:

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103.混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同样的事物。

相提并论: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112.无穷无尽:

没有止境。

无边无际:

谓开阔得望不到边缘。

113五颜六色:

多种颜色,引申指各色各样。

五彩缤纷:

形容颜色繁多复杂,非常好看。

114.五光十色:

形容色泽鲜艳,品种繁多。

五花八门:

喻花样繁多或变幻多端。

118.笑容可掬:

掬,两手捧起。

形容满面笑容的样子。

喜形于色:

形,表现。

色,脸色。

喜悦表现在脸上。

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119.想入非非:

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胡思乱想。

贬义。

异想天开:

天开,天门打开,比喻荒诞的事。

形容想法离奇而完全不切实际。

一般用于贬义,有时也可作中性词用。

如,科学家要敢于异想天开。

 

成语辨析300例

1、目无全牛:

《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词易误用为贬义。

2、天花乱坠:

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3、青梅竹马:

形容男女小时候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多指男女间幼时的亲密感情。

4、不刊之论:

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易误用为贬义。

5、差强人意:

差,稍微地。

愿意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6、弹冠相庆:

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

使用时易弄错感情色彩。

7、汗牛充栋:

汗牛,用牛运输,使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形容书籍极多。

形容的对象仅指书。

8、明日黄花:

苏轼诗《九日次韵王巩》中有“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黄花:

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

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11、信口雌黄:

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

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

12、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13、处心积虑:

千方百计地盘算。

多用贬义。

14、万人空巷:

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

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15、不谋而合:

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应与“不约而同”也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15、无可非议:

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

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

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6、莫衷一是:

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使用时要注意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

17、鞭辟人里:

里,里头;辟,透彻。

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

如:

“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

”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18、刮目相看:

《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吴国大将吕蒙听从孙权劝告,在繁忙的军务中抽出时间读书,学问大进,取得令人惊奇的成绩。

鲁肃说:

“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说明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

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19、不足为训:

训,准则。

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如:

“他这种做法实在不足为训。

”注意不能将这里的“训”理解为“教训”。

20、莘莘学子:

众多的学子。

该词前面不能再加任何的数量词。

21、好整以暇:

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

不能误用作贬义。

22、仁者见仁:

指对同一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

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

如:

“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协议共识。

”这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23、曾几何时:

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

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24、不稂不莠:

稂,狼尾草。

全词比喻人不成才,没有出息。

不能望文生义误用作褒义。

25、附庸风雅:

附庸,追随;风雅,多指才学。

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不能误用作褒义。

26、含英咀华:

咀,咀嚼;英、华,花朵。

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

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

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27、拾人牙慧:

拾取别人的片言只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

多用作贬义。

28、无所不为:

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

多用作贬义。

29、登堂入室:

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

30、狗尾续貂:

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

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

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含自谦义。

31、休戚与共:

休,欢乐;戚,忧伤。

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

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面无同甘共苦之义。

32、过犹不及:

“犹,如同。

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不要错误地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33、穷形尽相:

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

不要把它误解成原形毕露之义。

34、贻笑大方:

大方,有见识的内行。

让有见识的内行见笑。

“大方”是理解本词的关键。

35、数典忘祖:

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

数典忘祖比喻忘本。

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36、鹿死谁手:

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

鹿死谁手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37、美轮美奂:

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建筑物的华丽。

注意本词形容的对象。

38、炉火纯青:

纯,纯粹。

道家炼丹,炉中的火焰由红色转成青色时即为火候到家。

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界。

注意本词语用的对象。

39、洛阳纸贵:

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

比喻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不能将本词只理解成物价上涨。

40、天马行空:

天马,神马。

马的奔驰如同腾空飞行。

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垫豪放,不受拘束。

41、风声鹤唳:

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鹤叫都疑为追兵。

形容惊慌疑惧。

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

42、馨竹难书:

罄,尽,空;竹,指竹简。

罄竹难书指即使把竹简写尽了也写不完累累罪恶。

比喻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词)。

例: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43、望穿秋水:

秋水,比喻眼睛。

形容盼望得非常急切。

44、抛砖引玉:

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本词只用于自谦。

45、炙手可热:

炙,烧,烤。

热得烫手。

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多含贬义。

使用时要注意适用的对象。

46、屡试不爽:

爽,差错。

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注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

47、韦编三绝:

语出《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绝,断。

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断绝。

形容读书勤奋。

48、捉襟见肘:

见,同“现”。

原指衣服破烂,生活穷困。

后来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49、粉墨登场:

妆扮好了,登场演戏。

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50、饮鸩止渴:

鸩,一种毒酒。

用毒酒解渴。

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计后果。

使用时注意这是个贬义词。

51防微杜渐:

微,细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构,堵塞;渐,事物的开端。

在坏思想、坏事物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52、管中窥豹:

通过竹管子的小孔来看豹,只看到豹身上一块斑纹。

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有时同“可见一斑”连用,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53、文不加点:

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点:

涂上一点,表删去。

54、道路以目:

形容百姓慑于暴政,在路上相见,不敢交谈,敢怒不敢言,只能以目示意。

55、方兴未艾:

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56、下里巴人:

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57、亦步亦趋:

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顺从别人,跟着人家走。

多用作贬义词。

58、不瘟不火:

指戏曲表演非常沉稳,既不沉闷乏味,也不火爆。

(注意使用的对象)

59、色厉内荏:

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多用作贬义。

60、釜底抽薪:

抽去锅底下的柴火。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

61、东施效颦:

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

多用作贬义。

62、胸无城府:

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

(褒义词)

63、大快朵颐:

形容食物鲜美,吃得很满意。

(注意形容的对象)

A.求全责备:

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B.65、评头论足:

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多用作贬义。

66、醍醐灌顶:

比喻灌输智慧,使之从迷惑中醒悟或彻底觉悟。

67、目不识丁:

形容人不识字,没有文化。

68、一文不名:

一个钱也没有。

(名:

占有)

69、夙兴夜寐:

早起晚睡,形容人勤劳。

(褒义词)

70、耳提面命:

形容恳切地教导。

多用于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

(褒义词)

71耳濡目染:

形容见得多了以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72、耳熟能详:

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73、忍俊不禁:

忍不住笑了出来。

在句子中使用时,不能与“笑”字重复。

74、悬壶济世:

指行医救助生灵。

(壶,药壶也,注意该词的使用对象)

75、趋之若鹜:

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

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贬义词)

76、越俎代庖:

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

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所管的事情。

77、不绝如缕: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78、匪夷所思:

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多用于贬义的语境中)

79、见异思迁:

一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80、功败垂成:

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含惋惜意)

81、异曲同工:

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的效果。

82、因人成事:

指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83、每况愈下:

指情况愈来愈坏。

84、始作俑者:

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贬义词)

85、一团和气:

态度温和,没有原则。

(多用作贬义)

86、曲高和寡:

曲调高深,通跟着唱的人很少,现比喻议论或艺术作品不通俗,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

87、声名鹊起:

形容名声迅速提高。

88、罪不容诛:

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贬义词)

89、改弦更张:

琴声不和谐,换了琴弦,重新安上。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90、江河日下:

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91、拒谏饰非:

拒绝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

(贬义词)

92、不孚众望:

不使大家信服。

不能理解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不负众望)

93间不容发:

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94、下车伊始:

指官吏初到任所。

95、妄自菲薄:

过分看轻自己。

96、如坐春风:

比喻受到教育。

(不要望文生义)

97、自怨自艾:

本义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已改正。

现在只指自己悔恨,不包括改正的意思。

(艾:

治理,惩治)

98、滥竽充数:

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面充数。

(贬义词)

99、雪泥鸿爪:

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

100、凤毛麟角:

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褒义词)

101、轩然大波:

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现也用来形容引起较大的反响。

102、沆瀣一气:

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贬义词)

103、人浮于事:

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

(用在贬义的语境中)。

104、口诵心惟:

一面读着,一面想它的意义和道理。

(惟,思考)。

105、栉风沐雨:

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

(褒义词)

106、东山再起:

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褒义词)

107、尸位素餐:

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贬义词)

108、未雨绸缪:

趁着天没下雨,先修补房屋门窗。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109、叶公好龙:

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贬义词)

110、满目疮痍:

眼睛所看到的都是创伤。

形容受到了严重破坏的景况。

(只能用来形容国土家园。

111、破镜重圆:

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圆。

112、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113、安土重迁:

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114、闪烁其辞:

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

(多用贬义词)

115、微言大义:

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

116、众望所归:

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

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

117、上行下效:

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118、无稽之谈:

没有根据的话。

(贬义词)稽:

考查。

119、唾手可得:

比喻非常容易得到。

120、等量齐观:

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多用于对待事物)

121、焚膏继晷:

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

(褒义词)、

122祸起萧墙:

祸乱发生在家里。

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123、三人成虎:

比喻谣言或论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不要望文生义)124、连篇累牍:

表示用过多篇幅叙述。

(多作贬义)

125、火中取栗:

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已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126、满城风雨:

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127、久假不归:

长期借去,不归还。

假,借也。

128、奇文共赏:

新奇的文章共同欣赏。

现多指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

129、按图索骥:

按照图像寻找好马。

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130、皮里阳秋:

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评论。

‘阳秋’即‘春秋’晋简文帝(司马昱)母郑后名阿春,避讳‘春’字,改称。

这里用来代表‘批评’,因为相传孔子修《春秋》,意含褒贬。

131、蔚然成风:

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容风气。

(注意不要重复)

132、秀色可餐:

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133、犯而不校:

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注意不要望文生义)

134、闻过则喜:

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感到高兴。

形容虚心,对自己要求要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