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9536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docx

浙江省杭州市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题

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读下面几种常见工业导向型模式图,判断工厂区位选择依次与图示a、b、c、d对应的是

 

A.食品厂、汽车厂、啤酒厂、微电子厂B.炼铝厂、服装厂、芯片厂、家具制造厂

C.飞机制造厂、制鞋厂、汽水厂、电解铜厂

D.甘蔗制糖厂、电子装配厂、水产品加工厂、石油加工厂

下图为某地人类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2~3题。

 

2.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和地形  B.科技和资金 

C.政策和劳动力  D.政策和交通

3.图中地理事物布局最不合理的是

A.游览道   B.温室大棚    

C.养猪场      D.接待中心

4.右图漫画所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扩大湿地面积B.大量排放污水

C.过度开采地下水D.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随着五水共治的推进,浙江关停了部分中小养殖场,促使饭店泔水由原先直接排放或流向养殖户变为提供给环境集团集中处理。

读饭店泔水处理示意图,完成5~6题。

5.若饭店泔水处理不当将直接造成

A.噪声污染B.资源枯竭

C.水体污染D.水土流失

6.饭店泔水提供给环境集团处理,有利于

A.有效控制酸雨B.循环利用资源

C.提高饭店收入D.减少经济活动

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是各自国家重要的传统工业区,读下图回答7~8题。

7.本着扬长避短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的原则,两地都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①石油化工工业②钢铁工业③机械工业④电子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两工业地域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①共用基础设施,缓解交通压力②接近原料、燃料产地,节省运输成本

③利于集中治污,提高环境容量 ④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②④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农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哪个地区

A.辽中南B.京津唐C.黄土高原D.珠江三角洲

10.下列关于图示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①市场变化是导致图示变化的最主要原因;②甲乙两市自然条件差别很小;③各市农业结构逐渐趋向专业化;④甲乙两市农业逐渐衰落。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新疆在承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上将努力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目前,新疆出口的家具主要销往中亚,并在中亚建家具加工厂和物流中心。

据材料回答11~12题。

11.新疆家具企业在中亚建加工厂的主要因素是

A.原料B.市场C.劳动力D.技术

12.在中亚建家具加工厂对当地的有利影响是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增加就业机会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提高科技水平

A.

B.

C.

D.

右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回答13~14题。

13.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4.“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

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

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

15.与广东某特大城市相比,北京公路立交桥的设计坡度较小,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地质条件B.水文条件C.土壤条件D.气候条件

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回答16~17题。

16.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A.全球化生产   B.信息化生产  C.集聚生产   D.清洁生产

17.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

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

B.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化害为利

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

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

“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的破坏。

它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

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并造成大量废物,污染环境。

据此回答18~19题。

18.下列经济模式,属于“牧童经济”行为的是

A.黄河出现凌汛B.围湖造田C.南水北调D.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19.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不会出现

B.是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模式

C.体现了人类与地理环境间的尖锐矛盾

D.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阶段,不可避免

雾是指接近地球表面,大气中悬浮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

当气温达到露点温度时(或接近露点),空气里的水汽凝结生成雾。

霾,也称灰霾,是指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大气浑浊现象。

阅读材料完成20~21题。

20.有关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就北京而言,夏季的霾主要以燃煤、土壤粉尘、汽车尾气和工业污染物为主

B.热带雨林地区因为全年高温多雨,不会出现霾

C.东北、华北地区农民在田地燃烧大量麦秆和稻草,产生的霾都发生在秋季

D.降雨、大风等天气有利于减轻霾的危害

21.我国东部大城市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是

A.城市规模大、热岛效应显著

B.汽车数量增长迅速、尾气污染严重

C.建筑物密集、空气流通不畅

D.大量使用空调、排放废气多

读“iPhone产业链结构示意图”,回答22~23题。

 

22.iPhone手机零部件进行全球采购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生产零部件的劳动力成本低B.扩大iPhone手机的销售市场

C.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条件D.美国国内原料不足

23.2011年7月29日,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表示,企业现有1万台机器人,2012年将增加到30万台,决定用机器人大量取代工人的主要原因有

①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②能源供应日趋紧张③招工难度不断加大④政策优势不断丧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在城市周围尤其是在大城市周围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农业生产基地。

右图为“某基地农业土地利用示意图”,其中X、Y、Z表示的是三种类型的农业生产活动。

读图完成24~26题。

24.Y农业生产分布的最优区位范围是 

A.0~20km        B.20~80km 

C.60~100km       D.20~60km  

25.影响X、Y、Z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政策 C.劳动力     D.气候

26.从农业区位角度分析,图中农业生产X、Y、Z分别对应的是   

A.花卉、乳畜业、粮食         B.水果、蔬菜、养鱼场

C.蔬菜、林业、养鸡场         D.花卉、小麦、观赏鱼

27.许多商业网点聚集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的结合部,主要原因是

A.消费人群大B.便于货物的集散C.地价、房租低D.人口密度小

28.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

合肥江淮汽车配件工业园坐落于合肥市岗集镇,园区地理位置优越,距市政府和江淮汽车总部仅15公里,读下图回答29~30题。

29.图中所示企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施,便于生产和协作B.便于集中治理工业污染

C.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化D.交通便利,便于工业产品的集散

30.若现在有四家企业欲入驻该工业园,若从产业联系角度考虑应优先考虑

A.纺织厂B.汽车仪表厂C.家具厂D.炼铝厂

下图是“以泰国为组装基地的硬盘驱动器生产网络”,完成31~32题。

31.大量企业在泰国投资建立硬盘驱动器组装基地,主要是因为泰国

A.地价低廉B.劳动力素质高C.科技发达D.市场广阔

32.促进硬盘驱动器零部件生产分散的主要原因是

A.企业协作减少B.人口迁移频繁C.环境污染严重D.交通运输发展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33~34题。

33.①、②、③、④四地中,商业网点的密度最小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4.拟在P地建立某大宗商品集散中心,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

  ①地形   ②地租   ③市场   ④交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下图为某设计师设计的“蓄水菜棚”工作原理示意图。

“蓄水菜棚”和普通大棚相比,可以将地面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

据此完成35~36题。

 

35.蓄水菜棚主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中的

A.光照和水源   B.热量和水源 C.热量和土壤 D.光照和土壤

36.设计师设计“蓄水菜棚”的理念是

A.回收利用污染物  B.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C.减少废弃物排放  D.保护生态系统平衡

右图是几个地区(①②③)“农业基本情况的比较图”。

读图,回答37~38题。

37.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乳畜业

38.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39.下列气候类型中,在亚洲境内没有分布的是

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40.下列地理事物中,为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的是

A.霍尔木兹海峡B.马六甲海峡C.白令海峡D.土耳其海峡

二、综合题(20分)

41.下面图14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15为该区域中B城的气候资料。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A大洋是,C海峡的名称是。

F半岛属于

板块,主要地形类型是。

(2)图中B城的气候名称是,判断D河流北段的大致流向是,决定其流向的因素是。

(3)图示区域最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按投入多少划分该农业为,该农业的不利气象条件是。

4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

材料二“某地工业布局示意图”,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角度看该布局都是合理的。

 

 

 

(1)“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中字母表示的区位因素有“土壤、气候、生产技术、交通”四种,通过读图分析,填写A、B、C、D各自正确对应的区位因素:

(4分)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是相对稳定的,而社会和技术经济因素是处于动态变化的,进而导致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是不同的,因此农业生产必须遵循______的原则。

(1分)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该地区的主导风向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风。

(1分)

(4)A地建有一大型钢铁厂,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4分)

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

高一年级地理学科答题卷

卷Ⅰ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D

C

B

B

D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D

B

D

D

B

B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C

D

A

A

B

A

A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A

D

A

C

B

B

A

D

D

D

卷Ⅱ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

41.(10分)

(1)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板块高原(4分)

(2)亚热带季风气候自南向北地形(3分)

(3)水稻种植业集约农业旱涝灾害(3分)

42.(共10分)

(1)气候 土壤 生产技术 交通    (4分) 

(2)因地制宜  (1分)

(3)偏南风(1分)

(4)有煤、铁资源(只回答资源丰富不得分);(铁路沿线)交通运输便利;水源丰富;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

(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