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9594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

《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docx

施工现场临时用施工组织设计DOC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西安市西高新技术开发区省交通建设集团院内,北临唐兴路,西临唐延路,南邻地税分局。

该工程功能分为办公楼和地下车库、办公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三层,地上二十五层,建筑面积51666.92㎡;地下车库为框剪结构,地下三层,建筑面积7616.3㎡。

二、编制说明:

1.遵循安全、经济、节约的临电设计原则对工程现场临电进行设计。

2.合理布置,统筹安排,保证重点设备供电,严格遵守相关文件规定。

3.严格按照省级文明工地标准,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供电模式,对临电进行设计、布置,按照国家现行安全用电标准进行科学管理,精心施工,确保安全用电。

三、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的施工现场电源技术参数,所在位置及现场实际条件。

2.国家和上级单位以及公司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法律法规。

3.现行的国家建筑安装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5)《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四、使用范围:

本临电施工组织设计适用范围仅限于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西高新办公楼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装施工和全过程服务。

五、设计步骤:

1.现场勘察及初步设计:

该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电源由建设单位提供,变压器容量为400KVA,施工现场范围区内无通讯、管道、线路及各种埋地物。

2.本供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TN-S接零保护。

其中漏电保护要求首端漏电不大于150mA,漏电保护系数不大于0.2s,开关箱和流动电箱漏电不大于30mA,漏电保护系数不大于0.1。

3.根据施工现场用电设备布置情况,采用多元配电线路法将六条电缆从配电室引到现场,从三级电箱分支电路,配电应当合理,互不干拢,防止电气故障影响施工。

4.电缆分布:

从甲方电源到工地配电室为L0,现场将供电线路分为六路,第一路主供塔吊、电梯、镝灯负荷为L1,第二路主供钢筋棚机械负荷为L2,第三路主供木工棚及部分钢筋机械负荷为L3,第四路主供各楼层及主体施工作业面负荷为L4,第五路主供地下车库施工负荷为L5,第六路主供库房、临设用电、照明、电热水器等负荷为L6。

5.根据工程进度及施工需要使用机械设备统计如下:

设备

名称

功率

(KW)

台数

总功率

核定后功率

室内

照明

室外

照明

电动机类

电焊机类

1

塔吊

40

2

80

80

2

施工电梯

60

1

60

60

3

镝灯

3.5

4

14.0

14

4

对焊机

48/100KVA

1

48

48

5

钢筋调直机

11

1

11

11

6

切断机

5.5

2

11

11

7

弯曲机

3

2

6

6

8

直螺纹套丝机

3

2

6

6

9

砂轮切割机

3

2

6

6

10

木工压刨

7.5

1

7.5

7.5

11

木工电锯

5.5

2

11

11

12

电焊机

15.55/38.6KVA

2

31.1

31.1

13

砂轮切割机

3

2

6

6

14

套丝机

3

1

3

3

15

台钻

1.5

1

1.5

1.5

16

压槽机

3

1

3

3

17

电焊机

15.55/38.6KVA

6

93.3

93.3

18

插入式振动器

1.5

4

6

6

19

平板式振动器

3

1

3

3

20

供水加压泵

15

1

15

15

21

排污泵

1.5

2

3

3

22

打夯机

3

1

3

3

23

清洗机

3

2

6

6

24

室内照明

10

10

10

25

室外照明

10

10

10

合计

248

172.4

10

24

根据以上数据:

取K1=0.5K2=0.6K3=0.8K4=1.0cos=0.75tg=0.855

P总=1.05(K1∑P1/cos+K2∑P2+K3∑P3+K4∑P4)

Q总=tgP总

P总=1.05(0.5×248/0.75+0.6×172.4+0.8×10+1×24)=300.77KW

Q总=0.855×300.77=257.16Kvar

S总=√P总2+Q总2=√300.772+257.162=395.72KVA

I总=S总/(√3×0.38)=601.25A

根据计算总的视在功率为395.72KVA,总的计算电流为601.25A。

甲方所供电源可满足用电要求。

六、各主干回路负荷计算:

1.从变压器至工地配电室电缆L0选用VV22-3×150+2×70的垲装式电缆。

2.第一路(L1)供电回路,主供塔吊(40KW)、施工电梯(60KW)、照明(7KW)。

根据以上可得P1总=0.7×40+0.7×60+7×1=77KW

Q1总=0.7×(40+60)×1.021=71.47Kvar

S1总=√772+71.472=105.06KVA

I1总=159.63A

为满足上述条件,第一回路主干线L1可选用VV22-3×50+2×16电力电缆沿电缆沟敷设。

3.第二回路(L2)供电回路主供钢筋棚等设备用电,主要用电设备数量及功率:

钢筋对焊机(1×48)、钢筋调直机(1×11)、钢筋切断机

(2×5.5)、钢筋弯曲机(2×3)

P2总=K×PQ2总=tg×P2总

P2总=1.0×48+0.7×(11+11+6)=67.6KW

Q2总=1.266×48+0.7×0.855×(11+11+6)=77.2Kvar

S2总=√67.62+77.22=102.62KVA

I2总=155.92A

为满足上述条件,第二回路L2主干线选用VV22-3×50+2×16电力电缆沿电缆沟敷设。

4.第三回路L3供电回路主供木工棚及部分钢筋机械等设备用电,主要用电设备数量及功率为,木工压刨(1×7.5)K=0.7tg=0.855

木工电锯(2×5.5)、直螺纹套丝机(2×3)、砂轮切割机(2×3)、木工棚、钢筋棚照明4KW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P3总=K×PQ3总=tg×P3总

P3总=0.7×(7.5+11+6+6)=21.35KW

Q3总=21.35×0.855=18.26Kvar

S3总=√21.352+18.252+4×0.8=31.29KVA

I3总=47.54A

为满足上述条件,第三回路主干线可选用VV-3×16+2×10电力电缆沿电缆沟敷设。

5.第三回路(L3)供电回路主供各楼层及主体施工作业面各施工机械用电,具体用电设备有4台1.5KW插入式振动器、6台15.55KW电焊机、1台3KW打夯机、2台排污泵、1台15KW的加压泵。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P4总=K×PQ4总=tg×P4总

P焊=0.35×15.55×6=32.66KW

Q焊=0.35×1.643×93.3=53.65Kvar

P电=4×1.5+3+3+2×1.5+15=30KW

Q电=0.855×30=25.65KW

P4总=32.66+30=62.66KW

Q4总=53.65+25.65=79.3Kvar

S4总=√62.662+79.32=101.07KVA

I4总=153.56A

为满足上述条件,第四回路主干线可选用VV22-3×50+2×16电力电缆沿电缆沟敷设。

6.第五路L5供电回路,主供地下车库用电设备,具体用电设备为塔吊40KW、镝灯2×3.5KW

根据以上可得P5总=K1×P1+K2×P2=0.7×40+7×1=35KW

Q5总=1.021×0.7×40=28.59Kvar

S5总=√352+28.592=45.2KVA

I5总=68.68A

为满足上述条件,第五回路主干线可选用VV-3×25+2×10电力电缆沿电缆沟穿塑料管敷设。

7.第六路L6供电回路,主供安装加工、室内照明、清洗机及热水器等电器使用,具体设备有2台15.55KW电焊机、2台3KW清洗机、2台3KW砂轮切割机、1台1.5KW台钻、1台3KW压槽机、室内生活照明用电10KW、热水器9KW。

根据以上可得P焊=K*P*N=0.35×15.55×2=10.88KW

Q焊=0.35×1.643×15.55×2=17.88Kvar

P电=2×3+2×3+1.5+3+9=25.5KW

Q电=0.855×25.5=21.80Kvar

P6总=25.5+0.8×+10.88=44.38KW

Q6总=39.68Kvar

S6总=√44.382+39.682=59.53KVA

I6总=90.45A

为满足上述条件,第五回路主干线可选用VV22-3×35+2×10电力电缆沿电缆沟穿塑料管敷设。

七、技术措施:

1.接地与防雷

(1)配电房接地采用打3根人工接地极的形式作为接地装置,接地极采用L50×50×5镀锌角铁(L=2.5m/根),在离配电房2m处设第一根接地极,然后在该接地极两侧5m各打一根接地极,配电房与接地极间,接地极与接地极间采用-40×4镀锌扁钢作为接地母线,接地母线及接地极埋设深度大于0.7m,施工完毕应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4欧母。

(2)塔吊防雷接地措施

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定,塔式起重机不另设接闪器,利用塔式起重机的钢爬梯作为防雷引下线,利用塔式起重机桩基础内主钢筋做接地极,应确保接闪器,引下线及接地极间形成良好的电气通路,若中间有断开点,应采用-25×4镀锌扁钢作为接地母线,将断开点进行可靠焊接,使其形成一个闭合的电气通路。

施工完毕后的实测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欧母,若实测不满足要求,应增设人工接地极。

(3)外用施工电梯防雷接地措施:

外用施工电梯可利用电梯钢轨道作为防雷引下线,在施工电梯基坑内打一根L50×50×5镀锌角铁(L=2.5m/根)作为人工接地极,并利用-25×4镀锌扁钢作为接地母线,将接地极与电梯钢导轨进行可靠焊接,使其形成一个良好的电气通路。

施工完毕后的实测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欧母。

(4)重复接地

在配电系统每条回路末端均设重复接地,接地极采用L50×50×5镀锌角铁(L=2.5m/根),顶端埋深0.8米,采用50mm2黄绿双色铜导线与角钢相连,重复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母。

(5)电器设备接地:

所有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保护零线连接,专用保护零线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的第一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施工现场的所有电器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包括以下五部分。

1电机、变压器、照明器具、电器、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2配电屏与控制屏的金属框架;

3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

4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箱体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5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设的钢管、钢管外架,镝灯等;

6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保护零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

配电装置和电动机械相连接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手持电动工具的PE线应为截面不小于1.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不准使用独股线,保护零线采用黄绿双色线,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不得混用,严禁保护零线通过工作电流。

2.安全电压:

(1)在地下室、楼梯间、电梯井内的照明和使用行灯,采用36V的安全电压照明;在潮湿和易触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在特别潮湿环境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锅炉或金属容器内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

(2)照明变压器必须使用双绕组型安全隔离变压器,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

3.配电室:

(1)配电室采用标砖砌筑,顶棚采用彩钢瓦屋面,配电室的耐火等级不低于3级,顶棚与地面的距离不低于3米,且配电装置的上端距顶棚不小于0.5米;

(2)配电室应能自然通风,并应采取防止雨雪侵入和动物进入的措施;

(3)配电室布置,配电柜侧面的维护通道不小于1米,配电柜的正面操作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5米,后面的维护通道宽度,双列背对背布置不小于1.5米;

(4)配电室内的母线涂刷有色油漆,以标志相序:

相别

颜色

垂直排列

水平排列

引下排列

L1(A)

L2(B)

绿

L3(A)

N

淡蓝

(5)配电室的门向外开,并配锁,配电室的照明分别设置正常照明和事故照明。

(6)配电柜应装设电度表,并应装设电流、电压表,电流表与电度表不得共用一组电流互感器。

(7)配电柜应装设电源隔离开关及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器,电源隔离开关分断时应有明显可见分断点,停送电必须由专人负责。

(8)配电室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任何防碍操作,维修的杂物。

4.电器设备及安装:

(1)配电系统设置室外防水配电箱,开关箱和流动箱,开关箱与配电箱距离不得超过30米,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3米。

(2)照明配电箱与动力配电箱分别设置,当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动力和照明应分路配电,动力开关箱与照明开关箱必须分设。

(3)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底面,严禁设置在箱体的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进出线应配置固定线卡,进出线应加绝缘护套并成束卡固在箱体上,不得与箱体直接接触,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应采用橡皮护套绝缘电缆,不得有接头。

(4)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易受外来固体撞击,强烈振动,液体浸溅及热源烘烤场所,周围不得堆放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

(5)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端正、牢固。

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1.4~1.6米,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其中心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0.8~1.6米,箱体采用钢板制作,开关箱钢板厚度不小于1.2米,配电箱的钢板厚度不小于1.5米。

(6)配电箱、开关箱的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电器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与PE线做电气连接,金属箱门与金属箱体必须通过采用编织软铜线做电气连接。

(7)配电箱的电器安装板上分设N线端子板和PE线端子板。

N线端子板与金属电器安装板绝缘,PE线端子板必须与金属电器安装板做电气连接,进出线中的N线必须通过N线端子板连接,PE线必须通过PE线端子板连接。

(8)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安装在绝缘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箱体内;电器设备之间,设备与板四周的距离符合有关工艺标准的要求。

(9)导线剥削处不应伤线芯和过长,导线压头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圈压接,应加装压线端子。

(10)每台用电设备都必须设置独立漏电保护器,严禁使用一个控制两台及两台以上的电器设备。

5.漏电保护器设备:

(1)漏电保护器装设在配电箱电流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

(2)漏电保护器选用泄漏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其开关箱中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总配电箱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大于0.1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

(3)漏电保护器采用TN-S系统。

(4)使用于特别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

(5)漏电保护器必须按照产品说明书安装使用,对搁置已久,重新使用和连续使用一个月的漏电保护器,要认真检查其特性后方可使用,发现问题及时送加工厂更换。

(6)手动开关电器须用于直接控制照明电路和容器不大于3.0KW的动力电路,容量大于3.0KW的动力电路采用自动开关电器。

八、电器设备的使用和维修:

1.施工现场的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四次检查和维修。

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检查维修时必须规定穿、戴绝缘鞋、手套,必须电工绝缘工具。

2.检查维修配电箱、开关箱时必须将前一段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3.配电箱内盘面应标明各回路的名称、用途,同时要作出分路标记。

4.总、分配电箱应配锁,配电箱和开关箱指定专人负责。

5.各种配电箱内不允许设置任何杂物,并应保持清洁,不得挂接其他临时用电设备。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装和维修或拆除,必须由经过培训后取得上岗证书的专业电工完成,电工的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初级电工不允许进行中、高级电工作业。

7.所有配电箱、开关箱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按以下操作顺序:

(1)送电:

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

(2)停电:

开关箱——分分配电箱——总配电箱。

8.施工现场停止作业1小时以上,应将动力开关箱断电上锁。

9.用电人员应做到:

(1)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有设备的性能。

(2)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器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

(3)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4)负责保护所用设备的负荷载,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解决。

(5)搬迁或移动用电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后进行。

九、施工现场的电缆线路:

1.电缆线路采用穿管埋地敷设,严禁沿地面明敷设。

2.电缆在室外道路侧直接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小于0.7米,并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硬质保护层。

3.进楼层电缆必须采用埋地引入,严禁穿越脚手架引入,电缆垂直敷设沿电梯井壁,固定点每楼层不得小于一处,水平敷设沿墙壁或门口固定最大弧度距地2.4米,最低不得小于2.0米。

4.埋地敷设电缆的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并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的场所,接头应牢固可靠,并做好绝缘包扎,保持绝缘强度,不得承受张力。

十、用电组织管理:

(一)用电组织管理

1.用电管现规定

(1)本用电组织设计用电量不包括正式工程的设备试验用电。

(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本组织设计编定未尽之处由现场工长详细安全技术交底,电气工程师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在技术交底文字中履行交底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注意交底日期。

(3)建立安全检测制度,从临时用电、送电开始,每月四次对临时用电工程进行检测,主要内容是:

接地电阻值、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以监视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做好检测记录。

(4)建立电器维修制度,加强日常的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清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

(5)建立电气拆除制度,建筑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拆除工作应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须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

(6)建立安全用责任制,对临时用电各部位的操作责任,维修分片、分块、电箱分人、设备分人、设备分机,落实责任到人,并辅助必要的奖罚。

2.电箱管理规定:

(1)非电工人员严禁乱用电器设备。

(2)操作人员使用各种电器设备时,必须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并服从电工的安全技术指导。

(3)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得批派无电工操作证人员进行电器设备的安装,维修工作,更不准强令电工违章作业。

(4)专业电工有权制止一切违章用电行为,有权向安全部门报告。

(5)电箱安装就位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配电装置维修管理规定:

(1)进行维修前必须将前一级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然后用验电笔检查确认被维修装置已断电后,方可进行维修。

(2)维修时必须二人在场一人维修,一人监护,不得随意改变原配电装置接线,不随意拆除原电气。

(3)维修人员必须熟悉配电装置的专业电工,使用绝缘工具,佩戴劳保用品。

(4)更换电气必须与原规格相同,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代用品,如因条件限制,电气元件的更换必须经过电气工长的同意。

(5)维修结束后应脱离配电装置,然后由电源侧开始逐级合闸通电,用验电器确认电源通电后,再给下一级通电试验,然后摘除上一级电源开关上悬挂的停电标未牌。

(二)电气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工程开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用电方案,并向电工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

2.项目经理部应有专人管理暂设电气工程、线路,设备安装后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送电。

3.对施工用电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各种检查应记录健全。

4.现场使用手持电动工具及移动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5.施工现场一级一闸,通过道路的电源线必须穿管套,埋入土内,铁电箱要接零。

6.电工必须持证上岗,施工用电实行五线制,保证首尾端有漏电保护器。

(三)预防电气火灾措施

1.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设备用电量正确选择导线截面。

2.配电线路采用熔断器作短路保护时,熔体电流一定要小于电缆允许载流量的2.5倍,并经常教育用电人员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避免不当造成火灾。

3.配电室的耐火等级要大于三级,室内配置砂箱和绝缘来火器,严格执行变压器的运行制度,现场中的电动机严禁超载使用,电机周围无易燃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4.施工现场内严禁使用电炉,室外220V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米,室内220V灯具安装高度应在3米以上,使用碘钨灯时,灯与易燃物间距要大于30cm,室内不准使用功率超过100W的灯泡。

5.使用电焊机时要执行用火证制度并有人监护,使焊周围不能存在易燃物体,并备齐防火设备,电焊机要放在通风良好地方。

6.施工现场的高大设备和有可能产生静电的电器设备要做好防雷接地和防静电接地,以免雷电火花引起火灾。

7.存放易燃气体、易燃物体的仓库的照明一定要采用防爆型设备,导线敷设,灯具安装,导线与设备连接应满足有关规定要求。

8.配电箱、开关箱内严禁存放杂物及易燃物体,并派专人负责,定期清扫。

9.施工现场应建立防火检查制度,强化电气防火领导制,建立电气防火队伍。

(四)急救措施

1.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或用干燥、绝缘的木棒、布条等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开,或将触电者拨离电源线。

2.严禁救护者用手直接推、拉和触摸触电者。

3.严禁救护者使用金属或其它绝缘性差的物体接触电者。

4.触电者脱离电源后,一度昏迷,应及时采用人工呼吸或心脏按摩法,或上两种同时进行急救电伤员,并及时通知急救中心进行专业抢救。

5.在无特殊医疗措施情况下,抢救伤员严禁注射强心剂药物。

十一、临电供电系统相关图纸

1.临电供电系统图

2.施工现场临电总平面布置图

 

 

西省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