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7975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新材料作文训练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天,几位学生怂恿苏格拉底去热闹的集市逛一逛。

他们说:

“集市里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您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

”第二天,学生们请苏格拉底讲一讲集市的收获。

苏格拉底说:

“此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何联想和感悟?

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

5.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位网友发微博,逃离这喧嚣的都市吧!

让心灵宁静,让灵魂安息。

何时才能找到我的“瓦尔登湖”!

雪山之巅,风光无限,是真正的灵魂栖息地。

一位孤独的登山者,因无法发出微博让朋友分享快乐懊恼不已,一怒之下,扔掉手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自拟题目;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会将你关在门外。

(泰戈尔)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成语)

综合卜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

请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日自拟。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得少于800字。

⑤不得抄袭、套作。

7.作文(60分)

XX老总说,想做羊,想坐在躺椅上享受人生的,请卷铺盖儿走人。

只有具备狼那种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的,才可以跟随我上战场。

一个教授告诉学生,我们可以做“狼”,也可以做“羊”,还可以……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②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闻说有一则新闻在省城引起强烈反响,那是关于省人才中心招聘销售部工作人员的事件那天,应聘者很多,但招聘单位只留给一个职位,而一名叫张媛媛的女生却主动让位给别人应试,最后由于这名女生的过于谦让,令公司负责人认为她不适宜在销售部工作而使其面试失败这令人们对于是否应具有良好道德修养而议论纷纷。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良好的道德修养是必不可少可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如果只会过于谦让,而忽略了锐意进取,那么,被淘汰的最终会是自己。

(提出观点,不要忽略锐意进取)

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相信也是家喻户晓了那么,长颈鹿最终被保存下来,而没有灭绝呢?

是因为随着树木的长高,为了生存,它们都在竞争往上伸长脖子去吃树上的叶子只会过于谦让,不懂去竞争的鹿便被遗弃下来,最终饿死在路上;

而懂得往上走的鹿,懂得去竞争的鹿便生存了下来,还进化成“长颈鹿”连低等的动物都明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 聪明的人类又怎么不明白呢?

(用长颈鹿类比证)

在先进的社会当中,各行各业都在争得你死我活,为了能稳稳立足于社会,它们都不断推层出新,去吸引力顾客所以,很多企业都被保存下来,继续去劳动这股锐意进取的热潮当然,也有不少企业因不懂得如何竞争最终成为被社会淘汰的一分子。

(联系到企业)

又再看看世界的电影市场吧总的来说,外国的电影市场要比我国的电影市场更广阔,因为他们构思的创新,技术的先进,使他们的电影造作得十分出色再加上专业的演员,可以说是锦上添花所以,外国电影一直优秀于我国电影但难道外国的技术比我国先进,我国就要向外国低头吗?

难道外国优秀电影占世界比率高于我国,我国就要屈服吗?

如果因为这样我国就要去“谦让”,而不去竞争、进取,我们就真的会输掉因而,为了发展我国电影事业,很多出色的导演都在进取,都在创新,毫不退让,所以我国的电影事业正在不断蓬勃发展。

(以电影事业为例)

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时候都可以“谦让”,但关乎生存竞争的便不能“谦让”,而是要“争取”,只有力争上游,锐意进取的人才能在社会稳稳扎根,而只会过于谦让,不去竞争的人便会被社会淘汰。

(辩证分析,什么时候可以谦让,什么时候必须进取)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永远是一个真理。

(强化观点)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的材料作文,逐一分析材料之间的关系,材料的类型基本为统一型和对立型,统一性注意分析共同的特征,对立型注意分析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此题是对立的关系,注意分析“竞争”和“不屑”之间的关系,实际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竞争是必须的,“不屑”只是在竞争中看的“豁达”,是竞争中的一种特殊方式而已,“不屑”不是不去竞争,是对竞争的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解。

由此可以立意为:

“争”是为了“不争”或“不争”是“争”的最高境界。

考点: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自信与谦卑

自信是现代人应当具有的一种生活态度,反过来说就是信自,即相信自己。

我们应当相信自己,假使你连自己都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值得你信任的呢?

只有相信自己,才会建立起成功的信心,才会取得成功。

很多人不自信是因为自卑心理,自己认为自己不行,自己都放弃了希望,那么又能期望从别人那儿获得希望吗?

所以我认为相信自己是取得成功的基石。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拒绝听取别人的意见。

“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听起来固然十分潇洒,但并不没有人能够真正做到。

诚然,我们应当坚持自己的信念,不为外人所干扰。

但当别人是真诚地向你提出建议时,我以为我们应当虚心接受。

“满招损,谦受益”指的就是过度的自信会招致损失,而虚心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则会得当好处,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正确处理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的关系。

相信自己而不盲目自信,谦虚地接受别人意见而不盲目听从,要充分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善长的方面,在能够自信并且善长的方面充分地相信自己,而在不太了解的领域或是不太懂得的时候适当地听取他人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想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人生的道路十分漫长,前进中布满了荆棘。

我们总是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转折。

如何迈进每一步都要我们自己做出抉择。

没有人能够帮助我们,我们必须依靠自己,必须相信自己踏出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无悔地走下去。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我们不能依靠他人,但我们可以征求他人的意见,寻找最好的方法。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已经逐渐明白如何相信自己,正如听取别人善意的建议那样,我们走着自己的道路,接受别人理性的指正,道路似乎不再崎岖,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彼岸的希望。

“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

”我们反对极端的想法,我们也拥有辩别是非的能力。

正确地认知自己的位置和想法,仔细地思考他人的意见,将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作到谨言慎行,坚实地迈出你人生的每一步,在不远处一定会看见彩虹。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可从一下角度进行分析,“我只是一颗尘埃”,是说自己渺小,要以谦卑的心态去看待万事万物;

“世界为我而造”,是说自己的伟大,“我”能够主宰世界。

这两句话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综合两方面的意思,人需要自信,但更需要谦卑和有所敬畏,而谦卑和有所敬畏的人,常常更有自信。

写作时,必须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阐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对生命本质的理解。

可以如下立意:

自信与谦卑,重点论述一个人既要自信,又要具有谦卑的品格,自信让人更好地走向世界、创造世界,谦卑让人成就美好的心灵;

渺小与伟大,一个人在宇宙中、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十分渺小的,渺小得如一颗尘埃,但又是伟大的,可以创造最伟大的事业。

我们要尽自己所能,在短暂的人生旅程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认识自己,犹太人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目的是告诫自己要正确认识自我,一方面要看到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扬长避短,占领人生的制高点;

心态与人生,心态决定人生的成败。

良好的心态是人生与事业成功的保障,而消极的心态往往导致人生的失败。

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要拥有积极的心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略

对于有寓意的材料,首先要审清其内涵的多样性,上述材料中,“很诱人的苹果”和“生活中所谓的无奈”都应该关注;

其次要注意挖掘立意点的深度和正面意义,这是作文立意的重点。

从“很诱人的苹果”,我们可以联想到生活中对我们充满诱惑的虚华名利,这些东西常常使人盲目追逐,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这说明追名逐利之心可能会使人不能自持,甚至会使我们误入歧途,所以从这方面立意可以说是拒绝诱惑;

从“生活中所谓的无奈”方面立意,则要看到人生不如意的事常是十之八九,从这方面立意可以说是顺其自然或超越无奈。

4.参考作文

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

佛曰:

四大皆空,六根清净,然而在这个喧嚣繁华的大千世界,要做到如此,并不容易。

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拒绝那些我们不需要的物质,寻找真正适合自己需要的东西。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你可以追求,但不能被欲望左右;

你可以期待,但不应欲壑难填。

我们要淡泊名利,为心灵减负,寻找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走稳人生之路。

一代大师启功,其实姓爱新觉罗,是满清皇室嫡系后代,但大师从不承认此事,他说:

“天下哪有爱新觉罗这样四个字的姓,我姓启名功。

”大师为人十分低调,从不以大师自居,因为他知道身份、地位不是他所需要的。

他专心投入于写文章和书法,虽然他写的文章连季羡林都自叹弗如,他的字更被人视为珍宝,但他知道自己真正寻找的是什么。

一代大师启功,抛开杂念,修养身心,教化人间,寻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

中国互联网的领军人物马云,刚刚辞去阿里巴巴CEO的职位,退出他所熟悉的江湖,马云的事业还没有到真正巅峰,但如今的他已决定急流勇退,或许有人不理解马云为什么会这样做,我想,这是因为他看淡名利,做人谦逊低调,正如他所说的:

“即使把我的财富99.99%都拿走,我也觉得满足”,“只要国家需要,随时准备把支付宝送给国家。

风云人物马云,实现了从总裁到慈善家的完美转变,寻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

演艺界的标杆陈道明,在如今的娱乐圈浮夸喧嚣,艺人们为了名利而奔走劳碌的时候,已经功成名就的他却无欲无求,静下心来,不让自己为名利所累,利用空闲时间,在笔墨纸砚旁,品味淡茶香,笔走游龙书法中,也寄情寄心于书法中。

著名演员陈道明,减轻心灵的负担,成为演艺界的一棵常青树,寻找到了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在纸醉金迷之中抛开杂念,轻装前行,那是王维的寄情辋川;

畅游天地,心无旁骛,是季羡林的三辞桂冠;

轻松洒脱,闹中取静是黄永玉的诗意栖居。

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不妨参点道,悟点禅,学点佛,品一枝一叶,融一风一雨,赏三秋桂子,品十里荷花。

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你也会如同苏格拉底一样发出:

这世上我们不需要的东西真多呀。

引用英国诗人威廉·

布莱特的一首小诗:

一粒沙里看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永恒在那一刹那间收藏。

点亮心中的那盏灯,让灵魂在尘世寻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营养。

根据给定材料写作议论文,要过好审题关。

如何快速、准确地审题立意?

抓关键句,是一种常用方法。

上述材料的关键句是苏格拉底的答语。

对于集市中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学生们满心艳羡;

然而苏格拉底却认为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其实是自己并不需要的。

由此,我们不难玩味出苏格拉底的人生志趣,他的生活价值观。

从这一立意点切入,我们可以提炼出如下中心论点:

1.快乐源于简单的生活;

2.生活因简单而幸福;

3.学会拒绝物欲的诱惑;

4.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5.欲壑难填,当思自制;

6.非必需的尽量不要,要学会为自己减负;

7.富有的是精神;

⒏恬淡的人生,简单的快乐;

⒐学会放下;

⒑做好人生的加减法等等。

5.

心动不如行动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出过一个谜语:

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是最短的,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

没有它,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它能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

这是什么呢?

也许你已经猜到,这指的就是时间。

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达尔文曾说:

“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很短暂的,我们只有三天:

昨天、今天、明天。

昨天已经过去,不会重来,明天还不可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抓住当下这一刻。

只要你珍惜时间,那么很短的时间也会有很大的用处,而再长的时间,你也会觉得如白驹过隙。

相反,如果你不珍惜时间,那么很长的时间对你来说也不会有一点用处,再短的时间,你也会觉得度日如年。

时间对每个人的回报都是不一样的,假如你是勤奋的人,时间就会给予你收获、智慧与力量;

假如你是懒惰的人,时间就会给予你后悔、迟钝与沮丧。

对于考生来说,你的时间真是很少很少。

让我们来做一道再简单不过的计算题,看看你在高中阶段到底有多少学习时间——一年有12个月,减去寒暑假两个月,还有10个月,每个月除去4个双休日,还有22天,10个月总共是220天。

按照每天6:

30起床到晚上10:

30睡觉来计算,你每天有16个小时,除去午睡1小时,早餐、午餐、晚餐共2小时,洗漱、冲凉、洗晒衣服2小时,课间操半小时,以及课间休息八次共一个半小时,你还有9小时。

再减去放学后活动1小时、晚餐后活动1小时,你还有7小时。

也就是说你每天上课和自休的时间总共约有7小时。

7小时乘以220天,一年总共是1540小时。

按每天的有效时间为16个小时来算,1540小时相当于96天,大约是三个月时间。

也就是说,你每年用于上课和自休的时间大约是三个月。

如果单独计算自休时间的话,每天大约是2小时,220天就是440小时,相当于28天,也就是说你每年用于自休的时间大约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这样算下来,高中三年,你用于上课和自休的时间大约只有9个月,其中用于自休的时间只有3个月而已。

现在你不妨问一下自己:

“我在高考之前还有多少时间呢?

“我今天有没有效率很低的时候呢?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我今天如何才能排除别人的干扰呢?

“我今天有没有因为安排不合理而浪费了时间呢?

“我要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时间呢?

要珍惜时间,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上课时,充分利用好每一堂课上的40分钟;

自休时,充分利用好每一个晚自休;

如果有零碎时间,就要充分利用好每一个零碎时间;

拜访一个人的时候,要按计划高效率地交谈;

进行理解记忆,研究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学会巧妙地排除他人对自己的干扰;

每时每刻尽力做有生产力的事(有利于自己进步的事)。

总之,尽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吧:

少一些虚度、多一些充实,少一些吵闹、多一些友爱,少一些庸俗、多一些高雅,少一些懈怠、多一些努力,少一些沮丧、多一些振奋。

一切从现在开始,珍爱生命,抓紧时间,过好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每一刻。

明代大学士文嘉有一首《今日诗》,现在我把它送给你,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多。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名来题立意,这则材料的关键词语是“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Walden或LifeintheWoods),中国大陆译“瓦尔登湖”,台湾译“湖滨散记”,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

该书出版于1854年,梭罗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又两月的生活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

当我们离自然越来越远的时候,当我们的精神已经越来越麻木的时候,《瓦尔登湖》这本书无疑能带我们回归心灵的纯净世界。

由此来看,“瓦尔登湖”类似于“世外桃源”和“香格里拉”,象征着“灵魂栖息地”。

从材料一来看,那位网友只是发出呼喊,而没有付诸行动,故可以立意为:

心动不如行动,不要做口号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从材料二来看,那位登山者懊恼,发怒,扔手机的行为来看,他并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瓦尔登湖”,故可以立意为:

做事情要真诚,发自内心和真心才能成功,不要叶公好龙,沽名钓誉。

综合两则材料,则可以立意为: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瓦尔登湖”,只有发自真心,付诸行动,才能寻找到真正的“瓦尔登湖”。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参考作文

花明隐于山穷之后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一句从小就朗朗上口的诗,人们往往认为,作者陆游想表达一种乐观的心态。

但我却觉得,在山河破碎,“王师北定中原日”遥遥无期之时,忧国忧民的陆游早已不在乎个人的报国无门或是自我乐观,他是心忧天下,主张一种已经被逼入绝境的冲刺,置之死地而后生。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所以才有了打虎英雄武松。

有时候,一个看似绝境的天堑,走过去,却会成为通途,一个看似必然的绝对错误,却是真理被风化的糖衣。

真理的认定永远受困于当下的时代,所以,如果有勇气去面对错误,你就有可能超越时代,载入史册。

三角形的内角大于一百八十度是错误的,世界不存在以太是错误的,重轻两球一同落地是错误的......在时代的束缚下,在被深深打上时代烙印的真理前,总有那么一些人,奋力挣开时代环绕遮挡的臂膀,从纷杂的错误中取出真理和成功。

试问倘若爱因斯坦、伽利略在推论的过程中没有被逼向“错误”的死角,古典力学、量子力学又怎么会诞生?

人类的进步又怎么会出现?

花明,往往隐于山穷之后。

曾经的医学家们斩钉截铁地宣布人类不可能在百米赛跑中跑进十秒以内,“跑进十秒以内是不存在的!

”人们对此津津乐道。

可以想象,多少人因这个结论而压抑自己潜力。

可是当世界上第一个人跑进十秒以后,他惊叹道:

“上帝啊,原来这扇门是虚掩着的。

”的确,有时候看似错误的大门甚至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紧闭,要发现真理,其实只需要你打破惯性思维,抬起手,轻轻地,推出去。

但是,这却并不意味着任何的“死地”都有逢生的可能。

也并不是任何的错误都有可以发展的余地,我们不能盲目地研究,盲目地尝试,暴虎冯河者有勇气尝试,却难以感受自然的方向。

李嘉诚说:

“方向选错了,越努力越失败。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因此更需要辨明正确的方向。

牛顿早年的《原理》一书使中世纪以来的神学地位大受冲击,可他晚年却陷入了神学的研究,最终难有建树。

这充分说明了花明也不会无故隐于山穷之后,都是留给有思索、能思索的人。

所以,当遇到穷山恶水之时,要有天无绝人之路的信心,更要有冷静客观的头脑,或许,彼岸花开,山的那边,风光正好。

[点评]

此文贵在立意的递进与辩证。

文章开头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切入,引出“真理隐在错误身后”的立意;

继而通过“跑进10秒以内是不可能”的医学结论的打破,将立意提升为打破惯性思维,便能找出隐在错误身后的真理;

接着笔锋一转,以牛顿为例,证明并不是任何死地都有逢生的可能,所以要避免关键的方向性错误。

立意深刻完整,若语言能再多点亮色,会更好。

综观近年浙江省及全国语文高考卷的作文题,依旧强调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之外,就是逐渐从强制性主题性命题走向非主题性命题,逐渐从侧重抒情性的命题向议论性命题转化。

作文命题思路:

作文题围绕“失误”(过失错误)由两则话语组成,材料中泰戈尔的话强调“失误”不可避免,甚至是寻求真理(成功)的必要条件;

而中国古语“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说的是“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强调的是一次“关键的失误”。

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失误”进行阐述,其本身就是一种辩证分析、理性思考。

这也在暗示考生当如何理性分析诸如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失误。

另外,失误,作为一个话题,贴近每一个人的生活,尤其是成长中的青年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对已成事实的失误(过失错误)。

因而,如何看待失误也就考量着一个青年人的理性成熟程度,我们也能在考生辩证分析的作文中见其深刻与否。

7.

1、享受人生

只有具备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的,才可以跟随我上战场。

XX老总如是说。

诚然,狼一般的进攻之心能率领我们在理想的战场攻城略地,而我以为,成功的喜悦与激情不及安谧享受人生的平淡,浮世虚名的繁华不及满足于内心的安宁。

故而,坐在躺椅上享受人生,将虚名利益看淡,换一种或淡然,或洒脱的方式点染世间的纷繁。

人生是什么?

是在三月的早春,看一群燕子于古老的庭院衔泥筑巢;

是在清凉的夏季,看满地莲荷寂寞地在水中生长;

是在风起的深秋,看一枚落叶,安静地赶赴美丽的死亡;

是在落雪的冬夜,看一尾白狐遁迹在寒荒的山林......可见,享受人生与成功和激情无关,更多的是在以一种欣赏自然、探求生命本质与满足于内心的方式来生活。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曾经锣鼓喧天的倾城故事也已淹没在落落风尘中不知所往。

年轻时的张爱玲便已颇负盛名,红极上海滩的她却只是一个转身回到自己的小屋里不问世事,到了晚年更是隐世独居,享受自己的人生,不愿为浮名所累。

鸟倦知返,流云也尚且寻找归宿,何况是率性而行的三毛?

只是梦中的因缘际会,只为寻找心中的归宿,三毛去到了荒凉的撒哈拉,一心一力建造起自己的家园,哪怕短暂也是最珍藏的回忆。

她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内心的满足是无可替代的,即使她在台湾久负盛名,社会给予她的光环也不能挽留她奔赴家园的步伐。

从个人来看,成功与盛名,理想与激情,看似实现了人生的意义,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是一时的痛快吗?

成功不能伴随一生,盛名不能跟从一世,而唯有内心的满足,安逸地享受人生,静听穿林打叶声,赏遍春花秋月之美,才是人生的意义,而执着于征程的人,只顾得舞刀弄影的畅快,哪儿谈得上享受人生?

从社会来看,我们不该为生活而生活,不该为忙碌而错过身边的美景,人一旦投入社会追名逐利的大潮中,便会迷失自我。

众人为促进社会发展而各施其力固然能促进社会发展,但我们再也没下一世来为自己而活。

(此节意犹未尽)

享受人生,遵循内心的选择,去听陌上炊烟低吟浅唱,闻指尖暗夜流芳,管他功名未央。

点评:

本文立意“做羊”,中心“坐在躺椅上享受人生,将虚名利益看淡。

”以“张爱玲”和“三毛”为正面点例作事实论证,并从个人与社会作道理论证。

特别是语言精致,美不胜收,令人击节三叹。

考场得分:

50。

2、享受人生

狼确实是种善于求生的动物,它可以为了生存而不顾一切的进攻,相比这种刺猬般的处处进攻,我更欣赏羊的宁静与淡然。

成也罢,败也罢,我们终究会被历史的车轮碾踏而过,何不安然处世,静静的享受如芙蓉般美好的人生。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往事如烟,在林庚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