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79929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docx

安检环检简易瞬态检查三个表格DOC

附表2

编号:

(检查通知书的编号)

 

机动车安检机构检查记录表

 

机构名称(公章):

机构地址:

检查人员:

检查日期:

 

序号

项目名称

检查要求

检查结果

单项判定

备注

1

法人资格

应当依法设立,具有法人资格,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人资格:

□有,□无

法人性质:

□企业,□事业,□社团

经济性质:

□国有,□集体,□股份,□私营

营业执照编号:

有效期:

 年月日

主管机关:

   

□其他:

   

□符合

□不符合

其企业的经营范围、事业法人和社团法人的业务范围应涵盖机动车安检。

范围:

□涵盖;□不涵盖       

地点:

□一致;□不一致         

                  

2

资质

计量

认证

安检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计量认证后,方可在批准的检验范围内承担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

合格证书:

□获得,□有效期内;

□已过期(有效期:

年月日);

□未获得    

安检范围:

□对应;

□超范围   

□符合

□不符合

资格

许可

安检机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检验资格许可后,方可在批准的检验范围内承担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

许可证书:

□获证(获证日期:

 年月日);

□未获证。

安检范围:

□对应;

□超范围  

3

关键设备齐全有效性

(1)关键检验设备至少包括:

①滚筒式车速表检验台;

②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

③地磅或轴(轮)重仪(或带称重功能的平板试验台);

④汽车侧滑检验台;

⑤前照灯检测仪(发光强度检测);

⑥路试检测设备(当资质许可范围内有只能采用路试试验的车型时)。

检测线数量:

①筒式车速表检验台:

能工作台;不能工作台。

②制动检验台和轮重仪:

能工作台;不能工作台。

③地磅或轴(轮)重仪:

能工作台;不能工作台。

能称重的平板试验台:

能工作台;不能工作台。

④汽车侧滑检验台:

能工作台;不能工作台。

⑤前照灯检测仪:

能工作台;不能工作台。

⑥路试检测设备:

□齐全;□缺少

□符合

□不符合

制动检验台:

□滚筒反力式

□平板式

轮重仪型式:

□地磅

□轴(轮)重仪

□平板试验台

□双联和三联的各并装轴同侧轮同时停在一块称重板上

□其他:

(2)检测仪器设备应当结构先进、可靠,采用数字式二次仪表并具有数据通讯接口,能够进行联网控制。

(3)检测线检测仪器设备应采用计算机联网,实现自动检测、打印报告。

计算机联网检测控制系统,不得改变联网检测仪器设备的测试原理、分辨率、测量结果数据的有效位数和检测结果数据。

检测参数的采集、计算、判定应当符合有关标准。

数字式二次仪表:

□采用;□未采用

联网控制:

□是;□否

□计算机联网,□未联网           

□仪器设备未改变,□仪器设备有改变     

□符合标准,□不符合标准          

□        

(4)在用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须经法定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周期计量检定、校准,并取得计量检定合格证、校准报告,且在有效期内。

□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不符合设备名称/编号:

        

 

                        

      

办理停用的检测线,且在停用期间没有出具检验报告的,不做判定

4

检验项目符合性(含漏检项目或内容)

人工检验项目

唯一性认定:

⑴号牌号码/车辆类型;⑵车辆品牌/型号;⑶车辆识别代号(或整车出厂编号);⑷发动机号码(或电动机号码);⑸车辆颜色和外形。

检验项目内容,□齐全;□不齐全,缺          

□符合

□不符合

车辆特征参数检查:

⑴外廓尺寸;⑵轴距;⑶整备质量;⑷核定载人数;⑸栏板高度;⑹后轴钢板弹簧片数;⑺客车应急出口;⑻客车乘客通道和引道;⑼货箱。

检验项目内容,□齐全;□不齐全,缺       

  

车辆外观检查:

⑴车身外观;⑵外观标注、标识和标牌;⑶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⑷轮胎;⑸号牌及号牌安装;⑹加装及改装灯具。

检验项目内容,□齐全;□不齐全,缺       

  

安全装置检查:

⑴汽车安全带;⑵机动车用三角警告牌;⑶灭火器;⑷行驶记录装置;⑸车身反光标识;⑹车辆尾部标志板;侧后防护装置;⑺应急锤;⑻急救箱;⑼限速功能或限速装置;⑽防抱死制动装置;⑾辅助制动装置;⑿盘式制动器;⒀紧接切断装置;⒁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⒂手动机械断电开关;⒃副制动踏板;⒄校车标志灯和校车停车指示标志牌;⒅危险货物运输车标志;⒆肢体残疾人操纵辅助装置。

检验项目内容,□齐全;□不齐全,缺       

  

底盘动态检验:

⑴转向系⑵传动系⑶制动系;⑷仪表和指示器。

检验项目内容,□齐全;□不齐全,缺       

  

车辆底盘部件检查:

⑴转向系部件;⑵传动系部件;⑶行驶系部件;⑷制动系部件;⑸其它部件。

检验项目内容,□齐全;□不齐全,缺       

  

续4

检验项目符合性(含漏检项目或内容)

仪器设备检验项目

行车制动:

⑴空载制动率;⑵空载制动不平衡率;

⑶加载轴制动率;⑷加载轴制动不平衡率

□检验;□不检验,原因:

           

驻车制动性能

□检验;□不检验,原因:

           

前照灯:

⑴光光束发光强度,

⑵远光束垂直偏移,

⑶近光束垂直偏移。

远光光束发光强度:

□检验;□不检验。

远光束垂直偏移:

□检验;□不检验。

近光束垂直偏移:

□检验;□不检验。

不检验原因:

⑵注:

仅对远光光束能单独调整的前照灯要求。

车速表指示误差

检验项目内容,□齐全;□不齐全,缺     

最高车速>40km/h,仅注册登记时检验。

转向轮横向侧滑量

□检验;□不检验,原因:

前轴独立悬架的汽车侧滑量

不做评判依据。

5

路试检验符合性

行车制动

⑴制动距离,制动稳定性

⑵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制动协调时间和制动稳定性

检验项目内容,□齐全;□不齐全,缺      

□符合

□不符合

台试无法检验、底盘动态检验过程中点制动时无明显跑偏,但左右轮制动力差不合格时进行

驻车制动

驻车制动性能

□检验;□不检验,原因:

6

检验结论准确、可靠

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结论应准确、可靠。

检测参数的计算、判定应当符合有关标准。

不合格的项目,不能给出合格的结果。

□准确、可靠;□不准确、不可靠

采集、计算、判定:

□符合标准;□不符合有关标准

□符合

□不符合

序号

项目名称

检查要求

检查结果

单项判定

备注

7

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报告授权签字人要求

安检机构应具有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和报告授权签字人,且具有以下资质:

⑴具有机动车相关专业的大专以上学历或者中级以上工程技术职称或技师以上技术等级;

⑵有3年以上的机动车检验的工作经历;

⑶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技术

负责人

⑴:

□具有;□不具有。

⑵:

□具有;□不具有。

⑶:

□具有;□不具有。

□符合

□不符合

质量

负责人

⑴:

□具有;□不具有。

⑵:

□具有;□不具有。

⑶:

□具有;□不具有。

授权

签字人

⑴:

共人,□具有人,□不具有人。

⑵:

共人,□具有人,□不具有人。

⑶:

共人,□具有人,□不具有人。

8

迁址、增线

申请人变更检测场所(迁址)、增加检测线、增加检验车型等检测条件的,应当提出申请

现有检验场所地址与资质证书场所地址:

□一致;□不一致         

是否擅自增加检测线:

□是;□否     

□符合

□不符合

9

记录、报告内容符合性

原始检验记录和检验报告的内容,应符合有关规定(GB21861-2014附录G、H、I)。

□符合标准;□不符合有关标准

□符合

□不符合

10

其他人员

要求

安检机构至少还应具有引车员、外观检查员、底盘检验员、登录员等检验人员以及设备维护人员、网络维护人员,且具有以下资质:

⑴经专业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⑵引车员应持有与检测车型相对应的有效机动车驾驶证。

引车员

⑴:

共人,□具有人,□不具有人。

⑵:

共人,□具有人,□不具有人。

□符合

□不符合

外观

检验员

⑴:

共人,□具有人,□不具有人。

底盘

检验员

⑴:

共人,□具有人,□不具有人。

登录员

⑴:

共人,□具有人,□不具有人。

设备

维护员

⑴:

共人,□具有人,□不具有人。

网络

维护员

⑴:

共人,□具有人,□不具有人。

序号

项目名称

检查要求

检查结果

单项判定

备注

11

技术文件

完整性

安检机构应具有下列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技术标准及管理制度:

⑴《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121号);⑵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及其第1、2、3号修改单及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⑶GB21861-2014《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⑷安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⑸安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⑹安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⑺检测仪器设备(含标准气)的采购、验收、使用、保管、报废等程序或制度;⑻检验事故分析报告程序或制度;⑼检验记录、检验报告等技术文件和资料档案的修改、保存、销毁等程序或制度及保密制度;

法律法规:

□齐全□不齐全,缺

 

技术标准:

□齐全、有效□不齐全,缺

 

管理制度:

□齐全□不齐全,缺

□符合

□不符合

12

其他设备、仪器齐全

有效性

至少还应该配备下列其他设备、仪器。

⑴内窥镜或类似功能器具;

⑵钢卷尺;

⑶钢直尺;

⑷客车通道、引道测量装置;

⑸透光率计;

⑹轮胎花纹深度计;

⑺轮胎气压表;

⑻行驶记录装置检验仪器;

⑼车身反光标识检验仪器(或反光率检验仪);

⑽方向盘转向力-转向角检测仪;

⑾便携式制动性能测试仪(非接触式汽车速度测试仪,或其他的制动试验设备);

⑿手制动力计、踏板力计;

在用检测设备和计量器具,应当依法经检定或溯源。

内窥镜:

□有效期内;□非有效期内;□无。

钢卷尺:

□有效期内;□非有效期内;□无。

钢直尺:

□有效期内;□非有效期内;□无。

通道、引道测量装置:

□有效期内;□非有效期内;□无。

透光率计:

□有效期内;□非有效期内;□无。

轮胎花纹深度计:

□有效期内;□非有效期内;□无。

轮胎气压表:

□有效期内;□非有效期内;□无。

行驶记录装置检验仪:

□有效期内;□非有效期内;□无。

车身反光标识检验仪:

□有效期内;□非有效期内;□无。

制动性能测试仪:

□有效期内;□非有效期内;□无。

手制动力计、踏板力计:

□有效期内;□非有效期内;□无。

非有效期内情况说明:

□符合

□不符合

⑾注:

当资格许可范围没有只能采用路试检验的车型时

序号

项目名称

检查要求

检查结果

单项判定

备注

13

设备

管理

产品

铭牌

检测仪器设备上应当有清晰的产品铭牌等标识

随机检查5套设备的产品铭牌标识:

有清晰标识台;无标识台,编号:

□符合

□不符合

重新

检定

检测仪器设备在以下特殊情况下要重新进行检定或溯源。

⑴检测设备修理后;

⑵新购设备使用前;

⑶固定式检验设备移装后;

⑷日常设备检查或者设备期间核查发现有异常时

随机检查5套设备,当有上述情况发生时:

□有重新检定或溯源

□未重新检定或溯源是,设备编号:

□无上述情况发生

检定

周期表

应有仪器设备的检定周期表,内容包括:

⑴仪器设备的名称、⑵编号、⑶检定周期、⑷检定单位、⑸最近检定日期、⑹送检负责人。

检定周期表:

□有;□无。

周期表内容:

□齐全;

□周期表内容不齐全缺

仪器

设备

标识

检测仪器设备,应有明显、统一格式的标志。

标志分“合格”“准用”“停用”三种,并分别以⑴绿、⑵黄、⑶红三种颜色表示。

标志的内容包括:

⑴仪器编号、⑵检定结论、⑶检定日期及下次检定日期、⑷检定单位。

随机检查5套设备:

三色标志:

□齐全;

□三色标志不齐全缺;

□无

标志内容:

□齐全;

□标志内容不齐全缺

设备

档案

应建立主要检测仪器设备的档案,内容包括:

⑴设备、仪器合格证书、⑵使用说明书、⑶计量检定证书或量值溯源报告。

随机检查5套设备:

设备档案:

□齐全台;

□不齐全缺;

□无

档案内容:

□齐全台;

□不齐全缺

14

试验车道

(当授权有只能采用路试检验的车型时)

试验车道长度和宽度应当满足检验工作的要求,铺设有平坦、硬实、清洁的水泥或者沥青路面,并设有规范的交通标志标线,路面附着系数应当不小于0.7。

试验车道:

长m,宽m,□无。

□符合

□不符合

15

驻车坡道

⑴应当具备坡度分别为15%和20%的驻车坡道各一个,坡道的长度应当比承检车型的最大轴距长1m,宽度应当比承检车型的最大宽度宽1m。

⑵驻车坡度检验仪器和设备(仅在用车检验适用,仪器要检定有效)。

驻车坡道:

□15%长m,宽m;□无。

□20%长m,宽m;□无。

驻车坡度检验仪器和设备:

能工作台;

不能工作台。

□符合

□不符合

⑵注:

在用机动车检验,满足采用相关标准使用符合规定的仪器测试驻车制动性能时,可不具备试验坡道。

16

机构

设施

齐全

符合

停车

场地

面积应与检测能力相适应,不得占用站外道路停车。

停车场地应为水泥、沥青或其他硬地面。

停车场地: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符合

□不符合

站内

道路

应为水泥或沥青路面,并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引导牌。

站内道路: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业务

大厅

⑴各业务窗口应分工明确,设置标牌。

⑵大厅内应设公示栏,公示各种手续规定、收费项目及标准、各岗位职责。

⑶应设车辆检验流程图、监督橱窗等服务性设施,各设施布局应合理。

业务大厅: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17

检验厂房

⑴底盘检查地坑有照明、通风、信号装置。

⑵电缆沟应当便于打开检查。

电缆沟应当覆盖好,覆盖件应当有一定的强度并能承受一定的重量。

⑶人行通道应当设置隔离栏与检测通道隔离,宽度不小于1m。

⑷检测车间应当铺设易清除污物的硬地面(如水泥、水磨石等),地面强度应当满足被检车辆的承载要求,制动性能检测工位前、后大型车辆检测线6m内、小型车辆检测线3m内的行车地面应有适当的附着能力(使用平板制动检验台时除外)。

⑸检测车间出入口应当设有引车道和必要的交通标志。

⑴底盘检查地坑: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⑵电缆沟: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⑶人行通道: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⑷车间地面: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制动地面: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⑸出入口引车道: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交通标志: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符合

□不符合

18

技术资料

保存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检验结果和有关技术资料进行保存。

检查检验记录和报告(含复检记录和报告)的保存,记录和报告(可为电子版本)应齐全,保存期限为6年。

人工检验记录: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检验报告:

□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

□符合

□不符合

检查人员(签字):

检验机构负责人(签字):

 

附表3

编号:

(检查通知书的编号)

 

机动车环检机构检查记录表

 

机构名称(公章):

机构地址:

检查人员:

检查日期:

检查内容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

检查情况

资质认定证书、检验结果有效性

1.是否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追溯关系

1、是否具有法人资格,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中是否覆盖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与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有何利益关系或隶属关系。

2、有无从事生产、制造、经营与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相关产品,特别是不能从事机动车排气污染维修治理业务。

3、有无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活动的承诺和保持第三方公正地位的措施要求。

2.资质认定证书是否在有效期限内。

1、资质认定证书应在有效期限内。

2、资质认定证书的有效期限是否衔接。

3.是否超出资质认定核准范围向社会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

不得存在下列行为:

1)超出资质认定范围出具检验检测报告。

2)超出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出具检验检测报告。

3)资质暂停期间对外出具检验检测报告。

4)依据作废标准出具结果或报告的。

5)检验检测报告中的实验室名称、检验地址与资质认定证书不符。

4.是否发生伪造检测数据或结果的行为。

不得存在下列行为:

1)仪器设备(标准物质)、设施和环境条件、检测方法不具备或不符合要求出具数据和结果的。

2)明知设备、设施损坏或缺失,人员数量和技术能力不足,依然出具检验检测数据或结果的。

3)无检验原始记录,或检验原始记录不支持检验检测报告的。

4)其他可以确认检验检测机构出具虚假、不实的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的行为。

5)使用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超过检定(校准)有效期。

检测设备使用和维护情况

5.检测设备的技术状况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

1、所有的抽样、制样、检测、数据处理等检测全过程所需的设备、软件、及标准物质是否配备齐全。

2、检测仪器设备的技术要求能否满足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的要求。

3、在用的检测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有无影响仪器设备开机、自检、检测等方面的故障。

检查内容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

检查情况

检测设备使用和维护情况

6.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功能是否满足要求

1、系统开机后控制软件具有网络通讯自检功能。

2、主菜单操作界面至少应包括以下选择菜单:

系统设置,检测站设置,环保局设置,检测方法(简易工况检测、双怠速检测或者自由加速不透光检测、滤纸烟度检测)和检测系统退出。

3、检测设备的操作控制程序和联网设计必须具备数据安全保护功能,防止人为改动。

检测设备必须设置网络联接密码,每一名持证上岗检(明确上岗证考核部门)测人员确定唯一操作密码,只有在输入正确密码后才能进行检测。

4、各检测方法控制系统要求:

1)简易工况法系统

必须满足《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18285-2005)和《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HJ/T290-2006)的相关控制要求。

如:

在进行实际排放检测前,[HC]的读数下降到7×10-6vol前,检测系统锁止功能;五气分析仪密封性检测功能;五气分析仪低流量检测功能;五气分析仪[O2]量程检测功能;流量计自检功能。

(至少包括流量检查和流量计[O2]量程检测);底盘测功机预热和自检功能。

(至少应包括:

(48-32)km/h加载滑行自检,举升器升降自检。

电子环境参数测试仪的预热和自检功能。

(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压力自检功能)

发动机转速计自检功能;五气分析仪量程气体检查功能;流量计校准/检查功能。

理论车速为50km/h时原始测试数据监控功能;理论车速为50km/h时稀释流量低于95L/s、尾气排放流量低于2L/s监控功能、底盘测功机加载功率数据监控功能;

底盘测功机(32-16)km/h和(48-32)km/h加载滑行测试功能;设备和仪器校准时限倒计时显示和控制功能;底盘测功机寄生功率滑行测试功能;检测系统日常运行日志规范性;排放检测过程的通讯状况、车速、加载功率、[CO]+[CO2]、排放尾气低流量、样气低流量、集气管低流量监控功能;五气分析仪气体校准/检查功能。

2)双怠速检测系统

必须满足《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GB18285-2005)和《汽油车双怠速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HJ/T289-2006)的相关控制要求。

如:

设备预热、发动机转速监控功能。

3)自由加速法

必须满足《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3847-2005)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自有加速法排气烟度测量设备技术要求》(HJ/T395-2007)的相关控制要求。

如:

不透光烟度计和取样系统的预热和自检功能;不透光烟度计的日常校准检查功能。

检查内容

检查项目

检查方法

检查情况

检测设备使用和维护情况

7.检测设备、标准物质计量检定或校准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

1、是否制定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计划,制定的计划是否涵盖全部仪器设备。

2、仪器设备是否经检定、校准后使用。

3、检定、校准后的仪器设备是否经过确认。

8.是否建立检测设备运行记录制度

1、是否建立检测设备运行记录制度。

2、是否根据检测设备运行记录制度开展工作。

3、设备日常运行日志(电子档)是否存在,有无安全保护措施,能否查询及打印。

4、是否建立耗材更换记录(如滤筒、各种传感器)。

9.检测设备是否满足检测数据管理要求

1、检测设备是否具备自动打印、自动传输数据和保存检测结果的功能。

2、是否建立并实施数据保护的程序或保密性措施,对使用计算机或自动设备对检测或校准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做出相应规定。

3、是否对数据输入或采集、数据存储、数据转移和数据处理的完整性进行验证。

4、是否对数据输入或采集、数据存储、数据转移和数据处理的一致性进行验证。

10.检测设备是否按时进行日常运行维护校准,并保存相关记录

1、是否制定仪器设备日常运行维护校准计划。

2、仪器设备是否按照仪器设备日常运行维护校准计划进行维护校准。

3、仪器设备日常运行日志及系统运行、设备故障及维修信息记录(电子档)是否存在,有无安全保护措施,能否查询及打印。

11.比对验证结果是否合理

1、是否编制或包涵比对验证计划。

2、是否按照计划开展比对或能力验证工作。

3、比对验证结果是否合理。

检验机构运行和质量管理情况

12.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是否完备

1、实验室是否按照《准则》要求建立和保持能够保证其公正性、独立性并与其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2、管理体系文件是否阐明与质量有关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

3、所有相关人员是否理解并有效实施。

13.检测标准和规范的使用是否准确

1、是否定期查新使用的标准规范并形成记录,以确保在用标准规范现行有效。

2、是否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