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0037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10 大小:11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0页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0页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0页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0页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0页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0页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0页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0页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0页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0页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0页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0页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0页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0页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docx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

古代漢語下册文选知識點總結

 

新疆师范大学

 

第七单元

(一)文选

7.1道可道

重点字词:

1.【道可道,非常道】道:

名词,自然规律;

道:

动词,阐述、说明

常:

永恒固定不变的

2.【名可名,非常名】名:

名词,自然规律;

名:

动词,称名

3.【无名,天地之始;始:

原始状态

有名,万物之母】母:

形成的开始、本源,这里指开始时

4.【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无:

在无形的状态下

妙:

微妙之处观:

观察

5.【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有:

在有形的状态下

徼:

边际、终极

6.【同谓之玄】玄:

深奥

7.【众妙之门】门:

门道、源头

7.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重点字词: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wù)已】皆:

都美之:

美的事物.

斯:

指示代词,这恶:

已:

句末语气词,作用同“矣”

2.【故有无相生】相:

相互依存生:

产生

3.【难易相成】成:

形成

4.【长短相形】形:

从形体上体现

5.【高下相顷】相倾:

本指位置高的物体倾压在位置低的

物体之上,这里义为上下相依靠倾:

依靠

6.【音声相和】音:

单音,或说指乐器的声音。

声:

和声,

或说指人唱出的声音和:

配合

7.【前后相随】随:

连接;接续

8.【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处:

对待;处理无为:

不做事,只是顺

应事物的发展

9.【行不言之教】行:

推行教:

教化

10.【万物作焉而不辞】作:

出现;兴起辞:

拒绝焉:

兼词,相

当于“于之”,其中,“之”指世界上

11.【为而不恃】恃:

恃功

12.【功成而弗居】居:

居功

13.【夫唯不居】唯:

连词,因为

14.【是以不去】去:

离开;失去

不去:

在这里指不会离开功劳

7.3三十辐共一毂

重点字词:

1.【三十辐,共一轂】辐:

车轮上的辐条毂:

车轮中心有圆

孔用来穿轴和连接辐条的部件共:

汇集

2.【当其无】当:

正由于;由于无:

指空的状态(器皿中空的部分)

3.【埏埴(shānzhí)以为器,当其无】埏埴:

埏,以水和土;埴,黏土

器:

器皿

4.【故有之以为利】利:

便利

5.【无之以为用】为:

发挥

6.【鑿(záo)户牖(yǒu)以为室,当其无】鑿:

凿开,引申为设置

户牖:

门窗牖(yǒu):

窗室:

房屋

无:

指房子中的空间

7.【故有之以为利】有:

有形为:

提供利:

便利

8.【无之以为用】无:

无形为:

发挥

用:

效用

7.4曲则全

重点字词:

1【曲则全】曲:

委屈;全:

保全

2【洼则盈】洼:

地势低洼

盈:

3【枉则直】枉:

弯曲

4【敝则新】敝:

破旧

5【多则惑】多:

贪多惑:

迷惑

6【不自见故明】见:

表现明:

聪明

7【不自是故彰】是:

自以为是彰:

显露

8【不自伐故有功】伐:

夸耀

9【不自矜故长】矜:

自满

10【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抱:

抱定,坚守;

一:

一个原则;

式:

楷模;法式

11【诚全而归之】诚:

确实全:

保全归之:

使之到达某种目的

12【夫唯不争】唯:

因为

13【岂虚言哉】虚言:

空话

词类活用:

1【不自矜故长】

长:

名词作动词,成为首领

2【诚全而归之】

全:

使动用法,使…….得到保全

 

7.5小国寡民

重点字词:

1【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

即使用:

使用

什伯之器:

指功效可达十倍

百倍的器具什:

十倍伯:

百倍

2【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

即使舆:

3【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甲兵:

兵器

陈:

陈列

2【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徙:

迁徙

3【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至:

直到

词类活用:

1【小国寡民】

小: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小

寡: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少

2【甘其食】

甘: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甜美。

3【美其服】

美: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4【安其居】

安: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安逸

5【乐其俗】

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快乐

6.【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重: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看重

特殊字词: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伯:

通假字,通“佰”,百倍。

 

7.6胠(qū)箧(qiè)

重点字词:

1.【将为(wèi)qū胠qiè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wéi)守备】将:

如果。

为(wèi):

因为。

胠:

撬开。

箧:

小箱子。

探囊:

从口袋里掏东西。

囊:

口袋

发匮(guì):

打开柜子。

发:

打开盗:

盗窃行为

为(wéi):

采取

守备:

防备措施

2.【则必摄jiān缄téng縢】摄:

勒紧,捆紧。

缄、縢:

均为绳子。

3.【固扃鐍(jiōngjué),此世俗之所谓知也】固:

加固扃鐍:

相当于后代的锁錀扃:

门栓;门环。

鐍:

箱子上安锁的环状物。

4.【不乃为大盗積者也】積:

积累财富。

5.【故尝试论之】故:

所以。

论:

谈论

6.【昔者齐国邻邑相望】昔者:

当初邻邑:

相邻的城邑

7.【罔ɡǔ罟之所布】罟:

义同“網”。

所布:

布设的地方

8.【lěi耒nòu耨之所刺】刺:

耕作耒:

古代翻地用的

农具耨:

古代除草用的农具,类似锄

9.【阖四竟之内】阖:

全。

10.【治邑屋州闾乡曲者】邑屋州闾乡曲:

指大小不同

的行政区划。

曲:

乡里

11.【曷尝不法圣人哉】曷:

义同“何”。

法:

效法;效仿。

12.【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一旦:

一日之间

13.【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

】非:

非议。

诛:

讨伐。

14.【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是:

代词,这不乃…乎:

不就是…吗?

乃:

副词,就窃:

盗法:

法度

15.【以守其盗贼之身乎】守:

保全;保护身:

自身

16.【chánɡ苌弘chǐ胣,子胥靡】胣:

剖腹掏肠。

17.【故zhí跖之徒问于跖曰】徒:

追随者

18.【盗亦有道乎】道:

规矩

19.【夫妄意室中之zànɡ藏,圣也】妄意:

猜测,判断。

藏:

财务。

圣:

英明;聪明。

20.【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立:

成功;立身

21.【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行:

成功

22.【唇竭则齿寒】竭:

亡。

23【掊(pǒu)击圣人,纵舍盗贼】掊击:

打击;打倒。

掊:

折断;击破。

纵舍:

释放。

24.【天下平而无故矣】平:

太平故:

事故;灾难。

25.【虽重圣人而治天下】虽:

副词,通“唯”,可译“只是”或“如果只是”重圣人:

借重圣人之法,或重读(chóng),“重圣人”意为成倍的圣人

26.【则是重利盗跖也】重利:

形容词使动用法,厚利。

27.【彼窃鉤者诛】鉤:

腰带鉤,或说为衣带鉅,指不值钱的东西。

诛:

杀。

28.【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逐:

追逐

揭:

举,此处当“成为”讲。

29.【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弃:

抛弃。

知:

“智”的古字。

止:

绝迹。

30.【zhì擿玉毁诛,小盗不起】擿:

抛弃;投掷毁:

毁坏

31.【焚烧破玺,而民朴鄙】符:

信符朴鄙:

纯朴;朴实。

鄙,质朴。

32.【掊斗折衡】掊:

击破。

衡:

秤杆。

33.【dān殚残天下之圣法】殚残:

彻底毁坏。

殚:

尽。

残:

毁坏

34.【zhuó擢乱六律,铄(shuò)绝竽瑟】擢:

拔掉。

铄:

毁坏六律:

定音器竽:

笙类乐器瑟:

弦乐器

35.【塞鼓旷之耳】塞:

塞住

36.【而使天下人含其聪矣】含:

保持。

聪:

听力。

37.【灭文章,散五采】文章:

文采。

散:

散尽散文采:

使五色散尽

38.【膠離朱之目】膠:

名作动,黏住。

39.【lì攦工chuí倕之指】攦:

折断。

40.【削曾、史之行】削:

除去。

行:

德行

41.【钳杨、墨之口】钳:

夹住

42.【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攘弃:

摒弃。

玄同:

混同;相同

43.【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纍矣】人:

人人。

纍:

受灾

44.【则天下不僻矣】僻:

邪恶

45.【而以yuè爚乱天下者也】爚乱:

迷乱;迷惑。

爚,炫耀。

46.【法之所无用也】法:

效法,或指治国的圣智之法。

用:

施行。

47.【則負匱、揭篋、担囊而趋】负:

背负起揭:

抬起;举起担:

扛;负

48.【然则向之所谓知者】然则:

既然如此那么向:

先前

49.【所以立宗庙社稷】立:

建立宗庙社稷:

国家的象征宗庙:

祖庙社稷:

土地神和谷神的庙

50.【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圣知之法:

圣人所制定的礼仪和法度盗之:

指利用

51.【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名:

名声安:

安全地位

52.【跖曰:

何适而无有道邪】何适:

到哪里邪:

句尾语气词,同“也”

53.【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备:

具备

54.【鲁酒薄而邯郸围】围:

被围。

55.【圣人生而大盗起】生:

产生起:

兴起

56.【而天下始治矣】治:

太平

57.【世俗之所谓至知者】至知:

最高境界

58.【所谓至圣者】至圣:

最高圣德

59.【夫川竭而谷虚】川:

河流竭:

枯竭虚:

空虚

60.【丘夷而渊实】夷:

平渊:

指山谷

61.【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止:

绝迹:

灭绝

62.【为(wéi)之斗斛以量之】为:

这里叫做“制造”为之:

为天下人制造

量:

称量斗斛:

古代量器

63.【为之权衡以称之】权:

秤砣;秤锤衡:

秤杆

64.【为之符玺以信之】符:

符信;符契玺:

印信。

65.【为之仁义以矫之】为:

这里叫做“提倡”矫:

规范;矫之:

这里指人们的行为

66.【诸侯之门】门:

67.【虽有轩冕之賞弗能劝】虽:

即使轩冕之賞:

指许以封官授爵的奖赏。

轩、赏:

大夫以上官员乘坐的车子、所戴的礼帽。

劝:

鼓励;劝诫

68.【斧钺之威弗能禁】斧钺:

刑具。

禁:

指禁止盗窃的行为。

69.【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器:

指圣智之法等。

70.【小盗不起】起:

出现

71.【毁绝鉤绳而弃规矩】鉤、绳:

工匠用来分别定曲线和直线的工具规矩:

工匠分别画圆形和方形的工具,

72.【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巧:

技巧

73.【故曰大巧若拙】巧:

工匠

74.【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珠者】彼:

句首语气词,作用同“夫”

75.【而民始可与论议】与论议:

与百姓谈论大义

76.【则天下不铄矣】铄:

毁坏;败坏

77.【皆外立其德】外:

另外立:

树立

78.【而民不争】争:

发生争执

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1)【膠離朱之目】

膠:

名词作动词,黏住。

2.使动用法:

(1)【则是重利盗拓也】

重利:

使动用法,使……得到重利。

(2)【非所以明天下】

明:

使动用法,使……明白道理。

(3)【故绝圣弃知】

绝:

使动用法,使……灭绝。

(4)【为之符玺以信之】

信:

使动用法,使……讲信用

(5)【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

重利:

使动用法,使……得到重利

(6)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

重:

使……重要

重:

使……得到

特殊用字:

(1)通假字:

【子胥靡】“靡”通“糜”,糜烂。

【而民朴鄙】“朴”通“樸”,淳朴。

【虽重圣人而治天下】“虽”通“唯”,副词。

可是;如果只是。

(2)古今字:

【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匮”后来写作“櫃”,柜子。

【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知”后来写作“智”,智慧。

【罔罟之所布】“罔”后来写作“網”

【阖四竟之内】“竟”后来写作“境”

【散五采】“采”后来写作“彩”

【纵舍盗贼】“舍”后来写作“捨”

【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知”后来写作“智”

【知可否,知也】“知”后来写作“智”,聪明;智慧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知”后来写作“智”,聪明;智慧

【人含其知】“知”后来写作“智”,聪明;智慧

【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知”后来写作“智”,智慧

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

【何以知其然邪】

条件:

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宾语前置。

“以何知其然邪”

翻译:

根据什么知道是这样呢?

【何适而无有道邪?

条件:

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宾语前置。

翻译:

到哪里能没有道呢?

【天下未之有也】

条件:

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宾语前置。

“天下未有之也”

翻译:

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2.被动句

【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

条件:

“剖”、“胣”语义上表被动,被动句。

翻译:

比干被剖腹,苌弘被刳肠,子胥的尸体腐烂江中。

【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

条件:

“戮”语义上表被动,被动句。

翻译:

所以四人有贤能但自身不免被杀戮。

【鲁酒薄而邯郸围】

条件:

“围”语义上表被动,被动句。

翻译:

鲁国人所献酒味不醇,引起赵国的邯郸被梁国围攻

 

7.7秋水

重点字词:

1.【秋水时至】时:

按时节

2.【百川灌河】川:

水道,河流灌:

注入河:

黄河

3.【泾流之大】泾流:

指畅通无阻的水流泾:

直流

大:

宽阔;宏大

4..【两涘渚崖之间】涘:

河岸渚:

水中的小块陆地崖:

较高的河岸

5【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焉:

语气词,义同“乎”欣然:

高兴的样子

6.【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

认为

7.【不见水端】端:

尽头

8.【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旋:

改变其:

这里指河伯

9.【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

叠韵连绵词,仰视的样子若:

北海神的名字

10【野语有之曰】野语:

俗语

11.【闻道百】道:

道理百:

只很多

12.【且夫我常闻少仲尼之闻】且夫:

义同“况且”闻:

见识;学闻

13.【而轻伯夷之义者】义:

道义

14.【始无弗信】始:

开始弗:

15.【今我睹子之难穷也】睹:

目睹穷:

尽头,这里指走到尽头之: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16.【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

危险

17.【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长:

长久;永远大方之家:

得大道的人见:

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18.【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语:

谈论

19.【拘于虚也】拘:

拘束;局限虚:

处所;住地

20.【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夏虫:

指只存在于夏天的虫子,如蝉类

21.【笃于时也】笃:

固定;受限制。

时:

22.【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曲士:

见识少且言谈怪异的人道:

指大道

23.【束于教也】束:

束缚教:

教育

24.【乃知尔丑】丑:

见识浅陋

25.【尔将可与语大理矣】理:

道理

26.【不知何时止而不盈】盈:

溢,满出来

27.【尾闾泄之】尾闾:

相传为海水排泄口,在海的东边泄:

排泄

28.【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已:

停止不虚:

指大海流不尽虚:

空虚

29.【水旱不知】知:

感觉

30.【不可为量(liáng)数:

】为量数:

用数字来衡量,或说义为进行估量量、数:

同义连用,计算

31.【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多:

自夸多:

赞而美

32.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犹:

好像

33.【方存乎见少】方:

刚刚;正存:

觉察出;看到见:

见识;见解

34.【又奚以自多】奚以:

凭什么;怎么能奚:

疑问代词,什么

35.【不似礨(lěi)空之在大泽乎】礨空:

蚁穴,或说为小洞大泽:

草泽

36.【计中国之在海内】中国:

中原地区

37.【号物之数谓之万】号:

称物之数:

事物的数量

38.【人处一焉】处:

占居

39.【五帝之所连】连:

继承

40.【仁人之所忧】仁人:

主张仁政者,指儒家

41.【任士之所劳】任士: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指墨家

42.【尽此矣】此:

指毫末

43.【伯夷辞之以为名】辞:

辞让以为名:

因此树立了好的名声

44.【仲尼语之以为博】语之:

指能够谈论天下许多事情以为博:

因此成为知识渊博的人

45【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向:

刚才;先前

46.【计中国之在海内】海:

四海

词类活用:

1.【秋水时至】

时:

名词作状语,按时。

2.【顺流而东行】

东:

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少: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少。

3.【而轻伯夷之义者】

轻: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不算重,轻视。

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用“见…于…”表示被动。

5.【顺流而东行】

东: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6.【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多:

意动用法,以……为多。

7.【东面而视】

东:

方位名词作状语,朝东。

8.【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之: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9.【不可为量(liáng)数:

量、数:

同义连用,计算

 

用字现象:

1.通假字:

【不辩牛马】“辩”通“辨”辨别。

【自以比形于天地】“比”通“庇”寄托。

【人卒九州】“卒”通“萃”聚集。

【拘于虚也】“虚”通“墟”处所。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豪”通“毫”毫毛。

2.异体字

【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鼃:

同“蛙”。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

1.【以为莫己若】

条件: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以为莫若己”。

翻译:

就以为没人比得上自己了。

2.【我之谓也】

条件:

用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

“谓我也”。

翻译:

说的就是我啊。

3.【又奚以自多?

条件: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翻译:

又凭什么认为自己很多呢?

被动句:

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条件:

用“见…于…”表示被动。

翻译:

我将长久地被得大道的人取笑了。

判断句

1.【井鼃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条件:

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

翻译:

对于井底之蛙,不可以与它谈论大海,是因为他被处所所局限。

2.【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条件:

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

翻译:

对于夏天的虫类,不可以与它谈论冰雪,是因为它受到季节的限制。

3.【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条件:

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

翻译:

孤陋寡闻的人不可以与它谈论大道,是因为他被所受的教育所束缚。

 

7.8鲁少儒

重点字词

1.【缓佩玦者事至而断】缓:

系。

玦:

玉名,古代常用来象征做事决绝或决断

2.【公固以为不然】固:

副词,仍旧

3.【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为:

学习方:

学说

4.【仍不号于国中曰】号:

发布号令

5.【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丈夫:

男子立:

站立

6.【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即:

随即

7.【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以:

8.【儒者冠(guàn)圆冠(guān)者知天时】冠(guàn):

戴着。

冠(guān):

帽子

9.【千转万变而不穷】千转万变:

这里指问题千变万化。

穷:

困囧;困。

10.【举鲁国而儒服】举:

11.【履句屦者,知地形】履:

穿(鞋)句屦:

方头鞋。

词类活用

1.【儒服而立乎公门】

儒服:

名词用作动词,穿着儒服。

2.【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

儒者:

名词用作动词,堪称儒者。

3.【举鲁国而儒服】

儒服:

名词用作动词,穿着儒服。

特殊用字

1.【儒者冠圜(yuán)冠者,知天时】圜:

同“圆”,异体字。

重点句型

1.状语后置句

【何不号于国中】

条件:

地点状语置于动词后

翻译:

为什么不在全国发布号令

2.被动句

【无此道而为此服者,其罪死】

条件:

翻译出来有被动的含义

翻译:

没有这(儒教)才学而穿这(儒家)服装的人,他的罪过大到可以被处死。

 

7.9惠子相(xiàng)梁

重点字词:

1.【或谓惠子曰】或:

有的人;有的

2.【夫鵷鶵(yuānchú)发于南海飞于北海】发:

出发鵷鶵:

凤凰一类的鸟,常用来比喻人才。

3.【非梧桐不止】止:

栖息。

4.【非练实不食】练实:

精美的果实。

(竹食,也就是竹米)

5.【非醴泉不饮】醴泉:

甜美的泉水。

6.【于是鸱得腐鼠】鸱:

一种凶猛的鸟,也叫鹞(yào)鹰。

腐鼠:

腐烂的老鼠。

7.【鹓鶵过之】过:

经过;飞过

词类活用:

1.【惠子相(xiàng)梁】相:

名词作动词,做相国。

2.【欲代子相(xiàng)】相:

名词作动词,做相国。

3.【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hè,又读xià)我邪(yé)】嚇:

本象声词,这里活用作动词,发出怒声。

邪(yé):

疑问语气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后来这个意思写作“耶”。

7.10运斤成风

重点字词

1.【过惠子之墓】过:

经过

2.【顾谓从者曰】顾:

回头从者:

随从的人

3.【郢人堊(è)慢其鼻端】郢:

楚国的都城。

郢人即楚国人。

4.【若蝇翼】若:

像,如。

翼:

翅膀。

5.【使匠石斫(zhuó)之】斫:

砍;削。

6.【匠石运斤成风】运斤成风:

轮动着斧头带着风声。

7.【听而斫之】听:

任,凭着感觉。

8.【郢人立不失容】立不失容:

指面不改色。

9.【臣则尝能斫之】尝:

曾经。

10.【虽然,臣之质死久矣】质:

箭靶,对手。

11.【吾无与言之矣】言:

谈论;论辩。

12.【尝试为寡人为之】为之:

斫之。

13.【吾无以为质矣】以为:

认为。

作为。

14.【尽堊而鼻不伤】尽:

除尽。

词类活用:

1.【郢人堊(è)慢其鼻端】堊:

刷墙的白土,这里用作动词,用白土刷墙。

2.【尝试为寡人为之】尝试:

同义连用。

特殊用字现象:

1.【郢人堊(è)慢其鼻端】“慢”通“漫”,黏附。

特殊句式:

1.【吾无与言之矣】

条件:

省略句,介词“与”后省了宾语。

翻译:

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二)通论

一、音韵

1.音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2.声、韵、调组成音节;形、音、义构成汉字。

3.传统音韵学分为三个部门,即:

古音学:

研究汉语上古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上古主要指先秦两汉时期。

今音学:

研究汉语中古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中古主要指隋唐时期。

等韵学:

研究《韵镜》、《七音略》一类的等韵书,了解古音的音韵地位。

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传统音韵学的三个部门之外又兴起了一个新的部门:

北音学。

北音学的基本内容是研究汉语近代北方音的语音系统,近代指元明清时期。

3.音韵学的作用:

音韵学的应用十分广泛,它与汉字学、词汇学、训诂学、汉语史、现代汉语以及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史、古典文献学、古籍整理、考古学等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分析汉字结构、探求同源词、破通假字、校勘古籍、进行音系比较、从事方言调查、根据古反切确定今音以及学习和创作古典诗词等,均离不开音韵学。

4.了解前人的研究历程、方法和结论,是学习音韵学的必要环节。

 

第一节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一和声母有关的概念

1.声纽:

声纽,简称“纽”,即声母。

2.字母:

简称“母”

代表声母的汉字叫字母,如“三十六字母”。

2.声类:

对同类反切上字的称呼。

3.三十六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