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老地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0134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的老地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昆明的老地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昆明的老地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昆明的老地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昆明的老地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昆明的老地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昆明的老地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昆明的老地名.docx

《昆明的老地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的老地名.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昆明的老地名.docx

昆明的老地名

昆明的老地名

昆明的老地名

人民东(西)路:

今天说是文革所改名,非也,它原是沿鱼翅河的一条石板路,因通往迤西,称为西关外大道,1958年填平河道,拓宽路面,取"人民事业兴旺发达"之意,取名人民西路.

    下马巷:

今人民中路省人材市场斜对面南起武成路的独口巷,因清时官员到城隍庙(五一电影院),武庙(武成小学)参加活动必须在此下马而得名.

    大(小)富春街:

今美辰百货两旁,因明末清初从江南迁居昆明的人聚居此地,想念家乡风景如画的的富春江而得名.

    大(小)绿水河;今省政府旁,五华山与大德山之间有两条小河,水呈碧绿色而得名.

    三转弯:

以前我天天要走的路,呵呵,原连通小富春街(昆二中)和如安街的一条小巷,有三个转弯而得名.

    三市街:

今柏联百盛门口的步行街,元代昆明最繁华的地方,云集珠市,马市,羊市而得名.

    三合营:

今昆都附近,明代的军屯营地,辛亥革命后将城郊的焦家营,赵家营,波转湾三村的人合为一村,迁居至此得名.

    文林街:

因为明清时贡院(云南大学)在此,考生多经此地,"文人如林"而得名.

    文化巷:

古为荒地,以前称"寻麻地",50年代院校扩建,成为连接云南大学,昆明师范学院(云师大),昆工的师生往返通道而得名.

    瓦仓庄:

昆都附近,以前是一个叫瓦村庄的村子,明代在此建仓库囤积军粮而得名.

    中和巷:

原来昆明最长的一条巷,连接翠湖和武成路及景虹街,内又有吉星巷等三条支巷,石屏会馆,昆明二幼均在巷内,以儒家思想"致中和"而得名.: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长春路:

现人民中路东段,解放前被卢汉改为绥靖路,以以前长春观在此而得名.

    东风东(西)路:

1960年前后扩建街道,取"东风压倒西风"之意.

    关上:

这个奇怪的地名有点复杂哦-----此地原有一村,村子所居之土岗名为石虎岗,因附近财神庙内有一石雕老虎,此地又为昆明通往滇东滇南绎道之门户,设关镇守,名为石虎关,因为关在土岗之上,村居关之旁边,所以取名关上村,后来便发展成关上镇.

    北京路:

原为太和路,1966年贵昆铁路通车,云南从此有了出省铁路,此路两端都是火车站,取"边疆连北京"之意而得名.

    五里多:

并非象八公里,三公里一样是代表距离,而是来自于蒙古语"斡耳朵",意思是衙门和行营,因为元朝时梁王离宫在此,驻扎着蒙古军队而得名,后转化为五里多.

    普吉:

来自彝语,普为庙,吉为岔路口.此地是昆明通往沙朗和禄劝的*路口,因旧时有庙在此而得名.

    六甲:

因旧时农村基层设甲,此为第六甲而得名.

    司马巷:

在今天儿童医院后面,连接金碧广场和石桥铺,因清道光时司马李际春的宅地在此而得名。

    羊仙坡:

学府路上虹山段的那个坡,来自彝语“雅西波”,意思是长满杨梅和其他酸水果的地方。

    交三桥:

因当时此地附近盘龙江上的桥为一名为焦三的人捐建,所以名为焦三桥,民国时便改为交三桥。

    米厂心:

今圆通大桥下,明代为屯储米粮的仓库,故为米仓,心是昆明土话中央的意思,所以叫米仓心,意思是米仓的中心地区,民国时米仓废除,该为碾米厂,周围形成一个大集市,所以就叫米厂心了。

    岔街:

今省体育馆后门,明代为通往滇南和贵州的道路岔口。

    状元楼:

今拓东路市博物馆斜对面,清光绪时,石屏学子袁嘉谷获得经济特科一等一名,成为云南数千年历史上唯一一个状元,总督魏午庄为其在此修建聚奎楼,上书“大奎天下”,民间俗称状元楼。

    尚义街:

清时以崇尚礼义而得名。

    复兴村:

昆明的老居民区之一,南起金碧路,紧临玉带河,昆华医院旁,因清末村子衰败,民不聊生,辛亥革命后逐渐恢复,以复兴意思得名。

    威远街:

清朝时的藩台衙门驻地,声威远扬而得名。

    穿心鼓楼:

元代在此建鼓楼用于军事通讯,楼下有道路穿过可供行人通行,便俗称穿心鼓楼。

    桃源街:

此地历史上曾有一片桃林,清光绪年间,昆明县令谢幼侯府地在此,刻对联于门“曾经沧海难为水,寻得桃源好避秦”,后来此地便叫桃源口,后打通道路,便称桃源街。

    珠玑街:

以前是买活猪的市场,称为猪集街,1944年,因名字太难听,猪市已经搬离,经过登报征求意见改名,后取《楚辞-七谏-谬谏》中“玉与石同匮兮,贯鱼眼与珠玑”而得名,意为珠玉荟萃,美丽之地。

和护国运动有关的地名

    正义路:

云南重九起义后,以伸张正义于天下之意,将大南门改名正义门,门北之路改称正义路。

    民权街:

原南起民生街,北至武成路。

清时为云贵总督竖旗处,名为三纛(音到)巷,意为三面旗帜。

后以三名主义中民权主义命名。

1998年建人民中路已去大半,今五华区雄伟大楼前那条街便是。

    民生街:

西起五一路,东至文庙横街,清代街上有云贵总督祭旗的纛旗庙而得名二纛街,后以三民主义之民生主义改名民生街,现在只余不足50米,街上有著名的民生街涮菜馆。

    光华街:

辛亥革命后,将原辕门口(因总督衙门在今胜利堂)以光复中华之意改名光华街。

    护国路:

1915年,袁世凯称帝,云南发动护国首义,出师讨袁,获得成功。

1919年在南屏街口建护国门和护国桥,又将其南北两段路拓宽,取名护国路。

   靖国路:

北起顺城巷(红旗小学旁涮菜馆小巷),南至金碧路。

1917年张勋复辟,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唐继尧在滇响应并通电全国,成立滇黔川靖国军,任总司令,出师护法。

后人纪念此举,将此地的一桥命名为靖国桥,街以桥名。

    青年路:

这个地名看似很普通却来历不凡,此路是1954年昆明市的共青团员青年学生利用假期和周末开展义务劳动,拆除旧城墙,填平污水沟所建,故命名为青年路。

十二生肖所在的地

狗街:

宜良县城南19千米处,狗街是宜良县各乡镇中最大的集市,逢戌日赶街。

猴山:

猴街在昆明市范围内没有,不过在昆明有猴山,在西山区普坪村西半公里处,因山形似猴子而名。

虎街:

寻甸县西北部,逢寅日赶街。

鸡街:

寻甸县城西48公里处,逢酉日赶街。

龙街:

呈贡西北部龙城镇,逢辰日赶街。

马街:

昆明有三处,一是大家很熟悉的昆明马街,二是富民县城东北35公里处,三是在寻甸西北部,都是逢午日赶街。

牛街:

寻甸县城西北部,逢丑日赶街。

大家熟知的牛街庄并不是以生肖命名,而是以前是交易牛的市场。

鼠街:

阿子营乡南部,逢子日赶街。

兔耳关:

在昆明范围内没有兔街,但有兔耳关,在官渡区小哨乡西5公里处,古驿道穿峡而过,地势险要,历为军事要冲,明清设兔耳关,以山形似兔耳此地又多野兔而命名。

羊街:

寻甸县城西南面,逢未日赶街。

场:

昆明范围内没有猪街,但有个叫猪场的地方,在昆明东北郊小哨,有云南省种畜场,被当地百姓称为猪场。

蛇:

可能是令人厌恶的动物吧,昆明不但没有蛇街,连一个以蛇名命的地名都没有,唯一接近的,只有长虫山了。

昆明地名知多少?

[昆明信息港发布时间:

2009-05-2509:

36:

14进入社区来源:

云南政协报]

  “我在昆明住了几十年了,今天才知道洪化桥还能跟吴三桂家扯上关系。

”听了省文史馆馆员、云南大学教授朱惠荣作的《昆明城市地名漫谈》的讲座后,50多岁的王先生对记者说。

  “昆明是历史文化名城,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市民对昆明的历史却知之甚少,地名成了这个城市目前仅存的有关历史的‘活化石’。

”朱惠荣认为,城市地名是一把了解城市的钥匙,是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透过地名看昆明

  昆明有很多地名都带有“山、江、河、湖、湾”等字,比如五华山、盘龙江、金汁河、翠湖、潘家湾、莲花池等地名,这些地名表明昆明是一个山水错落的城市,有水的地方一定会有桥,比如双龙桥、桂林桥等地名。

带“湾”的地名自然也和水有关系,而很多地方水里有螺蛳,“螺蛳湾”这个地名便由此而得。

  朱惠荣说,昆明有山,三面环山;有水,南临滇池,六河纵横,中间一马平川。

由于海拔高,纬度低,阳光辐射强,雨量充沛,因此昆明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是一个气候宜人、花卉常开的人类宜居城市。

  地名还反映出昆明是一个植物繁多的城市,地名反映出的植物将近有20多种,如梅子巷、芭蕉巷、花椒巷、白果巷等。

各种植物生长在昆明的大街小巷,独特的景观形成了街巷名称并流传下来,通过地名反映的植物种类对认识昆明尤为珍贵。

有个地名叫“秃杉箐”,秃杉是世界稀有的珍贵树种,是国家一类保护植物。

目前这类植物在我省只有腾冲一些山区或许才能找得到。

  很多昆明人看到“鱼课司街”这个地名的时候不知其意,其实“鱼课司”是南诏时期收鱼税的衙门。

  通过地名读昆明

  太和街、宝善街、福照街这些地名反映出昆明人民祈望世界和谐、安宁的良好意愿。

  尚义街、崇德巷、太平巷、德馨巷、报国街等地名组成一首“地名励志诗”,兴仁(街)尚义(街),吉祥(街)如意(巷),报国(街)延龄(街),德馨(巷)财盛(巷)。

这些地名为昆明精神“春融万物,和谐发展,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提供了丰富的内涵。

  昆明是祖国边疆民族聚居的城市,明朝初年昆明涌入大量京师移民,今天人们看到的带有“卫、所、营、屯”等字的地名都是当时京师移民和驻兵的聚居区,如广南卫、团山前所、中所、后所,张官营、前卫屯等。

满洲巷(今华兴巷)曾经是满族聚集的地方。

“阿拉乡”这个地名经过朱惠荣的考证,“阿拉”是一个彝族摔跤英雄的名字,后来那个地方的人民为了纪念阿拉把那个地方称为阿拉乡。

“五里多”这个地名本为斡尔多,“斡尔多”是蒙语,意思是驻扎的营地,当时是蒙古族聚居的地方。

还有“沙朗”这个地名,意为“多沙的坝子”,是白族聚居区。

在今天昆明的普通市民看到“篆塘”这个地名,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不会去考究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

篆塘其实是“转塘”,是行驶在水上的船调头的地方,水上码头。

  全民行动发掘保护老地名

  朱惠荣说,现在很多媒体和公交车站出现“岷山”这个地名,这是错误的,应该是“眠山”才对,眠潜山,意思是睡姿一样卧着的山。

  他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应尽量不要乱改地名,因为老地名延续了历史文化和城市特色,要保持地名的稳定性并宣传标准地名。

  保护老地名,并不是无病呻吟,也非发乡土幽情。

昆明融合了人文历史的痕迹,有一些古建筑虽然已不在了,但是老地名仍在唤醒人们去珍视记忆。

  在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中,怎样保护地名遗产呢?

朱惠荣提出,要保持地名的稳定性,严肃地名的使用,优化地名的质量。

24日>>A04

返回频道主页

昆明地名趣谈

发布时间:

2011-02-24

  国务院1982年公布了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昆明也在其中,这座城市到处洋溢着历史文化气氛,有意思的是,许多街巷地名都包涵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如果进行分类,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以文化教育命名。

如:

书林街、文庙街、文明街、文林街、文化巷、先生坡、端仕街、劝学巷等。

这些街巷地名印证了昆明人尊重知识、重视文化的传统。

  以社会道德命名。

如:

敬德巷、忠爱坊、节孝巷、崇仁街、端仁巷、兴仁街、正义路、尚义街、崇善街等。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重德崇德的民族,忠、孝、仁、义则是“德”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这些地名足以说明昆明人是何等重德崇德。

  以军政历史事件命名。

如:

护国路、报国街、靖国路、武成路、威远街、前卫路、教场路、国防路、一二一大街等。

每一个地名背后都包含着一个爱国卫国的故事,都记载着一段昆明人热爱祖国、追求进步、维护正义及与反动势力作斗争的光荣历史。

  以春夏秋冬命名。

如:

春城路、富春街、知春街、春登街、春登里、夏荫里、夏秋巷、冬青里等。

这些地名中带“春”字的特别多,这与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恰好吻合。

  以山水田园命名。

如:

高山铺、吴井路、海源路、临江里、田园路、稻香巷等。

昆明是个远离大江大海的城市,但从这些以“海”、“江”命名的地名里,不难看出昆明人热爱大江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以树木、花卉、食物命名。

如:

栗树头、大树营、棕树营、大梅园巷、枣树巷、麻线营、桃源街、席子营、筇竹寺、小花园、桂花巷、菊花村、昙华寺、柿花桥、黄瓜营、豆腐营、小菜园等。

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不禁让人联想到树木常青、鲜花常开、四季水果、时鲜菜蔬,有这么多街巷以树木、花卉、食物命名似乎不足为奇。

  以动物命名。

如:

龙翔街、龙泉路、龙头街、双龙桥、凤凰村、凤翥街、碧鸡关、老鸦营、羊仙坡、猫猫箐、马市口、金马路、螺蛳湾、螺峰街、花鱼沟、鱼课司街、牛街庄、长虫山等。

这些地名中很多都带有“龙”字,体现了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以吉祥幸福命名。

如:

如安街、庆丰街、庆云街、穿金路、昌宏路、宝善街、光华街、祥云街、景星街、龙翔街、青云街、和平村、云兴巷等。

在昆明的街巷名称中,以吉祥幸福字眼命名的居多,表明昆明人对吉祥幸福的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