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E环境下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0169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谈E环境下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漫谈E环境下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漫谈E环境下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漫谈E环境下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漫谈E环境下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漫谈E环境下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漫谈E环境下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漫谈E环境下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漫谈E环境下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漫谈E环境下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漫谈E环境下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漫谈E环境下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ocx

《漫谈E环境下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谈E环境下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漫谈E环境下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docx

漫谈E环境下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漫谈E环境下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摘要

目前的小学生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无所不在的社会中,孩子们获得各种信息的方式、种类和数量都是我们无法想像的。

这些信息不留痕迹地进入了孩子的潜意识。

而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尚未形成,很容易受到网络环境的负面因素的影响。

本文针对目前的部分地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除了相应的策略,对学校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丰富学校德育研究内容和体系,开拓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渠道提供参考。

关键词:

E环境(网络环境)小学生网络道德

1引言

2008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07年12月,网民数已增至2.1亿人,目前中国网民人数位居世界第二。

2007年才开始上网的新增网民人群中,18岁以下的网民增长较快,拉动因素之一是中小学学校的互联网接入比例在增加。

从网民年龄结构(图1)和不同年龄段网民规模(图2)看,不到18岁的网民人群所占的比例为19.1%,目前不到18岁的网民有4001万。

从网民对互联网的评价中可以看出,网民对互联网的正面作用评价很高,网络已经不象以前,人们谈网变色,视网络如洪水猛兽,认为互联网对工作/学习有很大帮助的网民占93.1%,尤其是娱乐方面,认为互联网丰富了网民的娱乐生活的比例高达94.2%。

图1网民年龄结构

图2不同年龄段网民规模

小学生正处在不到18岁这个网民年龄层中。

无可否认,我们生活在一个资讯如此发达的社会,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已经与网络已走到了一起,网络在不断改进自己的同时,已成为一个吸纳、承载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大平台,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一个社区。

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很容易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我们学校就是要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的人。

因此,我们必须要紧跟“网络”走向,以现实的立场,前瞻的视角,科学的态度来研究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途径。

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将丰富学校德育研究内容和体系,开拓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渠道。

它是德育现代化的要求,是德育创新与时俱进的举措,更是重视德育,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具体体现。

1.1网络德育现状

网络德育研究,特别是小学生的网络德育研究在起步阶段,目前大家都在探索中,网络道德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网络发展的同时,更让人们深切的体会到了它是把双刃剑。

大部分小学生利用Internet网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增进朋友间的友谊,能够良好的运用网络为自己学习生活服务。

但是还有一部分发育较早的学生随着交往的深入,也有可能跌进情感的漩涡中不能自拔。

一些学生在论坛上谈论的内容和见解让我们触目惊心,从思想、道德观、价值观、法律意识等方面暴露出了他们许多幼稚的认识,部分学生沉溺在网络游戏的世界内荒废学业。

这些情况在我们的学生中虽然不能代表主流,但如果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其负面效应将相当大。

2本校小学生上网抽样调查

样本:

五至—六年级的学生

六年级学生男生占53% 女生占47%

五年级学生男生占55%女生占45%

形式:

调查问卷

测查结果经统计:

2.1学生上网地点:

(表1)

年级

家里

学校

其他地方

六年级

50%

27%

23%

五年级

29.6%

50%

20.4%

2.2一周上网时间经统计:

(表2)

年级

4小时以下

4-10小时

10小时以上

六年级

75%

20%

5%

五年级

83.3%

11.2%

5.5%

3.3上网时间段统计:

(表3)

年级

不定时上网

利用中午

或者晚上

信息技术

课时间

六年级

45%

36.6%,

18.4%

五年级

18.52%

22.22%

59.26%

2.4学生认为自己家长对网络的了解程度统计:

(表4)

年级

了解

一点点了解

一点不懂

六年级

16.6%

56.6%

26.8%

五年级

22.2%

53.7%

24.1%

 

2.5家长对孩子上网的态度:

(表5)

年级

禁止上网

假期可上开学不能上网

课余可以

适量上网

任其自然

无条件支持上网

六年级

25.2%

36.6%

31.6%

6.6%

五年级

20.4%

38.9%

35.2%

3.7%

1.8%

2.6家长反对孩子上网的理由是:

经统计,63.16%家长反对上网的理由是浪费时间,影响学习,28.3%的家长认为是孩子易受不良信息误导,影响身心健康,其次就是怕孩子玩游戏,对眼睛有损伤等。

2.7学生上网目的人次比例统计:

(表6)

年级

查阅

玩游戏

聊天

交友

阅读

新闻

收发

邮件

音乐

娱乐

其他

六年级

43.3%

51.7%

58.3%

3%

5%

28.3%

0.5%

五年级

68.5%

42.59

42.59%

16.6%

9.3%

18.5%

2.8据统计,五、六年级中有7.9%的学生曾经误入不良信息网站,接触到过不良信息。

86.84%的学生没有接触过。

2.9学生对不良信息的处理态度是:

72.8%的学生选择直接关闭,不去看,12.3%的学生选择告诉老师家长。

还有2%的学生选择用杀毒软件杀了它。

2.10学生对学习和上网之间的关系:

(表7)

年级

能合理安排上网时间

有时候能

一上网就忘记时间了

六年级

66.7%

20%

1%

五年级

77.8%

7.4%

3.7%

2.11学生自我评价网络对自己造成的影响见下表:

(表8)

A.开阔视野,

拓展知识面

B.认识了很多朋友,缓解压力

C.获取网上资源,学习成绩提高

D.浪费太多时间,使成绩下降

71.66%

53.33%

40%

13.33%

3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数据分析

通过对本校部分学生抽样调查反馈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

1、年级越高,接触网络的时间逐渐增多。

现在小学从三至六年级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随着课程的深入,同学们接触网络的时间也会逐步增多。

从表1.2可以看出80%左右的学生上网的时间都是在4小时一下,只有少部分的学生是在4-10小时或者10小时以上的。

2、家庭是教育的主阵地。

很多学生家里都电脑,学生们上网的地点普遍集中在家里,占据了上网地点的50%。

学校只占30%左右,因此家庭教育方面还是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

3、从五年级开始,教程内涉及的网络知识增多,但是上网的时间基本集中在信息技术课上,上网时间比较固定,六年级开始,上网的时间就不那么固定了,课内上网的只占据学生上网总时间18.4%,因此,我们教学上,还是应该注重其习惯的养成,只有能自律,才能管好自己,在上网的时候约束自己。

4、从表1.4的数据上看,家长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前几年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孩子们认为家长了解网络的占了16%-22%左右,了解一点点的占了53%-56%左右,但还有25%左右的家长还是对网络一点都不了解,可以说是网盲,那么,如果孩子生活在这25%网盲的家庭里面,家里又有电脑,那么家长对孩子的约束、引导、管理,就无从谈起了。

由于家长对网络的不了解,禁止孩子上网的还是占据了20%左右的人群,或者小部分家长干脆就放任不管,孩子无从交流,70%左右的家长还是则是选择让孩子在假期和课余适当的上网。

种种现象表明,家长们反对孩子上网的理由主要是怕孩子浪费时间,影响学习成绩。

对网络了解的家长又生怕孩子接触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怕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损伤眼睛。

5、学生上网的目的都集中在玩游戏和聊天交友,基本占据了51.7%-58.3%,其中查阅资料也占据了43.3-68.5%,并且,我们从表1.7可以看出,66.7%-77.8%的学生都能合理安排自己的上网的时间,五六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已经比较强,因此,我们可以相信,学生并不是都在用所有的时间玩游戏的,很大一部分同学也是能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而且能自己管好自己。

6、网络信息内容精彩丰富,其中也不免充斥着不良信息,我们的学生在上过的过程中,还是有少部分同学接触到过或者说是曾经误入这些网站、网页。

而学生对这些信息的态度则很明确,72.8%的学生选择直接关闭它,还有12.3%的学生会选择告诉老师或者家长,另外还有2%的学生在问卷调查里面填写说用杀毒软件杀了它,虽然我们知道杀毒软件不是杀这些东西的,但是学生能从这方面去考虑,去处理问题,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至少有这方面的意识。

7、学生在自我评价网络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中谈到,网络使自己开阔了眼界,网络上面丰富的知识,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同时,网络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朋友,有很多知心话都可以跟网上的朋友交流,谈心,缓解了自己各方面的压力,使自己心情愉快很多。

同时,在学习方面,有40%的同学认为网络也给自己带来了很多益处,通过网上学习,使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了。

只有少部分的同学控制不了自己上网的时间,浪费了时间,使学习成绩下降。

4针对小学生上网存在的各类问题的对策研究

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德育工作者在提高自身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教育引导小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时代,学会利用网络,因势利导,积极规范青少年的上网活动。

对策一网络德育教师素质先行

教师认为现在学校对上网学生进行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德育课、教育讲话、讲座、座谈会、班会以及与家长沟通等传统方式,却没有提出采取网络技术手段和利用网上德育资源开展德育工作。

教师网络知识水平没有学生增长迅速。

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师观念,增强对学校网络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教师首先应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小学生的表率。

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

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小学生上网的指导。

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校园网的德育功能,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及网上资源来提高网络德育的质量,提升校园网的品位和文明程度,增强学校的育人功能,使校园网真正成为网络时代学校教育的亮点。

自从去年以来,我校已对全部教师进行了数次网络知识的培训,人人会上网,会利用网络制作课件或主页。

在了解网络的同时,教师为人师表,也必须率先垂范,做好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

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为了规范教师的上网行为,学校还制订了教师上网的若干规定,保证了教师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

对策二层层设防净化网络空间

第一道防线:

学校在教学硬件上,给各台电脑都安装硬件还原卡,杜绝了各类病毒的侵害,学生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碰到病毒也不可怕了,只要重新启动电脑,整个系统就会还原到原先的干净的系统。

第二道防线:

开通电信提供的绿色上网服务,绿色上网是电信运营商推出的一项互联网增值业务,为用户提供互联网内容过滤服务,可以限制小孩的上网浏览范围和上网时间,防止小孩接触到互联网上的各种黄色、暴力、反动等有害信息,让小孩在一片安全、纯净的网络天空下健康成长。

网页、游戏、聊天等自动过滤,让孩子远离不良信息,安心上网,无需安装任何客户端软件和学习,轻松设置,使用简便。

第三道防线:

给电脑安装反黄软件

电信提供的过滤服务有些时候还是不能完全过滤掉不良信息,那么“网络爸爸”这类软件就能够显出它的威力了,这款软件是一款专门针对未成年人设计的网络反黄软件。

网络爸爸综合采用了网页内容实时过滤、不良网址库过滤、搜索引擎关键词过滤等多种防堵方式,具有非常高的防堵准确率。

同时,教师还可以手动添加不良网址、信任网址和自定义关键词,并可以方便地设置过滤灵敏度。

  

 

对策三任务驱动抓课堂实效

在信息技术课上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任务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效率。

因此,在任务设计伊始,就应该考虑到:

此任务让学生受到那方面的教育?

学生能够在这堂课中学到什么?

对策四建立公约督促习惯养成

信息技术课教师在小学生电脑课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小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

组织学生学习网上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鉴于学生的特点,我们一方面在四至六年级各个班里面选拔出一名网络管理员,负责协助教师管理,为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另一方面则需要用道德这种无形的约束力去引导规定学生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

对策之五多方配合因势利导抓成效

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儿童网站。

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所以要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十几家儿童网站,在了解网络安全知识后,我们还积极组织他们参加有意义的网上活动,参加《少年电脑报》、《中国少年报》组织的竞赛活动。

这些活动得到了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的欢迎。

正如一位家长指出的:

“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优秀的少年儿童网站,孩子们就没有闲暇时间浏览成人网站!

他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还看不过来呢”!

学生上网,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正确结交网友和科学选择各类信息资源,自觉抵制那些网络“垃圾”,健康地上网。

比如,要求学生不进营业性网吧,不上宣扬封建迷信、色情暴力、反党反社会主义及其它低级趣味的网站,可鼓励学生游览由教育部建立的“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以及一些有益的网上学校。

鼓励、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免费资源,自己设计制作网页或网站,主动占领网上阵地。

在当今网络时代,仅仅对青少年儿童上网活动进行引导和规范是不够的,小学教师和德育工作者还应该主动出击,利用网络提供的免费资源,如免费主页空间等,建立自己的主页,通过网络推动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建设。

去年以来,我校已率先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上电脑课时,辅导学生制作自己的网页,展示自己的才华。

多方面联系,如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议等督促宣传,鼓励家长学习网络知识,确保孩子在家绿色上网,将不良信息排斥在家门之外。

对策六活动引领激发学习兴趣

学校是学生们学习的第一场所,正确引导学生上网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信息道德培养的一种途径。

学校经常组织有关网络、时事、科学类的知识竞赛;通过班队会交流上网心得;通过小广播介绍小经验;举行“网络安全”的专题讲座;通过网上论坛话题等等有益的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中已经渗透了信息道德教育。

长此以往,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

本校在校园论坛上举行“小学生上网利与弊”的讨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正、反方引经据典、举事例摆道理的论证,学生们解开了心中的疑惑,认识到网吧的危害,学会了理智的上网。

 

5结束语

德育需要网络,网络更需要德育,让孩子们在网络中健康成长,变堵为导,利用网络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这是网络时代德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课题。

衷心希望我们广大的小学教师和德育工作者一起行动起来,学习网络知识,变被动为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网络时代的少年儿童政治思想工作,给孩子们一个广阔的、蔚蓝的、纯净的网络空间。

 

参考文献

[1]张秀华.网络应成为德育的窗口.北京: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1

[2]杨健.网络道德教育热点中的冷思考.湖北中南民族学院研究生部 

[3]王建中.网络环境下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龙华中学

[4]王希华.教师网络德育素养如何提高.中国教育报,2005.1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二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08.1

[6]许惠英.中小学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7]吴安春,张爱勤.扎根实践:

新时期中小学德育改造.知识出版社,2006.8

[8]浙江省教育厅示范教育处,.E环境下的中小学学科教学专题研修.2005

[9]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200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