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0311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3.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docx

九年级第一课和第二课第一二框教案

九年级第一课第一框《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

能力目标:

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关于责任的概念。

(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责任的两层含义:

“应该”和“不应该”做的事情。

2、关于责任的来源。

(举例说明。

强调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

教学工具:

小黑板

学法及课前准备:

在上课前,了解学生在家庭、学校等方面承担责任方面的情况,可以事先召集部分同学进行座谈,从正反两方面收集典型事例;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负责任的表现及不负责任的后果;让学生收集先进模范人物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社会的事迹。

教学方法:

探究;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框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教学设计

引言内容:

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个场景,提问:

(1)小方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2)你认为应该由谁来决定做哪一件事?

为什么?

(3)如果你是小方,你会如何决定?

(1)在履行责任的时候,往往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冲突。

(2)应该由自己作出选择,并且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3)当多种责任发生冲突时,可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选择。

先做重要的、必须马上做的,再做重要的,不需要马上做的,最后做自己爱好的事情。

新课教学:

一、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一)责任的含义

[活动1]里根的故事:

这个男孩就是里根,后来当选为美国总统。

[引出责任]

提问:

(1)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吗?

(少年做错了事,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

(是父亲的责任,我国婚姻法也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

(3)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

你觉得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

(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看上去好像对孩子的要求严厉了一些,但是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很有帮助的。

[活动2]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

思考:

(1)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

教师讲述:

自从走上自立的路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也逐渐增多[课本划线]。

那么,什么是责任呢?

归纳责任的含义。

责任应包含两层含义:

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事情;责任是不应该做的某些的事情。

[课本划线]

[活动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角色,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课本的表格中。

然后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应该做的事情

不应该做的事情

家庭

体贴孝敬父母

不应该用粗鲁的态度对待父母

承担一定的家务

不应该对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

学校

上课专心听讲

不应该逃避打扫教室卫生

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

不应该抄袭作业

社会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不应该偷别人的东西

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不应该随地吐痰

活动小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也有不应该做的事情,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的或者不应该做的事情。

(二)责任的来源

[活动3]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

看多媒体汶川地震相关资料,思考:

(1)材料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上级领导、消防队员、部队战士、医生、民政部门等)

(2)这些人物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略。

教师讲述:

在救灾的过程中,这些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3)他们承担的责任来自哪里?

作为社会一员的你能为灾区做点什么?

哪些人?

什么责任?

责任来源?

上级领导

组织、指挥抢震救灾

法律规定、分配任务、职业要求、上级任命

消防队员

灭火

分配的任务、道德原则

部队战士

寻找被困的人并实施救援工作

分配的任务、道德原则

医生

尽力抢救、治病救人

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道德原则

民政部门

运输物资

分配的任务、法律规定、道德原则

学生

捐献零花钱、献爱心

公民身份、分配的任务、道德原则

灾民

灾后自救

法律规定、传统习俗、道德原则

记者

报道灾情

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道德原则

在学生讨论第3个小问题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责任的来源。

责任的来源:

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责任来自于:

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

[关于“公民身份”等可参看教师用书]

[活动4]下面这些责任来自于哪里?

(1)张某答应朋友,帮助他解决困难。

(承诺)

(2)老师布置让我完成的作业。

(任务)

(3)爸爸是记者,他要对新闻保持敏感性。

(职业)

(4)交通法规定人们不能闯红灯。

(法律)

(5)出门在外,经常给父母报平安。

(习俗)

课本上:

(1)法律规定、道德原则、传统习俗

(2)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公民的身份

(3)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职业要求、上级的任命

(4)法律规定、职业要求、道德原则

通过填写得出:

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

认识责任的来源后请学生填写表格第3栏责任的来源。

(三)责任与角色同在:

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教师讲述:

我们在社会中生活,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课本上划线][显示示意图]

[活动5]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在生活中扮演哪些角色,知道不同的角色往往意味着不同的责任。

角色

责任

1

学生

遵守校纪校规,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2

子女

孝敬父母

3

朋友

忠诚、互助互谅

4

同桌

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5

哥哥(姐姐)

关心、照顾好弟弟(妹妹)

讨论:

角色与责任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1.角色越多,责任越多。

2.不同的责任,来自不同的角色。

3.只有尽到责任,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教师小结:

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要扮演好各种角色,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

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课本上划线]

 

第二课时:

二、谁在对我负责(难点)

(一)自己对自己负责

[活动6]填写表格帮助小含解决困惑“谁对我负责?

谁负有责任

责任是什么

应当向谁负责

责任的来源是什么

如果你是组长,会怎么做?

为什么(重点讨论)

小含

按时完成作业,及时交作业

自己、学校

法律、承诺、任务

如实告诉老师,认真履行组长的责任,对同学、对老师负责

组长

及时收作业

小含、老师

承诺、任务

老师

教书育人

小含、学校、父母

法律、承诺、任务

小含的父母

教育子女,督促孩子努力学习

小含、自己、国家

法律、承诺、任务

教师讲述:

答案首先,应该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

哪些行为是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做好自己的事情、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约定守时、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

为什么要自己对自己负责呢?

(自己对自己负责的意义)(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对自己负责,你就永远无法长大成人。

[活动7]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承担新责任的过程。

在你当前的生活(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生活)中:

1.有哪些责任是你独自承担的?

(略)

2.有哪些责任本该由你承担,却由其他人替你承担了?

3.如果我们不承担这些责任,会有什么后果?

(二)他人对我负责

其次,别人也对“我”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惠于他人对我们负有的责任。

[划线]

[活动8]哪些人对“我”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

父母:

 (略)

老师:

 (略)

警察:

 (略)

还有其他人吗?

如:

武汉一公交车司机猝死前踩住刹车保证乘客安全。

教师讲述:

除了家人外,很多人也在为你的成长和生活承担责任。

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更多是源于什么?

(遵守职业道德)。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样?

(使学生认识到尽到职业责任的重要性)正是由于许许多多人在承担着各自的责任,才有我们的健康成长和快乐生活,对这些人我们应心存感激。

小结升华:

认识到他人对我负责的同时,我也应对他人负责,特别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时更应尽职尽责。

(三)不负责任的后果

[活动9]阅读五个情景,讨论不负责任的后果有哪些?

不承担责任总会造成一定的后果。

不仅会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如得不到人们的信任、受到谴责,甚至受到法律的处罚,更重要的是背离了做人的基本要求。

从整个社会来说,会导致效率降低,人与人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增加社会成本,影响社会的进步。

)因此,一个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对社会负责,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新课小结:

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

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我对他人负责,他人也对我负责;我对自己负责,说到底,也就是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第一框总结:

学了本框内容你能回答框题“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我对自己负责,同时对他人、对社会负责;自己对自己负责,同时他人、社会对我负责。

◆板书设计

 

◆课后练习

每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请在空格中填写恰当内容。

①父母亲的责任是养育子女。

这个责任来自:

法律规定、道德原则、传统习俗。

②学生的主要责任是认真学习。

这个责任来自:

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

③警察的责任是依法执行公务。

这个责任来自:

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职业的要求、上级的任命。

④医生的主要责任是治病救人。

这个责任来自:

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道德原则。

⑤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

这个责任来自:

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

⑥解放军的责任是保家卫国。

这个责任来自:

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

【知识导引】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能力目标:

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对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不言代价与回报、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第一课第二框《不言代价与回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不言代价与回报、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较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2、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3、崇敬不言代价与回报、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教学工具:

小黑板

学法及课前准备:

在上课前,了解学生在家庭、学校等方面承担责任方面的情况,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负责任的代价与回报;让学生收集先进模范人物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社会的事迹。

教学方法:

探究;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什么代价什么回报

(一)第一个活动:

“班委改选”

1、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展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教师总结:

我们在承担自己责任的时候,不仅对他人有好处,自己也可能获得回报,如赢得自尊和自信,使自己独立性更强,得到他人的承认等。

但我们也要为承担责任付出一定的代价,如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给自己带来负担,也有可能会因失败而受到责备等。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害怕付出代价而不承担责任,因为承担责任是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注意: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

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衡量和评估,不能凭一时冲动盲目作出决定。

同时指出,这并不是要学生在承担责任前斤斤计较,而是使学生在承担责任时更加理性。

(二)第二个活动:

“对选择的评估”

1、理解小柯面临的几种选择,鼓励学生设想其他可能的选择。

2、对每个选择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3、教师总结:

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有相应的代价与回报,我们应该自己做出选择。

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注意:

对每种选择可能产生的结果,学生会有不同的意见,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同时调控好课堂的节奏。

(三)第三个活动:

“我的决定”

1、教师说明:

尽管责任意味着付出,但作为成长中的青少年,我们要敢于主动承担责任,学会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2、请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三个方面各选择一个新的责任,制定履行责任的行动计划,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具体落实。

注意:

在本单元结束后,教师对这项活动落实的情况进行反馈调查,对按计划履行自己责任的学生予以表扬。

二、我的承担我无悔

(一)第四个活动:

“小青的烦恼”

1、呈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鼓励学生发表意见,交流自己真实的想法

注意:

对承担责任的深化。

对于有些事情并不是自己自愿承担的,也应该对此负责。

这是学生认识的难点。

(二)第五个活动:

“弗兰克的故事”

1、呈现情境和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2、在全班逐一探讨三个问题,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3、教师总结:

在社会上,有些人千方百计逃避自己的责任;有些人会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付出自己该付出的,得到自己该得到的;还有些人从来不计较个人得与失,尽心尽力地承担着社会责任。

我们应该唾弃第一种人,努力成为第二种人,对第三种人,如果我们不能成为其中一员,至少我们应该心怀感激,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社会才更加美好。

注意:

问题有一定难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不要急于要求学生回答;同时问题的答案也并不是唯一的,学生的责任感有不同的境界,对问题的回答也并不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不轻易否定。

如果多数学生的答案指向第一种人,教师要加以适当引导。

课堂小结:

我们要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崇敬不言代价与回报、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板书设计:

不言代价与回报

一、什么代价什么回报

1、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

2承担责任的意义

3一旦我们做出自己的选择,就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二、我承担我无悔

1、为何我承担我无悔?

2、崇敬不言代价与回报、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九年级第二课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能力;具有关爱集体的实践能力,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行为能力,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的能力

觉悟目标:

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树立责任意识;体验团结就是力量的自豪感和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弄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关爱集体。

三、教学方法、手段:

让学生自己举例,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用具体、生动的事例以及美妙的歌曲感染、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四、教学时数:

1课时

五、教学工具:

小黑板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鼓励学生一起唱。

(教师提问):

(1)歌曲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两句歌词是什么?

(2)这些歌词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

(1)歌曲中印象最深的两歌词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这些歌词说明了学会负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有助于我们实现远大的理想。

(二)讲授新课:

一、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1、我是集体的一员

【为什么毕业20年后仍能感受到当初班集体的温暖?

▪小结:

集体能够激发对过去美好的回忆。

因为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即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一位心理学博士说的话: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需要固定的、有一定规律和深度的社会交往。

人只有在他人之中寻找到真实自己。

人是群居动物,心理学上一般鼓励大家去交往,这样可以减少很多心理负担,促进宣泄,使人有信心生活。

人往往要在他人身上找到快乐。

(1)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第一、只关心自己的学习,不参加集体活动的行为,是对集体不负责的表现,缺少集体荣誉感。

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主动关爱集体。

▪第二、上课说话是缺少责任意识的表现,没有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也没有承担好作为学生这个角色应该承担的遵守纪律的责任,这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会使其他同学利益受损害。

▪第三、不打扫卫生也是缺乏集体责任感的表现。

还会影响到班级的集体荣誉和形象,不利于班风。

▪可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如何改变班级的这种状况?

因为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因此,每位同学应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做到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

▪沙是散的,堆积起来就是无垠的沙漠;

▪水是散的,积聚起来就是辽阔的海洋;

▪风是散的,汇集起来就是威力无穷的风暴。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俗语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易经》

▪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

——英.莎士比亚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就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

在当前,加强党的团结,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团结,具有特殊意义。

——毛泽东

▪众志成城。

——民谚人心齐,泰山移——民谚。

①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

②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这个班级的学生会受到什么影响?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某处人家,人都因事出去了,只有跛子与瞎子二人留在家里看守。

房屋忽然失了火,跛子见了,大叫起来,可是不会走路,着急也没用。

瞎子能走路,却不知道火在那里,向那里逃才好!

二人急中生智,合作起来。

瞎子背着跛子,跛子指导方向,由瞎子背着走路,这才逃出了这所火宅。

 1、如果屋子只有跛子或者瞎子一个人,他们顺利逃生的可能性较小。

2、他们获得重生的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密切配合,由此可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团结就是力量。

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曾经考问他的弟子:

“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弟子回答不上来,释迦牟尼说:

“把它放到大海里去。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呢?

⑴、集体与个人是相互依存的,

⑵、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⑶、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⑷、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的利益,个人更应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

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的实现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2、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李泽群是多管闲事吗?

不是,是关爱集体的表现。

(1)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2)如何关爱集体?

关爱集体的表现:

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⑶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1、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P21第一段

因为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天鹅、大虾、梭鱼遇到一车货物,想弄回家。

但是天鹅朝天上飞,大虾往草里拉,梭鱼向海里钻,尽管彼此都很努力,但是车纹丝不动。

由于目标不同,没有团结合作,相互配合,所以拉不动。

心理学家理查德(译注:

《思维的版图》作者)给被测者分别展示鸡、母牛和干草的图片,然后让他们将其中两幅图挑出来放在一起,美国人往往选择鸡和母牛,因为他们都是动物。

而大多数亚洲人会选母牛和干草,因为牛要吃草。

美国人更倾向于分出类别,而亚洲人更注重于其中的关系。

这个世界有很多种划分方式,贫穷的和富有的,民主的和极权的,等等。

不过最显著的划分是这样一种:

具有个人主义精神的社会和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社会。

个人主义国家往往把权利和隐私摆在第一位。

这种社会里的人倾向于夸大他们本人的技能,高估他们个人的重要性,而忽略团体努力。

而集体主义社会里的人通常看重和谐和责任。

他们往往低估本人的技能,在说起成就时总不愿出风头,而归功于集体的努力。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从而能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

(四)巩固新课:

先浏览一遍板书内容,边问边答讲过的一些知识点。

师生一起唱《爱的奉献》,体会其中的歌词说明的道理。

(五)课后思考:

1.为什么众人拾柴火焰高?

2.为什么三个和尚却没水喝?

七、板书设计:

第一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一、我是集体一员

1、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2、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二、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1)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2)如何关爱集体?

关爱集体的表现

 

 

第二课第二框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一、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