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0517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docx

中考一模汇编记叙文

【2013东城一模】

(一)阅读《回家过年真好》,完成问题。

①回家过年,回老家过年,回家乡过年。

对于远方游子,老家才是家,家乡才是家。

家可以幻化为老屋门外招来喜鹊的粉红色杏花,幻化为井栏旁边披满夕晖的歪脖子柳树,幻化为木篱笆上爬的长豆角和葫芦瓜,幻化为雪地里通往茅屋的一行孤独的脚印,甚至幻化为土墙上挂的一把二胡或牧笛……但无论怎样幻化,最后都一定幻化出母亲的身影。

母亲才是家乡星空中的月亮,才是家乡岗顶上的晚霞。

可以说,家乡因母亲而温暖,因母亲而让人梦绕魂牵。

想家意味想母亲,回家过年意味回家看母亲,看母亲慈祥而苍老的面容,听母亲呼唤自己乳名的语声,吃母亲亲手做的年饭……

②回家过年,今年我是多么想回家过年,从来没有这般归心似箭。

往年从报纸电视上看到汽车站火车站挤满回家过年的人们,看到无数焦急的双眼,心里很不以为然。

然而,此刻我多么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多么想在冰天雪地中扑向小山村里一灯如豆的家门,多么想说一声“妈,我回来啦”,多么想听那句“孩子,你可回来了……”

③回家过年真好!

能回家过年真好!

④有多少年没回家过年了呢?

我1982年研究生毕业,那年就没在家过年,直到今年2008年!

我在广州过年,在上海过年,在北京过年,在大阪过年,在长崎过年,在东京过年,在青岛过年,惟独没在家过年,没回家过年,没回母亲身边过年。

简直难以置信,28年时间里我居然一次也没回家过年!

我怎么会那样?

我怎么会是那样的一个人?

 

  ⑤忙吗?

忙。

大年初一都几乎伏案忙碌。

但我毕竟不身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不身在抗洪救灾的前线,不身为日理万机的一国总理。

所谓忙,无非是忙着写论文写这个写那个,以便早点提职称提这个提那个罢了。

可那东西有回家过年重要吗?

世上难道还有比突然出现在望眼欲穿的年迈母亲面前更让人激动的场景吗?

如果可能,我真想不要教授,不要论文,不要名声,什么都不要,只要回家过年,回老家过年,回到母亲膝下一起度过除夕那个一年只有一次的夜晚……

  ⑥不错,28年里有三个年是和母亲一起过的。

但都不是我回老家母亲膝下,而是母亲来我身边。

第一次在广州,差不多20年前的事了。

对母亲来说,广州这个城市实在太大了,似乎总在提醒她千万别忘记乡下人身份。

母亲怯生生打量整街整巷的花市,怯生生注视手拿一束束鲜花的红男绿女,怯生生听着她根本听不懂的喜洋洋的广东方言。

那怯生生的样子让我有些不忍,于是我带她去比广州小得多的肇庆七星岩游玩,在几乎没有人影的湖心路上,满目青山绿水似乎唤起了她似曾相识的归属感,露出少见的舒展的笑容。

第二天中午要退房时,我走进她和父亲住的房间,发现香皂、牙具和毛巾好端端放在那里没动,一问,母亲又恢复了怯生生的神情,反问那东西是随便用的么……

⑦后两个一起过的春节是在青岛,第三个距今不到两年时间,一切恍若昨日。

走进为父母在市中心租住的一楼套间,客厅煦暖如春,年过70的母亲和父亲正面对面坐在桌前包饺子。

父亲擀面饼,母亲包,包我最喜欢吃的带有浓厚家乡味道的酸菜馅饺子。

酸菜大概用凉水浸了很久,不怎么酸了,切得很细,放了炸过油的肥肉渣进去。

年夜饭就吃母亲包的饺子。

吃着吃着,“咯嘣”一声吃出一枚硬币——原来母亲仍按老家习惯包了两三个有硬币的饺子。

“谁吃到谁有福,今年你有福!

”母亲笑眯眯地说。

水仙花开得正香,一盆春兰也知趣地擎起了两三朵小蝴蝶样的墨绿色小花,一家人就对着两盆花吃瓜籽唠家常。

母亲还拿出她戴着老花镜做的棉拖鞋叫我穿上……回想起来,那才真正是我后半生最幸福的夜晚,那才叫幸福。

⑧可惜长达28年时间里这样的夜晚实在太少太少了,因了我没有回家过年,因了我所谓的忙,因了我自己都难以相信的种种理由……时至现在,即使回家过年也永远不会有那样的场景了,那样的场景只能在影集和梦境中寻找了!

惟其如此,今年我才那么想回家过年,那么羡慕不顾一切回家过年的人们,他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最幸运的人——因为等待他们的是母亲那句“孩子,你可回来了!

15.第④段画线句中,作者为什么不厌其详地列举自己在不同的地方过年?

(3分)

 

16.文章第⑥、⑦两段,记叙了作者与母亲两次过年的情景以及他不同的感受,请你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说出作者产生的不同感受及其原因。

(4分)

 

17.说说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知趣地”有什么表达作用。

(2分)

 

18.阅读第①段,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

(不超过150个字)(6分)

【2013西城一模】

(一)阅读《父亲的村庄》,完成第15—17题。

①父亲,像他那一代大多数农民一样,没有文化,朴素、勤劳。

父亲的村庄,也像大部分胶东农村一样,贫瘠、平淡、寂寂无名。

然而,就是这样的父亲,和他的东石水头村,成为了我生命的起航。

②改革开放前,父亲一直是生产队赶马车的,这份略略异于普通农人的职业,是我向小伙伴们夸耀的资本。

我总觉得,父亲能走得很远很远,走到村人们都走不到的地方……因此他的每一次离家,都会引发我对外界无穷的想象,然后添油加醋地演绎给伙伴们听。

③大约在我三四岁的时候,父亲第一次带我到生产队的饲养场玩耍。

当时的饲养员叫张爱,干瘦老头,跛腿,脾气大,早年在外当长工,闯荡江湖,见多识广。

张爱大爷定定地看着我的眼睛,转头对父亲说:

“这孩子,以后就靠这双眼吃饭!

”父亲不屑:

人都靠双手吃饭,哪有靠眼吃饭的?

后来我考上大学,学摄影专业,父亲想起张爱大爷当年的“预言”,不胜唏嘘。

④年龄稍长,我随着父亲的马车进了城。

我知道,在城里,有不用马拉就会自己跑的汽车,还有能把人吸到肚子底下轧死的火车。

父亲说:

“使劲念书吧,念好了才能到城里工作。

”我听父亲的话,从县城的重点中学一直念到北京的重点大学。

大学毕业,系里保送我上研究生。

四年本科,我已经让家里家徒四壁了,还可能再读三年吗?

我回家问父亲,要不要上这个学?

“研究生是什么?

”父亲问。

“大学毕业了可以教高中,研究生毕业了,就可以教大学。

”我比划着跟父亲解释。

“那咱村有孩子读吗?

”“没有。

”“那咱附近这三个村子有孩子读吗?

”“好像也没有。

”“那你得上!

砸锅卖铁也得上!

这个不是钱能买来的!

”父亲果断地替我做了主。

⑤后来,我真的在城里工作了。

我觉得自己就像一支箭,而父亲,就是那张弓。

他铆足了一生的气力,把我放飞出去;自己却囿于那个封闭的乡村,日渐衰老。

⑥父亲经常说起一个故事:

有一年正月十五晚上,一位年龄比父亲小、辈分比父亲高的小老奶奶来到我家,坐下了,只是一个劲儿地东拉西扯。

父亲陪了一会儿,问:

“奶奶,您来我家,是有什么事儿吧?

”奶奶的确是有事,可她不好意思张口——她是来借钱的。

儿子去烟台打工,缺一百块钱盘缠,正着急上不了路。

父亲二话不说,拿出钱来:

“一百块够不?

”“够!

够了!

”小老奶奶连声说。

父亲客客气气地双手呈给她一百块钱,奶奶客客气气双手接过。

年尾,腊八刚过,小老奶奶就来了,还拎了两瓶“莱阳白干”。

她客客气气地双手呈上一百块钱,父亲客客气气地双手接过。

第二年正月十五,小老奶奶又来了,还是客客气气借一百块钱;待到年尾腊八,还是拎两瓶“莱阳白干”,客客气气地还一百块钱,而父亲,总是客客气气地接过。

如此往复五六年,直到她的儿子成家立业。

父亲说,小老奶奶遵循古训,债不过年,她真是个要面子的人!

我喜欢听父亲说这个故事,很多东西,从这个故事一直流淌进我的血脉。

⑦近些年,许多体力活儿,父亲已经力不从心。

经常地,他会发现一堆土杂肥“被偷了”;待到耕种时,却发现那堆肥已经被均匀地撒到了地里。

或者,在大收时节,门口突然响起一嗓:

“大叔,你陡崖山的麦子割回来了,扔门口了啊!

”出门去看,却是杳无人影。

⑧2007年4月16日,在我的一再劝诱下,一辈子不愿花钱的父亲终于同意做手术,安装心脏起搏器。

在手术室外,我算了一笔账:

我一年差不多回老家四趟,父亲已经七十五,假如他再活十年,那么,我统共只能再见他四十次!

⑨就是这个结果,让我开始拍摄《父亲的村庄》。

每拍一个人,我都会向父亲念叨念叨,父亲便给我讲他们的故事。

我惊讶地发现:

每一个看似最平常的生命,都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

人到中年,蓦然回首,却发现,这片自己曾经拼命挣脱的土地,却早已注定了此生所有的精魂。

15.阅读③—⑦段的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每空限15字以内)(4分)

情节一:

张爱大爷预言我将来靠双眼吃饭

情节二:

情节三:

小老奶奶多次年初借钱年尾还钱

情节四:

 

16.结合第⑥段内容,说说作者7次运用“客客气气”一词有什么作用。

(4分)

 

17.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父亲的村庄里的人们有怎样的特点,给予作者怎样的影响。

(不超过150字)(7分)

 

【2013朝阳一模】

(一)阅读《壁画》节选,完成第16-18题。

①我在台大①文学院拥有很多幅壁画,有时候,我简直是个快乐的画廊主人。

  ②高中时候,有一天,我去看画展,人群中挤来挤去,吱吱喳喳地,看得我头昏脑涨。

突然,我看到一幅多美的画面,多和谐的黄昏,它完全吸引了我。

我定神一看,唉!

原来是一扇打开的窗子!

我不禁笑出声来,笑自己怎会有如此错觉?

于是,兀自站在窗前欣赏这幅奇妙的画,竟忘了是来看画展的。

  ③我仍记得那个午后,第一次进台大文学院,实在不该择那么一个宁静的夏日午后去文学院,那种肃穆的气氛颇令我害怕。

我鼓足勇气上楼,心里仍旧忐忑。

当我看到亮丽的阳光透过长型玻璃窗首先迎接我时,哦!

谁说我不是幸运的?

瞧窗外翠绿的小草原,微风中不停点头的浓树,用亲切的姿态欢迎我。

好美的窗子,仿佛轻轻一推,便能推出凉爽的夏季。

环视静寂的四周,只觉得窗里窗外,夏的景色让人陶醉。

瞬间,对于美的直觉便如泉涌一般活泼起来,于是,我爱上文学院。

  ④上了大学,天天在文学院,我常常有新的发掘。

我最爱在二十四教室上课,那里的阳光最多,我喜欢在那里上文学课。

阳光中,那些诗人、学者一个个都从书本上跳出来,那么亲切。

偶尔抬头望望窗外,想到和建安七子晒同一个太阳,便觉得他们的感情有一半也是我的。

走入唐朝,被李白醉过的眼睛,再看看阳光壁画,满是长安风情。

二十四教室总让我有无限遐思。

  ⑤二十三教室的壁画,没什么主题,我不太欣赏。

可是,有一天清晨,我来得太早了,莫名其妙地去开教室后面那扇窗。

突然,我吓了一跳:

楼下那棵漫天盘伸的大树,张着手臂般的粗枝,像要满天空攫抓什么,甚至有一枝,几乎要伸进窗里来。

一股无法按捺的伸展力,在每根粗枝上凝聚。

粗枝后面,是一方池,池中间正开着白睡莲,池水把树影映成墨黑,宁谧、安详,有一种淡淡的柔美;而粗枝虬劲地盘突着。

  ⑥文学院左侧,一上楼看到的壁画,刚开始觉得它很糟。

树枝歪歪扭扭地全挤在左边,天空的比例也很怪,布局乱得很,怎么看怎么不对劲。

可是,渐渐的,我喜欢站在这儿欣赏,画里留着宽阔的空间,让上课、下课的人们走动,这是我在其他画里看不到的,我喜欢它的人情味。

常常,我便在窗前看看有几个我认识的朋友走进画里来。

  ⑦楼下的长廊,有一幅我特别喜爱。

那是个落雨的下午,我抱着书匆匆走过,不经意的一眼,便把我吸引了。

那幅画不大,因为窗子是半开的。

远处,带着黑的树荫叶影,像泼墨的画法,三两枝窗前瘦瘦的枝条,不着叶,随意地曲斜,一朵初绽的花在雨中淋成淡淡的粉红。

水珠密密地在画布上渲染着,整幅画有着柔柔的意境,像是国画大师张大千刚挥洒的一幅未干的国画,看了整个人就像浴过仙泉,觉得超离俗尘了。

  ⑧无论是楼上的或楼下的画廊,总是一年四季地美。

我走进大自然的画廊里,发觉处处都是俯拾不完的美,我的思路更无止境地扩宽、更加活泼。

有时候,我真想把壁画指给别人看,然而我仍旧缄默。

因为每个人都有一双心灵的眼,如果它们紧闭着,我再怎么描述都是徒然。

⑨由于这些壁画,让我在课堂上变成一个不很专心的学生。

有时候,我觉得,天天只到文学院打开书本,才真是可惜。

【注】[台大]国立台湾大学的简称。

16.作者笔下台大文学院里的“壁画”各具特色,请你根据其特色依次为每一幅壁画拟一个恰当标题。

(每个标题4个字)(4分)

① 阳光诗情② ③ ④ 

 

17.文章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认为“天天只到文学院打开书本,才真是可惜”?

(4分)

 

18.题目“壁画”的含义是什么?

作者是如何描绘壁画的?

请任选一段作简要赏析。

(7分)

 

【2013丰台一模】

(一)阅读《一点一横长》,完成第16-18题。

①我常常想起我的小学老师,达时雨。

②小时候,学写繁体字。

碰上笔画多的,达老师就教我们一些顺口溜。

“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

我的耳朵长,我姓王,我今年十四岁,在一心国小上学。

”这是繁体“廳”字,大厅的厅,整整二十五笔。

③“一点一横长,二字下面口四方,两边丝绕绕,鸟儿站中央;“这是‘鸞’字,红鸾星动的‘鸾’。

”还有“亡、口、月、贝、凡,”这是“赢”字;输赢的赢……

④我们扯开嗓门喊起来,伸出手指把字写在空气里。

一时,教室里像是让我们挂满了“廰”字,叮叮当当作响。

达老师假装捂起耳朵,说:

“你们声音好大!

外面的树叶子,花儿都让你们嚷嚷下来了。

”大家咧嘴嘻嘻笑起来。

教室外面,隔着走廊,木麻黄红艳艳的花瓣正慢慢落下,落在黄土堆上。

⑤达时雨老师是我三、四年级时候的导师,江苏泗水人,1949年到台湾。

那时她大约三十几岁,高高的个子,粗密浓黑的长发。

自行车来去,娴雅悠闲,软底平鞋,踏地无声。

她把自行车停在教室走廊外面,木麻黄树下面,笑眯眯地、无声地走进教室。

她上课非常认真,铆足了力气。

下课了,她静静坐在教室里,支着头看木麻黄树,笑眯眯地看我们冲进冲出,疯跑一气。

她的苏北口音非常甜蜜温柔,棉花糖一样拖长了:

“当心摔跤哦。

⑥达老师并不是一个棉花糖一样的女人。

三年级第一天上课,她开口就告诉我们,做什么要像什么。

做小学生,就要好好读书,孝顺父母。

告诉我们做人不能有虚荣心,要有服务的精神。

长大了,做有用的人,为国家社会做事。

达老师说她在大陆念女子师范学校,校门口挂了一幅对联,写的是:

想做大官的请出去,要做小姐的别进来。

她说这些话的时候,凛然正色,字字清楚。

我们都安静下来,不敢造次。

⑦达老师教我们成语。

从“一”开始。

一贫如洗、一介布衣、一曝十寒……好像人生真是件严重的大事,处处都是险滩。

一不小心,就要万劫不复。

⑧有一次我家急着要用钱。

妈妈苦无对策,叨念告诉我,课后的辅导不上了吧,可以省下30块钱寄给外婆。

我听了妈妈的话,不作他想,下课背上书包,大踏步高高兴兴回家了。

快出校门的时候,却让达老师给叫住:

“为什么不上成语课?

”我据实以报:

“我家钱紧了。

我妈说不上了。

”达老师只说:

“上课去。

”我听了,也不作他想,回头进教室。

父母辈疲于奔命,只求喂饱一家人的肚子,竟从来没有察觉什么。

事后,我妈也像是压根儿忘了让我不上辅导课的事情。

只是此后,我就没有再交过辅导费了。

⑨难得糊涂的日子,如急流湍湍,竟也这样舟行千里。

大学毕业后我四处奔走,跟达老师断了联系。

多年以后,我才又听到更多达老师的事。

达老师是从台北的一处高楼纵身跳下,带着她特有的清高和寂静,离开人世的。

⑩我常常想起达老师支着头,静静坐在教室里看木麻黄树的样子。

我没有机会告诉她,当年她讲“想当大官的请出去,想当小姐的别进来”的一刻,曾经多么地让我震动。

我也没有机会谢谢她把八岁时候的我,领进了学习的畅想和快乐中。

⑪想念她的时刻,我是多么愿意,生出彩翼,振翅飞到琼楼高处,把她从孤单绝望的一刻,奋力拉回。

回到那“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的瞬间。

⑫一点,一横长。

一撇无垠,到天涯。

16.本文主要通过四个场景回忆了我与达时雨老师相处的日子,请依次概括前三个场景。

(每处概括不超过10个字)(共6分)

场景一:

场景二:

场景三:

场景四:

免除我的辅导费

 

17.文章⑩-

段语言饱含感情,请以相关内容为例简要分析。

(4分)

 

18.阅读文章②-⑧段,简要分析达老师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不超过150字)(7分)

 

【2013石景山一模】

(一)阅读《采一把艾蒿回家》,完成15-17小题。

出城,去采艾蒿,带了儿子。

城郊有一片小河,水已见底,里面长满艾蒿。

此情此景让我忍不住要作种种臆想。

“彼采艾兮,如三岁兮。

”这是《诗经》里的艾蒿,是情深意长的牵念。

其中的男人女人短别离,不过一日不见,竟如同隔了三年。

爱,从来都是魂牵梦萦的一桩事。

而我更感兴趣的是,那双采艾的手,如何落在艾蒿上?

他(她)采了做什么的?

这遥远的风俗,或许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

街上也有艾蒿卖,和芦苇叶一道。

稻草胡乱扎着,一束束,插在塑料桶里。

这种植物,叶与茎的颜色雷同,淡绿中,泛白,泛灰。

这样的色彩,不耀眼,很低调。

是乡村女儿,淡淡妆,浅浅笑。

闻起来微苦,一股中药味。

村人们又把它叫作苦艾。

也只在远远的乡村,也只在荒僻的沟渠里生长。

平时大抵少有人想到它,只在这个叫端午的日子里,它突然被记起。

大人们会吩咐孩子,去,采几把苦艾回来。

那个时候,乡村的乐事里,采艾蒿,也算得上一乐吧。

孩子们得了大人指令,如撒欢的小马驹,一路奔向那沟渠去。

吵吵嚷嚷着,节日的喧闹,被我们吵嚷得四处流溢。

很快,每人怀里,都有一大捧艾蒿。

路上走着,一个个小人儿,身上都散发出一股中药的香味。

⑤艾蒿生于山野之中,枝叶上难免会沾上一些泥土或浮尘。

怀抱中的艾蒿离开土地一会儿,便渐渐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了。

于是我们在回家之前,先奔到村头的小河边。

河水清澈欢快地流淌。

涌到河边的孩子,有的蹲在河边,有的干脆站到河水里,反复地抖动,努力唤醒这些入睡的婴儿。

之后才又一窝蜂似地涌进村庄。

⑥门前的木盆里,煮好的芦苇叶,早已泡在清水中。

眼睛瞟到,心里的欢乐,就要蹦出胸口来,知道要包粽子吃了。

大人们这时若指使我们去做什么,我们都会脆脆地应一声,跑得比兔子还快。

至于插艾蒿,那完全不用大人们动手的,门上,柜子上,蚊帐里,到处都被我们插满了。

一屋的艾蒿味,微苦。

大人们说,避邪。

我们虽对这风俗习惯一知半解,但知道,插上艾蒿,就代表过端午了。

于是很欢喜。

⑦眼下,站在城郊的小河边,望着满眼的艾蒿,我油然联想到远方的友人。

⑧朋友是湖北人,也是写作的,曾与我在一次笔会上相遇。

后来,她去了美国。

她的家乡,过端午也有插艾蒿的习俗,她也曾于小小年纪里,去采过艾蒿。

昨天,我收到她发来的邮件,她说,国内这个时候,又该粽子飘香了吧。

并不想粽子,美国一些华人超市里有卖。

却想艾蒿,想坐在艾蒿味道里吃粽子的童年,温和的中药味,把人包裹得很结实很温暖。

⑨就是这样,故乡隔得再远,有些味道,注定是忘不掉的。

⑩我的儿子,他第一次认识了艾蒿,觉得奇怪,捧着一把艾蒿问我,为什么过端午要插艾蒿呢?

我这样回答他,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风俗。

避邪呢,我又补充。

口气酷似当年我的母亲。

继而想,若干年后,我的儿子的记忆里,一定也有艾蒿,而且,端午节一到,他定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去采艾蒿,艾蒿的味道将永远弥漫在民间。

(有改动)

15.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由“端午节带儿子出城采艾蒿”这件事引发了哪些联想?

(4分)

 

16.文中两处划线句都描写了艾蒿,他们在修辞运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4分)

 

17.作者说“艾蒿的味道将永远弥漫在民间”,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00—150字)(7分)

 

【2013昌平一模】

(一)阅读《那一些晶莹的泪花》,完成第15—17题。

都说,南疆多是不长眼睛的青杨,没有流泪的胡杨。

我踏进沙漠的那一瞬间,就断定胡杨是坚韧顽强的化身,似乎与涟涟泪水无缘。

但不久的那些天,我却真切地感觉到了令人心动的胡杨之泪。

喀什市区有高楼霓虹,也有湖水景观,与内地不少中型城市一样的模样。

但深入乡村,踏访农户,那种贫穷落后首先在住房淋漓尽致地展露。

我走进去,是怀着一种悲悯,更是带着一种忧伤。

用泥土和竹条砌成的居室,居然随处可见。

低矮得让人心碎,破旧得又令人羞愧。

我们这大都市里的人,是应有羞愧之意的,同是兄弟手足,这样的差距为何还未能消除呢!

在莎车,那位大妈家,人畜几乎是同居一处,羊棚里的味儿,就像浮尘一样,径直闯入了居室。

大妈五十多岁,但憔悴衰老得像七八十岁的老奶奶了。

村支书介绍说,她男人早就病死了,她抚养着一位老人,还带着五个孩子,五个孩子有两个是天生的智障者,是吃低保的,能填饱全家肚子已是不错了,改善住房就几近天方夜谭了。

说话间,那个十多岁的智障女孩便傻愣愣地坐在那儿,目光呆滞,目中无人。

我握着大妈的手,告诉他,政府要资助她,建一套抗震、宽敞的安居房。

村支书翻译时,我看见大妈枯涩的眼睛里溢出了泪水,而那痴呆女孩的眼里,也有一种光亮喜悦地一闪,我也禁不住眼窝子一热。

在泽普八乡三村,村民们都在清理震后的场地。

阳光下,他们热汗直冒,干得很欢。

乡领导把他们集拢来,介绍说,上海来支援我们建设安居房的,图纸是他们帮着设计的,钱也是他们资助一部分的。

话音未落,已看到村民们互相交头接耳,目光都投向了我们。

虽然听不清、也听不懂他们在述说什么,但那些眸子里透出的光泽是欢欣的,有一种温暖的力量在我们之间漾动。

巴楚县一个老汉,首先新建了一处新居室。

90平方米的安居房,还有近一亩地的种植区和养畜区。

听说我们来自上海,他八十多岁的老母亲急切地走了上来,紧紧握住我的手,口里喃喃着,昏花的老眼里,泪水盈盈,他的儿子也不时抹着眼眶。

喀什的老百姓,还有不少居住在土坯房里。

稍有雨水侵袭就即刻渗水甚至倾塌,岌岌可危。

一位当地建设官员说过一则故事,至今撞击着我的心口,令我无法平静。

前些年,伽师地震,一个村的民宅都须臾之间倒塌了,死伤无数。

只有一户人家,当初因为拿了政府的补助,自己又凑了点钱,把房屋改成抗震房了,一家老小无忧。

领导去慰问,他竟然也抱头痛哭。

众人都纳闷,最后才得知,这次地震,好多村里人都临时躲进了他家,让他一下子成为村里最让人瞩目和羡慕的人物。

他是喜极而泣呀!

⑥胡杨,是男子汉的象征呀,也是新疆人的象征。

他们也是有泪不轻弹,但到了动情之处,就潸然泪下。

看见他们激动的落泪,我们也禁不住泪花闪动。

那泪水映照了民族情,兄弟谊呀!

 

15.请你依次概括文中所记述的“胡杨之泪”的两个场景。

(每个场景用8个字回答)(4分)

场景一:

场景二:

闻支援愉悦露欢欣

场景三:

场景四:

帮乡邻幸福泪满面

 

16.结合第

段内容说说画线句子中“温暖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4分)

 

17.第

段写到“但不久的那些天,我却真切地感觉到了令人心动的胡杨之泪。

”请你结合文中的任意两处场景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不超过150字)(7分)

 

【2013顺义一模】

(一)阅读《沉在水底的豆子》,完成第15—17题。

  

从小到大,他一直是个很浮躁的人。

凡事在他眼中,说得头头是道,轮到付出行动时,他就落后了。

高三那年,他告诉父亲说自己非复旦大学不上,您就等着吧。

父亲疑惑地问他:

“你有这么大的把握?

成绩如何?

”他信誓旦旦地向父亲许诺,您要相信自己儿子才对。

于是,父亲不再说什么。

父亲知道他的成绩考复旦,问题不是很大。

整个高三期间,父亲忙着自己的小生意,没有过多的精力专门照顾他,只一门心思给他攒钱。

没想到,高考过后,他却落榜了。

他的分数,勉强够二本。

这个意外,让他措手不及。

父亲没有过多的批评他。

而他自己,却痛苦地恨不得撕开自己的心脏。

他在家躺了三天,愧疚像蛇一样纠缠着他,撕咬着他,折磨着他。

三天后,他自己起床告诉他父亲说想出去打工,体验生活。

母亲胆怯地问:

“你可是什么都不会?

……”。

他一脸严肃地说:

“我出去学习,可以吗?

您总是不相信我!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

  母亲心疼地眼泪直掉,父亲安慰母亲说,没事的,鹰总是要学会自己飞翔的嘛!

任他去吧。

母亲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有默默叹息的份儿。

  三天后,他回家倒头就睡。

母亲问他怎么了?

他说在酒店端盘子,因为打碎了一个酒杯,被老板骂了一顿。

赌气,就回来了。

第二天,他一大早就出门了。

四天后回来,长吁短叹。

母亲问他为什么?

他说在工地搬砖,工头批评他弯不下腰,不是干活的料。

说完,他眼泪汪汪地望着父亲。

  父亲什么也没有说,只是拿出了三颗芸豆,丢进盛满水的玻璃杯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