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05618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6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0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0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0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0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0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0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0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0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0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0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0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0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0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0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1课爱祖国

《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教学目标: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教学光盘。

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课前做好歌片(小黑板上抄歌曲、电子琴、录音机、光盘、电视机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1.设问:

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

(气候、季节、节日……)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

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

演唱的形式?

3.出示歌词,再次欣赏:

边看谱边欣赏。

研究的问题:

歌曲由几部分组成?

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

“风”、“雨”的含义?

(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

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

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红旗颂》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辨乐曲速度、节奏和情绪的能力。

3.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情感体验,培养音乐素养。

教学重点:

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

教学难点:

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讨论:

红旗代表了什么?

2.导入课题《红旗颂》。

所以,才诞生了《红旗颂》这一首庄严乐曲。

(设计意图:

使学生懂得了“红旗”的象征意义,为理解音乐作知识上的准备,又奠定了一节课的情绪基调)

二、分段聆听《红旗颂》

1.释义:

“颂”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炼:

歌颂、赞颂)

2.聆听引子部分。

(1)聆听引子部分,设问:

乐曲的引子部分给我们怎样的感觉?

你在引子中听到了哪首歌曲的曲调?

(2)师生讨论。

(3)复听引子,配上吹号角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庄严嘹亮。

3.聆听红旗主题。

(1)师:

这样庄严的引子会引出怎样一段音乐主题呢?

(2)学生交流对音乐的感受(赞颂、深情的)。

(3)介绍创作背景。

师:

这样一段深情的旋律怎么会出现在作曲家的脑海里呢?

作曲家吕其明从小浴血战火,父亲在抗日战争中牺牲。

当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吕其明不禁热泪盈眶、心潮澎湃,夜不成寐地创作出了这首红旗的颂歌。

(4)再听一遍,老师随主题曲调深情哼唱“啊”。

(5)请同学们也来感受一下对红旗的深情。

用“啊”哼唱“红旗主题”。

4.略听第二主题。

(1)师:

仰望五星红旗,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怎能忘记那个艰难的战争年代?

让音乐带着我们去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吧。

(2)聆听双簧管演奏的主题音乐,结合战争浮雕图片,想象音乐表现的艰苦的战争年代。

(设计意图:

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所以在聆听时进行详略取舍,这第二主题就是处理成略听的部分,不作展开,只是用来深化对音乐形象的理解)

5.聆听行进主题。

(1)导语:

革命是这样的艰难,但英雄们有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

让音乐告诉我们。

(2)听行进主题。

听后交流:

战士们没有退缩,一直在坚定、自信地前进。

(3)再听行进主题。

设问:

这段旋律前面出现过吗?

(聆听后交流)

(4)师:

同样的旋律,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

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教师分别演唱红旗主题和行进主题,引导学生比较发现:

速度变化了,节奏变化了,加入了附点节奏。

教师小结:

同样的旋律,速度变了,节奏变了,情绪也随之变化了。

(5)复听“行进主题”,学生做行进动作,感受音乐的坚定自信。

5.聆听“红旗主题”再现。

(1)师:

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战争,终于迎来了中国的解放,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共和国的蓝天上。

我们的人民意气奋发,我们的军队坚强如钢。

(图片:

天安门阅兵式)。

(2)聆听“红旗主题“的再现。

听后提问:

你觉得重复的是哪个主题?

(红旗主题,即第一主题)再听,有什么变化?

复听生答:

情绪更高涨了。

三、完整欣赏《红旗颂》

(1)设问:

让我们完整欣赏乐曲《红旗颂》,听的过程中可以哼唱,可以动起来。

并注意听,音乐主题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

(2)聆听《红旗颂》,边听边参与音乐表现。

(3)听后交流。

 

《卢沟谣》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学唱卢沟谣这首歌,正确把握演唱这首歌曲的情绪。

了解卢沟桥事变,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知识技能目标:

掌握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四拍长音,反复记号。

3.过程目标:

完整而充分的聆听并且歌唱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理解音乐的精神内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唱卢沟谣这首歌,并且能够唱得悠扬流畅。

教学难点:

合唱部分在本首歌曲里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低声部则大多采用高声部下的一个三度。

曲调清新、悠扬。

音域较宽,特别是高声部,从低八度的5到高一个八度的5,音准对于儿童来说比较难把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乐谱。

教学过程:

一、音乐知识复习

节拍练习

在上课之前,老师请同学们打开你的音乐宝库,试着拍一拍老师给出的这段节奏:

XXX―∣XXX―∣XXXXXX∣X―――‖

(1、学生试拍2、指生拍掌声鼓励)

同学们拍的都很正确,谁能告诉大家这段节奏的拍号?

(四四拍)

很好,那老师圈出的这个节奏是几拍?

(四拍,试拍读)

四四拍的节奏中经常出现这种四拍的长音,无论在拍、读还是唱的时候我们都要注意把时值唱准确。

二、学习新歌

1、初听感受

(观看《卢沟桥》歌曲视频)

好听吗?

()

2、按节奏读歌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卢沟谣》(板书)

首先让我们跟随音乐的节拍,把歌词读一下。

(随音乐按节奏读歌词)

3、再听歌曲

(看谱欣赏)

你觉得歌曲的速度怎样的?

(中速)歌曲从头到尾速度有没有变化呢?

(一开始是中速,后来就变成稍慢了)这位同学听得很认真。

从歌曲中的速度提示语:

稍慢、渐慢(板书)我们也可以看出来。

4、师范唱

师范唱,重点放在第二段的放慢速度,情绪隐忍、压抑——愤怒——宣泄

(学生描述:

力度有时强有时弱,一开始很柔和,很优美,试着哼一哼。

后来变得强了,、、、、、)

5、歌曲学唱

6、分段学唱、重点乐句教唱

(1)、学唱第一段:

跟录音完整演唱,

这一段向我们展示了卢沟桥的美景,(演唱的美一些,从你的声音里老师仿佛看到了卢沟桥边水草荡漾,河面上波光粼粼)800年来卢沟桥坚固依旧,陪伴一代代人的成长。

请同学们用歌声表现。

二声部比一声部要低一些。

师范唱。

(2)、学唱第二段

在这一句出现了‖:

‖,它的名字“反复记号”它表示“在反复记号里面的歌词,要唱两遍”

恩唱不上去,唱不上去怎么办?

跟老师学啊(深吸一口气,保持住、声音不用太大)来试一试。

(3)、完整演唱

请同学们用你的歌声表现卢沟谣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卢沟桥代表了中国精神,可是大家知道吗?

中国文明五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代代的中国人,坚韧不屈,奋勇前进在造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生活在幸福中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

教学目标:

1、认知目的:

能用欢乐、活跃的情绪,甜蜜的歌声演唱歌曲,并积极地参与表演歌曲。

2、才能目的:

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示力和发明力,培育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才能。

3、情绪目标:

酷爱自己的祖国,让学生萌发做个中国人的幸福感、自满感。

教学重点:

在凝听中完全地唱好并表示好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

第三乐句的歌颂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酷爱之情。

教学用具:

教学用琴、歌词卡片、小奖品、音乐课件。

教学进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听着《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曲叉着腰跳着跑跳步进教室。

2、师生用音乐语言相互问好。

二、导入新课

1、课件展现世界地图。

问:

孩子们,这是什么?

谁能在这张地图上找到我们的祖国?

2、课件展现中国地图。

问:

你是怎么找到的?

师:

是啊!

我们巨大的祖国就象一只昂首啼鸣的公鸡,在这上面绿色的是山岭、草原,蓝色的是海洋、河流,让我们一起来观赏祖国的风光吧!

3、用《祖国,祖国,我们爱你》的伴奏做背景音乐,同时课件展现祖国的风光图片(如:

长城、故宫、黄河等)和奥运夺金、火箭发射、阅兵仪式等出色片断,让学生观赏。

问:

我们的祖国漂亮吗?

我们的祖国强盛吗?

你们爱祖国吗?

三、揭示、板书并歌颂课题

师:

请你们跟我一起把我们对祖国的爱用歌声唱出来吧!

1、老师板书课题,并用歌曲中最后一乐句曲调范唱课题。

2、老师领导学生学唱课题(注意强调唱祖国时像喊妈妈一样亲热)。

师:

谢谢孩子们深情地歌颂。

听,有一位小朋友用小蜡笔在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

四、凝听歌曲,突破难点

1、课件播放歌曲范唱,学生边凝听边联想画面同时感受歌曲情绪。

问:

听了歌曲你脑海中呈现了怎样的画面?

你的心境是怎样的?

师:

让我们再听一遍请四位孩子依据歌曲内容上台画画其余的孩子合着音乐打节拍.

2、老师合着课件MTV伴奏范唱歌曲,请四位孩子上台画画,其余学生打着强弱拍。

师:

谢谢四位孩子献给我们的画,也谢谢你们整齐地为我伴奏。

我来测试一下你们听得认真吗?

我怎么唱着问,你们就怎么唱着答。

3、采用师问唱生答唱的情势学唱第三乐句。

(如:

画什么?

长在哪里?

五、学唱歌曲

师:

你们有没有信念分小组闯关竞赛把这首歌完全地学会呢?

闯一关小组就奖贴一颗星。

第一关:

边听歌曲边拼贴歌词。

1、课件播放歌曲范唱,四小组各分一乐句零乱歌词上台拼贴好并评价。

师:

第二关:

边有节奏地教念歌词同时配上简略的舞蹈动作。

2、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同时各小组边聆听边试编动作。

3、各小组有节奏地念歌词并配上动作汇报并且互评。

师:

第三关:

边聆听歌曲边学唱本小组的乐句。

4、边放歌曲,小组边聆听边学唱乐句。

5、各小组汇报师画着图形谱加以领导,其余小组在聆听中心里学唱。

问:

你们在学唱歌曲时发明了哪些处所不要唱?

6、让学生答复从中初步认识前奏、间奏、尾奏。

问:

老师刚才在教你们歌唱时手一会上一会下知道手在上代表什么?

手在下代表什么?

师:

第四关:

边哼唱歌曲边划着图形谱.

6、学生随着课件动画图形谱划着并轻声跟范唱完全歌唱一遍歌曲。

7、全部学生站起来合伴奏有情感地歌唱歌曲,课件播放歌曲MTV伴奏。

师:

孩子们,庆祝你们闯关胜利,你们真棒!

为了庆贺你们的胜利,我和你们一起合着歌曲唱起来跳起来。

8、老师生一起合着歌曲边跳边唱,课件播放歌曲MTV。

六、知识扩大,情感升华

师:

在我们生涯中还有很多歌唱对祖国的爱的歌曲,我们一起去听听吧!

1、用课件播放歌曲《娃哈哈》,学生观赏。

问:

我们的祖国叫什么?

全称叫什么?

2、用课件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学生欣赏。

问:

中国的首都在哪?

中国第一位领袖是谁?

3、用课件播放歌曲《中华国民共和国国歌》前奏。

问:

这是什么歌?

问:

当我们听到国歌时该怎么做?

生答:

立正站好、行队礼……

师:

听,国歌还在响,孩子们拿出的举动来做个爱国的孩子!

4、持续完整地播放歌曲《中华国民共和国国歌》,课件有升国旗的场景,请求所有在场的人都起立行礼。

七、课堂延长

师:

谢谢酷爱祖国的孩子们!

请你们课后去找一找、听一听、唱一唱歌唱祖国、热爱祖国的歌曲。

《只怕不抵抗》

教学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演唱、表演歌曲《只怕不抵抗》。

2、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3、感受抗战时期共产儿童团的革命历史。

4、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点:

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为歌曲创编动作

教学准备:

课件、儿童团动画录像、钢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

播放歌曲《游击队歌》

师:

听完了歌曲,请你说一说这是一首什么时期的歌曲?

生:

抗日战争时期

(二)导入  

播放儿童团动画录像(送鸡毛信、巡逻、抓汉奸、埋地雷……)

师:

接下来,我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刚才都看到了什么?

 (三)出示课题

师:

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国伟大的作曲家冼星海(大屏幕显示照片)创作了大量抗战的歌曲,也有一些是专为我们儿童创作的。

其中,《只怕不抵抗》就是当时在儿童团里流传最广的一首歌曲(板书题目),同学们齐读。

 的旋律,昂首挺胸,精神抖擞地出发吧。

 1、节奏训练

播放歌曲旋律,学生原地踏步。

 2/4  X  X│X.X│X 0X│X--│X.X│X--│X0│┃

手拿  小刀 枪,冲 锋   到战  场。

 师:

谁愿意勇敢地站起来先读一遍?

生齐读。

师:

第一关顺利通过,让我们用机枪般的掌声鼓励一下自己。

2、发声练习

师:

转眼间,我们来到了第二个关口,(出示课件)战场上英勇杀敌,时不时会出现机枪、冲锋枪的声音,就让我们一起来模仿它们的声音吧。

 师:

在我们密切的配合下,第二关顺利通过,让我们用雷鸣般的掌声再次鼓励一下自己。

 3、相似乐句比较

师:

离胜利越来越近了,可是危险也越来越大了。

(出示课件)让我们一起来看最后的挑战,这是两个乐句,请大家仔细听老师演唱,这两个乐句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出示课件)

 师:

通过我们齐心协力的努力,我们终于来到了敌人的城堡,取回了文件。

 (五)演唱歌曲

1、欣赏

师: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吧。

2、钢琴伴奏演唱

师:

冼星海写这首歌的目的是什么?

那我们又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激昂、热情)接下来,就请大家跟着老师的伴奏一起来演唱一遍。

师:

大家认为刚才有哪些地方唱得不如意呢?

让我来听一下,这回是不是唱得很棒呢!

3、表演唱

师:

此时此刻,你觉得如何来演唱更能表达现在的激情?

请大家跟据歌词一边表演一边演唱,好吗?

 (六)创编表演

师:

准备好了吗?

现在我宣布,儿童团抗日战斗现在开始!

 (七)小结

师:

今天,每位同学都当了一回儿童团小英雄,并且都能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那么,给你最大的体会是什么呢?

师: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又应该怎么做?

师:

是的,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基础知识学好,将来用扎实的科学技术建设我们的国家,我相信,当我们的祖国强大了,就再也不会有人来侵略我们了。

 

第2课美妙童音

《猜调》

教学内容:

1、聆听《猜调》

2、用各种演唱形式创编场景表现《猜调》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学唱歌曲《猜调》,了解歌曲诙谐欢快的风格特点。

初步掌握几种基本的演唱形式。

2、通过多种演唱形式的结合演绎,体验云南儿童游戏歌曲的特点。

3、通过对几首对歌的对比聆听,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猜调》,了解其风格特点

2、能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

课件、云南服饰、猜调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播放幻灯片1)

师生问好

二、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台湾民歌《摇船调》那么今天刘老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进我国的西南边陲,去感受一下那里的音乐文化。

(播放幻灯片2,点击左下角的声音)

(在慢速度猜调的音乐背景下,简要介绍云南地区的音乐文化)

三、欣赏《猜调》

1、初听《猜调》

师:

听完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呀?

速度越来越快了——真棒

那么你们觉得唱这首歌的人的情绪是怎样的?

欢快,开心——非常好

师:

真是首有趣的歌曲。

2、复听《猜调》

师:

那我们一起带着欢快的情绪听老师演唱一遍,听听这首歌曲到底都说了什么?

(听老师唱)(点击第二张幻灯片右下角的声音)

谁听出来了?

举手来告诉老师

师:

听的真仔细,我们一起翻开书本第16页,看看同学们都说对了没有?

老师请一个同学来把歌词念一遍。

(填歌词,念歌词,解释云南特色语言“称水为海”,街念该。

刚才,我们听了2段的歌词,老师把第三段的歌词留给大家,你们也来猜一个吧。

(播放幻灯片3填歌词)

我们刚才经过了念歌词,填歌词,那么哪个同学能告诉老师

这首歌曲的第一段都是什么呀?

问句

第二段呢?

答句。

那么这种形式我们称它为……?

生:

问答歌(对歌)

师:

你们太棒了。

1)找特点

师:

刚才我们说了,这是首很有趣的问答歌,下面我们再听一遍,找出你们觉得最有趣、最有特点的句子。

(播放幻灯片4)

2)说特点

(学生说一个特点,就把准备好的对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

3)试着演唱歌曲唱出歌曲的特点

(播放幻灯片5,特点)

师:

老师把同学们和老师找出的特点总结了下,这么多有趣的特点,大家试着唱一唱好吗?

(唱的时候注意提示和末尾的装饰音。

老师弹琴,学生唱

3、用几种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猜调》

(播放幻灯片6,谱)

师:

我们都知道,这首歌曲是一问一答,问答歌的形式,那么同学们想想,这样的问答歌我们可以用什么演唱形式来表现呢?

生:

对唱

师:

对唱?

恩,这方式不错,那谁来问谁来答呢?

(学生举手)

师:

那刘老师提个建议,男生先问,女生回答好吗?

(跟琴演唱第一段对唱形式)

师:

同学们唱的真不错,那自问自答可以吗?

生:

可以

师:

那我们也来试一试吧。

生齐唱

师:

同学们刚才分段用2种形式演绎了猜调,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其他学校的小朋友的表演唱,我们看看,他们都用了什么形式?

(听合唱版本,播放幻灯片8)

《猜调》是儿童的猜迷歌,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这首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幽默诙谐的云南童谣以“绕口令”式的节奏表现了孩子们问答对歌的活动情趣。

四、拓展

师:

其实对歌的演唱形式在民歌中是经常能听到的,这种形式也广泛的应用到了我国的戏曲作品、影视作品中,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优秀的歌曲片段,去领略另一种独特的味道吧。

(播放10)

聆听不同地方的对歌:

《对花》、《打猪草》、《刘三姐片段》等,扩大学生对对歌形式的了解。

《木偶的步态舞》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乐曲《木偶的步态舞》主题旋律所表现的活泼、欢快的音乐氛围,感受音乐带给童年的快乐。

使学生进一步喜欢德彪西及其音乐作品。

2、知道乐曲《木偶的步态舞》的作者是法国的德彪西。

能动情哼唱音乐主题旋律,感受音乐中切分音节奏和倚音的弹奏是表现小木偶机诫、滑稽、夸张的音乐形象的,在听辨音乐的基础上运用小乐器伴奏和肢体语言表演,进一步理解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

学生能准确把握乐曲《木偶的步态舞》主题旋律所表现的活泼、欢快的音乐情绪,能听出各种音乐要素的特点并对小木偶形象和活动进行联想。

教学难点:

演唱旋律、乐器伴奏、动作模仿

教学过程:

(一)、教师表演导入课题时间安排:

5分钟

引起兴趣,导课题,初步了解音乐主题及作曲家德彪西。

教师在上课前随音乐做即兴表演,请学生猜猜表演的是什么形象?

学生边听音乐边从动作特征中发现这是小木偶的形象。

(二)、聆听、感受钢琴乐曲《木偶的步态舞》时间安排:

25分钟

学生欣赏聆听教师演奏全曲,边听边随着音乐的速度、情绪的变化,对小木偶的音乐形象进行联想。

(1)教师先让学生听音乐的第一部分(课件播放),音乐的速度和情绪怎样?

并联想到了什么情景?

学生听辨出音乐的速度是快速的;情绪是活泼、欢快、滑稽、可笑的;

联想到……情景

(2)教师再请学生听一遍第一部分中最重要的音乐片段,同时也是全曲最重要的音乐片段。

仔细听音乐的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边听边想边观察乐谱,发现一个节奏型:

中间是一个八分音符,两边是16分音符,有学乐器的孩子知道这是切分节奏。

聆听乐曲第二部分:

(1)教师请学生听第二部分和一部分对比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注意这条旋律的出现,使音乐速度放慢了,节奏拉开,旋律也作了半音下行。

(课件出示旋律)

同时请学生边画旋律线边唱出旋律,通过聆听进行想象,请学生说说这时的小木偶变成什么形象了吗?

学生演唱并画旋律线同时带动身体律动感受旋律变化。

想象着小木偶累了、要休息、有些哀伤……

聆听乐曲第三部分:

教师请同学们听第三部分,和那一部分相比,它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哪里有变化。

边听边随着音乐的旋律做木偶表演(课件播放第三部分音乐)

(三)、结束语

原来音乐的演奏形式发生了变化,将一架钢琴演奏的乐曲,交给十几种乐器来演奏,音乐的音色就大大地丰富了,音乐形象更丰满了,音乐力度对比的空间就更大了。

不管是钢琴曲还是管弦乐曲,都各具特色,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

 

《摇船调》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歌曲《摇船调》的学习感悟谜语的乐趣,丰富学生对民族歌曲的情感体验;感受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激发学生喜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探究活动中尝试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

3、知识与技能:

学生自学歌曲《摇船调》,感受“对歌”这一演唱形式,以聆听为主线,学习反复跳跃记号,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在层层深入体验中培养学生即兴创作表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反复跳跃记号

2、唱好3、4小节的一字多音,以及唱准附点节奏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即兴的创编歌词,表演,体验其童趣。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多媒体音乐资料,音乐道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谜语激趣)

师: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老师这里有两条谜语要考考你们,请你们猜猜看。

出示谜语:

六一节日快乐(打一科目)——音乐

两头尖尖像月牙,水上行走就靠它。

(打一物体)——船/小船

师:

同学们非常聪明,这节让我们划着音乐小船,一起到台湾去,一边猜谜语一边欣赏美丽的景色好吗?

生:

好~!

出示课件:

台湾

(二)、课程展开(音乐闯关)

1、歌词节奏

师:

这里是台湾著名的阿里山,是台湾人民避暑的好地方。

我们要在这里完成一个任务,才能到下一个地方。

是什么任务呢?

(出示提示:

第一关:

节奏谜语对答)

师:

这是什么意思啊?

/让我按节奏来回答谜语。

什么节奏呢?

请同学们竖起耳听一听:

(分开两节聆听并模仿)

xxxx.︱xxxxxxo︱

xxxx.︱x.xxxx-︱

师:

同学们一起来。

(提醒同学们注意后附点的节奏,有尾音的延长,在朗读歌词的时候,注意读出来)

师:

那个同学能模仿出来?

(个别同学模仿回应)

师:

学会了节奏,我们看看谜语是什么?

出示谜语:

什么圆圆,在呀在半天哟?

什么圆圆,在河边?

——引导学生有节奏地回答谜底:

(月光圆圆在呀在半天哟,石头圆圆在河边)

师:

(出示其他谜语,课堂操作同上),

什么圆圆,街呀街上卖呀?

——鸭卵圆圆街呀街上卖呀

什么圆圆,在眼前(哪)?

——镜子圆圆在眼前哪

师:

真聪明,请同学们按小组的顺序来一问一答,完成这歌节奏谜语对答!

听听那些小组完成的最整齐和准确。

完成的真不错!

掌声鼓励自己!

我们继续出发到下一个景点。

2、歌曲对答学唱

师:

我们到了台湾美丽的日月潭,这是台湾地区最大的天然湖泊。

这里也要完成一个任务,才能继续游台湾~

师:

(出示文字:

第二关:

谜语对唱)

师:

谜语熟悉吗?

——回忆第一关内容。

学生初听歌曲片段,仔细聆听;→感觉音乐的速度,旋律,音乐的风格

复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