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三中学生社团典型案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0578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三中学生社团典型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音三中学生社团典型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音三中学生社团典型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音三中学生社团典型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音三中学生社团典型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音三中学生社团典型案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音三中学生社团典型案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音三中学生社团典型案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音三中学生社团典型案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音三中学生社团典型案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三中学生社团典型案例.docx

《音三中学生社团典型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三中学生社团典型案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音三中学生社团典型案例.docx

音三中学生社团典型案例

演绎社团魅力谱写青春华章

——音三中学生社团活动典型案例

摘要:

多年来,音德尔三中一直以德育工作为核心,坚决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在“适合教育”办学理念的指领下,不断探索和完善德育工作新途径,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活动,无一不彰显着我们颇具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

而其中学生社团工作的组织与开展,把三中的德育教育推向一个新高度,成为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新的突破口。

自2012年以来,音三中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工作,社团活动投入逐年增加,社团活动日益丰富,社团作用不断增强。

通过周密有序的社团组建,严而有效的过程管理,倾力打造精品社团,积极开展多姿多彩的社团实践活动,使其在“适合教育”的办学理念下开花结果,真正给予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

通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音德尔三中共组建音乐类、美工类、餐饮类、文学艺术类、体育类、学科类共六大类186个社团,学生参与率100%。

学生社团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奉献精神不断增强,学校的品位得到极大提升,为我校的德育工作开辟出一块崭新而广阔的天地。

2018年,中国新华社、中国教育报、内蒙古日报分别对此进行了采访,并刊登文章进行报道。

关键词:

德育创新社团做法成果

一、活动实施背景

现阶段,面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学德育迫切需要开拓新的德育载体,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关注学生终身长远发展。

多年来,音德尔三中一直以开放的心态、全新的角度、大资源的视野去寻找和挖掘,适应社会进步需要,适应本校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的特色发展之路。

而学生社团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载体,恰好迎合了这一需要。

因此,我校本着“给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办学宗旨,将学生社团建设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加以高度重视。

图为:

2018.5.7自治区宣传部部长白玉刚到我校视察学生社团工作

二、工作目标

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德育教育主阵地之一,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外的各项教育活动规划整合,构建比较完备的社团规章制度体系,不断扩大社团规模,打造若干精品社团,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从而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享受快乐,增强自信,增强交往和审美能力,提高认识,增强修养。

图为:

古筝社团活动现场拍摄:

李景林

三、工作过程

学生社团的建设思路按照时间步骤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调研、策划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别需求,对社团建设项目进行具体的描述和规划,确定整个社团运作的周期、建设需要的条件,活动的效果等,并加强调研形成可行性报告。

第二阶段:

建立社团组织机构,拟定社团活动规划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体艺中心及各社团教师、全体班主任为成员的组织管理机构。

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规划,全面安排部署一个学期或一学年的活动。

第三阶段:

具体社团建设项目的实施阶段

这个阶段是按照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实施的具体工作阶段,主要是经过层层动员,建立符合学生实际的社团组织和社团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

第四阶段:

社团活动的开展及总结提升阶段

在这整个工作环节环环相扣的同时,社团运行进入正常化的前提下,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完善和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

四、主要做法

(一)抓好社团活动制度建设:

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不断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调整社团运行机制,落实社团激励机制。

把社团管理全面引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做到社团活动有章可依。

(二)抓好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社团指导教师的选拔机制,指导教师的培训做到计划性、实效性。

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常态化,将社团指导教师工作成绩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并与评优评先挂钩,以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图为:

开学初召开社团工作专项会议拍摄:

李景林

(三)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建立社团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机制,学生干部的培训做到计划性、实效性。

将社团学生干部的表现纳入班级考核,以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

培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能力,逐步建立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干部队伍。

(四)抓好“精品社团”建设:

学生社团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变活动方式。

逐渐形成一个在学校和当地有影响的亮点项目,以特色建设促进学生社团内涵提升。

图为:

架子鼓、电吉他社团活动现场拍摄:

李景林

五、条件保障

(一)学校领导集体的的大力支持

学校每个年度将社团活动纳入工作范畴,从计划、安排、人员调配等多方面给予社团活动以大力支持,保证了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社团活动的有效考核

社团活动纳入体艺中心工作计划,并在期末及年终时按目标管理责任制进行考核;各社团在活动过程中的资料和总结记入档案;将社团活动成员的表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之中,成绩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

(三)社团活动的资金保障

社团的日常费用由学校解决,每学期由体艺中心提出立项申请。

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确定专人负责,社团经费、固定财产使用情况接受广大师生监督。

六、取得的主要成果

音三中现在共组建音乐类(包括声乐、器乐、合唱等)美工类(软硬笔书法、国画、素描、十字绣、剪纸、丝网造花、针织等)、餐饮类(水果创意拼盘、果汁、咖啡、面点、烹饪等)、文学艺术类(经典诵读、舞蹈、国学韵律操、摄影、小记者等)、体育类(各种球类、围棋、象棋等)、学科类(法制小组、力学运用等)六大类186个社团,学生参与率100%。

图为:

我校美术类、制作类社团活动现场拍摄:

李景林

各社团负责人均由学校教师担任,他们的才艺和特长在学生身上得到有效的传承。

社团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特性,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保证使每一位同学都有一项技能在身。

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创编了音乐类、制作类、书画类等31本校本教材,成为社团活动教学的基本材料。

图为:

马头琴社团活动现场拍摄:

李景林

值得一提的是:

丝网造花、十字绣、花卉、数字油画、装饰画、剪纸等社团用自己的作品装饰在学校的走廊、宿舍、食堂等各个空间,多次受到参观的各级领导、兄弟学校的高度的好评。

个别学校和机关都与音三中签好了学生作品的订单,学校把这项收入纳入到社团活动的专项基金。

图为:

剪纸社团活动现场拍摄:

李景林

服装设计和手工制作等社团的原材料多是原料二次利用,例如,学生设计的服装是从服装加工场所裁剪的布条、补角连缀而成;再如,木艺制作的原料来源于街里饭店用过的一次性筷子,学校经过统一消毒,发给学生进行手工制作。

有轮船、飞机、航母、玲珑塔等多种造型。

可以说,手工、制作类社团的有效开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勤俭、节俭意识,这种无痕的教育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七、体会与思考 

几年来,我校通过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的组织,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与思考,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弘扬兴趣爱好,彰显个性特长,促进自我发展。

 

以兴趣爱好为基础,打破班级、年级的界限开展的各类兴趣小组活动,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小组,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丰富多彩的,为思维活跃、兴趣爱好广泛的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风采、激发独特创意、培养创新能力的舞台。

图为:

二胡社团活动现场拍摄:

李景林

(二)培养自主管理、民主合作意识,促进全面发展。

 

兴趣小组开展的各项活动就是培养自主管理能力、体验民主与合作精神的过程。

一个小组的成立,从起草章程到开展活动,其过程本身就是学生自主发展、民主参与和情感体验的过程。

同时,在学生活动中,成员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他们群策群力,发挥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一起交流经 验、研究探讨、组织策划。

在合作中,他们学会吸纳别人的长处、接受别人的建议、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开阔眼界,体验生活,提高实践能力。

 

社团活动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健全学生人格、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舞台。

学生通过参加小组活动,激发出来的不仅是浓厚的兴趣,还有超越兴趣之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学生们在工作中感受"付出与收获",品尝"成功与挫折",培养了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在创造中体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培养脚踏实地的良好作风;在交流中体会"竞争与合作",增强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图为:

【阮】社团活动现场拍摄:

李景林

以上这些,是我校在社团建设工作中的一点体会,活动中也多少存在着时间紧张、场地局促,组织松散,经验不足,实效不高等许多难题。

在具体的社团工作中,还要更多地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体验,才能找到适合不同社团高效发展的模式。

我们期待着创出精品工程,但脚下的道路却注定任重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