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1220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8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提纲之重点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九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之重点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之重点人教新课标版

□知识梳理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

拼音

汉字

词词类

短语类型整理“读一读写一写”、课文注释中的词语

句子复句:

类型p29p36、关联词语p270、分析多重复句p111

修辞名称定义特征作用例句常用修辞格简表p272

标点符号

文化常识

文学常识

·文体知识整理要点议论文阅读p116、p123怎样读诗p259谈谈小说p265

写好演讲稿p52学写调查报告p182

·作家作品知识分类集录(中国古代、现代,外国)课后注释

默写词五首p210课外古诗词背诵p220出师表p204

陈涉世家p185沁园春·雪p2培根名言(《谈读书》)p117

“雨”的名句“读书”名言p132“金钱”名言p180

“生活”名言“挫折”名言“青春”名言p99

有关千古风流人物的名言p217

古今诗词赏析与积累

课外阅读名著导读《水浒》p236《傅雷家书》p247培根随笔p253

○文言文阅读

考点:

解词译句朗读停顿理解赏析(主题思想、艺术特色、重要问题)

拓展延伸(启发、教育意义、现实意义、相关人事景物语)

篇目:

《陈涉世家》《出师表》《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

○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

雨的诉说p18演讲:

微笑着面对生活p50青春随想p99

好读书读好书p128金钱,共同面对的话题p180话说千古风流人物p217

○写作记叙文散文简短议论文书信体演讲稿调查报告

□专题训练

□模拟测试

复习材料:

教材基训笔记试卷资料

默写集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词五首

《望江南 (梳洗罢)》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简明地写出了一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迫切心情)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运用了拟人方法;写女子登楼远眺盼归人而不得的失望、怅惘之情)肠断白蘋洲。

(最能表达女主人公深切思念)(表现女主人公盼望心上人由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

《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边地荒凉)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表现塞下风景之异;描写边塞荒凉萧条景象;表现战事吃紧,戒备森严)。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运用典故表现作者思乡但不能归家;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表现征人的矛盾心理——思念家乡又因战功未立无法回家;抒发征夫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羌管悠悠霜满地(表现塞外天寒地冻),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表现将军征夫愤懑之情;表达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战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表现作者壮志难酬)

《江城子  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极言出猎规模之大和速度之快)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以孙权自喻,突出表现了作者少年狂气)

  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抒写人到中年的主人公,壮心不已;)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把边事委托给自己;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集中表达诗人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现诗人不服老,仍希望得到重用,为国建功立业;写出作者为国御敌雄心壮志;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表现作者面对依旧景物,而人事改变),欲语泪先流。

(以泪代语述说不幸;表明哀伤的原因和程度)(叙述了诗人哀伤的原因,充分表现哀伤程度之深;写人事变迁让人伤心)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用夸张表达作者愁苦;以新鲜奇特的表现手法表现自己忧愁;诗人将自己看不见摸不着的哀愁比作实体,表现愁苦之沉重;愁绪深重)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描写征战生活;描写军营生活;表现练兵场面)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运用比喻描写战争场面;展现紧张的战斗场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充分表达作者作战目的和最高理想;阐明作者的理想,充分表达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表达作者想为国家建功立业)可怜白发生!

(标明作者回到现实生活,表现作者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最能体现诗人壮志未酬;写出了作者壮志未酬的愤慨;由梦境回到现实,情绪一落千丈,凝聚着作者壮志难酬、万千感慨;抒发词人一生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

1.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田家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

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繁忙,诗中与此意相似)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描写妇女和儿童支援丁壮)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写出炎炎赤日下,劳动人民辛苦劳作;表现劳动者劳作艰辛)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用侧面烘托手法,表现来了唐朝时繁重的赋税使人民倾家荡产;表明繁重的赋税带给人们不尽苦难;与“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意思相近;白居易《买花》中有“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的诗句,在《观刈麦》中,同样道出人民苦难的句子)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以自责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不劳而获的统治者的讽刺和鞭挞)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表现诗人为自己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深感愧疚;作者面对劳动人民辛苦劳作内心十分惭愧;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

2.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从视觉角度表现夜深夜静;通过明暗对比来衬托夜的静谧和天空的寂静;充满诗情画意;描写月光倾洒人间,斗转星移)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以喧闹的声响来展示生命活力)。

(从听觉角度和感受角度表现春之来临;一反前人写春的角度,另辟蹊径,具有独创性;写出春气萌发,蛰虫涌动;描写春气萌发,蛰虫涌动,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作者借物感知春天邻近;通过对昆虫的描写,使之感到春已来临;通过对昆虫的描写,使之感到春已来临)

3.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写游子客居异乡,早行所见清冷景象;描写月光朦胧,人踪凄清)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描绘诗人刚上路所见的景物)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早行”之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完美体现;表现作者的思乡之梦)

4.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描绘梅花生长的严酷环境)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写出梅花悲惨遭遇)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表现梅花与世无争襟怀坦荡品格;词人借梅花盛开来写个人品格的高尚;词人借梅花盛开来写个人品格的高尚)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表现梅花即使玉石俱焚,仍然高洁坚贞;表现梅花高洁坚贞的品质;借写梅花凋落的情景来表达自己至死不变的爱国之心;王安石的咏杏诗有“纵被东风吹伏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的诗句,《卜算子·咏梅》中比其用意更为深沉)

5.破阵子·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用特定的景物点明时令)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春景;表现春天生机勃勃;写青春无限美好)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与《陌上桑》中的“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意境相似;描写少女笑靥如花)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表现采桑女心情。

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和青春的无限美好)

6.浣溪沙苏轼

籁籁衣巾落枣花(暗示暮春节令,同时描绘宁静、祥和、美好的乡村景色),村南村北响缫车(以由南到北的空间转换从宏观上描绘乡村繁忙、热闹景象),牛衣古柳卖黄瓜(运用借代修辞手法;描写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描写古朴生活)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写行人悠然而行,任意而走,给读者一个意外惊喜)

7.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描写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佳节又重阳,玉忱纱厨,半夜凉初透。

(写词人思念丈夫却又不得团聚,自己独处,寂寞冷清;重阳佳节,凉意透心,情思难寄;表现诗人在佳节怀人的情思;)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明写赏菊饮酒,实为写词人无法排遣思念之情;感受酒菊幽香)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暗示饮酒赏花,也难解思念之苦;表现诗人相思成苦,憔悴不堪;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意境与柳永词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8.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点明怀古之地;与《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望西都,意踌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的句子意境相似)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

(再现骊山和阿房宫旧址的荒凉景象)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表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对王朝争权夺位的否定表达对世事无常,胜败只是徒增悲叹;作者悟到世事无常;悲叹世事无常)

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抒发词人纵目环视,楼头山水风光无限,而不见中原故土的感慨)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相似)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赞扬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并战而胜之)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抒写三国鼎立;表现诗人期盼像孙权一样统帅三军,建功立业;热情赞颂孙权年少有为,成就盖世功业)

10.《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运用拟人手法,刻画狐假虎威的宦官形象;描写奸豪劣绅狐假虎威)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表现人们对宦官既怕又恨的心理)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运用夸张手法,对封建社会作了“灰飞烟灭,必然灭亡”的预测;以喇叭为喻,采用拟人手法,讽刺腐败官吏产强取豪夺,给人民带来苦难;表现宦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痛苦和不幸)

文言文

21《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课文】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

”(表现了陈胜与朋友同甘共苦心愿)佣者笑而应曰: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

“嗟乎!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表现陈胜有非凡的抱负,在等待时机施展才能;显示了他非凡的个性和远大抱负)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发出农民起义历史最强音;显示了他对封建等级制度的强烈批判和大无畏精神)徒属皆曰:

“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

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豪杰皆曰: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翻译】

  陈胜是阳城县人,字涉。

吴广是阳夏县人,字叔。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说:

“如果有一天(我)富贵了,不会忘记你们。

”被雇佣的人笑着回答他:

“你是给人家耕地当牛马的,哪里谈得上富贵呢!

”陈胜长叹说:

“唉!

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停驻在大泽乡。

陈胜、吴广都被编进入谪戍的队伍,担任小队长。

适逢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误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要杀头。

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

“现在逃走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陈胜说:

“天下的人苦于秦朝的统治很久了。

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儿子,不应当立为国君,该立的国君是公子扶苏。

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现在有人听说并不为什么罪名,二世就要将他杀害。

老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

项燕是楚国的大将,屡次立功,爱护士卒,楚国人很爱戴他,有的人认为他战死了,有的人认为他逃走了。

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装说是公子扶苏和项燕,向全国发出号召(倡导),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二人)于是去算卦。

占卜的人知道他们的意图,说:

“你们的事都能办成,能建功立业。

不过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一下吧!

”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说:

“这是教我们先在众人中树立威信啊。

”就用丹砂(在)绸条上写“陈胜王”(三个字),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

士兵买鱼回来煮着吃,发现了鱼肚子里的绸条,自然就诧怪这事了。

(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夜间用笼罩着火,装做狐狸的声音喊道:

“大楚复兴,陈胜为王。

”士兵们都一整夜既惊又怕。

第二天,士兵们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

  吴广向来爱护周围的人,士兵们多听吴广的差遣。

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再三提出要逃走,使尉恼怒,使尉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兵们。

那军官果然用鞭杖打了吴广。

(众士兵愤愤不平,)[军官(刚)拔出剑来威吓(士兵)]军官剑拔出鞘,吴广一跃而起,夺过剑来杀死他。

陈胜帮助吴广,一齐(一并)杀了两个军官。

(陈胜)召集并号令所属的人说:

“你们诸位遇到大雨,都已经误了期限。

误了期限就要杀头。

即使仅能免于斩刑,但是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

况且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士卒们都说:

“一定听从您的号令。

”于是假装说是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依从人民的愿望。

(大家)露出右臂(作为义军的标志),号称要重建楚国。

(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陈胜自己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

(起义军)进攻大泽乡,收集大泽乡的军队攻打蕲县。

攻下蕲县后,就命令符离人葛婴带兵攻占蕲县以东的地方。

(陈胜自率主力)攻打、、苦、柘、谯(等县),都攻下了。

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达陈县时,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千余人,士卒几万人。

进攻陈县时,陈县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在城门洞里与义军交战。

(起义军)不能取胜,(不久)守丞被人杀死,于是义军攻入并占据陈县。

几天后,(陈胜)下令召集当地的乡官和有声望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

当地有声望的人都说:

“将军您亲自穿着战甲,拿着武器,讨伐无道的昏君,消灭残暴的秦国,恢复楚国,论功应当称王。

”陈胜于是被拥戴称王,对外宣称要张大楚国。

在这时,各郡县受到秦朝官吏压迫的人都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了他们来响应陈胜。

22《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唐雎不辱使命》原文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安陵君曰: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对曰:

“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

“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生坐!

何至于此!

寡人谕矣: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

“我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你一定要答应我啊!

”安陵君说:

“大王给予(我)恩惠,用大的土地交换小的土地,很好;即便如此,我从先王那里接受的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

”秦王(听后)不高兴。

安陵君因此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

“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这是为什么?

况且秦国灭了韩国亡了魏国,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自己的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他看不起我吗?

”唐雎回答说:

“不,并不是这样的。

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封地并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呢?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

“先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唐雎回答说:

“我未曾听说过。

”秦王说:

“天子发怒(的时候),会有百万人死去,鲜血流淌千里。

”唐雎说:

“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

”秦王说:

“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

”唐雎说:

“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

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突然扑到宫殿上。

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凶吉的征兆。

(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

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只会倒下两人,血溅出不过五步远,但是天下百姓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的时候)了。

”说完(唐雎)拔出剑站起来。

秦王变了脸色,久久的(直身)跪着,向唐雎道歉说:

“先生请坐!

为何会到了这种地步呢?

我明白了:

韩国、魏国会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

23《隆中对》

《隆中对》原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表现诸葛亮胸怀大志)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

“君与俱来。

”庶曰: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

“善!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

”羽、飞乃止。

《隆中对》译文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

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都不赞同这点。

只有博陵崔州平,颍川的徐庶与诸葛亮友善往来,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先主刘备驻扎在新野。

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

“诸葛孔明,是卧龙,将军是否愿意召见他?

”刘备说:

“你和他一起来。

”徐庶说:

“这个人你可以到他那里去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应该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避开,说:

“汉朝的统治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室遭难出奔。

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正义,然而智谋浅短、办法很少,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

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告诉我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

“自董卓作乱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化州为郡,称霸一方的多得数不清。

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利低微,兵力又少,然而曹操竟然打败了袁绍,从弱变强的原因,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

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作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南边可以直达沿海一带,东面和吴郡、会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用兵之地,但是他的主人刘表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意夺取它呢?

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个富饶的地方,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

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着他,那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

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

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又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杀向宛、洛二郡,将军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打出秦川,百姓谁能不拿着饭食、酒水来欢迎您呢?

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朝的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

“好!

”从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