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1316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8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docx

桥梁设计计算实例

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

钢筋混凝土简支T形梁桥设计

1基本资料

1.1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

1.2主梁形式:

钢筋混凝土T形简支形梁

1.3标准跨径:

20m

1.4计算跨径:

19.7m

1.5实际梁长:

19.6m

1.6车道数:

二车道

1.7桥面净空

桥面净空——7m+2<0.75m人行道

1.8设计依据

(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简称《桥规》。

(2)《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简称《公预规》。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124-85)〉,简称《基规》

2具体设计

2.1主梁的详细尺寸

主梁间距:

1.7m

1111

主梁高度:

h=(〜一)1=(—〜一)20=1.82〜1.1(m(取1.8)

11181118

主梁肋宽度:

b=0.2m

主梁的根数:

(7m+2<0.75m)/1.7=5

2.2行车道板的内力计算

考虑到主梁翼板在接缝处沿纵向全长设置连接钢筋,故行车道板可按两端固接和中间铰接的板计算。

已知桥面铺装为2cm的沥青表面处治(重力密度为23kN/m3)和平均9cm厚混泥土垫层(重力密度为24kN/m3),C30T梁翼板的重力密度为25kN/m3。

2.2.1结构自重及其内力(按纵向1m宽的板条计算)

1每米延板上的恒载g1

沥青表面处治:

g1=0.02x1.0:

23=0.46kN/m

C25号混凝土垫层:

g2=0.09x1.0X4=2.16kN/m

T梁翼板自重:

g3=(0.08+0.14)/2X.0X5=2.75kN/m

每延米板宽自重:

g=g1+g2+g3=0.46+2.16+2.75=5.37kN/m

2每米宽板条的恒载内力:

1212

弯矩:

Mmin,g=-2glo=-?

X5.37X.71=-1.35kN.m

剪力:

QAg=gl・o=5.370.71=3.81kN

2.2.2汽车车辆荷载产生的内力

公路II级:

以重车轮作用于铰缝轴线上为最不利荷载布置,此时两边的悬臂板

各承受一半的车轮荷载下图:

U二

L

 

图2-2行车道板计算(尺寸单位:

cm)

后轴作用力140KN的着地长度为a2=0.2m,宽度b2=0.6m,铺装层的厚度

H=0.09+0.02=0.11m垂直行车方向轮压分布宽度为:

ai=a2+2H=0.20+2E.1仁0.42m。

bi=b2+2H=0.60+2E.11=0.82m

最外两个荷载的中心距离d=1.40m,则荷载对于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

a=a,+d+2lo=0.42+1.4+2(X7仁3.24m

由于汽车荷载局部加载在T梁的翼板上,故冲击系数取1+u=1.292,贝M乍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矩为:

P

Mm-=-(1+U)存0

=-14.09kN.m

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

QAP=(1+u)—=1.292〉?

140=27.92kN

4a43.24

2.2.3内力组合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基本组合):

Mud=1.2MAg+1.4MAc=1.2X(-1.35)+1.4(-14.09)=-21.346kN.m

Qud=1.2QAg+1.4Qac=1.2〉.81+1.427.92=43.66kN

所以,行车道板的设计内力为

Mud=-21.346kN.m

Qud=43.66kN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短期效应组合):

Msd=MAg+0.7MAc=(-0.35)+0.7x(-14.09)T.3=-8.94kN.m

Qsd=Qsd+0.7QAp=3.81+0.7X.924.3=18.84kN

2.3主梁内力的计算

2.3.1结构自重效应计算

由计算跨径L=19.70m,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每侧栏杆机人行道构件重量的

作用力为5kN/m

(1)结构自重集度

主梁:

g1=[0.18X30+(0.08+0.14)/2x(1.60-0.18)]X5=9.76kN/m

横隔梁:

边主梁:

g2={[1.00-(0.08+0.14)/2]x(1.60-0.18)/2}X.15*0.16

2

X5x25=0.624kN/m

19.70

75

700

75

2cm沥青混凝土

C25昆凝土垫层(6〜12)

1

=1

J=Z

41^.32

图2-3简支T梁主梁和横隔梁简图(尺寸单位:

cm)

2号梁:

g2=2Xg2=1.248kN/m

中主梁:

g2=2Xg2=1.248kN/m

桥面铺装层:

1

g3=[0.02X00X3+—(0.06+0.12)X7X24]/5=3.67kN/m

2

栏杆和人行道:

g4=5X2=2.00kN/m

合计:

边主梁:

g=g1+g2+2.00=9.76+0.624+3.67+2.00=16.054kN/m

2号梁:

g1=9.76+1.248+3.67+2.00=16.678kN/m

中主梁:

g2=9.76+1.248+3.67+2.00=16.678kN/m

结构自重内力计算:

梁内各截面的弯矩M和剪力Q的计算式:

Mx=9.x-gx.兰=坐(l-x)

222

Qx=-gl-gx=—(l-2x)

22

其中:

L为计算跨径

X为计算截面到支点的距离

表2-1边主梁自重产生的内力

内力

截面位置力

剪力Q(kN)

弯矩M(kN.m)

X=0

*16.054X19.7=158.13

2

0

X=l/4

16.054X(19.7-2玛)=79.07

24

16.05419.719.7、

x.(19.7)

244

=584.1

X=l/2

0

12

-X6.054X9.7=778.8

8

 

表2-22号梁自重产生的内力

截面位置*力

剪力Q(kN)

弯矩M(kN.m)

X=0

16.678

^19.70=164.28

2

0

X=l/4

16.678X(197_2X19.7)=82.14

24

16.678J9.7(苗―19.7)

244

=606.8

X=l/2

0

12

-X16.67819.7=809.07

8

表2-3中主梁自重产生的内力

截面位

剪”

弯矩M(kN.m)

X=0

16.678X19.70=164.28

2

0

X=l/4

16.678/19.7A

X(19.7—2乂——)=82.14

24

16・678J9*7(19.7-19.7)=606.8

244

X=l/2

0

12

-X16.678杓.7=809.07

8

2.3.2汽车、人群荷载内力计算

(1)荷载横向分布的计算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m的计算公式:

汽车:

mq=xn/2

人群:

m「=r

①用杠杆原理法计算荷载位于靠近主梁支点时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m0。

荷载

位于指点时1号梁相应汽车-II级和人群荷载的横向分布系数,如图1-2。

图2-4杠杆原理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尺寸单位:

cm)

1号梁:

公路II级m°q=wn/2m0875=0.438q2

人群荷载mor=r=1.422

同样方法计算2、3号梁梁端横向分布系数为:

2号梁:

公路II级moq=0.500

人群荷载m0r=r=-0.422

3号梁:

公路II级m°q=(0.938+0.250)/2=0.594

人群荷载m°r=r=0

②当荷载作用跨中时,1号边主梁的横向分布系数:

B5*160

宽跨比一=“=0.4v0.5.故用偏心压力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me

L19.80

a)求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竖标

n=5梁间距为1.60则:

a2+……a;=(2XL60)2+1.602+0+(-1.60)2+(-2>1.60)2=25.60m2

1号梁在2个边主梁处的横向影响线的竖标值为:

4人

丄]

~ir~

I

1人

i

r号

■号

1

".号

fl—jw

■I—".

■■Ck.

rug

rf.e-T

■■■J

=1—

11

n

22

a1=1+(2*1.60)=0.60n525.60

i1

=1—

15

n

2

a1=-0.20

n

2

ai

i1

b)绘制荷载横向分布影响线,并按最不利布载,如图1-3所示。

图2-5刚性横梁法计算横向分布系数图示(尺寸单位:

cm)

c)计算mc

1号梁:

汽-II:

mcq=(0.522+0.395+0.177-0.005)/2=0.504

人群:

mcr=r=0.620

同样方法计算2、3号梁的横向分布系数为:

2号梁:

汽-II:

mcq=0.455

人群:

mcr=0.391

3号梁:

汽-II:

mcq=0.409

人群:

mcr=0.171>=0.342

表2-4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汇总

梁号

公路-II级

人群

1

跨中

0.504

0.620

支点

0.438

1.442

续表1-4

2

跨中

0.455

0.391

支点

0.500

-0.422

3

跨中

0.409

0.342

支点

0.594

0.000

(2)均布荷载和内力影响线的面积计算

\

汽-II均布

何载

(kN/m)

*

人群(kN/m)

影响线面积

(m2或m)

影响线图示

10.50.75=

7.875

3.00.75=2.

25

1212

0=—1=—X19.7=48.51

88

h-

L/4

QL-

2

7.875

2.25

111

Q=—汇一^19.7江一=

222

2.438

L

1/2

A?

""一

1/2

Q0

7.875

2.25

Q=丄心咒19.7=2

9.85

H-—

1

注:

10.5KN/m为公路-I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计算跨径小于50m时,人群荷载标准值为3.0kN/m

(3)公路II级中集中荷载Pk的计算

计算弯矩效应时:

I360—180

Pk=0.75[180+(19.7-5)]=179.1kN

50-5

计算剪力效应时:

Pk=1.2X79.1=214.92kN

注:

当计算跨径在5-50m之间时,PK用直线内插求得

(4)计算冲级系数

A=0.3902m2Ic=0.066146m4G=0.390225=9.76kN/m

G/g=9.76/9.8仁0.995kN.s2/m2

C30混凝土E取3X1010N/m2

f=

=5.713Hz

 

•••1.5HzVfV14Hz

=0.17671nf-0.0157=0.292

则1+」=1.292

(5)跨中弯矩Mi/2的计算

因双车道不折减,故=10代入下式得:

S汽=(1+))xx[mcqd+miPkyi]

Sa=mcqr11

表2-5公路II级产生的弯矩(kN.m)

内力

mc

1+u

qk

Q

Pk

yk

弯矩效应

mcX

X1+卩)xqkx

+Pkxyk]

1

M1/2

48.51

19.7

823.13

0.504

4

4.925

2

M1/2

0.455

1.292

7.875

48.51

179.1

4.925

743.12

3

M1/2

0.409

48.51

4.925

667.98

表2-6人群荷载产生的弯矩(kN.m)

梁号

内力

mc

qr

y

弯矩效应mcxqrxQ

1

M1/2

0.620

0.75X00=2.25

48.51

67.67

2

M1/2

0.391

48.51

42.68

3

M1/2

0.342

48.51

37.33

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重力对结构的承载能力不利时计算弯矩效应组合:

m

Sud=二1.2S自重+1.4S汽+0.80X.4S人

i=t

表2-7跨中弯矩基本组合表(kN.m)

梁号

内力

恒载

人群

汽车

Sud

1

Mi/2

778.8

67.67

823.13

2162.73

2

Ml/2

809.07

42.68

743.12

2059.05

3

Ml/2

809.07

37.33

667.98

1947.87

(6)活载跨中剪力Qi/2计算

表2-8公路一一二级产生的跨中剪力Vi/2(kN)

梁号

内力

mi

(1)

1+卩

(2)

qk(3)

0(4)

Pk(5)

yk(6)

(1)

(2)[(3)(4)+

6)]

1

V1/2

0.504

1.292

7.875

2.438

214.92

0.5

82.48

2

V1/2

0.455

74.46

3

V1/2

0.409

66.93

表2-9人群荷载产生的跨中剪力Vi/2(kN)

内力

mi

(1)

qr(3)

(1)

(2)(3)

1

V1/2

0.620

3.40

2

V1/2

0.391

2.438

2.25

2.14

3

V1/2

0.342

1.88

(7)支点剪力Vo的计算

①计算支点截面汽车荷载最大剪力

绘制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沿桥纵向的变化图形和支点剪力影响线如图7-4所

示:

 

 

i号梁

2号梁

3号梁

图2-4m沿跨长变化图

在横行分布系数变化区段:

m变化区荷载重心处的内力影响线坐标为:

1

1号梁:

y=ix(19.7-—X4.9)/19.7=0.917

3

同理得

2号梁:

y=0.333

3号梁:

y=0.168

^a—

由Q。

均=(1+u)xqk[mj」+—(m°-mQy]

2

Qo集=(1+u)mjPkyi得:

49

1号梁:

Qo均=1.292XX7.875[0.504X85+(0.438-0.504)X0.917]=49.00kN

2

Q。

集=1.2921X0.438214.921.0=121.62kN

则,在公路-II级作用下,1号梁支点的最大剪力为

Qo=Qo均+Qo集=49.00+121.62=170.62kN

同理得:

49

2号梁:

Qo均=1.2921X7.875[0.4559^85+(0.5-0.455)>0.333]

=45.64kN

Qo集=1.292XX).5214.92*0=138.84kN

Q0=Qo均+Qo集=45.64+138.84=184.48kN

49

3号梁:

Qo均=1.292127.875:

[0.4099.85+(0.594-0.409)20.168]

2

=41.76kN

Qo集=1.2921>0.594214.921.0=164.94kN

Q0=Qo均+Qo集=41.76+164.94=206.70kN

②计算支点截面人群荷载最大剪力

a—

Qor=mc>qr2门+—(m°-mc)>y

2

49

1号梁:

Qor=0.6202.259.85+(1.442-0.620)>2.25>0.917=17.90kN

2

49

2号梁:

Qor=0.3912.259.85+(-0.442-0.391)>2.25>0.333=7.14kN

2

49

3号梁:

Qor=0.3422.259.85+—(0-0.342)>2.25>0.168=7.26kN

2

表2-10剪力效应组合表(kN)

梁号

效应

恒载

人群

汽车

Sud

1

V。

158.13

17.90

170.62

448.67

V1/2

0

3.4

82.48

119.28

2

V。

164.28

7.14

184.48

463.40

V1/2

0

2.14

74.46

106.64

3

V0

164.28

7.26

206.70

494.65

V1/2

0

1.88

66.93

95.81

2.4横隔梁内力计算

对于具有多根内横梁的桥梁,由于主梁跨中处的横梁受力最大,横梁跨中截面

受力最不利,故通常只需计算跨中横梁的内力,其它横梁可偏安全地访此设计。

下列计算横梁在2号和3号主梁之间r-r截面上的弯矩和靠近1号主梁处截

面的剪力Q右。

2.4.1确定作用在中横隔梁上的计算荷载

对于跨中横隔梁的最不利荷载布置如图7-7所示

J79.1KN

7.875KN/n

公路T】级

I1

II

4.85

4,85

4.35

4.85

Al

图2-5横隔梁上计算荷载的计算图示

纵向一列车轮对于中横隔梁的计算荷载为:

计算弯矩时:

Poq=1(qkQPky)=£(7.8750.54.8521.0179.11.0)=108.65kN

计算剪力时:

Poq=-(7.8750.54.8521.01.2179.11.0)=126.56kN2

2.4.2绘制中横隔梁的内力影响线

按偏心压力法计算1、2号梁的横向分布系数影响线竖坐标值,Mr影响线以及

剪力影响线如图7-8所示。

7.00

©

4

°1.60

1.60

CD

aP

o

1

1a

o

a

L———

P1曜向井

和聲皿】熄

%:

案晌线

Of黑晌錢

图2-6中横隔梁内力计算(尺寸单位:

cm)

P=1作用在1号梁轴上时(仆=0.60,15二-0.20)

nM="xi.5d+32X).5d-1銘5d

=0.6X.5X.6+0.40<5X.6-1.51£=-0.64

P=1作用在5号梁轴上时

叱=%X1.5d+—5X).5d

=(-0.20)1<5X.6+0E.5X.6=-0.48

P=1作用在2号梁轴上时(12=0.40,22=0.30)

叫鸟=02X1.5d^22X).5d-1>0.5d

=0.40X.5*6+0.300.5X.6-0.51^6=0.40

2.4.3截面内力计算

将求得的计算荷载Poq在相应的影响线上按最不利荷载位置加载,对于汽车荷

载并入冲击影响力(1+"),得:

表7-4截面内力计算表

公路

-II级

弯矩M2,

M2A=(1+卩)•Poq•n=1.2921*108.65(0.92+0.29)

=169.85kN

剪力Q右

Q右=(1+卩)•Poq•n=1.2921*126.56(0.575+

0.350+0.188-0.038)=175.78kN

2.4.4横隔梁内力组合

由于横隔梁的结构自重内力甚小,计算中可略去不计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组合(基本组合)

Mmax,r=0+1.4*69.85=237.79kN.m

~7右

Qmax,1=0+1.4*75.78=246.09kN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内力组合(短期效应组合)

Mmax,r=0+0.7为69.85±292=92.02kN.m

Q右ax,1=0+0.7>175.78壬292=95.24kN

图2-7行车道板计算(尺寸单位:

cm)

后轴作用力140KN的着地长度为a2=0.2m,宽度b2=0.6m,铺装层的厚度

H=0.09+0.02=0.11m垂直行车方向轮压分布宽度为:

ai=a2+2H=0.20+2E.1仁0.42m。

bi=b2+2H=0.60+2E.11=0.82m

最外两个荷载的中心距离d=1.40m,则荷载对于悬臂根部的有效分布宽度:

a=ai+d+2l0=0.42+1.4+2(X7仁3.24m

由于汽车荷载局部加载在T梁的翼板上,故冲击系数取1+丿=1.292,贝M乍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弯矩为:

Pb

Mmin,p=-(1+")—(lo1)

4a4

=-1.292戈402(0.71-082)

4汉3.244

=-14.09kN.m

作用于每米宽板条上的剪力为:

..P2汉140

Qap=(1+」)=1.292玄=27.92kN

4a4T.24

(3)内力组合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基本组合):

Mud=1.2MAg+1.4MAc=1.2(-1.35)+1.4(-14.09)=-21.346kN.m

Qud=1.2QAg+1.4QAc=1.2%.81+1.427.92=43.66kN

所以,行车道板的设计内力为

Mud=-21.346kN.m

Qud=43.66kN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内力组合计算(短期效应组合):

Msd=MAg+0.7Mac=(-0.35)+0.7x(-14.09)T.3=-8.94kN.m

Qsd=Qsd+0.7QAp=3.81+0.7X.924.3=18.84kN

2.5支座的计

2.5.1确定支座的平面尺寸

由于主梁肋宽为18cm,故初步选定板式橡胶支座的平面尺寸为la=18cm,怕

=20cm(顺桥),则按构造最小尺寸确定l°a=17cm,l°b=19cm。

首先根据橡胶支座的压应力限值验算支座是否满足要求,支座压力标准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