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1317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docx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说明

一、培养目标

1、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在科学研究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二、培养年限

博士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5年。

特殊情况下,经有关审批程序批准,一般博士生的培养年限最长可延至5年,硕博连读研究生的培养年限最长可延至6年。

三、研究方向

为培养博士研究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博士生培养方案中研究方向的设置应注重前沿性、基础性和交叉性,研究方向相对稳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按二级学科制定博士生培养方案,其研究方向原则上在5个以内。

四、培养方式

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博士生导师负责制。

可根据培养工作的需要确定副导师和协助指导教师。

为有利于在博士生培养中博采众长,提倡对同一研究方向的博士生成立博士生培养指导小组,对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和博士学位论文中的重要学术问题进行集体讨论。

博士生培养指导小组名单应在学院备案。

五、课程设置

博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修满17个学分,其中课程学习14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

六、学分分配

博士生学分分配如下:

1.学位课(8学分)

(1)马克思主义与现代科技革命    54学时  2学分

(2)第一外国语                     80学时  2学分

(3)专业必修课                     72学时  4学分

2.选修课(6学分)                   108学时  6学分

3.必修环节(3学分)

(1)学术讲座选听                             1学分

(2)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2学分

4.有关说明:

(1)专业必修课:

一般在本一级学科开设的博士生专业基础课中选择。

(2)选修课:

由导师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和论文工作的需要,在学校开设的博士生基础课程和所属学科门类当年博士生课程及硕士生学位课中选择确定。

(3)学位课为考试课程,选修课为考查课程。

博士生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1学年内完成,特殊情况下不超过两学年。

(4)在为博士生制定具体培养计划时,导师还可根据研究工作需要和博士生的学科基础指定自选课程和补修课程。

自选课程和补修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

(5)学术讲座选听: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至少应选听学校或相关学院组织的五个学术讲座,并按要求撰写心得,并交导师签字认可。

提倡理工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选听一定的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学术讲座。

博士生在课程学习阶段结束时,将经导师签字后的听讲座心得交院系研究生秘书保管,并记1学分。

(6)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在本一级学科范围内参加5次以上的学术研讨活动,记1学分;在学术研讨活动中做至少两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介绍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阶段性进展,记1学分。

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

博士生在申请学位前,将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及学术报告交院系研究生教学秘书保管,并记相应学分。

(7)硕博连读生的培养方案详见《硕博连读生培养方案》。

七、第一学年综合考评

第一学年综合考评内容:

政治思想素质及学习、工作态度;对掌握本学科系统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具备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综合考评工作由院系提出具体要求,由导师负责组织考评,不合格的学生由院系组织专家再次考评。

入学满一年的博士生须按要求提交第一学年总结报告。

并对其进行进一步全面考核,并根据考核情况建议学生转学科(或转导师),或建议学生退学。

八、学位论文

1.开题报告

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博士生和指导教师都应给予充分重视。

开题报告的时间由博士生导师根据博士生工作进度情况确定,一般应于入学后的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最迟应于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

对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见《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2.发表学术论文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水平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博士生,在满足学校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满足学院对博士生发表论文的具体要求。

我校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见《哈尔滨工业大学关于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

3.学位论文撰写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科学研究工作的全面总结,是描述其研究成果、代表其研究水平的重要学术文献资料,是申请和授予博士学位的基本依据。

学位论文撰写是博士生培养过程的基本训练之一,必须按照规范认真执行,具体要求见《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撰写基本要求》。

4.预答辩及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是切实检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保证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博士生在学位论文初稿完成并经导师审阅认可后,可向所在学科点提出预答辩申请。

对预答辩的有关要求见《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工作细则》。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是对博士生科学研究工作和学位论文水平的全面考核,是申请和授予博士学位的重要程序。

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条件及有关要求见《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工作细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系统结构博士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

081201学科专业名称:

计算机系统结构

一、研究方向

1、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2、并行处理3、可信计算

4、移动计算5、网格计算

二、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

时间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GXW)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3

第一外国语

2

(XW)

B0300201Q

计算机数学

36

2

B0300102Q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36

2

选修课

(X)

B0300103Q

计算机网络理论与技术

36

2

B0300104C

计算机设计自动化

36

2

B0300105C

移动计算理论

36

2

B0300106C

可信计算理论

36

2

必修环节

学术讲座选听

1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2

补修课

(BX)

自选课(ZX)

第二外语

对学术讲座选听的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至少选听学校或相关学院组织的五个学术讲座,并按要求撰写心得,交导师签字认可,并交学院研究生秘书保管,并记1学分。

对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的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在本一级学科范围内参加5次以上的学术研讨活动,记1学分;在学术研讨活动中做至少两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介绍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阶段性进展,记1学分。

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

博士生在申请学位前,将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及学术报告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保管,并记相应学分。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

081202学科专业名称: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一、研究方向

1.现代数据库理论与技术2.普适计算软件与理论3.生物信息处理

4.计算理论与算法5.嵌入式计算

二、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

时间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GXW)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3

第一外国语

2

(XW)

B0300201Q

计算机数学

36

2

B0300202Q

高级算法设计与分析

36

2

选修课

(X)

B0300203C

高级计算理论

36

2

B0300204C

普适计算

36

2

B0300205C

数据库新技术

36

2

B0300206C

生物信息学

36

2

B0300207C

新型软件体系结构

36

2

必修环节

学术讲座选听

1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2

补修课

(BX)

B0300208C

实变函数

S0612001Q

泛函分析

54

3

B0300209

图论

B0300210

高等概率论与应用随机过程

自选课(ZX)

第二外语

对学术讲座选听的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至少选听学校或相关学院组织的五个学术讲座,并按要求撰写心得,交导师签字认可,并交学院研究生秘书保管,并记1学分。

对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的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在本一级学科范围内参加5次以上的学术研讨活动,记1学分;在学术研讨活动中做至少两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介绍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阶段性进展,记1学分。

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

博士生在申请学位前,将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及学术报告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保管,并记相应学分。

注:

泛函分析为数学系硕士研究生课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

081203学科专业名称: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一、研究方向

1.智能计算机接口技术2.中文信息处理与语言技术3.企业智能计算

4.生物计算与生物特征识别5.智能机器人

二、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

时间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GXW)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3

第一外国语

2

(XW)

B0300201Q

计算机数学

36

2

B0300302Q

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

36

2

选修课

(X)

B0300303Q

数字音视频编解码原理、系统与应用

36

2

B0300304Q

生物特征识别

36

2

B0300305Q

统计自然语言处理

36

2

B0300306Q

分布式信息处理

36

2

B0300307C

智能机器人规划

36

2

必修环节

学术讲座选听

1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2

补修课

(BX)

自选课(ZX)

第二外语

对学术讲座选听的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至少选听学校或相关学院组织的五个学术讲座,并按要求撰写心得,交导师签字认可,并交学院研究生秘书保管,并记1学分。

对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的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在本一级学科范围内参加5次以上的学术研讨活动,记1学分;在学术研讨活动中做至少两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介绍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阶段性进展,记1学分。

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

博士生在申请学位前,将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及学术报告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保管,并记相应学分。

注:

计算机数学、泛函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可根据导师意见选一门。

其中,泛函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数学系硕士生课程,运筹学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生课程。

 

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博士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

081220学科专业名称:

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

一、研究方向

1、图像信息处理与理解技术2、语音信号处理技术3、中文信息处理与识别技术

4、机器学习理论及应用技术5、人体运动智能分析与理解

二、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

时间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GXW)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3

第一外国语

2

(XW)

B0300201Q

计算机数学

36

2

B0300302Q

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

36

2

选修课

(X)

B0300401C

先进模式识别技术

36

2

B0300402C

语音信号处理

36

2

B0300403C

多媒体计算与模式挖掘

36

2

B0300404C

人体运动智能分析与理解

36

2

必修环节

学术讲座选听

1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2

补修课

(BX)

自选课(ZX)

第二外语

对学术讲座选听的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至少选听学校或相关学院组织的五个学术讲座,并按要求撰写心得,交导师签字认可,并交学院研究生秘书保管,并记1学分。

对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的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在本一级学科范围内参加5次以上的学术研讨活动,记1学分;在学术研讨活动中做至少两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介绍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阶段性进展,记1学分。

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

博士生在申请学位前,将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及学术报告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保管,并记相应学分。

信息安全博士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

081221学科专业名称:

信息安全

一、研究方向

1、信息系统安全设计方法学2、信息内容安全技术3、信息隐藏与保密通信技术

4、计算机网络安全5、网络建模与模拟

二、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

时间

备注

公共

学位课

(GXW)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3

第一外国语

2

(XW)

B0300501Q

信息安全理论

36

2

B0300502Q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

36

2

选修课

(X)

B0300503Q

密码分析学

36

2

B0300504Q

网络行为学

36

2

B0300505Q

信息隐藏分析

36

2

B0300506C

安全协议分析与设计

36

2

必修环节

学术讲座选听

1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2

补修课

(BX)

自选课(ZX)

第二外语

对学术讲座选听的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至少选听学校或相关学院组织的五个学术讲座,并按要求撰写心得,交导师签字认可,并交学院研究生秘书保管,并记1学分。

对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的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在本一级学科范围内参加5次以上的学术研讨活动,记1学分;在学术研讨活动中做至少两次学术报告(其中至少一次使用外文),介绍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阶段性进展,记1学分。

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做学术报告应有书面材料,并交导师签字认可。

博士生在申请学位前,将经导师签字的书面记录及学术报告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保管,并记相应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博士生学习状态参考系

1、宗旨

近年来我院博士生的入学人数逐步增加,而每年能够按期毕业的博士生却寥寥无几。

很多学生要到5年,甚至6年才能毕业。

这种状况已经成为制约我院博士生培养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们注意到一种现象:

5、6年毕业的学生,其论文质量往往还不如4年毕业的博士;很多博士生在前2年、甚至前3年,时间抓得不紧或由于其它原因,论文工作没有太大的进展;有的还没有明确自己的论文研究方向。

为了更好地掌握研究生的学习状态,确保博士生能在有限的培养期限内尽早完成博士学位论文、早日毕业,制定一套各年级博士生所应完成工作的参考系,对于导师和博士生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博士生学习状态参考系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学习状态参考系如下:

工作

年级

论文工作

实验与工程实践

一年级

上半年

安排阅读本领域经典和重要的文献,学习博士生课程。

——

下半年

阅读较丰富的文献。

文献总数不少于30篇,其中精读不少于10篇,完成5000字的文献综述(读书报告),至少做一次有关文献阅读的学术报告,并完成一篇综述性论文。

原则上结束博士生课程学习。

参加工程技术项目。

二年级

上半年

确定研究方向并着手开展研究工作

着手进行实验、参加工程技术项目。

下半年

研究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果,完成一篇核心期刊以上(含核心期刊)的论文。

初步形成博士学位论文的综述部分,并开题。

实验验证、师生协商确定是否继续参加工程技术项目。

三年级

以博士学位论文为主,完成满足获得博士学位要求的高水平论文,并着手撰写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理论及方法的实验验证

四年级

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准备参加预答辩和答辩。

进一步完善论文理论及方法的实验验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博士研究生过程管理的规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博士研究生的过程管理,确保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决定,在哈工大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博士研究生的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对我院博士研究生提出如下新的要求:

1、所有在校时间满三年的博士生实行中期评估制度(参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关于博士研究生中期评估的规定)。

2、博士开题委员会成员至少有一位是本院其它研究中心或教研室的教授。

3、博士研究生的论文质量主要由导师和责任专家负责,其中责任专家可由博士导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担任。

4、博士研究生预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成员必须有两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成员。

5、为了保证预答辩质量,博士研究生要向预答辩委员会提交详细的摘要(不少于5000字)或向预答委员会成员每人交一本论文。

6、对我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发表论文提出新要求如下:

(1)论文总数不少于四篇。

(2)一级刊物或国际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不少于两篇。

(3)在SCI或E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不少于两篇,且至少有一篇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中、英版)学术刊物以外的EI检索源期刊上发表。

(4)英文论文数不少于一篇。

(5)至少有一篇英文论文在国外期刊发表或被录用(从2003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2004-3-30

 

附录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认定的国内一级刊物清单

 

计算机学科

刊名:

主办单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中国计算机学会、中科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计算机学报(中文版)

中国计算机学会、中科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软件学报(中英、文版)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中国计算机学会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办公室等

相关学科

电子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

自动化学报

中国自动化学会

机器人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通信学报

中国通信学会

半导体学报

中国电子学会半导体与集成技术分会等

电子科学学刊现更名为:

电子与信息学报

中国科学院

电信科学

中国通信学会

信号处理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宇航学报

中国宇航学会

声学学报

中国声学学会

应用数学学报

中国数学学会

计算数学

中科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数学学报

中国数学学会院数学所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中国计算机学会

综合类

中国科学

中国科学院

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院

高技术通讯

国家科委高技术计划联合办公室

附录二: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认定的国内核心刊物清单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

刊名

邮编

地址

主办单位

计算机技术

100083

北京市619信箱

电子工业部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

计算机科学

630018

重庆市市中区胜利路132号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重庆分所

计算机应用研究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11号付1号

中国计算机学会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040

上海市愚园路456号

中国计算机学会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100080

北京市353信箱

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100080

北京市2719信箱

中科院计算所

微处理机

110032

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1段10号

该刊编辑部

微计算机应用

100080

北京市中关村路17号

中科院声学研究所

微型机与应用

100083

北京市927信箱

电子工业部第六研究所

微型计算机

630013

重庆市市中区胜利路132号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重庆分所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110003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100号

中科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计算机工程

201800

上海市8209信箱

华东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上海市计算机学会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100854

北京市142信箱406信箱

航天工业总公司706所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100083

北京市619信箱2分箱

电子工业部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文信息学报

100101

北京市北四环中路健翔桥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

中国信息导报

100038

北京市复兴路15号

国家科委科技信息司

电子计算机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