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8138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00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常见病毒的分类:

DNA病毒:

噬菌体、天花病毒、乙肝病毒

RNA病毒:

烟草花叶病毒、骨髓灰质炎病毒、HIV、SARS、禽流感病毒(RNA复制)

朊病毒:

(不含核酸的蛋白质分子)疯牛病病毒(宿主细胞正常朊蛋白PrPc

发生折叠错误后变成致辞病的朊蛋白PrPSc)

病毒的结构:

蛋白质外壳(多种蛋白质)+遗传物质(只有一种核酸,不是DNA就是RNA)

病毒的繁殖:

病毒的繁殖必须寄生于活细胞内,不能在培养基上培养

三、显微镜的使用

1.识图析图 

提醒 换高倍物镜时要转动转换器,不能直接转镜头。

2.目镜与物镜的结构、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1)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关系

①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载玻片距离越近,如H1;

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载玻片距离越远,如H2。

②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

(2)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含义

①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像边长的放大倍数。

②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物像大小

看到细胞数目

视野亮度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视野范围

高倍镜

低倍镜

4.污物位置的快速确认方法

移动装片

5.注意事项

显微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例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

若物像在偏左上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特别提醒 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

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

若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则可能是花生切片厚薄不均造成的。

6.用显微镜观察的方式:

(1)原色观察:

即观察材料不用染色,直接用显微镜观察即可。

相关实验: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等。

(2)染色观察:

即观察材料要经染色剂染色后才可用显微镜观察。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等。

7.教材中使用显微镜的实验:

(1)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检测组织中的脂肪;

(3)观察细胞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

(4)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5)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6)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7)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异;

(8)制备细胞膜;

(9)探究培养液中本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四、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是从化学元素的种类来分析的: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体所特有的。

2.差异性是从化学元素的含量来分析的: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与无机环境中的相应元素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别。

3.元素组成化合物

元素

参与形成的物质及结构

N

蛋白质、ATP(ADP)、NADPH、NADH、叶绿素、核苷酸(DNA、RNA)等

P

ATP(ADP)、NADPH、NADH、核苷酸(DNA、RNA)、磷脂

Mg

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S

甲硫氨酸、半胱氨酸等含硫氨基酸的组成成分;

蛋白质的特征元素

Fe

动物血红蛋白

I

甲状腺激素等

4.元素影响生命活动

①Ca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②K可维持人体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心肌舒张和保持心肌正常的兴奋性。

K在植物体内可促进光合作用中糖类的合成和运输。

③B可促进植物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植物缺B会造成“花而不实”。

五、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1.分类

2.存在形式:

大多数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

3.作用

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

占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占细胞鲜重50%以上的化合物

细胞内含量仅次于水的化合物

蛋白质

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

占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占细胞干重50%以上的化合物

六、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

1.实验原理及步骤

2.实验注意问题

(1)还原糖鉴定实验材料的要求

①浅色:

不能用绿色叶片、西瓜、血液等材料,防止颜色的干扰。

②还原糖含量高:

不能用马铃薯(含淀粉)、甘蔗、甜菜(含蔗糖)。

(2)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鉴定,且必需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3)非还原糖(如蔗糖)+斐林试剂

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

(4)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鉴定,实验中50%酒精的作用——洗掉浮色。

(5)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

斐林试剂

双缩脲试剂

使用方法

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即可使用,且现配现用

使用时先加A液再加B液

实质

新配制的Cu(OH)2反应

碱性条件下的Cu2+

呈色反应条件

需水浴加热

不需加热即可反应

反应原理

还原糖中的醛基被Cu(OH)2氧化,Cu(OH)2被还原为Cu2O

具有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Cu2+反应生成络合物

颜色

砖红色

紫色

浓度

乙液CuSO4浓度为0.05g/mL

B液CuSO4浓度为0.01g/mL

都含有NaOH、CuSO4两种成分,且所用NaOH浓度都是0.1g/mL

七、细胞中的无机物

1.水

(1)水的含量、分类

含量

概念

结合水

4.5%

与其他物质结合在一起

自由水

95.5%

能够自由流动、以游离状态存在

(2)不同生物的含水量特点

①细胞和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如精瘦肉、沙漠植物中含量最多的都是水)。

②含水量:

水生>

陆生、幼年>

成年>

老年、代谢旺盛>

代谢缓慢、幼嫩细胞>

衰老细胞。

(3)水的存在形式与器官形态的关系

心肌和血液总的含水量差不多,但心肌呈固态,血液呈液态,原因是二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不同。

(4)水的存在形式与代谢的关系

若细胞内自由水比例升高,则代谢旺盛,反之代谢缓慢。

(5)水的存在形式与抗寒性的关系

秋冬季节,蒸腾作用减弱,吸水减少,结合水相对含量升高,因结合水不易结冰和蒸腾,从而使植物抗寒性加强。

(6)水的存在形式与温度的关系

在活细胞内,受温度的影响,自由水和结合水可相互转化,具体转化如下:

即适当升高温度时,自由水增多,反之,结合水增多。

(7)种子与水的关系

①种子晒干时减少的为自由水,但仍能保持生命活性,仍能萌发;

试管加热或炒熟则丧失结合水,种子死亡不萌发;

种子萌发吸水主要是增多自由水,代谢加强,呼吸作用加快。

②不同种子亲水能力不同,大豆(主要含蛋白质)>

小麦、玉米、大米(主要含淀粉)>

花生(主要含脂肪)。

2.无机盐的生理作用

(1)是细胞的结构成分。

如Mg2+是叶绿素的必需成分;

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PO

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磷脂的组成成分,也是ATP、NADPH的主要组成成分。

(2)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

如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

(3)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①渗透压的平衡:

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起重要作用,K+则对细胞内液渗透压起决定作用。

②酸碱平衡(即pH平衡):

如人血浆中HCO

、HPO

等的调节。

3.设计实验验证Mg是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的实验思路

实验组:

缺Mg的“全素培养液”培养小麦幼苗若干,出现缺绿症状后补充适量的Mg元素,症状消失。

对照组:

等量的全素培养液,培养发育状况相同且等量的小麦幼苗。

分析:

刚开始实验组与对照组形成空白对照,后来实验组又形成自身前后对照。

注意:

实验中应保证实验材料的统一性,即材料的种类、生长状况要相同。

实验组加入X盐的目的是二次对照,使实验组前后对照,以增强说服力。

八、氨基酸与蛋白质的合成

1.氨基酸通式

绝大多数蛋白质含“S”元素,但并非所有的蛋白质都含“S”。

所以基本元素为C、H、O、N,特征元素为“S”,且S一定存在于R基上。

2.部分基团的写法

正确

错误(举例)

氨基

—NH2

NH2或—NH3

羧基

—COOH

COOH

肽键

—CO—NH—

CO—NH

含5个肽键

六肽

五肽

3.蛋白质的结构形成:

氨基酸

多肽(肽链)

(1)一条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分别位于肽链的两端,其余的氨基和羧基位于R基中。

(2)H2O中的H来自—COOH中的H和—NH2中的H,而O则只来自于—COOH中的O。

4.二硫键形成过程

蛋白质分子中除了肽键外,还含有其他化学键,如二硫键。

一个二硫键(“—S—S—”)是由2个“—SH”形成的,形成过程中要脱去2个氢。

故计算蛋白质分子量时除减去H2O的分子量外,还应考虑脱去H的分子量。

上图为胰岛素分子形成3个二硫键的情况。

5.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

上述4个导致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并非同时具备才能确定两个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而是只要具备其中的一点,这两个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就不同。

名称

分布

功能

大多数酶

细胞内或细胞外

催化作用

载体蛋白

细胞膜

运输某些物质如离子、氨基酸等

某些激素(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

素、胰岛素、胰高

血糖素等)

内环境中

调节生命活动

抗体

免疫作用

血红蛋白

红细胞内

主要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糖蛋白

细胞膜表面

保护、润滑、识别等

结构蛋白

细胞内

组成成分

6.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过程的有关计算

(1).直链肽链中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和失去水分子数的关系

肽键数=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2).蛋白质中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的计算

<

1>

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

2>

游离氨基或羧基数目=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

(3).蛋白质中含有N、O原子数的计算

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总数

O原子数=肽键数+2×

肽链数+R基上的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

(4).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

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分子数×

18,注意环状和—S—S—键的特殊情况。

九、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核酸的种类

2.功能:

生物的遗传物质;

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3.核苷酸结构模式图

(1)DNA和RNA结构组成区别即判断依据:

核糖和碱基U为RNA特有;

脱氧核糖和碱基T为DNA特有。

(2)若图示中碱基为A,五碳糖为核糖,则两部分之和为腺苷,为ATP中A代表的含义。

(3)糖是遗传物质DNA或RNA的组成成分。

4.碱基种类与核苷酸种类的关系

(1)只有DNA或RNA的生物——病毒

4种碱基+1种磷酸+1种五碳糖

 

(2)同时含有DNA和RNA的生物——所有真核和原核生物

5种碱基+1种磷酸+2种五碳糖

5.DNA、RNA、蛋白质的水解产物和代谢产物

基本单位

初步水解

彻底水解

代谢产物

DNA

脱氧核苷酸

脱氧核苷酸(4种)

磷酸、脱氧核糖、碱基

CO2、H2O、含N废物

RNA

核糖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4种)

磷酸、核糖、碱基

氨基酸

多肽

CO2、H2O、尿素

6.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及注意问题

(1).由于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含叶绿体,为避免色素的干扰,该实验不宜选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

(2).DNA和RNA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分布,只是量的多少不同。

(3).在配制时首先将吡罗红甲基绿混合粉剂溶解,最后得到的染色剂中既有甲基绿,又有吡罗红。

(4).盐酸(HCl)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5).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为了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6).酒精灯烘干临时装片的目的是迅速杀死并固定细胞,否则口腔上皮细胞在死亡时,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会破坏细胞内的结构,包括DNA、RNA等。

十、胞中的糖类

1.元素:

C、H、O

3.功能

(1)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

(2)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十一、细胞中的脂质

[连一连]

①并非所有激素都是蛋白质,如性激素属脂质。

②上述物质合成场所为内质网,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十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的实验

1.实验原理、步骤及现象

(1)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

①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②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③红细胞数量大,材料易得。

提醒 一定不能选鸡、鱼等非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因为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

(2)取得红细胞后应先用适量的生理盐水稀释,目的是

①使红细胞分散开,不易凝集成块。

②使红细胞暂时维持原有的形态。

(3)操作时载物台应保持水平,否则易使蒸馏水流走。

(4)滴蒸馏水时应缓慢,边滴加边用吸水纸吸引,同时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变化。

(5)如果该实验过程不是在载物台上的载玻片上操作,而是在试管中进行,那要想获得较纯净的细胞膜,红细胞破裂后,还必须经过离心、过滤才能成功。

十三、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功能及流动性、选择透过性之间的关系

1.磷脂分子

(1)磷脂分子的元素组成:

C、H、O、N、P。

(2)单层磷脂分子层水界面排列及搅拌后图解

2.细胞膜结构示意图

(1)脂质分子中最主要的是磷脂,此外还有胆固醇等。

(2)膜上蛋白质是功能行使者,决定膜功能复杂程度。

常见蛋白质如载体蛋白、糖蛋白等。

(3)糖蛋白的位置只有一个——细胞膜的外侧,细胞器膜和细胞膜内侧不存在,可用于确定膜内外位置。

3.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关系

区别:

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是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②联系:

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只有膜具有流动性,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

流动性原理——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运动的;

选择透过性原理——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流动性的实例:

细胞融合、变形虫变形、白细胞吞噬细菌(胞吞)、分泌蛋白的分泌(胞吐)、温度改变时膜的厚度改变、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或失水皱缩等。

十四、植物细胞壁

1.成分:

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

酶解法去除细胞壁所用酶为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为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支持和保护作用。

动物细胞在清水中可吸水涨破,但植物细胞不会,主要是细胞壁的功劳。

十五、物质运输方式的比较

1.离子、小分子的跨膜运输比较

物质出

入细胞

的方式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运输方向

高浓度→低浓度

一般为低浓度→高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

不需要

需要

是否消耗能量

不消耗

消耗

图例

举例

O2、CO2、H2O、甘油、乙醇、苯等出入细胞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

表示曲线(一定浓度范围内)

O2分压

A点:

无氧呼吸为物质运输提供能量

注意 

(1)影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的因素

①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

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②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

a.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

b.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③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

a.载体(核糖体);

b.能量(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凡能影响细胞内产生能量的因素,都能影响主动运输,如氧气浓度、温度等。

(2)载体的化学本质及作用特点

①载体是细胞膜上的一类蛋白质,它具有特异性,不同物质的载体不同,不同生物细胞膜上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②载体具有饱和现象,当细胞膜上的某物质的载体达到饱和时,细胞吸收该物质的速率不再随物质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2.大分子的膜泡运输

图解

实例

备注

胞吞

细胞外→细胞内

白细胞吞噬细菌等

①结构基础:

细胞膜的流动性②需消耗能量,不需载体蛋白协助

胞吐

细胞内→细胞外

分泌蛋白、神经递质的分泌、释放等(蛋白质类激素、消化酶等)

十六、细胞器的识别及功能

5.动物与植物细胞器(细胞结构)分类归纳,括号的是细胞结构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细胞结构)

叶绿体、液泡、(细胞壁)

动物、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细胞结构)

中心体

主要分布在植物中的细胞器(细胞结构)

主要分布在动物中的细胞器(细胞结构)

分布最广泛的细胞器

核糖体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的细胞器(细胞结构)

核糖体、(细胞膜、细胞质)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核糖体、中心体

具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结构)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细胞膜)

具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结构)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或核膜)

含DNA的细胞器(细胞结构)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含RNA的细胞器(细胞结构)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含色素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细胞结构)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

能自主复制的细胞器(细胞结构)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中心体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细胞结构)

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间期复制,前期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末期植物细胞壁的形成)、线粒体(提供能量)

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细胞结构)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囊泡、细胞膜)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细胞结构)

核糖体、内质网(载体蛋白的合成)、线粒体(供能)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细胞结构)

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细胞核中DNA复制和转录)

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

叶绿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

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的细胞器(细胞结构)

液泡、叶绿体、中心体、线粒体[用健那绿染色]

(细胞核、细胞壁、染色体[需染色])

常考特殊细胞总结如下:

(1)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叶绿体和大液泡,是观察有丝分裂的好材料,成熟区等根部和其他不见光部位的细胞都无叶绿体。

(2)肾小管细胞、心肌、肝脏等部位细胞因代谢旺盛,线粒体含量多;

肠腺等一些合成化酶或蛋白质类激素的细胞,核糖体、高尔基体多。

(3)蛔虫的体细胞和人的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原料是葡萄糖,产物是乳酸,且人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不再进行分裂,是提取细胞膜的首选材料。

(4)癌细胞:

无限增殖,表面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因不断合成蛋白质,故核糖体多而且代谢旺盛,核仁较大。

(5)干细胞:

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诱导可分化产生其他功能细胞。

十七、细胞器间的协调配合与细胞生物膜系统

1.成分上的联系

各种生物膜组成成分基本相似,均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体现膜系统的统一性;

但每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体现了膜系统的差异性。

2.功能上的联系(如蛋白质的合成、分泌)

细胞核:

基因的转录,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传递到细胞质;

核糖体:

利用氨基酸合成多肽;

内质网:

对多肽进行初步加工(如折叠、糖基化等),再以囊泡的方式运送至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

将多肽再加工为成熟的蛋白质,并以囊泡的方式运输到细胞膜与之融合;

细胞膜:

胞吐作用,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成为分泌蛋白;

线粒体:

为各项过程提供能量。

3.结构模式图

两图都是分泌蛋白这一考点中常出现的,A图是细胞的局部,B图则是完整细胞。

但考查的知识点基本相同。

(1):

从图上首先识别出相应结构的名称,并熟悉在分泌蛋白中的分工及相应作用。

(2):

B图中⑦代表分泌蛋白,常考的有消化酶、抗体、蛋白质类激素、血浆蛋白等,常考的不属于分泌蛋白的有血红蛋白、载体蛋白、呼吸酶等。

(3):

⑦物质排出细胞的方式——胞吐,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4):

该过程研究手段——同位素标记,3H标记亮氨酸,最先出现在A图中②或B图中①。

转移的方向和途径注意先后顺序。

(5):

图示中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不包括核糖体。

4.曲线图和表格

(图1)

(图2)

细胞结构

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

高尔基体

靠近细胞膜的囊泡

时间/min

3

17

117

(图3)

图1表示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某种氨基酸,追踪不同时间放射性元素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而图3表示在细胞的几种结构中最早检测到放射性的时间表。

图1不仅表示了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而且还表示了某结构中放射性的含量变化,理解分泌囊泡的形成及放射性含量变化是个难点,高尔基体中放射性含量下降与分泌囊泡形成的对应关系,表示分泌囊泡来自高尔基体。

而3图表格中可以很容易看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经过的场所及先后顺序。

图2中d、e、f分别表示内质网膜、细胞膜、高尔基体膜面积的变化。

十八、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及二者的比较

1.

(1)原理

①叶绿体呈绿色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②线粒体呈无色棒状、圆球状等,用健那绿染成蓝绿色后制片观察。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对线粒体染色的活体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现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2.方法步骤

3.注意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的临时装片要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②要漱净口腔,防止杂质对观察物像的干扰。

③用菠菜叶带叶肉的下表皮的原因:

靠近下表皮的叶为栅栏组织,叶绿体大而排列疏松,便于观察;

带叶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