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1475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docx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

评判指标体系〔试行〕

 

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

前言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煤炭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幸免污染物的产生,爱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用于评判煤炭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先进生产企业的要紧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判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样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进展,本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起草。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说明。

本指标体系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1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适用范畴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煤炭行业3万吨/年以上的井工矿井、露天矿和15万吨/年以上的选煤厂和中心选煤厂。

2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的结构

依照清洁生产的原那么要求,本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判和定性评判两大部分,凡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采纳定量评判,以减少人为的评判差异。

定量评判指标选取了具有共同性、代表性的能反映〝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减轻污染、增加效益〞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创建评判模式;通过对比企业各项指标的实际完成值、评判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运算和评分,量化评判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水平。

定性评判指标要紧依照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政策选取,包括产业进展和技术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爱护、行业进展规划等,用于定性评判企业对国家、行业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清洁生产实施程度。

定量评判指标和定性评判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两个层次。

一级指标为普遍性、概括性的指标,包括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生产技术特点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环境治理与劳动安全卫生指标。

二级指标为反映煤炭企业清洁生产特点的、具有代表性的、易于评判和考核的指标。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结构分别见图1〔井工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量评判指标体系〕、图2〔露天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量评判指标体系〕、图3〔井工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性评判指标体系〕、图4〔露天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性评判指标体系〕。

 

井工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量评判

 

一级指标

 

 

 

 

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

生产技术特点指标

污染物操纵指标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电能消耗

油料消耗

坑木消耗

土地资源占用

选煤厂清水补加量

采区煤炭资源回采率

综合机械化采煤程度

综合机械化掘进程度

原煤入选率

矿井瓦斯抽采率

要紧商品煤灰分

要紧商品煤硫分

矿井水外排指标

选煤废水排放指标

昼间场界噪声

夜间场界噪声

锅炉SO2排放指标

锅炉烟尘排放指标

储煤厂粉尘操纵指标

矸石山治理率

生活垃圾合格处置率

煤矸石综合利用率

矿井水综合利用率

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率

瓦斯综合利用率

沉陷土地复垦率

图1井工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量评判指标体系框架

露天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量评判

 

一级指标

 

 

 

 

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

生产技术特点指标

污染物操纵指标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电能消耗

油料消耗

原煤新奇水量消耗

坑木消耗

土地资源占用

选煤厂清水补加量

煤层综合资源回采率

原煤入选率

要紧商品煤灰分

要紧商品煤硫分

露天矿外排水指标

选煤废水排放指标

昼间场界噪声

夜间场界噪声

锅炉SO2排放指标

锅炉烟尘排放指标

储煤厂粉尘操纵指标

生活垃圾合格处置率

煤矸石综合利用率

露天矿疏干水及矿坑水利用率

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率

排土场复垦率

排土场植被复原率

图2露天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量评判指标体系框架

井工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性评判

 

一级指标

 

 

生产技术特点指标

环境治理与安全卫生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生产场所清洁卫生

有保水采煤措施

采纳先进技术及设备

采纳先进的生产工艺

生产统计资料完整

生产规模符合国家政策要求

污染物排放总量操尽情形

清洁生产考核制度执行情形

环境治理体系建立与运行情形

环境治理体系认证情形

环境阻碍评判制度执行情形

环境爱护三同时执行情形

劳动卫生与职业健康

无工伤死亡超标现象

煤泥水闭路循环

水土保持措施执行情形

图3井工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性评判指标体系框架

露天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性评判

 

一级指标

 

 

生产技术特点指标

环境治理与安全卫生指标

 

 

二级指标

二级指标

生产场所清洁卫生

有保水采煤措施

采纳先进技术及设备

采纳先进的生产工艺

生产统计资料完整

生产规模符合国家政策要求

采煤剥离工程质量

机电质量标准化

污染物排放总量操尽情形

清洁生产考核制度执行情形

环境治理体系建立与运行情形

环境治理体系认证情形

环境阻碍评判制度执行情形

环境爱护三同时执行情形

劳动卫生达与职业健康

无死亡事故

煤泥水闭路循环

水土保持措施执行情形

图4露天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性评判指标体系框架

3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的评判基准值及权重值

在评判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评判基准值是衡量该项指标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差不多要求的评判基准。

本评判指标体系确定各定量评判指标的评判基准值的依据是:

凡是国家或行业在有关政策、规划等文件中对该项指标已有明确要求值的就选用国家要求的数值;凡是国家或行业对该项指标尚无明确要求值的,那么选用国内重点大型煤炭企业今年来清洁生产所实际达到的中上等以上水平的指标值。

本定量评判指标体系的评判基准值代表了行业清洁生产的平均先进水平。

在定性评判指标体系中,设置的各项二级指标是行业内目前无法量化或缺乏统计数据的指标,通过对技术装备的先进性及生产、质量与环境治理水平的认定,客观地反映企业清洁生产的面貌。

清洁生产评判指标的权重值反映了该指标在整个清洁生产评判指标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它原那么上是依照该项指标对煤炭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阻碍程度及事实上施的难易程度确定的。

井工开采煤炭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定量评判指标体系的各项评判指标、评判基准值和权重值见表1;

露天开采煤炭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定量评判指标体系的各项评判指标、评判基准值和权重值见表2;

井工开采煤炭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定性评判指标体系的各项评判指标和权重值见表3;

井工开采煤炭生产企业清洁生产定性评判指标体系的各项评判指标和权重值见表4。

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将随着经济的进展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因此,清洁生产评判指标及指标的基准值,也应视行业技术进步趋势进行不定期调整,其调整周期一样为3年,最长不应超过5年。

 

表1井工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量评判指标项目、权重和基准值

一级评判指标

二级评判指标

指标项目

权重值

指标项目

单位

权重值

评判基准值

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

15

电能消耗

厚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

kwh/t

3

25

中厚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

kwh/t

3

30

薄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

kwh/t

3

40

油料消耗

kg/t

3

0.1

矿井生产坑木消耗

60万吨以上

m3/Mt

3

20

60万吨以下

m3/Mt

3

30

土地资源占用

无选煤厂

hm2/Mt

3

0.1

有选煤厂

hm2/Mt

3

0.12

选煤厂清水补加量

m3/t•入洗

3

0.1

生产技术特点指标

27

采区煤炭资源回采率

厚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

6

75

中厚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

6

80

薄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

6

85

综合机械化采煤程度

300万吨以上

6

95

60-300万吨之间

6

90

综合机械化掘进程度

300万吨以上

6

60

60-300万吨之间

6

45

原煤入选率

5

100

矿井瓦斯抽采率〔高瓦斯矿井〕

4

40

污染物操纵指标

23

要紧商品煤灰分

动力煤

3

20

炼焦煤

3

10

要紧商品煤硫分

3

1.0

矿井水外排指标

mg/l

2

注1

选煤废水排放指标

mg/l

2

注1

场界噪声〔昼间〕

dB(A)

2

60

场界噪声〔夜间〕

dB(A)

2

50

锅炉SO2排放指标

mg/Nm3

3

700

锅炉烟尘排放指标

mg/Nm3

3

150

储煤厂粉尘操纵指标

mg/Nm3

3

80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35

矸石山治理率

5

90

生活垃圾合格处置率

4

100

煤矸石综合利用率

5

100

矿井水综合利用率

水资源短缺矿区

5

95

一样水资源矿区

5

80

水资源丰富矿区

5

60

水质复杂矿区

5

50

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率

4

90

瓦斯综合利用率

5

80

沉陷土地复垦率

7

80

注:

〔适用于表1、表2〕

1、矿井水、选煤水排放指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0426-2006〕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相关规定;标准中规定的各类分项指标均作为本指标体系的基准值,与其相应的实际值比较后,依照其项目数进行平均,再运算出该类别的评判分值。

假设该项指标中有一分项指标未达标,那么该煤矿在该年度不得连续参与清洁生产先进企业评比。

2、矿井瓦斯综合利用指标是指当年瓦斯抽采量的80%。

3、水资源短缺矿区是指依照«煤炭工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MT/T5014—94〕,现有水源供水能力〔不含可利用矿井水量〕﹤最高日用水量60%的矿区;水资源丰富矿区是指依照«煤炭工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MT/T5014—94〕,现有水源供水能力〔含可利用矿井水量〕﹥最高日用水量2.0倍的矿区;一样水资源矿区是指现有水源供水能力〔含可利用矿井水量〕为最高日用水量0.6~2.0倍的矿区。

4、水质复杂是指矿井水中除了悬浮物以外的离子、化合物、石油类等有害杂质含量超过生产、生活用水水质指标,作为水资源进行利用,需要通过较复杂的预处理和处理的矿井水。

该矿井水处理后用于生产和生活,处理成本较高,技术难度较大。

5、本指标体系包括选煤厂评定,假设煤矿中未设选煤厂,按缺项考核调整权重值进行运算。

表2露天煤矿开采企业定量评判指标项目、权重和基准值

一级评判指标

二级评判指标

指标项目

权重值

指标项目

单位

权重值

评判基准值

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

18

电能消耗

厚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

kwh/t

3

25

中厚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

kwh/t

3

30

薄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

kwh/t

3

40

油料消耗

kg/t

3

0.8

原煤新奇水量消耗

矿井〔不含选煤厂〕

M3/t

3

0.2

选煤厂

M3/t

3

0.1

坑木消耗

m3/万t

3

5

土地资源占用

无选煤厂

hm2/Mt

3

0.3

有选煤厂

hm2/Mt

3

0.5

选煤厂清水补加量

m3/t•入洗

3

0.1

生产技术特点指标

15

煤层综合资源回采率

厚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

10

97

中厚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

10

95

薄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

10

93

原煤入选率

5

100

污染物操纵指标

32

要紧商品煤灰分

动力煤

3

20

炼焦煤

3

10

要紧商品煤硫分

5

1.0

露天矿外排水指标

mg/l

3

注1

选煤废水外排指标

mg/l

3

注1

场界噪声〔昼间〕

dB(A)

2

60

场界噪声〔夜间〕

dB(A)

2

50

锅炉SO2排放指标

mg/Nm3

3

700

锅炉烟尘排放指标

mg/Nm3

3

150

储煤厂粉尘含量操纵指标

mg/Nm3

4

80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35

生活垃圾合格处置率

5

100

煤矸石综合利用率

5

100

露天矿疏干水及矿坑排水综合利用率

5

80

生活污水处理利用率

5

90

排土场复垦率

10

85

排土场植被复原率

5

95

表3井工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性评判指标项目和权重值

一级评判指标

二级评判指标

备注

指标项目

权重值

指标项目

权重值

生产技术

特点指标

30

生产场所清洁、通风良好、无有毒有害气体

5

现场考核

有保水采煤、降低开采沉陷和提高资源回采率的技术措施

7

现场考核

采纳先进的技术及设备

5

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及设备

采纳先进的生产工艺

5

注2

生产技术统计资料完整

3

现场检查

生产规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5

环境治理与安全卫生指标

70

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在国家和地点规定的范畴内

5

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环境治理制度评定

清洁生产考核制度与执行情形

5

已制定,并良好执行

环境治理体系建立与运行情形

5

已建立,并运行成效明显

环境治理体系认证情形

5

通过

环境阻碍评判制度执行情形

5

认真执行

环境爱护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形

5

认真执行

劳动卫生与职业健康

5

矽肺病发病率低于5%。

无工伤死亡超标现象

15

百万吨死亡率低于0.9;假设超过该指标,该年度不得参与清洁生产企业评定。

煤泥水闭路循环

10

假设煤泥水未实现闭路循环,该年度不得参与清洁生产企业评定。

水土保持措施执行情形

10

注3

注:

〔适用于表3、表4〕

1、清洁生产定性指标中,企业依照自身条件,回答〝是〞或〝否〞。

假设〝是〞,该项得分,假设〝否〞,该项不得分。

表4同理。

2、采纳先进的生产工艺需满足:

回采效率高〔60%以上〕、安全性能好、劳动效率高、经济效益及环保成效明显等。

3、扰动土地治理率≥90;水土流失治理度≥85;土壤流失操纵比≤1.0;拦渣率≥95;植被复原系数≥90。

表4露天开采煤矿清洁生产定性评判指标项目和权重值

一级评判指标

二级评判指标

备注

指标项目

权重值

指标项目

权重值

生产技术

特点指标

30

生产场所清洁、通风良好、无有毒有害气体

3

现场考核

有保水采煤和提高资源回采率的技术措施

3

现场考核

采纳先进的技术及设备

5

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及设备

采纳先进的生产工艺

5

注2

生产统计资料完整

2

查检测报告和记录

生产规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2

采煤剥离工程质量

5

边坡稳固、工作面整洁

机电质量标准化

5

电铲、穿孔机、机车等要紧生产设备完好率100%,治理完善

环境治理与安全卫生指标

70

污染物排放总量操纵在国家和地点规定的范畴内

5

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环境治理制度评定

清洁生产考核制度与执行情形

5

已制定,并良好执行

环境治理体系建立与运行情形

5

已建立,并运行成效明显

环境治理体系认证情形

5

通过

环境阻碍评判制度执行情形

5

认真执行

环境爱护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形

5

认真执行

劳动卫生与职业健康

5

矽肺病发病率低于5%。

无死亡事故

15

假设显现死亡事故,该年度不得参与清洁生产企业评定。

煤泥水闭路循环

10

假设煤泥水未实现闭路循环,该年度不得参与清洁生产企业评定。

水土保持措施执行情形

10

扰动土地治理率≥90;水土流失治理度≥85;土壤流失操纵比≤1.0;拦渣率≥95;植被复原系数≥90。

4煤炭企业清洁生产评判指标的考核评分运算方法

4.1定量评判指标的考核评分运算

4.1.1定量评判的二级评判指标的单项评判指数运算

企业清洁生产定量评判指标的考核评分,以企业在考核年度〔一样以一个生产年度为一个考核周期,并与生产年度同步〕各项二级指标实际达到的数据为基础进行运算,综合得出该企业定量评判指标的考核总分值。

定量评判指标分为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

其中,资源与能源消耗、污染物指标为逆向指标,数值越小越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资源综合利用、生产技术特点指标为正向指标,数值越大越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因此,在运算各项二级指标的评分时,应依照指标的类别采纳不同的运算公式运算。

对正向指标,其单项评判指数按式〔1〕运算:

………………………………〔1〕

对逆向指标,其单项评判指数按式〔2〕运算:

………………………………〔2〕

式中:

Si——第i项评判指标的单项评判指数;

Sxi——第i项评判指标的实际值;

Soi——第i项评判指标的基准值。

本评判指标体系各项二级评判指标的单项评判指数的正常值一样在1.0左右,但当事实上际值远小于〔或远大于〕评判基准值时,运算得出的Si值就会较大,运算结果就会偏离实际,对其他评判指标单项评判指数的作用产生较大干扰。

为了排除这种不合理的阻碍,应对此进行修正处理。

修正的方法是:

Si值运算结果在1.2以下时取运算值,大于或等于1.2时Si值取1.2。

4.1.2定量评判的二级评判指标考核总分值运算

定量评判指标考核总分值按式〔3〕运算:

………………………………〔3〕

式中:

P1——定量评判考核总分值;

n——参与考核的定量评判的二级指标项目总数;

Si——第i项评判指标的单项评判指数;

Ki——第i项评判指标的权重值。

4.2定性评判指标的考核评分运算

对定性指标的考核不仅考核〝是〞与〝否〞,而且要考核是否正常运行及其成效。

定性评判指标考核总分值按式〔4〕运算:

……………………………………………〔4〕

式中:

P2——定性评判二级指标考核总分值;

Fi——定性评判指标体系中的第i项二级指标的得分值;

n——参与考核的定性评判二级指标的项目总数。

4.3缺项考核调整权重值的运算

假如实际参与考核的二级评判指标项目数少于其所属一级评判指标所包括的全部二级评判指标的项目数〔如:

部分煤矿没有设选煤厂,没有二级评判指标相关的选煤厂种类所造成的缺项〕,那么应将该项二级评判指标的权重值乘以修正系数Ai,调整其权重值:

〔1〕定量评判的二级评判指标的缺项考核调整权重值的运算

…………………………………………〔5〕

〔1〕定性评判的二级评判指标的缺项考核调整权重值的运算

……………………………………………〔6〕

式中:

Ai——第i项二级评判指标权重值的修正系数,

…………………………………………………〔7〕

A1——本指标体系所列与该二级评判指标有关的一级评判指标的权重值;

A2——实际参与考核的属于该一级评判指标的各二级评判指标的权重值之和;

m——实际参与考核的二级评判指标项目数。

4.4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判指数的考核评分运算

为了综合考核煤炭企业清洁生产的总体水平,在对该企业进行定量和定性评判考核评分的基础上,将这两类指标的考核得分按权重〔煤炭行业定量评判指标占70%和定性评判指标占30%〕予以综合,得出该企业的清洁生产综合评判指数。

综合评判指数是评判被考核企业在考核年度内清洁生产总体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

综合评判指数之差能够反映企业之间清洁生产水平的总体差距。

综合评判指数按式〔8〕运算:

…………………………………………〔8〕

式中:

P——企业清洁生产的综合评判指数;

P1——定量评判指标中各二级评判指标考核总分值;

P2——定性评判指标中各二级评判指标考核总分值。

4.5煤炭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对煤炭行业清洁生产企业水平的评判,是以其清洁生产综合评判指数为依据的。

对达到一定综合评判指数的企业,分别评定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清洁生产企业。

依照我国目前煤炭行业的实际情形,不同等级清洁生产企业的综合评判指数列于表5。

表5煤炭行业不同等级的清洁生产企业综合评判指数

清洁生产企业等级

清洁生产综合评判指数

清洁生产先进企业

P≥95

清洁生产企业

85≤P<95

按照现行环境爱护政策法规以及产业政策要求,凡参评企业被地点环保主管部门认定为要紧污染物排放未〝达标〞〔指总量未达到操纵指标或要紧污染物排放超标〕或仍连续采纳要求剔除的设备、工艺进行生产的,那么该企业不能被评定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或〝清洁生产企业〞。

清洁生产综合评判指数低于〝清洁生产企业〞要求的企业,应对比差距,学习本行业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强化治理,提高清洁生产水平。

5指标说明

〔1〕煤炭资源回采率

煤炭资源回采率指标有:

矿井回采率、采区回采率、采煤工作面回采率、露天开采煤矿综合资源回采率。

分别说明如下:

其中:

采取动用储量是指采区采出煤量与缺失煤量之和。

其中:

工作面动用储量是指采区采出煤量与缺失煤量之和。

〔2〕原煤入选率

入选的原煤占生产的全部原煤的比例。

〔3〕选煤水闭路循环

选煤水中的煤泥全部厂内机械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