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真题精选.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81757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导论真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心理学导论真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心理学导论真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心理学导论真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心理学导论真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导论真题精选.docx

《心理学导论真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导论真题精选.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导论真题精选.docx

心理学导论真题精选

  [填空题]1简述什么是感觉?

感觉在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有重要的意义;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单项选择题]

  2、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

  A.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

  B.心理过程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

  C.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3、由被试对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引起的反应是()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

  参考答案:

B

  [填空题]4试分析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

人的感官只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应,只有在这个范围内的刺激,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

这个刺激范围及相应的感觉能力,我们称之为感觉阈限和感受性。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

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绝对感受性就越小。

绝对感觉阈限越小,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绝对感受性就越大。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为:

E=1/R,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单项选择题]

  5、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年代是()

  A.1897年

  B.1879年

  C.1887年

  D.1878

  年

  参考答案:

B

  [填空题]6简述什么是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如何评价?

  参考答案:

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19世纪德国著名生理学家缪勒最早研究了感觉编码问题,并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他认为,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它们在性质上是互相区别的。

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谬勒根据上述主张,进一步的出了认识论上的某些结论。

在他看来,感觉不决定于刺激的性质,而决定于感觉神经的性质。

我们直接感觉到的东西,不是外界的物体,而是我们自己的神经,即神经的某种特殊状态。

我们始终不能直接知觉外物自身的性质,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的感觉。

  谬勒的神经能量学说否定了感觉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

  [单项选择题]

  7、下列心理学家中,属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是()

  A.弗洛伊德

  B.华生

  C.罗杰斯

  D.斯金纳

  参考答案:

B

  [填空题]8视觉系统是怎样编码由外界输入的信息的?

  参考答案:

当光线作用作用于视觉感受器,视网膜的棒体细胞和椎体细胞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分子发生变化,释放能量,能激发感受细胞发出神经冲动,这就是视觉系统的换能(编码)作用。

  [单项选择题]

  9、神经系统的基本机构与功能单元是()

  A.神经系统

  B.周围神经系统

  C.神经元

  D.突触

  参考答案:

C

  [填空题]10简述什么叫色觉的对立过程理论,它和传统的色觉理论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参考答案:

黑林提出了四色说,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

  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

黑林称之为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传统的三色说认为,人的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

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产生或是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

对立过程理论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

  [单项选择题]

  11、大脑皮层上的枕叶是()中枢。

  A.视觉

  B.听觉

  C.言语

  D.感觉活动

  参考答案:

A

  [填空题]12试说明暗适应与明适应的特点及机制,了解视觉适应在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暗适应。

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明适应。

明适应与暗适应相反,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人眼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暗适应时间较长,明适应进行很快,时间很短暂。

在一秒钟的时间内,由明适应引起的阈限值上升,就已很明显。

  从暗处到强光下,所引起的耀眼光感是由于在暗处所蓄积的视紫红质在亮光下迅速分解所致,以后视物的恢复说明视锥细胞恢复了感光功能。

  研究视觉适应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人们利用它的规律可以提高视觉的效果,避免在异常情况下光线对眼睛的破坏作用。

例如,由于塌方在矿井下停留多日的工人,在抢救出来时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眼睛。

这是因为他们在黑暗中长时停留,强烈的地面日光会使他们的眼睛灼伤。

又如:

值夜勤的飞行员和消防队员,在值勤以前,最好带上红色眼镜在室内光线下活动。

由于红光不能漂白棒体细胞的视色素,因而在他们接受紧急任务时,可以加快眼睛的暗适应过程。

  [单项选择题]

  13、下列选项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是()。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

  参考答案:

B

  [填空题]14用视觉掩蔽说明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参考答案:

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称为视觉掩蔽。

在研究光的掩蔽效应时,目标物或者出现在掩蔽光之前,或者同时出现,或者出现在掩蔽光之后。

  [单项选择题]

  15、下列选项属于无条件反射是()。

  A.望梅止渴

  B.谈梅生津

  C.含梅流延

  D.望梅生畏

  参考答案:

C

  [填空题]16试说明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参考答案:

音调主要是由声波频率决定的听觉特性,声波频率不同,我们听到的音调高低也不同。

  音调是一种心理量,音调和声波的物理特性——频率的变化不完全对应。

在1000Hz以上,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几乎是线性的,音调的上升低于频率的上升;在1000Hz以下,频率与音调的关系不是线性的,音调的变化快于频率的变化。

  音调不仅决定于频率的高低,而且受到一系列其他因素的影响:

声音的持续时间、声音的强度、复合音的音调。

  [单项选择题]

  17、刚刚能够引起同类感觉之间最小差异量的是()。

  A.差别感觉阈限

  B.差别感受性

  C.绝对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能力

  参考答案:

A[单项选择题]

  18、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特性。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参考答案:

B

  [填空题]19肤觉在人类生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刺激作用于皮肤引起各种各样的感觉,叫肤觉。

  肤觉的基本形态有四种:

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

  肤觉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人们对事物的空间特性的认识和触觉分不开。

人的触觉不仅能够认识物体的软、硬、粗、细、轻重等特性,而且它和视觉与其他感觉的联合,还能认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在视觉、听觉损伤的情况下,肤觉起着重要的补偿作用。

盲人用手指认字、聋人靠振动觉欣赏音乐,都利用了肤觉来补偿视觉和听觉的缺陷。

肤觉对维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也有重要的作用。

如果人们丧失痛觉和温觉、冷觉,就不能回避各种伤害人体的危险,也不能实现对体温的调节。

  [单项选择题]

  20、教师在上课时,既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并用的注意特性是()。

  A.注意分散

  B.注意分配

  C.注意转移

  D.注意广度

  参考答案:

B

  [填空题]21温度对味觉感受性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温度对味觉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有明显的影响。

比如:

当温度从17℃逐步上升时,对甜味的感觉阈限逐渐下降,温度超过36℃—37℃,感受阈限又开始回升。

因此,在37℃时,对甜味容易觉察;在37℃时候对食盐的感受阈限最小,随着温度上升,此阈限直线上升。

  (可尝试的温度上限为42摄氏度),奎宁在17摄氏度的时候感受阈限最低在42摄氏度的时候和食盐的差不多。

  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单项选择题]

  22、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组块。

  A.9+2B.7+2

  C.5+2

  D.6+3

  参考答案:

B

  [填空题]23简述什么是知觉?

知觉的对象和背景的关系怎样?

请列举日常生活中现象说明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参考答案: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与感觉一样,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的,同属于对现实的感性认识形式。

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它比个别感觉的简单相加要复杂得多。

知觉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包含了相互联系的几种作用:

觉察、分辨和确认。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的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的事物当作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的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

例如,在嘈杂的聚会中两人聊天周围环境中其他的声音就成为知觉的背景,两人说话的声音是知觉的对象。

在这个意义上,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分离出对象的过程。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不仅相互转化,而且相互依赖。

人们知觉某一对象,不仅取决于对象本身得的特点,而且受对象所处的背景的影响。

比如,在嘈杂的聚会中,两人需要提高音量说话才能听清楚。

在不同的背景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知觉可能是不同的。

因此,人们的知觉是由对象及其背景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

两岐图形也显示了知觉中背景和对象的关系。

  [单项选择题]

  24、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的反映是()。

  A.想象

  B.表象

  C.映象

  D.表征

  参考答案:

B

  [填空题]25用事实分析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参考答案:

在知觉活动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辨证的、互相依存的。

  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为整体的能力。

  知觉的整合作用离不开组成整体的各个成分的特点。

  在知觉中,分析事物的特征及其结构关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我们对个别成分(或部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

  离开了整体情境,离开了各部分的相互关系,部分就失去了它确定的意义。

  在知觉活动中,人们对整体的知觉还可能优先于对个别成分的知觉。

  在知觉中整体的知觉还可能优先于对个别成分的认知。

存在“整体优先”即整体水平的加工先于局部水平的加工。

  [单项选择题]

  26、构成人类知识基本成分的思维形式是()。

  A.语言

  B.词汇

  C.定义

  D.概念

  参考答案:

D

  [填空题]27简述什么叫知觉的整体性、理解性与恒常性?

  参考答案:

知觉的整体性是知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不仅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即刺激物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而且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

  人的知觉与记忆、思维等高级认知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中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知觉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

它是人们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

  [填空题]28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大部分。

  参考答案: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填空题]29知觉恒常性是怎样产生的?

  参考答案:

是自然选择给予的,是机体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而形成的,如果知觉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那么人们想学到任何确定的只是都是不可能的。

人在实际生活中建立了大小和距离、形状和观察角度,明度和物体表面反射系数质检的联系,人们利用哲学联系就能保持对客观世界比较稳定的知觉。

  [填空题]30感觉阈限和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感觉阈限值越低,感受性(),感受阈限值越高,感受性()。

  参考答案:

越高;越低[填空题]31图形组织的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

图形组织的原则有:

  1.邻近性

  2.相似性

  3.对称性

  4.良好连续

  5.共同命运

  6.封闭

  7.线条方向

  8.简单性

  [填空题]32神经系统包括()。

  参考答案: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填空题]33简述什么叫双眼视差?

怎样解释它在深度知觉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人们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主要依赖与两眼提供的线索,叫双眼视差。

  人有两只眼睛,它们之间大约相隔65mm。

当我们观看一个物体,两眼视轴辐合在这个物体上时,物体的映象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点上。

这时如果将两眼网膜重叠起来,他们的视像应该重合在一起,即看到单

  一、清晰的物体。

  双眼视差对知觉深度和距离有重要的意义。

当物体的视像落在两眼网膜的对应部位时,人们看到单一的物体;当视像落在网膜非对应部位而差别不大时,人们将看到深度与距离;两眼视差进一步加大,人们将看到双像。

  双眼深度线索随距离增加而变化,当距离超过1300米时,两眼视轴平行,双眼视差为零,对判断距离便不起作用了。

  [填空题]34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的反映。

  参考答案:

感官的客观事物各个属性和部分整体

  [填空题]35人的听觉定向有哪些规律与特点?

  参考答案:

人的听觉定向有以下规律和特点:

  1.对来自人体左右两侧的声源容易分辨,从不互相混淆。

  当一个声源偏离头部中切面2-3度时,人们就能正确判断声音是来自左方或右方。

这说明人耳确定左右方向的能力是很精细的。

随着声源偏离头部中切面的角度加大,判断左右声源的方向就越容易。

  2.头部中切面上的声音容易混淆。

  当声源在头部中切面2-3度范围内时,被试容易判断声音在中间,但难以分辨它是前是后,或是左是右。

这时,只有转动头部才能对声源进行正确的定向。

  如果头向右转,左耳听到的声音更清晰,那么声源在前方;如果右耳听到的声音更清晰,那么声源在后方。

  3.如果以两耳联线的中点为顶点作一个圆锥,那么从圆锥上各点发出的声音容易混淆,如误前为后,误上为下等等。

  [填空题]36注意的基本特征是()和()。

  参考答案:

指向性;集中性

  [填空题]37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感觉通道的性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

听觉大于触觉大于视觉。

  2.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

  在回忆往事时,同样一段时间,经历越丰富,就觉得时间长;经历越简单,就觉得时间短。

  3.人的兴趣和情趣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觉得时间过得快,出现对时间的估计不足。

相反,对厌恶的、无所谓的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慢,出现时间的高估。

在期待某种事物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相反,对不愿出现的事物,会觉得时间过得快等。

  [填空题]38艾宾浩斯揭示的人类遗忘规律是(),它反映了遗忘的先快后慢的特点。

  参考答案:

时间的函数

  [填空题]39简述什么叫似动?

它是在哪些情况下发生的?

  参考答案:

似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

  它是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发生的:

  1.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物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这就是动景运动。

  2.诱发运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叫诱发运动。

  3.自主运动:

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当我们仰视天空时,有时会发现一个细小而发亮的东西在天空游动。

我们会误以为它是一架飞机,其实是由星星引起的自主运动。

  4.运动后效:

在注视向一个方向的物体运动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朝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

  [填空题]40根据想象的创造性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和()

  参考答案:

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填空题]41简述什么是意识?

什么是无意识?

  参考答案:

意识的定义:

尚没有满意的定义。

  心理状态:

  “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等。

  心理内容:

  “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的一些东西,如对幸福的体验、对周围环境的知觉、对往事的回忆等。

  行为水平:

  “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

  哲学水平:

  “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实体,由思想、幻想、梦等构成。

  无意识:

是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人的许多心理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

如果将人类心理比做一座冰山的话,人类的意识便是落出水面的冰山顶端,只占人类心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心理活动或过程是无意识的。

  [填空题]42智力技能就其对象、方式和结构而言,具有()。

  参考答案:

观念性、内潜性和紧缩性

  [填空题]43睡眠分为哪些阶段?

如何解释梦?

  参考答案:

  1.睡眠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约10分钟)混合的、频率较低和波幅较低的脑电波。

  个体处于浅睡状态,身体放松,呼吸变慢,但很容易被外部的刺激惊醒。

  第二阶段(约20分钟)偶尔会出现被称为“睡眠锭”的脑电波,它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

个体很难被唤醒。

  第三阶段(约40分钟)脑电的频率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也有“睡眠锭”波。

第四阶段大多数脑电波呈现为△波。

  深度睡眠:

个体的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

  可出现梦游、梦呓、尿床。

  这四个阶段的睡眠大约要经过1个小时到90分钟,之后睡眠者通常会有翻身的动作,并很容易惊醒。

然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快速眼动睡眠。

  2.对梦的功能的解释:

精神分析学家认为:

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示,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

  心理学观点认为:

梦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

一定数量的刺激对维持脑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是必要的。

在睡眠时,由于刺激减少,神经系统会产生一些随机活动。

梦则是我们的认知系统试图对这些随机活动进行解释并赋予一定的意义。

  认知观点认为:

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

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存储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便成为梦境。

  [填空题]44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的外在表现,()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它的变化是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实现的。

  参考答案:

情感;情感

  [填空题]45简述什么是催眠?

如何解释催眠现象?

  参考答案:

催眠:

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

催眠状态是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是睡非睡、是醒非醒的恍惚意识状态。

  催眠现象的两种解释:

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的观点:

催眠并不神奇或奇怪,它的作用知识反映了催眠师和被催眠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

  被催眠者在催眠中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被催眠的人。

  这个角色意味着将无条件的接受催眠者的指挥。

  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

人的意识有两种基本功能:

执行功能和监督功能。

  执行功能可以使我们控制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监督功能可以使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

  催眠可以使两种功能之间的联系断开,使其执行功能正常,并接受催眠师的指令,而监督功能不起作用或被弱化。

  [填空题]46提出人格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提出人格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参考答案:

奥尔波特;卡特尔[填空题]47简述注意有哪些分类?

  参考答案: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我们对事物的注意,有时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任何意志的努力;有时是有目的的,需要付出意志的努力来维持。

这样,我们可以将注意分成以下三种:

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注意的重要性:

注意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

有人认为,人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精细加工及整合作用都是发生在注意状态下。

  在前注意工状态下,人们只能对事物的个别特征进行初步加工,在注意状态下,人才能将个别特征的信息做精细加工并将其整合为一个完整的物体。

  注意在其他各种行为活动中的作用:

在注意状态下人们才能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动作和行为,从而达到预定目的,避免失误,顺利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

  注意保证了人对事物清晰的认识、更准确的反应和更可控有序的行为,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操作和实际工作任务的重要心理条件。

  [填空题]48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感觉和知觉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感觉和知觉的相同点:

  

(1)两者都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2)两者都是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3)两者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人脑的活动。

  2、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反映的内容不同。

  

(2)产生的性质不同。

  (3)生理机制不同。

  3、感觉和知觉之间的联系:

  

(1)感觉是知觉产生的基础。

  

(2)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

  (3)知觉是高于感觉的心理活动,但并非是感觉的简单相加之总和,它是在个体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及个体心理特征,如:

需要、动机、兴趣、情绪状态等影响下产生的。

  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

如果要想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光靠感觉和知觉是不行的,还必须在感觉、知觉的基础上进行更复杂的心理活动,如记忆、想象、思维等。

  [填空题]49简述记忆的三个主要环节。

  参考答案:

记忆过程由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三个环节组成,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过程即对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它们有序而完整地统一于记忆活动中。

  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与经验的过程;保持是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与经验的过程;回忆或再认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知识与经验的过程。

  过去经历的事物不在面前而把它们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是回忆;过去经历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够把它们辨认出来的过程是再认。

  [填空题]50简单评述注意的几种认知理论。

  参考答案:

  1.过滤器理论。

  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装置。

只有一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他的信息就被阻断在它的外面,完全丧失了。

过滤器理论也叫瓶颈理论或单通道理论;神经系统的过滤作用表现为“全或无”的性质,通过的信息完全通过,没有通过的信息就完全丧失了。

  基本观点:

神经系统在加工信息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

  2.衰减器模型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被注意或被追随的信息完全通过去,而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全消失,因而出现衰减。

  3.后期选择模型所有输入的信息都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

  4.双加工理论自动化加工是自动化进行的,不受认知资源限制和不需要注意的加工。

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5.多阶段选择模型针对后期选择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