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规》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8192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规》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行规》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行规》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行规》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行规》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行规》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行规》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行规》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行规》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行规》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行规》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行规》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行规》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行规》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规》题库.docx

《《行规》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规》题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规》题库.docx

《行规》题库

一、选择题

1.《行规》适用于武汉铁路局管内(B)km/h以下普速铁路(仅运行动车组列车的铁路除外),在行车工作中,除执行《技规》及上级有关规定外,均须执行本规则规定。

A.120B.200C.250D.350

2.通过台有(A)的旧型客车不得与装用16、17型车钩的铁路货车直接连挂。

A.铁风挡B.橡胶风挡C.遮棚风挡D.塑料风挡

3.客车与货车混编连挂时,可以与下列那种货车有人力制动装置端连挂。

(D)

A.棚车B.敞车C.罐车D.平车

4.局管内旅客列车经(D)批准,可不隔离。

A.运输处长B.车辆处长C.机务处长D.铁路局长

5.旅客列车中乘坐旅客的车辆,与机车相连的客车端门、尾部客车后端门由(B)加锁

A.车辆部门B.客运部门C.机务部门D.公安部门

6.行李车作为隔离车与机车相连的端门由(C)负责加锁。

A.车辆乘务员B.列车员C.值乘人员D.公安人员

7.旅客列车列尾装置的检修及运用管理由(A)负责。

A.车辆部门B.客运部门C.机务部门D.电务部门

8.车站担当段管线取送车作业时,由(C)负责采取防溜措施

A.车辆乘务员B.库检人员C.车站作业人员D.客运人员

9.在段管线内因检修车辆等需拉口时,应由(C)分组做好防溜。

A.车辆乘务员B.库检人员C.车站作业人员D.客运人员

10.旅客列车进行甩、挂作业完成后,必须全部接通软管并进行自动制动机(A)。

A.简略试验B.全部试验C.持续一定时间的全部试验D.贯通试验

11.调动乘有旅客的车辆时,必须全部接通软管并进行自动制动机(A)。

A.简略试验B.全部试验C.持续一定时间的全部试验D.贯通试验

12.集中供电列车的调车作业,其车辆的摘挂和软管的摘结由(C)负责。

A.列检人员B.车辆乘务员C.调车人员D.客运人员

13.集中供电车列车的调车作业,其车辆的摘挂和软管的摘结由调车人员负责;其他由(A)负责,无列检作业时由车辆乘务员负责。

A.列检人员B.车辆乘务员C.调车人员D.客运人员

14.密接式车钩车辆调车时应通知(A)到场并打开车门。

A.车辆部门B.车站人员C.调车人员D.客运部门

15.用中间体过渡车钩进行调车时,可不连结软管,一次调车连挂客车不得超过(A)辆。

A.4B.6C.8D.10

16.用中间体过渡车钩进行调车时,中间体过渡车钩的拆装由(A)负责。

A.车辆部门B.车站人员C.调车人员D.客运部门

17.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如需分部运行时机车司机在手账内记明遗留车辆数和停留位置,旅客列车由(B)留在区间按《技规》和《行规》规定做好防护工作后,方准牵引列车前部车辆按信号机显示要求运行至前方站。

A.非操纵司机B.车辆乘务员C.学习司机D.客运人员

18.列车自动制动机需进行简略试验时,有列检室外作业的列车由(A)负责。

A.列检人员B.车辆乘务员C.调车人员D.客运人员

19.列车自动制动机需进行简略试验时,有列检室外作业的列车由列检人员负责;无列检室外作业的列车由(B)负责。

A.列检人员B.车辆乘务员C.调车人员D.客运人员

20.列车自动制动机需进行简略试验时,无列检、无车辆乘务员的由(C)采取徐徐打开列车尾部折角塞门,作短时间放风的方式检查列车软管贯通状态,司机确认风表压力下降后鸣笛一长声,然后缓解开车。

A.司机B.客运人员C.车站助理值班员D.调车人员

21.列车在进入长大坡道前停车时,无论停车时间长短,开车前必须进行(A),不受停车20分钟的条件限制。

A.简略试验B.全部试验C.持续一定时间的全部试验D.贯通试验

22.下行开往沪蓉线方向的旅客列车在宜昌东站停车时应由司机负责、车辆乘务员配合进行列车自动制动机(C)。

A.简略试验B.全部试验C.持续一定时间的全部试验D.贯通试验

23.铁路局车辆运行安全中心监测站红外线调度员预报旅客列车轴温激热时,应(C)。

A.继续跟踪B.通知车辆乘务员处理C.立即停车D.不须理会

24.无车辆乘务员的列车在运行途中发生车辆故障时,由(A)进行检查处理。

A.司机B.客运人员C.车站值班员D.调车人员

25.动车组以外的旅客列车在运行途中发现空气弹簧故障时,车辆乘务员应切断空气弹簧的风源,并及时通知司机以不超过(B)km/h的速度运行。

A.60B.120C.140D.160

26.动车组以外的旅客列车在运行途中因故(含途中更换机车)需将整列车由双管供风改为单管供风时,应进行列车自动制动机(A),在有客列检的车站由客列检负责,在无客列检的车站由车辆乘务员负责。

A.简略试验B.全部试验C.持续一定时间的全部试验D.贯通试验

27.车辆检查人员在站内线路上检查、修理、整备车辆时,必须按规定插设带有脱轨器的安全防护信号,两端防护距离不得少于(D)m。

A.5B.10C.15D.20

28.响墩、火炬应固定存放在防止受挤、受潮的容器内,距火源(B)米以外。

A.0.5B.1C.2D.2.5

29.响墩、火炬使用单位在每年的“(C)”期间,对库存响墩、火炬应进行一次按批抽样试验,并贴上检验标记备查。

A.春整B.暑运C.秋检D.防寒整备

30.列车在非自动闭塞区间停车后,机车司机未发出警报信号或停车未超过(B)min时,车辆乘务员不得远离,待停车原因消除后,机车司机可自行开车。

A.5B.10C.15D.20

31.列车在非自动闭塞区间停车后,如停车超过(B)min,车辆乘务员应与机车司机联系。

A.5B.10C.15D.20

32.旅客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遇自动制动机故障,或电气化区段接触网停电,停车时间超过(D)min时,司机应立即使用铁鞋对列车头部进行止轮防溜,以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并辅以鸣笛信号(连续鸣笛“三短声”)通知车辆乘务员。

A.30B.40C.50D.60

33.发现旅客列车尾部标志灯光熄灭时,车站值班员应及时通知车(C)整理。

A.司机B.列车长C.车辆乘务员D.公安人员

34.旅客列车发生火灾、爆炸时,对甩下的车辆,由(D)负责采取防溜措施。

A.司机B.列车长C.车辆乘务员D.车站

35.旅客列车发生火灾、爆炸时,对甩下的车辆,在区间由(C)(无车辆乘务员时由司机)负责采取防溜措施。

A.司机B.列车长C.车辆乘务员D.车站

36.列车在危险地段停车后不及时退行将有严重后果时,准许列车司机以不超过(A)km/h的速度将列车退至安全地点。

A.15B.20C.40D.60

37.救援列车应时刻处于整备完好的待发状态,必须保证在接到调度命令(B)分钟内出动。

A.15B.30C.50D.60

38.信号员、扳道员、引导员在执行职务中应于左胸前佩带胸章,胸章一律为(A),由站、段统一制作。

A.红底黄字黄框B.黄底红字红框

C.红底白字白框D.黄底白字白框

39.信息系统一类设备必须配备不间断电源(UPS),UPS的后备时间不小于(B)小时。

一类设备无法按一级负荷供电时,UPS的后备时间不小于4小时。

A.0.5B.1C.1.5D.2

40.信息系统一类设备无法按一级负荷供电时,UPS的后备时间不小于(D)小时。

A.1B.2C.3D.4

 

二、判断题

1.《武汉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是对《技规》有关规定的细化和补充,是我局普速铁路行车组织的基本规章。

(对)

2.车辆段对车辆技术作业场使用的空气压缩机、电动脱轨器等装置必须按规定进行定期检修,保证正常运用。

(对)

3.设备定期检修影响向列车正常供风试验时,车辆段须提前将设备检修计划通知有关车站、机务段、车辆技术作业场。

(对)

4.向列车供风、试验的设备临时发生故障,影响正常供风试验时,车辆技术作业场应及时通知车站利用机车试风,并及时派人修复。

(对)

5.因供电部门检修原因造成整备场停电影响列车正常整备时,由检修单位提前与车辆段协商确定停电检修时间段。

(对)

6.通过台有橡胶风挡的旧型客车不得与装用16、17型车钩的铁路货车直接连挂。

(错)

7.客车与棚车混编连挂时,应与货车有人力制动装置端连挂。

(错)

8.客车可以与平车、平集共用车人力制动装置端连挂。

(对)

9.客车与平车、平集共用车人力制动装置端连挂时,平车、平集共用车的人力制动装置应处于工作状态。

(错)

10.在装设集中联锁的区段,并设有列车运行监控装置时,旅客列车可不挂隔离车。

(对)

11.局管内旅客列车经铁路局长批准,可不隔离。

(对)

12.旅客列车两端客车列尾装置必须完好。

(对)

13.旅客列车列尾装置的检修由电务部门负责。

(错)

14.车辆人员应按规定对旅客列车列尾装置进行检测,确保始发列车设备状态良好。

(对)

15.旅客列车列尾装置故障的客车车底不得出库。

(对)

16.列车在站停留摘下机车前,应使车辆停妥并保持制动状态。

(对)

17.列车在调车作业时停车摘下机车前,应使车辆停妥并保持缓解状态。

(错)

18.调车一批作业结束,由车站作业人员采取好防溜措施后,与岔线、段管线、工程线指定人员在《防溜交接簿》上办理防溜互签后,方准摘开机车。

(对)

19.在段管线内因检修车辆等需拉口时应由车站作业人员分组做好防溜;中途移动车辆时,由作业单位指定胜任人员负责采取防溜措施。

(对)

20.使用铁鞋、止轮器防溜时,必须紧贴车轮踏面。

(对)

21.段管线由段、专用线由产权单位提供防溜器具。

(对)

22.利用人力制动机进行防溜时,应按照《站细》要求的数量拧紧人力制动机。

(对)

23.交接班时,对车辆的防溜措施、防溜器具数目和状态,应进行交接和检查,并与室内揭示板(牌)的记录核对,做到交、接、点三清。

(对)

24.调动5辆及其以上的空客车时必须全部接通软管并进行自动制动机全部试验。

(错)

25.洗刷旅客列车外部时,客运部门应负责关闭门窗、卸下方向牌、顺位牌及纱窗,并应将餐车侧门安全链挂好,以防损坏车辆。

(对)

26.自动闭塞区间通过信号机显示停车信号时,列车必须在该信号机前停车,司机应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车辆乘务员。

(对)

27.用中间体过渡车钩进行调车时,可不连结软管,一次调车连挂客车不得超过6辆。

(错)

28.中间体过渡车钩的拆装由车辆部门负责。

(对)

29.列车运行在长大上坡道的区间,被迫停车后禁止退行,应就地制动,请求救援并按规定防护。

(对)

30.列车在长大坡道的区间被迫停车后,除事故救援外,禁止分部运行。

(对)

31.列车在进入长大坡道前停车时,无论停车时间长短,开车前必须进行简略试验,不受停车20分钟的条件限制。

(对)

32.机车故障救援时,原则上采用前部救援的方式进行。

(对)

33.THDS热轴预报标准分为微热、强热、激热三级,微热设置为多级。

(对)

34.列车因THDS热轴预报停车后,有车辆技术作业场的由车辆技术作业场处理。

(对)

35.列车因THDS热轴预报停车后,没有车辆技术作业场的由车辆乘务员确认;没有车辆乘务员的由机车司机确认能否继续运行。

(对)

36.客运乘务组等列车乘务人员使用紧急制动阀停车后,应及时报告车辆乘务员。

(对)

37.车辆乘务员接收列车时,须确认值乘车辆紧急制动阀的封印是否完整,如发现不完整,应重新施封。

(对)

38.使用紧急制动阀停车后,司机及车辆乘务员应检查机车、车辆及其连结装置有无损坏。

(对)

39.紧急制动阀使用后(包括客运乘务组等列车乘务人员使用紧急制动阀),车辆乘务员应在乘务日志上记载使用原因。

(对)

40.因铁路交通事故或故障在中间站摘下的车辆,由调度所通知车辆段调度派人前往检查处理。

(对)

41.车辆段派往检查处理中间站摘下的故障车辆的人员,应及时将检查结果报告车辆段调度并书面通知车站。

(对)

42.无车辆乘务员的列车在运行途中发生自动制动机故障,维持运行至有列检作业的车站后,司机应会同列检人员用本务机车试验并做成记录。

(对)

43.无车辆乘务员的列车在运行途中发生车辆故障时,由司机进行检查处理。

如不影响行车时,可运行至有列检作业的车站,并将情况告知列检人员。

(对)

44.由于铁路交通事故造成破损的车辆,需装车运送至车辆工厂或车辆段时,其装车手续,由有关车辆段负责办理,费用由车辆段向事故责任单位清算。

(对)

45.动车组以外的旅客列车在运行途中发现空气弹簧故障时,车辆乘务员应切断空气弹簧的风源,并及时通知司机以不超过140km/h的速度运行。

(错)

46.动车组以外的旅客列车在运行途中因故需将整列车由双管供风改为单管供风时,应进行列车自动制动机简略试验,带真空集便器客车试验前由客运人员负责锁闭全列厕所,防止集便器使用。

(对)

47.旅客列车运行途中全列改为单管供风后,不再恢复双管供风,到达终到站后,由库检(不入库的列车由站检)恢复双管供风状态,并用铁丝捆绑施封后与车辆乘务员交接。

(对)

48.机车途中因故不能向客车供电或供风时,机车司机应通知车辆乘务员,并报告列车调度员。

列车调度员根据报告,组织换挂机车或救援。

车辆乘务员应及时通知列车长,共同采取措施。

(对)

49.各列检作业场应在到发线、编发线以及处理临修的股道上配备带有脱轨器的安全防护信号。

(对)

50.车辆检查人员在站内线路上检查、修理、整备车辆时,必须按规定插设带有脱轨器的安全防护信号。

(对)

51.车辆检查人员在站内线路上检查、修理、整备车辆时,不具备插设脱轨器条件的临时作业须插设红旗(夜间为红灯)防护。

(对)

52.车辆检查人员在站内线路上检查、修理、整备车辆时,如两端防护距离不足20m时,应通知车站值班员将道岔锁闭在不能通往该股道的位置,同时在《列车技术检查记录簿》(车统-14)上做好记录。

(对)

53.不摘换机车的无调中转列车检修作业时,列车首尾车辆应插设红旗(夜间为红灯)防护,可不插设脱轨器。

(对)

54.利用本务机车进行列车自动制动机试验的列车检修作业时,列车首尾车辆应插设红旗(夜间为红灯)防护,可不插设脱轨器。

(对)

55.使用移动脱轨器时,在防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在该线列车两端警冲标内方,留有停放一台机车的距离。

(对)

56.同一线路内停有两列及其以上列车或数个车组,在检修的列车或车组两端插设红旗(夜间为红灯)进行防护,并通知车站封锁道岔。

(对)

57.各单位应有脱轨器使用、维修、管理制度。

(对)

58.各单位脱轨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考试并持有操作合格证方准作业。

(对)

59.脱轨器插拔应有监插监撤、联系汇报制度,严禁无防护信号作业。

(对)

60.旅客列车在到发线上进行技术检查或装卸检修所检修车辆时,可不设脱轨器。

(对)

61.旅客列车在到发线上进行技术检查时,可不设脱轨器,但须在机次一位客车前端站台侧和尾部客车后端非站台侧设置防护信号。

(错)

62.车辆乘务员单班单人值乘列车,在无客列检车站进行站折技术检查作业时,仅在来车端一位客车前端站台侧设置防护信号。

(对)

63.在列检人员未撤除防护信号前,禁止移动机车。

(对)

64.除安全线、避难线外,尽头线末端车挡上均应设车挡表示器。

(对)

65.段管线内的尽头线末端车挡上车挡表示器的设置及管理,由该段负责装设、维修、清扫及着灯。

(对)

66.响墩、火炬应固定存放在防止受挤、受潮的容器内,距火源0.5米以外。

(错)

67.响墩、火炬使用单位在每年的“秋检”期间,对库存响墩、火炬应进行一次按批抽样试验,并贴上检验标记备查。

(对)

68.响墩、火炬使用单位在每年“秋检”期间,对已配备的响墩、火炬应进行一次普查,对失效和不合要求的及时更换,并记录检查时间和检查人备查。

(对)

69.擦燃火炬时,不要对向人员面部。

(对)

70.试验响墩只准利用调车机车进行。

(对)

71.昼间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应使用夜间标志,列车尾部标志必须着灯。

(对)

72.旅客列车在中途站摘挂客车时,设有客列检的车站,由客列检人员通知车辆乘务员移置列车尾部侧灯。

(对)

73.旅客列车在中途站摘挂客车时,无客列检作业的车站,由车站值班员通知车辆乘务员移置列车尾部侧灯。

(对)

74.在旅客列车尾部加挂带瞭望窗的试验车时,后端部应有两个红色标志或在其两侧加挂侧灯。

(对)

75.在客车尾部加挂带瞭望窗的试验车时,后端部应有两个红色标志或在其两侧加挂侧灯。

标志的定期检修,由试验车的主管单位提出,车辆段负责维修。

(对)

76.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司机应使列车保持制动状态。

(对)

75.旅客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机车司机应发出一长三短声警报信号,并指派学习司机(非操纵司机)由列车运行方向右侧向后,车辆乘务员由同侧向前,进行检查,待取得联系。

(对)

76.旅客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后,查明停车原因并处理后,按车辆乘务员与机车司机指派的学习司机(非操纵司机)商定的办法发车。

(对)

77.列车在非自动闭塞区间停车后,机车司机未发出警报信号时,车辆乘务员不得远离,待停车原因消除后,机车司机可自行开车。

(对)

78.列车在非自动闭塞区间停车后,停车未超过10min时,车辆乘务员不得远离,待停车原因消除后,机车司机可自行开车。

(对)

79.列车在非自动闭塞区间停车后,如停车超过20min,车辆乘务员应与机车司机联系。

(错)

80.电话中断后发出的带有《技规》附件3通知书之2的列车,当车辆乘务员前去防护尚未到达规定地点,听到召集信号时,可就地燃点火炬后返回。

(对)

81.单班单司机值乘的旅客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不能继续运行时,司机不得离开司机室,除按规定报告两端站(列车调度员)外,应立即指派客运乘务员、车辆乘务员(随车机械师)进行防护。

(对)

82.单班单司机值乘的旅客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不能继续运行时,司机应立即指派客运乘务员在列车前方(使用司机室配备的响墩、火炬等防护用品)进行防护,列车后方由车辆乘务员,无车辆乘务员的由司机指派客运乘务员负责。

(对)

83.单班单司机值乘的旅客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不能继续运行时,可能妨碍邻线时,车辆乘务员(随车机械师)和指派的客运乘务员还应对邻线来车方向短路轨道电路。

(对)

84.单班单司机值乘的旅客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不能继续运行时,司机应指派车辆乘务员沿邻线一侧对列车进行检查,发现妨碍邻线时,车辆乘务员和指派的客运乘务员还应分别对列车的头部和尾部附近的邻线进行防护。

如发现邻线有列车开来时,应鸣示紧急停车信号。

(对)

85.旅客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遇自动制动机故障,停车时间超过60min时,车辆乘务员得到司机通知后,应立即通知列车长组织列车乘务组人员拧紧全列人力制动机就地制动。

(对)

86.列车制动系统恢复正常或救援列车挂上制动系统故障列车(车列)、接通软管进行制动试验后,司机(救援列车司机)以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并辅以鸣笛信号(连续鸣笛“二短声”)通知车辆乘务员,由车辆乘务员通知列车长,列车长组织乘务员完全松开全部人力制动机。

(对)

87.车辆乘务员在得到列车长完全松开全部人力制动机的回复后,在车下逐辆确认全列人力制动机缓解并做好检查记录,使用无线列车调度通信设备通知司机,司机确定列车具备发车条件后发车。

(对)

88.车辆乘务员在车下确认全列人力制动机缓解状态时,禁止动车。

(对)

89.发现旅客列车尾部标志灯光熄灭时,车站值班员应及时通知车辆乘务员(随车机械师)整理,通知不到(包括无法整理)时,应及时通知前方站,并报告列车调度员,由列车调度员根据情况安排处理。

(对)

90.旅客列车发生火灾、爆炸时,按《关于处置旅客列车爆炸、火灾事故的应急方案》妥善处置。

其要点是:

立即停车、疏散旅客、迅速扑救、切断火源、设置防护、报告救援、抢救伤员、保护现场、认真取证、尽快开车。

(对)

91.旅客列车发生火灾、爆炸时,负责统一指挥者应先疏散旅客和人员,并有权组织和调动一切铁路职工和灭火器材进行抢救。

(对)

92.救援列车所在地的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供电、通信、房建、医院等单位,应成立不脱产的救援班,需要时,随救援列车出动。

(对)

93.“5T”系统列入信息系统一类设备。

(对)

94.重要机房UPS不间断电源、空调设备应冗余配置,采用一级负荷供电,满足运用及检修需要。

(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