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仿真模拟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8200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7.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仿真模拟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仿真模拟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仿真模拟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仿真模拟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仿真模拟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仿真模拟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仿真模拟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仿真模拟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仿真模拟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仿真模拟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仿真模拟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仿真模拟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仿真模拟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仿真模拟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仿真模拟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仿真模拟训练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B.分别取两种固体溶于水,滴加Ba(OH)2溶液,观察是否生成沉淀

C.分别取两种固体各1g,滴入几滴水振荡,用手触摸试管底部

D.分别取等质量的固体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称重

【答案】B

【解析】A选项,分别加热两种固体,NaHCO3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正确;

B选项,两者都会产生BaCO3沉淀,错误;

C选项,Na2CO3溶于水放热比NaHCO3溶于水放热明显,正确;

D选项,最终得到的固体为NaCl,生成1molNaCl分别需要53gNa2CO3和84gNaHCO3固体,正确。

4、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下列各选项中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NaHCO3):

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

B.NaHCO3溶液(Na2CO3):

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Na2O2粉末(Na2O):

将混合物在O2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2SO4):

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解析】Na2CO3、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产生BaCO3、BaSO4沉淀,不能达到除杂目的,D项不正确。

5、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

L−1稀盐酸,CO2的生成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a范围内,只发生中和反应

B.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

CO2↑+H2O

C.a=0.3

D.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答案】C

【解析】在0~a范围内,先发生中和反应,后发生

与H+生成

的反应,A项错误;

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

H2O+CO2↑,B项错误;

因a~0.4范围内发生的反应是H++

CO2↑+H2O,n(CO2)=0.01mol,n(H+)=n(CO2)=0.01mol,所以a=0.3,C项正确;

由碳元素守恒可知溶液中n(

)=n(CO2)=0.01mol,在0~a范围内,生成0.01mol

消耗0.1L稀盐酸,故NaOH消耗稀盐酸的体积为0.2L,n(OH-)=0.2L×

0.1mol·

L-1=0.02mol,因此原混合溶液中NaOH与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项错误。

6、将一定量的NaHCO3和Na2O2的混合物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加热,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NaHCO3和Na2O2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容器中肯定有0.5molO2

C.反应后,容器中的固体只有Na2CO3

D.反应后,容器中一定没有H2O

【解析】加热时NaHCO3分解:

2NaHCO3

Na2CO3+CO2↑+H2O,然后Na2O2与CO2、H2O发生反应:

2Na2O2+2CO2

2Na2CO3+O2、2Na2O2+2H2O

4NaOH+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转移1mol电子,则反应1molNa2O2,生成0.5molO2,若过氧化钠过量,则产物生成Na2CO3和NaOH,无H2O,若过氧化钠不足,则产物为Na2CO3、H2O,可能有NaOH。

故选B。

7、实验室使用pH传感器来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HCO3的含量。

称取1.59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00mL溶液,取出25.00mL该溶液用0.1mol·

L−1盐酸进行滴定,得到如下曲线。

以下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A.第一个计量点之前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2O+CO2↑

B.第二个计量点对应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Cl−、

C.此样品中n(NaHCO3)=(28.1−2×

11.9)×

10−3mol

D.使用该方法测定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含量,将会得到1个计量点

【解析】用盐酸滴定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会出现两个计量点。

第一个计量点之前发生的反应为

,第一个计量点与第二个计量点之间发生的反应为

CO2↑+H2O,A项错误;

第二个计量点对应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Cl−,无大量

存在,B项错误;

根据图像和离子方程式可知C项正确;

使用该方法测定Na2CO3和NaOH混合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含量,将会得到3个计量点,发生的反应分别是H++OH−

H2O、

CO2↑+H2O,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请你参与并完成对有关问题的解答。

(1)甲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CO2的质量。

实验时稀硫酸是与样品中的_________(填“Na2CO3”或“NaCl”)发生反应。

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洗气瓶c中盛装的是浓硫酸,此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同学用如图所示方法和步骤实验:

①操作I涉及的实验名称有__________、洗涤;

操作Ⅱ涉及的实验名称有干燥、___________。

②丙测得的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标准状况下,将672mLCO2气通入50mL1mol/LKOH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K2CO3和K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____________ 

【答案】

(1)Na2CO3分液漏斗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2)①过滤称量②106y/197x

(3)n(K2CO3)∶n(KHCO3)=2∶1

【解析】

(1)根据装置和所给试剂分析,硫酸和样品中的Na2CO3反应;

仪器b是分液漏斗;

稀硫酸和Na2CO3反应生成的CO2气体逸出必然含有水蒸气,可以利用浓硫酸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2)①由流程可知,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和Na2CO3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通过过滤得到沉淀,洗涤后称重得到碳酸钡沉淀的质量;

②由①知碳酸钡沉淀的质量为yg,则:

n(Na2CO3)=n(BaCO3)=

=

mol,所以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

100%=106y/197x。

(3)n(CO2)=

=0.03mol,n(KOH)=0.05L×

1mol/L=0.05mol,设反应后生成K2CO3和KH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根据碳、钾原子守恒有:

a+b=0.03①,2a+b=0.05②,联立两式解得a=0.02,b=0.01,故n(K2CO3):

n(KHCO3)=0.02∶0.01=2∶1。

9、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具体情况如图所示。

ⅠⅡ

ⅢⅣ

(1)只根据图Ⅰ、Ⅱ(盐酸足量且固体质量相同)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写出该实验中能确定粉末是NaHCO3的两点现象_________。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写出所发生的共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为离子反应,则写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实验Ⅳ确定NaHCO3比Na2CO3易分解,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原因是_____。

(1)Ⅱ气球膨胀较大;

产生气泡较剧烈

(2)2NaHCO3

Na2CO3+CO2↑+H2O

Ca2++2OH−+CO2

CaCO3↓+H2O

(3)NaHCO3B试管中的温度低于A试管中的温度

(1)Na2CO3、NaHCO3固体与盐酸均能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故实验Ⅰ不能鉴别Na2CO3与NaHCO3。

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过量盐酸反应时,NaHCO3与盐酸反应更剧烈且产生气体的量多,故实验Ⅱ可以鉴别。

(2)NaHCO3受热易分解,Na2CO3受热不分解,可用加热法鉴别。

(3)小试管B内的温度比大试管A内的温度低,只有将NaHCO3置于B中才能证明NaHCO3更易分解。

10、将一定体积的CO2通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为了测定所得溶液的成分,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

L−1的盐酸。

所加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图所示。

(1)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的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______mL。

(2)溶液中所含溶质及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

(1)224

(2)NaOH0.005mol、Na2CO30.02mol

【思路分析】要正确解答本题,应通过图像中所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关系确定该溶液的溶质。

(1)由图像所示消耗盐酸的体积与产生CO2的体积可知,该溶液的溶质是NaOH和Na2CO3OA段H+先与OH−反应生成H2O,待OH−消耗完,H+再与

反应生成

AB段发生反应H++

CO2↑+H2O,加入35mL盐酸时,产生的n(CO2)=n(H+)=(35−25)mL×

10−3L·

mL−1×

1mol·

L−1=0.01mol,则V(CO2)=22.4L·

mol−1×

0.01mol=0.224L=224mL。

(2)由H++

及H++

CO2↑+H2O可知,n(

)=(45−25)mL×

L−1=0.02mol,故OA段与H+反应的OH−为25mL×

1mol−1-0.02mol=0.005mol,即溶液中含NaOH0.005mol、Na2CO30.02mol。

11、某实验小组欲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但是发现实验室里盛放两种固体的试剂瓶丢失了标签。

于是,他们将两种固体分别标为A、B,先对固体A、B进行鉴别,再通过实验进行性质探究。

(1)分别加热固体A、B,发现固体A受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称取两种固体各2g,分别加入两个小烧杯中,再各加10mL蒸馏水,振荡,测量温度变化;

待固体充分溶解,恢复至室温,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①发现Na2CO3固体完全溶解,而NaHCO3固体有剩余,由此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

②同学们在两烧杯中还观察到以下现象。

其中,盛放Na2CO3的烧杯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溶液温度下降b.溶液温度升高

c.滴入酚酞后溶液呈浅红色d.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

(3)如图所示,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Ⅰ和Ⅱ中分别放入药品,将气球内的固体同时倒入试管中。

①两试管中均产生气体,___________(填“Ⅰ”或“Ⅱ”)的反应程度更为剧烈。

②反应结束后,气球均有膨胀,恢复至室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装置Ⅰ的气球体积较大

b.装置Ⅱ的气球体积较大

c.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盐酸计算

d.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固体计算

(4)同学们将两种固体分别配制成0.5mol·

L−1的溶液,设计如下方案并对反应现象做出预测:

实验方案

预测现象

预测依据

操作1:

向2mLNa2CO3溶液中滴加1mL0.5mol·

L−1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

Na2CO3溶液中的

浓度较大,能与CaCl发生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方程式)

操作2:

向2mLNaHCO3溶液中滴加1mL0.5mol·

无白色沉淀

NaHCO3溶液中的

浓度很小,不能与CaCl2反应

实施实验后,发现操作2的现象与预测有差异:

产生白色沉淀和气体。

则该条件下,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NaHCO3

Na2CO3+CO2↑+H2O

(2)①相同温度下,Na2CO3比NaHCO3的溶解度大②bd

(3)①Ⅰ②ac

(4)Ca2++

CaCO3↓Ca2++2

CaCO3↓+CO2↑+H2O

(1)Na2CO3受热不分解,而NaHCO3受热易分解。

(2)相同温度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的溶解度。

(3)①同质量的NaHCO3、Na2CO3固体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前者反应生成气体的速率快。

②装置Ⅰ中n(NaHCO3)=

≈0.0119mol,装置Ⅱ中n(Na2CO3)=

≈0.0094mol,两试管中n(HCl)=0.003mol,两试管中盐酸均不足量,故生成气体的体积均应根据盐酸计算,c正确;

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2↑+H2O,而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2↑+H2O,故装置Ⅰ中产生的气体比装置Ⅱ中产生的气体多,a正确。

(4)根据题意可知,向NaHCO3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和气体生成,沉淀和气体分别为CaCO3和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