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科试题.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82318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0.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牙周科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牙周科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牙周科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牙周科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牙周科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牙周科试题.docx

《牙周科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牙周科试题.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牙周科试题.docx

牙周科

  [单项选择题]

  1、用有刻度的牙周探针探测牙周袋的注意点如下,不正确的是()

  A.支点应稳

  B.探测力量应掌握恰当

  C.探测角度要垂直

  D.探测位置和角度要恰当

  E.按顺序探测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试题难度:

中;用有刻度的牙周探针探测牙周袋时应注意:

支点要稳、探测力量恰当、探测位置和角度恰当、按顺序探测。

备选答案中只有C是错误的。

部分考生因对此知识掌握不牢而答错。

  [单项选择题]

  2、造成临床牙齿松动的原因如下,除外()

  A.创伤

  B.牙槽嵴吸收

  C.牙周膜的急性炎症

  D.女性激素水平变化

  E.牙髓炎症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试题难度:

易;引起牙齿松动的原因主要为牙槽嵴吸收。

  创伤、牙周膜的急性炎症以及牙周翻瓣手术后也会有暂时性松动,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如妊娠期、月经期及长期口服激素类避孕药的妇女)也可使牙齿动度增加。

  备选答案中只有牙髓炎症不是造成牙齿松动的原因。

  [单项选择题]

  3、下列为牙周疾病的局部促进因素,除外()

  A.牙石

  B.甜的食物

  C.异常大的咬合力

  D.不良修复体

  E.软垢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试题难度:

易;在备选答案中的

  A、C、D、E选项的内容都是牙周疾病病因中的局部刺激因素,而甜的食物是龋病的病因因素,并非牙周疾病的促进因素,因此选B。

考的知识点是区分牙周疾病与龋病局部因素的不同。

  [单项选择题]

  4、在牙周炎的治疗中消除病因是治疗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的治疗中不包括()

  A.消除龈上和龈下牙石

  B.纠正食物嵌塞

  C.口腔卫生指导

  D.咬合调整

  E.牙周手术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试题难度:

中;此题考点为牙周基础治疗的内容与方法,备选答案中的

  A、B、C、D内容都是第一阶段应进行的治疗,而牙周手术治疗属于牙周治疗的第二阶段,因此正确答案为E。

  [单项选择题]

  5、在下列中性多形核白细胞与牙周疾病的关系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性多形核白细胞是牙周组织重要的防御细胞

  B.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可穿越上皮进入龈沟

  C.中性多形核白细胞数量不足易发生牙周炎

  D.中性多形核白细胞不引起牙周组织的破坏

  E.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功能不足影响牙周炎发展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试题难度:

中;此题考查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在牙周组织防御和牙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在备选答案中的

  A、B、C、E的内容都正确,中性多形核白细胞虽是防御细胞,但其在发挥防御作用时释放的一些酶等,也会损伤牙周组织,导致牙周组织的破坏,因此D的提法是错误的,答案应选D。

  [单项选择题]

  6、18岁患者主诉刷牙出血数月,查见牙不松动,牙龈红肿,牙周探诊深度≤3mm,牙石(++),探诊出血,最佳处理方案应是()

  A.服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

  B.口腔卫生宣教和龈上洁治术

  C.口腔卫生宣教、龈上洁治术、根面平整术

  D.服用牙周宁片、使用含漱剂

  E.进行牙龈切除术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试题难度:

中;此题考查要点为慢性龈炎的治疗。

根据题干所给出的病情可判断,该患者所患的疾病为慢性龈炎,对这样的患者进行口腔卫生指导和龈上洁治术,疾病就可治愈,不需要根面平整和手术治疗,也不需要全身药物治疗,单纯药物治疗而不清除局部刺激因素不能治愈牙龈炎。

因此正确答案为B。

  [单项选择题]

  7、女性,20岁。

左侧上颌后牙自发性肿痛,吸吮时出血3天。

4天前曾有过鱼刺刺伤史。

口腔检查牙间探诊疼痛明显,牙龈乳头红肿,叩诊(+),无松动,未探及牙周袋。

诊断为()

  A.慢性龈炎

  B.慢性牙周炎

  C.侵袭性牙周炎

  D.急性牙髓炎

  E.急性龈乳头炎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试题难度:

难;此题考点为急性龈乳头炎的诊断。

表现符合急性龈乳头炎的临床特征。

因无牙周袋,可排除B和C的诊断;因其有明显的疼痛症状和牙间探痛,不符合慢性龈炎的诊断;急性龈乳头炎有时表现为自发痛,需与牙髓炎鉴别,其病史和牙间探诊疼痛及牙龈乳头红肿的表现符合急性龈乳头炎的特征,因此正确答案选E。

  [单项选择题]

  8、男性,27岁,左下后牙牙龈反复肿胀疼痛3个月,检查:

缺失,近

  中倾斜,间邻面接触关系不佳,该处牙龈肿胀,探诊易出血,探诊深度4mm,无自发出血现象。

牙龈反复肿痛的原因最可能是()

  A.血液性疾病

  B.食物嵌塞

  C.牙龈瘤

  D.增生性龈炎

  E.口呼吸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试题难度:

中;该题考点是导致局部牙龈病变的局部病因因素。

  病情看,主要是之间的局限性牙周病变,该处有明显的局部因素即近中

  倾斜、间邻面接触关系不佳,因而该处易于发生菌斑滞留,并且发生食物嵌塞的可能性非常大,在备选答案中选项B是最可能的原因,因此正确答案是B。

  [单项选择题]

  9、女,42岁。

左下牙床肿,牙松动半年。

检查:

牙龈肿胀,溢脓,探近中袋深,松动Ⅱ度,叩痛(+),龋深,牙髓无活力,X线片示根端骨吸收区与近中侧牙槽骨吸收相通,远中侧牙槽骨无吸收。

该病应诊断为()

  A.牙周一牙髓联合病变

  B.成人牙周炎(慢性牙周炎)

  C.根分叉区病变

  D.牙周脓肿

  E.青少年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牙周一牙髓联合病变临床分类包括:

  

(1)牙髓根尖周病引起牙周病变,较常见的类型是根尖周感染的急性发作形成牙槽脓肿,脓液可沿阻力较小的途径向牙周组织排出。

脓液向牙周引流的途径有二:

①沿牙周膜间隙向龈沟(袋)排脓,迅速形成单一的、窄而深达根尖的牙周袋。

多根牙也可在根分叉处形成窄而深的牙周袋,类似3度根分叉病变;②脓液由根尖周组织穿透附近的密质骨到达骨膜下,掀起软组织向龈沟排出,形成较宽而深的牙周袋,但不能探到根尖。

多见于颊侧。

此型在临床上易被诊断为牙周脓肿,但仔细检查可发现如下特点:

在短期内形成的深牙周袋排脓,患牙无明显的牙槽嵴吸收,有时在X线片上还能隐约见到牙槽嵴顶的影像,邻牙一般也无严重的牙周炎;患牙多为死髓牙,有牙髓、根尖周病引起的急性炎症。

  

(2)牙周病变引起牙髓病;

  (3)牙周病变与牙髓病变并存:

是指二者发生同一个牙齿,各自为独立病变。

  当病变发展到严重阶段时,二者可互相融合和影响。

  [单项选择题]

  10、可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是()

  A.硝苯吡啶

  B.甲硝唑

  C.螺旋霉素

  D.二甲胺四环素

  E.青霉素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可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有硝苯吡啶(心痛定)、苯妥英钠(大仑丁)、环孢菌素。

故答案为A。

  [单项选择题]

  11、男,16岁。

刷牙时牙龈出血6月。

检查:

上前牙龈乳头球形肥大,牙龈暗红、水肿,松软光亮,探诊易出血,探诊深度4~5mm,未探到釉牙骨质界。

最可能的诊断为()

  A.青春期龈炎

  B.慢性龈缘炎

  C.青少年牙周炎(侵袭性牙周炎)

  D.白血病的牙龈病损

  E.药物性牙龈增生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探诊未探到釉牙骨质界,因此可否定牙周炎,为牙龈炎症。

青春期龈炎好发于前牙唇侧的牙间乳头和龈缘,唇侧牙龈肿胀较明显,龈乳头常呈球状突起,颜色暗红或鲜红,光亮,质地软,探诊出血明显。

龈沟可加深形成龈袋。

患者的主诉症状常为刷牙或咬硬物时出血,口臭等。

该患者年龄仅为16岁,处于青春期,且临床表现与青春期龈炎相符,故选A。

  [单项选择题]

  12、女,50岁。

下前牙松动1年。

检查松动Ⅰ度,牙石(+++),牙龈退缩3mm,探诊深度4mm。

全口其他牙结石(++),牙龈缘及乳头暗红,探诊(+)血,探诊深度普遍5~6mm,有附着丧失。

最可能的诊断为()

  A.龈乳头炎

  B.成人牙周炎(慢性牙周炎)

  C.慢性龈缘炎

  D.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E.快速进展性牙周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该患者有附着丧失,故为牙周炎而非牙龈炎,排除

  A、C。

未提及牙髓状况故不能诊断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排除D。

患者年龄已为50岁,且松动牙仅为下前牙,病程进展较慢,故排除E。

综上选B。

  [单项选择题]

  13、男性,17岁,诉牙齿出血,咀嚼无力1个月余,口腔检查:

切牙和第一磨牙松动Ⅰ°,切牙唇侧移位,牙周袋5~6mm,第一磨牙牙周袋6mm,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1,探诊牙龈出血,初步诊断为()

  A.成年人牙周炎

  B.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

  C.快速进展性牙周炎(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

  D.青春期龈炎

  E.青春前期牙周炎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年龄较小。

多为青春期前后,其突出表现是患者菌斑、牙石很少,牙龈表面炎症较轻,但已有深牙周袋,局限于第一恒磨牙和上下切牙。

  [单项选择题]

  14、男,54岁。

为成人牙周炎(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6周复查时,多数牙牙颈部有菌斑,但无牙石,牙龈边缘仍有轻度充血、水肿,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是()

  A.釉突

  B.创伤

  C.未做手术治疗

  D.洁治不彻底

  E.菌斑控制不佳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成人牙周炎(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4周后,如果仍有5mm以上的牙周袋,且探诊仍有出血,或牙龈及骨形态不良、膜龈关系不正常时,则一般均须进行牙周手术。

其目的是为了能在直视下进行彻底的根面平整和清除感染组织,而且可用以纠正牙龈及骨的外形。

而该患者牙龈边缘仍有轻度充血、水肿,考虑是该患者自我菌斑控制不佳。

  [单项选择题]

  15、与牙槽骨快速破坏有关的菌斑是()

  A.窝沟处的菌斑

  B.以革兰阳性需氧菌为主的菌斑

  C.龈上菌斑

  D.非附着性龈下菌斑

  E.附着性龈下菌斑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非附着性龈下菌斑位于附着性龈下菌斑的表面,为结构较松散的菌群,直接与龈沟上皮或袋内上皮接触,主要为革兰阴性厌氧菌,在牙周炎的快速进展时,非附着性龈下菌斑明显增多,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为牙周炎的进展前沿,毒力强,与牙槽骨的快速破坏有关,所以D选项正确。

考点:

与牙槽骨快速破坏有关因素

  [单项选择题]

  16、牙周炎时造成牙齿松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牙龈的急性炎症

  B.急性根尖周炎

  C.急性牙髓炎

  D.牙槽骨吸收

  E.牙周袋形成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牙周炎时造成牙齿松动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牙槽骨吸收,所以D正确。

考点:

牙周炎时造牙齿松动的最主要原因

  [单项选择题]

  17、实验性龈炎证明的是()

  A.牙石与龈炎关系不密切

  B.单纯菌斑控制难以消除龈炎

  C.牙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素

  D.咬合创伤导致牙龈炎发生

  E.吐舌习惯是牙龈炎的重要病因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实验性龈炎证明牙菌斑堆积可直接引起牙龈炎症,进而导致牙周病的发生,C正确。

考点:

实验性龈炎的意义[单项选择题]

  18、洁治术的目的是()

  A.使牙齿漂白

  B.清除牙面烟斑

  C.清除龈上牙石和菌斑

  D.去除袋内菌斑生物膜

  E.清除受毒素污染的根面牙骨质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龈上洁治是对牙周患者进行机械清除牙石菌斑的第一步,其目的也在于此,故选C。

考点:

洁治术目的

  [单项选择题]

  19、女,20岁。

偶有咬苹果出血1年。

检查牙石(+),大多数牙的牙龈缘及乳头轻度红、水肿。

探诊出血,邻面探诊深度3~4mm,但未探及釉牙骨质界,牙无松动。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慢性牙周炎

  B.妊娠期龈炎

  C.慢性龈缘炎

  D.药物性牙龈增生

  E.白血病的牙龈病损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慢性龈炎表现为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牙龈色鲜红或暗红,龈缘和龈乳头水肿、松软,探诊易出血,无牙槽骨吸收,无牙松动,患者症状与此相符,故选C。

  考点:

慢性龈诊断

  [单项选择题]

  20、女,30岁。

因牙龈出血就诊,口腔检查发现:

口腔卫生较差。

有少量龈上牙石,边缘龈红肿明显,触之易出血。

对该患者正确的处理原则是口腔卫生指导和()

  A.龈上沽治术

  B.口服药物控制炎症

  C.局部用药控制炎症

  D.通过局部用药和控制炎症后行龈上洁治术

  E.通过口服用药和控制炎症后行龈上洁治术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慢性牙龈炎的治疗:

一般通过龈上洁治术彻底请清菌斑、牙石等刺激因素,炎症可在1周左右消退,对于炎症严重患者,可配合局部药物治疗,一般不应全身用药.故选D。

考点:

慢性牙龈炎的治疗[单项选择题]

  21、男,30岁,牙龈疼痛、出血、口臭3天。

检查:

上下前牙唇侧牙龈充血肿胀。

龈乳头顶端附着白色污秽坏死物,口臭明显。

轻触牙龈出血,涂片检查螺旋体及梭形杆菌满视野。

该病诊断为()

  A.急性龈乳头炎

  B.疱疹性龈口炎

  C.急性坏死性龈炎

  D.边缘性龈炎

  E.青春期龈炎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起病急,牙龈肿胀疼痛、出血、口臭,涂片检查螺旋体及梭形杆菌,所以诊断为急性坏死性龈炎,所以C正确。

考点:

急性坏死性龈炎的诊断更多内容请访问《做题室》微信公众号

  [单项选择题]

  22、男,26岁。

2年来牙床肿大。

检查:

全口牙龈肿大,以上下前牙明显。

  唇侧牙龈覆盖1/2牙冠,质硬,探不出血,龈袋深3~6mm。

X线片示牙槽骨无吸收。

患者有长期服用大仑丁史。

该病应诊断为()

  A.增生性牙龈炎

  B.药物性牙龈增生

  C.青春期龈炎

  D.边缘性龈炎

  E.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长期服用大仑丁史,全口牙龈肿大,唇侧牙龈覆盖l/2牙冠,质硬,X线片示牙槽骨无吸收,所以诊断为药物性牙龈增生,B正确。

考点:

药物性牙龈增生的诊断

  [单项选择题]

  23、判断有无牙周炎的重要指征是()

  A.龈袋超过3mm

  B.附着丧失

  C.龈红肿

  D.龈出血

  E.龈乳头增生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有无附着丧失是判断有无牙周炎的主要指征,故本题选B。

考点:

牙周炎的诊断

  [单项选择题]

  24、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龈下非附着菌斑内,主要优势菌是()

  A.梭形菌

  B.螺旋体

  C.中间普氏菌

  D.黏性放线茵

  E.伴放线放线杆菌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梭形菌和螺旋体主要见于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所以

  A、B均错误。

中间普氏菌与中重度牙龈炎,慢性牙周炎等有关,不是局部型青少年牙周炎的主要优势菌,因此E错误。

黏性放线菌仅在炎症初期起作用,因此D错误。

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主要为游离的非附着菌斑,大量研究表明主要的优势菌为伴放线放线杆菌,因此E正确。

考点:

青少年牙周炎的生物因素

  [单项选择题]

  25、牙周炎发展过程中,较明显的牙槽骨吸收出现在()

  A.始发期

  B.早期病变

  C.病损确立期

  D.进展期

  E.静止期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牙周炎发展过程包括:

始发期、早期病变、病损确立期、进展期,前三期是慢性牙龈炎的表现,没有明显的牙槽骨吸收,到了进展期,破骨细胞活跃,牙槽骨吸收、破坏明显,所以D正确。

考点:

牙周炎发展过程

  [单项选择题]

  26、牙根面出现牙骨质新生,见于牙周炎的()

  A.始发期

  B.早期病变

  C.病损确立期

  D.进展期

  E.静止期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牙周炎发展过程包括:

始发期、早期病变、病损确立期、进展期,前三期是慢性牙龈炎的表现,没有明显的牙槽骨吸收,也没有牙骨质新生,到了进展期,破骨细胞活跃,牙槽骨吸收、破坏明显,所以

  A、B、C、D错误。

静止期牙槽骨吸收停止或极其缓慢,牙骨质出现新生现象,故选E。

考点:

牙周炎的病理改变

  [单项选择题]

  27、女,50岁。

下前牙松动1年。

检查:

松动Ⅰ度。

牙石(+++),牙龈退缩3mm,探诊深度4mm。

全口其他牙结石(++)。

牙龈缘及乳头暗红。

探诊出血(+)。

探诊深度普遍5~6mm,有附着丧失。

最可能的诊断为()

  A.龈乳头炎

  B.成人牙周炎

  C.慢性龈缘炎

  D.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E.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牙周炎诊断特征包括菌斑、牙石刺激因素存在,牙周袋>3mm且有牙周附着丧失,牙周袋探诊后出血、牙松动或移位等,本病例均存在以上表现,故诊断为成人牙周炎,选B。

考点:

牙周炎诊断要点

  [单项选择题]

  28、女,38岁。

自觉前牙咬东西无力。

检查:

  松动Ⅱ度,Ⅰ度,龈

  肿不明显

  和袋深5~6mm,口腔卫生良好。

X线片示、槽骨吸

  收1/2,槽骨垂直吸收,全身其他部位未见异常。

  ()

  A.快速进展性牙髓炎

  B.成人牙周炎

  C.青春前期牙周炎

  D.青少年牙周炎

  E.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牙齿松动,X线片表现牙槽骨吸收明显,形成牙周袋,诊断为成人

  牙周炎,所以B正确。

快速进展性牙髓炎、青春前期牙周炎、青少年牙周炎是

  同一病的不同名称,首先排除,所以

  A、c、D错误。

全身其他部位未见异常,所以E错误。

考点:

成人牙周炎的诊断要点

  [单项选择题]

  29、男,54岁。

为成人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6周复查时,多数牙牙颈部有菌斑,但无牙石。

牙龈边缘仍有轻度充血、水肿,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是()

  A.釉突

  B.创伤

  C.未做手术治疗

  D.洁治不彻底

  E.自我菌斑控制不佳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由题目可知,多数牙牙颈部有菌斑,但无牙石,牙龈边缘仍有轻度充血、水肿,可见菌斑控制不佳,所以E正确。

题目没有提示釉突,创伤,所以

  A、B错误。

需要在患者有效控制菌斑的前提下才行手术治疗,所以c错误。

  无牙石说明洁治彻底,所以D错误。

考点:

影响成人牙周炎疗效的主要因素[单项选择题]

  30、牙周脓肿不同于牙槽脓肿的主要鉴别点在于感染来自()

  A.牙髓病

  B.根尖周病变

  C.牙周袋

  D.血源性感染

  E.外伤性感染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牙周脓肿和牙槽脓肿的鉴别:

牙周脓肿的感染来源是牙周袋,而牙槽脓肿的感染来源是牙髓病或根尖周围病变。

所以C选项正确。

考点:

牙周脓肿和牙槽脓肿的鉴别

  [单项选择题]

  31、引起牙周脓肿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B.类白喉杆菌

  C.无芽孢厌氧菌

  D.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

  E.白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牙周脓肿常见病原菌为无芽孢厌氧菌,包括牙龈卟啉菌、中间普氏菌、巨核梭杆菌等,所以C正确。

考点:

牙周脓肿最常见的病原菌

  [单项选择题]

  32、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如下。

除外()

  A.牙石

  B.咬合创伤

  C.银汞悬突

  D.甜饮料

  E.食物嵌塞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牙周病局部促进因素包括牙石、解剖因素、牙齿位置异常、咬合创伤、不良修复、食物嵌塞、不良习惯等,故本题选D。

考点:

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

  [单项选择题]

  33、女。

25岁,妊娠3个月。

因牙龈红肿出血就诊。

口腔检查发现DI-S为2。

  CI-S为0,GI为1.余未见异常。

对该患者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口腔含漱剂含漱

  B.口服消炎药物

  C.口腔卫生指导

  D.龈上洁治术

  E.龈下刮治术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妊娠期妇女牙龈红肿表现,口腔卫生状况控制不好,对于妊娠三个月的患者由于胎儿发育不稳定,不好进行药物和牙周基础治疗,所以

  B、D、E不选。

为了避免含漱剂误服而引起对胎儿的不利影响,所以A不选。

对于此患者要进行卫生指导,等患者妊娠进入稳定期4-6个月时用可进行牙周治疗,故选C。

考点:

妊娠性龈炎处理(15~17题共用题干)男性,20岁。

全口多数牙龈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以下前牙牙龈肿胀明显,牙龈呈暗红色,牙颈部可见堆积的软垢和牙石,舌侧较多,触之牙龈易出血,牙无松动,X线片未见异常。

  [单项选择题]

  34、患牙调方法的注意事项如下。

除外()

  A.正中和非正中均有创伤,应先调正中

  B.保持牙齿生理外形和牙尖切割功能

  C.保持正中时正常的颌间垂直距离

  D.调磨时应注意不断滴水冷却

  E.一次应多调磨几个牙

  参考答案:

E

  参考解析:

正中和非正中均有创伤,则先调正中,A正确。

调时要保持牙齿的正常生理外形和牙尖切割功能,B正确。

但要保持正常的骀间垂直距离,C正确。

调磨时应注意不断喷水冷却以免造成牙髓损伤,D正确。

一次调磨时只调磨一个牙,所以此题选E。

考点:

调的注意事项

  [单项选择题]

  35、牙槽骨水平吸收时形成的牙周袋通常为()

  A.骨上袋

  B.骨内袋

  C.复杂袋

  D.一壁骨袋

  E.四壁骨袋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牙槽骨吸收可以分为骨上袋和骨内袋,骨上袋是牙槽骨水平吸收所致,而骨内袋是牙槽骨发生垂直吸收即不平吸收所致。

骨内袋又称为骨下袋,根据骨质破坏后剩余的骨壁数目可以分为下列几种情况:

一壁骨袋,二壁骨袋,三壁骨袋,四壁骨袋,混合骨袋。

所以选择A。

考点:

牙槽骨吸收方式

  [单项选择题]

  36、女。

19岁。

感觉牙齿咀嚼无力2年,检查:

等松动Ⅱ度,松动

  Ⅰ度,牙龈轻度肿胀,菌斑少。

袋深4~6mm。

X线示片:

牙槽骨明显吸收,而牙槽骨吸收为角状。

该病最可能的诊断为()

  A.成人牙周炎

  B.牙周脓肿

  C.青少年牙周炎

  D.牙髓牙周联合病变

  E.慢性根尖周炎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此患者年龄小于35岁,无明显全身病变,快速的骨吸收和附着丧失,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口腔菌斑及局部刺激不一致,可以诊断为霄少年牙周炎,故本题选C。

考点:

青少年牙周炎的诊断

  [单项选择题]

  37、测量附着水平,正确距离是()

  A.龈缘至袋底

  B.牙颈部至袋底

  C.龈缘至釉牙骨质界

  D.釉牙骨质界至袋底

  E.牙颈部至釉牙骨质界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试题难度:

中,附着水平是指釉牙骨质界至袋底的距离。

部分考生会因未掌握此知识点而答错。

  [单项选择题]

  38、晚期慢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主要是()

  A.垂直吸收

  B.水平吸收

  C.凹坑状吸收

  D.斜行吸收

  E.不均匀吸收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试题难度:

中,牙周炎早期时牙槽骨吸收形式可有多种,但晚期牙槽骨吸收主要是水平吸收,因此正确答案选B。

  [单项选择题]

  39、牙周病预防重点在()。

  A.控制致病菌

  B.消除菌斑

  C.牙石的控制

  D.控制唾液菌量

  E.控制菌斑

  参考答案:

E

  [单项选择题]

  40、在急性坏死性溃疡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