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8255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十年高考真题旧民主主义革命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 

D.“门户开放”政策

9.【来源】2013年(上海卷)以下对上海租界的描述中,最能说明租界为“国中之国”的事实是

A租界内公园禁止让华人入内,引发华人抗议

B美英等国联手成立了工部局

C租界内租地建屋、开设店铺等事,须先由外国领事发给执照。

D租界有下水道、自来水、路灯和平整的街道

10.【来源】2013年(上海卷)①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之处,并独有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②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

③大清大皇帝允许以天津郡城海口做为通商之埠

④(朝鲜国)像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除

以上条款引自中国近代四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

11.【来源】2013年(上海卷)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战争

12.【来源】2013年(北京卷)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

其中一项权益是

A.获得军费赔偿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13.【来源】2013年(海南卷)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

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14.【来源】2013年(新课标II卷)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

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拜托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15.【来源】2013年(新课标I卷)卷现代化是晚晴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甲午战争

D.太平洋运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

16.【来源】2012年(重庆卷)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

其中写道:

“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

”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17.【来源】2012年(重庆卷)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段战事时,自豪地说:

“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集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见仗。

战其即败。

”这位将领是

A.秦日纲B.陈玉成C.李秀成D.石达开

18.【来源】2012年(福建卷)历史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B.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C.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来源】2012年(海南卷)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掏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A.请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20.【来源】2012年(江苏卷)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

“查前清官厅,

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

……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

“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21.【来源】2012年(大纲版)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

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2.【来源】2012年(北京卷)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

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

他所指的“新希望”是

A.利用义和团 

B.颁布明定国是诏 

C.预备立宪 

D.南北和谈

23.【来源】2012年(北京卷)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时说:

“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

”若对此进行补充,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西方国家希望通过“最惠国待遇”获得更多权益

B.西方国家想借“修约”名义摄取更多的在华利益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总理衙门拒绝了西方提出的公使进驻北京的要求

24.【来源】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诗人描述的事件是抗击哪一侵略国?

A.英国B.法国C.日本D.美国

25.【来源】2010年(全国卷2)革命党人陈天华说:

“国家譬如一只船,皇帝是一个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资本的东家……倘若舵工水手不能办事,东家一定要把这些舵工水手换了,另用一班人,才是道理。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君民共主D.民贵君轻

26.【来源】2010年(新课标卷)中日双方对l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

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

“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

”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

“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

济远首先向我发炮。

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

”这说明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27.【来源】2010年(全国卷1)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

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

“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这表明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28.【来源】

(10年广东卷)“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名义而已。

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29.【来源】

(10年四川卷)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

这表明林则徐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30.【来源】

(10年上海历史卷)“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

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

”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A.护国运动B.武昌起义C.五四运动D.二次革命

31.【来源】

(10年安徽卷)下图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漫画《葫芦尚未捺下,瓢儿又起来了》,它表明

  A.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B.保路风潮已被镇压

  C.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D.革命派的实力强大

32.【来源】

(10年山东卷)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

33.【来源】

(10年全国卷1)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34.【来源】

(10年江苏卷)下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35.【来源】

(09年广东文基卷)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36.【来源】

(09年全国卷)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37.【来源】

(09年重庆卷)日本强迫清政府开重庆为商埠那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①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爆发②台湾人民掀起了反割台斗争③康有为发动了“公车上书”④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8.【来源】

(09年重庆卷)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轻人说:

“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

吾老矣,君等当见之。

”.以下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

①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②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辽东半岛

③统帅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④支持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9.【来源】

(09年江苏卷)1937年7月7日,驻华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

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D.九一八事变之后

40.【来源】

(09年江苏卷)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

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

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41.【来源】

(09年江苏卷)“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

”这则材料反映出()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42.【来源】

(09年上海卷)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

( 

A.共和 

B.社会保障 

C.人权 

D.君主立宪

43.【来源】

(09年广东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 

A.总统制 

B.联邦制 

C.君主立宪制 

D.责任内阁制

44.【来源】

(09年海南卷)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

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二、解答题

45.【来源】2012年(浙江卷)(26分)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不少学者注重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角度来研究中国史上的这一重大事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11月,威廉率1万多军队在英国登陆。

詹姆斯二世召集大批军队,但当威廉的军队登陆后却未去指挥。

众叛亲离之际,他在12月10日逃往法国。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1688年革命)真正“光荣”的地方:

它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

——屈勒味林《英国史》

材料三

中国

清朝(1644—1912);

中华民国(1912—1949)

日本

明治天皇(1868—1912在位);

大正天皇(1912—1926在位)

印度

1849年英国殖民者占领全境;

1947年成立印度自治领

阿拉伯

16世纪起为奥斯曼帝国统治;

19世纪英国侵入;

20世纪20—30年代开始独立

土耳其

奥斯曼帝国(14世纪—1922);

土耳其共和国(1923—)

伊朗

卡扎尔王朝(1796—1925);

巴列维王朝(1925—1979)

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背景资料——据《辞海》等整理

(1)中华民国建立时,除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外,世界上的共和国制国家寥寥无几。

写出当时西方两个共和制大国国名的全称并简要评价其宪法。

(10分)

(2)辛亥革命中没有流太多的血,这令人想起世界近代史上的“光荣革命”。

请根据材料一、二,并综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的历史事实,并思考该事件为何被称为“光荣革命”。

(7分)

(3)充分利用本题提供的所有线索,结合所学知识,论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9分)

46.【来源】2012年高考真题——历史(上海卷)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试用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12分)

47.【来源】2012年天津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9分)阅读材料,参看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金朝开始,随着北京成为都城,地处海河与南、北运河交汇的三岔河口一带的天津,很快发展成为北京调运漕粮等生活物资的中转枢纽和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

“舟车攸会,聚落始繁。

材料二开埠前的天津是一个封建性城市。

开埠通商后,天津很快发展为我国最早建立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的城市之一;

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金融中心。

材料三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

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工商企业。

1903年,政府开始部署建设以大经路为轴心的新城区,仅20年,新城区就天津城区示意图(1936年)成为天津新的政治,文化核工业中心。

——摘编自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B、C三区开始形成的时间和原因。

(6分)用一例近代史实说明天津是“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

(2分)

(2)分别举例说明材料二天津的“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

依据材料二,分析开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意义。

(5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的背景。

(2分)依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初期天津发生的主要变化。

(14分)

48.【来源】

(09年海南卷)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近代自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传教后,传教士、教民与普通民众不断发生冲突,史称“教案”。

1862年,江西巡抚葆桢为教案一事派官员到民间密访。

官民对话记录如下:

问:

你们纷纷议论,都说要与法国传教士拼命,何故?

答云:

他要夺我们本地公建的育婴堂,又要我们赔他许多银子,且叫从教的来占我们的铺面田地。

又说有兵船来挟制我们。

我们让他一步,他总是进一步,以后总不能安生,如何不与他拼命?

我等从上海来,彼处天主堂甚多,都说是劝人为善。

譬如育婴一节,岂不是好事?

我本地育婴,都是把人家才养出孩子抱来乳哺。

他堂内都买的是十几岁男女,你们想事育婴耶?

还是借此采生折割耶?

……

你们地方官同绅士主意如何?

官府绅士,总是依他。

做官的止图一日无事,骗一日俸薪,到了紧急时候,他就走了,几时顾百姓的身家性命!

绅士也与官差不多,他有家当的也会搬走。

受罪的都是百姓,与他何干!

我们如今都不要他管,我们止做我们的事。

譬如真有兵船来,难道你们真与他打仗么?

目下受从教的欺凌也是死,将来他从教的党羽多了,夺了城池也是死……他不过是炮火厉害,我们都拼著死,看他一炮能打死几个人!

只要打不完的十个人杀他一个人,也都够了。

——《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十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晚清教案发生的历史背景.(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教案予以评价。

49.【来源】

(09年上海卷)1906年,美国律师安德鲁在上海会审公廨旁听了一整天的诉讼,随后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专题文章,写道: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的外国公民行使司法权。

文明国家在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

换言之,美、英、法、德、意等国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二必须在这些国家设在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

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英国不久前还建立了拥有一名资深律师的终审法院。

英国人在宣判时,特地被允许悬挂英国国旗。

美国国会最终也同意在清国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拥有更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

关于建立新法院的初衷,一位先生告诉我:

“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

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

英国政府察觉了这个情况,这成为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全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

摘自《1906年的上海:

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5分)

(1)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

西方国家在什么情况下获得了这样的特权?

(2)当时的中西法律体系存在着那些差异?

(3)你如何理解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

(15分)

旧民主主义革命试卷答案

1.B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旨在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维新变法失败于1898年,早于题目中的时间“1917年”,故排除A项;

国民革命开始于1924年,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917年”,故排除D项;

由图片中的信息“(1917年)新知事……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是旧官僚之行为”即可排除C项,选择B项。

2.D3.D4.B

5.C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是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体现,该政策主要是扩大美国在华的特权,故C项正确;

此时列强已经开始瓜分中国,故A项错误;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和义和团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

D错在推进与题干意思相反。

【试题考点】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6.B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依据题干时间1862年以及“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财政调度”说明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行政的正常运转,故B项正确;

A、C和D说法均不符合题意。

【试题考点】太平天国

7.B

8.B

9.BACD考察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租界是近代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获得的特权而建立起来的,在租界内,列强实施内部自治管理,并不由租借国派遣总督,而是成立市政管理机构——工部局,担任市政、税务、警务、工务、交通、卫生、公用事业、教育、宣传等职能,兼有西方城市议会和市政厅的双重职能。

工部局实际上是自治政府,这使租界实际上成了“国中之国”。

故最佳应选B。

10.C考察近代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①为《辛丑条约》的内容,1901年签订;

②为《南京条约》所规定的,1842年签订;

③为《北京条约》的内容,1860年签订;

④为《马关条约》所规定的,1895年签订。

故应选C。

11.A考察近代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