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拍是现代版眼睛保健工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8265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转拍是现代版眼睛保健工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反转拍是现代版眼睛保健工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反转拍是现代版眼睛保健工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反转拍是现代版眼睛保健工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反转拍是现代版眼睛保健工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反转拍是现代版眼睛保健工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反转拍是现代版眼睛保健工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反转拍是现代版眼睛保健工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反转拍是现代版眼睛保健工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反转拍是现代版眼睛保健工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反转拍是现代版眼睛保健工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反转拍是现代版眼睛保健工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反转拍是现代版眼睛保健工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反转拍是现代版眼睛保健工具.docx

《反转拍是现代版眼睛保健工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转拍是现代版眼睛保健工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反转拍是现代版眼睛保健工具.docx

反转拍是现代版眼睛保健工具

反转拍是现代版眼睛保健工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眼睛功能锻炼,充分调动眼睛自身的潜能,提高阅读速度,提高视觉清晰度,使眼睛更舒适。

作为视功能训练的工具,操作方便、简单。

对眼睛的保健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特别对青少年的近视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对于视功能异常者起到康复的作用。

反转拍分球镜反转拍、棱镜反转拍、红绿反转拍、偏光反转拍等,各有不同的训练效果。

合并近视的弱视,使用翻转拍有两个好处:

1、促进调节功能的灵敏性和准确度,有助于成像清晰度提高,间接起到促进弱视疗效的作用。

2、有助于减缓近视的加深。

弱视治疗需要系统的病情分析和按步骤规治疗,别迷信哪种工具、仪器或者方法具有奇效。

评论|给不给力

  1、视力卡

“视力卡”是反转拍标准搭配工具,一般分为20/30、20/40、20/50三种字母视标精细度的卡片。

以某常见反转拍品牌厂家为例,20/30、20/40、20/50三种规格视力卡各有5,其中一是单字母卡,一是E字视标卡,另外三是多字母单词卡。

多卡片交替使用,可以防止背诵卡片容,这点对自律性差、惯于偷懒耍滑的小孩子来说很重要。

20/30卡的视标最精细,20/50的视标最大。

为什么要分出来大大小小的视标呢?

这是考虑到患者的视力水平。

例如对于单纯近视、没有弱视的患者而言,因为近视力正常,可以直接选用视标最精细的20/30卡(近视患者只购买这一套就可以);对于弱视患者,或者其他合并器质性眼病但需要训练反转拍的人群来说,需要结合自己能看清的视力卡来选择。

即使有这么多视力卡可供选择,对于中重度弱视患者而言,仍然不够用,因为他们的差眼在治疗初期的视力太低了。

与反转拍配套的视力卡(视标)

  2、其他翻转拍训练视标

这里指的是各种平面素材。

可以是一本画满各种卡通人物的画册,也可以是画有各种几何图案的识读卡,也可以是有多幅画面组成的早教卡,还可以是一报纸、一本书、一粘贴画、一打扑克牌或者英文字母识读卡,甚至手机里的电子书和游戏画面。

如此多的选择,不知道家长们是不是看得发蒙、不知道怎么选择了。

有两个选择要点:

1)孩子喜欢。

对弱视治疗来说,患者的配合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如果他们喜欢参与,就不会当成负担,治疗痕迹就会淡化(关于治疗痕迹,请看一下《孩子不爱做弱视训练家长要“狠”一点!

》)。

一举两得的事情,为什么不做?

小一点的孩子会喜欢卡通画、游戏画面、早教卡,大一点的孩子则可以阅读童话书、教科书和科幻漫画等。

大龄弱视患者在这个环节,就可以做到“学习、治疗两不误”。

2)尽量精细。

如果注视目标依据轮廓就能辨别,孩子往往凭借猜测(而不是看清)就能说出是什么,这时就无法分辨他的反转拍训练是否到位。

3)单页素材多。

同一个画面中最好有很多个目标用于判断。

例如一粘贴画上有几十个小卡通形象,使用反转拍时可以逐个辨认。

如果一个画面上只有一个目标用于辨认(例如一个大头像)辨认完一次之后需要再翻一页,否则就没法判断孩子是否看清。

这条我说了好几次“看清”,“看清”这个动作在反转拍使用过程中是最重要的法则之一,切记。

上面提的各种“平面素材”,只有一类特殊,就是游戏画面,游戏画面是动态的、时时变化的,画面可以通过轮廓判断,但操作点往往是精细的(如《超级玛丽》需要看清地上的小怪物距离游戏人物的距离、需要踩准水管边缘)。

推荐一种特别适合翻转拍训练的游戏,就是《连连看》。

一方面这种游戏的版本非常多,选择面大;另一方面,各种图片大小和难度的《连连看》可以挑选最适合孩子智力水平的用;另外就是,这种游戏的画面精细度比较高,尤其是有些高难度的《连连看》中有些卡片相似却不相同,可以同时起到视觉刺激的弱视训练作用。

我在本文后面会讲到“训练合格标准”,即患者对一种参数反转拍的使用达到了正常视觉的人水平。

这个标准,需要使用静态目标测定,而不是游戏这样的动态画面。

相比之下,对于中重度弱视患者而言,更适合选择第二类反转拍训练视标,这也是为什么眼科之家之前没有向家长们推荐视力卡的原因。

在接近弱视临床治愈时,使用视力卡训练,则有很多妙处:

精度高、判断难,同时有助于精细视力的改善和拥挤解除。

反转拍的使用方法:

  1、使用原则

  总的训练原则是“先易后难”。

指两方面——

 1)反转拍参数有低度到高度

眼科之家分享的反转拍训练方法自然是与弱视最相关的,与视疲劳者反转拍用法有一些不一样,后者可以跟帖提问,我再针对性讲。

对伴随调节功能不足的弱视患者而言,他们的调节能力训练节奏,就好比教一个身材瘦弱的运动员举重。

要先让他们从微弱调节能力过渡到具备最小幅度的调节能力,之后慢慢的增加反转拍度数,就好比让这个运动员先举30公斤杠铃,当他举30公斤能够游刃有余、灵活而有力后,再开始练习40公斤的杠铃;等40公斤杠铃也信手拈来、轻松掌握后,再换成50公斤的杠铃……懂了吗?

所以一般要视弱视患者的病情,看选择+-0.50DS、+-1.00DS还是+-2.50DS的反转拍更合适作为起点。

例如先选择的是+-0.50DS的,训练达到合格标准后(后面讲),更换成+-1.00DS的翻转拍,以此类推。

从这点讲,家长购买多一些反转拍,形成阶梯,对孩子的弱视康复是很好的,千万不要舍不得花这点钱(一副反转拍市面价格一般是三五十块钱到一两百元)。

实在舍不得,就把反转拍参数阶梯放大一点,如选择+-0.50DS、+-1.50DS、+-2.50DS的。

当然,具体需要什么参数的反转拍阶梯,可以试验性的看孩子使用某参数的反转拍时,在要求距离是不是两面都能看清。

也建议结合孩子病情咨询专业人士(可以给眼科之家写信、本留言咨询)。

 2)视力卡或者训练视标的由简到繁

这点对于那些对图形图标尚懵懂、还不知道E字视标和字母为何物的小弱视患者来说,尤其实用。

可以让孩子们先使用线条轮廓粗大、他们认识的卡通图片开始,之后一点点将容精细度和数量增加起来,最终能够玩《连连看》或者读英文单词。

孩子具体能训练什么视标,我不想把家长们限制在框框里,总之以你们观察到的、孩子能熟练辨认最精细目标为准。

  2、反转拍的具体操作

1)基本把持方法:

最错误的做法是把翻转拍竖起来拿(一眼前为近视片,另一眼前是远视片)!

应该横着拿,即反转拍手柄应该是水平的,而不是垂直的。

如下图:

正确的反转拍握持方法

  2)视距要求:

眼睛距离视力卡(视标)40cm。

大致40cm就好,30~45cm之间吧。

距离太近,会加大近视片一侧的调节调用和减小远视片一侧的调节代偿(不建议深究这块),削弱反转拍的作用,很多家长说“近视片一侧看着不清”,也与距离过近有关系。

可以像上图那样的自然坐姿训练(一般视距是30cm左右),也可以把视力卡像电脑显示器方式一样,在眼前40cm左右的距离立起来。

 3)反转拍离眼距离:

紧贴眼镜片。

不戴眼镜的患者,尽量贴近眼睛。

4)眼睛与视力卡的夹角:

90度。

即尽量保持视线与视力卡垂直。

5)开始反转(具体操作)!

(1)准备上述准备后,孩子将反转拍放到眼前(无所谓先用近视片一侧还是远视片一侧),看视力卡或者上面提到的目标物。

这个地方提示一下,弱视患者做反转拍时,建议家长陪同。

刚开始用反转拍时,家长用笔尖或者手指指一个视标,告诉孩子看清楚后大声的说出来是什么。

记得嘱咐孩子,一定是“看清楚后”才说出答案。

看清楚后要立刻反转反转拍——如从两片近视片反转到两片远视片一侧,当然也可以通过上下平行移动镜片,获得一样的“反转”效果。

(2)反转瞬间,家长立刻让她辨认下一个视标,孩子看清后再次说出来是什么,之后再次反转,识别下一个视标……如此反复。

每次训练10-15分钟结束,如果时间不充裕,一次3-5分钟也可以。

这里说一下,孩子掌握要领后,可以依次说出下一个视标是什么,家长解放出双手后观察和陪同就可以。

如果是观看漫画书或者黏贴画,可以反复看一个画面上的不同部位,只要孩子一直保持遵守上述规则。

家长始终作为一个观察者、裁判者、慰藉者,要裁判孩子是否保持了视距、保持了看清后迅速反转,并时刻鼓励孩子的认真训练。

为了减轻孩子疲劳度,还可以由家长握持翻转拍,孩子喊出视标后,家长帮助反转反转拍。

这里家长自己体会就好。

(3)对单眼弱视、两眼弱视程度不同或者有斜视的患者来说,初期只练单眼(双眼弱视需要交替训练),开始双眼视觉训练后两眼同时训练。

(4)初期使用,孩子可能会不理解,或者真的看不清(无论是单面看不清还是双面都看不清),属正常现象。

家长要尽量安慰孩子并更换更容易辨认的视力卡/训练视标。

因为弱视孩子的视力模糊与使用反转拍后光学作用产生的模糊,他们往往表述不清楚,也因为孩子本身就抗拒使用差眼单眼视物,家长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前期可以放水,让孩子逐渐领悟到反转拍的“神奇”(确实有点神奇,反转瞬间是先模糊后清楚的)后,加上训练视标对她们有吸引力,会获得更好的配合度。

必要的话,初期可以让孩子通过调整视距(见前面介绍)让反转的两面都看清。

关于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敏度达标

这个标准是不低于1周期/3秒。

这里一个周期指的是反转拍正负镜两侧各看清一次——如使用+-1.00DS反转拍,-1.00DS看清一次,+1.00DS看清一次,即为1周期。

不低于1周期/3秒,相当于每分钟要反转20个周期以上(严格讲,要求两眼差别不能大于2个周期)。

家长可以用一个闹钟计时,经常测试一下。

1周期/3秒是略高于调节灵敏度正常值的(双眼的调节灵敏度检查正常值不少于15周期/分;单眼不少于18周期/分,双眼之间的差别不大于2个周期/分),定制这样的标准可以让眼睛有更充裕的代偿空间。

达到这个标准,意味着可以更换更高一级的反转拍和尝试更精细的视力卡/目标物了。

灵敏度(周期数)达标了,也同时意味着调节幅度达标了。

写在后面

在开展各种弱视训练项目之前,做一下反转拍训练可以使接下来的训练拥有更好的效率;在长时间使用近距离弱视训练后(如治疗仪训练、穿珠子穿针等),使用数分钟反转拍,有助于释放调节疲劳;弱视合并近视的患者,在治疗方案中把反转拍搭配进去,有助于减轻弱视训练的近视诱发副作用.

 

综合验光仪验老视

一、步骤:

融合交叉柱镜(FCC)初步确定老视附加

负相对性调节/正相对性调节(NRA/PRA)

测量精确调整老视附加

最后确定老视附加

1、融合交叉柱镜(FCC)初步确定老视附加:

在完成远距离屈光矫正的基础上进行,近瞳距,双眼放置±0.50D交叉柱镜,40厘米处放置方格视标,合适照明。

询问被测试者哪条线更亮更清晰,如有老视存在,被测试者会报告水平线比垂直线清晰,以每次+0.25D在双眼前同步逐渐增加正镜,直到被测试者诉水平和垂直线同样清晰,近增加度数为老视的初步老视附加量

2、负相对性调节/正相对性调节(NRA/PRA)、测量精确调整老视附加

NRA/PRA测量的目的是检查被测试者在总的辐辏需求固定双眼视的情况下增加和降低调节的能力。

如老视附加适当NRA/PRA的绝对值应当相等。

NRA/PRA测量是在获得老视初步附加的基础上进行,双眼处于“O”位,

近视力表置于40厘米处,注视对最好近视力上一到两行的视标,先测NRA:

同时加正镜,每次+0.25D直至第一次出现持续性的模糊。

第一次持续性的模糊是指最初看到的清晰视标不再那么清晰,但可能还是可以阅读,记录总的加光量,回到初始值,重新确定视标是清晰的。

测PRA加负镜,每次-0.25D直至第一次出现持续性的模糊,记录总的加光量。

老视的附加精确调整:

(NRA+PRA)/2+老视初步附加=老视附加量

最后确定老视附加:

根据被测试者的习惯距离进行±0.25D的调整,并进行试镜架试戴即可完成老视的验配。

综合验光仪作视功能检测

一、隐斜的测定:

VonGrafe技术测定水平隐斜和垂直隐斜

步骤:

1、综合验光仪上放置原矫正处方,远用瞳距,双眼为与“O”位,右眼前放置12个棱镜度底朝;左眼前放置6个棱镜度底朝上。

2、用0.6到0.8的单个视标。

3、询问被测试者是否看到两个视标,一个位于右上,一个位于左下。

4、如果被测试者只看到一个视标,检查是否有单眼遮盖或视超出视野围,

5、如果视标超出视野围,适当减小棱镜度数。

6、如果视标位于左上和右下则增加底朝的棱镜度数,直至视标位于右上和左下。

A、测定水平隐斜:

指导被测试者注视左下方的视标并保持视标的清晰,告诉被测试者同时注意上方的视标,你会移动上方的视标使其向下方的视标靠近,直至两个视标在垂直上对齐成直线。

以每秒两个棱镜度的速度往外移动底朝的棱镜,直到被测试者报告两个视标垂直成一直线,记住此时的棱镜度数和底的方向。

沿同一方向继续移动棱镜,直至被测试者报告视为左上和右下,往相反方向移动棱镜,直至两个视标在垂直上重复对齐同直线记住此时的棱镜度数和底的方向,如果上一步骤中两次测量的结果相差小于3个棱镜度取测量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如果相差大于3个棱镜度重复测量。

B、测量远垂直隐斜:

与测量水平隐斜的步骤相同步骤:

1、综合验光仪上放置原矫正处方,远用瞳距,双眼为与“O”位,右眼前放置12个棱镜度底朝;左眼前放置6个棱镜度底朝上。

2、用0.6到0.8的单个视标。

3、询问被测试者是否看到两个视标,一个位于右上,一个位于左下。

4、如果被测试者只看到一个视标,检查是否有单眼遮盖或视超出视野围,5、如果视标超出视野围,适当减小棱镜度数。

6、如果视标位于左上和右下则增加底朝的棱镜度数,直至视标位于右上和左下。

指导被测试者注视右上方的视标并保持视标的清晰,告诉被测试者同时注意下方的视标,你会移动下方的视标使其向上方的视标靠近,直至两个视标在水平上对齐成直线。

以每秒两个棱镜度的速度往下移动底朝上的棱镜,直到被测试者报告两个视标水平成一直线,记住此时的棱镜度数和底的方向。

沿同一方向继续移动棱镜,直至被测试者报告视为左上和右下,往相反方向移动棱镜,直至两个视标在水平上重复对齐同直线记住此时的棱镜度数和底的方向,如果上一步骤中两次测量的结果相差小于3个棱镜度取测量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如果相差大于3个棱镜度重复测量。

远隐斜的测量正常值:

远水平隐斜:

1△XP(外隐斜)(±3△)

1△XP(隐斜)(±3△)

远垂直隐斜:

0(正位)

二、VonGrafe技术测定近水平隐斜和垂直隐斜(方法和远测量基本相同)

近瞳距,右眼前放置12个棱镜度底朝,左眼前放置6个棱镜度底朝上,近用视标放在40厘米处,用单行和单列视标。

近隐斜的测量正常值:

近水平隐斜:

3△XP(外隐斜)(±3△)

老视者:

8△XP(隐斜)(±3△)

近垂直隐斜:

0(正位)

隐斜的测定还可用马氏杆或交叉图表进行。

三、远水平性集合和发散功能检测

集合:

为在底朝外棱镜刺激情况下,双眼向的能力。

发散:

为在底朝棱镜刺激情况下,双眼向外的能力。

步骤:

1、综合验光仪上放置原矫正处方,远用瞳距,双眼为与“O”位,最佳远视力上一到两行的单列视标,在双眼前放置旋转棱镜,棱镜度为0。

要求被测试者用双眼注视视标,应看到单独清晰的视标。

如果被测试者看到两个视标,则终止测试记录复视。

该检要求:

被测试者注视视标并保持清晰同时能够说出:

如:

目标变模糊(模糊点)、目标变双(破裂点)、目标重新又变成一个(恢复点)。

先测发散功能:

以每秒1个棱镜度的速度在双眼前逐渐增加底朝的棱镜,并记录被测者的主诉:

目标变模糊(模糊点)、目标变双(破裂点)、目标重新又变成一个(恢复点)时双眼前放置的总的棱镜度数,以相同的方向或破裂点在稍增加棱镜度数,反方向逐渐减少棱镜度数,直至被测者报告目标变成一个(恢复点)此时记录双眼前放置的总棱镜度数

再测集合功能: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底朝外的棱镜,记录被测者的主诉:

目标变模糊(模糊点)、目标变双(破裂点)、目标重新又变成一个(恢复点)时双眼前放置的总的棱镜度数,以相同的方向或破裂点在稍增加棱镜度数,反方向逐渐减少棱镜度数,直至被测者报告目标变成一个(恢复点)此时记录双眼前放置的总棱镜度数

远水平性集合和发散正常值

Morgan(临床成人):

BI(底朝):

X/7/4标准差:

X/3/2

BO(底朝外):

9/19/10标准差:

4/8/4

四、近水平性集合和发散功能检测:

步骤:

1、综合验光仪上放置原矫正处方,近用瞳距,双眼为与“O”位,近视力表为于40厘米处,在双眼前放置旋转棱镜,棱镜度为0。

要求被测试者用双眼注视视标,应看到单独清晰的视标。

如果被测试者看到两个视标,则终止测试记录复视。

先测发散功能:

以每秒1个棱镜度的速度在双眼前逐渐增加底朝的棱镜,并记录被测者的主诉:

目标变模糊(模糊点)、目标变双(破裂点)、目标重新又变成一个(恢复点)时双眼前放置的总的棱镜度数,以相同的方向或破裂点在稍增加棱镜度数,反方向逐渐减少棱镜度数,直至被测者报告目标变成一个(恢复点)此时记录双眼前放置的总棱镜度数

再测集合功能:

在双眼前同时增加底朝外的棱镜,记录被测者的主诉:

目标变模糊(模糊点)、目标变双(破裂点)、目标重新又变成一个(恢复点)时双眼前放置的总的棱镜度数,以相同的方向或破裂点在稍增加棱镜度数,反方向逐渐减少棱镜度数,直至被测者报告目标变成一个(恢复点)此时记录双眼前放置的总棱镜度数

Morgan(临床成人):

BI(底朝):

13/21/13标准差:

4/4/5

BO(底朝外)17/21/11标准差:

5/6/7

五、立体视功能检测:

检测粗的立体功能:

步骤:

综合验光仪上放置原矫正处方,远用瞳距,双眼前放置偏振片“P”立体视标如

指导被测试者注视圆点,询问是否看到圆点上下各有1条竖线,以及竖线和圆点的关系,有立体视者会看到如:

图2的视标。

六、Worth四点检查融合功能:

检测感觉融合功能

步骤:

综合验光仪上放置原矫正处方,远用瞳距,右眼前放置红色滤光片“RL”

左眼前放置绿色滤光片“GL”。

显示视标(图3),询问被测试者看到几个视表,图3为正常融合。

七、像大小测定:

用于检测双眼屈光参差时双眼像的大小。

步骤:

综合验光仪上放置原矫正处方,远用瞳距,双眼前放置偏振片“P”

1、测水平像不等:

显示视标图:

询问被测试者是否看到一个中心有两个框,并比较两侧框的大小,每差一条线像就相差百分之3.5。

2、测垂直像不等

步骤:

综合验光仪上放置原矫正处方,远用瞳距,双眼前放置偏振片“P”

显示视标图:

询问被测试者是否看到一个中心有两个框,并比较两侧框的大小,每差一条线像就相差百分之3.5。

如果双眼的像差大于百分之5,用框架就不是最好的选择方法了,可能要配戴隐形眼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