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3069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5.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docx

六年级下册综合教案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科版)教案

第1单元《灾害的预防与自救》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是我校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主题之一,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中发生的异常现象,给人类带来难于抗拒的危害,回顾08年雪灾,震灾,给中国带来了一场场灾难,但我们中国人民并没有被灾害吓倒,通过全国人民的众志成诚,抗灾救难,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赞歌。

本学期以《灾害的预防与自救》为主题进行研究学习,使学生了解身边常见的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如:

洪水、冰雹、地震、台风、海啸等,正确面对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危害,同时,对于一些灾害预见性征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整个活动应用了Intel未来教育理念进行开展,这种开放的教学摸式十分重视融合现代教育观念及教学手段,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了创造与施展自己才华的时间和机会,培养他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框架问题及单元概述:

1、基本问题

如何突破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问题?

2、单元问题

如何正确面对自然灾害?

3、内容问题

(1)有哪些自然灾害?

这些灾害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灾难?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自然灾害?

这些灾害有什么样的预见性征兆?

(3)自然灾害有哪些预防和自救措施?

(4)你认为本区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什么?

(5)本区域各自然要素对灾害发生有何影响?

4、单元概述:

《灾害的预防与自救》我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之一。

自然灾害方面的知识离学生生活较远,加上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地域性,对这方面知识学生了解较少,但这些内容对学生自我保护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以此主题进行开展活动。

课上我首先联系2008年发生在我国的雪灾和震灾,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性,以学生的活动、学生的视角、学生的自主学习去探索、发现、了解自然灾害。

对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危害有一种感性认识。

三、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身边常见的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如:

洪水、冰雹、地震、台风、海啸等。

了解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危害和人们与自然灾害所做的斗争。

(2)使学生认识到当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重要性,并学会当不同的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不同的自救办法;知道自然灾害的预防办法;渗透用科学的方法,减少自然灾害。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学生形成了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2)认识灾害的巨大破坏性。

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以形成遇到灾害、沉着冷静、随机应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

学习灾区少年在危难中坚强、英勇的品格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四、学习支架:

1、印刷资料:

教材、调查表、评价表

2、硬件设备:

网络微机室、阅览室

3、网络资源:

五、活动流程:

准备阶段

(1)信息技术课上,学习多媒体演示文稿等电子作品的制作。

(2)学生能快速浏览网页,搜集信息,并能下载图片、文字及网页。

第一阶段:

确定主题收集资料

活动时间:

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回忆2008年我国自然灾害的情景:

从年初的雪灾,到5.12四川汶川地震。

请学生看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由于这两次灾害发生的时间离同学们较近,所以学生的感受比较强烈,发言也比较积极,激发学生兴趣,确定活动主题。

师:

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

灾害一旦发生,人类的家园可能在瞬间被毁灭,生命可能被无情地夺走……(板书课题)

1、收集资料,了解灾害

师:

刚才我们看到了可怕的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不同的灾害有不同的特征,下面我们以这些内容问题做为研究内容,网上搜索相关知识。

出示内容问题

(1)有哪些自然灾害?

这些灾害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灾难?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自然灾害?

这些灾害有什么样的预见性征兆?

(3)自然灾害有哪些预防和自救措施?

[自然灾害的种类比较多(如:

地震、海啸、台风、滑坡、泥石流、洪涝、干旱、寒潮、龙卷风等),如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把每一类灾害的相关知识都查找出来很难做到,所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查找,其它知识的通过其它小组查找的资料了解。

]

学生网上搜集资料,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感悟,提升认识

(1)小小主播,讲述灾害

教师:

同学不仅搜集了自然灾害的图片,还了解了许多发生过的自然灾害,下面就进入我们的“新闻会客厅”,由小主播们播报新闻。

学生分全球新闻(国外发生的灾害)、国内新闻(外地发生的灾害)、地方新闻(家乡发生的灾害)进行播报。

如:

学生1:

大家好,下面播报全球新闻。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8.9级地震,并引发大海啸,给沿岸各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该地区在海啸中的遇难者总人数超过了25万人。

学生2:

大家好,下面播报国内新闻。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地震。

据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14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70人遇难,374159人受伤,失踪17428人。

直接经济损失高达近万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计。

……

教师提示:

这些自然灾害往往给人的物质和精神造成巨大的损失或痛苦,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灾害是我们人为造成的。

如:

缺乏环保意识、破坏生态平衡等。

因此,我们要注意增强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减少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损失。

(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提升认识,直面灾害

学生谈一谈了解这些自然灾害后的感受。

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哪些是无法避免的,哪些是人为的。

对于前者我们要努力建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对于后者,我们更要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懂得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二、生成问题,拓展延伸

师:

自然灾害无时无地不在发生,是人类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地域性,我们沿海地区容易发生哪些自然灾害?

出示内容问题

(1)你认为该区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什么?

(2)本区域各自然要素对灾害发生有何影响?

[学生讨论交流]

三、课后实践

教师:

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记住这些灾害,只愿灾害不再重现,悲剧不再重演。

面对灾害,人类做了些什么?

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

同学们课外围绕着内容问题进一步搜集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

亲身体验实际探究

活动时间:

两周

1、教师提出本单元的基本问题“如何突破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问题?

”介绍单元学习计划。

2、教师和学生根据上节课内容,共同初步讨论所提出的基本问题,明确研究的方法:

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影音资源,进一步查找资料。

3、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推选出小组长,每个小组可以为自己小组命名并适当分工,填写分工情况表。

4、通过小组讨论,确定单元问题:

如何正确面对自然灾害?

5、学生利用网络教室、图书馆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

第三阶段:

展示交流真情呼唤

活动时间:

一周

1、学生按小组汇报,重点说明如何正确面对自然灾害,互相补充完善,其他小组学生根据评价表对汇报的小组进行评价。

2、开展倡议活动,真情呼吁,突破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问题之间的关系,渗透用科学的方法,减少自然灾害。

解决基本问题。

3、把优秀多媒体作品发布在学校校园网,并建立“直面自然灾害”的论坛,让更多人参与讨论交流,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同时,学会当不同的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不同的自救办法,保护自我。

师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各种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报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只要我们加强安全意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就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使平安与幸福永远陪伴着我们。

第二单元展示与交流

废旧电池与环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池的种类,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对电池有初步的认识。

(2)通过查找,搜集、整理、实验等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初步感知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通过采访、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获得亲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

(2)引导学生树立关心人类的生存环境,约束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合理使用电池,注意保护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

(3)鼓励学生个性表达和创意思考、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教学安排:

活动时间大致一个月,分四个阶段。

1、确定主题。

确定分课题,学生自由组合形成活动小组,各小组讨论制订出最切实可行的一份活动计划书。

2、分组研究。

利用图书、实地考察、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3、汇报成果。

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图表、摄影、语言、文字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4、总结评价。

形成结论,评价反思,并把活动延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确定主题

1、确立主题

(1)这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由我们自己确定,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

(2)卫生委员:

最近我们班同学对我手里的这则广告特别感兴趣,我建议我们本次活动的主题就研究废旧电池与环保的关系,同意的请举手!

全班一致举手通过。

2、商讨研究方向

本主题活动具体实施可以分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调查:

(1)认识各种各样的电池;

(2)调查电池的使用情况;

(3)怎样证明废旧电池对环境是否有危害;

(4)了解废旧电池危害;(板书)。

3、形成活动小组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住址由学生自由组合分组,民主选定组长,确定组名,组名分别为探究小组、调查小组、实验小组、环卫小组。

分别针对以上四个问题进行研究。

4、商讨研究方法

通过学生的讨论,总结出这样的一些研究方法:

(1)上网查资料

(2)问教师家长、同学

(3)可以在校内进行采访

(4)制作调查表

(5)实验、收集实物等。

5、各小组根据活动地点,时间、内容及组员工作分配等问题,进行计划书的撰写。

第二课时分组研究

1、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及时了解各小组的研究情况,并加以指导。

第三课时汇报成果

1、引出课题。

前段时间,我们共同确立了一个研究课题《电池与环保》,并分组进行了研究活动,约好今天我们来回报研究成果,你们准备好么吗?

哪个小组先汇报?

2、实验小组汇报:

小组设计了两个实验来证明废电池是有危害的。

实验一、废电池对动物的危害

我们取了三个烧杯,编号为1、2、3号,分别加入350毫升自来水,每个烧杯里再放入两条从市场里买来的金鱼。

上课前1小时在2号烧杯里放入2节剪碎的5号电池,在3号烧杯里放入4节剪碎的废电池。

现在我们把三个烧杯放在中间的桌子上,大家看,2号烧杯里的鱼已经麻木,奄奄一息了,3号烧杯里的鱼已经死了。

实验二、废电池对植物的危害

一个月前,他们从校门口的水道里挖了两棵长势差不多的虞美人花,同时栽在两个盛有同样泥土的花盆里,一个月来,我们每天分别给这两盆花的1号浇的自来水,给2号花盆浇同样多的废电池水,现在我们把这两盆花展示给同学看,自来水浇灌的1号长势良好,而废电池水浇灌的2号花早已死亡,根已经腐烂。

以上两个实验可以证明,废电池对动植物油危害。

进而我们推断废电池水会对我们人类带来危害。

3、调查小组争着汇报:

小组的任务是调查废电池的去向,以及人们使用电池的情况。

我们发现废电池有的被扔在垃圾箱里,有的被随意扔在水道里,有的甚至成了一年级小同学手里的玩具。

调查小组针对以下四个问题从5月9日开始在学校对100师生和村里50户居民中展开了调查:

1、您平均一星期使用多少干电池?

()

A、2节以下B、2~4节C、4~6节D、6节以上

2、您认为使用哪种电池比较合算?

()

A、普通干电池B、充电电池

3、您一般如何处理废电池?

()

A、随地丢弃B、丢入垃圾箱C、丢入废电池回收箱

4、你知道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吗?

()

A、知道B、不知道C、知道一点

他们用旧挂历纸制作了四张统计图,调查结果显示:

有50%的人每星期使用干电池的用量约为2节;有85%选择使用普通干电池;而用完电池呢?

近62%的人都将其扔入垃圾箱,而且有57%的人根本不清楚身边废电池是否有危害。

我随即对调查小组进行了采访,调查活动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4、环卫小组汇报

(1)日本神奈川废电池事件

1939年11月9日,日本神奈川县一家脑科医院收治了一名神智不清的男子。

这名男子发病初起时只是原因不明地面部浮肿,3天后浮肿蔓延至脚部,第8天开始视力减退,自言自语,不断哭泣,后发展为神志不清,人们都认为他“疯了”。

这名男子被送进医院后,终于在极度痛苦中,因心力衰竭死亡。

此后,与死者同村居住的人中又接二连三地出现了15名同样症状的“疯子”。

这不得不引起了医学研究人员的注意。

经过神奈川县卫生研究所的调查和尸体解剖,断定这些“疯子”都死于重金属中毒。

事发后,日本有关部门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发现死者生前都饮用了某商店周围3口水井的水。

其中饮用1号水井的8个人全部发病。

在对水井进行调查时,令人震惊的是竟然在距1号井5米内的地方挖出了380节已腐烂的废电池!

追根溯源,最后弄清这380节废电池是该商店在卖出新电池后,把顾客丢下的废电池集中埋在了后院,致使周围井水污染,从而导致了这场悲剧。

(2)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

汞、锰、锌、镉、镍、铅等

(3)废电池扔土壤里,其中的成分就会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人们一旦食用受污染的土地生产的农作物或是喝了受污染了的水,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就会进入人的体内,慢慢的沉积下来,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4)高血铅影响肾、肝、神经系统和造血器官,干扰肾功能和生殖功能,不可逆转地损伤大脑。

会使儿童出现行为问题、低智商和精力难以集中。

汞中毒有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急躁、易怒、好哭等症状,重度中毒时发生明显的性格改变、情感障碍、智力减退。

镍通常从饮食中摄入,被认为可诱发肺癌和鼻窦癌。

镍中毒主要引起呼吸系统损害,严重者神志模糊或昏迷,并发心肌损害。

(5)我国废旧电池的状况及危害

我国废电池潜在危害不容忽视,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和关注。

现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几乎一天也离不开电池。

按我国年消费电池70亿-80亿只计算,人均一年要消费5至6只电池。

最常使用电池的是手机、随身听、遥控器等。

仅以手机为例,目前全国手机用户超过1亿户,一个用户一年至少要用2只电池,一年就消耗2亿多只。

(6)据测量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土壤里,可以使一平方米土地失去利用价值。

一个钮扣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7)请大家不要随意解剖废电池,不要把电池投入火中,因为电池不但有毒,而且有可能爆炸!

5、探究小组汇报:

展示:

电池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电池,电池的种类也很多,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认为电池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大类:

一次性电池,它主要包括锌锰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银扣式电池。

锌锰电池:

生活中常用的1号或5号干电池大多是该种电池,此种电池适用手电筒、收音机等。

由于外皮由锌组成,所以电池用完时,锌皮易被蚀穿而使电解液漏出,所以电池用完后应取出,以免腐蚀电器。

碱性锌锰电池:

该电池电解液为碱性,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负极为锌池,所以可以连续大容量放电,外壳为铁皮封闭,可防电解液渗漏。

所以该电池是传统干电池的替代产品,但价格略高于传统干电池。

锌银扣式电池:

这种电池体积小,但有优越的大电池放电性能,放电电压平稳,被广泛用于电子表、石英钟、计算机CMOS电池等。

第二大类:

充电电池。

它主要包括铅酸蓄电池、碱式镍镉电池、氢镍电池。

铅酸蓄电池:

这是最常用的多次电池,现在广泛应用在摩托车和汽车上。

碱式镍镉电池:

这种电池使用寿命长,可循环充放电数次,耐冲击,耐振动,自放电小,所以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中。

例如我们用的随身听等小电器均可用该种充电电池。

氢镍电池:

这种电池的突出优点是循环使用寿命长,可达10年,缺点是成本较高,自放电速度较大,且由于内部有高气压,所以有爆炸的可能性,但其使用前景很乐观。

现已逐步在航天领域取代镉镍电池。

第三大类:

新型电池。

它包括锂电池、燃料电池等。

锂电池:

电池能量比高,有宽广的温度使用范围,放电电压平坦,体积小,无电解液渗漏。

该电池特别适于做为心脏起搏器电源。

锂电池也可用做高性能的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等。

燃料电池:

这种电池可用氢气、甲烷等作为燃料,工作时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电池连续工作稳定。

燃料电池特别适宜航天事业,首先燃料电池能量高、质量轻。

其次燃料电池产物多为水,经处理后可供宇航员食用,可减少携带重量。

6、教师补充,我把这段时间我搜集的资料用件展示给同学看,主要包括:

介绍干电池极其用途、种类、结构与原理、废电池的主要危害、电池中汞的作用及用量、痛痛病和水俣病、我国电池消费现状、电池回收与处理等几个方面。

如果我的资料与同学的重复,就略过。

7、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电池有了怎样的认识?

8、你觉得,我们该怎样合理使用电池?

学了这么多的新知识,你最想做什么?

第四课时总结评价,课后延伸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和小公民责任感,将意识与责任感转化为行为。

2、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一个自评、互评。

3、通过评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探索的兴趣。

活动过程:

1、自我总结

学生自我反思,写出活动感受。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

同时也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施展个性和才能,对成果的分享及思考,从而让学生自我改进、自我发展。

2、评奖、颁奖

评出小组奖和个人奖。

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过程进行评。

通过自评、互评,让他们获得一个真实的自我。

3、课后延伸

(1)向人们宣传废电池对于环境的危害,让人们知道如何处理废电池。

(2)呼吁大家都行动起来,不要乱扔废电池,撰写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3)校内设立废电池回收箱,学生到街上、集市上发宣传单

第三单元车迷天地

教学目标:

1、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就某一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能在团队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提高自身交往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性设计能力。

3、了解各种汽车的知识及与环境的问题等,培养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有关汽车各方面的知识资料及各种汽车的图片资料、计划表等

教学难点:

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就某一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了解汽车的相关知识及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提出课前教学目的和要求:

同学们,汽车从80年代就更直接地走入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们就运用观察、统计的方法了解一下汽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待会,我们将请同学们利用空余时间或周末到学校附近的马路边观察各种汽车,要求同学们找准观察点,并进行认真记录。

二、按要求展开实际调查。

三、汇报调查结果、总结实际经验。

四、质疑问题

五、归纳总结,提出研究内容。

1、汽车的种类;

2、汽车与安全;汽车与环保;未来的汽车。

六、自由分组,合作展开探究,制订研究计划。

七、找出核心问题,定好目标。

1、汽车分类及作用。

2、汽车与安全:

了解我们周围发生的一些交通意外情况;从生活中找一些交说你了解的一些事例说明安全驾驶的重要性。

3、汽车与环保:

各种汽车尾的排汽情况;排汽对人体的危害,汽车的噪声污染。

八、进行具体分工,细化研究内容,制定调查表。

第三课时

一、课前分工合作、查找资料,填写调查表。

二、抓重点、进行汇报指导

同学们,前面几次活动我们已就关于汽车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探究,谁来说说看,你们都是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的

三、汇报交流

学生:

1、围绕核心问题以各种形式汇报其结果;

2、向台下的同学们发问或请他们提意见、作出评价。

老师:

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补充,并及时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一些问题。

四、交流、互评:

评出团体协作奖。

第四课时

一、交流前面所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汽车的图片及资料。

二、讨论:

根据汽车对环境的影响,我们未来的汽车应该是怎样的?

你想设计什么样的汽车呢?

三、小组汇总并在全班交流汇报,大家可以质疑或提出建议。

四、画出自己心中未来的汽车。

五、展示评比交流。

六、小结延伸

鼓励学生绿色出行,保护环境;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可根据自己或同学设计的未来的汽车图制作出汽车模型

第四单元我们的旅行计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旅游计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知道怎样制订旅游计划;

2、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查阅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意识。

3、让学生亲自做一个旅游计划,并且展示自己或小组的计划,为旅游做好充分准备;

4、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爱好,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教学重点:

旅游计划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知道怎样制订旅游计划

教学难点:

计划切合实际,详细具体,科学化

教学准备:

查阅相关旅游点图片资料(地理历史、人文景观、风土人情等)、计划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阶段

1、旅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

春游、秋游、节假日游,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

可怎样旅行才更有意义更有收获呢?

这就我们这个单元所要探讨的。

板书课题

2、让学生自学教材P19-P23。

并思考:

假如让你来设计班级的春游计划,应该考虑哪些方面?

要做哪些准备?

二、发展阶段

1、议一议:

采用分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出去春游,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出行时间、旅游点、景区情况、出行方式、旅行物品、天气、路线、费用、同学们的春游意愿、可以开展的相关活动等)

2、写一写:

让学生把出去旅游需要考虑的问题按小组分工设计方案,并根据方案课后分头查阅资料或询问老师、家长,把上面议论的地点情况、路线、费用、旅行物品、出行方式等情况弄清楚,并写在设计的方案表格内。

第二课时

3、整理交流:

各小组先交流整理所收集的资料,并完善所设计表格内容。

4、汇报展示:

各小组派代表把他们调查的春游情况进行全班汇报,其它组可以提出疑问。

5、意向调查:

根据刚才各组汇报的情况,选出你最希望最适合去的的地方。

6、统计结果:

把同学们选择最集中的几个地点列举出来,然后投票确定春游的地点。

7、根据春游的地点,每人设计一个详细的春游活动方案,使这次春游更有意义,更精彩有趣。

包含内容:

时间、人员、活动安排、所带物品、安全卫生保障、出行方式、路线、费用等

三、布置下个计划要收集的资料:

假日旅游目的地的相关资料。

第三、四课时

一、导入:

假如给你五天的旅游时间,让你来制订一个家庭假日旅游计划……引出主题。

二、基本活动

1、说一说:

我最想去哪里旅游,为什么?

那里有什么值得旅游的地方?

假若去最基本要准备哪些?

要考虑哪些方面?

2、展示分享:

把课前准备的假日旅游目的地的相关资料进行小组分享。

3、讨论交流:

根据制定春游的方法,制订一个比小红更详细具体的旅游计划,并写出来:

地点、时间、天气、行程、物品、路线、出行方式、住宿、活动安排、费用预算。

4、试一试:

根据教材和大家的意见提出评价的标准。

然后以小组形式比一比谁的计划做得最好,再推荐到全班展示与交流。

三、活动评价:

通过设计春游和假日旅游计划,谈谈自己制订旅游计划的收获和体会

四、活动延伸:

你还想做哪方面的活动设计。

第五单元巧用废品学科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巧用废品学科学,使学生树立起节约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