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十八课翻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3302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十八课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古代汉语十八课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古代汉语十八课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古代汉语十八课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古代汉语十八课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古代汉语十八课翻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古代汉语十八课翻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古代汉语十八课翻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古代汉语十八课翻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古代汉语十八课翻译.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古代汉语十八课翻译.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十八课翻译.docx

《古代汉语十八课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十八课翻译.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代汉语十八课翻译.docx

古代汉语十八课翻译

第十八课语序和省略

一鸣惊人

【繁】淳于髡者,齊之贅婿也。

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

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百官荒亂,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諫。

淳於髡說之以隱曰:

“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

”王曰:

“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於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誅一人,奮兵而出。

諸侯振驚,皆還齊侵地。

威行三十六年。

語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發兵加齊。

齊王使淳于髡之趙請救兵,齎金百斤,車馬十駟。

淳於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

王曰:

“先生少之乎?

”髡曰:

“何敢!

”xx曰:

“笑豈有說乎?

”髡曰:

“今者臣從東方來,見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

‘甌簍滿篝,汙邪滿車,五穀蕃熟,穰穰滿家。

’臣見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於是齊威王乃益齎黃金千鎰,白璧十雙,車馬百駟。

髡辭而行,至趙。

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

楚聞之,夜引兵而去。

【简】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

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

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

“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王曰: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

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威行三十六年。

语在《田完世家》中。

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

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绝。

王曰:

“先生少之乎?

”髡曰:

“何敢!

”xx曰:

“笑岂有说乎?

”髡曰:

“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旁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而祝曰:

‘瓯篓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

’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于是齐威王乃益赍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

髡辞而行,至赵。

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

楚闻之,夜引兵而去。

【译文】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

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

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委托给卿大夫。

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

齐王身边近臣都不敢进谏。

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

“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不叫,大王知道这只鸟是怎么一回事吗?

”齐威王说:

“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

”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二个县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

齐国的声威竟维持达三十六年。

这些话全记载在《田完世家》里。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

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

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子的带子都笑断了。

威王说:

“先生是嫌礼物太少么?

”xx说:

“怎么敢嫌少!

”威王说:

“那你笑,难道有什么说辞吗?

”淳于髡说:

“今天我从东边来时,看到路旁有个祈祷田神的人,拿着一个猪蹄、一杯酒,祈祷说:

‘高地上收获的谷物盛满篝笼,低田里收获的庄稼装满车辆;五谷繁茂丰熟,米粮堆积满仓。

’我看见他拿的祭品很少,而所祈求的东西太多,所以笑他。

”于是齐威王就把礼物增加到黄金千镒、白璧十对、驷马车百辆。

淳于髡告辞起行,来到赵国。

赵王拨给他十万精兵、一千辆裹有皮革的战车。

楚国听到这个消息,连夜退兵而去。

xx谏孝文帝

【繁】張廷尉釋之者,堵陽人也,字季。

有兄仲同居。

以訾為騎郎,事孝文帝,十歲不得調,無所知名。

釋之曰:

“久宦減仲之產,不遂。

”欲自免歸。

中郎將袁盎知其賢,惜其去,乃請徙釋之補謁者。

釋之既朝畢,因前言便宜事。

文帝曰:

“卑之,毋甚高論,令今可施行也。

”於是釋之言秦漢之閒事,秦所以失而漢所以興者久之。

文帝稱善,乃拜釋之為謁者僕射。

釋之從行,登虎圈。

上問上林尉諸禽獸簿,十餘問,尉左右視,盡不能對。

虎圈嗇夫從旁代尉對上所問禽獸簿甚悉,欲以觀其能口對響應無窮者。

文帝曰:

“吏不當若是邪?

尉無賴!

”乃詔釋之拜嗇夫為上林令。

釋之久之前曰:

“陛下以絳xx何如人也?

”上曰:

“長者也。

”又複問:

“xxxx如何如人也?

”上複曰:

“長者。

”釋之曰:

“夫絳侯、東陽侯稱為長者,此兩人言事曾不能出口,豈斅此嗇夫諜諜利口捷給哉!

且秦以任刀筆之吏,吏爭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無惻隱之實。

以故不聞其過,陵遲而至於二世,天下土崩。

今陛下以嗇夫口辯而超遷之,臣恐天下隨風靡靡,爭為口辯而無其實。

且下之化上疾於景響,舉錯不可不審也。

”文帝曰:

“善。

”乃止不拜嗇夫。

上就車,召釋之參乘,徐行,問釋之秦之敝。

具以質言。

至宮,上拜釋之為公車令。

【简】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

有兄仲同居。

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

释之曰:

“久宦减仲之产,不遂。

”欲自免归。

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

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文帝曰:

“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

”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闲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

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

释之从行,登虎圈。

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

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

文帝曰:

“吏不当若是邪?

尉无赖!

”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

释之久之前曰:

“陛下以绛xx何如人也?

”上曰:

“长者也。

”又复问:

“xxxx如何如人也?

”上复曰:

“长者。

”释之曰:

“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斅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

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

以故不闻其过,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

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

”文帝曰:

“善。

”乃止不拜啬夫。

上就车,召释之参乘,徐行,问释之秦之敝。

具以质言。

至宫,上拜释之为公交车令。

【译文】

廷尉张释之,是堵阳人,字季。

和他的哥哥仲生活在一起。

由于家中资财多而作了骑郎,侍奉汉文帝,十年内得不到升迁,默默无名。

张释之说:

“长时间的做郎官,耗减了哥哥的资财,使人不安。

”想要辞职回家。

中郎将袁盎知道他德才兼备,惋惜他的离去。

就请求汉文帝调补他做谒者。

张释之朝见文帝后,就趋前陈说利国利民的大计方针,文帝说:

“说些接近现实生活的事,不要高谈阔论,说的应该现在就能实施。

”于是,张释之又谈起秦汉之际的事,谈了很长时间关于秦朝灭亡和汉朝兴盛的原因。

文帝很赞赏他,就任命他做了谒者仆射。

一次,张释之跟随汉文帝出行,登临虎圈,汉文帝询问书册上登记的各种禽兽的情况,问了十几个问题,上林尉只能东瞧西看,全都不能回答。

看管虎圈的啬夫从旁代上林尉回答了皇帝提出的问题,答得极周全。

想借此显示自己回答问题有如声响回应而且无法问倒。

汉文帝说:

“做官吏不该像这样吗?

上林尉不可依靠。

”于是命令张释之让啬夫做上林令。

张释之过了一会儿才上前说:

“陛下认为绛侯周勃是怎样的人呢?

”文帝说:

“是长者啊!

”又再一次问:

“东阳侯张相如是怎样的人呢?

”文帝再一次回答说:

“是个长者。

”xx说:

“绛侯与东阳侯都被称为长者,可这两个人议论事情时都不善于言谈,现在这样做,难道让人们去效法这个喋喋不休伶牙俐齿的啬夫吗?

秦代由于重用了舞文弄法的官吏,所以官吏们争着以办事迅急苛刻督责为高,然而这样做的流弊在于徒然具有官样文书的表面形式,而没有怜悯同情的实质。

因为这个缘故,秦君听不到自己的过失,国势日衰,到秦二世时,秦国也就土崩瓦解了。

现在陛下因为啬夫伶牙俐齿就越级提拔他,我想恐怕天下人都会追随这种风气,争相施展口舌之能而不求实际。

况且在下位的人被在上的人感化,快得犹如影之随形声之回应一样,陛下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不审慎啊!

”文帝说:

“好吧!

”于是,取消原来的打算,不再任命啬夫为上林令。

文帝上了车,让张释之陪乘在身旁,车慢慢前行。

文帝问张释之秦政的弊端,张释之都据实而言。

到了宫里,文帝就任命xx做了公车令。

xx牧羊

【繁】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

劍斬虞常已,律曰:

“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死。

單于募降者赦罪。

”舉劍欲擊之,勝請降。

律謂武曰:

“副有罪,當相坐。

”xx曰:

“本無謀,又非親屬,xx坐?

”復舉劍

擬之,武不動。

xx曰:

“蘇君!

律前負漢歸匈奴,幸蒙大恩,賜號稱王;擁眾數萬,馬畜彌山,富貴如此!

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

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

”武不應。

律曰:

“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

今不聽吾計,後雖欲復見我,尚可得乎?

xx罵xx曰:

“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於蠻夷,何以女為見!

且單于信女,使決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鬥兩主,觀禍敗。

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兩國相攻。

匈奴之禍,從我始矣。

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

單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

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

匈奴以為神。

乃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羝乳乃得歸。

別其官屬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

仗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

積五六年,單于弟於靬王弋射海上。

武能網紡繳,檠弓弩,於靬王愛之,給其衣食。

三歲余,王病,賜武馬畜、服匿、穹廬。

王死後,人眾徙去。

其冬,丁令盜武牛羊,武複窮厄。

【简】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

“副有罪,当相坐。

”xx曰:

“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

“苏君!

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武不应。

律曰: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

xx骂xx曰:

“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实时诛灭;独匈奴未耳!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

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积五六年,单于弟于靬王弋射海上。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于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

王死后,人众徙去。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译文】

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

剑斩虞常后,卫律说: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应当处死。

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

”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

卫律对苏武说:

“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

”xx说:

“我本来就没有参予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

”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

卫律说:

“苏君!

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

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

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

”苏武毫无反应。

卫律说:

“你顺着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

xx痛骂卫律说:

“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

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

南越王杀汉使者,结果九郡被平定。

宛王杀汉使者,自己头颅被悬挂在宫殿的北门。

朝鲜王杀汉使者,随即被讨平。

唯独匈奴未受惩罚。

你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

匈奴灭亡的灾祸,将从我开始了!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

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

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

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

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

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一共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到北海上打猎。

苏武会编结打猎的网,矫正弓弩,於靬王颇器重他,供给他衣服、食品。

三年多过后,於靬王

得病,赐给苏武马匹和牲畜、盛酒酪的瓦器、圆顶的毡帐篷。

王死后,他的部下也都迁离。

这年冬天,丁令人盗去了苏武的牛羊,苏武又陷入穷困。

论贵xx疏

【繁】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禹、湯,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

地有遺利,民有餘力,生穀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遊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民貧,則姦邪生。

貧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農;不農則不地著;不地著,則離鄉輕家。

民如鳥獸,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

夫寒之於衣,不待輕煖;饑之于食,不待甘旨。

饑寒至身,不顧廉恥。

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

夫腹饑不得食,膚寒不得衣,雖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明主知其然也,故務民于農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廩,備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趨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擇也。

夫珠玉金銀,饑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眾貴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其為物輕微易臧,在於把握,可以周海內而亡饑寒之患。

此令臣輕背其主,而民易去其鄉,盜賊有所勸,亡逃者得輕資也。

粟米布帛,生於地,長於時,聚於力,非可一日成也;數石之重,中人弗勝,不為姦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饑寒至。

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

【简】圣王在上,而民不冻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也,为开其资财之道也。

故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而国亡捐瘠者,以畜积多而备先具也。

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禹、汤,加以亡天灾数年之水旱,而畜积未及者,何也?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尽垦,山泽之利未尽出也,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

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着;不地着,则离乡轻家。

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

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民者,在上所以牧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亡择也。

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

其为物轻微易臧,在于把握,可以周海内而亡饥寒之患。

此令臣轻背其主,而民易去其乡,盗贼有所劝,亡逃者得轻资也。

粟米布帛,生于地,长于时,聚于力,非可一日成也;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译文】

贤明的君主在上面(管理国家),老百姓之所以没有受冻挨饿,并不是君主能种出粮食供给老百姓吃,织出布帛供给老百姓穿,(而是能够)为百姓开发那物资财富的途径。

所以尧、禹的时代有过九年水灾,汤的时候有过七年旱灾,但国内没有被遗弃和瘦得不成样子的人,(是)由于粮食储备得多,防备的措施事先就做得很充分。

如今全国统一,土地、人口之多不亚于汤、禹的时代,加上没有接连几年的水旱灾害,但粮食储备赶不上禹、汤的时代,是为什么?

土地还有遗留下的利益(即土地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百姓还有多余的潜力,能生产粮食的土地没有被完全开垦,山林湖泽的资源没有被完全利用起来,游荡寄食的百姓(指商贾、技艺、游说等为业谋生而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还没有完全归到农业生产上来。

百姓贫困,就会出现犯上作乱、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

贫困是由于粮食不足,粮食不足是由于没有从事耕种。

不从耕种,就不会在农村长期安家落户。

不在长期在农村安家落户,便会离开家乡把家看得轻。

老百姓象鸟兽一样四处流窜、飞翔,不受约束。

即使有高高的城墙,深深的护城河,严格的法律,很重的刑罚,还是不能禁止。

人在寒冷的时候,对于衣服的要求,不一定要有了既轻便又暖和的(衣服)才穿;人在饥饿的时候,对于事物的要求,不一定要有了美味才吃(即饥不择食)。

人在饥寒的时候,就不顾廉耻了。

人们的常情是一天不吃两顿饭就会饥饿,年终不添做衣服就会受冻。

肚子饿弄不到食物,身子冷弄不到衣服,即使是慈爱的母亲也不能保有自己子女(意谓子女也不得不离开父母而去),君主又怎么能拥有他的百姓呢?

英明的君主知道那道理是这样的,所以使百姓尽力从事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增加积蓄,用来充实粮仓,防备水旱灾害,因此可以得到百姓并拥有人心(按,前者侧重于得人而言,后者侧重于得心

而言)。

老百姓,在于皇上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治理他们,奔赴财富的地方,就像水奔流向低下的地方,对于东西南北是没有选择的。

那珠玉金银,饿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但是众人以之为贵,(是)因为君主使用它的缘故。

这些东西作为物品,轻小容易收藏,(可以)放在手掌里,可以走遍全国也没有挨饿受冻的忧患。

这使臣子轻易地背离自己的国君,而百姓轻易地离开自己的乡土,盗贼受到鼓励,逃亡的人得到容易携带的轻便资产。

粮食桑麻之类的农产品生长在地里,成长起来在于天时,积聚起来在于力气,不是一天可以完成的。

几石的重物,一般人不能担负起来,(因而)不被坏人看重,(但)一天得不到它,饥寒就产生了,因此英明的君主把五谷看得很贵重而把金玉看得很轻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