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3310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3.docx

《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3.docx

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3

2021年研究生经济学问答题与答案解析43

一、问答题(共20题)

1.假定小王(A)和小李(B)的效用函数分别为U.4=xAyA,UB=XB+yB。

(1)请针对两人分别写出x对y的边际替代率公式。

(2)如果交易通过价格体系来实施,请写出均衡时的(可行的)价格比率。

(3)假定共有100单位的x和200单位的y。

最初,小王有25单位的x和75单位的y,而小李有75单位的x和125单位的y。

请说明经过市场交易后,均衡时两人分别拥有的两种商品的数量。

(4)画出这种情形的埃奇沃斯框图,标出初始禀赋配置和所有的帕累托最优配置。

【答案】:

【解析】:

2.在2012年召开的中央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迈进。

”同时报告指出,到202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1)结合你所学的经济学知识,论述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对于我国扩大内需及拉动居民消费的意义。

(2)结合你所学的经济学知识,论述在我国今后的发展目标中同时考虑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的原因及意义。

(3)结合你所学的经济学知识,论述实现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的有关政策手段。

【答案】:

(1)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对于我国扩大内需及拉动居民消费的意义可以结合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进行分析。

1)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

按照该理论,由于中低收入者具有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可以促进我国扩大内需、拉动居民消费。

2)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的三大猜测之一是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这意味着穷人的平均消费倾向比富人高,按照该理论,由于中低收入者具有更高的平均消费倾向,从而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可以促进我国扩大内需、拉动居民消费。

3)社会消费函数不是家庭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国民收入分配情况会影响社会总体的消费情况。

富有者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贫穷者边际消费倾向较高。

国民收入分配越不均等,社会消费曲线就越是向下移动。

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更加注重公平性,这样就会使得消费曲线向上移动,有助于扩大国内需求、拉动居民消费。

综上所述,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对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2)我国在今后的发展目标中同时考虑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的原因主要有:

1)GDP不是一个完美的指标,用GDP衡量国民经济活动存在很多缺陷。

CDP指标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①它不能反映社会成本;②它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方式和为此付出的代价;③它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效益和质量;④它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⑤它不能衡量社会财富分配情况和社会公正程度。

另外,GDP的统计有一定的误差。

GDP的许多数据是根据抽样调查得出来的,其中包含一定的误差。

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并不反映真实情况,因而统计出来的数字存在一定程度的虚假成分。

2)从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看,可能会存在“CDP快速增长,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却增长缓慢”的可能性,我国近年的情况正说明了这一点。

从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GDP增长虽快,但是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却落后于CDP的增长。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

①生产要素报酬意义上的国民收入并不会全部成为个人的收入;②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更多的是建立在固定资产投资超常规增长的基础上,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增长缓慢。

在我国,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大致稳定在50%,所占比重有点低,经济增长过程中民众并没有获得同等的福利待遇。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特别是国内消费支出的扩大等。

我国今后的发展目标中同时考虑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的意义主要有:

1)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居民消费。

2)有利于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3)更加注重公平,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为实现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可采取以下政策手段:

1)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改变就业结构,使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2)继续健全并实施再分配政策,进一步促进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建立基本住房保障制度,降低居民住房利息支出,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提高转移支付效率。

3)注重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

一是通过税制变动直接影响收入的初次分配结构;二是实现收入再分配,从而调整收入差距;三是利用差别税率的行为课税来调整收入差距;四是利用财产税制来调整财富差距;五是利用流转税和企业所得课税手段增强弱势群体收入获取能力。

4)加大国家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通过这一强有力的国家财政手段合理地调节社会财力的分配,以缓解因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分布、历史原因等而引起的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收入分配的差异。

【解析】:

3.古典、凯恩斯、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存在怎样的差异?

由此导致的政策含义是什么

【答案】:

(1)古典、凯恩斯、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的差异。

1)研究期限不同。

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种长期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模型的总供给曲线是一种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依据凯恩斯的货币工资的下降具有刚性的假设条件而得出的。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把短期和长期结合到一块得出自己的总供给曲线。

2)总供给曲线的形状不同。

古典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不但认为长期内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也认为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也是垂直的;新凯恩斯主义认为供给曲线在短期内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与横轴垂直的。

3)各自的解释不同。

古典学派认为,在长期中根据西方的经济学,经济的就业水平并不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而是总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此时,总供给曲线为一条垂直线,即古典的总供给曲线。

其原因在于工资的充分弹性或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

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保证了劳动市场经常处于均衡位置即充分就业;劳动的供求主要受实际工资的影响。

在名义工资既定时,价格变动将引起实际工资变动,从而导致劳动市场非均衡,或劳动供大于求,或劳动求大于供。

由于充分竞争性,非均衡将导致名义工资变动,直至重新回到均衡位置。

凯恩斯模型的总供给曲线是一种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依据凯恩斯的货币工资的下降具有刚性的假设条件而得出的。

这个假设条件的含义是:

工人们欢迎货币工资的上升,但却会对货币工资的下降进行抵抗,因此,货币工资只能上升,不能下降。

另外,由于工人们具有货币幻觉,即只看到货币的票面值而不注意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所以他们会抵抗价格水平在不变的情况下的货币工资的下降,但却不会抵抗货币工资不变下的价格水平的提高。

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实际工资的下降。

然而正是由于工人们具有货币幻觉,所以工人们会对相同的后果采取迥然不同的态度。

总之,在工资具有的下降刚性的条件下,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水平的意义是在到达充分就业国民收入以前,经济社会大致能以不变的价格水平提供任何数量的国民收入。

因为在严重的萧条状态时,由于存在着大量闲置不用的劳动力和资本设备,所以当整个社会的生产量或国民收入增长时,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会大致保持不变。

因此,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一直到充分就业时为止。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从理性预期和自然率的假说出发,不但认为长期内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在短期内总供给曲线也是垂直的,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和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因此市场总是处于出清状态,货币政策即使在短期内也是无效的。

新凯恩斯主义沿袭凯恩斯主义的传统,同时又弥补了凯恩斯主义理论的不足。

当经济出现需求扰动时,工资和价格并不能迅速调整到使得市场出清,经济可以处于非充分就业均衡;而在长期经济将调整到充分就业状态。

因此供给曲线在短期内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与横轴垂直的。

4)蕴含的政策效果不同。

古典模型中,除非总供给曲线发生变动,否则财政和货币政策只会带来价格上涨,没有任何效果。

凯恩斯模型则正好相反。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货币政策即使在短期内也是无效的。

新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要在一定程度上实行干预。

(2)各自的政策含义。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投资等于储蓄,总供给恒等于总需求,因此,国家没有必要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

凯恩斯主义认为,由于工资和价格的刚性和其他的原因,投资未必常等于充分就业状态中的储蓄”总供给未必经常等于总需求,为了稳定宏观经济的运行,国家必须执行干预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主张实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新占典宏观经济学认为无论劳动市场上的工资和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因此市场总是处于出清状态,货币政策即使在短期内也是无效的:

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政策主张:

①由于价格和工资的黏性,经济在遭受到总需求变动的冲击后,从一个非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恢复到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旨在刺激总需求的措施是必要的。

②政府关心整个社会的福利情况,而公众只关心个体的利益,两者之间往往存在冲突,需要妥善处理和协调。

【解析】:

4.假定某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6,现售价格为P=4求:

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多少,才能使得销售量增加10%?

【答案】:

由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6可知,ed=(△Q/Q)/(△P/P)=1.6,其中△Q=0.1Q、P=4,代入可得AP=0.25。

【解析】:

5.有人认为:

既然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的包络线,它表示在长期对于所生产的每一个产量水平,厂商都可以将平均成本降到最低,那么,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一定与所有的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相切于各SAC曲线的最低点,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

请说明理由

【答案】:

这句话不正确,理由是厂商长期生产的基本规律体现为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作用。

在长期,厂商能够随着产量的变化对企业的生产规模进行调整,从而降低生产的平均成本。

在企业规模从小到大不断调整的过程中,首先厂商将经历规模经济阶段,该阶段的长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即表现为LAC曲线下降。

在该阶段,下降的IAC曲线只能相切于所有S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

然后通过对企业规模的不断调整,厂商将在某一点实现生产的适度规模:

在适度规模这一点,长期平均成本达到最低水平,即表现为LAC曲线达到最低点。

在该点,L4C曲线与代表适度规模的那条SAC曲线恰好相切于各自的最低点。

最后厂商将经历规模不经济阶段,该阶段的长期平均成本不断增加,即表现为LAC曲线上升。

在该阶段,上升的LAC曲线只能相切于所有的SAC曲线最低点的右边。

在长期生产过程中,厂商会首先经历规模经济,然后实现适度规模,最后进入规模不经济的原因在于:

任何产品的生产都有一个由技术决定的适度规模,唯有在生产的适度规模时,厂商才能达到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否则,在产量过小和规模过小时,平均成本会过高,厂商只要增加产量和扩大规模就可以降低成本,这就是规模经济阶段。

而在产量过大和规模过大时,平均成本也会过高,厂商只有减少产量和缩小规模才能降低成本,这就是规模不经济阶段:

【解析】:

6.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

【答案】:

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产品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完全竞争经济中,要素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解析】:

7.实际余额效应

【答案】:

实际余额效应是指价格总水平的降低导致消费和投资两者都增加的一种经济效应。

实际余额效应是以色列经济学家帕廷金把庇古效应与凯恩斯效应结合起来提出的。

它既考虑到了价格水平变动对商品市场的影响,也考虑到了价格水平变动对货币市场的影响。

实际余额效应理论在揭示这些影响时遵循的是这样的思路:

①个人在处理持有的货币余额与在商品和服务上消费的关系时,具有一种理想的模式;②价格水平下降,持有的货币实际价值上升;③一定数量的货币能买到的商品和服务增加了;④原来的理想模式被打破,而且个人的流动资产有多余部分了;⑤一部分增加的流动资产被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消费增加;⑥一部分流动资产被借出去,这使货币市场上的资金供应增加,利率降低;⑦利率降低,引起投资增加。

这样,实际余额效应既增加了消费,也增加了投资。

【解析】:

8.设有一居民的效用函数为U(x,y)=x^(1/4)·y^(3/4),其中x为食品消费量,y为其他商品的消费量,该居民的收入为5000元,x与y的价格均为10元,请计算:

(1)该居民的最优消费组合。

(2)若政府提供该居民2000元的食品兑换券,此兑换券只能用于食品消费,则该居民的消费组合有何变化?

【答案】:

(l)由题可知:

解得y=3x。

又lOx+lOy=5000,故x=125,y=375。

(2)如图3-7所示,当政府提供该居民2000元的食品兑换券后,消费者的预算线变成一条折线,此时该居民的最优消费组合为其折点,即x=200,y=500。

【解析】:

9.勒纳垄断势力度

【答案】:

勒纳指数是用于测定垄断企业在价格方面所拥有的垄断势力程度的指标,由美国经济学家勒纳在1934年首先使用。

以L表示勒纳指数,P表示产品价格,MC表示生产该产品的边际成本,勒纳指数为产品价格减边际成本,再除以价格所得的比率。

这个比率是垄断企业的加价率。

勒纳指数的值为0~l。

勒纳指数越大,表明垄断势力越大。

勒纳指数为0时,为完全竞争市场。

勒纳指数还等于垄断企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的倒数。

需求价格弹性一般为负值,加负号是为了使勒纳指数为正值。

【解析】:

10.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答案】:

轮胎如果是卖给汽车制造商用于装配汽车,则是中间产品;如果卖给消费者,则是最终产品。

【解析】:

11.政策分析:

2003年5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简称121文),对规范房地产信贷作出细致、精确的规定i当年8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法定准备金率上调1%:

从9月21日起,除农村信用社和城市信用社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都必须将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调高至7%。

你认为上述政策对我国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另外,为什么央行采用了调整法定准备率的手段而不是上调利率?

【答案】:

中国人民银行对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都是在我国货币供应量出现大幅度上升,经济出现过热的背景下出台的。

(1)政策出台的背景。

2003年以来,我国的固定投资出现剧烈的上涨,汽车、钢铁、房地产、铝、电力等资源性行业更是出现了高达50%以上的增长。

企业对这些行业投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短期这些行业的供给小于需求,投资利润额较高,或者是看好这些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但由于这些行业的投资周期较长,在固定投资飞速上涨的背景下,这些行业实际上是危险行业,当目前投资的项目真正投产时,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因此投资前景并不乐观。

另一方面,固定投资的行业都是资源性行业,其基本特征是资本密集型。

在企业自有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企业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银行贷款。

例如房地产行业,其资金的80%直接或间接来自银行。

实际上,企业将投资风险转嫁给银行,而银行为了降低不良贷款率,通过扩大分母的办法大量放贷。

在企业投资需求增加(并且都集中在少数行业),银行放贷需求增加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也就相应增加,从而造成通货膨胀的影响,为了消除和防范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限制房地产贷款的文件以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这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出台政策的背景。

(2)政策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具有两个性质:

第一,对房地产行业信贷的规定实际上是针对投资过热行业的刹车;第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则是限制放贷规模,以控制我国总体投资需求过热。

这些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对投资过热行业的影响。

200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针对一些投资过热的行业,通过一系列的规定,以限制其信贷规模,其中房地产行业就是典型的行业。

毫无疑问,通过这些政治性和法律性的政策,投资过热行业的投资势头必然会受到限制。

但是,对这些行业的“一刀切”则可能使一些好的投资项目因为资金链的断缺而不能如期投资,这反而造成了银行的不良贷款。

2)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

2003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走出了前几年的负增长状态,物价水平出现了恢复性增长,这也宣告了我国经济紧缩的结束。

但是2003年的物价上涨主要来源于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而消费品物价水平并没有出现相应的增长。

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根本上就是因为投资过热,中央银行采取提高准备金率的政策限制投资,其实也是控制生产资料价格的变动,因此这对物价水平可能出现负面的影响。

3)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的紧缩政策必然导致我国2004年的GDP增长速度放慢。

我国2003年的GDP增长速度可以达到9%以上,但是如果分析GDP增长的来源,则会发现很大一部分来自固定投资。

因此对投资的限制必然降低GDP的增长速度。

但是,这种降温是有利的,因为资源性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本身是不可持续的,我国的宏观调控也不仅仅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就业的增长比经济增长本身更有意义。

中国人民银行的紧缩政策可以降低2004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其达到8%左右的水平,以控制经济的过快增长。

(3)中国人民银行采取准备金政策而不采取加息政策的原因。

在西方国家,准备金政策一般很少使用,中央银行一般采取公开市场操作和调整利率的方法调控货币供应量。

2003年面对经济过热,我国采取准备金政策而不采取加息政策有其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从内部因素看,我国利率政策的政策效果不佳。

由于我国的利率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利率,因此利率水平并不能反映资源的配置,采取利率政策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利率水平才是反映资源配置的利率水平,在固定利率情况下,将无法给出答案。

另一方面,我国的投资过热主要是固定投资增饫过快,而对这些行业进行投资的主体主要是中央或地方的大型企业,这些国有企业经营时,管理层往往注重规模而不注重效率。

资金成本对这些企业行为的影响有限,因而利率政策对国有企业的投资需求影响并不大。

最后,从中国人民银行的管理实践看,一些管制政策可能比市场化的政策效果更好,尤其是在我国金融市场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作用尤其如此。

从外部因素看,2003年美国利率不断降低,我国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外部环境,大量热钱涌入我国以期望人民币升值获利。

在这种外部环境下,加息政策必然更为加剧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更大,更多的热钱将进入中国。

为了保持固定的汇率制度,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储备必然急剧增长,外汇储备占款的增加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加,这实际上就削弱了加息带来的政策效果。

【解析】:

12.根据图10.8的博弈树模型,求

(1)纳什均衡。

(2)逆向归纳策略。

【答案】:

(1)如表10-14所示。

纳什均衡为(4,8)(8,4),即(决策1,决策3),(决策2,决策4)。

(2)逆向归纳策略纳什均衡为(决策2,决策4)。

【解析】:

13.根据表1-6统计资料计算国民收入(NI)、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GDP)、个人收入(PI)。

【答案】:

国内生产总值=雇员报酬+非公司企业主收入+社会保险金+企业支付的利息+个人租金收入+红利+公司利润+间接税+折旧=1260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一折旧=1240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一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1275个人收入=国民收入一公司未分配利润一所得税一社会保险金+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对个人支付的利息=1275-250+100-10+50=1165(因公司利润包括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红利)

【解析】:

14.对消费者实行补助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定数量的食物补贴,另一种是发给消费者一笔现金补助,这笔现金的金额等于按实物补助折算的货币量。

试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说明哪一种方法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

【答案】:

由图3-10的无差异曲线可知,现金补助使得消费者的效用更大,原因如下:

当政府补贴的产品数量未超过消费者在某一收入水平上愿意购买的数量时,两者作用一致,不存在效率损失,即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切点在FD段;当政府补贴的产品数量超过消费者在某一收入水平上愿意购买的数量时,多余的实物对消费者来说就是效率损失,如果是现金,则消费者可用于别的消费以达到更大的效用。

【解析】:

15.为什么垄断厂商实现MR=MC的利润最大化均衡时,总有P>MC?

你是如何理解这种状态的?

【答案】:

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的位置高于边际收益MR曲线的位置,即总有P>MR,所以在垄断厂商实现MR=MC利润最大化均衡时,必有P>MC.

【解析】:

16.分析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

【答案】:

宏观经济的均衡是指一国经济的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从而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平衡这样一种状态。

宏观经济均衡包括产品和货币市场的均衡以及劳动市场的均衡。

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是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AS=AD),或者总储蓄等于总投资(S=I)。

当S>I时,即AS>AD时,生产过剩,供过于求,导致存货上升,价格下降,利润减少,企业缩减生产,解雇工人,这一过程表现为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的过程。

当S/时,即AS<AD时,生产不足,存货下降,导致价格上涨,利润增加,此时企业扩大生产,增雇工人,表现为经济扩张过程。

因此,只有当S=I时,宏观经济才实现了均衡。

【解析】:

17.假定某厂商的需求函数为Q=100-P,平均成本函数为Ac=120/Q+2。

(1)求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及利润量。

(2)如果政府对每单位产品征税8元,那么,该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及利润量又是多少?

(1)中的结果进行比较。

【答案】:

(1)总成本函数为TC=120+2Q,构造利润函数π=PQ-rc,即π=(100-Q)Q-(120+2Q)=-Q2+98Q-120,dπ/dQ=-2Q+98=0此时Q=49,P=51,利润π=2281。

(2)构造利润函数:

π=PQ-TC-8Q=-Q2+90Q-120dπ/dQ=2Q+90=0此时Q=45,P=55,利润π=1905。

(1)比较,

(2)中的利润量较低,产量降低但价格上升。

【解析】:

18.说明生产要素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答案】:

(1)从商品的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关于“产品”的理论和关于“要素”的理论。

前者讨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后者讨论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2)产品和要素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产品理论离不开要素理论。

首先,产品理论在讨论产品的需求曲线时,假定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为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其次,在推导产品的供给曲线时,假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为既定,但并未说明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这两点都与要素理论有关。

因此,要素理论可以看成是产品理论的自然的延伸和发展。

(3)在西方经济学中,产品理论通常被看成是“价值”理论,要素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分配”理论。

产品理论加上要素理论,或者价格理论加上分配理论,构成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解析】:

19.完全资本流动的含义是什么?

在小国和大国模型中,资本完全流动带来的结果有什么不同?

【答案】:

完全资本流动意味着资产所有者认为国内证券与国外证券之间可以完全替代。

因此,只要国内利率超过国外利率就会吸引资本大量流入;或者只要国内利率低于国外利率,就会使资产所有者抛售国内资产,引起大量资本外流。

在小国模型中,资本完全流动带来的结果是货币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对刺激经济毫无效果,在浮动汇率下则效果显著;财政政策在固定汇率下对刺激经济效果显著,在浮动汇率下则效果甚微或毫无效果。

在大国模型中,资本完全流动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并不像小国中那么明显,虽然同样会影响两者的效果,但并不使两者毫无效果。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