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3458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docx

第十周小蝌蚪找妈妈主题

椒江区中心幼儿园2011学年第二学期第10周工作计划

班级:

中三班制定者:

吴青青

主题

精彩童话剧

(一)

时间

2011.4.25——2011.4.29

本周

工作

重点

随着季节的变化,孩子们发现了春天的花,春天的树、春天的小动物,可爱的小蝌蚪出来了,成为吸引孩子们关注的焦点。

在本周的主题教学中,我们以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相关的活动,是孩子的动手能力、探索欲望、表现能力等都得到较好的发展。

最后我们以童话剧的形式让每个孩子都融入其中,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

时间

内容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晨间

活动

重点指导:

语言区

数学区

重点指导:

音乐区

角色区

重点指导:

科学区

美工区

重点指导:

益智区

语言区

重点指导:

建筑区

科学区

上午

教学

及游

戏活

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

目标:

能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大胆参与故事表演,并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达。

户外活动:

大型玩具

体育:

小青蛙捉害虫

目标:

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乐意参加体育游戏活动。

手指游戏:

鳄鱼来了

水墨点画:

小蝌蚪

目标:

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绘画小蝌蚪;能大胆画出小蝌蚪的多种动态,添画设计画面情节。

户外活动:

羊角球

角色游戏:

目标:

学习协商分配角色,与同伴积极交往,友好合作;角色间能自然地互动。

律动游戏:

小蝌蚪时装秀

科学:

小蝌蚪和青蛙

目标:

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能仔细观察,对小动物的探索欲望强烈。

户外活动:

投飞盘

歌表演:

小蝌蚪

目标:

智力游戏:

黑猫警长

剪贴画:

荷塘中的小蝌蚪

目标:

能初步考虑整体画面;剪贴荷塘,并添画小蝌蚪。

户外活动:

玩皮球

中班组活动:

古诗朗诵会

目标:

能完整朗诵古诗词,大胆地在大家面前表现自己。

音乐游戏:

复习“小蝌蚪”

数学:

小蝌蚪闯关

目标:

能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等的影响准确判断10以内物品的数量。

户外活动:

呼啦圈

童话剧:

《小蝌蚪找妈妈》开演啦!

目标:

能按自己的意愿和同伴合作表演童话剧。

安静游戏:

开飞机

下午户外室内活动

体育游戏:

羊角球

数学活动

体育游戏:

玩飞盘

美术活动

体育游戏:

赛车

音乐活动

体育游戏:

攀爬

手工活动

体育游戏:

拍球

音乐活动

区域

活动

1.语言区:

提供小蝌蚪找妈妈活页图书,供幼儿排序、讲述。

2.表演区:

提供小蝌蚪、鲤鱼、螃蟹、乌龟头饰等供幼儿表演。

3.科学区:

提供“转动的卡片”(小蝌蚪变青蛙、毛毛虫变蝴蝶、鸡蛋变小鸡等),让幼儿感受视觉影像的神奇。

生活

活动

1.睡觉前能将自己的衣裤叠好在自己的柜子中。

2.能根据天气的冷暖变化增减衣物,避免感冒。

环境创设

1.墙面布置小蝌蚪变青蛙的循环过程图。

2.在自然角中创设小蝌蚪饲养、观察区,让幼儿能观察了解小蝌蚪的特征及变化。

家长工作

1.请家长朋友和孩子在假期里采集几个小蝌蚪放在瓶子里,让孩子带到幼儿园来观察、饲养。

2.请家长朋友和孩子一起用黑色的塑料袋为孩子制作小蝌蚪的道具,可用小的塑料袋制作为头饰,也可用大塑料袋制作成半身的,可别忘了身后的小尾巴哦!

(本道具我们的音乐活动和童话剧表演中都会用到。

歌曲:

小蝌蚪

1=C2/4

1234/555/6653/132/1234/555/6653/231/

小小蝌蚪游游游,圆圆脑袋黑油油,细细尾巴扭啊扭,小河里面转圈游。

646/XXX/535/XXX/1234/555/6653/231//

转啊转,咂咂咂,游啊游,咂咂咂,小小蝌蚪游游游,妈妈妈妈在哪头?

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

暖和的春天来了。

池塘里的冰融化了。

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醒来了。

她从泥洞里爬出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水草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春风轻轻地吹过,太阳光照着。

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

青蛙妈妈生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

  “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呢?

”小蝌蚪你问我,我问你,可是谁也不知道。

  一条大鱼游过来了。

它们想一定是妈妈来了,追上去喊妈妈:

“妈妈!

妈妈!

  大鱼笑着说:

“我不是你们的妈妈。

我是小鱼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的肚皮是白白的,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

鱼妈妈!

”小蝌蚪向前游去。

  一只大螃蟹爬过来。

小蝌蝌看见大螃蟹的白肚皮,高兴地想:

这回可真的找到妈妈了。

追了上去喊:

“妈妈!

妈妈!

大螃蟹笑着说:

“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螃蟹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

螃蟹妈妈!

”小蝌蚪向前游去。

一只大乌龟游过来了。

小蝌蚪看见大乌龟有四条腿:

心里想,这回真的是妈妈来了,就追上去喊:

“妈妈!

妈妈!

  大乌龟笑着说:

“我不是你们的妈妈。

我是小乌龟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服,唱起歌来‘呱呱呱’的,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

乌龟妈妈!

”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小蝌蚪游呀、游呀,游到池塘边,看见一只青蛙坐在圆荷叶上“呱呱呱”地唱歌,它们赶快游过去,小声地问:

“请问您:

您看见了我们的妈妈吗?

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有四条腿,白白的肚皮,穿着绿衣服,唱起来‘呱呱呱’的………”

  青蛙听了“呱呱”地笑起来,她说“唉!

傻孩子,我就是你们的妈吗呀!

  小蝌蚪听了,一齐摇摇尾巴说:

“奇怪!

奇怪!

我们的样子为什么跟您不一样呢?

  青蛙妈妈笑着说:

“你们还小呢。

过几天你们会长出两条后腿来,再过几天,你们又会长出两条前腿来,四条腿长齐了,脱掉了绿衣服,就跟妈妈一样了,就可以跟妈妈跳到岸上去捉虫吃了。

  小蝌蚪听了,高兴得在水里翻起跟头来:

“啊!

我们找到妈妈了!

我们找到妈妈了!

好妈妈,好妈妈,您快到我们这儿来吧!

您快到我们这儿来吧!

  青蛙妈妈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和她的孩子蝌蚪一块儿游玩去了。

幼儿童话剧:

小蝌蚪找妈妈

创编:

椒江区中心幼儿园吴青青

表演场景:

幼儿园的后花园一排珊瑚树下(春天的池塘)

表演道具:

青蛙、大鱼、螃蟹、乌龟头饰,大荷叶,小蝌蚪服装(家长利用废旧物制作)

角色安排:

一位幼儿扮演青蛙妈妈,三位幼儿大鱼和两条小鱼,三位幼儿扮演螃蟹妈妈和两只小螃蟹,三位幼儿扮演乌龟妈妈和两只小乌龟,其余幼儿扮演小蝌蚪,教师负责旁白。

表演过程:

旁白: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

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醒来了。

她从泥洞里爬出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水草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春风轻轻地吹过,太阳光照着。

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

青蛙妈妈生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

动作随着旁白进行:

青蛙妈妈产卵后离去,蹲着不动的小蝌蚪活动起来,然后游来游去。

小蝌蚪一:

“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呢?

小蝌蚪二:

“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呢?

旁白:

小蝌蚪们你问我,我问你,可是谁也不知道妈妈在哪里。

动作:

一条大鱼带着两条小鱼游过来,小蝌蚪追过来。

小蝌蚪:

“妈妈!

妈妈!

  大鱼:

“我不是你们的妈妈。

我是小鱼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的肚皮是白白的,到前面去找吧。

小蝌蚪:

“谢谢您!

鱼妈妈!

音乐:

《小蝌蚪》响起

动作:

小蝌蚪边做动作边唱歌。

动作:

一只大螃蟹带着两只小螃蟹爬过来,小蝌蚪追过来。

小蝌蝌:

“妈妈!

妈妈!

大螃蟹:

“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螃蟹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到前面去找吧。

小蝌蚪:

“谢谢您!

螃蟹妈妈!

音乐:

《小蝌蚪》响起

动作:

小蝌蚪边做动作边唱歌。

动作:

一只大乌龟带着两只小螃蟹游过来了,小蝌蚪追过来。

小蝌蚪:

“妈妈!

妈妈!

  大乌龟:

“我不是你们的妈妈。

我是小乌龟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服,唱起歌来‘呱呱呱’的,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小蝌蚪:

“谢谢您!

乌龟妈妈!

音乐:

《小蝌蚪》响起

动作:

小蝌蚪边做动作边唱歌。

动作:

青蛙坐在圆荷叶上“呱呱呱”地唱歌。

小蝌蚪们:

“请问,您看见了我们的妈妈吗?

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有四条腿,白白的肚皮,穿着绿衣服,唱起来‘呱呱呱’的………”

  青蛙妈妈:

“唉!

傻孩子,我就是你们的妈吗呀!

动作:

小蝌蚪听了,一齐摇摇尾巴。

小蝌蚪:

“奇怪!

奇怪!

我们的样子为什么跟您不一样呢?

  青蛙妈妈:

“你们还小呢。

过几天你们会长出两条后腿来,再过几天,你们又会长出两条前腿来,四条腿长齐了,脱掉了绿衣服,就跟妈妈一样了,就可以跟妈妈跳到岸上去捉虫吃了。

  小蝌蚪:

“啊!

我们找到妈妈了!

我们找到妈妈了!

好妈妈,好妈妈,您快到我们这儿来吧!

您快到我们这儿来吧!

动作:

青蛙妈妈领着蝌蚪一块儿游玩去了。

中班数学活动设计——小蝌蚪闯关

设计者:

吴青青

主要领域

科学

活动目标

相关领域

社会

●能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等的影响准确判断10以内物品的数量。

●能手眼一致点数10以内的数量,感受数数竞赛活动的快乐。

●初步学习数字的书写。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25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

能正确点数,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

●难点:

初步学习数字的书写。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认识10以内的数字。

●物质准备:

教具——ppt课件;

学具——筷子和10条小鱼、幼儿作业纸、记号笔,人首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数一数有多少小蝌蚪,点数10以内物体的数量。

(5分钟)

1.请一组幼儿出来扮演小蝌蚪,周围的幼儿点数“池塘里游来了多少小蝌蚪”。

(个别有人回答后,大家一起点数确认)

2.播放ppt,电视上游来了多少小蝌蚪。

(幼儿点数)

二、小蝌蚪闯关找妈妈,教师操作ppt,幼儿参与点数竞赛活动。

(10分钟)

1.师:

小蝌蚪要去找妈妈,碰到了鲤鱼妈妈,鲤鱼妈妈说要回答问题后就才能告诉它们妈妈的样子。

鲤鱼妈妈的问题:

“数数我吹得泡泡有多少个?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以故事情节引导下个环节。

2.师:

小蝌蚪碰到了螃蟹妈妈?

螃蟹妈妈说要回答问题后就才能告诉它们妈妈的样子。

螃蟹妈妈的问题:

“数数我有多少条腿?

如果加上两只大钳子一共有多少呢?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以故事情节引导下个环节。

3.师:

小蝌蚪碰到了乌龟妈妈,乌龟妈妈说要回答问题后就才能告诉它们妈妈的样子。

乌龟妈妈的题目“请根据我的指令来夹相同数量的小鱼”。

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操作。

(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以故事情节引导下个环节。

三、青蛙妈妈的礼物,幼儿完成作业纸。

(10分钟)

1.师:

在大家的努力下小蝌蚪终于找到妈妈啦!

青蛙妈妈送给我们一张美丽的池塘图画。

2.观看ppt,教师介绍作业要求

3.幼儿独立完成作业。

中班语言活动设计——小蝌蚪找妈妈

设计者:

吴青青

主要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相关领域

科学、社会

●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小蝌蚪找妈妈的情感。

●能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大胆参与故事表演,并能用清楚的语言表达。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25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难点:

能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参与表演。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观察过小蝌蚪,并对小蝌蚪感兴趣。

●物质准备:

故事课件、故事角色道具。

【活动过程】 

一、操作画面,引出课题。

(3分钟)

教师出示池塘背景和游来游去的小蝌蚪,请幼儿想想:

“小蝌蚪游来游去要去干什么呢?

”“他们自己能找到妈妈吗?

”“谁会帮助他们呢?

二、播放课件,完整讲述故事。

(10分钟)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课件倾听故事。

2.讲述完一遍后提问:

“小蝌蚪碰到了谁?

”根据幼儿的回答操作课件画面。

“他们是怎么问的?

”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小蝌蚪的妈妈到底是谁?

三、幼儿参与复述故事(6分钟)

1.教师和幼儿一起讲故事一遍,鼓励幼儿大声复述。

2.提问: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四、表演故事(6分钟)

请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角色,戴上道具表演故事一遍。

【活动延伸】

请幼儿继续在自然角中观察小蝌蚪,并在表演角中表演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

暖和的春天来了。

池塘里的冰融化了。

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醒来了。

她从泥洞里爬出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水草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春风轻轻地吹过,太阳光照着。

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

青蛙妈妈生的卵慢慢地都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

  “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呢?

”小蝌蚪你问我,我问你,可是谁也不知道。

  一条大鱼游过来了。

它们想一定是妈妈来了,追上去喊妈妈:

“妈妈!

妈妈!

  大鱼笑着说:

“我不是你们的妈妈。

我是小鱼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的肚皮是白白的,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

鱼妈妈!

”小蝌蚪向前游去。

  一只大螃蟹爬过来。

小蝌蝌看见大螃蟹的白肚皮,高兴地想:

这回可真的找到妈妈了。

追了上去喊:

“妈妈!

妈妈!

大螃蟹笑着说:

“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螃蟹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

螃蟹妈妈!

”小蝌蚪向前游去。

一只大乌龟游过来了。

小蝌蚪看见大乌龟有四条腿:

心里想,这回真的是妈妈来了,就追上去喊:

“妈妈!

妈妈!

  大乌龟笑着说:

“我不是你们的妈妈。

我是小乌龟的妈妈。

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服,唱起歌来‘呱呱呱’的,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谢谢您!

乌龟妈妈!

”小蝌蚪再向前游去。

  小蝌蚪游呀、游呀,游到池塘边,看见一只青蛙坐在圆荷叶上“呱呱呱”地唱歌,它们赶快游过去,小声地问:

“请问您:

您看见了我们的妈妈吗?

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有四条腿,白白的肚皮,穿着绿衣服,唱起来‘呱呱呱’的………”

  青蛙听了“呱呱”地笑起来,她说“唉!

傻孩子,我就是你们的妈吗呀!

  小蝌蚪听了,一齐摇摇尾巴说:

“奇怪!

奇怪!

我们的样子为什么跟您不一样呢?

  青蛙妈妈笑着说:

“你们还小呢。

过几天你们会长出两条后腿来,再过几天,你们又会长出两条前腿来,四条腿长齐了,脱掉了绿衣服,就跟妈妈一样了,就可以跟妈妈跳到岸上去捉虫吃了。

  小蝌蚪听了,高兴得在水里翻起跟头来:

“啊!

我们找到妈妈了!

我们找到妈妈了!

好妈妈,好妈妈,您快到我们这儿来吧!

您快到我们这儿来吧!

  青蛙妈妈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和她的孩子蝌蚪一块儿游玩去了。

中班美术活动设计——小蝌蚪

设计者:

吴青青(原创)

主要领域

艺术

活动目标

相关领域

科学

●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

●能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大胆作画、丰富画面。

●喜欢参与手指点画活动。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30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用手指点画小蝌蚪的方法。

●难点:

能注意添画部分,使小蝌蚪更生动。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认识过小蝌蚪。

●物质准备:

黑色水粉颜料、餐巾纸、厚宣纸。

活动过程:

一、青蛙产卵,幼儿手指点画小蝌蚪的身体。

(5分钟)

1.幼儿在活动室外集合,教师:

“春天来了,小河里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凉的水,青蛙妈妈在池塘里产下了许多的卵。

2.教师示范:

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提起,一颗颗的卵就出现了。

3.幼儿点画卵,用餐巾纸擦干回位置坐好。

二、小蝌蚪动起来,教师示范给小蝌蚪添画脚和尾巴。

(5分钟)

1.师:

小蝌蚪从卵里孵出来时可调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游。

(教师边说边用记号笔为小蝌蚪添尾巴)

2.请幼儿说说小蝌蚪生活的池塘里还有什么?

教师适当添画。

三、幼儿绘画小蝌蚪。

(18分钟)

1.幼儿回到刚才为小蝌蚪产卵的位置为小蝌蚪添画脚和尾巴。

2.鼓励幼儿把池塘打扮的更漂亮,进行适当的添画。

四、评价:

幼儿互相欣赏(2分钟)

中班体育活动设计——青蛙捉害虫

设计者:

吴青青

主要领域

健康

活动目标

相关领域

科学

●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

●能遵守游戏规则,乐意参加体育游戏活动。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25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

练习双脚练习向前跳。

●难点:

能遵守游戏规则,听清教师口令。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知道青蛙的生长史。

●物质准备:

呼啦圈、害虫小玩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舒展身体。

(5分钟)

师:

(幼儿先蹲在呼啦圈中)太阳出来了,青蛙妈妈在池塘里产下的卵活动起来了!

好多小蝌蚪都活动起来了,出来找妈妈。

幼儿和老师一起做操(上肢、下蹲、扩胸、体转、腹背、跳跃、整理)

二、基本部分,学习双脚连续向前跳(10分钟)。

1.师:

啊!

小蝌蚪变成小青蛙啦,你们现在已经长大了,那么咱们青蛙有一个本领,谁来告诉我咱们青蛙会干什么?

(捉害虫)那怎么捉,大家学一学?

(幼儿自由练习)。

师:

谁来给大家表演一下?

(幼儿个别示范)

2.师:

咱们青蛙在学捉害虫的时候,有的小青蛙只往高处跳,大家想一想,害虫是会跑的,如果你不向前跳,能捉到害虫吗?

只有跳得远远的,连着跳得快快的,才能捉到害虫,小青蛙现在跟着妈妈来跳。

老师讲解动作要领:

双脚并拢,腿稍弓,脚后跟抬起,脚掌用力蹬地,然后向前连续跳,注意落地要轻。

幼儿跟老师练习正确的连续跳。

3。

师:

小青蛙都跳累了,那边有个大池塘,小青蛙跟着妈妈跳到池塘里,每只青蛙找一片荷叶站到上面休息一会儿。

(幼儿连续跳到呼啦圈上)。

三、游戏“捉害虫”。

(8分钟)

1.师:

小青蛙真能干,今天都学会了一个本领,能够连续跳得远远的、快快的。

刚才,妈妈接到一个通知:

咱们周围庄稼地里有许多大青虫,农民伯伯请咱们去帮忙,把大青虫消灭掉,小青蛙愿意吗?

在行动之前,妈妈有个要求,咱们青蛙小,每只青蛙只能捉一条青虫,把捉到的青虫放在篮子里,然后跳回到自己的荷叶上,我看哪只青蛙最听妈妈的话,好,小青蛙瞪大眼睛,看一看哪里有青虫,出发!

(第二遍游戏)师:

刚才,捉害虫的时候,我发现有的青蛙没有按妈妈教你们的方法去捉(第三遍游戏,纠正个别幼儿错误)师:

小青蛙看一看,还有没有害虫,这次把它们全部消灭光!

   四、结束部分,教师小结。

(2分钟)

师:

小青蛙今天真能干,表现得真棒,把害虫消灭掉了,保护了庄稼,我代表农民伯伯谢谢你们,小青蛙今天都一定累了,来,都到妈妈跟前来,吆,这只青蛙的小脸都累红了,这只青蛙的头上、背上都出汗了,现在小青蛙划着水,吹着泡泡,跟着妈妈回家休息休息。

 

中班科学活动设计——青蛙和小蝌蚪

设计者:

吴青青

主要领域

科学

活动目标

相关领域

语言

●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

●能大胆的用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感受小蝌蚪变青蛙的神奇,对科学活动产生兴趣。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25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

●难点:

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听过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物质准备:

盛有小蝌蚪的鱼缸若干盆,课件:

小蝌蚪生长变化的四个过程。

活动过程:

一、观察玻璃缸里的小蝌蚪,认识小蝌蚪的基本特征。

(5分钟)

1.引导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蝌蚪。

2.讨论并讲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二、复习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回忆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10分钟)

1.教师播放课件1,一起复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2.请幼儿讲一讲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教师播放课件2,完整观察小蝌蚪边青蛙的过程。

●卵子:

一个青蛙妈妈在春天时会在池塘或小河里产下许多的卵子。

每个卵子都是圆圆的,软软的,许多许多连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动着。

●刚出生的小蝌蚪:

过2——3天以后,小蝌蚪便从卵子里钻出来,大大的头,长长的尾巴,特别象鱼,并用头上的鳃从水中吸进空气,开始生活。

●长大的小蝌蚪:

大约需要50天的时间。

慢慢地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变成了小青蛙的样子,嘴巴变大了,头上的鳃没有了,但尾巴还没有脱落。

●小青蛙:

70多天以后,它的尾巴完全脱落。

这时,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陆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小青蛙。

三、比较小蝌蚪和青蛙的不同。

(5分钟)

1.师:

小蝌蚪真奇怪,好象有很多地方长的和妈妈不一样,你们帮忙找找看他们有多少不同的地方?

2.请幼儿能说出:

小蝌蚪的XX地方是XXX的,而青蛙的XX地方是XXX的。

四、粘贴成长过程,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小蝌蚪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5分钟)

1.小结:

以上是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过程,从卵子到变成小青蛙大约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将近3年的时间才能变成它爸爸和妈妈的样子,世界上还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进行变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进行变化,直到长成小青蛙才跳出来。

2.粘贴:

请四名幼儿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小卡片按顺序粘贴到不同的四副图片中,全班幼儿集体观察并验证。

3.提问:

(1)为什么把小青蛙叫两栖动物?

(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2)青蛙吃什么呢?

(昆虫、蚯蚓、蜘蛛、蜗牛……)

老师提示:

青蛙不停地脱皮,旧皮对它们来说也是最好的食物。

(3)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

(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

活动延伸:

课后继续观察观察小蝌蚪,画出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中班音乐活动设计——小蝌蚪

设计者:

吴青青

主要领域

艺术

活动目标

相关领域

科学

●进一步了解小蝌蚪的特征,学会演唱歌曲。

●能了解游戏的规则,边唱歌边进行游戏。

●喜欢参加音乐游戏,为小蝌蚪找到妈妈而高兴。

主要形式

集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25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

●难点:

能唱清楚每一句歌词。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认识过青蛙和小蝌蚪。

●物质准备:

幼儿自制小蝌蚪道具、青蛙道具。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律动。

(3分钟)

幼儿穿上和家人一起制作的小蝌蚪道具,听音乐学习小蝌蚪动作和吃东西的“嘬嘬”声。

二、回忆对小蝌蚪的认识,理解歌词内容。

(5分钟)

1.师:

你们知道小蝌蚪长的什么样吗?

谁能用好听的词大声说出来?

2.幼儿回答后,教师用歌词小结,幼儿跟念两遍。

三、学习演唱歌曲。

(10分钟)

1.教师完整示范演唱歌曲一遍,提问:

“你会把哪一句唱出来呢?

2.幼儿学唱歌曲片段,教师鼓励,引导大家一起学唱。

3.幼儿跟着教师的琴声完整跟唱数遍。

四、音乐游戏“小蝌蚪找妈妈”(7分钟)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请一名幼儿当青蛙妈妈先躲在教室的某个角落,在请剩下的小朋友当小蝌蚪边唱歌边找妈妈,等歌曲唱完后,青蛙妈妈发出“呱呱”的叫声,小蝌蚪就根据声音的方向去找到青蛙妈妈。

3.游戏进行数遍。

提醒幼儿找到妈妈时不要推挤,要注意安全。

活动延伸:

本活动可作为童话剧表演的片段,在童话剧表演中找妈妈的环节重复使用。

中班美术活动设计——荷塘里的小蝌蚪

设计者:

吴青青

主要领域

艺术

活动目标

相关领域

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