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3579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docx

《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docx

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

截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以及合理化的建议

一、截污管线重点和难点及其相应的监理控制手段和措施

1.开槽

1)测量放线:

①、对原交桩进行复核测量,并经监理工程师确定。

②、测量管道中线时,应在起点、终点、井位如三通四通井平面折点,竖向折点及直线段的控制点设中心桩,桩顶钉中心钉,并应在沟槽外适当位置设置栓桩。

③、临时水准点测设及校测,应采用两个控制水准点为一环进行闭合测量,应以两个临时水准点为一环进行施工高程点测设。

④、临时水准点设在稳固及不易被碰撞的地点,其间距不宜大于200米,槽下所设的临时水准点的间距不宜大于40米,水准点应相互独立,相互校核,应做到经常校测,冬、雨季及季节变化时应进行校测。

2)坡度:

①、覆土深度小于3米:

砂性土为1:

0.75,亚砂土为1:

0.5,粘性土为1:

0.33;②、覆土深度在3~5米之间时:

砂性土为1:

1,亚砂土为1:

0.67,粘性土为1:

0.33;③、覆土深度大于5米时:

分层开台阶,台阶宽度为2米左右,同时按规定放坡。

3)槽底工作面:

管道结构宽度(mm)

每侧工作宽度(m)

金属管道及砖沟

非金属管道

200~500

600~1000

1100~1500

1600~2000

0.8

大于2000

1.0

4)机械挖槽时,槽底土壤结构不得扰动,应在槽底设计高程上预留不小于10cm。

5)钎探:

一般在井位和井段中点做钎探,如土质有变化应增加钎探频率,方沟宽度大于2米时,按梅花状布置,钎探深度为1.5米,0~30cm击锤数不小于15次,或连续钎探点保持次数均匀。

6)地基处理:

①、如槽底有地下水或地基土壤含水量较大,不适于压实时,可采用天然级配砂石回填夯实。

②、如遇不符设计的松软地基及坟穴、枯井、地质不均匀的等现象,应提请设计变更,槽底土壤发生扰动时应会同有关部门及设计单位研究确定处理措施并办理洽商手续。

③、若超挖深度过大,可以用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原土回填夯实且密实度不低于原天然地基密实度,如用石灰土进行处理,其密实度不得低于95%。

7)排水:

①、土质为粘土或亚粘土且水量不大时,用土井排水,井深不小于1米;②、土质不好且水量大应用直径为1.25米的砼管排水,井底落在槽底以下1.5~2.0米处,井底用砂砾石封严密,不得出现涌砂现象;③、排水井的间距宜为1井段,排水沟沟底高程应低于槽底高程不小于30CM。

8)槽底不能受水浸泡、晾槽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宜超过24小时)。

9)槽边堆土应在槽沿1m以外,1m以内不能行走大型机械,槽边应设立护栏及安全标志。

2.平基

1)平基砼浇筑前应控制平基中线及模板尺寸、高程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2)砼浇筑时应控制好和易性以防止砼离析,按要求振捣密实、不得有空洞,砼表现要平整、直顺。

3)要求留毛面,在砼成活后拉毛。

4)砼强度达到5MPa后才能下管。

3.安管

1)管材不得有裂纹、残缺、管子内外清扫干净。

2)下管时注意保护管口。

3)控制好线位和流水面高程。

4)稳管用石子或同标号砼块。

5)接口缝宽:

平口管管径大于或等于700mm,留1cm缝,管径小于700mm,可不留缝;企口管外面留1cm缝,内面留2cm缝。

6)相邻管节错口:

管径大于1000mm,错口应小于5mm;管径小于或等于1000mm,错口应小于3mm。

7)稳管质量应符合:

①、管内底高程允许偏差值±10mm;②、中心线允许偏差10mm;③、相邻管内底错口不得大于3mm。

8)断管截面不能朝向井口。

4.管座

1)管座模板要支撑牢固,严禁支撑在新建结构物上。

2)控制好砼和易性以防止离析,浇筑速度要慢,不宜用输送泵下料,管两侧同时分层浇注以防止漂管,加强振捣,管底三角灰应饱满。

3)砼浇注后及时预埋钢丝网,清理管内舌头灰。

5.接口

1)砂浆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要求,宜采用425号水泥,砂子粒径应小于2mm,含泥量不大于2%,无设计要求时嵌缝,抹带砂浆配比可用1:

2.5,水灰比不大于0.5。

2)管头凿毛,管座与抹带接触位置也应凿毛,抹带宜在浇注管座后随即进行,使抹带与管座结合成一体,管头和管座位置都应凿毛洗净。

3)抹带前先捻缝并在抹带位置刷一遍净浆,待水泥净浆初凝后再抹带。

4)抹带第一层砂浆厚15mm,完成后扎钢丝网,在第一层砂浆初凝后再做第二层,待第二层初凝后再擀光压实。

抹带尺寸:

宽20mm,厚25mm。

注意:

钢丝网搭接不小于10cm,用20号镀锌钢丝扎牢。

5)抹带完成后应覆盖洒水养生,以避免抹带因养生不到位而开裂。

6)管径大于或等于700mm的管子内缝,应用水泥砂浆填实抹平,砂浆不得突出管内壁,管座部位的内缝,应配合浇注砼时勾抹,管座以上的内缝宜在管带终凝后勾抹。

6.柔性接口:

1)当遇下列情况应作柔性接口①、荷载突变处;②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相接处,如地槽处理、桩基、人工填土等;③、地基土质有差异时;④、管道进入构筑物时(一般检查井除外);⑤、穿越或跨越构筑物时;⑥、满包砼加强的总长超过10m时;⑦、管道交叉。

管道连续设置柔性接口时其间距应根据实际情况定,一般不大于10m。

2)平口管及企口管:

①、平口管及企口的柔性接口适应于管道变形缝处;②、接口处管基应加宽300mm;③、嵌缝材料选用低泡泡沫板后其它材料;④;接口处钢筋保护30mm;⑤、接口砼范围内管道外壁凿毛洗净;⑥、接口抹带宽530mm,厚300mm;⑦、安管前开挖工作亢,距底深400mm,底宽530mm.

3)承插式钢筋砼管:

①、安管前在接口位置挖工作坑,作砂垫层;②、排管顺序为从下游排下向上游,插口向下游,承口向上游;③、按井径选用相应的橡胶圈,如用“△”形橡胶圈时,有纹的一侧、贴插口外壁套入,放在胶台上。

套入后将滑剂在胶圈及承口均匀涂刷一遍;④、撞管后复核管节的高程及中心线,承插口之间的缝隙宽应为9-15mm。

4)具体做法见《无压排水圆管管基接口通用图》PT01-22、PT01-23。

7.检查井

1)砖、预制块、水泥、砂子等原材料要符合要求。

2)井子砌筑无通缝及瞎缝,圆井应随时掌握尺寸,进行收口时,四面收口的每层砖不应超过3cm,三面收口的每层砖不应超过4-5cm。

圆井筒的形缝应以适宜的砖块填塞,砌筑砂浆要饱满。

3)井室尺寸(雨水从流水面算起,污水由下游管内顶算起,污水全部抹面。

4)踏步安装:

①、踏步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及通用图纸要求;②、踏步位置:

踏步应从井室盖板往下12cm开始按横向间距15cm,竖向间距37.5cm布置,井筒起点踏步控制在井盖下22-36cm之间。

踏步应朝路外方向布设,随砌随安。

5)雨水管径大于或等于1600mm时设脚窝,污水管径大于或等于800mm时设脚窝,脚窝也应按横向间距15cm,竖向间距37.5cm布置。

6)井盖与路面高差应为0~+3mm。

7)管径大于或等于1000mm时,应发旋250;管径在大于300mm且小于1000mm时,应发旋125;管径小于或等于300mm时,不发旋。

砖旋上至少保证两层平砖才能扣盖板。

8)当不能同时满足井室和井脖高度时,应保证井室高度不小于1.6米,井盖下保证两层砖。

8.闭水试验

1)污水管道、雨污合流管道应作闭水试验,闭水试验管段应按井段分隔,带井试验,闭水长度不宜大于1000米。

2)管道闭水试验前,试验管道应符合:

①、管道及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②、管道未还土,沟槽里无积水;③、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并能安全承受试验水压的力。

3)管径小于1500mm时,应全段闭水,如水源缺乏时可按三分之一抽查,但必须经过监督、管理、设计、建设以及监理单位同意后,方可进行抽查;管径1500mm-2400mm的按1/3进行抽检;管径2500mm-3000mm的按1/5进行抽检。

4)试验水头以上游管顶内壁以上2米,试验灌满水后浸泡时间:

硬聚乙烯管道不小于12小时,其它材质管道不小于24小时。

观察时间不小于30分钟。

5)实际渗水量q=W*1440/T/L,当实际试验水头h大于或小于2m时,使用公式Q=h/2*q进行换算。

9.回填土

1)回填前管道主体结构应验收合格,回填前管道砼管基强度、抹带接口强度及装配式管道的接口水泥砂浆的强度应大于5Mpa。

2)回填前清理槽底杂物,地下水已降至0.5m已下,槽底如有积水应先排水后用砂石处理。

3)回填时纵横向开台阶,台阶的长度应大于宽度的两倍且应有足够的工作宽度。

4)回填时应注意保护管带,合槽回填时,两排管以上在同一平面时,应对称回填,不在同一平面时,按先低后高的顺序回填。

5)回填应根据夯实机械确定虚厚:

振动碾虚厚≤40cm;压路机虚厚应控制在25~30cm之间;蛙式夯虚厚应控制在20~25cm之间。

6)回填时应保证管两侧同步回填,两侧高差应控制在30cm以内。

7)碾压时重叠宽度应≮20cm,蛙夯重叠宽度应≮1/3夯宽。

8)控制好土样的击实,使击实数据准确可靠。

9)井子周围0.6m范围内用灰土回填,管顶50cm以内压实度应达到87%,其它部位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回填,超过管顶50cm要上压路机并设专人分段负责旁站。

10.钢板桩

1)施工要求

✧按规范标准和建设单位认可的施工图施工。

✧根据基坑开挖边线,开挖板基槽,其宽度约60㎝,师傅至原状土。

如遇有相交的地下管线与障碍物时,必须暴露。

保护。

对平行于板桩的临近管线,应根据管线的性质,予以保护。

✧在基础结构边缘之外应留有支、拆模板的余地。

2)监理重点

✧用锤击沉桩时,宜选用重锤低击。

✧平面布置应尽量平直整齐,避免不规则转角,以便充分利用标准钢板桩和便于设置支撑。

✧打入前应检查锁口,并涂黄油或其他油脂。

用于永久性工程的钢板桩,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支撑布置应经计算后确定,保证板桩自身稳定外,还应保持基坑不出现隆起或管涌现象。

✧应带桩帽打桩。

若发现板桩入土过慢,桩锤回弹过大,应查明原因,进行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打桩时应控制桩架和桩的垂直度,弯曲的板桩(桩身弯曲矢高>1%桩长)不得使用。

✧锁口钢板桩应紧密,个别不密缝处应采取密封加固措施,减少缝隙漏水、漏泥,造成地面沉降和支护失稳。

✧进行外观检验:

包括长度、宽度厚度、高度等方向,表面无缺陷,端头矩形比;垂直度和锁口形状等。

装桩上影响打设的焊接件应割除,如有割孔、断面缺陷等应补强,若有严重锈蚀,应量测断面实际厚度,以便计算时予以折减。

✧除上述外观检验外,须对各种缺陷进行矫正,如表面缺陷、端部矩形比、桩体挠曲、桩体扭曲、桩体截面局部变形和锁口变形等。

✧钢板桩打设中需设置有足够刚度的导架,需用水准仪和经纬仪控制导架的位置和标高。

导架的高度要适宜,不能与钢板桩相碰,又利用控制钢板桩的施工高度和提供功效围檩不能随着钢板桩的打设而下沉或变形。

✧相邻两桩同时接桩不可在同一位置上,必须错位。

✧打桩宜分段或阶梯式进行,不宜单块打入。

半封闭或全封闭的板桩,根据板桩规格和封闭段的长度计算块数,便于合拢。

✧拔除时桩孔需及时回填,减少对临近建筑物的影响。

✧打设后,基坑开挖中应注意的问题。

A、钢板桩墙脚部向外移动情况。

B、钢板桩弯曲变形程度。

C、桩的插入深度。

3)质量标准

打入的钢板桩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偏差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4)检验方法:

打桩机械的操作遵守“市政工程安全操作规程”。

尺量、经纬仪、水准仪。

11.钢筋混凝土板桩

1)施工要求

✧按规范标准和建设单位认可的施工图施工。

✧板桩长度系根据工程、水文地质情况,环境保护情况,沟槽、基坑开挖深度,支撑(锚固)设置,基坑开挖施工工艺等分析计算确定。

✧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桩的始桩长度应较普通桩加长2~3m。

转角处应设置转角桩。

始桩和转角桩的桩尖应制成对称形。

✧沉桩方法可视工程场地条件、环保要求、地质特点、可供选择的机具设备等,合理选用锤击法、振动沉桩或静力压桩法。

2)监理重点

✧沉桩前,应根据工程性质及要求,进行板桩定位及高程控制测量。

✧对于兼作主体结构外膜或主体结构混凝土结合的板桩,考虑基坑开挖时板桩可能产生的内向偏移,可预留向基坑外偏移余量30~50mm。

✧预制板桩达到设计强度30%方可拆膜,达70%强度才可起吊(吊点为位置需经验算确定)达100%强度才能运输和施打。

✧沉桩时,应沿板桩两侧设置导向夹板(围檩)。

夹板应有一定的长度、强度和刚度。

板桩应顺夹板打入,并随时检验。

校正。

一般应在双侧夹板上划好钢筋混凝土板桩分块线,以便以线插桩,依次施打。

✧板桩施打,应凹凸榫楔紧,如有缝隙宜用水泥砂浆灌注嵌实。

✧开始打入的板桩或转角桩应比持垂直,否则采取措施处理。

✧板桩施工和基坑开挖期间应采取措施,确保包装稳定,并做好观测记录。

3)质量标准

􀁺其轴线定位偏差≤5mm。

􀁺打设精度

A、平面上纵向直线偏差<30mm。

B、垂直度允许为1%~0.5%。

凹凸必须咬合。

C、若为长条形地下建筑,应配合用拉模体浇捣混凝土的工艺,分段长直线偏差为20㎜。

桩顶高差≤30㎜。

4)检验方法

尺量、经纬仪、水准仪。

12.管道顶进

1)顶管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

✧对施工组织设计应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分析和审查,特别对机头的类型、主千斤顶、管材的强度与接口的形式、洞口构造、中继环的设置、压浆孔的布置、稳定土层的措施、环境检测及工程保护措施等应作重点审查。

施工方法和采取的技术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对确定的顶管施工方法,应重点了解该机具的性能,特别是对顶管穿越土层特性的适应性,审查施工单位是否具有类似工程顶管施工的实际经验。

✧对采用的顶管施工方法,其可能产生的地表变形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应督促施工单位预先作出分析、估算,应符合合同规定的保护环境的要求。

当预计影响程度难以确保对地面建筑物、道路、交通和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时,应督促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监测和保护,必要时对建筑物、地下管线,可采取停止使用、限制使用、有专人例行保养。

2)顶管机头的选型及相关设备的安装

✧核查施工单位对选定机头的机械特性和适应土质达到熟悉和掌握程度以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现场应配有熟练的操作人员,施工人员应经过技术培训和技术交底。

✧检查施工现场的机头和工具管,必须和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所选定的机头设备相一致,特别是机头直径、动力、纠偏设备,出土装置等必须匹配,机头与工具管的连接必须满足纠偏技术要求,无渗漏。

✧机头、工具管及电气、动力、液压、供水、出土、纠偏测量、通讯等相关设备安装后,检查单机和联动运转,测试数据应符合机械设计的要求,确认运转正常后方能予投入使用。

3)顶管工作坑的设置及相关设备的安装

工作坑的平面位置应除符合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外,还应同时考虑下列因素:

A、应避免设置在高压电线下、里弄或单位的车辆出入口及交通繁忙场地狭小处。

B、应尽可能避让或离开地下管线、建筑物、水体、铁路等有一定距离,减少施工扰动的影响。

C、工作坑与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最小平面距离,应根据土质、场地条件并结合工作坑的施工方法而定。

采用钢板桩或沉井法施工的工作坑,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一般可按基坑深度的1.5倍考虑,否则采取必要的技术保护措施。

D、工作坑施工机械设备和脚手架等装置,与架空输电线之间的最小距离,

✧顶进工作坑的后靠设施和土体的最大允许反力必须经过计算,并满足最大顶力的需要必须结构稳定、无位移,必要时对结构后靠及土体予以加固。

✧在顶管进出预留洞的一段距离范围内,通常取10~20m,视土体特性、机头类型。

周边地下管线、建筑物的情况,应采取井点降水、土体加固及特设的保护措施,保持土体稳定,地下管线各建筑物的安全,确保机头顺利进出洞口,防止水土流失。

机头下沉磕头。

✧工作坑的洞口必须设置止水圈应在整个顶管过程中能有效防止水土和触变泥浆的流失,封口板应抽拔方便。

✧导轨、顶机、千斤顶、油泵站后靠的布置、的安装应进行,达到导轨稳定,顶机平稳轴线、标高、坡度符合顶管设计要求。

顶级及相关设备应进行单机、单系统调试,并进行整机系统运行试车,操作运行正常后才能拆除封门机头顶入土体。

在顶进过程中,全部设备应有专人维护和保养。

✧多个千斤顶同时使用时,必须规格、型号一致,油路并联,行程同步,若有偏差应查明原因,调整合格后才准予使用。

4)顶管接收坑的设置及相关设备的安装

✧接收坑的平面位置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设置在高压线下,车辆出入口及交通繁忙处;并尽可能避开地下管线、建筑物一定距离,必要时采取井点降水、土体加固、管线吊固等措施,确保管线及建筑物的安全。

✧只有当机头已靠近洞口时,才准予开凿洞口。

机头进洞口应控制水冲和切土,缓慢顶进,平稳顶入洞口。

✧钢板桩维护的接收坑,常采用进洞前切割钢板桩成洞,切割前必须对钢板桩作支护加固。

✧导轨必须进洞机头对中并安装牢固,导轨标高应与机头进洞时标高一致,到导轨标高低于机头时,应用木板垫塞,防止机头磕头,损坏设备及管接口。

5)顶力估算及中继环

✧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中顶力的估算、中继环设置的位置、数量、工作坑结构后靠强度及后靠土体所能承担的顶力等,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

✧中继环的结构形式、几何尺寸、与管道的连接等应符合山诶图纸,并进行实地检查及测量。

中继环的千斤顶应做到同步同行程,不漏油;橡胶止水圈应耐磨,满足中继环反复伸缩的运行特点,密封、不漏油。

单个中继环的总顶力应大于该段的顶力,并留有足够的余量。

中继环使用前必须进行调试检查,使用中不得带病运行,发生故障应立即修复。

✧顶管中最大顶力必须小于管材设计允许的顶力。

✧工作坑的主千斤顶的最大总顶力,必须小于工作坑后靠结构设计允许顶力和后靠土体所能承受的顶力,并留有一定的余量。

必要时应对后靠土体进行加固。

✧为减少顶力和控制顶力的突增,除增设中继环,还应采用触变泥浆减少管壁与土体的摩阻力。

必须连续顶进,减少停顶的时间,顶进中应勤挖土、勤顶进、勤压浆、勤测量勤纠偏,以控制顶力的突增。

✧对顶机的工作状况、技术参数、顶力、中继环的设置与使用、顶进长度、触变泥浆的压注、纠偏、地面沉降、后靠等情况与数据,施工中应详细真实的记录。

监理人员应到现场旁站并收集信息、做到心中有数,应有超前和防范意识,对遇到的异常情况及时分析,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顶力突增,甚至“报管”顶不动等事故发生。

6)管节出洞

✧出洞前,监理必须对顶管整个系统的安装、单机调试进行全面检查,督促并检查设备联动调试,确认设备系统运转正常,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才准于开顶出洞。

未经监理批准,不准开顶。

✧检查洞口止水圈的安装必须符合施工要求,应安装牢固、尺寸准确,能完全封堵机头与洞口的空隙,无渗出水土与触变泥浆。

✧洞口前方的土体已采取措施得到稳固,确保拆除洞口不会产生水土流失。

✧洞口前方的地下管线、地面构筑物,已采取技术措施有效保护,并建立了沉降监测。

✧机头出洞时,顶进操作应谨慎平稳、匀速推进,首节管出洞后即应开始均匀压注触变泥浆。

在管节出洞10~20m范围内,监理应检查并督促施工人员将切土、出泥、顶速、土压、轴线、标高等技术参数和操作,逐渐调整至正常状态。

✧若机头出洞即遇到异物、机头下沉“磕头”等现象,应暂缓顶进,查明原因经处理后再予顶进。

特殊情况有相应措施保护才可将机头退出,经处理后再次顶入出洞。

7)管节进洞

✧管节进洞前,必须严格监控机头轴线和标高禀对准洞口,控制平稳顶进和纠偏量,确保机头、管节顺利顶入接收坑洞口。

✧对洞口的处的土体、地下管线及创面构筑物,应采取必要的稳定和保护加固措施,并监测土体的变形情况。

✧检查接收坑内支承机头和工具管的导轨必须安装稳固,轴线与标高应与机头入洞方向一致。

✧只有当机头端面临近洞口时,在准予拆除洞口砖封墙和开启洞口封板。

洞口封门拆除后,应随即将机头顶入洞口至导轨上,应防止机头在洞口前方土体中长时间停滞,发生“磕头”等弊病。

管节入洞后,检查管壁与洞口间隙的封堵,防止水土流失。

8)管节顶进

✧机头顶进入洞后,必须按土质及时调整操作并监控各类技术参数,使顶管尽早进入正常状态。

✧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要求的规定,检查设有压浆孔的管节和中继环的布置,检查并督促触变泥浆的压注应贯彻“机尾压浆、管中顺序补浆、随顶随压浆、特殊地段或地面沉降增量时增大压浆量”的原则,对压浆时段及浆量应作分析。

✧检查纠偏措施并必须贯彻“勤测、勤纠、微调”的原则,经常检查机头内的照准板,以确定机头顶进的轨迹走向。

若发生较大偏差,应分析原因,并督促分次逐步纠偏,防止纠偏过量,造成反复纠偏,影响顶管质量。

机头内设的两组纠偏千斤顶的纠偏行程差值不能大于50mm。

✧监理人员应随时掌握顶进情况,及时分析顶进中的土质、顶力、顶程、压浆、轴线偏差、地面变形等情况,针对发生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发现地面冒浆,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封堵或减压措施。

✧使用的管材应符合设计要求。

简爱管材合格证、使用许可证、试验材料、外观及几何尺寸,必须达到顶管的质量标准和强度指标。

发现管壁有裂缝、接口缺损等弊病的不准使用。

✧中继环的监理要点可参阅上面5)。

9)土方运输设备的配备

✧顶管管道内土方运输设备的规格、性能、运转、电量配置等均应列入施工组织设计,并应与顶机类型、土质、管内空间、运距、顶机的出土能力相匹配,经监理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检查运输设备的安装、调试及与整个顶管设备的适用性,确认系统工作正常后,准予投入使用。

✧对泥浆水力输送的泵、管系统中应增设排渣装置(箱),以利清除石渣等固体物。

发生出浆管堵塞不通畅时,应停顶清除管道内的异物后才能继续顶进。

✧对平衡式顶机的泥土土(水)仓,应控制一定的压力,以平衡机头正面的土(水)压力。

应随时观测并调节顶速、切土量和出土量,使机头维持一个较正常的压力值,进行平衡顶进,确保顶管质量。

✧对水力出土的地面泥浆池的容积及结构的安全性应进行审核,应有足够的容积存放泥浆,防止泥浆池的开裂及坍塌。

池壁及浆管应不漏水,溢流水可循环利用,不准直接排入下水道及河道。

10)顶进结束后的工作

✧管道顶通后,端头一般应超过井壁20~30cm,并凿除超常部分。

管端及井壁洞口的封堵,连接应按设计要求及时处理,并达到不渗不漏。

✧中继环必须回缩到位,接缝无渗漏,浇筑钢筋混凝土内衬后,内壁应平整、圆顺、无渗漏。

✧管道接口的间隙应均匀,若渗漏水现象,应采用堵漏措施后,按设计要求嵌缝密实平整,并渗水。

✧防腐涂层施工必须按设计要求分层检查验收,原材料达到技术规定的标准,涂刷前管道内壁必须干净、干燥。

孔洞、气泡等,必须用腻子嵌填抹平。

✧顶管结束应工完料清,按设计要求修复路面、场地,恢复原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