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3889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8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docx

地铁停车场测量方案设计

一、测量的标准与依据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3)《工程测量规范》GB20056-2007;

(4)《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5)《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7)《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1016-2008;

(8)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

(9)本工程相关管理规定;

(10)相关招投标文件、合同文件及相关设计资料;

(11)业主提供的施工设计图纸及导线、水准成果资料、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以上规范及本工程施工合同对施工测量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2.1.1本工程位置及周边环境

本工程主要包括运用库、洗车库、污水处理站、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综合楼、门卫室、垃圾房、派出所办公楼、停车场内市政配套设施(道路、围墙、排水沟、雨污水、热力管线等)。

八户梁停车场总平面布置采用运用库1线1列位尽端式布置方案,主要工程有出入线,停车列检线,洗车线、临修线等线路;还包括停车场内动力及照明、通风及空调、室外给排水、车辆检修工艺设备等系统的建筑及设备安装工程。

八户梁停车场承担本线部分车辆的乘务、停放、列车技术检查和洗刷清扫等日常维修和保养任务。

负责本停车场的一般行政、后勤、技术管理和技术革新等工作。

承担本线部分车辆的双周检、三月检任务。

八户梁车辆段位于大湾南路东南侧,东北侧为皇塔干果批发市场,西南象限为居民住宅区。

见图1-1

图1-1八户梁车辆段位置及周边环境图

2.1.2本工程主要建筑物结构形式

编号

房屋名称

建筑规模

结构形式

1

运用库

地上1层局部两层,共计20911.54平米

桩基础、钢筋砼柱支承梯形钢屋架排架结构,屋顶采用混凝土轻型屋面板

2

洗车库

地上1层,共计2334.96平米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

污水处理站

地上1层,共计376平米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4

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

地上1层、地下1层,共计1344.08平米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5

综合楼

地上5层,共计7200平米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6

门卫室

地上1层,共计47平米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7

派出所办公楼

地上3层,共计2030.28平米

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2总体筹划及总体目标

2.2.1工区划分

场地布置以“工区相对独立、总体统一规划”为指导思想。

为便于管理和高效组织生产,根据各区域场地条件,将场地划分为三个工区:

综合楼+牵混所为一工区、派出所办公楼为二工区,运用库+洗车库+污水处理站为三工区。

2.2.2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见图1-2施工流程图

2.2.3工期目标

本工程土建工期为30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17年7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2019年12月31日。

2.3本标段测量工作重点及技术要点

1、施工测量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因此测量工作应配合施工进度要求。

2、施工现场工种多样,交通频繁,大量的填挖使现场地面变动较大,故对测量标志的埋设、保护与检查提出严格要求,保证点位有损坏及丢失时能及时恢复。

三、测量组织与管理制度

3.1测量组织机构

为了做到测量成果准确无误,本工程测量坚持二级管理,配备测量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精密的测量仪器。

项目部测量队进行日常的施工放样,并安排专业人员对测量工作进行检查、复核。

公司测量队负责布置、测量加密控制点,复测导线点和水准点。

3.2测量管理制度

为规范化、系统化测量人员的操作行为,我们出台了《项目部测量管理办法》,办法中要求保持测量人员的相对稳定,维持测量工作的持续性,制定了各种奖惩制度,明确了各级测量人员的职责范围,特别强调测量复核制度。

1、项目部测量组配备两名技术干部,一名测量工程师和两名测工,在总工和工程部部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其主要任务是负责标段平面、高程控制网测量、及施工测量。

2、测量分工及衔接

实行三级测量复核制:

现场测量技术人员对现场测量的内、外业资料认真全面自检。

项目部测量技术人员对现场测量的内、外业资料认真全面复核。

公司测量队对关键的测量项目和重要技术方案进行审核,测量内、外业的全面复核。

3、测量复核制度的基本要求

测量工作必须坚持复核制,测量人员都必须遵循复核制的基本规定,并认真执行。

①执行测量技术规范,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测量设计、作业和检测,保证各项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②测量桩点的交接,必须双方共同参加,持交桩表逐桩核对、交接确认。

遗失的坚持补桩,无桩名者视为废桩,资料与现场不符的应予更正。

③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应认真研究核对,有的应做现场核对,确认无疑后,方可使用。

抄录数据资料,必须经第二人核对。

④各类测量的原始记录,必须在现场同步做出。

严禁事后补记、补绘。

原始资料不允许涂改。

不合格时,应当补测或重测。

⑤测量的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核条件。

内业工作,应坚持两组独立平行计算和相互校核。

⑥利用已知点(包括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

即已知点检测无误或合格时,才能利用。

4、测量日志记录制度

测量工作日志必须记录下每天测量的工程部位、里程、测量的过程和结果、测量的仪器型号、测量的人员、人员的分工等详细内容,对于记录不规范的测量资料一律要求返工重测。

5、测量仪器管理

①所有仪器均按测量规范要求,定期到标准计量所检测中心进行年检。

全站仪每年到基线场进行一次测距常数检定。

全站仪测角部、水平仪在施工过程中每月项目部测量组进行一次必要的常规检验和校正,避免由于仪器出现故障而引起测量事故。

②仪器月检项目

a、光学(激光)对中器对中误差的检验与校正;

b、照准部水准管轴应垂直于竖轴的检验与校正(既水准管的校正);

c、十字丝的检验与校正;

d、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C的检定与校正;

e、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i角的检定与校正;

f、水准仪圆水准器安置正确性的检验与校正。

g、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相互关系(i角和φ角)的检验与校正。

③仪器使用与保管

a、项目部使用仪器指派专人保管,负责其日常清洁和防潮处理,尤其要及时清洁和晾露,防止镜头生长霉菌,金属机件生锈。

b、发生仪器碰撞、摔打后,要及时进行维修和检定。

c、外业操作时,要做好仪器测前、测中、测后三检查。

防止测量对错点、配错度盘、碰动仪器等事故发生。

6、测量成果管理

测量成果由测量资料和测量标志构成。

测量资料包括原始观测记录、计算过程、交付资料、测量记录;测量标志包括各类平面控制桩和高程控制桩。

测量成果的具体要求如下:

⑴各类桩点的埋设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附录B和附录D的要求和规定,将指派专人进行桩点保护。

若属人为因素肆意毁桩者,谁破坏谁受处罚,并尽快组织测量人员重新造点测取新值。

⑵计算过程:

测量计算由两人平行独立进行,两人计算出结果应一致才方可用于指导施工。

7、测量资料的报审

将严格按照业主、第三方测量单位和测量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执行。

四、测量准备工作

4.1测量技术准备

首先对业主提供施工区域控制点位置及所需的导线点和水准点的基本资料(平面控制点的坐标、水准控制点的高程)复测,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要求建立施工控制网,加密施工导线点和水准点。

接收点位时,应同时检查测量标志的稳定情况及铭文的清晰程度,移交后的点位须在施工过程中妥善加以保护,防止任何损坏和位移,如果损坏及时报告监理和业主并加以恢复。

对业主提交的控制点均需按同精度进行复测,检测限差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导线点的坐标互差≤±12mm;导线边长互差≤±8mm;高程点的高程差≤±3mm。

通过地面导线控制网和水准网复测,若所有点位稳定无位移,施工中使用控制点时应采用交接桩值。

4.2测量人员及仪器

4.2.1主要仪器清单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精度

1

全站仪

拓普康GPT-3002LNC

一套

±2″(2mm+2ppm)

2

水准仪

DSZ2

一套

±0.7mm/km

4.2.2仪器鉴定证书

见附件

4.2.3主要测量人员名单表

随工程施工进度适时配备配足测量人员。

序号

姓名

职务

备注

1

测量工程师

2

测量员

3

测量员

4

4.2.4主要测量人员测量证书

见附件

五、控制测量方案

地面控制测量主要是停车场结构施工期间平面导线点、高程水准点主控制网完善,维持其可靠、可用;为了施工方便,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在停车场施工范围加密地面控制点并维持其可靠、可用。

5.1平面控制测量及导线控制点布设要求

根据业主提供的首级控制点GPS点、精密导线点,在施工场地范围内加密布置施工测量导线控制点。

测量点位布置要求如下:

1、点位附近不宜有散热体、测站应尽量避开高压电线等强电磁场的干扰。

2、相邻点间的视线距离障碍物的距离以不受旁折光影响为原则。

3、相邻边长不宜小于长边的1/2,个别短边的边长不应小于100米。

4、GPS控制点与相邻精密导线点间的垂直角不应大于30°,视线离障碍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5,避免旁折光的影响。

5、每个导线点应保证两个以上的后视方向,点位选者应能控制地铁线路和岔道井位置,导线点埋设应避开施工可能影响的范围,导线点应方便使用,利于长期保存。

6、点位埋设:

用砼包钢筋头,然后在钢筋头上嵌铜丝表示点位,导线边长300~400m,布设成附合导线或导线网,必须附合在两个GPS点或精密导线点上。

7、停车场地面导线加密点布置成闭合导线网形式,控制区域为整个监测区,点位布设成强制归心标形式,以提高测量质量,具体布设情况将在施工前根据现场条件进行布设。

5.2导线网测量要求

1、外业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平面控制网的二等网(精密导线网)精度施测,水平角采用全圆测回法观测6测回(测角精度不低于2.5″),往返观测距离各2个测回,单向测距4次并加入气象、仪器加、乘常数改正(测距精度不低于1/60000)。

2、当精密导线点上只有两个方向时,宜按左、右角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应小于4″。

3、水平角观测遇到长、短边需要调焦时,应采用盘左长边调焦,盘右长边不调焦,盘右短边调焦,盘左短边不调焦的观测顺序进行观测。

4、精密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

精密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平均

边长

(m)

导线

总长度

(km)

每边

测距中误差

(mm)

测距

相对

中误差

测角

中误差

(″)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

全长

相对

闭合差

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

(mm)

Ⅱ级全站

站仪

I级全

站仪

350

3~5

±6

1/60000

±2.5

6

4

5√n

1/35000

±8

注:

n为导线的角度个数。

5.3平差

精密导线应采用南方平差易严密方法平差,并分析点位误差椭圆及相对点位误差椭圆,为下一步测量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测量数据整理后上报审批。

5.4平面高程测量

水准点的选点布设

1、精密水准网应沿工程线路布设成附合路线、闭合路线或结点网。

2、精密水准点应选在离施工场地变形区外稳固的地方,墙上水准点应选在永久性建筑物上。

水准点点位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

精密水准点间距平均为300m。

3、精密水准标石和标志应按照规范要求埋设。

4、水准路线布设成附合水准路线,每300~400m设一个固定水准点。

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水准控制网的二等水准网的测量技术要求进行施测,精度指标每千米全中误差不大于±4mm/km,往返观测高差较差不大于

,L为附合水准路线长度。

5、点位的选择离施工区域较近,不易受变形稳固的地方,或选择在永久性建筑物上。

水准点点位的选定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

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应进行定期检测,以保证点位的正确性及测量精度。

高程控制网的观测

按往返附合法进行测量,前后视距大致相等,前后视距累积差不大于4m。

1、精密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如下:

往测奇数站上为:

后——前——前——后

偶数站上为:

前——后——后——前

返测奇数站上为:

前——后——后——前

偶数站上为:

后——前——前——后

2、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宜分别在上午、下午进行,也可以在夜间观测,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必须互换位置。

精密水准测量观测不应超过下表规定。

(1)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每千米高差

中误差(mm)

附合水准路线平均长度(km)

水平仪等级

水平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

环线闭合差(mm)

偶然中误差

M△

全中误差Mw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

环线

平坦地

山地

±2

±4

2~4

DS1

因瓦尺

往返测

各一次

往返测

各一次

±8√L

±2√n

注:

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路线长度(km);

n为单程的测站数。

(2)精密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的要求(m)

标尺类型

视线长度

前后视

距差

前后视距

累计差

视线高度

仪器等级

视距

视线长度

20m以上

视线长度

20m以下

因瓦

DS1

≤60

≤1.0

≤3.0

0.5

0.3

(3)精密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mm)

基辅分划读数差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

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

0.5

0.7

3.0

1.0

3、两次观测高差

超限时应重测。

当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比较,其较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应该取两次成果的平均数值。

观测成果处理

1、精密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千米水准测量的高差偶然中误差应按照下式计算:

式中:

为每千米中数高差偶然中误差(㎜);L为水准测量的测段长度(Km);

为水准路线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n为往返测的水准路线的测段数。

2、水准网的数据处理应采用严密平差,以业主提供的水准点作为已知点,采用强制附合平差,并应计算每千米高差偶然中误差、最弱点高程中误差。

3、测量数据整理后上报审批。

4导线施测完毕,将测量成果整理并做相应平差,将其成果交付监理工程师,由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其水准点方才有效,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六、施工测量方案

6.1土方及边坡支护测量

本工程土方及边坡支护测量工作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土石方开挖及场地平整,第二部分边坡支护工程,第三部分为地基处理强夯。

1)根据设计平面图现场经行坡顶的实地放样,确定出挖方的施工区域。

根据实地情况的坡率的不同,进行开挖,控制每层的标高,以便满足边坡防护施工。

在基坑两边控制标高处插短钢筋头,用自动安平水准仪随时对开挖深度进行实测,保证最后的基底标高。

机械开挖到基底以上30cm处改为人工清底,避免超挖或欠挖。

2)边坡防护分为锚杆框架梁和混凝土拱形骨架,进行锚杆孔的测量放线,按设计立面图要求,在锚杆施工范围内,起止点用仪器设置固定桩,中间视条件进行加密,其它孔位以固定桩为准,钢尺丈量,全段统一放样。

孔位误差不超过±50mm,测定的孔位点埋设永久性标志,竖梁的具体长度根据实际边坡高度确定。

框架梁施工时,将边坡超挖0.4米厚,开挖坡体在人工修整时,其坡比等达到要求,然后测放出框架纵梁、横梁位置。

3)混凝土拱形骨架护坡,按照边坡坡度、基础高程等数据,设固定的样板挂线,清刷表面松散土层及浮土。

填补凹坑并压实使坡面平整。

按设计图纸对拱形骨架轮廓进行放样,用钢尺对基槽开挖位置准确定位,对于弧形部分定出圆心位置然后撒出弧线。

4)测量出需要地基处理范围,进行夯点放线定位,按夯点布置图进行测量放线,定出第一遍强夯各夯点的位置,后用白灰和小木桩标示并测量场地高程。

夯击完成后推平夯坑,测量场地标高进行整平使之符合设计标高。

6.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测量

1)根据布置的首级控制网与与建筑设计平面图,在每栋建筑物周围建立平面矩形控制网。

用全站仪定出建筑物外围轴线控制点并对各店的距离和角度进行校核,待其精度达到要求后即建立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根据已建立的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定出其轴线控制点,再次对其角度及距离进行复核,确定无误后,根据主控轴线测设出其它细部轴线进行施工放样。

2)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竖向精度,在每栋建筑物周围引测3个高程控制点组成高程控制网。

为满足现场施工进度及施工过程中方便使用,在场区内测设±0.000标高控制点,作为施工高程的控制依据。

±0.000以下施工测量

(一)、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2、校测仪器采用测量精度2″级的全站仪。

(二)、平面放样测量

1、轴线投测。

平面楼层混凝土浇筑并凝固达到一定强度后,现场测量人员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

然后以控制轴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

2、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并报监理验线,验线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三)、支立模板时的测量控制

1、中心线及标高的测设

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底部的楼层平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抄测出楼层+500mm标高线,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

高度。

2、模板垂直度检测

模板支立好后,利用吊线坠法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并通过检查线坠与轴线间距离,来校核模板的位置。

(四)、±0.000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

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

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基坑标高基准点的引测方法:

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

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数据。

3、施工标高点的测设。

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行。

施工标高点测设在柱外侧立筋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0.000以上施工测量

(一)、平面控制测量

本工程各建筑物±0.000以上的轴线传递用经纬仪测量进行。

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

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

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柱、墙的控制线等细部线。

各层平面放出的细部线,特别是柱、墙的控制线必须校核无误,以便检查结构浇筑质量和以后的进一步施工。

(二)、高程的传递

1、首先从高程控制点将高程引测到首层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弹出墨线,并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

2、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基准标高线竖直量取。

3、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

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

4、当每一层平面标高抄测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标高抄测记录表、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报监理验线,验证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6.3场区市政道路配套管线施工测量

按设计图纸放样管线的中心线及井室位置,根据设计坡度计算挖槽深度放出上开口挖槽线。

测定检查井等附属构筑物的位置,在挖槽过程中定期对开挖情况进行复测。

测量槽底、垫层、管道安装后的标高及位置。

场区内道路为混凝土路面,放出道路中心线,打好中心线桩和曲线控制点,支模前在基层上弹出和中线线平行的纵向分块墨线,对于7米宽的路面,自中心线分为两幅板块,对于4米宽的路面为整幅板块。

道路标高控制,主要控制中心线的标高,由工地临时水准点引入到中线桩或边桩上,借此支模时拉线掌握,支模后在进行检测使道路平整。

6.4预留预埋和设备基础施工测量

根据设计要求,分段对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位置进行测量放线,测量放线应执行测量“三级”复核制。

对板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应在基础垫层、模板上或结构钢筋上用红油漆标出它们的位置、形状及大小;对围护桩上的预埋铁件,应选定两根主钢筋来控制预埋件的标高、位置及方向,且焊接牢固。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应以线路中线来控制定位,保证位置准确,精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6.5运用库预制柱吊装施工测量

(1)施工前检查轴线及跨距是否正确。

(2)对混凝土预制柱进行分中(已预埋螺栓为准),并弹出三面中线。

(3)在杯口的顶面、底面弹出设计轴线,并在杯口内壁弹出杯底找平用的标高线,采用C40细石混凝土按设计标高对杯底找平。

(4)将杯口侧壁及预制柱深入杯口部分的表面进行凿毛,并清理杯底垃圾。

(5)吊装前应对经纬仪进行校正。

柱子的垂直度校正用2台经纬仪从相邻两侧观察柱的安装中心线是否垂直,防止因上下测点不在一个垂直面而产生测量差错。

七、竣工测量方案及竣工图绘制

7.1竣工测量

竣工是工程施工测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的目的是评定和分析工程质量,以及作为工程验收的一个基本依据。

竣工测量应随着施工的进展,按竣工测量要求积累采集竣工资料。

在各分项工程完成之后按照竣工测量要求,及时进行竣工测量,测量精度不小于施工精度。

由于受施工现场环境,以及其他各种外在因素影响,所以施工现场并不一定完全按照原设计施工,势必会做出工程变更,竣工测量必须依据已经做好的现状工程进行实测。

并做好记录,为绘制工程竣工图作准备。

对已竣工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及形状,建筑物的部分拐点(房角点)的坐标,房屋地面以上部分的层数及地下室层数,建筑工程竣工后具有代表性层面的标高,建筑物层高,房屋分栋分类竣工建筑面积进行竣工测量。

各种管线给排水、消防、暖通、电力等在填土埋管封盖之前,必须对现工程竣工测量。

对各井口中心位置,各转弯位置实测其三维坐标对于间隔较长的管线须加密量测。

路面工程竣工测量依据现状路面,在中心线及两边直线段每10米实测一点,曲线段每5米实测一点,半径较小的2.5实测一点,实测时记录好每个点的三维坐标。

7.2竣工图编绘

竣工图编绘,应与平面布置图相对应,注明相应数据说明,包括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制图日期、比例尺等,文字徐清晰、数据正确。

图表选择规定部门专用纸张规格,分类装订成册,并附必要文字说明。

八、测量员进工地施测应遵守以下原则

1、施测人员进出工地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禁止拖鞋上工地;

2、测量人员皆工作证上岗;

3、在不平坦地段施测时,应确保仪器的稳定性;

4、施测过程中,应该注意旁边的模板或铁脚架,以免倾倒砸伤人或仪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