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4002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docx

管理信息系统自己整理笔记

《管理信息系统》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1、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是可以通讯的,信息形成知识。

(P3)

2、信息有哪些特征?

(P3-4)

①事实性 ②时效性 ③不完全性 ④等级性等级性可分为战略级、战术级(管理级)、作业级⑤变换性⑥价值性

3、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练习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P7)

4、信息系统的概念: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P8)

5、说明信息系统的内容包括什么?

(P8)

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方面。

6、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是对一个组织(单位、企业或部门)的信息进行全面的管理的人和计算机相结合的系统。

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决策技术,与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手段结合起来,辅助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和决策。

(P9)

7、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必须面对的根本性问题)(P21)

①第一,如何深刻地认识管理信息系统既是体格技术系统,又是一个社会系统?

②第二,如何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为信息系统的应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③第三,如何用信息技术来促进企业管理?

④第四,如何提高企业文化,培养新一代的工作人员,使之适应新技术应用和企业转型的挑战?

⑤第五,政府部门如何促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8、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P26)

①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

②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③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④它是一个需要与现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⑤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9、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P37)

①依据功能、目标、特点和服务对象的不同,从层次上可将信息系统分为:

业务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②按系统的功能和服务对象,可将信息系统分为:

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和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等。

10、主生产计划(MPS)以生产计划大纲为依据,把最终产品的数量和交货期分布于每一时间段上,并在生产计划与可用能力之间做出平衡。

(P41)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

11、数据处理的概念:

数据处理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用一定设备和手段,按一定的使用要求,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的过程。

(P47)

12、数据组织的概念:

数据组织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和规则对数据进行归并、存储、处理的过程.(P48)

13、数据文件的概念:

把数据按某种数据结构组织起来存放在外部设备上,就构成数据文件。

(P51)

14、网络拓扑结构的概念:

所谓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的链路和节点在地理上所形成的几何构形。

(P57)

1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P58)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16、制订MIS规划的作用

①合理分配和理由信息资源,以节省系统投资;

②通过制订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正确识别MIS必须完成的任务,促进信息系统应用;

 ③指导MIS开发,用规划作为开合系统开发工作的标准。

17、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

①MIS的弥补、约束及总体结构;

②单位的现状; 

③业务流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流程在新技术下的重组;

④对影响挥发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⑤近期计划。

18、诺兰模式:

是信息系统发展阶段的模型,用于考察各单位目前的信息系统所处的发展阶段。

  六个阶段:

①初装;②推广;③控制;④集成;⑤数据管理;⑥成熟;

5、制订MIS战略规划的方法包括:

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SystemPlanning:

BSP)、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SuccessFactors:

CSF)

企业系统规划法是一直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订出MIS战略桂哈的结构化方法,优点在于理由他能够保证信息系统图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也就是能够使信息系统具有对环境变更的适应性。

BSP包括:

准备、调研、定义业务过程、业务过程重组、定义数据类、定义总体结构、确定总体结构的优先顺序,完成BSP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CSF包括:

了解企业战略目标;识别所有成功因素;确定关键成功因素;明确个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

6、企业流程重组(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

BPR)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在逻辑上相关的业务活动。

7、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是从线性系统的业务状况出发,先实现一个个具体的功能,逐步地有低级到高级建立MIS,首先从研制各项数据处理应用开始。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期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设计信息系统。

8、开发管理信息的方法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2)原型法。

开发一个原型系统并运行之,并对运行情况反复进行修改,指导用户满意为止。

原型法是贯彻“从下到上”的开发策略,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缺乏对管理系统全面、系统的人事,不适合开发大型管理信息系统。

(3)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以类、继承、聚集扥概念描述客观事物及其联系。

(4)CASE方法。

特点:

解决了从客观对象到软件系统的映射问题,支持系统开发的全过程;提供了软件质量和软件重用性;加快了软件开发速度;简化了软件开发的管理和维护;自动生产开发过程软件文档。

第六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1、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任务是:

在充分人事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最后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或称逻辑模型设计。

2、可行性分析:

(1)管理上的可行性

(2)技术上的可行性(3)经济上的可行性

3、管理业务调查:

(1)组织结构调查

(2)管理功能调查(3)管理业务流程的调查

4、数据流程过程中需要收集的资料:

(1)全部输入单据、输出报表和数据存储介质的格式

(2)各环节上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方法(3)各单据的制作单位、报送单位、存放地点、发生频率、时间等(4)数据类型、取值范围、长度等。

5、数据流程图:

(1)外部实体;

(2)数据流;(3)处理(功能);(4)数据存储。

6、数据字典:

内容主要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六个方面军校具体的定义。

数据流程图配以数据字典,就可以从图形和文字两方面对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行完整的描述。

7、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

(1)决策树

(2)决策表(3)结构英语表示法。

8、系统化分析:

(1)分析系统目标

(2)分析业务流程(3)数据的汇总和分析(4)分析数据流程(5)功能分析和划分子系统(6)数据存储分析(7)数据查询要求分析(8)数据的输入输出分析(9)确定新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

9、研究和确定管理模型:

(1)综合计划模型

(2)生产计划管理模型(3)库存管理模型(4)财务成本管理模型(5)统计分析与预测模型

10、信息系统的逻辑方案:

(1)业务流程

(2)数据流程(3)逻辑结构(4)数据资源分布(5)管理模型

第七章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

1、系统设计是系统开发的第二阶段,其任务是:

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物理模型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2、系统设计的主要工作:

(1)总体设计,包括系统流程图、功能结构图和功能模块图

(2)代码设计和设计规范的制定(3)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设备、网络通讯的选择,数据库系统的选择(4)数据存储设计,包括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的安全保密设计等(5)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包括输入、输出设计、处理流程图设计及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

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

3、代码的种类:

(1)顺序码

(2)区间码,包括:

多面码、上下关联区间码、十进位码(3)注记码

4、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

(1)算术级数法

(2)集合级数法(3)质数法。

5、数据流程图与信息系统流程图之间的差异并非仅在符号的改换,信息系统流程图表示的是计算机的处理流程,而并不想数据流程图那样反映了人工操纵的那一部分。

从数据流程图到信息系统流程图还应考虑哪些处理功能可以合并,或者可以进一步分解,然后把有关的处理看出是系统流程图中的一个处理功能。

6、系统物理配置设计依据:

(1)系统吞吐量

(2)响应时间(3)可靠性(4)处理方式(5)地域范围(6)数据管理方式。

7、数据库的选择主要考虑:

(1)数据库的性能

(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系统平台(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保密性能(4)数据的类型。

8、按文件用途分类:

主文件、处理文件、工作文件、周转文件、其他文件

9、按文件的组织方式分类:

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直接存取文件(包括:

直接地址法、杂凑法)

10、数据库设计基础概念模型:

实体、属性、联系

实体:

即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对象或事物。

实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五或抽象的概念;可以指事物本身,也可以指事物之间的联系。

属性:

指实体具有某种特性。

联系:

事物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实体内部的联系,二是实体之间的联系。

11、实体之间的联系分为三类:

1:

1,1:

n;m:

n

12、E-R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他抽取了客观事物中人们所关心的信息、忽略了非本质的细节,并对这些信息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数据模型是对概念模型而言的,是对客观事物即其联系的数据化描述。

关系模型英语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示等数学理论来处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关系。

13、关系模型中的主要术语:

(1)关系:

一个关系对应于一张二维表

(2)元组:

表中一行成为一个元组

(3)属性:

表中一列称为一个属性,有属性名

(4)主码(主关键字):

是指表中的某个属性组,他的值唯一地标志一个元组。

(5)域:

它是指属性的取值范围

(6)分量:

它是指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7)关系模式:

它是指关系的描述。

14、关系的规范化:

(1)1NF:

第一范式的关系应满足的基本条件是元组中的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割的数据项。

(2)2NF:

指的是这种关系不仅满足第一范式,而且所有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其主码。

(3)3NF:

指的是这种关系不仅满足第二范式,而且他的任何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任何主关键字。

14、输入设计原则:

(1)控制输入量

(2)减少输入延时(3)减少输入错误(4)输入过程尽力简化

15、输入错误的种类:

(1)数据本身错误

(2)数据多余或不足(3)数据的延误

16、数据出错的校验方法:

(1)重复校验

(2)视觉校验

(3)检验为校验

(4)控制总数校验

(5)数据类型校验

(6)格式校验

(7)逻辑校验

(8)界限校验

(9)顺序校验

(10)记录计数校验

(11)平衡校验

(12)对照校验

17、系统设计工作结束后,要提交的系统设计报告,包括:

(1)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代码设计方案

(3)输入和输出设计方案

(4)文件设计方案

(5)程序模块说明书

系统设计阶段的成功是给出程序设计说明书和系统设计报告,为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提供工作方案。

18、外模式、概念模式、内模式

(1)外模式:

定义外模型的模式叫做外模式,又称子模式。

外模式也称用户模式或子模式(Subschema),它是数据库用户(包括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由于每个用户只能看见和访问所对应的外模式中的数据,数据库中的其余数据是不可见的,这样就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即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有力措施。

DBMS提供子模式描述语言(子模式DDL)来严格定义子模式。

(2)内模式:

定义内模型的模式叫做内模式,又称为物理模式,用设备介质语言来定义。

子模式DDL定义巨擘的即用户的逻辑数据结构,模式DDL,定义全局的逻辑数据结构,物理DDL,定义物理数据结构。

第八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

1、系统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与调试、人员培训、数据准备与录入、系统切换和评价等。

2、程序设计的目标:

可维护性、可靠性、可理解性、效率

3、自顶向下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应注意:

(1)模块的独立性

(2)模块的大小划分要合适(3)模块的功能要简单(4)共享的功能模块应集中

4、特殊测试包括:

峰值负载测试、容量测试、响应时间测试、恢复能力测试。

系统调试完成后,应编写操作说明书,完成程序框图和打印源程序

文档

计划

需求分析

设计

编码

测试

运行维护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开发计划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数据需求规格说明书

测试计划

概要设计说明

详细设计说明

数据库设计说明

模块开发卷宗

用户手册

操作手册

测试分析报告

开发进度月报

项目开发总结

5、系统切换:

直接切换法、并行切换法、试点过度法

6、系统维护:

程序维护、数据文件维护、代码维护

第九章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1、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1)对象。

基本要素包括:

标识(名称)、数据(状态)、操作、接口

(2)类。

类定义包括:

标识、继承、数据结构、操作、接口

(3)消息。

消息是实现对象与对象件相互合作的通信载体,是链接对象的纽带

(4)继承。

是指一个类应承袭而具有另一个类的能力和特征的机制或关系

面向对象的系统开发方法包括分析、设计、实现及运行维护等四个阶段,是循环迭代的过程。

2、UML基本模型图形描述

类图、对象图、用例图、状态图、时序图、活动图、协作图、组件图、配置图

第十章信息系统的管理

信息系统的管理有系统开发项目管理、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等两个同等重要的方面。

开发项目管理中比较主要的工作是项目的组织与计划。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的目的是使系统能够安全、有序和有效的运行,充分的产生应有的价值。

系统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安全和保密管理、日常管理和控制,系统维护方面包括密切相关的日常维护、应急维护和适应性维护。

第十一章决策支持系统

1、早期的DSS由模型库、数据库及人机交互系统等三个部门组成,20世纪80年代出,DSS增加了方法库和知识库,构成了三库系统或四库系统。

2、DSS的目的就是要在人的分析与判断能力的继承上借助计算机与科学方法支持决策者对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进行有序的决策,以获得尽可能令人满意的客观的解决方案。

3、DSS功能包括:

(1)获取、组织、管理并及时提供与决策问题有关的组织内容部信息。

(2)收集提供个决策方案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

(3)能存储和管理与巨册问题有关的各种模型。

(4)能存储并提供常用的数学方法及算法。

(5)上述数据、模型与方法的修改、添加和连接等。

(6)能灵活的选择、配置和运用模型与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汇总、分析、预测,得出所需的综合信息与预测信息。

(7)具有方便的人机对话和图形输出功能,能满足随机的数据查询要求。

4、DSS的特征有:

(1)对准管理人员经常面临的结构化程度不高、说明不够充分的问题。

(2)把模型或分析计数以传统的数据存取计数及检索技术结合起来。

(3)易于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以交互会话的方式使用。

(4)强调对环境及用户决策方法改变的灵活性及适应性。

(5)支持单不代替高层决策者制订决策。

5、DSS定义:

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应有决策科学及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以人机交互方式辅助决策者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的信息系统。

6、DSS的系统结构:

两库结构:

数据库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和对话子系统形成三角形分布结构。

三库或四库结构:

在两库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方法库(三库),和知识库(四库)。

7、DSS的数据库子系统:

由数据库、数据析取模块、数据字典、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数据查询模块等部件组成。

数据库由内置数据库和外部数据源数据库两部门组成,前者主要存放直接工巨册使用的信息,后者是逻辑上连接的MIS等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可以通过数据析取模块加工处理而获得。

数据析取模块辅助从源数据库提取能用于决策支持的数据,析取过程是将源数据加工成信息的过程,是选择、浓缩与转换数据的过程。

数据字典用于描述与维护个数据项的属性、来龙去脉及相互关系。

数据库系统是一张管理数据的软件,也是与DSS其他子系统交互的接口。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查询模块用来解释来自人机对话及模型库等子系统的数据请求。

8、DSS的模型库子系统:

模型库子系统是构架和管理模型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是DSS中最辅助与最难时序的部分。

DSS用户一块模型库中的模型进行决策,因此认为DSS是由“模型驱动”的。

应有模型获得的输出结果可起三种作用:

直接用于制订决策;对决策的制订提出建议;用例估计决策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后果。

模型库子系统主要由:

模型库、模型库管理系统和模型字典等部分组成。

模型库是模型库子系统的核心部件,用于存储决策模型。

模型库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是模型的利用与维护。

模型库的模型主要有自程序、语句、数据及逻辑关系等四种方式,逻辑方式主要用于IDSS。

9、方法库子系统:

是存储、管理、调研及维护DSS各部件要用到的通用算法、标准函数等方法的部件,方法库中的方法一般用程序方式存储。

10、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

智能人机接口、问题处理系统、知识库子系统和推理机。

11、人工智能及其应用

专家系统:

是利用专家的某些领域知识九届特定问题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专家思考、表示和处理问题主要使用符号方式。

专家系统的弱点一是知识获取困难;二是对与动态和辅助的系统,由于推理规则是固定的,难以适应变化的情况;三是专家系统不能从过去处理国的事例中继续学习。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良好的自组织、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适用于辅助问题或开放系统,弥补专家系统的不足。

12、知识库

在逻辑上,知识库是人类知识的模型,在物理上,知识库是储存知识的设施。

之四海库的概念产生于专家系统,主要问题是知识的内容和知识的组织与表示。

13、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是一种在DSS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供多个决策者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某种贵处相互协作地探寻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问题解决方案的信息系统。

有以下特点:

(1)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2)能让决策者相互之间便捷的交流信息与共享信息,减少片面性。

(3)决策者可克服消极的心理影响,富保留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4)能集思广益,激发决策者思路,使问题的方案尽可能的趋于完美。

(5)可防止小集体主义及个性对决策结果的影响。

(6)可提高决策群体成员对决策结果的满意程度和置信度。

(7)群体越大,效果越显著。

GDSS的四种类型:

决策室、局域决策网、虚拟会议、远程决策网

第十二章电子商务

1、电子商务(EC)是指实现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

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交易过程包含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等四种基本流。

信息流是商务活动的流动;上流是商品在交易过程中所有权转移的活动;资金流是交易过程中资金的流动;物流是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物理流动。

2、电子商务的特点:

全球性、直接性、均等性、信用风险增大

3、电子商务的发展阶段:

电子零售阶段、网上交易阶段、E-市场阶段

4、电子商务的分类:

BtoB、BtoC、BtoG

5、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

电子数据交换(EDI)、Internet、Intranet、Extranet

6、电子商务四大基础设施:

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发布工具、信息交换基础设施、商业服务基础设施,指保证信息传输安全、电子支付安全的基础设施。

两大支柱:

(1)工作政策、法律、法规;

(2)技术标准。

7、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

(1)改变企业的营销方式

(2)促进企业供应链的有效建立

(3)为组建虚拟企业创造条件

(4)促进企业体制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

8、电子商务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整个社会生叶体系结构发生变化

(2)对经济理论产生影响

(3)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

9、电子商务安全要求

(1)信息的保密性

(2)信息的不可否认性

(3)系统的可靠性

(4)交易者身份的真实性

第十四章供应链管理及其信息系统

1、所谓供应链是指由设计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整个活动过程的上有及下游企业所构成的网络。

它由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用户和用户的用户组成。

2、供应链的主要特征:

(1)复杂性

(2)动态性(3)面向用户需求

3、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

SCM)指围绕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贸易伙伴关系进行组织、计划、协调、控制和优化的一系列现代化管理。

其目的是在供应链上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销售的过程中,一正确的数量、正确的时间进行产品制造和分销,提高系统效率,促进系统成本最小化,提高服务水平。

4、供应链管理系统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

(2)形成阶段(3)成熟阶段

5、供应链管理的方法:

快速反应、有效客户响应、准时制生产

(1)快速反应(QuickResponse:

QR):

是零售商和制造上通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利用EDI等信息技术及时小孩销售信息和订货补充信息,用多频度、小数量的配送方式连续补充商品来缩短交货期、减少库存和提高服务水平的管理方法。

(2)有效客户响应(EfficientCustomerResponse:

ECR)是供应链上的生产商、批发商和零售商等通过合作和协调,以更好的质量、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一种管理方式。

(3)准时制生产(JustinTime:

JIT)追求的目标是零库存,要求在刚好需要该零部件时,就刚好把他生产处理并送到需要的地点。

6、供应链的基础管理方法主要有:

基于EDI的和基于Internet的两种。

7、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生产计划和控制的特点:

(1)信息的多源化和共享

(2)分布式的群决策(3)具有更高的柔性和敏捷性

8、CPFR方法

合作计划、预测和补给(CollaborativePlanning,ForecastingandReplenishment)是用于公里管理环境下的一种生产计划与协调控制的新模式。

主要包括:

(1)协同,指建立共同的目标,双方长期承诺信息共享,确立并采取协同性的经营战略。

(2)规划,指共同规划出合作的产品门类、关键品种、主要的财务指标和产品导入和中止计划等

(3)预测,指有供应链各方共同确定预测模型,协同地进行订单预测。

(4)补给,抓一只根据订单预测确定并生产订单。

9、供应链上的库存有两种:

一是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库存,二是物流过程中的库存。

供应链上的不确定性来自供应的不确定性、制造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

10、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库存管理的方法:

(1)供应商管理库存

(2)联合库存管理(3)多级库存优化与控制

11、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RelationshipManagement:

CRM):

是指企业同搜集、管理和适应信息,建立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