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4069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13 大小:7.8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3页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3页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3页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3页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3页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3页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3页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3页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3页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3页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3页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3页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3页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3页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3页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3页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3页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3页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3页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1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docx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电气部分

 

广东电网变电站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

 

(电气部分)

 

2010年版

 

第一章变电站一次设备安装施工工艺要求

1变压器

1.1适用范围

变电工程的110kV及以上变压器安装,35kV、66kV电抗器及500kV油浸式高压电抗器安装。

1.2设计要求

(1)主变压器本体安装

a)主变压器本体与外挂的机构箱、端子箱、电缆走线槽等附件外观颜色一致。

b)主变压器布置安装定位准确,本体牢固稳定地与基础配合,紧固件齐全完好。

其中基础中心线与基础预埋件面水平误差:

<10mm;若采用地脚螺栓预埋中心线误差<2mm,地脚螺栓出基础顶面长度适当并一致。

根据设计安装图纸先进行主变就位预安装测试,仔细检查土建基础预埋件方式、定位、大小是否与电气安装图纸要求一致。

c)套管引出线三相弛度应保持一致,并需满足设计要求以及安装规范要求。

d)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热镀锌制品。

e)套管排气孔应在最高位置,变压器套管安装应满足油位镜安装尽量在外侧。

(2)本体附属设备及电缆的安装

a)主变压器本体上的电缆需排列整齐有序、美观,固定于防护措施可靠,采用封闭铝合金槽盒形式。

各槽盒连接板的螺栓应紧固,螺母位于桥架的外侧,槽盒接地应可靠。

b)本体上的端子箱、机构箱引出的电缆应采用铝合金槽盒或不锈钢槽盒保护。

槽盒的大小应与箱底开孔尺寸一致,高度为箱底至基础,与端子箱、机构箱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安装细部图参考隔离开关机构箱电缆槽盒安装。

本体端子箱、机构箱不应紧贴于主变压器本体上安装,宜与主变压器本体保持一定的通风距离安装。

c)消防感温电缆需安装于绕在变压器本体上的直径6mm的钢丝绳上,上下各一圈,并在油枕上缠绕不少于2周;较高的一圈敷设高度为离油箱顶盖往下约600mm处,两圈感温电缆间距统一为400mm,感温电缆离开壳体约100mm~150mm。

感温电缆以固定卡固定,制作固定卡时,L1、L2、L3及h1需根据主变压器外型,现场校核尺寸,固定卡与主变箱体接触的部位均应装胶垫或保护套,以免划伤器身油漆,感温电缆终端盒(箱)定位于防火墙靠主变运输道路端,离地高度1400mm,见图1-1-1。

d)变压器基础的预埋件应水平,应与设备底座安装配合。

装有气体继电器的变压器、电抗器,应使其顶盖沿气体继电器气流方向有1%~1.5%的升高坡度(制造厂规定不须安装坡度者除外),并应配置防雨罩。

当与封闭母线连接时,其套管中心线应与封闭母线中心线相符。

(3)接地安装

a)变压器本体两点接地,分别与主接地网的不同网格相连。

b)外壳及本体的接地牢固,主要包括:

本体两侧与接地网两处可靠接地;中性点与接地网两处可靠接地;铁芯、夹件与接地网可靠连接。

c)接地体横平竖直、工艺美观。

裸露接地线的地上部分应涂黄绿相间油漆明示出来,接地漆间隔宽度全站统一为50mm或100mm。

d)接地线的连接宜采用铜排或扁钢通过螺栓连接。

(4)户外布置的油浸式站用变压器布置

需特别考虑运行维护的人性化要求,油枕上的油位计朝向应便于观察。

其余安装要求同主变。

若其高、低压套管引出线采用硬母线连接时,统一加装热缩套,使运行更加安全。

(5)站用变母排及其电缆头安装

a)套管引出母排安装:

矩形母线应进行冷弯,多片母线的弯曲度应一致。

矩形母线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验收规范GBJ149-1990的规定。

b)母排连接:

矩形母线的搭接连接,其孔径和孔距应符合验收规范GBJ149-1990的规定。

c)母线与设备端子连接,应符合GB5273-1985《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的要求。

d)用于10~66kV电力电缆保护管安装固定用的抱箍定位高度h1统一标准为300mm、h2统一标准为1300mm、电缆保护管管口离地高度h3统一标准为2000mm、电缆固定抱箍高度h4统一标准为2200mm。

 

 

图1-1-1主变感温电缆固定卡详图

 

1.3施工工艺要点

(1)产品提供现场技术服务情况下,内部检查和接线原则上由厂家技术服务人员按照产品说明书、合同和规范要求完成,或在厂家技术服务人员指导下完成。

(2)真空干燥处理是大型变压器安装的重要环节,抽真空布置满足产品说明书要求。

(3)热油循环工艺应按照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

(4)注意校核变压器各电压等级套管带电部分与消防水管及其喷头、防火墙、主变构架的带电距离是否满足现行规程规范的要求。

(5)按照设计图纸和产品图纸进行二次接线,必须核对设计图纸、产品图纸与实际装置相符合。

1.4样板图片

 

 

图1-1-2主变本体箱子电缆槽盒引下安装示例

 

 

 

图1-1-3主变压器本体接地安装例

 

 

图1-1-4主变压器铁芯接地安装示例

 

 

 

 

 

图1-1-5主变感温电缆敷设安装示例

 

 

图1-1-6主变中性点直流测量装置安装示例

 

图1-1-7站用变压器高压侧电力电缆安装示例

1.4主要引用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Q/CSG11105-2008

《广东电网公司电网建设“安全、优质、文明”样板工程标准》

2HGIS、GIS和封闭母线

2.1适用范围

变电工程的110kV及以上SF6气体绝缘HGIS、GIS和封闭母线安装,66kV及以上的罐式断路器、PASS等组合电器可参考执行。

2.2设计要求

(1)设备本体安装

a)组合电器设备固定的方式有焊接和预埋地脚螺栓两种方式。

①预埋地脚螺栓安装:

预埋螺栓中心线的误差不应大于5mm。

全站同类型设备预埋地脚螺栓露出长度应一致,地脚螺栓上部用采用热镀锌形式。

②焊接安装:

设备底座与预埋钢板的焊接要求应满足厂家要求。

b)组装后的支架应进行校正,垂直误差不大于0.0015H(H为支架总高度),最大不应大于5mm,同一水平面的支架水平误差不大于5mm。

c)设备安装用的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热镀锌制品。

(2)本体附属设备及电缆的安装

a)组合电器本体上的电缆需排列整齐有序、美观,固定于防护措施可靠,采用封闭铝合金槽盒或不锈钢槽盒形式。

各槽盒连接板的螺栓应紧固,螺母位于桥架的外侧,槽盒接地应可靠。

b)汇控柜(箱)安装垂直误差应符合厂家的规定,应牢固、完好,无损伤;宜采用螺栓固定,不宜采用点焊。

其底座应与主接地网连接牢靠,可开启门应采用软铜绞线可靠接地。

成列布置的柜(箱)应保证在同一轴线上,最大不应大于5mm。

(3)接地安装

a)GIS配电装置宜采用多点接地方式,既可以由土建专业按GIS设备厂要求的位置预埋接地钢板,将GIS配电装置接地线就近接至接地钢板,再由接地钢板与主地网可靠连接(土建预埋钢板时一并施工),也可以设置一条贯穿所有GIS间隔的接地母线或环形接地母线,将GIS配电装置接地线引至接地母线,由接地母线再与主地网相连。

当选用分相设备时,应设置外壳三相短接线,并在短接线上引出接地线通过接地母线接地。

当设备为铝外壳时,其短接线宜采用铝排;当设备为钢外壳时,其短接线宜采用铜排。

b)接地线的连接宜采用铜排或扁钢通过螺栓连接,搭接面紧密。

c)接地体横平竖直、工艺美观。

裸露接地线的地上部分应涂黄绿相间油漆明示出来,接地漆间隔宽度全站统一为50或100mm。

d)接地线和本体采用不同金属连接时,应考虑采用过渡措施。

2.3施工工艺要点

(1)产品提供现场技术服务情况下,内部检查和接线原则上由厂家技术服务人员按照产品说明书、合同和规范要求完成,或在厂家技术服务人员指导下完成。

(2)设备安装前应根据厂家技术资料的规定进行基础、预埋件的检查和复测,室内的起吊设备应通过专项验收。

(3)设备部件装配应在无风沙、无雨雪、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的条件下进行,并根据产品要求采取防尘、防潮措施。

(4)组合电器的套管在吊装前应认真研究好吊装方案,一般宜采用专用工具盒吊带进行起吊,以保护瓷套管不受损伤。

(5)按照设计图纸和产品图纸进行二次接线,必须核对设计图纸、产品图纸与实际装置相符合。

 

2.4样板图片

 

 

图1-2-1GIS设备户内布置安装示例

 

图1-2-2HGIS本体电缆通过槽盒引下示例图

 

 

图1-2-3户外GIS布置安装示例

2.5主要引用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

3支柱式断路器

3.1适用范围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支柱式SF6断路器安装,35~110kV断路器安装可参照执行。

3.2设计要求

(1)设备本体安装

断路器的固定的方式应牢固可靠,一般采用预埋地脚螺栓安装。

预埋地脚螺栓安装:

预埋螺栓中心线的误差不应大于2mm。

全站同类型设备预埋地脚螺栓露出长度应一致,地脚螺栓上部用采用热镀锌形式。

支架或底架与基础的垫片不宜超过3片,其总厚度不应大于厂家设计允许的范围,各片之间应焊接牢固,不留缝隙。

(2)设计安装时,机构箱电缆孔正下方远离支架基础一定的距离,应避免机构箱电缆出线与基础碰触,碰触时土建需做异形基础,电缆小沟宜开至机构箱底,土建露出地面以上部分基础不宜三相连成一块。

(4)机构箱引出的电缆应采用铝合金槽盒或不锈钢槽盒保护。

槽盒的大小应与箱底开孔尺寸一致,高度为箱底至基础。

(5)为了方便运行和检修,220kV及以下断路器宜设置移动式操作平台;500kV断路器设置固定式操作平台。

平台大小应能满足运行人员便于开合两侧机构箱门进行维护的要求,但应校核平台至断路器绝缘零电位处电气距离、校核平台围栏高度与断路器机构箱底部是否满足机构箱门自由开合的要求。

(6)接地安装

a)每组断路器宜通过两处与主接地网可靠连接,每个机构箱用一根接地线与支架相连。

b)接地线的连接宜采用铜排或扁钢通过螺栓连接,搭接面紧密。

c)接地体横平竖直、工艺美观。

裸露接地线的地上部分应涂黄绿相间油漆明示出来,接地漆间隔宽度全站统一为50mm或100mm。

3.3施工工艺要点

(1)产品提供现场技术服务情况下,内部检查和接线原则上由厂家技术服务人员按照产品说明书、合同和规范要求完成,或在厂家技术服务人员指导下完成。

(2)设备安装前应根据厂家技术资料的规定进行基础、预埋件的检查和复测。

(3)极柱安装:

通常采用直扳法吊装,底部垫实,整个过程吊钩顺起立方向走动,端部有缆绳保险,侧向应有保护措施。

(5)按照设计图纸和产品图纸进行二次接线,必须核对设计图纸、产品图纸与实际装置相符合。

 

3.4样板图片

 

图1-3-1500kV断路器机构箱槽盒进电缆沟安装示例

 

 

图1-3-2500kV断路器操作平台安装示例

3.5主要引用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Q/CSG11105-2008

《广东电网公司电网建设“安全、优质、文明”样板工程标准》

 

4隔离开关

4.1适用范围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隔离开关安装,35kV、110kV隔离开关安装可参考执行。

4.2设计要求

(1)设备本体安装

隔离开关底座与设备支架安装应做到无垫片安装。

设备底座应采用螺栓安装,连接螺栓应紧固,同相瓷柱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同组隔离开关应在同一直线上。

(2)操作机构安装牢固,固定支架工艺应美观,机构轴线与底座轴线重合,同一轴线上的操作机构安装位置应一致。

(3)操作机构箱下电缆采用槽盒敷设。

与机构箱底电缆孔连接处统一采用螺栓连接,密封良好,美观。

(4)设备底座及机构箱接地牢固,导通良好,宜统一采用铜排,截面小,便于弯折和安装。

接地线采用弯折过渡。

(5)机构箱引出的电缆应采用铝合金槽盒或不锈钢槽盒保护。

槽盒的大小应与箱底开孔尺寸一致,高度为箱底至基础。

(6)安装时,应注意机构箱电缆出线是否与基础碰撞,电缆小沟宜开至机构箱底。

机构箱电缆孔正下方远离支架基础一定的距离,土建基础不宜连起来,需要做异形基础。

(7)接地安装

a)每组隔离开关宜通过两处与主接地网可靠连接,每个机构箱用一根接地线与支架相连。

b)接地线的连接宜采用铜排或扁钢通过螺栓连接,搭接面紧密。

c)接地体横平竖直、工艺美观。

裸露接地线的地上部分应涂黄绿相间油漆明示出来,接地漆间隔宽度全站统一为50或100mm。

4.3施工工艺要点

(1)产品提供现场技术服务情况下,内部检查和接线原则上由厂家技术服务人员按照产品说明书、合同和规范要求完成,或在厂家技术服务人员指导下完成。

(2)设备安装前应根据厂家技术资料的规定进行基础、预埋件的检查和复测。

(3)按照设计图纸和产品图纸进行二次接线,必须核对设计图纸、产品图纸与实际装置相符合。

4.4样板图片

 

图1-4-1隔离开关底座安装示例

 

 

图1-4-2隔离开关底座接地安装示例

 

 

图1-4-3机构箱接地连接示例一

 

图1-4-4机构箱接地连接示例二

4.5主要引用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Q/CSG11105-2008

《广东电网公司电网建设“安全、优质、文明”样板工程标准》

5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

5.1适用范围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避雷器安装。

5.2设计要求

(1)设备本体安装

设备底座与设备支架安装应做到无垫片安装。

设备底座应采用螺栓安装,连接螺栓应紧固,同相瓷柱中心线应在同一垂直平面内,同组设备应在同一直线上。

(2)互感器的二次接线盒、铭牌等的朝向一致,并符合设计要求。

二次接线盒电缆采用槽盒安装,槽盒与支架之间的固定工艺应美观,同一轴线上设备的槽盒安装轴线应一致,槽盒从接线盒引下避开柱头板时自然折弯、美观过渡,引下的槽盒尽量紧靠支柱边固定。

与接线盒底电缆孔连接处统一采用螺栓连接,密封良好,美观。

(3)同一列安装的应排列整齐,同一组互感器的极性方向一致。

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布置应排列整齐,朝向应一致。

(4)接地安装

a)各个接地部位可靠,主要包括:

CT、PT、CVT、避雷器本体与接地网两处可靠接地;电容式套管末屏可靠接地;CT备用线圈短接可靠并接地,PT、CVT的N端应可靠接地,二次备用线圈一端应可靠接地。

b)接地线的连接宜采用铜排或扁钢通过螺栓连接,搭接面紧密。

c)接地体横平竖直、工艺美观。

裸露接地线的地上部分应涂黄绿相间油漆明示出来,接地漆间隔宽度全站统一为50mm或100mm。

(5)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的安装

a)在线监测装置与避雷器连接导体超过1.5m应设置绝缘支柱支撑,设备支架高度为4.5m或5m时,设一处支撑,为6m时,设两处支撑,支撑点间距约为1m。

b)过长的硬母线连接应采用预防“热胀冷缩”应力的措施,与在线监测装置接线端子连接处宜采用软绞线连接

c)在线监测装置宜与水平线成30度安装,离地安装高度不低于2.5m,便于观察。

 

 

5.3施工工艺要点

(1)产品提供现场技术服务情况下,内部检查和接线原则上由厂家技术服务人员按照产品说明书、合同和规范要求完成,或在厂家技术服务人员指导下完成。

(2)设备安装前应根据厂家技术资料的规定进行基础、预埋件的检查和复测。

(3)吊装应选择满足相应设备的钢丝绳或吊带以及卸扣,吊装时吊绳应固定在吊环上起吊,不得利用瓷裙起吊。

(4)按照设计图纸和产品图纸进行二次接线,必须核对设计图纸、产品图纸与实际装置相符合。

5.4样板图片

 

 

 

 

图1-5-1避雷器在线监测装置安装示例

 

 

 

 

图1-5-2电流互感器电缆槽盒安装示例

5.5主要引用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Q/CSG11105-2008

《广东电网公司电网建设“安全、优质、文明”样板工程标准》

6干式电抗器

6.1适用范围

高压干式并联电抗器、串联电抗器和限流电抗器安装。

6.2设计要求

(1)设备本体安装

电抗器三相叠装时,各相中心线应一致。

设备支架宜采用玻璃钢支架。

设备支架底与基础预埋件之间应采用螺栓安装,连接螺栓应紧固。

(2)限流电抗器与母排连接处应使用软连接,宜使用伸缩节。

(3)电抗器设备接线端子的方向必须与施工图纸设计的方向一致。

(4)接地安装

a)电抗器支柱的底座均应接地,一般沿电抗器各支柱底部作等电位连接形成单开口接地环,同时不得与地网形成闭合环路,电抗器各绝缘子底座的接地线宜从玻璃钢支柱内引下接至接地环。

b)磁通回路不应有导体闭合回路。

c)接地线的连接宜采用铜排或扁钢通过螺栓连接,搭接面紧密。

d)接地体横平竖直、工艺美观。

裸露接地线的地上部分应涂黄绿相间油漆明示出来,接地漆间隔宽度全站统一为50mm或100mm。

(5)电抗器接线端子之间宜采用软导线连接,若使用管母线,管母线内不应配置阻尼线。

(6)并联电抗器区域内独立支柱的绝缘子支架,应选用非磁性支架(如玻璃钢支架)。

6.3施工工艺要点

(1)产品提供现场技术服务情况下,内部检查和接线原则上由厂家技术服务人员按照产品说明书、合同和规范要求完成,或在厂家技术服务人员指导下完成。

(2)设备安装前应根据厂家技术资料的规定进行基础、预埋件的检查和复测。

(3)电抗器其重量应均匀地分配于所有支柱绝缘子上,找平时,允许在支柱绝缘子底座下放置钢垫片,但应固定牢固。

(4)按照设计图纸和产品图纸进行接线,必须核对设计图纸、产品图纸与实际装置相符合。

6.4样板图片

 

 

 

图1-6-1干式空芯电抗器安装示例

6.5主要引用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Q/CSG11105-2008

《广东电网公司电网建设“安全、优质、文明”样板工程标准》

 

7电容器组

7.1适用范围

无功补偿电容器组安装。

7.2设计要求

(1)框架式电容器组

a)框架组件平直,连接螺孔应可调。

每层框架及总体框架的水平误差、对角误差均≤5mm。

b)电容器应便于更换,其外壳与固定电位连接牢固可靠(螺栓压接)。

c)熔断器排列整齐,倾斜角度严格符合产品要求,指示器位置正确。

d)所有基础槽钢均应与主接地网焊接。

e)电容器、电抗器网门高度≥1.7m,网格20mm×20mm,网门宜采用不锈钢材质,应装设行程开关,并需装设电磁锁。

网门应与主接地网接地牢固。

电抗器网门不应形成闭合磁路。

(2)集合式电容器组

a)本体牢固稳定地与基础配合,外壳及本体的接地牢固。

b)放电线圈排列整齐,外壳及本体的接地牢固。

c)网门安装要求同框架式电容器组。

(3)母排及其电缆头安装

a)套管引出母排安装:

矩形母线应进行冷弯,多片母线的弯曲度应一致。

矩形母线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验收规范GBJ149-1990的规定。

b)母排连接:

矩形母线的搭接连接,其孔径和孔距应符合验收规范GBJ149-1990的规定。

c)当母线与设备端子连接时,应符合GB5273-1985《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的要求。

d)对高压电缆保护管管口离地高度统一标准为500mm,用于电缆安装固定用的抱箍定位高度统一标准为1300mm,当采用三相电缆时,电缆分叉高度统一标准为1500mm。

(4)各台电容器铭牌、编号应再通道侧,顺序符合设计,相色完善。

(5)电容器母线连接的螺栓应为热镀锌螺栓。

7.3施工工艺要点

(1)产品提供现场技术服务情况下,内部检查和接线原则上由厂家技术服务人员按照产品说明书、合同和规范要求完成,或在厂家技术服务人员指导下完成。

(2)设备安装前应根据厂家技术资料的规定进行基础、预埋件的检查和复测。

(3)电容器组安装前应根据单个电容器的实测值,进行三相电容器组的配对,确保三相容量差值≤5%。

(4)按照设计图纸和产品图纸进行接线,必须核对设计图纸、产品图纸与实际装置相符合。

7.4样板图片

 

图1-7-1框架式电容器组安装示例

7.5主要引用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Q/CSG11105-2008

《广东电网公司电网建设“安全、优质、文明”样板工程标准》

第二章变电站母线及导线安装施工工艺要求

1软母线

1.1适用范围

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软母线安装。

1.2设计要求

(1)软母线每跨弧垂应符合设计要求,三相弛度应一致,允许误差+5%~-2.5%。

(2)母线敷设原则:

先高层后低层。

(3)绝缘子串组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4)软导线连接金具应与导线匹配,尽可能选用标准线夹;引(上/下)T型线夹宜统一成螺栓型,以便于后期安装。

引线走向自然、美观,弧度适当或按照设计要求。

(5)压接工艺按照SDJ226-1987《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标准执行。

1.3施工工艺要点

(1)扩径导线与线夹压接,应用相应芯棒将扩径导线中心所压接部分空隙填满,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