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物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4191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的物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生活中的物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生活中的物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生活中的物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生活中的物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生活中的物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生活中的物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生活中的物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生活中的物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生活中的物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生活中的物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生活中的物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生活中的物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生活中的物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生活中的物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生活中的物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生活中的物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生活中的物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生活中的物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物理.docx

《生活中的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物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活中的物理.docx

生活中的物理

为什么会引发大海啸?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的大地震引发了高达10米的大海啸,几乎袭击了日本列岛太平洋沿岸的所有地区,并引发了环太平洋沿岸各地的海啸预警警报。

地震发生后五六分钟,日本东海海面至少上升了3.5米。

港湾空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高桥重雄说:

“海啸高度和受灾区域之广都是国内迄今最大的,属百年一遇规模。

”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规模的大海啸?

   地震规模大,震源浅

  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教授古村孝志说,这是由于震源浅且地震规模大造成的。

本次地震震源深度仅有24公里。

  海啸通常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水下塌陷或滑坡引发,其中海底地震是最主要的原因。

海底地震致使海床上升或下降,产生的海浪与在海面附近起伏的普通波浪不同,可深及海底。

海啸发生时,巨浪最高可达数十米,如同一堵“水墙”。

海啸波长很大,可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小。

所以,到达地面时,携带巨大能量的巨浪可冲击地面所有物体。

   特殊地形可能使海啸能量进一步放大

  海啸浪高和破坏性取决于多种因素,比如地震级别、波动的水量、海浪冲向岸边所在的海床地形以及是否存在阻碍浪潮的天然屏障。

一些专家认为三陆海域的里亚斯型海岸地形有可能使海啸的巨大能量进一步被放大。

  里亚斯型海岸是那些海岸线的总方向与构造线走向大致直交的海岸,有很多外侧宽广而内侧狭窄的“三角形海湾”。

这样的海岸,越向海湾内侧,海浪就越容易升高。

  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教授间濑肇说,在三陆海域附近海湾深处,海啸也许达到了30米高。

   大海啸可能还有第二波、第三波

  海啸不是一波就会结束,可能同时在几小时内出现数次。

因为能够减小海啸能量的只有陆地,海啸只能靠撞击陆地来释放能量。

  而且通常最大的一波不是第一波,可能是第二、第三或第四波。

日本气象厅地震专家横山博文说,海啸的第二波、第三波有可能变得更高,第一波海啸没有到达的地方也有可能遭遇巨大海啸袭击,因此最好躲避到30米高处。

       

海啸产生原因

  海啸是由地震、火山爆发或强烈风暴等所引起的海水巨大涨落现象,按成因可分为地震海啸、火山海啸、风暴海啸等几种。

在茫茫的大海里,地震引起的波浪高度虽然不到一米,但当它冲击到海岸边或岛屿岸边时,浪高却急剧上升,最高时可达二三十米,而且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

滑翔翼是怎样上升的?

  在自然界中,除了有水平方向的风外,还有从地面吹往天空、竖直方向的风。

滑翔翼如果遇到了这种上升气流,就会同它一起上升。

滑翔翼(及任何其它使用上升气流的飞行器)翱翔的基本规则是寻找上升气流,并飞到里面去。

上升气流有多种成因,最常见的是山脊气流和热气流。

当水平方向的风吹到障碍物(在这里是山脊)上时,它被迫冲往上方,这就是山脊气流。

当某处地面(水面)被太阳晒热,并将热量传导给附近的空气时,热空气上升,就形成热气流。

  一般而言,山脊气流沿山脉呈带状分布,飞行员在其中来回穿梭。

而热气流则始于地面上的某一点,呈柱状或热气泡状上升,飞行员在该区内盘旋上升。

  飞行当中的温度变化情况怎样?

  滑翔翼可在温度低至零下数度的冬季飞行,也可在赤日炎炎的沙漠地区飞行。

高度每升高300米,空气温度将下跌4华氏度。

因此,飞行员在高空飞行中必须经受较低的气温。

夏季,如果你计划飞到3600-4200米以上,就需要穿着能保暖的衣服,以免受冻。

  玩滑翔翼对体格有特殊要求吗?

  几乎人人都可以飞滑翔翼。

如果您能肩扛23-32公斤的东西慢跑,您就能够学会飞滑翔翼。

当然飞行并不需要您特别大力,因为您的体重是由吊带、而不是您的双臂负担的。

但在恶劣天气下的长时间飞行就需要有较稳健的耐力。

飞行员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可以逐步地提高这种耐力。

  对飞行员的年龄、性别、体重和身高有无限制?

  飞滑翔翼的人从十几岁到八十几岁的人都有。

这项运动对心理的要求大过对生理的要求。

如果一个人的心智足够成熟,能够对关乎其生命安全的事件作出正确判断,并能有适当的反应,就可以说他到了适合飞行的年龄了。

  飞行主要靠的是平衡感和耐力,而不是李元霸那样的蛮力。

所以无论男女都可以成为优秀的飞行员。

当然,性别比例因地而异。

在美国,约有10%-15%的滑翔翼飞行员是女性。

  飞行员的体重也不太重要,关键是他们必须使用适合他们尺寸的伞具。

较重的飞行员需要大号伞具,较轻的飞行员则需要较小号的伞具。

一般滑翔翼飞行员的体重约在40到110公斤之间。

体重不在本范围内的人就不容易找到适合他们使用的伞具了。

当然,特别胖的人可以使用特别设计的双人伞。

身高与能不能飞行之间也没有必然的关系。

当然,一般伞具是为1.5-2.0米高的人设计的。

对于身高不在本范围内的人,伞具和鞍具都要做适当的修改。

如果没有了摩擦力会变成什么样

 摩擦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摩擦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也很多,如抓住物体需要摩擦,皮带传动需要摩擦,铁钉固定在墙上也要靠摩擦等等。

但摩擦也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麻烦。

例如:

机器开动时,滑动部件之间因摩擦而浪费动力,还会使机器的部件磨损,缩短寿命。

我们有时希望地球上从来就没有摩擦力,但如果真的没有摩擦力,人们的生活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首先,也是最基本的,我们无法行动,脚与地面没有了摩擦,人们简直寸步难行。

自行车车轮与地面间光滑,怎么才能开动呢?

汽车还没发动就打滑,要么就是车子开起来了就停不下来,没有阻碍它运动的力,就只能无限滑下去最后与其它车相撞造成一起又一起的交通事故。

飞机无论是活塞发动机或者涡轮喷气发动机都无法启动。

  第二,我们无法拿起任何东西,我们能拿东西靠的就是摩擦力,摩擦力来自于物体本身的凹凸和我们手上的指纹,这下好,物体光滑,我们也没有了指纹,想拿东西却和它作用不上,只能干着急,不仅拿不起东西,拧盖子扭把手,一系列的力的作用都无法进行;生活处处困难重重。

想写字却拿不起笔,笔又不能和纸产生摩擦写字,想吃饭碗筷却拿不住,筷子怎么也夹不住菜,想喝水又提不起杯子;想穿衣服却拿不起穿不上;想工作劳动,但任何工具都一次次从手上滑落……这样的话,人安会多么无助。

如果没有了摩擦,那么以后我们就再也不能够欣赏美妙的用小提琴演奏的音乐等,因为弓和弦的摩擦产生振动才发出了声音。

总之,假如没有摩擦的存在,那么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很难解决。

如果衣食住行、学习、生活、工作、劳动等所有方面人们都因拿不起东西这个小小的因素困扰,人们还怎么有最基本的生存,更别提发展了。

  有资料说,某国家已研制出所谓的“超润滑材料”,可将它用到军事上,一旦战争暴发,将这种超润滑材料洒到对方的公路上、铁路的铁轨上和飞机起飞的跑道上,使对方的战车、运兵车、火车无法运行,军用物资无法运送;飞机不能起飞,失去制空权……用以谋求战争的胜利,这种超润滑材料所起的作用还真有点战略意义呢!

  我们可能幻想过如果没有摩擦,干什么事情都将不会有阻力,可等我们真正到了没有摩擦力的世界,才感受到摩擦力的重要。

摩擦力有利也有蔽,我们应该尽量减少那些有害摩擦,学会利用摩擦造福人类。

地震时的几个自救办法

上海地震局的韦晓博士是目前上海地区负责组织紧急地震救援的6名成员之一。

韦晓向记者介绍了以下一些地震自救知识。

对今年四川汶川的7.8级地震自救会有很大的帮助。

  -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鱼为什么要跃出水面?

新闻事件美国媒体上周报道,密歇根州57岁的妇女朱迪·扎戈尔斯基近日在佛罗里达州礁岛群附近的一艘游艇上晒太阳时,一条34公斤重的黄貂鱼突然跃出水面,撞向朱迪面部,朱迪最后不治身亡。

  被一条“空中飞鱼”活活撞死听上去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那么——

  觅食或避免成为“囊中物”

  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是为了吃掉其他鱼;二是防止被吃掉。

  当鱼类之间相互追逐来到海水表面时,被追赶的鱼就会突然“腾空跃起”,为的是使“捕食者”感到迷惑不解,既不能确定“目标”飞到哪儿去了,也无法预测它会重新跃入哪里。

比如胭脂鱼就经常为了逃避梭鱼类或者鲶科鱼的追逐而从水面跃起。

新闻中所提及的黄貂鱼,尽管其体型在海洋中已经算是比较大的了,但它是牛鲨和锤头鲨最喜欢的食物。

也有鱼类是为了躲避其他体积巨大、声音响亮的物体而跃出水面,比如亚洲鲤鱼有时会为了躲避摩托艇而跃起。

  “鱼跃”技巧千差万别

  大多数种类的鱼都有跳跃能力,而且通常借助快速游向水表面时的冲力和惯性“飞”跃起来。

不同种类的鱼其跃起的技巧也有所不同。

比如生活在热带的龙鱼就是跳跃高手,它首先把自己盘卷成S形,然后迅速伸直,整个身体再腾空而起。

龙鱼跃出水面是为了捕食昆虫、小鸟或者水上的哺乳动物。

  某些种类的鱼特别擅于跳跃。

拿鲑鱼来说,在产卵的时候,它们会腾空跃出海面,制造出一幅“瀑布式”的奇景。

在飞出海面的那一刻它们会用尾鳍把水推开,然后张开其类似翅膀式的胸鳍,使它们能够滑行约一两百米。

  “飞”得比“游”得快

  鱼在空中“飞行”的速度比在水中“游泳”要快得多。

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大1000倍,同时,由于鱼一直生活在水里,练就了强壮的“臂力”,因此,在跃出水面的一霎那,其强大的“臂力”会促使它们在空中爆发“流星焰火”,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见的一道白光式的水花。

(当然,大多数鱼在空中无法控制自己的行动。

  求爱时也用跳跃表达

  某些科学家提出,跳跃在求爱时也管用。

在自然界,雄性通常在雌性周围转来转去以吸引雌性。

而对某些鱼类来说,跳跃并重新撞入水中是它们“抓痕”的一种方式。

鲸鱼、鲨鱼和大型鱼类如金枪鱼常常受到鮣鱼(约0.3米长,在头部有吸盘,常吸附于鲨鱼、鲸、海龟或船体上)和寄生虫(如桡教类动物)的干扰,坠入水中可以摆脱这些侵害物。

研究人员已经计算出,一只海豚在空中旋转一周会产生足够的向心力以甩掉那些寄生虫。

潜水艇和鱼如何实现上浮和下沉

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

  潜艇主压载水舱水增多时,增加重量,当重量大于水所产生的浮力时,即从水面潜入水下。

用压缩空气把主压载水舱内的一部分水排出,重量减小,当自身重力小于水产生的浮力时,即从水下浮出水面。

艇内设有专门的装置调整水舱,用于注入或排出适量的水,以调整因物资、弹药的消耗和海水密度的改变而引起的潜艇水下浮力的变化。

艇首、艇尾还设有纵倾平衡水舱,通过调整首、尾平衡水舱水量以消除潜艇在水下可能产生的纵倾。

         

  而鱼不同,它是靠改变自身体积,而改变自身密度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

鱼想下潜时,鱼就把鱼鳔内的一部分气体排出体外,体积减小,密度增大,当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时,鱼就潜入水下。

当鱼想浮上水面时就把鳃滤出的一部分气体放入鱼鳔内,鱼体积就会增大,当鱼密度小于水密度时,鱼就会浮出水面。

蚂蚁从高处落下来为什么摔不死?

众所周知,人从楼上掉下摔不死也会摔成重伤,可是蚂蚁从高处落下却会安然无恙,你知道其中的密秘吗?

  原来是这样:

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时会受到空气的阻力,其阻力的大小与物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大小有关。

越小的物体其表面积大小和重力大小的比值越大,即阻力越容易和重力相平衡,从而不致于下降的速度越来越大,也就是说微小的物体可以在空气中以很小的速度下落,所以蚂蚁落地时速度很小,不致于摔死。

  我们还可以设想一种方法使蚂蚁摔死:

把蚂蚁放在一根真空的长玻璃管中。

当蚂蚁在这种管子中下落时,因为没有空气阻力,如果管子足够长,蚂议就有可能摔死。

你了解气门芯吗

大家都知道自行车上有个“气门芯”,但你知道它的设计非常巧妙吗?

如果有兴趣,你可以把它从自行车上取下仔细研究一下。

  “气门芯”的主体是一小段上端中空,下端实心的柱体,在下端的侧面开一个小孔与中空部分相联通。

下面套上一段有弹性的细橡胶管就构成专门芯的总体。

其实它就是一个单向阀门,当你给自行车胎打气时,气筒中的压缩空气由中空部分进入气门芯,把有弹性的橡胶管“顶”起,空气进入车胎;当不打气时,弹性橡胶管收紧,盖住侧面的小孔,使空气不能从车胎中回流。

为什么肥皂泡总先上升后下降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一些小朋友吹肥皂泡,一个个小肥皂泡从吸管中飞出,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美丽的色彩。

此时,小朋友们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之中,我们大人也常希望肥皂泡能飘浮于空中,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但我们常常是看到肥皂泡开始时上升,随后便下降,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过程和现象,我们只要留心想一下,就会发现,它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在开始的时候,肥皂泡里是从嘴里吹出的热空气,肥皂膜把它与外界隔开,形成里外两个区域,里面的热空气温度大于外部空气的温度。

此时,肥皂泡内气体的密度小于外部空气的密度,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此时肥皂泡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受到的重力,因此它会上升。

这个过程就跟热气球的原理是一样的。

  随着上升过程的开始和时间的推移,肥皂泡内、外气体发生热交换,内部气体温度下降,因热胀冷缩,肥皂泡体积逐步减小,它受到的外界空气的浮力也会逐步变小,而其受到的重力不变,这样,当重力大于浮力时,肥皂泡就会下降。

过山车中的物理知识

过山车是一项富有刺激性的娱乐工具。

那种风驰电掣、有惊无险的快感令不少人着迷。

如果你对物理学感兴趣,那么在乘坐过山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体验到冒险的快感,还有助于理解力学定律。

实际上,过山车的运动包含了许多物理学原理,人们在设计过山车时巧妙地运用了这些原理。

如果能亲身体验一下由能量守恒、加速度和力交织在一起产生的效果,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这次同物理学打交道不用动脑子,只要收紧你的腹肌,保护好肠胃就行了,当然,如果你的身体条件和心理承受能力的限制,无法亲身体验过山车带来的种种感受,你不妨站在一旁仔细观察过山车的运动和乘坐者的反应。

  在开始旅行时,过山车的小列车是靠一个机械装置的推力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也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

事实上,从这时起,带动它沿着轨道行驶的惟一的"发动机"将是引力势能,即由引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又由动能转化为引力势能这样一种不断转化的过程构成的。

  第一种能,即引力势能是物体因其所处位置而自身拥有的能量,是由于它的高度和由引力产生的加速度而来的。

对过山车来说,它的势能在处于最高点时达到了最大值,也就是当它爬升到"山丘"的顶峰时最大。

当过山车开始下降时,它的势能就不断地减少(因为高度下降了),但它不会消失,而是转化成了动能,也就是运动能。

不过,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于过山车的车轮与轨道的摩擦而产生了热量,从而损耗了少量的机械能(动能和势能)。

这就是为什么要设计成随后的小山丘比开始时的小山丘要低的原因:

过山车已经没有上升到像前一个小山丘那样的高度所需要的机械能了。

过山车最后一节小车厢里是过山车赠送给勇敢的乘客最为刺激的礼物。

事实上,下降的感受在过山车的尾部车厢最为强烈。

因为最后一节车厢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比过山车头部的车厢要快,这是由于引力作用于过山车中部的质量中心的缘故。

这样,乘坐在最后一节车厢的人就能快速地达到和跨越最高点,从而产生一种要被抛离的感觉,因为质量中心正在加速向下。

尾部车厢的车轮是牢固地扣在轨道上的,否则在到达顶峰附近时,小车厢就可能脱轨甩出去。

车头部的车厢情况就不同了,它的质量中心在“身后”,在短时间内,它虽然处在下降的状态,但是它要"等待"质量中心越过高点被引力推动。

  到达“疯狂之圈”时,沿直线轨道行进的过山车突然向上转弯。

这时,乘客就会有一种被挤压到轨道上的感觉,因为这时产生了一种表观的离心力。

事实上,在环形轨道上由于铁轨与过山车相互作用产生了的一种向心力。

这种环形轨道是略带椭圆形的,目的是为了"平衡"引力的制动效应。

当过山车达到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时,事实上它会慢下来,但如果弯曲的程度较小时,这种现象会减弱。

一旦过山车走完了它的行程,机械制动装置就会非常安全地使过山车停下来。

减速的快慢是由气缸来控制的。

拔河比赛比的是什么?

很多人会说:

当然是比哪一队的力气大喽!

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即当物体甲给物体乙一个作用力时,物体乙必然同时给物体甲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对于拔河的两个队,甲对乙施加了多大拉力,乙对甲也同时产生一样大小的拉力。

可见,双方之间的拉力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因素。

 

拔河比赛只是比力气大小吗?

  对拔河的两队进行受力分析就可以知道,只要所受的拉力小于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就不会被拉动。

因此,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就成了胜负的关键。

首先,穿上鞋底有凹凸花纹的鞋子,能够增大摩擦系数,使摩擦力增大;还有就是队员的体重越重,对地面的压力越大,摩擦力也会增大。

大人和小孩拔河时,大人很容易获胜,关键就是由于大人的体重比小孩大。

  另外,在拔河比赛中,胜负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人们的技巧。

比如,脚使劲蹬地,在短时间内可以对地面产生超过自己体重的压力。

再如,人向后仰,借助对方的拉力来增大对地面的压力,等等。

其目的都是尽量增大地面对脚底的摩擦力,以夺取比赛的胜利。

为什么水槽的下水管常做成弯曲的?

水槽下方的下水管大都做成如图一样的弯曲形状,再通入水道,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

下水管做成弯曲形状,这就制成了一个连通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当上面的水管不使用时,没有水流入下水管中,弯曲水管中的A、B管水平面相平,这样可以阻止下水道里污水的臭气上升;而当上面的水管使用时,水流入下水管内,由于A管液面升高,A、B液面不平,产生压强差,从而使水开始流动,脏水流走。

民航飞机的飞行高度

中型以上的民航飞机都在高空飞行,此处的高空是指海拔7000-12000米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以1千米为1个高度层,共分为6个高度层:

7千、8千米、9千米、1万米、1万1千米和1万2千米。

高空飞行的飞机只允许飞以上给定高空。

 

  另外,民航飞机在飞行时,以正南正北方向为零度界限,凡航向偏右(偏东)的飞机飞双数高度层,即8千米、1万米、1万2千米高度层;凡航向偏左(偏西)的飞机飞单数高度层,即7千米、9千米、1万1千米高度层。

 

  例如:

民航飞机从北京飞往杭州,杭州位于北京南面偏东方向,飞机段飞双数高度层,回程则飞单数层。

又如飞机从沈阳飞往杭州,杭州在沈阳的南面偏西方向飞机须飞单数高度层,回程则飞双数层。

这样,相向飞行的飞机不在同一空高,避免了相撞。

夜明珠为什么发光

夜明珠是什么物质,又何以能发光呢?

中国宝玉石协会的专家,对深圳夜明珠进行了鉴定,夜明珠是一种萤石矿物,发光原因是与它含有稀土元素有关,是矿物内有关的电子移动所致。

当矿物内的电子在外界能量的刺激下,由低能状态进入高能状态,当外界能量刺激停止时,电子又由高能状态转入低能状态,这个过程就会发光。

稀土元素进入到萤石晶格,在日光灯照射后可发光几十小时,白天照上都在发光,白天看不见,晚上就看到了。

萤石雕琢成珍珠者即叫夜明珠,雕成玉板者叫夜交璧。

因此,能发光的夜明珠不是珠贝蚌所产的珍珠。

  茫茫宇宙,无奇不有,夜明珠之谜,也是一,桩千古疑案。

自古至今,历代人们常以爱慕、惊异、迷惑不解的心情,对夜明珠津津乐道。

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和民间的一些传说,往往给夜明珠涂抹上一层又一层神秘色彩,编造出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神话故事。

例如,有个神话,传说夜明珠能把“龙官照得如同白昼…

  夜明珠在我国古代民间又名叫“夜光壁”、夜光石”、“放光石”,相传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夜间能发出强烈光芒的奇宝。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记载,古代中国人喜爱叙利亚产的夜明珠,它别名为“孔雀暖玉”。

据说,印度一些人把夜明珠称为“蛇眼石”。

据日本宝石学家玲木敏于1916年在他编纂的《宝石志》中记载,日本的夜明珠是一种特殊的红色水晶,被誉为“神圣的宝石”。

  1900年,英、法、日、俄、德、美、意、奥8个帝国主义国家合伙拼凑的“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侵犯,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从北京逃往西安,宣布实行“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卖国政策,与侵略者签订了屈辱的“辛五条约”。

据说,慈禧太后为了博得侵略者的欢心,将自己珍藏的4颗夜明殊作为信物,派遣一个小宫女送给侵略者。

这个小宫女有爱国主义思想,不愿把奇主送给外国者,她非常气愤地暗藏宝物人民间,当时谁也不知道她的去向,成为近代一大悬案。

过了几十年后,在西安发现了4颗明珠,经郭沫若同志考证,这正是失踪了几十年之久的慈棺大后珍藏过的4颗夜明珠。

据报上发表的消息说,把这4颗明殊放在抽屉里,“晚上进屋未开灯,一拉抽屉即见满屋放出耀眼的白光。

”物以稀为贵。

夜明珠本从矿石中采集而得,但它在地球上的分布是极为稀少的,开采也很困难,故此这显得格外珍贵。

一些古描写它具有“侧而视之色碧;正面视之色白”的奇异闪光。

据说,在古代希腊罗马,个别帝王把它镶嵌在宫殿上或者戴在皇冠上,有的皇后、公主把它装饰在首饰上或者放在卧室里,以它作为国宝加以宣扬和赞美。

  夜明珠究竟是一种什么样性质的奇宝?

古今中外的说法颇不一致。

据一些专家考证,夜明珠并不是象某些人所吹嘘的那样神秘,而是几种特殊的矿物或岩石,经过人们加工后才变成圆珠形。

夜明珠发出的光,并不象神话中传说的那样能把“龙宫照得如同白昼”。

发光强度较大的夜明珠,在黑暗中,人们在距离它半英尺的地方,能清清楚楚地观看印刷品。

  报刊上报道说,工程师霍永锵、肖铭林二位同志于1982年在广东某钨矿床,发现了夜间自行发光的萤石,这些萤石五菜缤纷:

浅绿的、深紫的、浅蓝的、浅棕的以及各种叫不出色彩的斑谰萤石,其中唯独浅棕色萤石在黑暗的夜晚里发光,相距2、3米远仍清晰可见美丽的夜光,靠近时,可惜助其光亮分辨出报纸上有字与元字部分。

尔后又发现,发光黄石在紫外线照射下,变成淡绿色萤光,未经照射的萤石则发出浅蓝、浅紫到深紫色夜光。

霍永骼、肖铭林二位同志这次收集到的会发光的萤石颗粒较小,只有5至6毫米,颗粒尚不够理想,要获得可制成大颗粒圆珠的矿物还有待今后继续寻找。

虽然这次发现的夜间自行发光的萤石还不是古代的传说的夜明珠,但却为今后寻找夜明殊这一极罕见的无价之宝提供了重要线索。

  为什么夜明珠在夜间会发出强烈而又绮丽的亮光呢?

对此众说纷坛。

一些宝石学家认为,因为在夜明珠的萤石成分中混人了硫化砷,钻石中混人了碳氢化合物。

白天,这两种物质能发生“激化”,到晚上再释放出能量,变成美丽的夜光,并且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持续发光,甚至永久发光。

以上只是一部分专家的看法,不一定全面、准确。

夜明珠还有许多奥秘,至今还没有被专家们了解。

据说,有一种叫做水晶夜明珠的,能发出“火焰”般的夜光,但其中的发光物质究竟是什么?

至今还不太清楚。

总之,夜明珠至今仍是尚未彻底揭开的一个千古奇谜。

光速是怎样测出来的?

1834年,英国物理学家惠斯通利用旋转镜来测定电火花持续的时间,也想用此法来测定光速,同时也想确认一下在拆折射率更大的介质中,光速是否更大。

惠斯通的思想方法是正确的,但是他没有完成。

  斐索先后研究了光的干涉、热膨胀等,发明了干涉仪。

他在研究和测量光速问题上作出了贡献,是第一个不用天文常数、不借助天文观察来测量光速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