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4224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8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同伴与交往1.我们的好朋友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友谊的美好,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

2.能理解何为真正的友谊,能够区分益友和损友;

3.学会结交朋友并维护友情,不做有损友谊的事。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谊,能够区分益友和损友,学会结交朋友并维护友情。

2.难点:

理解何为真正的友谊,能够区分益友和损友。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音频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友谊的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

1.师播放音乐《找朋友》。

师:

同学们,大家找到了多少好朋友?

你们是怎么相处的?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我们的好朋友话题。

2.板书课题:

我们的好朋友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

说说我的好朋友

(一)说一说。

1.在学校生活三年多了,你一定交到不少好朋友,和大家说说你的好朋友吧。

☆猜一猜:

向全班同学描述好友的特点,但不要说出他的名字,请大家

猜猜他是谁。

2.好朋友之间总有说不完的开心事,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吧。

3.与朋友在一起是那么开心、美好,说说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预设:

我们几个谈得来,越谈越得劲儿。

……

【设计理念】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为出发点,通过环环相扣的活动,让学生明白怎样成为好朋友。

(二)读一读,议一议。

1.生阅读教材第4页“阅读角”。

问题:

故事中,同桌晓宁带给主人公哪些香甜呢?

2读案例,议一议: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交朋友,但有些人却很难交到朋友,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

你愿意跟玲玲、小华、小丽、张明成为好朋友吗?

为什么?

你能给他们提一些建议吗?

【设计理念】通过阅读,议一议,让学生体会其中的道理,明辨做法的对错。

从而避免交友上犯错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深化感悟,指导生活活动一:

七嘴八舌说想法

教师:

朋友之间相处融洽,会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

但是,再要好的朋

友也有看法不一样的时候。

(出示情景图)小红给自己的小狗穿上了漂亮的花背心,满心期待朋友的夸奖小狗打扮得好看,可结果呢,朋友们都是怎么说的?

(学生介绍图片内容)

教师:

大家觉得谁的观点正确呢?

他们的看法为什么会不同呢?

(学生小组内自主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多元评价,让学生认识到看法不一样,观点不一致很正常,不能强求别人的想法和自己一样)

教师:

来大家都是有想法、有主见的好学生。

活动二:

千方百计化解矛盾

教师:

每年春天,同学们最喜欢的户外运动就是春游了。

今年我们还要去春游,不过需要由大家自己来安排行程。

到底去哪里好呢?

大家有没有好的建议?

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各抒所见)

教师:

登山有登山的乐趣,玩水有玩水的快乐。

大家的意见有了分歧,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的意见统一呢?

学生交流。

教师:

朋友之间难免会因为观点、看法不同产生分歧。

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的不同意见,与同学好好沟通、平等对话,问题也许就迎刃而解了。

教师:

大家回忆一下,在平时的交往中,你和朋友有因为想法不一致发生

争执吗?

你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讲述以往的争执和解决的办法)

教师:

是啊,每个朋友各不相同,虽然会有些小矛盾,也许还会发生争执,只要学会换位思考,进行平等沟通,这并不影响彼此间的友情。

出示“友谊树”,(将“友谊树”提前画在纸上粘贴在黑板上)。

教师:

朋友之间需要彼此付出真心,用心沟通,平等对话。

但朋友之间也会因为观点不一致,看法不一样产生分歧,就像这棵友谊树一样,在风吹雨打中也会损枝折叶。

当朋友有分歧、有矛盾的时候,有些行为像阳光、雨露一样滋润着友谊树继续茁壮成长;而有些行为则像毛毛虫一样,侵蚀我们的友谊树。

你认为这些行为分别有哪些?

把它们填写在树上的相应位置。

(先组织小组讨论,再班内交流)

让学生把损害友谊的行为和有利于解决矛盾的行为分别填写在果实卡片上贴至友谊树上。

教师:

看呐,毛毛虫正在侵蚀着我们的友谊树,这些不利于友谊的行为我们统统拿掉。

(摘掉友谊树上的毛毛虫卡片)

教师:

友谊树上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朋友之间,贵在理解,贵在沟通。

只有这样,友谊之树才能茁壮成长。

活动三:

小小卡片传真情

教师:

朋友给予了我们那么多的帮助,带来那么多的快乐,你想对你的朋友说什么?

请同学们把你想说的话填写在友谊卡片上。

(学生制作卡并赠送卡片,采访收卡片同学。

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友谊,学会表达对同学的欣赏和友爱之情)

教师:

让我们再次对我们的好朋友说出那句真诚的话语,师生齐读:

“我们的好朋友!

教师:

《论语》“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人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一样的朋友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希望同学们以后主动去结识更多的朋友,大家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说话要算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守信的意义;

2.让学生有守信的意识,做到对别人对自己守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让学生有守信的意识,做到对别人对自己守信。

2.让学生体会守信的意义;做到对自己守信。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守信的名言、名人故事。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谚语导入。

1.师出示“诚信”谚语: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师:

这句谚语告诉我们什么?

生:

自由回答。

师:

告诉我们,说话要算数。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说话要算数的话题。

2.板书课题:

说话要算数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

谁还相信他的话

(一)想一想,议一议,演一演。

1.生阅读“爱保证”同学的故事。

2.议一议:

“爱保证”同学多次说话不算数,你认为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假若你是他的老师、朋友或家人,你会做些什么呢?

3.分角色演一演。

(二)收集有关失信的成语或故事,与小组同学分享。

1.与小组同学分享故事。

2.谈启示。

从这些由于失信而导致害人害己的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设计理念】

通过上述活动,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特别是不讲诚信方面体会到说话算数是人的一个重要品质。

说话不算数不仅会对别人造成伤害,也会对自己造成伤害。

活动二:

那些说话算数的人

(一)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

1.生阅读p12“阅读角”。

问题:

假如李媛没去少年宫,向朋友说明原因,她还是一个说话算数的人吗?

如果你遇到李媛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2.说一说我敬佩的人。

①你的生活中有说话算数的人吗?

跟大家讲讲他们的故事吧。

②根据自己的经历或者同学们提供的故事,选出那些让你敬佩和信赖的人,并写出你的理由。

第二课时

一、回顾“爱保证”,帮他改正

(一)回顾“爱保证”的行为,了解他说话不算数的真正原因

1.看图片,讨论爱保证为什么总是说话不算话?

2.面对诱惑你该怎么做呢?

3.如何才能不忘记自己的承诺?

(二)故事交流会

1.以小组为单位,自我分析自己说话不算数的经历:

当时怎么想,怎么做?

2.小组排代表交流

(三)小结过渡,随机板书

小结:

说到做到是一个人诚实守信的重要标志。

一旦对他人作出保证,就要想办法尽力完成。

二、对自己说话算数,制定合理计划表

(一)辩一辩

1.听张明和徐强的故事

2.讨论如何看待两人不同的观点。

(二)情景剧:

张勇的故事。

1.如果你是张勇,你怎样做到对自己说话算数。

2.制作“整理房间时间表”。

(三)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1.学习制定合理的时间表并遵守它

总结:

我们不仅要对别人说话算数,也要对自己说话算数。

板书设计:

抗拒诱惑

说话要算数请人监督

及时记录

教学反思

 

3.当冲突发生

教学目标:

1.与小伙伴相处时,能多为别人着想,尽量避免矛盾的发生。

2.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已。

3.在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宏大量待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教学难点:

在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宏大量待人。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观看表演《这不是我的纸屑》

2、交流:

说说你对这个情节中两位同学的看法。

3、揭示课题:

二、寻找冲突原因

1、指名交流:

说说你与同学的一次冲突事件。

(随机板书)

2、交流与讨论: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冲突事件?

3、小组活动:

针对以上冲突,结合同学发言,归纳冲突发生的原因。

三、化解冲突

1、学生交流:

化解冲突活动的办法。

2、板书总结办法。

四、总结:

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在与人交往时,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在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做到宽宏大量待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遇到受欺负的事情能正确应对。

2、认识到生活中的受到欺负是难免的,要学会用合理的方法摆脱欺负,保护自己。

3、了解受欺负的原因及其危害性。

教学重点:

1、认识到在生活中,不仅会遇到一些矛盾和摩擦,也可能会遇到被他人欺负的。

2、遇到欺负,要学会抵抗。

3、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也需要学会用合理的方式摆脱烦恼。

教学难点:

1、认识到在生活中,不仅会遇到一些矛盾和摩擦,也可能会遇到被他人欺负的情况。

2、遇到欺负,要学会抵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有被别人取过外号,或者给别人取过外号吗?

你觉得这种做法好吗?

2、揭示题题

二、遇到欺负怎么办

(一)片段一:

1、阅读角:

知心姐姐:

我姓毛,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生。

有同学总是拿我的名字的笑我,叫我毛毛虫,毛病……有的叫法不堪入耳。

我问他们为什么要取笑我,他们却回答:

“就愿意这样叫。

”这下,反倒是我不知该怎么反驳他们了。

我真是太苦恼了!

知心姐姐,请你帮帮我!

一个苦恼的女生毛静媛2019年5月4日

2、在心里想想:

自己和班里有这类欺负行为吗?

3、小贴士:

(1)故意打、推、撞、踢同学.

(2)辱骂、取笑、讽刺同学。

(3)给同学取侮辱性的外号。

(4)捉弄同学,故意损坏他人物品。

(5)挑拨是非,排挤同学。

(6)散播他人隐私。

(二)学会应对欺负

1、片段一:

课间,美欢故意把王玲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盒里的文具撒了一地。

王玲伤心地捡起了被摔坏的笔与美欢理论,可美欢却不肯认错。

王玲想,算了吧,她转身要走,谁知美欢却挡住了去路不让她走,其他同学也跟着起哄。

2、请你说说王玲此时的内心感受。

3、总结:

被人欺负是痛苦的,我们不抵抗,欺负可能变本加厉,痛苦也会加剧。

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应对欺负。

三、演一演1、假如你是王玲,你会怎样做呢?

要求:

(1)小组成员依次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组长指定一名组员负责记录。

(3)组内对所有成员的发言进行整理、归纳。

(4)先组内排练,再在班级演一演。

2、假如你看到了王玲的遭遇,你会怎样做呢?

四、我来出主意

1、片段一:

阅读小故事

2、小贴士

当我们在校外受到欺负时要保持冷静,不要害怕。

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脱身的方法。

向路过的大人或附近的居民求助。

可以先妥协,但要记住对方的特征,以便事后报警。

3、片段二:

他上六年级了,我们是在打球的时候认识的。

第一次他向我要了五元钱,答应两天后还我,我就给了,可后来他不仅没还,还不断跟我要钱。

我每次让他还钱,他就扬起拳头要揍我。

总这样下去,我的零花钱很快就该没有了。

4、小组讨论:

你有什么好方法?

要求:

(1)小组成员依次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组长指定一名组员负责记录。

(3)组内对所有成员的发言进行整理、归纳。

(4)先组内排练,再在班级演一演。

5、交流

五、知识窗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当我们在校外受到欺负时规定:

未成年人不得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等不良行为,不得有“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多次拦截殴打索要他人财物”等严重不良行为。

六、总结在校内受到欺负可以请同学主持公道,也可以向老师请求保护。

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来应对欺负。

在校外受到欺负,也需要果断采取措施,保护自己。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4.买东西的学问

教学目标

1.购物掌握购物的技巧;

2.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做文明的消费者;

3.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购物掌握购物的技巧,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

教学难点: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准备:

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消费者保护方面的资料,做购物调查。

教学方法:

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同学们,我们都有过购物的经历。

怎样才能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这里面可有不少学问。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购物的学问。

2.板书课题:

买东西的学问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

学会看包装

(一)看一看,辨一辨。

1.看一看,帮忙采购。

请运用你的经验和智慧圆满完成购物任务。

2.辨一辨:

这两种零食,哪种可以购买?

哪种不可以购买?

为什么?

【设计理念】模拟生活情景,引起学生购物兴趣,在购物中获得知识。

(二)观察记录,找出共同点。

1.观察:

在食品、衣服、文具、家电产品、药品等商品中任选一类,收集他们的商品标签、外包装、说明书等。

2.比较异同:

比较一下,同类产品有哪些共同的信息。

3.记录信息:

仔细阅读并完成下面的观察记录表。

4.认一认:

你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标志,你知道这些标志的含义吗?

【设计理念】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中,从中获得知识。

活动二:

避免购物小麻烦

(一)读一读,析一析,学一学。

1.阅读常见购物中的陷阱。

“如果你不需要发票,我可以给你便宜点。

”“亏本大甩卖。

……

2.分析:

容易出现什么麻烦和纠纷?

为了避免出现麻烦和纠纷,在购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学习“小贴士”。

4.出主意:

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二)交流、分享经验。

你有网购的经历吗?

你知道网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

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三:

购物讲文明

(一)看一看,说一说。

文文觉得下面买东西的习惯很不好。

这些行为你遇到过吗?

你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情景?

①买水果时,用手乱捏;②……看到这些行为,我的感受是……我想说……

(二)读一读,辩一辩,写一写。

1.读p33案例。

2.辩论:

你同意刘晓明的观点和做法吗?

为什么?

3.写一写:

如何做一个文明的顾客?

文明顾客的语言:

文明顾客的行为:

【设计理念】让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我们在购物时需要培养良好的购物习惯,做一个文明的消费者。

活动四:

维权意识不能少

(一)看例子,辨一辨,出主意,学知识。

1.读例子。

p34

采购终于结束了,文文看上去好像有点不开心。

他遇到了什么事情呢?

如果你遇到这些事情该怎么做?

2.辨一辨:

同学们出的主意可取吗?

3.出主意:

你觉得应该怎样做?

4.学知识:

学习p35“小贴士”。

【设计理念】通过实例,学习知识,又运用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让学生明白一个购物知识:

我们要有维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写一写:

总结购物心得。

把购物心得写了下来,请大家读一读。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4买东西的学问学会看包装

避免购物小麻烦购物讲文明

维权意识不能少

教学反思

5.合理消费

教学目标

1.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辨明自己需要和想要的东西。

2.学会合理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合理消费,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

辨明自己需要和想要的东西,学会合理消费。

教学准备:

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消费方面的资料,做购物调查。

教学方法:

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师:

同学们,大家都购过物,你想要的东西有哪些?

你希望父母能够满足自己的哪些需求?

生:

自由回答。

师:

你的这些需求,都满足了吗?

为什么有的需求不能满足呢?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这些问题。

2.板书课题:

合理消费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

那些我想要的东西

(一)设计心愿卡。

1.设计:

你特别想让父母给你买的东西有哪些?

心愿卡

我想要的理由

…………

2.请猜想一下,心愿卡上的哪些东西,父母是不会同意购买的,为什么?

【设计理念】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需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二)想一想,猜一猜。

1.读一读:

案例p37。

2.想一想:

你觉得他的父母会同意购买吗?

为什么?

(三)演一演,改一改:

1.演一演p37的情景剧。

2.想一想:

剧中这些同学的要求合理吗?

为什么?

如果你是父母,你会怎样答复他?

3.改一改:

再看看你的心愿卡,你觉得你的理由充足吗?

没有想改动的地方?

①我仍然坚持的心愿……

②我想要改动的部分……

【设计理念】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父母不答应的原因。

(四)想一想,写一写,学一学。

1.想一想,写一写:

哪些要求是合理的?

哪些不合理的?

为什么?

合理的要求:

①生活必需品;②……

不合理的要求:

①价格过于昂贵;②……2.学习p39“小贴士”。

(五)p39帮一帮。

1.问题:

我也知道有些东西不应该要,但是心里特别想要。

怎么才能让我忍住,我那么想呢?

2.出主意:

①我的办法是转移注意力,妈妈不同意给我买漫画书,我很不开心。

后来,我到爷爷奶奶家住了两天,就把这事忘到脑后了。

②……

③……

④我的办法是……

【设计理念】学生先学习探究问题原因,而后去帮助别人,让学生参与实践,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二:

学会合理消费

(一)比一比,写一写,讲故事。

1.比一比:

计划的消费一一量入为出过度的消费一一入不敷出

…………

2.写一写:

请你想象,这两类不同的消费方式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合理消费的好处……

过度消费的坏处……

3.讲故事:

你听过关于合理消费或过度消费的小故事吗?

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设计理念】通过比较,分辨好坏,明白道理。

通过讲故事,强化学生认知。

(二)阅读体会。

1.生阅读p41“阅读角”。

2.谈体会:

谈谈你对有奢入俭难的体会,养成什么样的消费习惯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三)合理安排。

1.列计划:

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需要自备午餐。

请到超市看看,了解一下食品的价格,计划你的开支,安排一顿既经济又营养的午餐。

我的午餐计划表

①……花费……元

②……花费……元

③……花费……元

④……花费……元2.说一说:

我这样安排的理由是……我还想准备的食品是……3.交流分享:

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午餐计划表,看看大家都是怎样选择的,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4.提建议:

从营养、花费、便利性等方面互相评一评,看谁的计划比较合理,并说说理由,也可以请同学给自己提出改进建议。

【设计理念】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合理消费。

(四)阅读感悟。

1.生阅读教材p43“阅读角”。

2.谈体会:

你赞成谁的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5.合理消费那些我想要的东西

学会合理消费

教学反思

 

6.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教学目标

1.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了解浪费造成的危害;

2.能够在生活中反对浪费,避免浪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在生活中反对浪费,避免浪费。

教学难点:

观察生活中的浪费现象,了解浪费造成的危害。

教学准备:

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浪费方面的资

料,做浪费危害调查。

教学方法:

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导入

1.讲故事:

食物的哭诉。

师:

同学们,听完故事,有什么感想?

生:

自由回答。

师:

我们在享用餐桌上的美食时,也可能会产生浪费。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浪费的话题。

2.板书课题: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

餐桌上的浪费

(一)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

1.生观看p44浪费现象。

这样的浪费现象,你看见过、经历过吗?

2.阅读p44“阅读角”。

听完这些食物的哭诉,你有什么话想说?

3.说一说:

浪费有多种表现。

把不爱吃的食物扔掉是浪费;

……是浪费;

……是浪费;

……是浪费。

【设计理念】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入手,感受浪费现象无处不在。

(二)算一算,想一想。

1.算一算:

①用天平称一称,用小碗量一量,看看50克大米有多少。

②如果每个同学一天浪费50克大米,全班同学一天共浪费多少大米?

一年

共浪费多少?

如果全校有500个学生,一年将浪费多少大米?

③一个学生一个月大约吃9千克大米,如果能把这些被浪费的粮食积攒起来,可以够多少学生吃一个月?

2.想一想:

看到计算结果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理念】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出浪费的量,使学生明白这种浪费是容易被忽视的,但日积月累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

(三)读一读,说一说。

1.读一读:

p46“阅读角”。

《一瓶水背后的辛劳》

2.想一想:

为什么妈妈说扔半瓶矿泉水浪费的不仅仅是5毛钱?

3.说一说:

有人说浪费粮食不单是粮食的浪费。

你知道在这背后,还浪费了什么?

4.相关链接。

由此看来,节约食物,拒绝浪费,既能减轻农业对环境的压力,也能节约食品生产所需的资源,可谓意义重大。

【设计理念】通过读故事等这些环节,使学生明白浪费行为的危害。

(四)读一读,学一学,分析情景。

1.读一读,学一学:

p47“光盘行动”。

2.做一做:

今天,你光盘了吗?

3.分析情景:

p48案例。

你怎么看待这些行为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二:

还有哪些浪费可以避免

(一)读一读,想一想。

1.阅读p49案例。

2.思考:

这些情景反映了什么?

你在这些方面是否也有浪费行为呢?

(二)小调查。

1.浪费现象小调查。

让我们组成“浪费现象调查小组”,深入了解一下浪费现象吧,挑选某一个方面的浪费行为进行调查研究。

2.完成调查报告。

①我们小组调查的浪费现象是……方面的。

②我们看到的现象……

③这些浪费行为的危害……

④产生这些浪费行为的原因是……

⑤关于怎样减少这些浪费,我们的建议是……3.读p50“相关链接”。

【设计理念】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除了饮食方面的浪费,在我们身边还“潜伏”着形形色色的浪费。

(三)分析错误原因。

请想一想以下说法错在哪里?

①稍微浪费一点没关系,太节俭了别人会笑话我的。

②我一个人节约有什么用,有浪费行为的人多着呢。

③……

④……

(四)找一找,设计一幅宣传画或宣传标语。

1.找一找:

有很多关于浪费与节俭的名言、警句、谚语,意味深长。

你知道它们的含义吗?

你能再找一些类似的句子吗?

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长足。

②……

③……

2.请你从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