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84299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docx

绝缘工器具试验docx

1定义

1.1电力安全工器具

防止触电、灼伤、坠落、摔跌等事故,保障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各种专用工具和器具。

安全工器具分为绝缘安全工器具和一般防护安全工器具两大类。

绝缘安全工器具又分为基本绝缘安全工器具和辅助绝缘安全工器具。

基本绝缘安全工器具是指能直接操作带电设备或接触及可能接触带电体的工器具,如电容型验电器、绝缘杆、核相器、绝缘罩、绝缘隔板等,这类工器具和带电作业工器具的区别在于工作过程中为短时间接触带电体或非接触带电体。

在本规程中,将携带型短路接地线也归人这个范畴。

辅助绝缘安全工器具是指绝缘强度不是承受设备或线路的工作电压只是用于加强基本绝缘安全工器具的保安作用,用以防止接触电压、跨步电压、泄漏电流电弧对操作人员的伤害,不能用辅助绝缘安全工器具直接接触高压设备带电部分。

属于这一类的安全工器具有:

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胶垫等。

一般防护用具是指防护工作人员发生事故的工器具,如安全带、安全帽等,在本规程中,将登高用梯子等也归人这个范畴导电鞋也归人这个范畴。

1.2预防性试验

为防止使用中的电力安全工器具性能改变或存在隐患而导致在使用中发生事故,对电力安全工器具进行试验、检测和诊断的方法和手段。

1.3高压

对地电压在250V以上。

1.4低压

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下。

1.5电容型验电器

通过检测流过验电器对地杂散电容中的电流,检验设备、线

路是否带电的装置

1.6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用于防止设备、线路突然来电,消除感应电压,放尽剩余电荷的临时接地的装置。

1.7个人保护接地线主要用于防止感应电压危害的个人用接地装置。

1.8绝缘杆用于短时间对带电设备进行操作的绝缘工具,如接通或断开高压隔离开关、跌落熔丝具等。

1.9核相器用于检别待连接设备、电气回路是否相位相伺的装置。

1.10绝缘罩

由绝缘材料制成,用于遮蔽带电导体或非带电导体的保护罩。

1.11重绝缘隔板用于隔离带电部件、限制工作人员活动范围的绝缘平板。

1.12绝缘胶垫加强工作人员对地绝缘,由特殊橡胶制成的橡胶板。

1.13绝缘靴由特种橡胶制成的,用于人体与地面绝缘的靴子。

1.14绝缘手套由特种橡胶制成的,起电气绝缘作用的手套。

1.15导电鞋

由特种导电性能橡胶制成的,在220〜500kV带电杆塔上及330〜500kV带电设备区非带电作业时为防止静电感应电压所穿用的鞋子。

1.16安全带高空作业中预防坠落伤亡的个人防护用品。

1.17安全帽对人体头部受外力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

1.18竹(木)梯由木料、竹料制作的登高作业的工具。

2电容型验电器

2.1电容型验电器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1

表1电容型验电器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序号

项目

周期

要求

说明

1

起动电压试验

1年

起动电压值不高于额定电压的40%,不低于额定电压的15%。

试验时接触电极应与试验电极相接触

2

工频耐压试验

1年

额定电压

kV

试验长度

m

工频耐压

kV

1min

5min

10

0.7

45

35

0.9

95

63

1.0:

175

110

1.3

220

220

2.1

440

330

3.21

380

500

4.1

580

2.2试验方法

2.2.1验电器起动电压试验

高压电极由金属球体构成,在Im的空间范围内不应放置其他物体,将验电器的接触电极与一极接地的交流电压的高压电极相接触,逐渐升高高压电极的电压,当验电器发出“电压存在”信号,女““声光”指示时,记录此时的起动电压,如该电压在0.15〜0.4倍额定电压之间,则认为试验通过。

2.2.2工频耐压试验

高压试验电极布置于绝缘杆的工作部分,高压试验电极和接地极间的长度即为试验长度,根据表1中规定确定两电极间距离,如在绝缘杆间有金属连接头,两试验电极间的距离还应在此值上再加上金属部件的长度,绝缘杆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观察试验情况。

接地极和高压试验电极以宽50mm的金属箔或用导线包绕。

对于各个电压等级的绝缘杆,施加对应的电压。

对于10〜

220kV电压等级的绝缘杆,加压时间Imin;对于330〜500kV电压等级的绝缘杆,加压时间5min。

缓慢升高电压,以便能在仪表上准确读数,达到0.75倍试验电压值起,以每秒2%试验电压的升压速率至规定的值,保持相应的时间,然后迅速降压,但不能突然切断,试验中各绝缘杆应不发生闪络或击穿,试验后绝缘杆应无放电、灼伤痕迹,应不发热。

若试验变压器电压等级达不到试验的要求,可分段进行试验,最多可分成4段,分段试验电压应为整体试验电压除以分段数再乘以1.2倍的系数。

3携带型短路接地线

3.1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2

表2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序号

项目

周期

要求

说明

1

成组直流电阻试验

不超过5年

在各接地线鼻之间测量直流电阻,对于25mm2、35mm2、50mm2、70mm2、95mm2、120m2的各种截面,平均每米的电阻值应分别小于0.79mQ、0.56mQ、

0.400.28mQ、0.21mQ、0.16mQ

同一批次抽测,不少于2条,接线鼻与软导线压接的应做该试验

2

操作棒的工频耐压试验

1年

额定电压

kV

工频耐压

kV

试验电压加护环与紧固头之间

1min

5min

10

45

35

95

63

175

110

220

220

440

330

380

500

580

3.2试验方法

3.2.1成组直流电阻试验

成组直流电阻试验用于考核携带型短路接地线线鼻和汇流夹与多股铜质软导线之间的接触是否良好。

同时,也可考核多职钢质软导线的截面积是否符合要求,以组合式接地线为例,其测量接线见图1。

成组直流电阻试验采用直流电压降法测量,常用的测量方式为电流-电压表法,试验电流宜》30A。

进行接地线的成组直流电阻试验时,应先测量各接线鼻间两

两的长度,根据测得的直流电阻值,算出每米的电阻值,其值如符合表2的规定,则为合格。

322工频耐压试验

图1携带型短路接地线成组直流电阻试验

试验电压加在操作棒的护环与紧固头之间,其余同3.2.2

4个人保护接地线

4.1个人保护接地线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3

表3个人保护接地线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序号

项目

周期

要求

说明

1

成组直

流电阻

试验

不超

5年

在各接地线鼻之间测量直流电阻,对于10mm2、16mm2、25mm2的截面,平均每米的电阻值应分别小于1.98mQ、1.24mQ、

0.79mQ

同一批次抽

测,不少于两条

4.2试验方法

4.2.1成组直流电阻试验

试验方法同3.2.1,如测得的直流电阻值符合表3的规定,则认为合格。

5绝缘杆

4.1绝缘杆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4

4.2试验方法

4.2.1工频耐压试验

试验方法同322。

表4绝缘杆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序号

项目

周期

要求

说明

1

工频耐压试验

1年

额定电压

kV

试验长度

m

工频耐压

kV

1min

5min

10

0.7「

45

35

0.9

95

63

1.0:

175

110

1.3

220

220

2.1

440

330

3.2:

380

500

4.1

580

6核相器

 

6.1核相器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5

表5核相器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序号

项目

周期

要求

说明

1

连接导线绝缘强度试验

必要时

额定电压

kV

工频耐压

kV

持续时间

min

浸在电阻率小于100Q?

m水中

10

8

5

35

28

5

2

绝缘部分工频耐压试验

1年

额定电压kV

试验长度

m

工频耐压kV

持续时间

min

10

0.7

45

1

35

0.9

95

1

3

电阻管泄漏电流试验

半年

额定电压kV

工频耐压kV

持续时间

min

泄漏电流mA

10

10

1

<2

35

35

1

<2

4

动作电压试验

1年

最低动作电压应达0.25倍额定电压

6.2试验方法

6.2.1连接导线绝缘强度试验

导线应拉直,放在电阻率小于100Q•m的水中浸泡,也可直接浸泡在自来水中,两端应有350mm长度露出水面,试验电路图见图2。

图2连接导线绝缘强度试验

1—连接导线;2—金属盆;3—水

在金属盆与连接导线之间施加表5规定的电压,以1000V/s的恒定速度逐渐加压,到达规定电压后,保持5min,如果没有出现击穿,则试验合格。

6.2.2绝缘部分工频耐压试验

试验电压加在核相棒的有效绝缘部分,试验方法同422。

6.2.3电阻管泄漏电流试验

依此对两核相棒进行试验,将待试核相棒的试验电极接至交流电压的一极上,其连接导线的出口与交流电压的接地极相连接,施加表5规定的电压,如泄漏电流小于表5规定的值,则试验通过。

6.2.4动作电压试验

将核相器的接触电极与一极接地的交流电压的两极相接触,逐渐升高交流电压,测量核相器的动作电压,如动作电压最低达到0.25倍额定电压,则认为试验通过。

7绝缘罩

7.1绝缘罩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6

表6绝缘罩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序号

项目

周期

要求

说明

1

工频耐压试验

1年

额定电压

kV

工频耐压

kV

持续时间

min

6〜10「

30

1

35

80

1

7.2试验方法

7.2.1工频耐压试验

对于功能类型不同的遮蔽罩,应使用不同型式电极。

通常遮

蔽罩的内部的电极是一金属芯棒,并置于遮蔽罩内中心处,遮蔽罩外部电极为接地电极,由导电材料,如金属箔或导电漆等制成,试验电极布置如图3所示。

图3试验电极布置

1一接地电极;2一金属箔或导电漆;3一高压电极

在试验电极间,按表6规定,施加工频电压,持续时间5min,试验中,试品不应出现闪络或击穿。

试验后,试样各部位应无灼伤、发热现象。

8绝缘隔板

81绝缘隔板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7

82试验方法

8.2.1表面工频耐压试验

用金属板作为电极,金属板的长为70mm,宽为30mm,两电极之间相距300mm。

在两电极间施加工频电压60kV,持续时间1min,试验过程中不应出现闪络或击穿,试验后,试样各部分应无炸伤,无发热现象。

表7绝缘隔板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序号

项目

周期

要求

说明

1

表面工频耐压试验

1年

额定电压

kV

工频耐压

kV

持续时间

min

电极间距离300mm

6〜10

60

1

2

工频耐压试验

1年

额定电压

kV

工频耐压

kV

持续时间

min

6〜10

30

1

35

80

1

8.2.2工频耐压试验

试验时,先待试验的绝缘隔板上下铺上湿布或金属箔,除上下四

周边缘各留出200n跚左右的距离以免沿面放电之外,应覆盖试品的

所有区域,并在其上下安好金属极板,然后按表7中的规定加压试验,试验中,试品不应出现闪络和穿,试验后,试样各部位应无灼伤、无发热现象。

9绝缘胶垫

9.1绝缘胶垫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8

表8绝缘胶垫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序号

项目

周期

要求

说明

1

工频耐压试验

1年

额定电压

kV

工频耐压

kV

持续时间

min

使用于带电设备区域

咼压

15

1

低压

3.5

1

9.2试验方法

绝缘胶垫试验接线如图4所示。

试验时先将绝缘胶垫上下铺上湿布或金属箔,并应比被测绝缘胶垫四周小200mm,连续均匀升压至

表8规定的电压值,保持1min,观察有无击穿现象,若无击穿,则试验通过。

试样分段试验时,两段试验边缘要重合。

图4绝缘胶垫试验接线图

10绝缘靴

10.1绝缘靴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9

表9绝缘靴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序号

项目

周期

要求

说明

1

工频耐压试验

半年

工频耐压

Kv

持续时间

min

泄漏电流

mA

25

1

<10

10.2试验方法

10.2.1工频耐压试验

将一个与试样鞋号一致的金属片为内电极放人鞋内,金属片上铺满直径不大于4mm的金属球,其高度不小于15mm,外接导线焊一片直径大于4mm的铜片,

并埋人金属球内。

外电极为置于金属器内的浸水海棉,试验电路见图

5。

以的速度使电压从零上升到所规定电压值的75%,然后以lOOkV/s的速度升到规定的电压值。

当电压升到表9规定的电压时,保持1min,然后记录毫安表的电流值。

电流值小于10mA,则认为试验通过。

11绝缘手套

11.1绝缘手套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10

表10绝缘手套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序号

项目

周期

要求

说明

1

工频耐压试验

半年

电压等级

工频耐压kV

持续时间

min

泄漏电流

m

咼压

8

1

低压

2.5

1

11.2试验方法

11.2.1工频耐压试验

在被试手套内部放人电阻率不大于100Q?

m的水,如自来水,

然后浸入盛有相同水的金属盆中,使手套内外水平面呈相同高度,手

套应有90mm的露出水面部分,这一部分应该擦干,试验接线如图6

所示。

1一电极;2一试样;3一盛水金属器皿

以恒定速度升压至表10规定的电压值,保持Imin,不应发生电气击穿,测量泄漏电流,其值满足表10规定的数值,则认为试验通过。

12导电鞋

12.1导电鞋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11

表11导电鞋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序号

项目

周期—

要求

―说明:

1

[流电

[试验

穿用累计不

超过200h

电阻值小于100kQ

12.2试验方法

以100V直流作为试验电源,导电鞋电阻值测量试验电路示意图见图7。

内电极由直径4mm的钢球组成,外电极为铜板,外接导线焊一片直径大于4mm的铜片埋人钢球中。

在试验鞋内装满钢球,钢球总质量应达到4mm,如果鞋帮高度不够,装不下全部钢球,可用绝缘材料加高鞋帮高度。

加电压时间为Imin。

测量电压值和电流值,并根据欧姆定律算出电阻,如电阻小于100kQ,则试验通过。

13安全带

13.1安全带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12

13.2试验方法

13.2.1静负荷试验

用拉力试验机进行试验,连接形式见图8,拉伸速度为100mm/min,根据表12中的种类,施加对应的静拉力,载荷时间为5min,如不变形或破断,则认为合格。

表12安全带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序号

项目

周期

要求

说明

1

静负荷试验

1年

种类

试验静拉力

N

载荷时间

min

牛皮带试验周期为半年

围杆带

2205

5

围杆绳

2205

5

护腰带

1470

5

安全绳

2205

5

图8安全带整体静负荷试验图

1一夹具;2一安全带;3—半圆环;4—钩;5一三角环;6一带;

7一木轮

14安全帽

14.1安全帽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13

表13安全帽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序号

项目

周期

要求

说明

1

冲击性能试验

按规定期限

冲击力小于4900N

制造之日起,柳条帽<2年,塑料帽w2.5年,玻璃钢帽w3.5年

2

耐穿刺性能试验

按规定期限

钢锥不接触头模面

14.2试验方法

安全帽的使用期,从产品制造完成之日计算,根据表13的规定,使用期满后,要进行抽查测试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抽检时,每批从最严酷使用场合中抽取,每项试验,试样不少于2顶,以后每年抽检一次,有一顶不合格则该批安全帽报废。

14.2.1冲击性能试验

冲击吸收性能试验示意图见图9所示,基座由不小于500kg底座;的混凝土座构成。

将头模、力传头模;感器装置及底座垂直安放在基座7—力传感器上,力传感器装置安装在头模与距离

图9冲击吸收性能

试验示意图(米用

压电式力传感器)

1—混凝土基座;2-

3—压电式传感器;4-

5—钢锤;6—安全帽;

配套装置;H—冲击

底座之间,帽衬调至适当位置后将一顶完好的安全帽,戴到头模上,钢锤从1m高度(锤的底面至安全帽顶的距离)自由导向落下冲击安全帽。

钢锤重心运动轨迹应与头模中心线和传感器敏感轴重合。

通过记

录显示仪器测出头模所受的力。

如记录到的冲击力小于4900N,贝卩试验通过。

1422耐穿刺性能试验:

装置,

如无显示,则试验通过

15竹(木)梯

15.1竹(木)梯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16表16竹(木)梯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序号

项目

周期

要求

说明

1

静负荷试验

半年

施加1765N静压力,持续时间5min

15.2试验方法

15.2.1静负荷试验

将梯子置于工作状态,与地面的夹角为750土5o,在梯子的经常站立部位,对梯子的踏板施加1765N的载荷,踏板受力区应有10cm宽,不允许冲击性加载,试验在此载荷下持续5min,卸荷后,梯子

的各部件应不发生永久变形和损伤。

16试验报告

试验完毕后,试验人员应该及时出具试验报告,用不干胶或挂牌制成标志牌,见图13。

安全工器具试验合格证

名称编号

试验日期年月日

下次试验日期年月日

试验人:

6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