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话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847734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docx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漫话读书笔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docx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篇一: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英国教育家约翰?

洛克是绅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阐述了他的绅士教育思想,即如何才能培养出有理性、有德性、有才干的绅士或者有开拓精神的事业家。

他的绅士教育思想主要表达在体育、德育和智育三方面。

首先,在身体保健方面,洛克十分重视绅士的体育。

在他看来,“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他把培养强健的体魄放在全部教育的第一位。

这正应了现实生活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老话。

确实我们要学习,要工作,要有成功,要有幸福,必须先有健康。

书中,洛克还详细论述了养护和锻炼儿童健康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许多至今仍然可贵的建议。

如他提到的早起顶有益于健康;多呼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类或烈性的饮料不可喝,药物要用得极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过暖过紧,尤其是头部和足部要凉爽,脚习惯冷水,应与水接触。

孩子的卧床,应该是坚硬的,宁可用絮绒,不可用羽绒。

将身体习惯为随遇而安,是人的一种大幸,也是成就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总之,他的体育理论可以集中为一句话:

“要忍耐劳苦,不要娇生惯养。

”这些思想即具体意见对我们现今的早期教育与家庭教育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其次,在道德教育上,洛克认为“在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

”因为洛克的绅士教育除了体育外,可归纳为“德行、智慧、教养、学问”,而前三项都与德育有关,我也认为,精神品质的培养是一个人人生教育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事情。

因此,管教儿童,要从极小时开始。

你要想孩子长大后服从你,首先要他在儿童时服从你。

随着孩子的长大,你就要以理服人,假以词色,用爱和友谊来维系这种权威。

洛克对儿童的德育也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如榜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奖惩教育、宽严结合等。

此外,我们也要警惕一种相反的倾向:

儿童被管束太严,精神沮丧颓唐,失去活力和勤奋,那样更糟糕。

而放纵的青年,常生龙活虎一般,精神饱满;一但上了轨道,常常可以变成一些能干伟大的人物。

所以,关键是如何把握好教育的适度适宜性原则,对于儿童,我们需要敏锐的观察,坦诚的沟通。

同时,洛克还告诫年轻的绅士:

“大凡不能克制自己的嗜欲,不知听从理智的指导而摒绝目前的快乐或痛苦的纠缠的人,他就缺乏一种德行与努力的真正原则,就有流于一无所能的危险。

”我认为,这个道理对我们任何人也都同样适用。

关于智育,较之德育,在洛克的教育体系中,处于较次要的地位。

洛克主要强调了两点:

其一,强调了功利的原则,即所学的东西一定要对未来的生活有用。

这也表达了教育的实用主义,应与时俱进,学以致用。

其二,他强调了教育方法,要点是要懂得儿童的心理,要激发儿童兴趣,使学习变为一种游戏;学习要循序渐进,要鼓励学生提问题,决不挫伤好奇心,并培养其动手能力。

这些道理其实是我们一直接触,放在嘴边的。

但洛克对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用大量生动的事例语言作了深入的论述,令人信服。

例如洛克反对强迫儿童学习,要求诱导儿童学习。

他说:

“儿童是喜欢变换、喜欢自由的?

?

所以,我们不应该把书本和别种我们要他们去学的事物当作一种任务去强加给他们。

这是他们的父母、导师和教员所易忘却的;他们心目中想到了什么要儿童应做的事,他们就急于要使儿童去做,就想不到设法诱导儿童去做了。

”他告诫我们,强迫只会使幼儿对于学习产生憎恶的心理,失去长远发展的潜力,所以必须方法得当,坚持寓学于乐。

相反地,对于儿童的一些不良嗜好游戏等,您尽可以像任务一样要求他一直不停地玩,直到他因为受不了这种任务强迫而厌恶这种嗜好;而对于您要他做的有益的事,则可以作为他完成某些任务的奖励。

这无疑是大胆创新的教育措施。

总之,我发现《教育漫话》是一本饱含哲理,又写得深入浅出的好书,除了时代和阶级所带来的局限外,其他思想,如对教育力量的肯定、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对父母的教育责任以及一些具体的教育工作意见,都是发人深省的。

【篇二: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

《教育漫话》读书心得

《教育漫话》是17世纪英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约翰?

洛克撰写的一本教育名著。

作者将这本书分为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知识与技能教育三部分来写。

在健康教篇章中,可以看出洛克对习惯养成的重视。

在这一篇中,他提出了几点关于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在“脚的锻炼与冷水浴”中,洛克就有说,从小养尊处优的孩子弄湿手没有任何不适和弄湿脚而得伤风的如此之区别就是习惯使然;同时也有说习惯了冷水浴的人一年四季浸泡在河水中洗浴也不会对健康有害。

在“饮食与用餐”中也同样强调人的味觉嗜好美味佳肴全是习惯使然,并劝告家长要让孩子养成吃面包的习惯和固定用餐时间的习惯。

可见洛克对习惯养成的重视。

其实习惯不仅是对一个孩子重要,对一个人更是重要。

一个长期反复的动作成为一个习惯,进而发展成一个人性格的一部分。

习惯并非一日促成,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犹如教育一样是潜移默化的过程。

而对于还是处于一张白板的状态的孩子们,要他们主动地去养成良好习惯则是难以办到的。

所以父母、老师这些教育者们就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在必要时给予他们正确合适的教育,教育者的意义便在此表达了。

而这引导的形式不仅是在儿童面对问题时给予适当的建议或是在他们做了错事后尊尊教导,始终要记得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尚“不懂事”的儿童更是需要循循善诱。

在道德教育篇中,洛克提出了如今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事“父母

应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身边最为亲近的人,而儿童是有着极强模仿力的,特别容易就受到父母的影响作出与自己父母相似的行为,这也是说明了孩子“白板”一样的特性——可塑性极大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作为榜样,是在平常生活中就表达的,而非故作姿态。

作为孩子最亲近的教育者,父母更是应该要知道自己对孩子的成长的重要影响。

而现在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成人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所以对待一些事也是采取不所谓的态度。

我觉得这是很不正确的,要知道正是因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不小心的一笔就会在他们的白纸上留下显眼的印记,而且这种不把孩子认真对待的态度也是对孩子的不尊重,要知道“最大的尊重应属于儿童”。

再者一些父母要求孩子不要做这做那,而自己却无一点带头作用,这无疑是在教育孩子何谓说一套做一套。

再者,一些成人喜欢用“自己是长辈”这一特权来强迫孩子而给自己树立所谓的权威,而在道德教育篇中洛克也指出了这是极为不正确的。

同时他也提到,要在子女心目中确立父母的权威,应该是“首先凭借敬畏,取得支配其精神的力量,到了他们年龄稍长,就要用爱与友谊去维系”,不管怎么说,“爱”是父母也孩子间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本的连接。

而这句话同时也说明另一件事——教育是有阶段性的。

尤其是对于儿童,他们的成长变化很快,在不同时期,对待他们和教育他们的方法也是应有不同的。

而作为教育者就应该要了解被教育者,以便采取适宜的方法和手段。

文字是有限的,但《教育漫话》这本书带来启示却是无限的,它们都将陪伴我们在教育的征途上不断求索。

【篇三: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

〔一〕生平介绍

洛克于1632年出生于英国,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

1646年在威斯敏斯特学校接受了传统古典文学基础训练。

1652年洛克到牛津大学学习,1656年获得学士学位,1658年获硕士学位。

担任过牛津大学的希腊语和哲学老师,并从事医学研究。

1666年洛克遇到了莎夫茨伯里伯爵,并成为伯爵的好友兼助手,开始了其一生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人类理解论》的创作。

1675年洛克离开英国到法国住了三年,结识很多重要的思想家,后来又回到伯爵身边担任秘书。

1682年随莎夫茨伯里伯爵逃往荷兰,完成了包括《教育漫话》、《人类理解论》在内的多部重要著作。

1688年洛克返回伦敦,之后完成大量的论文著作。

晚年的洛克精力投注在《人类理解论》这部书上。

洛克终身未娶,在1704年溘然长逝。

〔二〕主要思想

1、哲学思想

2、教育思想

洛克主张“绅士教育”,即论述刚夺得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子弟的教育,使之既有贵族的风度,又有事业家的进取精神,应受体育、德育和智育等方面的教育。

并且反对当时英国的学校教育,主张从幼年起进行家庭绅士教育。

他的教育思想还包括“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二、《教育漫话》概述

洛克帮助葛拉克教育子女所写的书信,经友人请求改为论文形式,1693年发表,这就是《教育漫话》。

此书集中反映了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体系,是洛克教育思想的最集中的表现。

《教育漫话》中

所表述的教育思想是在概括并总结了自文艺复兴以来在英国业已形成的绅士教育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适合当时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对绅士培养的要求,因此,《教育漫话》在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教育的作用问题上,洛克于《教育漫话》中坚决反对封建贵族倡导的遗传决定论,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对教育在培育人才、强盛国家中的作用寄予厚望,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但是,洛克没有认识到教育与环境、遗传之间的辩证关系,更没有认识到教育要受到经济和政治的制约,具有教育万能论的理论倾向,这显然又是错误的。

在教育的途径问题上,出于对当时英国学校中重视古代语文,轻视实际知识,重视形式,轻视内容,重视知识灌输,轻视儿童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的古典人文主义的不满,洛克认为绅士教育只能通过家庭教育来进行,而断然否认学校教育。

洛克的这一思想虽然有其客观原因,但它确实反映了自中世纪以来,英国贵族重视家庭教育而无视学校教育的阶级偏见。

但是,其中也包含有洛克重视教育中的因材施教的正确思想。

在绅士教育内容上,洛克全面提出了一个以实用科目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意在满足资产阶级事业家处理公私事务,开拓海外,充实生活的实际需要;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时代潮流对教育的迫切要求。

洛克认为绅士应该具备五个方面的品质:

健康的体魄、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因此提出了一个包容体育、德育、智育在内的教育体系。

在体育方面,洛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当时那种把人的身体视作囚禁灵魂的囹圄,因而无视身体健康,反对体力锻炼的经院主义教育统治之下,他的体育思想无异于石破惊天,成为第一个提出了精密的体育理论的资产阶级教育家。

在德育方面,洛克强调道德教育要及早实践,对儿童要及早管教,强调以道德教育统领其它各育,强调德育的生活化和道德标准的践履,强调道德教育的自律和由外在他律向儿童内在自律的转化,所有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在智育方面,洛克重视通过学问和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思惟能力。

强调智育的实际效用,反对空疏无用坐谈玄远的经院教育思想,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洛克提出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由易到难,注意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充分表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对人的尊重。

三、《教育漫话》摘抄及分析

〔一〕体育

1、“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神,这是对于幸福人生的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绘。

“我们要能工作,要有幸有福,必须先有健康;我们要能忍耐劳苦,要能出人头地,也必须先有强健的身体。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是洛克的经典名言。

由于洛克在医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又有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比较熟悉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所以,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所表述的这些体育思想虽有失当之处,但总的说来是正确的,有很多可供借鉴的东西。

洛克认为身体强健的主要标准是能够忍耐劳苦。

要有幸福的人生,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他的教育思想中健康教育摆在了第一位。

无论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该对健康加强重视,把健康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是在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基础上实施的,这样不仅是对孩子的保护和关爱,更是对教学质量的保证。

特别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儿童的发展以身体发育为最主要的方面,教师应该注意教学环境的安全,儿童的作息,饮食的卫生等等。

2、“我敢说,平常的人之所以有好有坏,之所以或有用或无用,十有八九都是教育造成的。

人与人之间所以千差万别,都是出于教育的不同。

这是洛克的“白板论”观点。

他认为人生来是白板,作为教育者得父母教师决定了他们的形状和颜色。

他极力强调教育的重要作用,完全否认教育与环境、遗传之间的辩证关系,更没有认识到教育要受到经济和政治的制约,具有教育万能论的理论倾向,这显然又是错误的。

但是这也着重的提醒了我们,应该重视教育,禀赋不可改变,但是后天的努力可以使人变得丰富而充实,是值得肯定的。

3、“有小的时候得到的印象,哪怕极其微小、几乎发觉不到,都会对一生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

洛克把儿童比作河流的源泉,水性柔和,稍用一点人力就可能如同“蝴蝶效应”一样,使其方向发生根本的改变,因此正确的引导才能使儿童长久深远健全的发展。

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生洗不掉的。

所以教育者在教育儿童的时候一定要秉持这认真负责的态度,为他们的未来打下正确的基础。

4、“无论冬天夏天,儿童的衣着不可过暖。

“每天用冷水洗孩子的叫,鞋子不可太厚,要透得进水,让孩子的脚经常得到锻炼,以至最后能像穷苦的孩子一样,即使赤脚走路,也不易伤风,不会发生什么害处。

洛克提出的寒冷锻炼法,是一种科学的养育方法。

这样可以使儿童从小经受自然环境的考验,不至于轻易感冒伤风等。

在当今社会很多家庭对孩子过度保护,是孩子的自保护能力变得虚弱,也失去的与大自然交流的时机,无法体会到真实环境带给他们的感受。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接受锻炼,不宜过暖。

并且应该让孩子多感受大自然,得到应有的体会,不至于成为禁不起风雨的温室里的花朵。

5、“女孩子的衣服松紧应适合,让女孩子的体态按‘自然’认为最好的去发展。

洛克主张儿童的身体发育不要以物理的方式去限制它,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发展方式。

当今社会太多的女生不满自己的体型,进行极端的不科学的减肥,使得身体受到损害。

还有紧身衣物的过度穿着,也应该适可而止,不然也会对女生生理产生恶劣的影响。

另一方面在对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要教会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不要盲目追风。

6、“睡眠是儿童可以充分享受的,只有睡眠才能增进儿童生长与健康。

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一定要保证每天的睡眠长度和睡眠规律,最好是有严格的作息时间表。

用充足的睡眠来保证机体的正常消化和生长,促进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是幼儿阶段的主要任务。

并且儿童睡眠的环境,冬季不宜过暖,夏季不宜过凉,否则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就容易因为温差过大而感冒。

7、“早晨通常是念书的时候,吃得太饱是一种不良的准备。

洛克在反对娇生惯养的另一表达为饥饿教育。

一方面儿童自身对饱与饿的概念不是十分明显,他们在遇到喜欢的食物时会毫无克制的吃下去,因此需要家长和老师来掌握供应食物的量,这也是对孩子身体健康关爱的表现。

另一方面培养儿童的节制意识,不只是从物质上,更是从精神上的节制。

8、“习惯却是一件关系重大的大事情啊。

在幼儿教育中,最注重的不是只是的灌输和教学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习惯的培养,儿童的行为在早期,是可以通过家长和教师的引导,朝正确的方向发展的。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工作习惯,是以后学习乃至一生事业的重要根基,因此无论是现在作为受教育者还是以后作为教育者,都应该注重习惯的培养,因为儿童的模仿性极强,教师与家长的良好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最直接榜样。

〔二〕德育

1、“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他要被人看重,被人喜爱,要使自己也感到喜悦,或者也还过得去,德行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今世就都得不到幸福。

在《教育漫话》中,洛克用了大量的篇幅表达德育方面的内容,可见他在绅士教育中的地位是第一的。

洛克认为德行是绅士之所以为绅士的标志,在健全的体魄基础上,应该有健全的精神发展,而这集中表现为完美的德行。

第一部分体育是人发展的基础的话,第二部分德育就是绅士教育的基础。

身体的健康固然重要,精神健康更是一个人健全的必要条件。

因此,绅士教育乃至当今的素质教育,都必须把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2、“一切道德与价值的重要原则及基础在于:

一个人要能克制自己的欲望,要能不顾自己的倾向而纯粹顺从理性所认为最好的指导,虽则欲望是在指向另外一个方向。

这是洛克德育思想的两条主线之一,训练儿童以理性克制欲望。

在洛克看来,天赋的道德观念并不存在,只要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和幸福的行为即为善,反之则为恶。

但是,人类有一种耽于眼前声色之乐的天性,这往往会导致放纵自我,流于贪婪,人欲横行,不思进取,忘记了长远的快乐和幸福,而这是为绅士的品格所不容的。

因此,对儿童的教育就必须开始于对儿童的各种嗜欲的抵抗,就必须及早培养儿童的理性精神和自我克制能力。

我对这个观点看法,一方面确实是一种训练儿童理性思维,使之适应社会,成长成熟的方法;另一方面认为,这样做打压了儿童淳朴无邪的天性,以大人的思想过早的强加与儿童的身上,使他们失去童年阶段该有的快乐,又是一种偏执的教育方法。

因此我认为,在克制欲望上,只要不是对儿童的骄纵和放肆,都可以顺应儿童的天性,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们生出光荣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洛克认为一个绅士的第二种美德就是良好的礼仪。

通晓事故,进退得当、举止文雅、娴于礼仪、气质温和等,这是一个有教养的绅士所必不可少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品质。

无论是在资产阶级的英国还是在社会主义的中国,礼仪是立足社会的一张名片。

从小训练儿童有良好的礼仪,这也是习惯训练中的重要部分。

但是不要学习迂腐的礼节,应该让儿童从小做到大方优雅。

4、“有礼貌的人较之有用处的人更能得到别人的欢送。

洛克指出,那些违反礼仪要求,言行粗野,对别人无端轻蔑视、揶揄、非难甚或故意刁难等等,都是没有礼貌的,都是与“最能使人喜爱的社交德行”毫不相容的。

所以,洛克把礼仪看得比学问比知识重要得多,他甚至认为,对于未来的绅士来说,首要的品德就是礼仪,这是决定一个人有无价值的关键所在。

沿用至今,也仍有“礼多人不怪”的俗语,也就说明应该把礼仪的训练提升到教育教学的层次上来,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发扬开来。

5、“我觉得一切德行与美善的原则当然在于克制理智所不容许的欲望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