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心理健康-模板.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8848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心理健康-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心理健康-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心理健康-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心理健康-模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心理健康-模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心理健康-模板.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心理健康-模板.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心理健康-模板.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心理健康-模板.doc

《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心理健康-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心理健康-模板.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心理健康-模板.doc

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与调节_心理健康_模板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自己费了好大功夫精心准备了一节精品课,然而,当我们兴冲冲地走进教室时,却被一片打闹不止的混乱景象搅得兴致全无。

这时您是怒气灌顶高声训斥,还是巧作欢颜温文尔雅?

    我认为,如果高声训斥,至少有以下几点害处:

一是人在气头上往往容易出言不当,不但会破坏教师自身的形象,也会破坏师生感情,有时甚至还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情感隔阂。

二是破坏教师自己的情绪,影响正常授课。

如果教师一进教室就生气发火,上课时情绪就会一落千丈,无法投入热情,学生也会受到影响而产生压抑情绪。

因此,这时教师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衡量优秀教师的一项重要指标。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一、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忧、惧等情绪,以及由这些情绪造成的心理氛围,必然会对教育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自身的心理健康。

与开朗活泼的教师朝夕相处,学生必然会受到积极情绪的影响,也会保持愉快向上的情绪状态。

反之,如果老师经常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或经常发脾气,学生必然会感受到压抑与沉闷。

积极的心境来源于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如果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胸怀开阔,兴趣广泛,为人友善,心态自然就会平和。

    二、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的过错。

    所谓宽容就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能容纳。

教师的教育在心理上从来不是单向流动的,在这个流动过程中,教师的教育态度一经转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就会产生相应的改变。

一旦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与受教育者的学生之间有了情感的沟通,学生就会信任教师,这就为接受教育打下了基础。

而宽容能够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架起情感沟通的桥梁。

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只要我们多一点宽容,我想我们收获的也许比想象的要多得多。

    三、及时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当教师感觉到自己怒从心头起时,最好先不要说话,可以做几次深呼吸,或者暂时离开现场,让自己有时间冷静下来。

当然,教师要能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它需要教师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同时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是学校素质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研究的新课题。

当前在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蓬勃开展,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

但对学校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还有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探讨、解决,否则学校方兴未艾的心理健康教育就难以深入开展下去并取得真正实效。

  1 目标:

培养学生健全心理素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的素质包括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含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生理素质主要取决于先天遗传和后天主长发育的条件;科学文化素质主要靠学校文化科学教育(智育)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主要是学校德育和社会教化的任务。

心理素质作为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什么途径来提高呢?

结合我国教育的实情,在当前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即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而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是其心理健康的内在根本条件。

健全心理素质主要是指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符合年龄特征,心理素质结构与心理素质功能相匹配,同时。

动理素质系统具有开放发展性特征。

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就是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各成分都得到健全健康的发展,使其形成正常的智能、完善的人格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

由于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心理健康教育更不例外,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生个体和群体,甚至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形式或任务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标的具体操作上又是有差异的。

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不能简单照搬根本目标,而应在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根本目标的统摄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育目标,这是实现根本目标的基本要求。

  2 原则:

活动性、情境性、主体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与达成。

活动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是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遵循的主要教育原则。

  活动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调动学生参与活动,促进主体将内外活动协调整合,进而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活动是心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成功实施的前提。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外部的行为操作、感性的实践活动,它表现为人的行为系列和行为模型,而不是单一的具体的行为动作。

二是内部的心智操作活动,主要体现在对自己的认知,对一些心理和行为情境的体验与反思,对一些心理事件和心理现象的领悟等。

心理健康教育中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实效的前提,而且是区别于学科教学的主要特征。

  情境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创设互动式情境,以激活或唤醒学生心理活动,诱发行动愿望,使其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心理环境中得到培养和锻炼。

情境具有移情与感染作用,各种形式的情境能够以自然、直观、形象等特点吸引学生感受事物,获得体验。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可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认知矛盾与冲突,领悟事物或人生真谛。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情境作用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创设或利用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活动,领悟主题,对活动真实的感受与情感体验;二是通过提供真实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达到入境入情。

情境创设尤其是互动式情境的创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特色。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充分认识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其能动性。

学生是自己心理素质发展的主体,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必须作用于主体才能产生效果;培养其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重要指导思想。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更强调平等、尊重的原则,它不能用强制手段去逼迫学生,它要求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发展潜能,发挥个体的主体作用,保证各种教育措施产生整合效应。

因此在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心理健康教育成败的关键。

  3 内容:

认知、个性、能力

  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与否是以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完善程度为指标的,因此确定和选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该从完善学生心理素质的基本结构出发,根据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现有发展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主要包括如下基本心理素质:

  认知品质培养。

认知品质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基本维,从实证研究结果看,认知品质的教育内容包括:

监控性、表现力、深刻性、意识性、目的性、开放性、精致性、应变力和好奇性等主要认知品质的培养。

学校对学生认知品质的培养也应从这些因素出发确定教育内容。

  个性品质培养。

个性品质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核心部分,从实证研究结果看,个性品质主要包括:

进取心、乐观倾向、成就动机、自制、自我统合、责任感、情绪调控、坚韧性、独立性和自信心等因素。

学校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培养也应从这些因素出发,确定教育内容和策略。

  适应能力培养。

适应能力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认知品质和个性品质在行为中的综合表现。

从实证研究结果看,适应能力主要包括:

社会环境适应、职业适应、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适应、应激情境适应和生理适应等。

学校对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也应从这些因素出发,确定教育内容和策略。

  4 模式:

学生—家庭—学校—社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体现某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目标定向,促进其功能发挥的操作思路或范型。

从学科划分,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可以分为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等。

在信息时代,由于刺激源的丰富多彩,学生心理问题日趋复杂,以某一学科理论为依据的单一模式很难适应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经过理论探索和实验验证,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模式不应是单一的模式,而应是一个模式系统。

  从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出发,针对全面心理素质培养,可以把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概括为整合模式。

整合模式是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出发,构建出适合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要求的基本模式。

整合是指多方面的整合,如“学生—家庭—学校—社区”的整合;“生理—心理—个体经验”的整合;“专题训练—学科渗透—咨询辅导”的整合。

模式的基本内涵包括:

以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为基本目标;遵循积极适应与主动发展两条基本原则;综合运用专题训练、学科渗透、咨询辅导等基本教育途径;有效发挥学生、学校、家庭、社区等基本教育要素的作用;着眼于“自我认知——晓理动情——行为导向——反思内化——形成品质”等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内部过程的基本环节;重点突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智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和创造性发展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该模式能综合个学科模式的优点,克服单一模式的不足,明确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提出了具有普遍适用的两条原则,并对心理健康教育途径、要素、环节及内容作了较清晰的规定。

  5 途径:

专题训练、学科渗透

  根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的要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心理素质专题训练、心理咨询辅导和学科教学渗透等三钟基本途径。

  心理素质专题训练(培养)。

心理素质专题训练过程一般由“判断鉴别——训练策略——反思体验”三个彼此衔接的基本环节构成。

  判断鉴别。

判断鉴别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检测和评估,让学生了解自己某方面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自己是否具有该方面健全的心理素质,以此引起学生的认同感或缺失感,唤起情感共鸣或震撼,激活心理能量,思考问题根源,进而体会、感受该种心理素质对自己学习、生活、交往及成长的意义,激发接受训练的积极动机。

判断鉴别强调情境化、生活化,即鉴别一定要把学生置于具体、生动的情境之中,鉴别的内容一定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

  策略训练。

策略训练就是针对该课主题和在判断鉴别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若干解决该问题的具体而有效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和操作活动来感受、理解,进而选择。

  反思体验。

反思体验就是对训练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行为变化、活动过程及效果等进行反思、强化、内化。

强化训练效果,促进自我认知与评价。

反思环节一定要强调“三自”,即自觉、自发、自控。

其目的是对训练过程、方式进行反思,将训练中掌握的方法、步骤延伸到类似的其他情境;对训练结果进行总结。

反思体验内容以训练目标、内容为依据,考察训练目标的达成度。

在形式上主要有

(1)针对问题,前后对比,发现变化,增强信心;

(2)设计情境,实际操作,发现问题,掌握策略;(3)分析案例,由此及彼,归纳总结,促进迁移;(4)言语暗示,箴言提醒,自我感悟,形成观念。

  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是一种心理上的助人活动,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需要的心理上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处理他所面临的问题局面,发展其未能充分利用的潜能与机遇,进而获得自助的能力与意愿,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自身的心理健康,以便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心理辅导的最简单的定义是“助人自助”。

心理辅导虽然也包括职业辅导等方面的内容,其含义比心理健康教育更为宽泛,但目前我国各级学校开展心理辅导的起因与工作重点却是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此可以说,心理辅导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但心理辅导毕竟只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方面,其目标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其重点是: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管理自己;认识、掌握周围环境,同环境保持适应,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应付危机、摆脱困难,并增强应对环境与压力的能力和勇气;使学生能去除特殊症状、改善行为、化解负向的或冲突的思想与情感;指导学生自主抉择,承担起对社会和个人的责任;鼓励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寻求生活意义,认清自己内在潜力与资源,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使其能过健康的、有意义的、充实的生活。

  学科教学渗透。

学科渗透是指教师在进行常规的学科教学时,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特别是诸如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方面。

  心理素质作为个体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素质,绝不是通过一门课程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它需要借助各个学科、各个教师的协调配合。

学校中如果只有个别教师赞同并注重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而其余的教师对此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就很难开展起来。

各科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而重要的,只有教师全员参与,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才能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以学科渗透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学生在进行具体知识的学习时,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教育和点化。

并且,目前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已相对成型,单独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有较大的难度,且具有“人为”的痕迹,而学科渗透的形式则在不增加人力、物力及时间的条件下实现目标,符合经济、实用的要求。

  6 策略:

和谐互动、体验内化

  教育策略是实施教育目标的具体优化方式。

教师要将教育目标付诸实施需要制定或选择一系列的教育策略。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应采取以下策略:

  和谐互动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优化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营造和谐互动的气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实施和谐互动策略,主要应从两个方面着手:

(1)营造和谐课堂气氛。

其操作要点是:

教师以尊重、平等、爱与关怀的态度对待学生,无条件接纳学生;教师实行民主领导和民主管理:

激发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多向交往与合作学习策略。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不把知识传授作为首要教育目标,那么,教师完全可以放下“担心学生学不到知识”的思想包袱,精心研究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改变传统课堂中师生单向、双向交往的狭隘和低效局面,实现师生之间全通道的多向交往。

实现多向交往的关键在于,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和难易程度要适合全体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师生共处于一种心理期待和认同的情境之中。

采用分组教学、合作学习的形式是实现师生间多向交往的有效办法。

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有:

游戏竞赛法、成绩分阵法、切块拼接法、小组探索法和共同学习法。

  行为改变策略。

行为矫正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在帮助学生更新认识、端正态度、调节情绪和调整行为方式方法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必然要借助心理学中涉及行为塑造或行为矫正的方法和技术,实施行为改变策略。

这一策略主要包含三方面的技术。

(1)学生自我管理。

教师控制学生行为的总方向,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实现行为改变目标。

具体方法包括示范、督促、强化和指导。

主要步骤是:

教给学生改变行为的原则、方式、方法和技巧;学生制定、实施和修改自我管理的计划。

(2)行为练习。

学生通过实际练习掌握行为改变的方法。

实施步骤是:

交代行为训练的目的、环节和要求;控制练习时间,提供技术指导;提供独自练习的机会。

(3)矫正不良行为。

教师引导学生认清不良行为的危害,分析引发不良行为的具体因素(刺激源),提示、指导不良行为的改善措施,学生制定合理的矫正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作出调整和修改。

实施本策略应以强化理论为指导,分别对不良行为和正确行为给予恰当的正强化或负强化,同时把它们与行为塑造技术结合起来。

  体验内化策略。

研究表明,体验内化在学生心理素质形成过程中起关键、定向的作用。

当前在一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行为训练、轻体验内化”的倾

[1] [2] 下一页

一戒“忧虑过度”  虽说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然而凡事应有个尺度,切不可杞人忧天,终日忧心忡忡、无端悲愁。

即使生活中确实发生了令人烦恼、焦虑的事情,我们也应振作精神、积极面对,而不该整天闷闷不乐地就此消沉下去。

  二戒“高兴过度”

  高兴本来是好事,但要防止“乐极生悲”,特别是当生活中有突如其来的好事降临时,例如:

“久别亲人团聚”、“摸彩中了大奖”等等。

高兴过度会引起大脑中枢兴奋性增强,使交感神经过度亢奋,这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尤其不利。

  三戒“悲伤过度”

  当人们遭遇不幸时,应当学会调解、控制自己的情绪,故友离散、亲人谢世、朋友反目、恋人分手等等,都会给人心理上造成严重打击。

此时我们切勿钻入牛角尖,更不要沉湎其中不能自拔,要学会摆脱,用向好友倾诉、向心理医生咨询等方法,尽快使自己走出心理危机。

  四戒“猜疑过度”

  有些人疑心病较重,乃至形成惯性思维,导致心理变恋。

一个人如果心胸过于狭窄,对同事、朋友乃至家人无端猜疑,不但会影响工作、影响人际关系、影响家庭和睦,还会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

  五戒“过度愤怒”

  工作中出现矛盾是人们经常遇到的事情。

此时,最好避免激烈的争吵,更不要三句话说不到一起便“怒发冲冠”、“拍案而起”,这种做法不但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

况且,发怒就像“双刃剑”,既伤别人也会伤及自己,正如人们常说的“气大伤身”。

此时不如先冷静下来,“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对矛盾的双方都有好处。

  六戒“过度消极”

  当工作中出现失误时,可能会导致有些人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或极其消沉的情绪,严重者甚至自暴自弃。

这种做法实不足取,因其对心理健康十分不利。

  七戒“过度焦躁”

  有些人脾气很急,做事情总想一步到位、一举成功,有些急功近利的心理趋向。

当自己的愿望和目标一下子不能如期实现时,他们便会产生焦躁情绪。

其实,这种情绪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适得其反并有损身心健康。

  八戒“过度关爱”

  有些家长对孩子可谓爱到极至,他们的爱呈现一种令人费解的分化状态:

在生活上对孩子关心得无微不至、事必躬亲,在精神上却对孩子过于专制、强加于人。

不少父母将自己年轻时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堆积起的这份“厚爱”,不但给孩子造成过重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同时也给自己平添了许多不必要的压力和烦恼,有损自身的心理健康。

中学生的年龄约在11—18岁之间,这是人生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时期,是由不成熟的童年走向独立成熟的人生道路的转折时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有巨大的发展变化。

因此,研究中学生的心理现状,对实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学生包括初中生和高中生,下面对他们的情况分别进行论述。

初中生心理的主要矛盾

(一)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初中生身体的迅速发育和思维发展,使他们的独立性大为增强,但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仍要依赖于成人的帮助。

因此,初中学生在独立性很快发展的同时,仍然具有依赖性。

针对这一矛盾,在教育上,一方面要发挥初中生的独立性,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必须给他们以具体的指导,以平等的身份适时地给予帮助,并进行必要的督促检查,引导他们的独立性朝良好的方向发展。

(二)旺盛的精力的能力发展水平的矛盾

初中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

然而,他们实际能力水平往往与其旺盛的精力和动力需要不适应。

这样,当那些超过其能力水平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时,他们的心理上会不断产生挫折感和失败感,极易在内心产生彷徨、消极情绪。

针对这一矛盾,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需要,正确估计自己,创造各种条件使其正常的兴趣和求知欲得到合理的满足。

同时,明确告诉他们如何对待挫折和失败,引导他们的个性朝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意志的自觉性与冲动性的矛盾

初中生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和自觉性,但容易受到别人和外界的影响。

同时,初中学生还盲目自信,常认为自己绝对正确,自制力差,行为具有冲动性,对自己的行为举止难以控制。

针对这一矛盾,教师应注意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培养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让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意志力。

平时教师要为学生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先进榜样,还可推荐一些优秀的文艺作品。

高中学生心理的主要矛盾

(一)心理闭锁性和交往需要的矛盾

高中学生不愿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轻易地向不了解自己的人透露,心理上表现出闭锁性。

而另一方面,他们又迫切期望别人的理解,希望得到成人的帮助,或与同年龄的知心人倾谈思想、感受生活,这就形成了一对内心矛盾。

针对这一矛盾,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体谅学生的心理闭锁性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不要轻易责怪他们,而应尊重他们,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关心他们,和他们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求知欲旺盛和识别力有限的矛盾

高中学生求知欲特别旺盛,但容易把错误的、不健康的东西也接受下来,加上心理闭锁性,他们遇到不理解的问题也不愿请教,这样就使他们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

针对这一矛盾,教师应加强正面教育,正面引导,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培养分析能力的鉴赏能力,增强抗拒诱惑的意志力,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或文艺活动,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

(三)情绪与理智的矛盾

高中生情感非常强烈,情感体验有很明显的两极性,在生活中易感情用事,难以及时理智地控制自己。

然而,当激动的情绪平静后,他们又能理智地分析问题,有时为自己造成的不良后果而懊悔。

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水平,培养学生理智、乐观的态度和忍受挫折的意志力,帮助他们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良好的心境和积极健康的情绪。

(四)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的矛盾

高中生富于幻想,常常离开现实的条件去构建理想的自我。

但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存在一定的距离,逐渐形成心理上的一对矛盾。

这对矛盾处理不好,容易使高中生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和急躁的情绪,甚至会放弃理想而悲观消沉。

因此,教育工作者在肯定他们富于理想的基础上,要为他们提供一些机会,让他们充分认识自己的实际能力和优缺点,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帮助他们调整或建立适合自己的抱负水平,并鼓励他们要有信心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另外,还要让学生懂得理想的实现需要坚强的毅力和付出艰辛的劳动。

这样才能使理想的自我真正成为青年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