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表.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85223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表.docx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表.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表.docx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参考表

诊断

项目

诊断要素

诊断点

影响因素参考提示

数据管理平台

相应编号

质量目标与定位

学校发展目标定位是否科学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是否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要

求,是否符合学生全面发展要求;质量保证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目标一致性、

达成度。

1.3/7

1.1质量保证理念

质量保证规划

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是否科学明晰、符合实际且具有可操作性;实际执行效果是

否明显。

1.3/7

质量文化建设

师生质量意识,对学校质量理念的认同度;质量保证全员参与程度;质量文化氛围;持

续改进质量的制度设计是否科学有效,是否实现持续改进。

2.2/8

质量保证机构与分工

学校、院系各层面质量保证机构、岗位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分工与职责权限是否明确。

8

1体系总体

1.2组织构架

质量保证队伍

质量保证队伍建设是否符合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规划要求;人员配备是否符合岗位职责要

求;对质量保证机构、人员是否有考核标准与考核制度;考核机制是否严格规范;能否

实现持续改进。

8.2/8.6

构架

质量保证制度

学校、院系、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层面的质量保证制度是否具有系统性、完整性与

可操作性。

8.1

执行与改进

质量保证制度落实情况与改进措施是否具体务实;质量保证制度是否不断改进和完善;

是否定期发布质量年度报告,质量年度报告结构是否规范、数据是否准确;院(系)、

专业自我诊改是否已成常态。

8.7

1.4信息系统

信息采集与管理

是否重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建设;人财物是否有保障,管

理是否到位,运行是否良好;是否建立信息采集与平台管理工作制度,数据采集是否实

时、准确、完整。

3.4/8.1

信息应用

是否运用平台进行日常管理和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各级用户是否定期开展数据分析,形

成常态化的信息反馈诊断分析与改进机制。

3.4

2专业质量

规划制定与实施

专业建设规划是否符合学校发展实际,是否可行;规划实施情况如何,专业机构是否不

断优化。

1.3/7.1-7.6/9.2

保证

目标与标准

有无明确的专业建设目标和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规范、科学、先进并不断优化。

7.1/7.3/7.4

诊断

项目

诊断要素

诊断点

影响因素参考提示

数据管理平台

相应编号

条件保障

新增专业设置程序是否规范;专业建设条件(经费、师资、实验实训条件)是否有明确

的保障措施。

3.4/4/5.1/5.2

6/7.4/7.5

诊改制度与运行

学校内部是否建立常态化的专业诊改机制;是否能够促成校内专业设置随产业发展动态

调整。

3.4/8.1/8.7/9.1/9.2

2.2专业诊改

诊改效果

诊改成效如何,人才培养质量是否不断提高;校企融合程度、专业服务社会能力是否不

断提升;品牌(特色/重点)专业(群)建设成效、辐射影响力是否不断增强。

4/5/6/7/9

外部诊断(评估)结论应用

是否积极参加外部专业诊断(或评估、认证);外部诊断(评估)结论是否得到有效应

用,对学校自诊自改是否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4/5/6/7/9

课程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规划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7.2/7.5

2.3课程质量

目标与标准

课程建设规划目标达成度;课程标准是否具备科学性、先进性、规范性与完备性。

7.2/7.3

诊改制度实施与效果

校内是否开展对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诊改,形成常态化的课程质量保证机制;是

否对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产生明显的推进作用。

3.4/7.2/8.1/8.2

8.5/8.6/8.7

3.1师资队伍建

规划制定

学校、院系、专业等层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科学性、一致性和可行性;规划目标

达成度。

6.1/6.2/6.3/6.4

设规划

实施保障

是否能为师资建设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必需的外部环境、组织管理、资源支撑、经费等

保障。

5.2/7.1/7.2/8.1/

保证

3.2师资建设诊

诊改制度

是否制定专兼职教师、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聘用资格标准;是否开展对师资队伍建设

成效的诊改,形成常态化的师资质量保证机制。

6.1/6.2/6.3/6.4/7.2

改工作

实施效果

教师质量意识是否得到提升;教学改革主动性是否得到提高;师资队伍数量、结构、水

平、稳定性、社会服务能力等是否得到持续改善;学生满意度是否得到持续提升。

6.1/6.2/6.3/6.4/8.7

育人规划

是否制定学生综合素质标准;学生素质教育方案制定是否科学,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

是否因材施教,注重分类培养与分层教学;是否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加强创意、

创新、创业教育。

5.2/8.3/8.4

发展保证

4.1育人体系

诊改制度

是否实施对育人部门工作及效果的诊改。

8.1

实施与效果

育人工作是否已形成常态化诊改机制;育人目标达成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学习

积极性、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2.2/3/7.2/9.2

诊断

项目

诊断要素

诊断点

影响因素参考提示

数据管理平台

相应编号

4.2成长环境

安全与生活保障

是否实施对服务部门服务质量的诊改,并形成常态化安全与生活质量保证机制;学校安

全设施是否不断完善;学生生活环境是否不断优化;学生诉求回应速度、学生满意度是

否持续提高;意外事故率是否不断降低。

特殊学生群体服务与资助

建立家庭困难学生、残障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学生生活保障管理运行机制情况;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与运行管理机制情况;能否为特殊学生群体提供必要的

设施、人员、资金、文化等保障。

5.2/8.8

政策环境

能否促进社会资源引入、共享渠道的拓展;政策环境是否利于学校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人

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与完善。

5.1外部环境改进

资源环境

是否能够促进校内办学资源的不断优化;学校资源环境能否促进质量保证体系和人才培

养质量持续改进与完善,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合作发展环境

学校自主诊改机制是否有利于政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不断优化;合作发展的

成效与作用是否不断呈现。

7.5/9.3

管控制度

是否建立质量事故管控反馈机制,制定质量事故分类、分等的认定管理办法,对质量事

故处理及时有效;是否建立学校、院系两级质量事故投诉受理机构,制定质量事故投诉、

受理、反馈制度;是否定期开展质量事故自查自纠,形成质量事故管控常态化管理反馈

机制。

8.1

效果

5.2质量事故管控

发生率及影响

学校质量事故的发生率、影响程度;处理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的速度与能力;学校质

量事故与投诉发生率是否逐年减少。

预警机制

是否建立过程信息监测分析机制与质量事故预警制度;

是否有突发性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应对工作预案;

是否有近三年质量事故分析报告及其反馈处理效果报告。

8.1

规划体系建设及效果

各项规划是否完备、体系是否科学,实施是否顺利,目标达成度如何。

5.3质量保证效果

标准体系建设及效果

专业、课程、师资、学生发展质量标准是否完备、先进、成体系;能否在诊改过程中不

断调整优化;社会认可度如何。

诊改机制建设及效果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否日趋完备;持续改进的机制是否呈常态化并步入良性循环,人才

培养质量是否得到持续提升。

5.4体系特色

学校质量保证体系特色

学校自身质量保证体系能否形成特色,应用效果好,并能发挥辐射与影响作用。

注:

1.本表设5个诊断项目,15个诊断要素,37个诊断点。

2.“数据管理平台相应编号”所列的各指标编号,起引导作用,不是规定或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