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8530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docx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

高铁事故应急预案

1.现场应急组织。

现场应急领导小组由列车长任组长,乘警、机械师任副组长,全面负责应急预案的启动实施,按职责分工下设三个工作小组:

灭火组:

由列车长任组长,列车员、餐服人员为组员,负责灭火,控制火势,传递灭火器材。

救护组:

由机械师任组长,随车乘服人员为组员,负责疏散旅客、抢救伤员、抢救物资。

现场保护组:

由乘警任组长,随车乘服人员为组员,负责现场保护、稳定旅客,维持秩序、调查取证。

2.应急处置程序。

高铁组乘务人员发现火灾爆炸事故或接到火灾爆炸事故报告、火警报警装置报警后,应在第一时间赶往事故地点,查看现场并判明情况、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全体乘务人员在列车长的指挥下采取果断正确的处置措施进行紧急处置,并将情况向段派班室及车队汇报。

发生初始火灾的应急程序。

列车乘务人员发现火灾爆炸事故或接到火灾爆炸事故报告、火警报警装置报警后,应迅速赶往事故地点了解火情,根据火灾危及行车和旅客人身安全情况,初步判断火灾不会形成灾害或危害程度较轻时,不应盲目使用紧急制动手柄或通过列车通话单元呼叫司机停车,应关闭与临近车厢相关的防火隔断门,以防止火势蔓延,准确采取扑救措施。

乘务人员在赶往事故地点的同时,应通过对讲机、列车通话单元向列车长报告,列车长应立即与乘警、机械师赶赴现场迅速扑救。

若火势较大难以控制,列车长应立即通过对讲机或列车通话单元呼叫全体乘务人员参与扑救,全体乘务人员到达现场后,在列车长的统一指挥下集中列车所有灭火器材,根据火灾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灭火方案和扑救措施展开扑救,控制火势,扑灭火源。

在扑救灭火的同时,列车员应迅速有序指挥旅客向邻近的安全车厢疏散,解救被火围困的旅客,对已经疏散的旅客严禁返回事故车厢。

要加强宣传稳定旅客情绪,维持好车内秩序,防止旅客跳车和混乱等意外情况发生。

火源被扑灭、火势得到控制后,列车长应将情况简要向段派班室进行汇报,段派班室应立即向段长汇报,同时向主管安全和运输副段长、安全路风科、乘务和统计科和车队报告,报告内容为:

车次、时间、地点、列车编组、起火车种、车厢号、起火部位、火势情况、人员伤亡情况、旅客人数、去向、重点旅客等。

列车长、乘警、机械师、乘务人员应现场持续观察监护不少于60分钟,防止复燃。

如果初始火灾不能迅速控制,应立即执行本预案中发生火灾的应急程序。

灭火方案和扑救措施。

发生电气初始火灾时,最先发现、到达现场的乘务人员应立即通知机械师关闭电源,同时关闭防火隔断门、使用灭火器向电器或电线冒烟或烧坏处喷射、进行扑救。

机械师根据火情要求机车司机彻底关闭电源,列车司机立即停止车内通风,做好停车准备。

发生烟头、打火机等明火引燃列车设施或衣物、棉絮等旅客携带品的初始火灾时,最先发现、到达现场的乘务人员应立即使用水或就地取材将火浇灭或捂盖熄灭,无法扑灭时应果断使用灭火器迅速扑救,以免延误扑救时机,扑救过程不得打开车窗通风,以免助长火势。

发生火灾的应急处置程序

 立即停车。

乘务人员发现火灾事故或接到火灾事故报告、火警报警装置报警后,应迅速赶往事故地点了解火情,根据火灾危及行车和旅客人身安全情况,初步判断火灾会形成灾害、危害程度较重,或使用灭火器仍无法将火扑灭,严重危及行车和旅客人身安全时,应立即使用紧急制动手柄或通过列车通话单元呼叫司机停车,乘务人员若判定是电气火灾,应同时通知机械师切断电源。

司机应立即停止车内通风、停车,坚守岗位,做好后续协同处理的准备工作。

疏散旅客。

先期到达的乘务人员(不超过三人)应迅速将着火车厢内的旅客向相邻车厢或地面安全地带有序地疏散转移,避免发生秩序混乱,造成踩踏伤害事故;随后到达的乘务人员在列车长、乘警的指挥下全力投入扑救工作。

如车厢内浓烟弥漫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应立即使用安全锤将车窗玻璃击碎,排出浓烟并保持车内通风,要指导被困旅客用湿毛巾、手帕、衣物捂住口鼻,采取低姿行走的方式疏散到安全车厢,防止旅客跳车等意外情况发生。

列车停车后司机应立即打开靠站台或路基护坡一侧车厢车门,按钮不在司机操作台上的,由司机通知机械师开启车门。

车门发生故障时由机械师、列车员启高铁门紧急开门装置打开车门,向地面安全地带疏散旅客(如停在高架桥上时,司机与调度联系确定高架桥逃生口位置,列车长组织人员安装列车配备的紧急疏散梯向桥面疏散旅客,乘务人员组织旅客由高架逃生口向地面疏散)。

必要时可利用车窗作为紧急出口,向地面疏散旅客。

严禁向线路中间疏散旅客,防止疏散下车的旅客被邻线通过的列车撞、轧造成新的伤害事故。

在向地面安全地带疏散时,对重点旅客要重点协助,如火势猛烈要动员旅客放弃携带物品。

旅客疏散后关闭与临近车厢相连的防火隔断门,以防止火势蔓延。

迅速扑救。

列车长应立即通过对讲机或列车通话单元呼叫全体乘务人员参与扑救,在列车长的统一指挥下集中列车所有灭火器材,快速将本车厢的灭火器材传递到起火车厢。

根据火灾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灭火方案和扑救措施展开扑救,控制火势,扑灭火源。

同时要防止发生旅客盲目跳车、趁火打劫等意外事件。

实施扑救时可动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资、器械。

乘务组力量无法扑救时应彻底关闭防火隔断门,以防止火势蔓延。

切断火源。

停车后须分解列车时,司机、机械师要密切配合,如使用重联车组时,要与重联的机车司机、机械师及时沟通,按照先摘后、后摘前的方法将着火车组分解分离,即:

先将着火车辆与后部车列分离,并将着火车辆尽量转移到线路平坦处,再将前部车列与着火车辆分离,切断火源,防止火势蔓延。

设置防护。

列车分离后,司机应迅速做好列车防护工作;列车长应立即通知当地路局客调(电话见附表),由路局客调通知电力调度将接触网停电,在电源未切断之前任何人不得用水灭火。

报告救援。

列车长和司机要尽快向邻近车站、所在地铁路局客运调度、行车调度、段派班室报告简要情况,报告内容应简明扼要,车次、时间、地点、火势情况要报告清楚,必要时应迅速请求事故发生地的路局向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和驻军请求支援。

段派班室应按规定向本局客调报告,得到客调准许后向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和驻军请求帮助;同时向段长、主管安全和运输副段长、安全路风科、乘务和统计科、车队报告,报告内容为车次、时间、地点、列车编组、起火车种、车厢号、起火部位、火势情况、人员伤亡情况、旅客人数、去向、重点旅客等。

报告内容:

___局客调(车站、段派班室)您好,我是___次列车长___,___时___分,列车运行至___线___ 区间___千米___米处,机后___辆___车由于___原因引发火灾,车上旅客共计___人,其中重点旅客___人,目前人员和财产损失情况___ ,餐料、水情况___,已与___站取得联系(报告内容仅供参考)。

抢救伤员。

在疏散旅客、迅速扑救火灾时,应积极抢救伤员,先从起火车厢开始,其次是火势蔓延方向的相邻一节车厢,而后是另一相邻车厢,并应动员旅客中的医护人员参加,共同实施抢救。

保护现场。

在扑救火灾时,要注意保护好现场。

根据需要设置警戒区,禁止救援以外的人员进入现场,不得擅自移动现场任何物品,妥善保护事故现场痕迹、物证等有关证据材料。

列车乘务人员要采取多种形式做好解释工作、稳定旅客情绪,维持秩序,防止混乱,保护好火灾现场。

禁止已经疏散的旅客返回事故车厢,防止旅客跳车和混乱等意外情况发生。

协助查访。

列车长、乘警要积极协助公安机关调查事故情况,提供线索,帮助调查。

认真取证。

乘警应及时了解事故情况,调查取证,为现场勘察、认定火灾原因创造有利条件。

列车长应组织乘务人员做好如下工作:

①清点火灾车厢旅客人数,恢复原始座号,登记车票号和身份证号;②询问目击旅客火灾原因,协助乘警进行调查,找出火灾肇事者或说明情况;③统计伤亡人数;④调查旅客损失的物品,登记造册;⑤尽力做好旅客的餐饮供应。

恢复运行后,列车长要将列车受损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拍发电报,编制客运记录。

火灾扑灭后,列车长、乘警、机械师要对起火部位进行全面检查,在现场持续观察监护不少于60分钟,确认火已完全熄灭,防止复燃。

火源被扑灭、火势得到控制后,列车长应将情况简要向段派班室进行汇报,段派班室应立即向段长、主管安全和运输副段长,安全路风科、乘务和统计科汇报,报告内容为车次、时间、地点、列车编组、起火车种、车厢号、起火部位、火势情况、人员伤亡情况、旅客人数、去向、重点旅客等。

列车因火灾迫不得已紧急在隧道内停车时,乘务人员应及时扑救,一旦火势难以控制或隧道内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时,应果断组织旅客向隧道外疏散。

疏散中应在列车长、乘警和机械师协同指挥下,由乘务人员携带强光手电筒等照明设备先行确认安全线路和就近隧道出口后,乘务人员在车内和车下、隧道内间隔有序引导,确保旅客沿着隧道内壁通道有序快速行走疏散至隧道外。

在列车发生爆炸、火灾后,全体乘务人员必须按照应急小组分工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在列车长、乘警的统一指挥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果断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紧急处置。

因处置不当,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列车不能继续运行时,列车长应及时与司机或列车停留地车站、调度联系,随时掌握情况,需要时使用专用数字通讯设备与铁路局客调统一电话(24814)联系。

发生爆炸的应急程序。

乘务人员发现爆炸事故或接到爆炸事故报告、火警报警装置报警后,应迅速赶往事故地点了解情况,若初步判断爆炸引起火灾难以扑救,应执行上述步骤(除外)的应急处置。

乘务人员发现爆炸事故或接到爆炸事故报告、火警报警装置报警后,应迅速赶往事故地点了解情况,若初步判断爆炸引起火灾可以扑救,应执行上述步骤的应急处置。

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处置原则。

停车遵循的原则。

火势严重无法扑灭时,应立即使用紧急制动手柄或使用对讲机呼叫司机停车。

避开桥涵、隧道、坡道、市区及易引起火灾的场所或地带,尽可能停留在地势开阔、方便救援的地点。

疏散旅客遵循的原则。

任何火灾爆炸情况下,疏散旅客、挽救旅客生命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扑救火灾、控制火情。

疏散旅客应本着快速安全有序的原则。

无论火势如何,乘务人员的首要任务是立即疏散转移旅客至安全车厢,一旦火势较大难以扑灭或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时应立即停止扑救,关闭防火隔断门以防火情扩大,立即停车报告救援。

车内有毒气体难以排出时应果断打开车门、组织旅客有序向地面安全地带疏散。

列车超员或其他车厢无足够空间疏散时,应立即使用紧急制动手柄或列车通话单元、GSM-R专用电话呼叫司机停车,然后使用紧急开门装置或由司机、机械师打开车门向地面安全地带进行疏散。

(如停在高架桥上时,列车长组织人员安装列车配备的紧急疏散梯向桥面疏散旅客,乘务人员组织旅客由高架逃生口向地面疏散)

 扑救火灾遵循的原则。

火势严重时应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在保证旅客和乘务人员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予以扑救。

确实无法扑救时应立即关闭防火隔断门。

电源线路或电器起火,必须先切断电源。

电气化区段严禁攀登车顶灭火。

在接触网未停电前,严禁使用水和灭火器对高铁组车体进行扑救。

3.善后处置。

列车长要认真了解伤员人数及伤害程度,登记旅客姓名、性别、年龄、单位、地址、车票、身份证号码、其他证件及随身携带物品,并作成详细记录,配合车站处置善后事宜。

列车乘务人员要保护现场,提供线索,协助公安机关调查事故情况。

4.应急结束。

高铁组火灾、爆炸事故现场清理完毕,运行秩序恢复正常,受伤人员得到妥善治疗,应视为应急结束。

(三)高铁组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处置的基本原则。

迅速反应、处置果断、措施周密、分级负责、加强合作。

高铁组应按规定配备医药箱,对中毒旅客积极采取救助,最大程度减少旅客食物中毒事件造成的后果。

2.处置程序。

发生旅客疑似食物中毒时,列车长、乘警应立即赶到现场,及时了解中毒旅客病症,掌握中毒旅客人数、发病时间等情况,准确判断毒物根源或怀疑导致中毒的食物。

利用高铁组列车配备的医药箱采取应急救治措施,对中毒旅客立即采用催吐、导泄等方法进行紧急抢救,同时通过列车广播寻找医生帮助抢救治疗,控制病情发展。

发生3人以下旅客疑似食物中毒时,除按以上要求进行救治外,列车长要依据《铁路旅客人身伤害及自带行李损失事故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处理,并编制客运记录交前方停车站处理。

发生3人以上旅客疑似食物中毒时,除按以上要求进行救治外,列车长立即向发生地路局客调、前方停车站、铁路公安机关、卫生防疫部门及所属局客调、段派班室进行报告,详细记录各项事宜,编制客运记录,做好站车移交准备工作。

必要时列车长应向列车调度报告,在前方大站停车抢救。

报告内容要简单、清楚,包括:

日期、车次、区段、发病时间、地点、发病人数(包括危重及死亡人数)、主要症状、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

列车长、乘警要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做好稳定旅客情绪工作,封存疑似导致食物中毒的食物、原料及加工工具、设备,保留呕吐物、排泄物样品,待卫生防疫部门人员上车检验、处理。

如不能排除食物中毒是列车供应食品所致,要立即停止列车食品供应,追回售出的可疑食物或通知旅客禁止继续食用,防止事态继续扩大。

列车长、乘警要及时调查中毒原因,收集证据材料,了解旅客发病症状,做好记录,形成第一手材料。

在积极做好中毒病人抢救及安置工作的同时,协助卫生防疫等部门做好调查和最终诊断。

客运记录和有关材料应及时移交车站,以便善后处理。

高铁组食物中毒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图示:

(四)高铁组晚点的应急处置预案

1.处置的基本原则。

高铁组列车晚点处置应遵循快速反馈、站车协同、以人为本、积极安抚、妥善处理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确保旅客运输安全、旅客运输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因高铁组列车晚点运输带来的影响。

2.处置的基本要求。

高铁组发生晚点15分钟及以上时,列车长应按汇报程序尽快掌握有关信息,并组织客运乘务员积极做好解释、安抚及服务工作,并按规定做好致歉及供餐工作,缓解旅客不满情绪,高铁组在始发站晚点30分钟以上时,段派车队长级别干部添乘,组织列车乘务组做好服务、解释和安抚旅客工作。

3.发生晚点的应急处置程序。

列车长及时向司机或列车运行所在局客调取得联系(电话见附表),尽快了解晚点原因,报告车内情况和请求解决的问题,请示处理意见。

同时将所有情况向段派班室、车队汇报。

晚点15分钟及以上时,段派班室要加强与铁路局客调的联系,准确了解和掌握晚点列车运行情况,随时通报列车长。

列车长要组织客运乘务组人员坚守岗位,加强车内巡视,认真执行首问首诉负责制,及时解答旅客问询并处理旅客投诉,向旅客表示歉意,避免激化矛盾,禁止使用“与我们无关”、“不知道”、“没点”等不负责任的语言,不得以任何理由回避旅客询问,做好解释、安抚工作。

 遇有列车晚点15分钟以内的,高铁组列车应向旅客通报晚点时间。

列车晚点超过15分钟及以上时,列车长应通过广播向旅客致歉。

列车长应根据司机通报的晚点时间、原因,如实向旅客通报晚点原因及预计晚点时间,安抚旅客。

广播每次间隔不超过30分钟。

列车在始发站晚点30分钟及以上时,车队需派干部添乘,组织乘务组全体人员做好服务、卫生饮食供应和对旅客的安抚解释工作。

遇有高铁组列车晚点发生旅客情绪激动、行为过激等情况,列车长应立即向列车到站所在路局客调报告(电话见附表),特殊情况下可向铁路总公司客调汇报,同时向本单位派班室汇报。

旅客因不满晚点不肯下车时,列车长应立即通知车站值班员,车站领导应及时到场解决。

做好饮食供应。

途中晚点1小时以上且逢用餐时间,列车长对因晚点而影响用餐的旅客做好统计并告知司机,由司机向途经局客调或终到铁路局客调汇报,同时告知旅客用餐时间和地点,由中途站或到站向列车提供食品,列车免费为旅客供餐(用餐时间为早餐7:

00-8:

30,午餐12:

00-13:

30,晚餐17:

30-19:

00)。

免费供餐费用由车站据实统计,报客运处审核后向路局清算。

当旅客提出赔偿要求时,列车客运乘务人员要根据现行法规和铁路规章进行解释和安抚工作。

如因旅客列车严重晚点,旅客要求中途下车办理退票时,列车长应编制客运记录交站妥善处理;对于有的旅客要求使用其它交通工具继续旅行的,列车长要指定列车员做好汇总统计,并向列车运行所在局客调汇报,请前方车站做好接运准备。

遇有旅客不肯下车影响列车正常运行秩序时,列车长必须立即通知车站采取果断措施,妥善处理,确保运行秩序正常。

晚点通报内容。

旅客们:

我是XX次列车长,本次列车因XX原因晚点,现在大约晚点XX分(XX小时XX分钟),因列车晚点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代表铁路部门向您表示诚挚的歉意。

晚点或线路中断原因按照下列内容表述:

天气(暴雨、大雾、大雪、冰雹等);自然灾害(水害、台风、山体滑坡等);行人挡道(耕牛或车辆);设备故障。

(五)高铁组发生旅客疾病和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置预案

1.处置的基本原则。

高铁组车上发生旅客疾病或意外伤害时,列车长应立即会同乘警到达现场,视旅客情况妥善处理,必要时要及时向列车所在局及本局客调、本段派班室及车队汇报。

2.应急处置程序。

发生旅客人身伤害时,列车长应会同公安人员勘察现场,勘验旅客所持车票和票种、票号、车次、发到站、车票有效期及加剪情况,了解旅客姓名、单位、地址、同行人、联系人等,并了解旅客发病或受伤原因和过程,收集不少于两份同行人或见证人的证言等有关旁证、物证,并妥善保管好证据、材料。

发生旅客伤病时,乘务人员应立即向列车长报告,列车长会同乘警立即赶到现场了解情况,同时通过列车广播在旅客中寻找医务工作者,利用列车现有医疗设备进行救治。

旅客伤病危及生命安全需要立即下车抢救时,列车长应与司机联系,由司机报告调度员,请求前方站临时停车,列车长做好相关移交准备。

 列车长向车站办理移交手续时,应编制客运记录一式两份,连同旅客车票、随身携带品清单等一起移交,如旅客人身伤害事故系治安或刑事案件所致,乘警应在客运记录上备案,同时拍发事故速报。

事故速报内容:

(1)事故种类;

(2)发生日期、时间、车次;(3)发生地点、车站、区间里程;(4)伤亡旅客姓名、性别、国籍、民族、年龄、职业、单位、地址、车票种类、发到站、票号、身份证号码;(5)事故及伤亡简况。

发生第三人责任旅客伤害,需要乘警参与处理时,应由乘警做好“询问笔录”,作为发生法律诉讼时的法庭调查依据。

当发生治安案件造成旅客伤害时,列车长应立即向客调报告,请求公安局指挥中心在相关车站派出警力处理。

同时要采取措施维护车内秩序,防止事态扩大,保证旅客安全。

其他事项按铁路总公司《铁路旅客人身伤害及自带行李损失事故处理办法》办理。

(六)高铁组旅客转乘的应急处置预案

1.处置的基本原则

因高铁组设备故障或事故,铁路局客调命令高铁组列车旅客需转乘时,列车长应尽快向段派班室及车队汇报,接受指示。

列车长应准确反映情况,认真执行命令指示;准备工作充分,组织实施安全周到;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妥善处理旅客意见。

2.具体分工。

机械师负责做好跨越线路的临线防护工作。

司机做好向路局调度的汇报,及时向列车长转达铁路局调度指示工作。

乘警、列车员、乘服人员、餐服人员做好旅客的宣传解释、安抚致歉、清点转乘人数和安全防护工作。

3.旅客转乘的应急处置程序。

高铁组发生故障在区间或站内停留时,列车长应与司机、机械师联系了解故障情况,并利用广播向旅客通告致歉。

列车长及时准确向段派班室报告列车所在位置、停车股道、车内旅客密度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情况。

段派班室在得到列车长报告后,及时向段值班领导和路局客调报告。

列车长与司机保持联系,接到司机下达故障列车旅客转乘后续列车的命令后,应迅速向乘务人员传达上级命令指示,及时利用广播(停电无广播时由乘务人员在车厢中部位置)向旅客道歉并讲清楚转乘时间、位置和安全注意事项,取得旅客对转乘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停靠同一站台时,在车站值班员的指挥下,可以提前组织旅客上站台等候,后续列车到达停稳后,协助组织旅客有序上车。

横过股道组织旅客上站台转乘时,列车长必须取得车站同意后,按规定时间,在车站值班员指挥下,组织旅客有序地到站台等候上车。

在相邻股道门对门组织旅客转乘时,严禁打开车门让旅客下车到股道上等候,必须在后续列车到达停稳后,统一打开预定车门,由机械师安装架设安全渡板,列车长安排专人防护组织旅客转乘上车。

在高架桥上进行列车对接换乘时,严禁打开车门让旅客下车到股道上等候,必须在后续列车到达停稳后,统一打开预定车门,列车长组织人员安装架设紧急疏散梯,列车长安排专人防护组织旅客疏散至桥面然后再通过救援列车搭设的紧急疏散梯转乘上车。

转乘完毕后,由救援列车的列车员按分工清点车内旅客向列车长报告,救援列车的列车长与故障列车的列车长确认全部旅客换乘完毕后向救援列车司机报告,救援司机向列调报告请求开车。

救援列车的列车长向客调、派班室报告列车转乘情况。

(七)高铁组空调装置故障的应急处置预案

1.处置的基本原则。

为快速处置高铁组空调装置故障,减少空调装置故障发生后给旅客运输造成的影响,空调装置出现故障超过20分钟时,列车长必须准确反映情况,认真执行命令指示,周密安排,组织实施,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

2.防护装置的配置。

380BL型高铁组配备16套防护网、2架安全渡板(2个安全梯),防护网存放在9号车备品柜内;安全渡板(安全梯)分别存放在3号车厢(1架)、8号车厢(1架);380AL型高铁组配备16套防护网、4架安全渡板(4个安全梯),防护网存放在9号车备品柜内;安全渡板(安全梯)分别存放在3号车厢(1架)、8号车厢(1架)、10号车厢(1架)、15号车厢(1架);以上防护装置均由车辆部门负责保管,每趟车列车长负责检查。

3.应急处置程序。

高铁组发生单车或部分车厢空调故障时,列车长应采取保持相邻车厢贯通通风的措施,最大限度保持车内温度和空气流通,并做好旅客服务和安抚工作。

高铁组发生全列空调故障时,列车长及时准确向段派班室、车队及列车所在局客调(电话见附表)报告列车所在位置、停车股道、空调故障时间、车内旅客密度、重点旅客、存在困难以及需要上级给予帮助解决的问题等情况。

列车长应及时向旅客通报情况并致歉,组织乘务人员积极做好服务工作,帮助旅客妥善解决临时困难,稳定旅客情绪,避免激化矛盾。

列车员应坚守岗位,为旅客送水降温,稳定旅客情绪,对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进行妥善安排,加强各项安全宣传,不得擅自打开车门,如发现车内有异常情况,要妥善处理,并立即向列车长汇报。

高铁组空调装置故障超过20分钟不能及时排除,且应急通风功能失效或无法满足要求时,机械师应及时通知列车长。

列车长根据车内温度及通风情况作出打开部分车门(4-8个)通风的决定,并通知司机转报列车调度员。

列车长组织人员安装好防护网,机械师确认牢固,并安排人员值守。

车门看守按列车员1-2车,乘服员3-4车,列车员5-6车,乘服员7-8车,列车员9-10车,乘服员11-12车,列车员13-14车,乘服员15-16车。

需运行至前方处理时,列车限速60km/h运行,通过高站台时限速40km/h;打开车门通风运行时,要保证列车运行方向第一个车门开启,通风车门尽量安排在列车前部。

列车在区间或正线停车时,打开列车运行方向左侧车门;站内停车有多股线路时,列车长应与司机和机械师沟通,确定打开车门方向,有站台时打开靠站台一侧车门。

列车长应根据列车上下行运行方向和车内实际需要确定打开车门的位置和数量进行通风,并有专人看管,严禁旅客上下车。

乘警应维护好车内秩序,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安全。

如空调故障修复后,机械师应及时通知司机和列车长并关闭打开的车门,列车员摘除防护网,列车长再次通过广播向旅客致歉,加强车内的巡视,耐心向旅客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

列车开车前司机要确认全列车车门关闭良好,向调度请示开车命令。

需要组织旅客下车或换乘其它列车时,按照《高铁组旅客转乘的应急处置程序》中处理。

(八)高铁组运行中车厢内突然断电应急处置预案

1.处置的基本原则。

高铁组车厢内突然停电时,列车员应及时打开应急电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