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甘旗卡村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853468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甘旗卡村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甘旗卡村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甘旗卡村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甘旗卡村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甘旗卡村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甘旗卡村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关于甘旗卡村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甘旗卡村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甘旗卡村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关于甘旗卡村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大走访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拓展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

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从而在工业化、城镇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与资源的优化组合。

近年来,随着我镇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征用了一定数量的农民土地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及工业小区建设,推进了我镇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也为被征地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就业岗位和增收来源。

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保障等利益问题日益突显,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制约和谐社会目标实现。

为此,我专门走访了甘旗卡村,以甘旗卡村例,就被征地农民和社会保障问题做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被征收土地情况。

2007年7月至2011年2月,甘旗卡村被征收集体土地2300亩,其中,耕地36亩,占总征地面积的1.57%;需要安置的被征地农民95人,其中劳动力61人,占被征地农民总人数的64.21%;落实到位的征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1499.5万元。

(二)被征地农民情况。

2007年政府征地以来,甘旗卡村村民有110位超养老保险期限村民享受到了旗政府发放的每月300月的生活补助款。

330位村民享受到了由个人和政府平均分摊养老保险金的优惠政策。

此外,全体村民每人获得了1.499万元的征地补偿款。

2007年以来,甘旗卡村共有被征地农民95人,具不完全统计,完全被征地的农民大约占被征地农民总人数的30%左右。

甘旗卡村被征地农民95人,无人接受过政府部门或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的就业技能培训。

虽然甘旗卡村村民对政府征地给予的优惠政策满意度达到了95%。

但是在调查走访中仍发现了许多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落后。

被征地农民为国家重点建设、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但在落实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中仍然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

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调研中了解到,有很大一部分被征地农民对现行的社会保障政策了解不多,理解不深,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依赖政府的思想还很突出。

二是:

就业观念差。

农民被征用土地后,其生活习惯、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农民原有的层次上,仍存在只要有土地就有饭吃、就有保障,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权利,只能依靠政府、依靠村里补助救济,认为就业仍然是村和集体的事,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通过其它途径实现就业的意识较差。

社会保障观念淡薄。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村民对自身生活保障只对当前作初步打算,缺乏长远考虑,认为眼前生活能维持下去,孩子能上学就行了。

(二)就业培训不到位。

加强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是提高被征地农民就业技能,解决生活出路的重要手段。

但从甘旗卡村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工作来看,此项工作没有开展。

虽然现今涉及的被征地农民人数较少,但是在城市化加快的今天,这个问题很快就会摆在我们眼前。

防微杜渐,应尽快组织开展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培训。

组织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

(三)安置方式单一。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被征地农民的安置方法灵活多样,游侠地方也探索了一些好的做法,也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但是甘旗卡村只用了简单的货币安置形式和社会保障形式。

把征地补偿费平均分给了被征地农民。

货币安置易操作,被征地农民也易接受,但问题是被征地农民把征地补偿费吃光、用光、赌光后如何生存,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做好我镇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是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主体,要把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和社会问题,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要加强政策引导,切实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协调指导,专题研究并解决好具体问题,强力推进此项工作;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相互支持搞好服务;加强法律援助,维护好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和谐稳定。

(二)加强政策宣传。

由于涉及被征地农民就业、创业、社保的相关政策较多且复杂,还有部分人对政策了解不够、掌握不准,甚至还有盲区。

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扩大被征地农民的知政权。

各地除继续开展行之有效的报刊、电视、广播、专栏、咨询等宣传外,应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到被征地农民较集中的乡(村、社区)面对面地进行宣传解释。

可将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以及办事程序等编印成册,送发到被征地农民手中,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同时,大力宣传参加保险与否的利弊和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观念的转变和参保意识的增强。

(三)大力促进就业。

一要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提高被征地农民的劳动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

二要明确用地单位吸纳就业的责任,把合适的岗位优先安排给被征地农民,并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三要将政府或社区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给被征地农民,尤其是“4050”等就业困难人员。

四要完善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引导被征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对自主创业的,享受与国有和县以上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同等优惠政策。

五要政府就业部门搞好就业服务,随时收集发布用工信息,促进劳动力异地转移就业。

六要尽力发展本地劳动密集型企业,给被征地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四)确保社保到位。

一要切实落实农转非政策,将应转非的被征地农民全部农转非。

二要将符合条件的农转非人员全部纳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三要继续做好社会保险费征缴稽核工作,确保应收尽收。

四要拓宽社保资金筹集渠道,除按照谁用地谁承担的原则,将社保金纳入建设单位用地成本外,可建立社保调节基金,其经费从土地收益中留取部分,从资源税和项目投产后税收中提取部分,实行逐年滚动注入,缓解政府投入压力。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