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丙烯酸市场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854252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基丙烯酸市场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甲基丙烯酸市场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甲基丙烯酸市场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甲基丙烯酸市场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甲基丙烯酸市场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甲基丙烯酸市场分析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甲基丙烯酸市场分析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甲基丙烯酸市场分析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甲基丙烯酸市场分析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甲基丙烯酸市场分析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甲基丙烯酸市场分析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甲基丙烯酸市场分析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甲基丙烯酸市场分析报告.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甲基丙烯酸市场分析报告.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甲基丙烯酸市场分析报告.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甲基丙烯酸市场分析报告.doc

《甲基丙烯酸市场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基丙烯酸市场分析报告.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甲基丙烯酸市场分析报告.doc

甲基丙烯酸甲酯市场分析报告

二〇一一年

甲基丙烯酸甲酯(英文简称MMA)为无色挥发性液体,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产品,主要用来生产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也可用来制造其他树脂、塑料、涂料、粘合剂、润滑剂、木材和软木的浸润剂、电机线圈的浸透剂、纸张上光剂、印染助剂和绝缘灌注材料等,在工、农业和国防建设以及日常生活方面均有广泛的用途。

1国外市场及需求预测

1.1国外生产现状

2007年.国外及中国台湾MMA总产能达到295.9万吨。

MMA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产能占世界总产能80%以上。

英国璐彩特公司是全球最大的MMA生产商,共有4套装置,分别建在美国、英国和中国,产能为68.5万t/a。

其它地区较大型生产装置大部分也属于西欧、美国、日本公司的合资企业或子公司。

英国璐彩特、日本三菱人造丝、旭化成、住友等企业几乎垄断了亚洲MMA生产。

国外及中国台湾MMA主要生产企业生产能力见表1。

旺盛的市场需求推动全球MMA行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世界上所有MMA生产商开工率都在80%以上。

同时生产商纷纷加紧扩能和新建项目。

未来几年。

北美和欧洲也将新建总计20万的MMA产能。

三菱人造丝计划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新建一套10万装置,2010年底投产。

爱尔兰的Quinn集团正规划在德国洛伊纳投资1.5亿欧元建设MMA装置.装置产能为10万,2008年投产。

Quinn塑料分部是PMMA板材产品领先的生产商,该项目将使Quinn公司实现一体化生产。

由于MMA的下游产品PMMA在亚洲地区需求增长强劲.目前全球生产商都十分看好亚洲MMA市场,纷纷考虑扩建和新建MMA生产装置,中国显然已逐渐成为国际化学公司更为看重的生产基地。

亚洲成为MMA扩建项目的主流.今后MMA的发展将取决于亚洲市场。

2007—2011年间。

国外新增产能78万吨,亚洲新建产能占总产能55%,装置分布在新加坡、泰国、韩国和中国。

国外拟建或正在建设的MMA生产装置见表2。

2.1.2国外市场分析

2005年,世界MMA需求量为260万t,2006年已增长到304.8万t。

同时,据SRI国外咨询公司预测,2006~2011年间,世界甲基丙烯酸甲酯市场需求增长率将达到4.8%,预计到2011年,世界MMA市场需求量将达到420.7万t/a。

2006年全球MMA消费量约为304.8万t,其中南美占24.7%,欧洲占21.3%,亚洲占45.1%,其余地区占6.2%。

从消费结构可以看出,MMA主要用来生产有机玻璃,约占总消费量的57.5%;其次是表面涂料行业,占总量的18.9%2006年,有机玻璃行业在美国、西欧和日本的消费量分别为33万t、40.8万t和29.8万t。

同时,其消费量仍在不断上升。

预计到2011年,美国、西欧和日本在该行业MMA的消费量将达到37.9万t、49.6万t和33.5万t。

世界主要地区MMA消费量及消费结构见表5和表6。

今后几年,亚洲对用于薄板、胶乳、人造大理石、MBS树脂、透明ABS树脂及液晶显示和投影电视等IT关联的PMMA和MS树脂的需求急速增加.MMA将快速增长,预计年增长率将超过7%。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亚洲地区总计68万t/a新产能已经宣布在2008-2009年间启动,占世界总新增产能的60%以上预计,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2011年全球MMA需求量将增至420.7万吨,年均增长率约为4.8%。

20ll-2016年间。

年增长率有所下降(约为3.2%),但2016年需求量仍将达到492.7万t,2008-2011年间,全球大约有1O套新装置加入运营.这将使2011年全球MMA单体的产能新增l13万,MMA供应情况将得到改善。

2.1.3国外市场价格分析

2002年初,亚洲地区的MMA价格为800美元/t.2003年大约1350-1400(CFR亚洲)美元/吨,由于国际市场MMA需求强劲,2003年涨至1450美元/t。

2004年美国的MMA价格约1760-1870美元/t,欧洲的合同价格为1600-1650欧元/t,亚太地区为1500-1850美元/t。

20O8年,亚洲MMA价格达到了至高点,超过了2000美元/t(CFR东北亚),主要原因是供应紧张和该地区需求旺盛。

1O月6日,东南亚MMA价格在2050—223O美元/t。

从2008年2月起.大装置的常规检修、非计划停车以及下游PMMA的旺盛需求,其价格每月上涨2O美元-50美元/t,2009年一季度,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MMA市场价格经历了下降过程,销售上开始寻找上行动力,二季度欧洲合同价格继续维持,三季度以后MMA市场价格向上抬头,第四季度甲基丙烯酸甲酯价格则没有相应增长,保持在1870-2640美元/t。

但受到MMA原料丙酮成本不断上涨及下游需求强劲增长的刺激,MMA生产商纷纷要求提高合约价格,Lucite、罗门哈斯和Arkema三家公司在2009年年底声称2010年1月美国市场上的MMA价格要提高176-242美元/t.Evonik和德固赛也在2010年1月提出相同幅度的涨价计划。

受欧洲和亚洲供应紧张等多种因素影响.预计世界MMA价格仍将继续上涨。

2.2国内市场及需求预测

2.2.1国内生产能力

早期,我国MMA由有机玻璃废料裂解制得,20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分别在苏州安利化工厂和上海制笔化工厂建成,MMA生产装置,工艺均采用丙酮氰醇路线,以后又陆续建设了一批装置。

截至2007年底,国内大型MMA生产企业主要有吉林石化公司、惠州三菱丽阳公司和上海璐彩特公司。

其中吉化集团公司是国内最大的MMA生产企业.下属3家MMA生产厂产能合计7.8万t/a。

在外企抢滩我国市场时,吉林石化公司不断进行扩能改造,2002年吉化苏州安利化工厂MMA产能由0.6万扩至1.0万t/a;2003年吉化抚顺吉特化工有限公司MMA产能由1.3万t/a扩至1.6万t/a;2004年末吉化苏州安利化工厂MMA产能由1.0万t/a扩至1.2万t/a;2004年初吉化丙烯腈厂建成投产围内最大的单套5万MMA生产装置.目前,MMA装置10万t/a扩建工作已完成,预计2008年9月投产。

除吉化外,黑龙江龙新化工有限公司目前产能已扩大到2.7万t/a。

一些单体裂解生产MMA厂家也在不断发展,2002年国内有30多家裂解厂家,2007年已发展到100多家,裂解MMA产能约l5.0年产量约10.0万,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

2007年,国内MMA总产能为29.8

万t/a(不包括单体裂解MMA)。

近年来,国外众多商家纷纷到我国投资建厂。

英国璐彩特公司在上海化学工业园区建设10万MMA装置,2005年投产。

日本三菱人造丝为了巩固其亚洲最大MMA生产企业地位。

正积极在亚洲地区投资建厂,并将投资重心转移到我国。

2005年,三菱人造丝在广东惠州的7万t/a的异丁烯氧化法MMA装置投产后,2007年再扩产至9万t/a。

为其提供原料的是南海石化日本住友化学、旭化成也考虑在我国建设MMA生产基地。

此外,英国璐彩特公司采用新技术有可能建成20万t/a以上的大型MMA装置。

新装置将建在我国或亚洲其他地区,预计2008年投产。

Evonik公司(前德固赛)也将在中国建设MMA联合装置,以巩固其作为全球甲基丙烯酸酯领先生产商的地位。

该公司拟在上海建设的MMA联合装置产能至少为10万t/a,下游装置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投资费用约为1.5亿欧元.拟于2008年底到2009年初建成。

2008-2009年中国MMA在建及拟建项目见表4。

2.2.2国内市场需求

SRI咨询公司预测,未来几年,亚洲MMA市场需求增更为迅速,特别是中国MMA市场年增长速度高达9.9%,接近全球增长率的两倍,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消费国家。

目前,国内市场MMA需求旺盛,消费持续增长.表观消费量从2001年的13.7万t增加到20o6年的35.5万t。

同时,随着我国有机玻璃、汽车面漆和家具漆、聚氯乙烯改性剂ACR和MBS对MMA需求大增,今后3年,我国MMA需求量将以年均9.3%的速度递增。

但是,我国目前MMA生产能力不足,需要依靠进口来弥补,虽然吉林石化公司等企业扩建、新建MMA装置陆续投产,国内MMA产能供求紧张的情况会得到一定缓解。

但是,国外公司的建立会给国内MMA生产企业带来竞争.能耗高、技术水平低的小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

表7是近年来我围MMA产量和进出口量及表观消费量。

我国MMA大部分用于有机玻璃行业,但在其它许多领域的应用也极其广泛。

其主要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南,其次是华北。

华东和华南地区是我国PMMA的主要加工和消费地区,以温州为中心的浙南、江苏扬州、苏锡常、上海、宁波以及广东的佛山、顺德和汕头等地区已成为PMMA制品加工基地,拥有大量国营和民营PMMA加工企业。

PMMA市场主要在华东、华南地区约占80%。

ACR和MBS主要生产厂家分布在山东省及华东地区。

表面涂料等下游产品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下游产品主要是PMMA和ACR。

2005年以来.国内MMA产品供不应求.MMA价格一路上扬。

据统计,不含

裂解MMA的生产能力,2006年我国MMA生产能力为29.8万a,产量为22.9万t:

2005年我国MMA表观消费量33.0万t.2006年达到35.5万t。

近几年国内MMA装置陆续开工投产,MMA进口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2005年,上海璐彩特公司装置投产。

2006年,三菱丽阳惠州9万t/aMMA装置投产。

MMA进口量从2004年8.4万t下降至6.1万t。

我国MMA自给率逐年上升,由2004年的76.6%大幅度上升至2006年的92.7%。

2006年我国MMA表观消费量为35.5万t,其中,有机玻璃行业消费量为18.9万t.占总消费量的53.2%;表面涂料为3.6万t,占总消费量的10.1%,其它行业约占36.7%

从MMA行业近年的市场需求分析,我国MMA行业正处于成长期.下游产品主要集中在PMMA、表面涂料、ACR和MBS领域.在国外发展较快的高端PMMA产品刚刚起步,随着高档PMMA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快速渗透,必将带动MMA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

预计2011年,我国MMA消费量将达到49.5万t,2011-2016年间,MMA将以年6.2%速度增长,2016年其消费量将达到67万t。

2.2.2国内市场价格变化及预测

2006年以来.MMA价格一直上涨。

此前业内人士曾预计.2005年5月上海璐彩特公司9万妇MMA装置的投产将重创国内市场。

然而事实上.该套装置的投产仅影响了2005年下半年的市场走势,使其价格曾跌至12000元/t的谷

底。

但2066年年初,MMA价格又涨至18O00元/t,达到近年高点,4月回落后又一路上扬.价格保持在17O00~18O00元/t的高位。

2007年初.由于国内主要生产厂家库存均无压力。

报价保持平稳,且社会库存普遍不高,中间商不急于出货。

另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受暖冬因素导致取暖用油需求减少,库存高于预期,推动年初国际油价出现了大幅下挫,化工大盘整体表现欠佳。

国内MMA市场价格下滑。

1月底。

华东地区主流报价下滑至19600元/t左右,市场仍有更低报价。

3、4月下游需求转淡.致使价格一路回落。

7月以后,由于部分下游工厂生产PMMA价格有所上扬,适度抵消MMA价格上扬带来的成本压力,国内MMA价格稳中有涨。

2007年后几个月,MMA市场基本稳定。

市场主流成交在17000元/t左右.有部分贸易商出货价格略低,但对市场影响不大,市场交易稳定。

2008年,受原油价格和市场需求影响,MMA市场价格大幅飘升至27000元/t,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MMA市场价格大幅下滑,最低值12000元/t,2010年随着市场景气的回升,价格重拾升势,目前价格涨至21000元/t,且市场供应紧张。

2.3MMA应用领域

经过多年应用开发.国内MMA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展MMA已从20世纪70年代几乎全部作为单体聚合加工成PMMA浇铸板的单一品种状况转向应用于非树脂产品的加工领域.如PVC抗冲改性剂ACR和MBS、表面涂料、粘合剂、纺织浆料、医用高分子材料、皮革助剂和一些多元复合塑料合金等领域.并开发了耐温、耐磨、抗静电、高抗冲PMMA,特大、特厚、中空、异型等有机玻璃及光导纤维用的PMMA内芯材料等。

2007年我国MMA产量约30万t(不含裂解MMA产量),进口7.26万t,出口5.65万t,表观消费量31.6万t(不含裂解MMA)国内MMA消费量主要用于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约占总消费量的62%:

其次用于PVC

抗冲改性剂,占19%,表面涂料占14%,其他领域占5%

2.3.1PMMA模塑料和板材

我国MMA目前主要消费于有机玻璃行业,约占总消费量的62%左右。

2007年我国PMMA生产企业300余家(其中千吨以上的企业约40家),总产能约60万t/a.产量约32万t(含裂解料再加工).其中大部分为PMMA浇注板。

模型烧铸法工艺简单.投资较少,因此有许多民营和乡镇企业用此工艺生产PMMA浇铸板PMMA是一种质量特性介于PS、PVC等相对廉价树脂和Pc等高价树脂之间的产品,在价格上也处于中间的位置。

PMMA在透光性、耐候性和光泽度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与PS、PC等其它树脂材料相比,PMMA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几种塑料的透光性由高到低顺序为:

PMMA>PS=PC;抗紫外线性能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

PMMA>PC>PS;耐化学性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

PMMA>PS>PC;抗冲击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PC>PMMA>PS;价格由高到低依次为:

PC>PMMA>PS。

2005年以来,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光学关联、IT产品及汽车生产向我国大量转移,使国内对高品质PMMA的需求持续两位数增长,随着外资的大量涌入,国内高品质的PMMA模塑料生产发展较快.2005年日本可乐丽(KuraraY)在张家港建成3000t/aPMMA模塑料生产装置;惠州惠菱化成公司MMA项目配套建设4万t/a高品质PMMA模塑料装置;台湾省奇美(ChiMei)公司在镇江建设5万t/aPMMA模塑料装置,华东和华南地区是我国有机玻璃的主要加工和消费地区.约占全国消费市场的80%。

以温州为中心的浙南地区、江苏扬州地区、苏锡常地区、上海地区和宁波地区以及广东的佛山、顺德和汕头等地已形成了有机玻璃制品加工基地,拥有大量的国营和私营有机玻璃加工企业。

尽管近几年我国PMMA的消费量有很大增长,但在市场开发和推广上仍有许多工作要做,PMMA产品仍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由于用户对PMMA的特性了解不深,使得国内PMMA市场受到PS、PC、PVC和ABS等替代品的一定冲击。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有机玻璃大宗消费市场.如广告灯箱、标牌、灯具、浴缸、仪表、生活用品、家用电器以及建筑等,还有很大潜力,有待开发。

其中,建筑采光体、浴缸、街头广告灯箱和投币或磁卡电话亭等的市场增长较快.专家普遍认为今后发展空问也较大。

与PS、PC、PVC等其它树脂材料相比,PMMA的透光性、耐候性和光泽度要好一些,随着我国各行业的法规日益健全,PMMA必将在更多的应用领域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在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产品领域,国内外加工企业已推出PMMA与ABS共混工程塑料产品,既保留了ABS良好的加工性、韧性,同时兼具PMMA优异的耐候性、表面硬度和光泽性等优点,使得PMMA/ABS合金具有比ABS好得多的耐候性、耐刮擦性和光泽。

产品广泛运用于要求外观亮丽的各种电器、电子及复杂制件外壳.如车载电视、CD机壳、液晶电视外壳、显示器外壳、音响壳体、电话机和打印机壳体、复印机部件、MP3外壳、手机壳和充电器外壳等.实现了高光泽、免喷涂化、可降低成本。

近几年来.在东亚地区和国内信息技术产品生产领域,PMMA的应用量增长非常迅速,在国外,PMMA还广泛用来制作DVD光盘和光导纤维,在信息记录、储存、传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未来几年内,国内IT行业的发展.必将促进PMMA行业的发展。

预计今后几年.国内有机玻璃市场的发展速度将在年均l1%左右.高于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速度2011年国内有机玻璃对MMA的需求将达到30万t左右(不含裂解料)。

2.3.2涂料

国外MMA在表面涂料行业消费份额较大,用于生产溶剂型涂料、水性涂料以及乳胶漆,广泛应用于汽车、家具、建筑等行业我国过去在这一领域MMA消费量较少,年消费仅在百吨左右,主要原因是我国高档涂料品种较少,同时MMA价格较高,涂料配方中MMA比例较低随着日本立邦、英国ICI、美国杜邦、德国BASF、阿克苏、诺贝尔等国外跨国公司在我国独资、合资涂料企业的建立,高档涂料、新型配方涂料生产引入国内,对MMA的需求量大幅增长,同时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一批乡镇企业也开始较多生产含MMA的丙烯酸涂料.估计2007年MMA在涂料行业的消费量在4.5万t左右。

从总体上看,我国目前丙烯酸类涂料发展水平还不高,国内大型涂料企业的MMA应用量还不大根据我国涂料行业的规划发展情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档涂料的比例和产量将会有较快增长,工艺配方将逐步与国际接轨预计2011年我国丙烯酸涂料生产对MMA的需求量将达到6万t以上。

2.3.3PVC改性剂ACR、MBS

PVC是仅次于PE的世界第二大通用树脂.用途广泛.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PVC在作为硬制品加工时.其加工和耐冲击性能不好,而加入ACR等改性剂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克服缺陷ACR主要由MMA和少量丙烯酸酯类及苯乙烯聚合而成。

MMA在ACR中的比例通常为50%左右,不同类型的ACR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PVC的加工性能和抗冲击性能,MBS是MMA、丁二烯以及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它对改善PVC制品的刚性、韧性、尺寸稳定性、加工流动性和色调上效果显著,尤其是在PVC透明制品生产上被广泛应用MMA在MBS中的比例通常为20%左右,用于透明制品的为50%左右。

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PVC树脂生产和消费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PVC制品的需求增长很快,带动了对PVC改性剂的需求增长。

近年来我国PVC产需两旺.消费结构变化很大,硬制品比例不断提高,已接近6O%。

2007年我国PVC消费量突破1000万t,各类抗冲改性剂的市场容量很大。

受技术和原料等因素制约。

我国PVC抗冲击改性剂生产及发展相对落后.严重影响了塑料工业的发展。

2007年我国用于ACR和MBS的MMA在6万t左右,根据我国PVC树脂和PVC助剂的发展规划,预计2011年我国ACR和MBS生产对MMA的需求量将达到8.5万t。

2.3.1其它应用

在腈纶行业中MMA用作聚合第二单体,目前我国腈纶生产厂中仅大庆石化总厂一家使用干法腈纶生产工艺采用的第二单体为丙烯酸甲酯,其它采用湿法工艺的腈纶生产厂也由于MMA价格相对较贵而用醋酸乙烯替代MMA作第二单体。

目前大庆石化总厂腈纶生产能力5.5万t/a,年消费MMA约5000t我国腈纶生产虽然今后将会有较大的发展。

但估计将很少有其它厂家使用MMA作聚合第二单体,大庆石化总厂现在也没有腈纶扩产计划,因此预计今后MMA在此领域消费量将维持在现有水平,不会有明显增长。

MMA其它各类消费领域包括纺织浆料、丙烯酸类胶粘剂、不饱和聚酯交联剂、润滑剂、人造大理石台面等.近几年国内和亚洲市场对人造大理石的需求量增长迅速。

2007年MMA在其他领域的消费量约1.5万t,预计2011年将增加到2.5万t以上.其中主要潜在发展市场是人造大理石台面和丙烯酸胶粘剂。

综上所述,根据国内相关部门预测,未来几年国内MMA的需求仍将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

到2011年国内的MMA市场需求量将达到46.8万t(不含裂解料),2011-2016年期间的年均需求增长速度约为7%左右,2016年国内MMA市场需求将达到65万t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