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现象与光折射知识点总结(超全).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854277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现象与光折射知识点总结(超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光现象与光折射知识点总结(超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光现象与光折射知识点总结(超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光现象与光折射知识点总结(超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光现象与光折射知识点总结(超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光现象与光折射知识点总结(超全).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光现象与光折射知识点总结(超全).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光现象与光折射知识点总结(超全).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光现象与光折射知识点总结(超全).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现象与光折射知识点总结(超全).doc

《光现象与光折射知识点总结(超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现象与光折射知识点总结(超全).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光现象与光折射知识点总结(超全).doc

风筝教育八年级科学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2.1光的传播

1、光源:

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

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1)小孔成像:

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①小孔成像的条件:

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②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

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凭靠近小孔,实像减小;

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实像: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1

2

3

(2)取得直线:

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

(3)限制视线:

坐井观天、一叶障目;

(4)影的形成:

影子;日食、月食(要求会作图)

日食:

太阳月球地球;月食:

月球太阳地球

3、光线:

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光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方便,假想的理想模型。

4、所有的光路都是可逆的,包括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

5、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108m/s=3×105Km/s;

6、光年:

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中不传播;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最快,空气中次之,透明液体、固体中最慢(二者刚好相反)。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

光速远远大于声速(如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在跑100m时,声音传播时间不能忽略不计,但光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

练习:

☆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

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该现象说明:

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2.4光的折射

㈠、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偏折。

(海市蜃楼)

3、折射角:

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㈡、光的折射定律(看笔记)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3、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4、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㈢、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

(1)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

(2)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

(3)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

(4)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

(5)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2.5光的色散: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3、天边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4、色光的三原色是:

红、绿、蓝;其它色光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白光是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世界上没有黑光;

颜料的三原色是:

紫、青、黄,三原色混合是黑色;

5、透明体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

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例:

一张白纸上画了一匹红色的马、绿色的草、红色的花、黑色的石头,现在暗室里用绿光看画,会看见黑色的马,黑色的石头,还有黑色的花在绿色的纸上,看不见草(草、纸都为绿色)

2.6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

红外线位于红光之外,人眼看不见;红外线的主要性能是热作用强(加热);一切物体都能发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物体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电视遥控器用红外线来传递信息。

应用:

可用来加热物品。

取暖、摇控、探测、夜视,还可用于红外线遥感、红外线论断疾病

2、紫外线:

在光谱上位于紫光之外,人眼看不见;紫外线的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消毒、杀菌)紫外线的生理作用,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从而吸收钙元素(小孩多晒太阳),荧光作用(验钞)

①过量照射紫外线有害于身体健康,要进行防护。

②太阳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

③臭氧能吸收紫外线。

2.7光的现象及成因

1、小孔成像---光的直线传播(包括所有的黑影)

2、湖光倒影---光的反射

3、海市蜃楼---光的折射

4、五颜六色---光的色散

凸透镜

1、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

凸透镜的作用:

对光线会聚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凸透镜的焦点:

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就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

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F

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焦点(如图一),

*F

反过来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于主光轴(如图二)F

图一图二

2、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凹透镜的作用:

对光线发散。

凹透镜的焦点:

平行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如图三)。

则入射光的延长线过虚焦点的,折射后一定是平行主光轴的光线(如图四)

F

F

F

图三图四

1、照相机的原理:

u>2f倒立缩小实像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的结构:

a.胶片:

感光显影后变为照相底片。

 b.调焦环:

调节镜头到胶片的距离(但上面数字表示景到镜头的距离)

 c.光圈:

控制镜头的进光量。

d.快门:

控制曝光时间。

2、幻灯机的原理:

f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投影器与幻灯机的区别:

投影器用两块大塑料螺纹透镜作聚光镜,并用一块平面镜把像反射到屏幕上。

3、放大镜的原理:

u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可以形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光线形成的,不能形成在光屏上。

4、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和目镜。

它的放大倍数比放大镜大许多。

物镜相当于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显微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物镜和目镜。

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6、人眼看东西时,眼球好像一个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

7、近视:

成像在视网膜前(如图五所示),所以要加凹透镜进行纠正(如图六)

8、远视:

在光线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如图七所示),所以要加凸透镜进行纠正(如图八)

图七图八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照相机:

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

幻灯机:

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

放大镜:

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

2、与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相联系的光学器件及应用:

平面镜(穿衣镜)

面镜凸镜(观后镜)

球面镜

凹镜(太阳灶)

凸透镜(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

透镜

凹透镜(近视镜)

光学器件

3、关于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能够会聚到一点,这一点就是物点的实像。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不仅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也可以在屏幕上显映出来。

如果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相交于一点,看起来光线好像从这一点发出,而实际上不存在这样一个发光点,这点就是物点的虚像。

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不能用屏幕显映。

跟物体相比较,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u——物距、v——像距、f——焦距。

物体位置

像的位置

像的大小

像的性质

应用举例

像、物异侧

缩小

倒立实像

照像机

像、物异侧

放大

倒立实像

幻灯机、投影仪

像、物同侧

放大

正立虚像

放大镜

5、凸透镜成像的作图:

6、凸透镜成像的动态情景:

①当物体从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移近过程中,像逐渐变大,像距v也逐渐变大。

但是,只要物体未到达二倍焦距点时,像的大小比物体要小;像的位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

②当物体到达二倍焦距之内逐渐向一倍焦距点移动过程中,像变大,像距v也变大。

像的大小总比物体要大,像的位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二倍焦距以外。

③可见,二倍焦距点是凸透镜成缩小实像与放大实像的分界点。

即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所成实像小于物体;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内时所成实像要大于物体。

④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只能在与物体同侧的地方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因此,焦点F是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