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常识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8570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5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测常识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行测常识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行测常识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行测常识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行测常识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行测常识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行测常识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行测常识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行测常识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行测常识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行测常识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行测常识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行测常识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行测常识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行测常识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行测常识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行测常识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行测常识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行测常识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行测常识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测常识题.docx

《行测常识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测常识题.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测常识题.docx

行测常识题

1.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其标志为(   )。

A.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B.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

C.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D.蒸汽机的发明、纺织机的发明、原子能的发明和使用

2.1957年10月,(   )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标志着航天技术的诞生,揭开了太空技术的序幕。

A.美国   B.前苏联   C.中国   D.欧共体

3.1938年,德国人(   )在用慢中子轰击铀核时,首次发现了原子核的裂变现象,并放出新的中子。

A.哈恩   B.查德威克  C.卢瑟福   D.麦克斯韦

4.以下关于我国科技史,不正确的是(   )。

A.1965年,我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B.世界上首次作出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的是《春秋》

C.我国古代最初采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筹

D.“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

”是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对日食现象作出的科学解释

5.科学揭示燃烧现象的是(   )。

A.哥白尼   B.牛顿      C.拉瓦锡   D.爱迪生

6.关于两汉天文学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

B.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C.最早记录太阳黑子

D.制订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

7.20世纪80年代,我国为促进科技发展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制定“863计划”      B.制定“星火计划”

C.制定“火炬计划”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8.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并提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的名言的物理学家是(   )。

A.亚里士多德  B.阿基米德  C.伽利略   D.开普勒

9.关于人类探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嫦娥一号”是我国的登月工程

B.阿姆斯特朗是登陆月球第一人

C.“阿波罗计划”是美国的登月工程

D.美国发射的“月球陨坑观测与遥感卫星”在月球上发现了水

10.中国首次载人航天获得圆满成功的飞船是(   )。

A.“神舟”四号     B.“神舟”五号      C.“风云”一号     D.“嫦娥”一号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A。

中公解析:

核裂变是在1938年发现的,发现者是德国柏林威廉皇帝研究所的研究员奥多•哈恩。

4.【答案】D。

中公解析:

“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

”是张衡对月食作出的科学解释。

5.【答案】C。

中公解析: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把大量的精确实验材料联系起来,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揭示了燃烧和空气的关系。

1777年,他在《燃烧概论》中,全面阐述了燃烧的氧化说,把燃烧过程解释为一种与氧化合的过程。

6.【答案】D。

中公解析:

《授时历》是中国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修订而成的,不属于两汉的成就。

7.【答案】D。

中公解析:

1983年国家制定“863计划”;1988年制定“火炬计划”;1986年制定“星火计划”;1995年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8.【答案】B。

中公解析: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著名的物理学家,早在两千多年前便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原理,题干中的著名言论便是例证。

9.【答案】A。

中公解析:

“嫦娥一号”属于我国三期嫦娥计划的一期工程——绕月探测工程。

因此A项错误。

10.【答案】B。

中公解析:

“神舟”五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器,于2003年10月15日将杨利伟送入太空。

故选B。

经济常识习题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  )

A.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B.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

C.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D.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积累

2.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有(  ):

A.投资需求      B.消费需求

C.储蓄需求      D.出口需求

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东南沿海、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

据估计,其人数已达8000万之多。

造成这样大规模的“民工潮”的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农民到城市打工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

B.民工流出地区的地方政府鼓励农民外出打工

C.农民在家种田收入太低,又没有其他能多挣钱的就业机会

D.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大量能吃苦耐劳的劳动力

4.利率是一国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杠杆。

变动利率对经济影响的一般规律是(  )

A.提高利率,储蓄减少   B.降低利率,投资会减少

C.提高利率,会抑制通货膨胀  D.降低利率,消费会减少

5.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新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经济模式。

下列能表述其基本特征的有(  )                   

A.全球化  B.市场化  C.信息化  D.专业化

6.下列国家中,尚未加入欧元区的是(  )   

A.西班牙        B.比利时

C.卢森堡公国(大公国)   D.英国

7.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  )

A.强制性        B.无偿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8.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经济杠杆,提高税率通常将(  )

A.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   B.抑制投资,有利于防止经济过热

C.刺激消费      D.失业率波动不定

9.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一般会导致(  )

A.失业率上升     B.失业率保持稳定不变

C.失业率下降     D.失业率波动不定

10.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指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

我国正在采取措施,实施“提低、扩中、调高、打非、保困”的方针,使收入分配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

这主要是为了促进(  )

A.生产的发展     B.效率的提高

C.社会的公平       D.内需的扩大

11.下列关于国际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实行石油生产配额限制维护石油生产国利益

B.博鳌亚洲论坛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

C.蒙古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之一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12.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不包括(  )

A.国民总收入     B.货币总量

C.国内生产总值     D.外汇储备

公考门户中公教育

参考答案

1.【答案】ABCD。

中公解析: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

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

农业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

2.【答案】ABD。

中公解析:

根据收入核算公式Y=C+I+G+NX,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代表总需求,可以拉动经济增长。

尤其是消费,投资,净出口被称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而储蓄的增长可以增加可贷资金的供给,会降低利率,间接拉动投资的增长和经济增长,但不是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驱动因素。

长期来看,储蓄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加人均资本存量,使经济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但过高储蓄会导致消费减少。

3.【答案】A。

4.【答案】C。

中公解析:

按照经典经济学的解释,提高利率是抑制通胀的传统手段。

一般来说,降低利率,会导致投资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增加。

5.【答案】AC。

中公解析:

新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科技型、创新创业型经济。

新经济的实质,就是信息化与全球化;新经济的核心和灵魂是高科技创新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它领域的创新;促成新经济出现的现实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推进,新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导致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6.【答案】D。

中公解析:

欧元区是指欧洲联盟成员中使用欧盟的统一货币——欧元的国家区域。

西班牙、比利时、卢森堡三国于1999年1月1日成为欧元区成员国。

英国至今没有加入这一货币区域,法定货币依然是英镑。

7.【答案】D。

中公解析:

公共产品区别于私人产品最核心的特征是,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

8.【答案】B。

中公解析:

提高税率并不一定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当税率过高伤及税本,导致税源枯竭时,不但不会增加财政收入反而会减少财政收入,A项错误。

C项与实际相反。

税率与失业率通常情况下呈反向变化关系,所以D项错误。

政府调控经济正是“逆经济风向行事”,在经济高涨时,增加税收,减少投资,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防止经济过热,所以答案为B。

9.【答案】C。

中公解析:

本题考查的实质是对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关系的理解。

通货膨胀的基本表现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经济呈过热的态势,表面上看经济一片繁荣,工作好找,失业率低。

通货紧缩时则相反。

但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关系,当出现滞涨时反而会出现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也高的现象。

所以题干问的也是“一般会导致”,本题选择C。

10.【答案】C。

中公解析:

“提低”,就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缓解收入差距扩大的基础性工作;“扩中”,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高”,就是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保困”,就是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以上方法都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所采取的措施。

11.【答案】C。

中公解析: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包括:

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观察员国家有:

蒙古国、伊朗、巴基斯坦和印度。

对话伙伴国有:

白俄罗斯和斯里兰卡。

12.【答案】D。

 国情社情习题演练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的8%左右。

请问下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是(  )。

A.高山族                        B.苗族

C.回族                          D.壮族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兴安岭在我国黑龙江省境内,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林区

B.内蒙古是中国发现岩画最丰富的地区

C.松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世界著名的玉米带

D.辽宁省在中华民国时期被称为奉天省

3.我国是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表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的同时,华北地区处于旱季

B.华北地区春旱的同时,新疆的河流进入汛期

C.我国山地面积大,是地震频发的重要原因

D.冻雨发生时,地面上空有一层温度高于0℃的暖层,不会威胁飞机飞行安全

4.下列关于我国稀土资源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是能够提供全部17种稀土金属的国家之一

B.我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素有“稀土王国”之称

C.稀土在高性能电池、硬盘驱动器、磁悬浮列车等方面有重要的用途

D.白云鄂博稀土矿是我国最大的稀土矿

5.下列关于海洋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洋资源按属性可分为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与海洋空间资源等

B.20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38439亿元,海洋生产总值约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

C.我国的海岸线总长1.8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三

D.舟山渔场是全球四大渔场之一,可捕捞量全国第一

6.“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这句话出自(  )。

A.《论语》                        B.《中庸》

C.《孟子》                        D.《荀子》 

7.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根本价值取向是(  )。

A.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B.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

C.维护社会公正                      

D.培育高尚人格 

8.国家能源局表示,2011年,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将全面实施,七个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启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5年,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15%左右

B.核能、水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均属于可再生能源

C.我国的水能资源的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

D.青藏高原、新疆、内蒙古高原、贵州高原具有丰富的太阳辐射能

9.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B.截至2010年底,中国耕地总数不足18.26亿亩,已接近“红线”,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C.我国陆地地形多种多样,五种基本类型都有,山区总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D.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

10.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现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当前人口工作的基本方向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B.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偏低是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人口问题

C.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D.“十二五”时期,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将达到74.5岁

1.【答案】A。

中公解析:

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前九个排序为:

壮、满、回、苗、维吾尔、土家、彝、蒙古、藏。

四个选项中高山族的人口数量最少,排在全国倒数第二位。

2.【答案】A。

中公解析:

大兴安岭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北部,是我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所以并非全部位于黑龙江省境内。

3.【答案】B。

4.【答案】A。

中公解析:

从稀土种类上说,我国是唯一一个能够提供全部17种稀土金属的国家。

稀土储量占世界的95%,是名副其实的“稀土大国”。

5.【答案】C。

中公解析:

我国是一个陆海兼具的国家,海岸线总长为1.8万公里,位居世界第四。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B。

中公解析: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现阶段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七大新兴产业,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故A项错误。

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其次为俄罗斯、巴西和美国。

故C项错误。

贵州高原素有“天无三日晴”之称,是我国辐射能低值中心。

9.【答案】A。

中公解析:

我国的国土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

10.【答案】B。

中公解析:

我国当前所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偏高。

地理常识考点习题演练

1.在某次地震发生时,甲地为震中区,乙地为地震波及地区,这两个地区的震级和烈度的关系是(   )。

A.两地的震级和烈度相同    B.甲地的震级和烈度比乙地大

C.两地烈度相同,甲地震级比乙地大  D.两地震级相同,甲地烈度比乙地大

2.基本上贯穿大陆东西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极地苔原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3.赤道地区全年的降雨主要是(   )。

A.锋面雨        B.对流雨        C.地形雨          D.台风雨

4.北极地区的东风带分布特点是(   )。

A.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B.位于极地低压带和副极地高压带之间

C.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同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一致

5.北半球的信风带气流的流向是(   )。

A.东北向        B.东南向         C.西南向         D.正南向

6.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7.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主要是(   )。

A.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B.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

C.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D.受季风控制

8.以下叙述中反映了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的是(   )。

A.陆地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B.各自然带之间具有明显的界线

C.高山地区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因素无明显的分布规律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最为明显

9.斑马、猕猴、驯鹿生活的自然带分别是(   )。

A.热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寒带苔原

B.热带草原、热带雨林、亚寒带针叶林

C.热带荒漠、温带落叶阔叶林、极地冰原

D.热带雨林、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0.亚欧大陆中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南部分布着(   )。

A.热带草原带               B.热带沙漠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森林带

1.【答案】D。

中公解析: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

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

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2.【答案】B。

中公解析:

极地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冰洋沿岸,与冰原气候同为极地气候,常受冰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影响,终年严寒,最热月平均气温1~5°C,降水少,蒸发弱,云量较高,自然植被主要是苔原(苔藓、地衣类)。

3.【答案】B。

中公解析:

赤道地区气温高,对流运动强烈,常年盛行对流雨。

4.【答案】C。

中公解析:

极地东风带位于副极地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之间,且向右偏转为东北风。

5.【答案】C。

中公解析:

在北半球,风从东北刮向西南,称“东北信风”;在南半球,风从东南向西北刮,称“东南信风”。

6.【答案】D。

中公解析:

温带季风气候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洲大陆与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气温低于0度,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

7.【答案】C。

中公解析:

地中海气候是由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的,在地中海地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中海水温相比陆地低从而形成高压,加大了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势力,冬季地中海的水温又相对较高,形成低压,吸引西风,又使西风的势力大大加强。

8.【答案】D。

中公解析:

随着从沿海向内陆水分的减少,陆地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

这种分异也称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比较明显。

9.【答案】A。

中公解析:

斑马分布于热带草原,猕猴分布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驯鹿分布于寒带苔原。

10.【答案】C。

中公解析:

从东欧平原的南部到西伯利亚平原的南部,这是一条东西走向很宽的温带草原带;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南部的温带草原,由于一系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改变了呈东西向带状的分布形式。

法律考点习题演练

1.关于行政强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

B.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应当定期对其设定的行政强制进行评价

C.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机关可以在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

D.行政机关一律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

2.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   )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A.2000           B.2500             C.3000              D.3500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未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以及七十五周岁以上的人犯罪的,一律不适用死刑

B.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年

C.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下列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种类的是(  )。

A.扣押财物      B.冻结存款       C.查封场所     D.吊销营业执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盗窃珍贵文物,情节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C.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可能被判处刑罚

D.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方法强迫他人劳动的,最高刑可判三年有期徒刑

6.关于缓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B.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C.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7.关于查封、扣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行政机关应当妥善保管,不得损坏,但可以合理使用

B.当事人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已被其他国家机关依法查封的,不得重复查封

C.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日

D.因查封、扣押发生的保管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8.张某犯抢劫罪和强奸罪,法院判处其抢劫罪14年有期徒刑,强奸罪12年有期徒刑,对张某实行数罪并罚,则其有期徒刑最高刑期不得超过(   )年。

A.20年      B.25年     C.26年       D.30年

9.某甲故意在某乙家的狗旁边鸣笛,致使拴在门边的狗受惊后挣脱锁链,冲出去咬伤了行人某丙,则(   )。

A.某丙只能要求某甲承担赔偿责任

B.某丙既可以要求某甲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要求某乙承担赔偿责任

C.某甲只能要求某乙承担赔偿责任

D.某甲、某乙对某丙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0.张家有甲、乙、丙三兄弟,甲幼年时被送给赵某作养子。

甲结婚时,赵某为其盖了新房,后因失火导致该房屋被烧毁。

甲的生母就将其住房腾出一间让甲夫妇及赵某居住。

不久,甲的生母病故,对于甲的生母的遗产,有继承权的是(   )。

A.乙和丙       B.甲、乙和丙

C.乙、丙和赵某     D.甲、乙、丙和赵某

11.公民不可以对下列哪一情形提起行政诉讼?

(   )

A.对行政拘留不服

B.认为行政机关侵犯了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

C.对省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服

D.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

12.某明星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他应承担的责任是(   )。

A.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B.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C.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D.承担50%的赔偿责任

13.小学生王某,8岁,代表学校参与中外少儿书画大赛获一等奖,奖金5000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奖金由学校和王某各得一半

B.学校获得全部奖金

C.王某须经其监护人同意才可获得此奖金

D.王某无须经其监护人同意即可获得此奖金

14.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