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85803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doc

开化概况

 

繁體中文

English

市民频道

企业频道

旅游频道

三农频道

2009年3月19日星期四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2003-2015)

作者:

   来源:

开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日期:

2008年05月31日

  

 

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2003-2015)

 

第一章 总 论

 

    一、背景、目的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实施建设“浙江文化大省”和“衢州文化名市”的战略中,作为钱塘江源头的开化,要最大限度地认识和研究钱塘江源头的物态文化、心态文化和认知文化,有效地发掘和弘扬钱江源头的特色文化,建设好源头生态文化体系,走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之路,全面实现“建设生态经济强县和特色文化先进县”的战略目标,为建设“浙江文化大省”和“衢州文化名市”作出新的贡献。

    二、规划依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3、《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年);

 4、《浙江省文化发展规划》(1996—2010年);

 5、《浙江省文化事业发展“十五”计划》;

 6、《衢州市建设文化名市规划》(2002—2010年)

 7、《开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8、《开化县文化发展规划》(1996—2010年);

 9、《开化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2003—2015年);

 10、《开化县城城市总体规划》;

 11、《开化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1988—2010年);

 12、《浙江钱江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大纲》;

 13、《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三、规划期限

  第一阶段:

2003——2007年

  第二阶段:

2008——2015年

  四、规划编制程序

  从高起点入手,本着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编制开化县特色文化发展规划。

具体规划编制程序如下:

成立规划编制机构——现状调查、收集资料——制定规划提纲——广泛征求意见——编制规划初稿——广泛征求意见——专家审稿——修改初稿——完成规划文本——专家再次审稿——修改形成送审稿——组织评审——再次修改——提交县委、县政府审批——组织实施。

 

第二章   特色文化基本内容

 

  开化区域优势独特。

地处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源头,位于浙江西部边境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东北连淳安,东南接常山,西南与江西婺源、德兴、玉山相依,北与安徽休宁接壤,素有“歙饶屏障”之称。

境内以森林山水为特色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是全国生态示范区。

全县总面积2236.61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2002年底总人口为34.28万人。

  开化历史悠久。

据1979年中村双溪口发掘的古遗址出土的石斧、石刀、印纹陶片等佐证,距今约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开化境内定居、劳动、繁衍生息。

北宋乾德四年(966),吴越王钱亻叔置开化场,“开化”一名由开源、崇化两乡各取一字而得。

太平兴国六年(981),升场为县,隶属衢州。

开化文化底蕴深厚。

勤劳而淳朴的开化人民创作了极为丰富的口头文学,传承了历史上重大的事件和民情风俗。

同时,他们还创作了许多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和民间工艺等,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文化财富。

宋代理学家朱熹、吕祖谦等曾在包山书院讲学,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和优美动人的传说。

自宋至清,开化共有进士214名,有著作存世者约80人。

其中程俱、江少虞、吾衍、方豪等20余部(篇)作品被列入《四库全书》。

境内徽、赣、闽南、客家等地风俗与当地的吴越习俗相互交融,徽语、闽南语与本地的吴语互为交汇,既独立又相互影响,地方风土人情丰富而多彩。

乡村建筑以江南派系的徽式建筑为主,古朴自然,呈现别具一格的山乡风貌。

沿江两岸分布着众多的历史人文景观,如犀牛化石遗址、双溪口古文化遗址、霞山古村落、包山书院、灵山寺、锡赉庵、华严古刹等,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开化人民勤劳、勇敢,富有革命传统。

南宋绍兴三年(1133),本县摩尼教徒余五婆率领农民起义。

元代红巾军和清代太平军都在开化进行过活动。

二战时期,开化是方志敏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是开婺休中心县委、浙皖特委和开化县委所在地。

1935年7月至12月,闽浙赣省委机关也转到开化库坑一带活动。

1938年春,一支红军游击队在陈毅率领下,在开化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二团。

第二第三支队也先后途经本县并进行扩军。

在革命历程中,红军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珍贵的革命文化史料。

独特的地域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远的历史积淀,使开化县的文化内涵具有了鲜明的地方特色。

概括起来,主要是三大特色:

钱江源头特色、三省边界特色和革命老区特色。

  一、钱江源头文化

  钱塘江旧称浙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源出浙皖赣三省边境开化县境内的莲花尖。

其源头马金溪由北向南纵贯开化县全境。

钱江源头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纯朴的山地民风,孕育出了具有源头特色的森林山水文化、龙顶茶文化、绿色食品文化、根雕文化和举重文化。

  1、森林山水文化

  开化属浙西中山丘陵区,全境峰峦重叠,山岭连绵,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46座,保存有大面积的原始状态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素有“浙西林海”之称。

全县森林面积覆盖率达79.2%,居全省首位。

位于苏庄镇的古田山,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小区全县有17处。

全县有维管束植物244科897属1991种;已知古树名木2996株,其中一级保护的有南方红豆杉;野生动物哺乳纲7目16科43种,鸟纲13目30科104种,其中一级保护的有黑麂、豹、云豹和白颈长尾雉等4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鸟类19种,有浙江“鸟的故乡”之美称。

全县水域面积4253公顷,2002年人均占有水资源量6613立方米,总体水质保持在Ⅰ—Ⅱ类水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大片的原始森林,优美的生态山水环境,形成了开化特色鲜明的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体系。

  2、龙顶茶文化

  相传,当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交战败走九江,军师刘伯温率残部退至浙江开化大龙山,觉得山上农民自制的茶叶好看、好喝又解乏,便将农民送的几斤茶叶献给驻扎在开化苏庄一带的朱元璋,朱元璋喝了连声叫绝,不但赐名“龙顶茶”,后来还被列为贡品。

龙顶茶叶以“干茶色绿、汤水清绿、叶底鲜绿”的“三绿”特征和香高味醇、久冲耐泡的特点而著称,深受人们的喜爱,被誉为“山中老纳”,是真正的绿色佳茗。

近二十多年来,开化龙顶名茶以其优异的品质、独特的风格在国家和省级名茶评比中,共获得三十多个荣誉奖项。

如农业部的“优质农产品”、林业部的“优质茶”、商业部的“全国名茶”、国家旅游局的“文化名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的“中华文化名茶金奖”等等。

其产品俏销京、沪、宁等大中城市,远销港、澳、台地区和欧美许多国家。

2000年,开化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龙顶名茶之乡”。

  茶是当代最为理想的天然、营养、保健饮品。

采茶、制茶、销茶已成为开化人民经济生活的一部份,泡茶、敬茶、品茶更成为人们显示素养、表示敬意、寄托感情的一种既深含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时代特征和风格的时尚和生活艺术。

因茶而派生出的采茶歌、采茶舞、茶艺、茶馆,无不体现出开化人民优秀的品质和文化素养。

除龙顶茶之外,开化还出产远近闻名的苦丁茶、杜仲茶、黄金茶。

  3、绿色食品文化

  开化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早在1929年西湖国际博览会上,开化香菇就获得一等奖,是当时开化县的主要出口产品。

到20世纪80年代,开化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有8000多人从事食用菌生产、加工和销售,是浙江省最大的金针菇、黑木耳生产基地,年栽培食用菌总量达5000万袋(椴),其产品畅销全国20个省(市)100多个大中城市,远销日本、东南亚和欧美。

开化县相继被命名为“中国金针菇之乡”、“中国黑木耳之乡”。

开化各类矿泉水、甘泉水、生态啤酒等以水为原料的绿色食品,已走进寻常百姓家,而且市场不断扩大,在周边各地都占有一定份额。

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食品有何田清水鱼、开化青蛳、石蛙(鸡)、石斑鱼、蟠姜、山茶油、野葛粉、木糖醇、高山蔬菜、野菜等。

其中蟠桃山特产蟠姜入选《中国医学大辞典》。

种类繁多的绿色食品,催生出一家家绿色食品专营店、特色山货店,吸引着各方来客。

  4、根雕文化

开化民间雕刻工艺历史悠久,是“中国根雕艺术之乡”。

根雕艺术融书法、绘画、雕塑的某些内涵和表现手法,却又不同于这些艺术门类,别具一格。

它依据各个不同的树根及其不同的材质、形态,经过根雕师匠心独运的创意、构思,蒸、泡、剥、锯,精雕细刻,化腐朽为神奇,使一些普普通通的木头疙瘩变成一个个千姿百态出神入化的艺术精品。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开化根雕艺术产业迅猛发展,成为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已逐渐形成钱江源头一种特色文化产业。

几年来,开化根雕有百余件作品在省内和全国获奖。

反映革命战争年代各个时期重大战役和重要人物的大型组合根雕《峥嵘岁月》,在建党八十周年庆典之际,送嘉兴南湖党的“一大”革命纪念馆展出,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参观者。

一尊二层楼高的古朴宏大、浑然天成的弥勒佛让国内外许多艺术界、新闻界、工商界人士倾慕不已,著名作家冰心女士曾亲题“根雕大佛”四字相赠。

目前,全县已拥有数十家的根雕企业,有数千人从事根雕文化产业,有一支以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徐谷青为代表的根雕艺术创作队伍。

年加工根艺作品三十余万件(套),产品畅销海内外,使自然资源优势变成了特色文化产业优势。

  5、举重文化

  开化民间早年就有练石担、举石锁、习拳弄棍的风习,有着广泛的群众举重运动基础。

1986年开化县被浙江省体委确定为举重业余训练点。

1997年被批准为“浙江省青少年举重训练基地”。

200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举重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十余年来,开化县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水平举重人才,其中有两次荣获奥运会冠军的詹旭刚,有两超女子举重世界纪录的全国冠军李佳敏,有浙江省第一个超女子世界纪录的叶美珍,有打破亚洲纪录的詹晓林等。

到2002年底止,有30余人次获全国少年举重比赛前6名,有29人110余人次在省级比赛中打破各年龄段纪录,有5人成为国家运动健将、15人达到了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

朱云儿为国际举重一级裁判。

1996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编织冠军摇篮,建设举重之乡”的目标,1999年县政府划拨32.5亩土地用于“浙江省青少年举重训练基地”建设,先后投资1200万元建成了全国一流的县级举重馆(体育馆)。

开化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全县性举重比赛,也多次承办了市、省、国家级比赛。

1989年承办了全国青年举重锦标赛,并被评为“优秀赛区”。

2002年成功承办全国男子举重冠军赛。

  二、三省边界文化

  开化因地理位置特殊,自唐至清先后有曹州(山东)、徽州、赣中、赣东、闽北、闽西、闽南和本省衢州、严州等外地居民迁入定居。

1958年后,从新安江水库库区移居开化县5万多人,安置在17个乡镇,117个村。

四面八方的迁徙者带来了东西南北不同的文化,各放异彩。

  1、饮食文化

  风味小吃主要有“栗子粽”、“气糕”、“清明饣果”、“千层饣果”、“米面”、“糯米饣果”、“苞萝饣果”等。

风味食品有冻米糖、薯枣、白糖条等。

特色菜肴有酸辣椒、酱头辣椒、生姜辣椒片、苏庄炊粉、塘坞豆腐干、何田清水鱼、开化青蛳、石斑鱼、蛋羹、无刺黄背、黄牙丁滚豆腐、桃花鱼炒豆腐干等。

节日饮食蕴涵丰富的文化。

年三十,鸡、鱼、肉齐全,荤多素少,以庆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初一早餐食面条、年糕,以图吉利,往后是清明艾饣果,立夏鸡蛋、笋,端午粽子,七月半气糕,中秋节炊粉肉、炊粉老南瓜、炊粉芋头,重阳麻糍饣果 等。

民间饮酒以“高梁烧”为主。

糯米酒(俗称“霜白酒”)酿制亦较广泛。

酒席上,筛酒须满杯,加酒得三巡。

领先喝者须站起来举杯相邀,要慢饮缓喝,即使酒量很大也要故作谦让。

酒席豁拳为数字拳,分戴帽子叫法和请子叫法,有“磨心”打通关和“输家出马”流水豁两种,不善豁者“雇长工”,豁六拳称“半年”,十二拳称“一年”。

  2、居住文化

  一般按宗族姓氏独设村庄聚住,也有多个姓氏合设一村庄聚住。

聚住村庄多沿河(溪)而筑,聚坞而成,座向多取背山面水。

村庄前植有樟树、红豆杉、银杏、枫树等,并建有土地庙,称浒口;村后为禁山,定有一大片树林;树庄四周一般都有八个风景点,有的还造有钟楼、牌楼、塔等标志性建筑。

村庄内主人行道旁一般掘有水井,大户人家还在围墙内、天井中或厨房里掘水井,建筑风格以徽派为主,掺杂进闽西族居式和赣北板棚式建筑风格。

典型的徽派建筑,有马金老街和霞山古建筑群。

结构多为二进,白墙黑瓦、马头翘角、错落有致。

大门有门罩,门罩正檐上有砖雕鳌鱼,取祖业永固之意,门楼上砖雕精美,辅以花、鸟、鱼、兽、人物故事等壁画,青砖或青条石砌门柱、框,朴素古雅。

民居多为三合院式,也有五合院式,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中间为厅堂,正厅中堂有堂名匾额、中堂画和对联,两侧为厢房,厅堂前面为“天井”,用于采光通风。

房屋内花窗、窗棂的木雕图纹十分丰富,檐柱上和大梁上的牛腿、雀替雕刻精细,人物、山水、吉祥图案用圆雕或浮雕凸现,玲珑剔透。

店铺建筑均为店面、作坊、居住三位一体。

整个建筑群纵横交错,墙高巷深,立面雅致。

屋内陈设贫富有异。

一般人家是中堂壁底摆一张供桌(亦称“长琴桌”、“书条桌”、“茶几”),桌上放花瓶、铜镜,取“平静”之意。

堂前摆八仙桌,环以四条板凳或八条椅子。

房间内摆雕花床(床摆向与屋梁平行)、衣柜、衣箱和梳妆桌等。

公用房有宗氏祠堂、堂屋、花厅、灵香堂(或称“仪园”)。

祠堂供族人聚会、演戏、祭祀上供,堂屋为公众存放大型农具,花厅供人游乐、练武,灵香堂与人寄放灵柩。

道路均以石板、鹅卵石铺设,主道石板下设排水沟。

桥梁有石拱桥和木桥两种。

凉亭造在路中间的称“骑马凉亭”,造在田畈中的称“风雨亭”,外亭内庙的称“庙亭”。

民间云:

“铺路、建桥、造凉亭,行善积德做好事。

”铺路、建桥、造凉亭多采取集资形式,也有善男信女独造的。

落成时均要勒石纪事,录有资助者的姓氏、金额、投料、投工等,为路碑、桥碑、亭碑。

碑首镌“流芳百世”、“名存千古”等。

  3、语言文化

  开化县位于吴语区和徽语区的交会地带,境内方言以属吴语的“开化话”为主,北部马金一带,说属徽语的马金话,“华埠官话”通行全县。

境内还有许多零星方言,如淳安话、闽南话及边境一些村庄说的邻县方言。

同一种话中又分出许多支系。

据统计,全县共有340个姓氏,居住着汉族、畲族、苗族、回族、满族、柯尔克孜族、黎族、鄂温克族等8个民族。

多姓氏、多民族、多方言的生活共体,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不断的的同化,形成了独特的开化“语言文化”。

在许多地方出现“一乡不同语”、“一村不同语”,甚至“一家多语”、“一人多语”的奇特现象。

  4、民间艺术

  开化县民间艺术十分丰富,主要类别有:

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文学和民间灯彩等。

开化的民间歌曲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特色鲜明。

一般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旋律简单,属吟诵式的山歌。

如《太阳歌》、《九娘歌》、《长工歌》、《韭菜歌》、《当兵歌》等。

基于开化方言的自然规律,听起来唱诵相济,以虚衬音,语调行腔十分口语化。

民间器乐曲大多属浙西十番音乐体系。

大致可分为群曲、文曲、清锣鼓三种形式。

流传在杨林、桐村、苏庄、封家、音坑、底本、华埠一带。

元代延礻右年间,开化民间就开始跳“笑头和尚”舞。

明代后,每逢元宵、中秋等节日,常跳竹马、舞龙、踩高跷、闹花灯等,近年来共整理发掘了开化46个具有山区特色的民间舞蹈。

龙舞是开化县民间广为流行的民间舞蹈。

传说朱元璋在苏庄镇毛坦坞口村休整时,当地百姓为他献了宝马,并在中秋佳节迎舞草龙。

朱元璋非常高兴,认为这是龙位做天子的预兆。

登基后,御敕当年舞草龙的毛坦坞口村为“富楼村”,并赐联“百世安居金溪富楼胜地,千年远脉越国传裔名家。

”其他至今仍流传民间的舞蹈有:

“笑头和尚”、竹马舞、花灯舞、“跳魁星”、“高跷竹马”、“种麦”等。

民间流传戏曲剧种主要有目莲戏、三角戏、婺剧、木偶戏、徽戏、越剧。

流传最早最广的是目莲戏。

农村社戏一般在中秋节至清明前农事较闲期间演出,亦有各宗族姓氏特定的演出日期。

如大溪边乡大溪边、东山两村定在农历五月十三日,墩上、墩下两村定在农历六月初六。

民间创作并广泛流传的口头文学,非常丰富,如《方豪的故事》、《褴褛先生》、《石人石马》、《朱元璋御敕富楼村》、《十八墩的传说》、《赵清献》、《老虎桥捉龙》等在民间广泛流传,还有许多民间谚语、歇后语、楹联等,也深入人心。

民间灯彩是本县城乡人民盛行的喜庆活动。

每逢元宵佳节,人们张灯结彩闹花灯,预祝来年人丁兴旺,吉祥如意。

常见的灯有板灯、鱼灯、马灯、八角灯、荷花灯、茶灯、十二生肖灯、狮象灯等。

  5、民俗文化

开化“九山半水半分田”,森林资源十分丰富,贩买木头的人很多,木行开到杭州等地。

农民耕田有水牛,晒稻用篾垫,加工靠水碓,并有“开排”、“开秧门”、“割青”等农事习俗。

家中用具大多为木制品,也有篾制、陶制和铁制的。

扇子用麦秆、棕叶等编制。

常见的生活用具有脸盆、脚盆、浴盆、藏衣大柜、针线花篮、火笼、灯盏、竹烟筒、夜壶等。

新娘出嫁坐花轿,新郎要雇吹鼓手“催亲”,行前,母女都要“哭嫁”,哭嫁有哭嫁词,女哭嫁称“思堂”,娘哭嫁叫“送女上轿”。

传统上,男人穿“和尚衣”(大肩衣),扣子在右边腋下,夏穿长衫,冬穿长袍,套以短袄,女子穿连襟短衣,男女裤子均是大腰式裤。

雨天下田地穿蓑衣、戴笠帽。

鞋以园口布鞋为主,上山干活穿草鞋。

帽子园顶,状同半瓜,人称“堂帽顶”,妇女帽子以绒线编织,配一黑纱布条以绾头发。

民间节日风俗很多,如大年三十除夕夜要煮猪头、祭祖、打扫除,年夜晚上要守岁,正月里从初四到二十二多数村要过灯日,迎龙灯。

生孩子、祝寿、丧葬、建房等都有一整套习俗。

民间还有许多祀神庙会、迎神接佛、看风水送瘟神等活动,有迷信的东西,也有娱乐、集市的目的。

  三、革命老区文化

  开化位于皖、浙、赣三省交界处,山多林密。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方志敏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的闽浙皖赣根据地浙西的中心。

以开化为中心先后发展到江山、常山、遂安、淳安、衢县、寿昌、昌化、于潜、孝丰等毗邻地区,革命活动坚持长达七年之久。

这期间,开化共建立了党支部110个,发展党员513人,建立团支部31个,发展团员276人。

全县英勇牺牲367人,其中党员58人,红军257人,地下工作者52人。

1988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开化被确定为“二战”时期革命老根据地县。

  1、主要革命活动

  1931年3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挺进浙西,奔袭战略要地华埠镇。

同年9月,开化第一个支部——张湾油溪口党支部建立,标志着开化革命活动的开端。

1932年4月16日,赣东北省委军委会主席邵式平、军长周建屏率红十军五千人,再次东进攻占华埠,为开化一区苏维埃的建立开创了局面。

1933年6月,中共开化特区委建立。

同年9月,区游击队配合红十军两千多人,由军长王如痴率领,于17日拂晓首次攻占开化县城。

1935年1月,方志敏、粟裕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十军团)转战折经开化时,由北向南纵贯整个县境,途经9个乡镇,并在大龙山、徐家村与敌进行了激战。

同年5月中旬,开婺休中心县委在长虹乡库坑建立,后转移至何田乡福岭山,归闽浙赣省委和化婺德特委领导。

   1936年7月初,皖浙赣独立团由中共皖浙赣省委书记关英、团长熊刚、政委刘毓标率领,从皖南抵达何田福岭山、柴家一带,与邱老金、宋泉清部队会合,于8日凌晨再次攻克开化县城。

同年8月13日,开婺休中心县委改为浙皖特委,并建立浙皖军分区。

开化县委也于同月在福岭山成立,同时建立县苏维埃政府与浙赣独立营。

1938年春,陈毅率领的新四军一支队,经华埠过开化,原库坑区委书记邹奎圣等20多名红军战士及皖浙赣独立团余部,跟随陈毅奔赴皖南抗日前线,为民族的生存和人民的解放继续战斗。

  华埠镇位于浙皖赣三省相接地的交通线上,是马金溪、池淮港、龙山港、马尪港的会合处,水陆交通方便,素有“四溪碧水入钱塘,山桥青石达赣皖”之说。

“二战”时期,江西苏区先后开辟了由华埠经白沙关至德兴和由华埠经桐村至玉山的两条红色贸易线。

华埠成了苏区贸易窗口,仅向苏区运送的食盐就有几百担。

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华埠镇及沿线人民付出了很大的牺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49年3月,郑士魁、丁慈、许世乾等城工部党员在菖蒲夏川建立了开化游击队。

不久,闽浙赣区党委(省委)城市工作部在江山县召开会议,宣布建立中共常开支部。

开化的党组织和游击队在开展统战策反,打击国民党残余势力,迎接开化解放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革命旧址

  中共浙皖特委旧址。

位于何田乡柴家村福岭山。

1936年8月13日,开(化)婺(源)休(宁)中心县委改为浙皖特委。

旧址为二层砖木结构建筑,座西朝东,徽派风格,总面积约90平方米。

大门左侧门框墙上至今还留有当年红军标语的落款“红军政宣”墨迹。

中共开婺休中心县委旧址。

位于长虹乡库坑村。

1935年5月中旬在库坑村成立开(化)婺(源)休(宁)中心县委,后移至何田福岭山。

由于形势所迫,7月底,中共闽浙赣省委秘密机关在库坑建立,历时5个月。

旧址为二层结构建筑,座北朝南,总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

中共油溪口支部旧址。

位于张湾乡油溪口村。

1931年9月,开化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开化油溪口支部成立,傅家富任支部书记,支部隶属德兴县委领导。

当年支部开展活动的房基尚存,平面约110平方米。

  3、革命纪念物

  开化革命烈士纪念碑。

于1992年4月建成,座落在县城玉屏公园北侧山坡上,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

纪念碑由碑坛、碑座和碑体三部分组成。

碑坛为正七棱柱,碑座为两叠曲面三棱柱,表示开化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浙皖赣三省七县的中心。

碑体高19.49米,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诞生。

碑体正面镌刻着原中顾委委员、江西省委书记、省长方志纯亲笔题写的碑名“开化革命烈士纪念碑”。

碑座后面是县委、县政府敬立的碑文。

何田烈士纪念碑。

位于何田乡中学内,1967年8月间,何田乡政府和当地群众为纪念二战时牺牲的七位红军战士而建,碑后为烈士墓。

墓与碑用砖砌筑,外粉刷沙灰。

碑身底座平面呈品字形,碑正中自上而下阳文隶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座两边各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诗句。

烈士墓。

位于霞山乡政府院子后,由四座小墓呈一字形排列,用青石板、石条、鹅卵石砌筑。

总阔5.65米,高3.30米。

墓中分别埋着1949年—1951年间为革命光荣牺牲的10位烈士。

  抗敌阵亡将士纪念碑。

位于华埠镇孔埠桥头。

1938年7月为纪念“七·七”事变一周年而立,并建“七·七”亭一座。

碑青石质无首座。

高1.75米,宽0.9米,厚0.055米。

碑阳刻“抗敌阵亡将士纪念碑”九字,碑阴刻捐款人姓名及捐款数额。

亭曾毁,1985年重建。

  4、革命英烈

  赵礼生(1907—1937)。

江西省贵溪县白田乡老屋赵家村人。

民国18年(1929)投身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夏任开婺休中心县委书记,1936年4月当选为皖浙赣省委委员,8月任浙皖特委书记并兼任开化县委书记、县苏维埃主席。

1937年10月被捕,冬至前后遇害于县城东郊。

邱老金(1894—1937)。

长虹乡昔树林村后山人,1934年春,自发组织起农民武装。

1935年4月,由赵礼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5月,任开婺休中心县委常委和游击队长,次年8月任浙皖特委常委、军分区司令员兼独立营营长。

1937年6月为保护村民,落入敌手,后越狱出逃,途经中村乡石灰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