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88594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薪酬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薪酬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薪酬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薪酬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薪酬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薪酬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薪酬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薪酬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薪酬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薪酬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薪酬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薪酬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薪酬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薪酬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薪酬设计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薪酬设计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薪酬设计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薪酬设计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薪酬设计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薪酬设计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薪酬设计方案.docx

《薪酬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薪酬设计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薪酬设计方案.docx

薪酬设计方案

薪酬设计方案

薪酬设计方案范文六篇

薪酬设计方案篇1

  薪酬,是维持和促进企业员工满意并因此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最重要激励手段之一,也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所在。

企业薪酬设计不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战略执行与企业文化,甚至会影响到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因此,国有企业在设计薪酬体系时,必须做到系统的思考、谨慎的权衡、科学的规划、严格的贯彻。

  1、目前国有企业薪酬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职位工资不能正确反映职位价值的大小

  在国有企业中,行政职务的大小、学历职称高低、工龄对工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对不同职位的价值性重视不够。

员工因为级别不同而获取不同的年底奖金,而级别评定只与学历、职称有关,导致能力强而学历低的核心骨干会从企业流失。

  1.2缺乏规范化、定量化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

  国有企业在绩效考核中仍沿用传统的以经验判断为主体的绩效考核手段。

职工个人的收人与贡献大小联系不紧密,从而使企业的激励体系缺乏针对性、公平性、导向性,不能有效地促动员工围绕企业的战略与目标开展工作

  1.3薪酬水平偏低

  我国等级工资制的框架和工资水平从20世纪50年代确定之后,基本没做过大的调整,更没考虑过劳动力市场、均衡工资率等因素。

调整工资时没有实行严格的考试、考核制度,造成职工等级与实际技术等级不匹配。

同时,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只注重保障功能,忽视了工资的激励功能。

而且为保障职工生活,企业承担多种福利保障责任,形成了“企业办社会”的局面

  1.4薪酬体系不完善

  现在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是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

但是目前我国只在基本薪酬方面建立了考核,而在辅助薪酬方面却没有一整套完善的考核机制,即使有考核也是偏资历而轻能力和工作业绩。

  2、国有企业薪酬设计产生问题的原因探析

  2.1传统薪酬设计都建立在严格的官僚等级基础之上

  传统薪酬设计一般表现为职位越高,获得的工资、奖金、福利等报酬就裤多。

对企业员工相对价值的定位上,就是以管理岗位或“官阶”大小判断员工对企业贡献的大小,企业内部的管理岗位自然就成为各级各类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

在这种以官僚等级制为基础的薪酬制度下,人事大权实际上被职位高的领导者所独揽,导致不能消除在这种体制下所推行的身份界限、编制定额、论资排辈等弊端,不能形成开放的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自由流动,不利于企业与人才的双向互动。

  2.2传统的薪酬激励导向不清

  目前,国有企业实行的薪酬激励制度是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的工资分配制度。

这种制度在国企改革初期确实对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促进企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这种单一的薪酬激励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需要,如果针对不同的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科技研发人员、营销人员采用单一的岗位技能工资形式的薪酬激励制度显然是起不到有效的激励作用。

  2.3企业没有完全的薪酬分配自主权

  国有企业对薪酬没有分配的自主权,没有成为分配的主体,职工工资不随经济效益高低而浮动。

目前国有企业大部分可供分配的薪酬总额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控制,企业不能按照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指导价格,自主决定企业员工的工资水平,不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国有企业薪酬设计的改革

  3.1根据现行劳动力市场价格重新判定岗位级别

  劳动力市场价格,是由市场竞争和劳动力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工资率。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把工资纳人市场经济范畴管理,以劳动力市场价格体系及相关企业的劳动力价格体系作为参照标准,建立企业岗位职务基本工资标准,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动者这个最重要、最活跃的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促进职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引导劳动者合理流动及优化配置侧。

这样.既可以留住劳动力市场上的紧缺人才,又可以根据市场劳动力价格支付劳动力价格低的职工工资,既降低了企业人工成本,又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其次,岗位工资的级差要实行不等额递进制,因为越高层次岗位的晋升条件越难,且能够晋升到更高层次岗位的员工总是比低层次岗位的人少,其骨干作用越来越明显。

  3.2进行岗位分析,建立岗位级别体系

  首先应该根据公司战略界定关键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确定岗位职责和关键绩效指标。

企业战略能否得以实现需要有畅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作保证,企业要真正从生产需要、市场开发的实际出发逐步对业务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定义,对每一个环节中的每一个岗位定义,以致形成一个最简捷、没有断点的整体业务流程。

其次,在准确表述岗位的基础上,评估岗位的相对价值,形成岗位级别体系。

通过岗位分析,公司内部的各个岗位被客观的确定下来,每一个岗位的职责和绩效指标都有了明确的规范和说明。

  3.3实行科学的绩效工资

  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绩效工资,理论上是具有最大激励性的薪酬模式。

既体现客观公平公正原则,又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员工之间的竞争。

企业内部的工资管理应实行动态管理,以工作绩效为主要依据,将个人工资与劳动成果紧密结合。

即按绩效付酬,按一岗一薪、同工同酬的原则,工作成果不同,薪酬亦不相同。

对于岗位相同而绩效不同,则通过给予不同奖励的办法,实现报酬和绩效挂钩。

绩效工资在现实操作中也应注意三方面的问题,首先确定比较公正地考察员工业绩和客观反映员工努力程度的考核体系;其次把个人奖励与团队奖励结合起来,发展以团队业绩为基础的工资体系,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信息共享,推动企业业绩的快速提升;最后,绩效工资体系应体现人才开发的理念,与晋升、培训等个人发展计划相互作用,推动员工素质的提高

  3.4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薪酬制度的改革,就是通过提高薪酬标准的同时,建立正常增资机制。

企业在具体确定工资总额和工资增长率时,要讲求操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首先,进行薪酬调查,取得相关行业、企业的薪酬结构和薪酬水平的资料以及社会发展的状况和劳动能力状况的信息;其次进行岗位劳动评价,对岗位劳动四要素作比较系统的分析,严格实行全面考核,主要考核职工的技术、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以正确区分劳动差别;最后,综合以上的情况,对工资结构、工资标准、工资形式以及工资晋升条件等事项进行决策,决策前应征求企业工会、职代会及全体职工的意见。

  3.5建立以职位工资制为主的薪酬体系

  所谓职位工资制,是首先对职位本身的价值做出客观的评价,然后根据这种评估的结果赋予任职者与其职位价值相当的薪酬。

建立以职位工资为主的薪酬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进行工作分析,它是薪酬管理的基础;其次,进行职位评价,职位评价是一套“因素提取”并给予评分的职位价值测量工具,旨在解决企业内部公平性问题;最后,建立适合于公司业务要求的内部薪酬结构,其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其职位等级;二是个人的技能和资历;三是个人绩效。

  3.6推行股权激励机制

  通过推行股权激励机制建立将企业长期发展与经营者利益相挂钩的利益共享机制,解决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的问题,使企业经营者以股东的心态来思考企业的发展问题,真正建立起企业领导承担风险、享受利益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7多样的福利待遇

  福利在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劳动积极性方面有比直接增加工资的作用大得多,好的福利能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职工劳动生产率。

企业在设计和考虑本企业的取口二福利时,可以针对不同的人提供不同的内容。

没有充分的理由,不要轻易取消已存在的福利。

以免挫伤员工积极性。

  如何实施薪酬激励制度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薪酬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和报偿,也是对未来工作报酬的预期,它代表着员工自身的价值,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认同,甚至还代表员工个人的能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薪酬对激励员工的重要意义。

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发挥薪酬的最佳激励效果,以造就一支高效、稳定的员工队伍,从而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薪酬设计方案篇2

  1、超市计划任务制定办法

  

(1)超市年基本运行费用

  a.房租费

  b.水费

  c.电费

  d.包装费

  e.固定资产折旧费

  f.人员工资及福利

  g.其它费用

  

(2)上交利润

  (3)超市月基本任务制定办法

  月基本任务=月营业任务+月非营业任务

  营业任务:

  非营业任务:

  月运行基本费用按比例在各部门分配,部门经理根据以上公式制定月基本营业任务,并向下分派到主管,主管下发到技工,由主管监督实施。

  说明:

  

(1)营业任务中月基本运行费用,为超市年基本运行费用的单月体现,由财务等部门合理制定;上交利润由财务等部门结和有关数据合理制定。

  

(2)营业任务中15%为各部门综合平均毛利率。

  (3)非营业任务主要指促消费、台面费、新品费等项目。

  2、超市薪资管理办法

  

(1)超市各级员工薪资构成

  经理、主管(生鲜、杂货)薪资=基本工资+年节绩效奖+员工福利

  经理(收货、前台)=基本工资+年终奖+员工福利+

  技工薪资=基本工资+年节绩效奖+员工福利

  领班薪资=基本工资+员工福利+年节奖

  指导工薪资=基本工资+员工福利+年节奖

  员工工资(包括一二级员工)=基本工资+年节奖

  

(2)超市员工基本工资为固定生活费,每月按时发放。

  (3)年节绩效奖实行积分制,内容包括绩效系数(含:

营业绩效系数K1、非营业绩效系数K2)、损耗控制(损耗系数K3)、库存管理(库存系数K4)、考勤等部分,其中绩效系数占总比重的60%,损耗、库存各占15%,其余项目占10%。

具体见绩效工资计算办法。

  (4)年节奖只适用于领班、员工级,也实行积分制,按节假日发放(五一、十一、元旦、春节),本季度内员工考核积分累计,既是本季度奖金积分(具体标准见员工考核积分表)。

  (5)年终奖只用于前台、收货经理,年底按当年实际完成营业额发放。

发放比例由公司确定。

  (6)福利部分包括经理、主管、领班、技工、指导工。

  3、绩效工资计算办法

  绩效工资部分包括营业绩效系数K1,非营业绩效系数K2,损耗系数K3,库存系数K4

  

(1)营业绩效系数K1

  部门内部技工、主管、经理三级每周上报预计销售额,月底将实际销售额和月基本营业任务进行比较,定出营业绩效系数K1,计算方法如下:

  K1=(月实际销售额-月基本营业任务)/月基本营业任务

  

(2)非营业绩效系数K2

  部门内主管、经理每月上报预计非营业收入,月底将实际非营业额和预计非营业收入(应高于月基本非营业任务)进行比较,定出非营业绩效系数K2,计算方法如下:

  K2=(月实际非营业额-预计非营业收入)/预计非营业收入

  (3)损耗系数K3

  每月底,防损部门根据当月各部门损耗纪录,考核技工、主管、经理,并计入绩效工资。

  生鲜损耗系数:

2%<K3<5%(包括:

鱼肉、蔬菜)

  熟食损耗系数:

2%<K3<3%(包括:

面点、熟食)

  杂货损耗系数:

K3<0.5%

  (4)库存系数K4

  在技工、主管、经理每周上报预计销售额后,由财务对其进行分解(计划库存、损耗),月底库管部将当月部门实际库存情况汇报财务;每月底考核时,财务部门根据当月部门实际库存情况,结合分解的计划库存考核技工、主管、经理,并计入绩效工资。

  生鲜部:

按当月盘点情况考核绩效。

  K4=当月部门实际库存/部门上报计划库存

  杂货部:

按商品定位法控制,一般商品按7天进行周转,有特殊情况及时上报。

  K4=当月部门实际库存/部门上报计划库存

  (5)执行绩效工资的人员,每月根据绩效系数的计算公式,自己计算当月绩效工资(具体折算办法见绩效积分表),并于公布月销售额后3日内上报主管领导,最后汇总到财务,由财务部会同人事部一同核查。

合理的予以批准,不合理的退回部门。

执行少报不补、多报不批原则。

  (6)年节绩效奖的发放,按节假日发放(五一、十一、元旦、春节)。

本季度内各月绩效积分累计,既是本季绩效积分。

  说明:

  

(1)生鲜、杂货经理的考绩积分,由所辖各部组综合指标构成,四项绩效系数(K1K2K3K4)按部门月底实际完成情况计算考绩。

  

(2)部组主管的考绩按部组内四项绩效系数(K1K2K3K4)实际完成情况考核。

  (3)部门内技工考绩按损耗系数K3、库存系数K4、产成率、产品质量考绩。

  4、超市人员管理办法

  执行超市员工竞争上岗原则

  

(1)普通员工级:

分一级员工和二级员工,每三月进行一次考察,实行优上劣下。

优秀的二级员工上升为一级员工,不合格的一级员工降为二级员工;每半年进行一次员工更新,实行末尾淘汰,对不合格的一级员工及二级员工予以辞退,并招收新员工更新血液。

  考察标准按员工考核积分表进行,对低于规定积分标准的员工予以辞退。

优秀员工可晋升为指导工。

  

(2)指导工:

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合格的指导工可晋升为领班,不合格指导工降为普通员工。

  (3)技工:

按绩效积分进行考核,对积分低于规定标准的技术员工予以辞退。

  (4)领班级:

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考察标准按考核积分表进行,对积分低于规定标准的领班予以降级。

  (5)干部级(包括主管和经理):

每半年进行全面考察,考察标准按绩效积分表进行,实行考绩积分综合评定,对积分低于规定标准或连续三个月完不成基本营业任务的干部予以辞退。

薪酬设计方案篇3

  薪酬基赐标准设定

  员工获得薪酬的原因不外乎两点:

第一、达到岗位任职要求;第二、按照岗位要求完成了各项工作的具体表现。

但说明究竟什么是岗位的具体要求,怎样评价完成具体工作的成绩,需要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完成编订职位说明书,任职说明及绩效考评指标等一系列基础性工作。

  人力资源部门首先需要分解公司经营活动,确定相应的工作岗位,并以职务说明书的形式将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明确下来。

有了职务说明书,人力资源部门就能按照任职资格要求招聘新员工,新上岗员工也可以参照职务说明书所描述的职责开展自己的工作。

工作职责的界定、公司对岗位任职资格的要求合在一起,是确定岗位固定薪酬的基础。

  同时,为了评价完成具体工作的状况,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建立员工绩效考评体系,包括绩效考评指标、能力考评指标与态度考评指标等。

公司通过考评员工在岗位上的工作业绩表现,确定其为公司业绩做出的贡献,进而确定员工奖金的发放比率。

员工可能超出岗位对业绩的基本要求,也可能达不到这个要求,这些都直接影响他们领取奖金的额度。

员工业绩考评结果是确定岗位业绩奖金的基础。

  薪酬结构和薪酬设计

  基于职务说明书和绩效考评体系建立起来的薪酬制度,一般而言包括固定薪酬+业绩薪酬+福利等形式。

  固定薪酬设计必须使员工薪酬水平保证相对的内部公平与外部公平。

  内部公平指薪酬能够反映出各岗位对公司整体业绩的价值贡献,一般来说,人力资源部需要从三个方面对岗位进行评估:

1)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2)岗位对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3)岗位承担责任的大校人力资源部门利用分析的结果确定薪酬差异范围,并设立岗位薪酬级别阶梯。

内部公平隐含的意义之一,就是岗位之间的薪酬差距要体现出来。

  其次,公司制定固定薪酬时也需要考虑外部公平的问题,即薪酬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

一方面,公司各岗位薪酬级别需要参考同行业薪酬水平进行调整,确保此薪酬水平下公司能招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还需定时了解竞争对手薪酬变化情况,以确保公司薪酬水平保持动态竞争力。

  但是,由于岗位价值评估不可能完全准确,企业往往引入业绩薪酬制度,目的是使薪酬结构更公平、更具有竞争力和灵活性,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业绩薪酬主要指由员工业绩考评成绩确定的业绩奖金从事相同工作的员工由于业绩表现不同最终导致收入可能有较大差异。

  除此之外,公司也可能视年度效益情况决定是否发放年终奖金。

  福利是薪酬体系的必要补充,能有效缓冲员工对固定薪酬和业绩薪酬的相对不满。

举例来说,大多数外资企业就是通过提供优惠的福利政策来降低员工流动率,人力资源部门也应参考其他企业的福利水平制定公司福利制度。

  员工发展和薪酬提升

  合理的薪酬体系要能推动员工薪酬水平不断上升。

人力资源部门必须明确不同岗位的职业发展路线,完善培训制度,为员工提供竞争上岗或进一步提升的机会。

  我们一般将岗位分为技术类、管理类、业务类,不同岗位薪酬级别上升路线和所需能力也都不同。

职业发展道路的明确可以使员工明确如何使自己的发展适应公司的发展,将对薪酬的期望与自身职业发展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最大的激励效果。

  同时,人力资源部门需要主动实施培训计划,给员工提高技能的机会。

员工技能的提高往往伴随着工资级别的提高和工作业绩考评的上升,这在以考核奖惩体系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显得尤其重要。

培训能大大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积极性,是一条重要的辅助性管理措施。

  另一方面,公司应提供公平上岗的机会,使员工职业发展之路切实可行。

公司可通过竞争上岗,推行轮岗,定期交流等制度赋予职工尽可能多的争取高薪岗位的机会。

如竞争上岗,员工有能力上哪个岗位就竞聘哪个岗位,当竞聘不上的时候,薪酬比别人拿得少,也就无话可说。

这种竞聘不应是一次性的,而应是定期的,这样就给了每个员工均等的机会,也鼓励每个员工奋发向上。

显然,这种做法不会影响好的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薪酬设计的要点,在于“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

  建立一套“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是目前我国很多公司人事经理和总经理的当务之急。

  不同的人对“薪酬”有不同的理解。

有的人将“薪酬”理解为员工所获得的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劳动报酬,它既包括工资、奖金等现金性收入,也包括各种形式的福利、奖励。

我这里想重点谈一谈工资体系的设计问题,奖励、福利方面的问题将在后续文章中做更多介绍。

  要设计出合理科学的薪酬体系和薪酬制度,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

职位分析

  正如在本刊上一期所提到的,职位分析是确定薪酬的基矗结合公司经营目标,公司管理层要在业务分析和人员分析的基础上,明确部门职能和职位关系,人力资源部和各部门主管合作编写职位说明书。

  第二步:

职位评价

  职位评价重在解决薪酬的对内公平性问题。

它有两个目的,一是比较企业内部各个职位的相对重要性,得出职位等级序列;二是为进行薪酬调查建立统一的职位评估标准,消除不同公司间由于职位名称不同、或即使职位名称相同但实际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不同所导致的职位难度差异,使不同职位之间具有可比性,为确保工资的公平性奠定基矗它是职位分析的自然结果,同时又以职位说明书为依据。

  职位评价的方法有许多种。

比较复杂和科学的,是计分比较法。

它首先要确定与薪酬分配有关的评价要素,并给这些要素定义不同的权重和分数。

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如Hay模式和CRG模式,都是采用对职位价值进行量化评估的办法,从三大要素、若干个子因素方面对职位进行全面评估。

不同的咨询公司对评价要素有不同的定义和相应分值。

  科学的职位评价体系是通过综合评价各方面因素得出工资级别,而不是简单地与职务挂钩,这有助于解决“当官”与“当专家”的等级差异问题。

比如,高级研发工程师并不一定比技术研发部经理的等级低。

前者注重于技术难度与创新能力,后者注重于管理难度与综合能力,二者各有所长。

  大型企业的职位等级有的多达17级以上,中小企业多采用11~15级。

国际上有一种趋势是减级增距,即企业内的职位等级正逐渐减少,而工资级差变得更大。

  第三步:

薪酬调查

  薪酬调查重在解决薪酬的对外竞争力问题。

企业在确定工资水平时,需要参考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

公司可以委托比较专业的咨询公司进行这方面的调查。

外企在选择薪酬调查咨询公司时,往往集中在美国商会、WilliamMercer、WatsonWyatt、Hewitt、德勤事务所等几家身上。

一些民营的薪酬调查机构正在兴起,但调查数据的取样和职位定义都还不够完善。

  薪酬调查的对象,最好是选择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公司或同行业的类似公司,重点考虑员工的流失去向和招聘来源。

薪酬调查的数据,要有上年度的薪资增长状况、不同薪酬结构对比、不同职位和不同级别的职位薪酬数据、奖金和福利状况、长期激励措施以及未来薪酬走势分析等。

  只有采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职位评估,并各自提供真实的薪酬数据,才能保证薪酬调查的准确性。

在报纸和网站上,经常能看到“xx职位薪酬大解密”之类的文章,其数据多含有随机取样的成分,准确性很值得怀疑。

即使是国家劳动部门的统计数据,也不能取代薪酬调查用作定薪的依据。

  第四步:

薪酬定位

  在分析同行业的薪酬数据后,需要做的是根据企业状况选用不同的薪酬水平。

  影响公司薪酬水平的因素有多种。

从公司外部看,国家的宏观经济、通货膨胀、行业特点和行业竞争、人才供应状况甚至外币汇率的变化,都对薪酬定位和工资增长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公司内部,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人员的素质要求是决定薪酬水平的关键因素。

企业发展阶段、人才稀缺度、招聘难度、公司的市场品牌和综合实力,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同产品定位相似的是,在薪酬定位上,企业可以选择领先策略或跟随策略。

薪酬上的领头羊未必是品牌最响的公司,因为品牌响的公司可以依靠其综合优势,不必花费最高的工资也可能找到最好的人才。

往往是那些财大气粗的后起之秀最易采用高薪策略。

它们多处在创业初期或快速上升期,投资者愿意用金钱买时间,希望通过挖到一流人才来快速拉近与巨头公司的差距。

  在薪酬设计时有个专用术语叫25P、50P、75P,意思是说,假如有100家公司参与薪酬调查的话,薪酬水平按照由低到高排名,它们分别代表着第25位排名、第50位排名、第75位排名。

一个采用75P策略的公司,需要雄厚的财力、完善的管理、过硬的产品相支撑。

因为薪酬是刚性的,降薪几乎不可能,一旦企业的市场前景不妙,将会使企业的留人措施变得困难。

  第五步:

薪酬结构设计

  报酬观反映了企业的分配哲学,即依据什么原则确定员工的薪酬。

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报酬观。

有的甚至制定了“人才基本法”,把报酬观列入“公司宪法”中。

新兴企业的薪酬措施往往不同于成熟的官僚化企业。

IT企业应特别注重其分配方式要与自身的行业特点、企业文化相一致。

  许多跨国公司在确定人员工资时,往往要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其职位等级,二是个人的技能和资历,三是个人绩效。

在工资结构上与其相对应的,分别是职位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

也有的将前两者合并考虑,作为确定一个人基本工资的基础。

  职位工资由职位等级决定,它是一个人工资高低的主要决定因素。

职位工资是一个区间,而不是一个点。

企业可以从薪酬调查中选择一些数据作为这个区间的中点,然后根据这个中点确定每一职位等级的上限和下限。

例如,在某一职位等级中,上限可以高于中点20%,下限可以低于中点20%.

  相同职位上不同的任职者由于在技能、经验、资源占有、工作效率、历史贡献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他们对公司的贡献并不相同,因此技能工资有差异。

所以,同一等级内的任职者,基本工资未必相同。

如上所述,在同一职位等级内,根据职位工资的中点设置一个上下的工资变化区间,就是用来体现技能工资的差异。

这就增加了工资变动的灵活性,使员工在不变动职位的情况下,随着技能的提升、经验的增加而在同一职位等级内逐步提升工资等级。

  绩效工资是对员工完成业务目标而进行的奖励,即薪酬必须与员工为企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相联系。

绩效工资可以是短期性的,如销售奖金、项目浮动奖金、年度奖励,也可以是长期性的,如股份期权等。

此部分薪酬的确定与公司的绩效评估制度密切相关。

  综合起来说,确定职位工资,需要对职位做评估;确定技能工资,需要对人员资历做评估;确定绩效工资,需要对工作表现做评估;确定公司的整体薪酬水平,需要对公司盈利能力、支付能力做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