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859740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doc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doc

脉搏测试仪设计报告

摘要:

本系统以ST12C5A60S2单片机为核心,利用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接收二极管作为信号检测传感器,通过LM324信号放大电路,最终使用四位一体数码管作为显示器件。

系统利用红外对管将人体心脏跳动使血管中血液饱和程度的变化将引起光的强度发生的变化,红外接收二极管的电流也跟着改变,导致红外发射管输出脉冲信号,经过由LM324构成的放大电路将脉冲信号放大整形,传送至单片机进行信号计算处理,最后将数据结果送到数码管进行显示。

由此来对人体心率的数据进行测量。

关键词:

ST12C5A60S2、红外线发射二极管、接收二极管、LM324、MY3641AH

Abstract:

ThesystemisbasedontheST12C5A60S2single-chipmicrocomputerasthecore,withtheinfraredemittingdiodeandreceivediodeassensor,signalamplifiercircuitwithLM324asthecoredevice,with2MY3641AHfourinoneasadigitalcontroldisplaydevice.Throughinfraredtocontrolthehumanbeatingheartvascularbloodsaturationdegreeofchangewillcausethelightintensitychanges,theinfraredreceivingdiodecurrentalsochange,resultingintheinfraredemissiontubeoutputpulsesignal,afterwhichiscomposedofLM3243stageamplifyingcircuitamplifiesthepulsesignalistransmittedtothesinglechipmicrocomputer,signalprocessing,finallythedatasenttothedigitaltubedisplay.Accordingtothedatameasuredonhumanheartrate.

Keywords:

ST12C5A60S2,infraredemittingdiode,receivingdiode,LM324,MY3641AH

目录

引言:

1.设计目标

2.设计总体框图

一、系统方案论证

二、理论分析与计算

三、电路与程序设计

3.1硬件电路设计

3.1.1控制器ST12C5A60S2

3.1.2信号采集电路

3.1.3信号放大、整形电路

3.1.4单片机处理电路

3.1.5数码显示电路

3.2软件程序设计

3.2.1主程序流程

3.2.2定时器中断程序流程

3.2.3INT中断程序流程

3.2.4显示程序流程

四、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1.测试使用的仪器设备

2.测试方法

3.测试数据

4.测试结果分析

五、心得体会

六、参考资料

附录1:

硬件设计图

引言:

1.设计目标

1)设计一个脉搏测试仪;

2)能显示30~300次的脉搏跳懂次数;

3)能绘制出测试变化波形。

2.设计总体框图

硬件设计原理框图如图1:

光电传感器

比较器和振荡器

数码显示电路

信号放大器

单片机ST12C5A60S2

外部晶振

图1.脉搏测试仪的硬件原理框图

一、系统方案论证

方案一:

由光电传感器采集脉搏信号,经过前置放大、滤波、单片机自带的A/D转换模块采样得到脉搏信号的数据并存入存储器中;单片机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并计算出心率值,结果送显示模块和存储器中。

方案二:

由压电陶瓷片、三个2输入与或门CD4070组成四倍频器、555集成定时器、十进制集成块74160N三片、七段数码管(DCH-HEX)组成。

,74160N与它配套使用可直接驱动显示。

方案三:

通过红外对管将人体心脏跳动使血管中血液饱和程度的变化将引起光的强度发生的变化,红外接收二极管的电流也跟着改变,导致红外发射管输出脉冲信号,经过由LM324构成的放大电路将脉冲信号放大整形,传送至单片机进行信号计算处理,最后将数据结果送到数码管进行显示。

根据题目要求及电路复杂程度,我们选择了方案三。

二、理论分析与计算

本系统需要5个电路模块组成,分别是信号采集模块、信号放大整形模块、单片机核心电路模块、显示模块。

以ST12C5A60S2单片机为核心,以红外线发射二极管和接收二极管作为传感器,以LM324作为信号放大电路的核心器件,以1个MY3641AH四位一体数码管作为显示器件。

通过红外对管将人体心脏跳动使血管中血液饱和程度的变化将引起光的强度发生的变化,红外接收二极管的电流也跟着改变,导致红外发射管输出脉冲信号,经过由LM324构成的放大电路将脉冲信号放大整形,传送至ST12C5A60S2单片机进行信号计算处理,最后将数据结果送到数码管进行显示。

由此来对人体心率的数据进行测量。

三、硬件电路与程序设计

3.1硬件电路设计

3.1.1控制器ST12C5A60S2

3.1.2信号采集电路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物质在一定波长处的吸光度和他的浓度成正比。

当恒定波长的光照射到人体组织上时,通过人体组织吸收,反射衰减后,测量到的光强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被照射部位组织的结构特征。

脉搏主要由人体动脉舒张和收缩产生,在人体之间组织中的动脉成分含量高,而且指尖厚度相对其他人体组织而言比较薄,透过手指后检测到的光强相对较大,因此光电式脉搏传感器的测量部位通常在人体的指尖。

手指组织可分为皮肤、肌肉、骨骼等非学业组织,其中非学业组织的光吸收量是恒定的,而在血液中,静脉血的搏动相对动脉血是十分微弱的,可以忽略。

因此可以认为光透过手指后的变化仅由动脉血的充盈而引起的,那么在恒定的波长的光源照射下,通过检测透过手指的光强将可以间接测量到人体的脉搏信号。

图3.1.2是脉搏信号的采样电路,U3是红外发射和接受装置,由于红外发射二极管中的电流越大,发射角度越小,产生的发射强度就越大,所以对R21组织的选取要求较高。

R21选择270Ω同时也是基于红外接收三极管感应红外光灵敏度考虑的。

R21过大,通过红外发射二极管的电流偏小,红外接收三极管无法区别有脉搏和无脉搏时的信号。

反之,当R21过小,通过的电流偏大,红外接收三极管也不能当手指离开传感器或检测到较强的干扰光线时,输入端的直流电压会出现很大变化,为了使它不致泄露U2B输入端而造成错误指示,用C8,C9串联组成的双极性耦合电容把他隔断。

当手指处于测量位置时,会出现二种情况:

一时无脉期i。

虽然手指遮挡了红外发射二极管发着的红外光,但是由于红外接收三极管中存在暗流,会造成输出电压略低。

而是有脉期。

当有跳动的脉搏时,血脉使手指透光性变差,红外接收三极管中的暗电流减小,输出电压上升,当该传感器输出信号的频率很低,如当脉搏只有为50次/分钟时,只有0.78Hz,200次/分钟时也只有3.3Hz,因此信号首先经R22、C10滤波滤除高频干扰,再由耦合电容C8、C9加到线性放大输入端。

图3.1.2脉搏信号的采样电路

3.1.3信号放大整形电路

本放大电路采用LM324芯片,LM324是四运放集成电路,它采用14脚双列直插塑料封装,他的内部包含四组是完全相同的运算放大器,除电源公用外,四组运放相互独立。

每组运算刚大气可用图3.1.3

(1)所示的符号来表示,他有5个引出脚,其中“+”“-”为两个信号输入端,“V+”“V-”为正负电源端,“Vo”为输出端。

连个信号输入端中,Vi+为同相输入端,表示运放输出端Vo的信号与该输入端点的相位相同。

LM324的引脚排列可见图3.1.3

(2)

图3.1.3

(1)图3.1.3

(2)

按题目要求来设计低通放大器,如图3.1.3(3)所示,截止频率由R4、C2决定,运放U2B将信号放大,放大倍数由R3和R4的比值决定。

图3.1.3(3)低通放大电路

根据一阶有缘滤波电路的传递函数,可得:

Gainofeachstage=1+Rf/Ri=1+510K/5.1K=101

CutoffFrequency=1/2πRfCf=3.16Hz

3.1.4单片机处理电路

运用了单片机作为核心元件,在这里运用单片机能更快更准确的对数据进行运算,而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程,所用外围元件少,轻巧省电,故障率低。

3.1.5数码显示电路

本设计的现实采用LED数码管动态扫描来显示。

两个4位一体的共阳极LED数码管组成8位显示,其中0、1两位显示测量中的时间,3、4两位显示测量中的脉搏次数,6、7位用来显示上次测量的数据局。

单片机P0扣控制显示自行,P2扣控制显示字位

3.2软件程序设计

3.2.1主程序流程

系统主程序控制单片机系统按预定的方法运行,它是单片机系统程序的框架。

系统上电后,对系统进行初始化。

初始化程序主要完成对单片机内专用寄存器、定时器工作方式及各端口的工作状态的设定。

系统初始化后,进行定时器中断、外部中断、显示等工作,不同的外部硬件控制不同的子程序。

3.2.2定时器中断程序流程

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由一分钟计时、按键检测、有无测试信号判断等布恩组成。

当定时器中断开始执行后,对一分钟开始计时,1秒计时到之后继续检测下一秒,知道60秒到了再停止并保存测得的的脉搏次数。

同时可以对按键进行检测,只要复位测试值就可以重新开始测试。

主要完成一分钟的定时功能和保存测得的脉搏次数。

3.2.3INT中断程序流程

外部中断服务成寻完成对外部信号的测量和计算。

外部中断采用边沿触发的方式,当处于测量状态时候,来一个脉冲脉搏次数就加一,由单片机内部定时器控制一分钟,累加得出一分钟内的脉搏次数。

3.2.4显示程序流程

显示程序包括显示上次的脉搏次数,本次测量中的时间和脉搏的次数。

从中断程序中虚的结果后,先显示上次的脉搏次数,经过10ms的延时后再显示测试中的脉搏次数,在经过10ms的延时显示测试中的时间。

四、系统测试结果分析

1.测试使用的仪器设备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设备数量

备注

示波器

GDS-1602

1

信号发生器

2

毫伏表

1

直流稳压电源

1

万用表

UNI-UT39A

1

2.测试方法

通过直流稳压电源给整个电路供电,并利用示波器检测红外传感检测信号;经过电路本身运放放大电路,再次利用示波器检测最终放大信号。

3.测试数据

输入信号:

1.3Hz

输入电压:

>10mV

输出

电压

1.25V

3.05V

1.53V

3.07V

1.58V

3.13V

1.21V

3.02V

1.24V

3.43V

数码管显示脉搏次数

79次

输入信号:

1.8Hz

输入电压:

>10mV

输出

电压

1.43V

3.01V

1.22V

3.31V

1.18V

3.58V

1.22V

3.42V

1.47V

3.61V

数码管脉搏显示次数

109次

4.测试结果分析

本系统组装完成,测试没有达标。

经测试分析,红外传感器所采集信号没有达到初步预测结果。

后利用信号发生器在信号输入端输入不同频率,10mV以上信号,结果在输出端显示较理想波形,在数码管上显示出合理脉搏数。

五、心得体会

本次设计我们主要运用了51单片机实现了对脉搏的测量。

由光电传感器采集到脉冲信号,经过信号的放大,滤波和整形电路将输出的信号通过单片机的外部中断获取并最终在数码管上显示。

利用大年纪自身的定时中断,外部中断、计数等功能,不仅能显示出此脉搏测量的次数,还能自动储存这个数据。

我们这次设计的测量仪系统实现简单、功能稳定、使用方便、应用广泛,具有实际意义。

这次的设计使我受益匪浅。

在摸索该如何设计电路使之实现所需功能的过程中,特别有趣,培养了我的设计思维,增加了实际操作能力。

我觉得以后更要加强这方面的设计,提高自己的能力.我觉得自己的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强了.在课程设计中自己动脑子解决遇到的问题,书本上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这巩固和深化了自己的知识结构。

这次实习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应用自己所学知识的机会,从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到对电路的设计对电路定位的再到最后电路的成型,都对我所学的知识进行了检验。

可以说,本次设计有苦也有甜。

设计思路是最重要的,只要你的设计思路是成功的,那你的设计已经成功了一半。

因此我们应该在设计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我们要熟练地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这样才能对试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

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要设计一个成功的电路,必须要有耐心,要有坚持的毅力。

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在以后的项目中做的更好。

六、参考资料

[1]欧阳俊,谢定等.基于BL-410的指端脉搏波采集系统应用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4,第11卷第2期,2—4.

[2]韩文波,曹维国,张精慧.光电式脉搏波监测系统[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1999,第22卷第4期,2.

[3]朱国富,廖明涛,王博亮.袖珍式脉搏波测量仪[J].电子技术应用,1998,第1期,1—3.

[4]刘云丽,徐可欣等.微功耗光电式脉搏测量仪[J].电子测量技术,2005,第2期,2—5.

[5]程咏梅,夏雅琴,尚岚.人体脉搏波信号检测系统[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第25卷第5期,1—3.

[6]刘文,杨欣,张铠麟.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指脉检测系统的研究[J].医疗装备,2005,第9期,2—14.

[7]郁道银,谈恒英.工程光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11月,279—281.

[8]张福学.传感器应用及其电路精选(下册)[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22—134.

七、附录1:

硬件设计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