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860089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

《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煤矿水灾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doc

**煤矿水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水害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矿井主要水害类型:

矿井水害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由于我工作面1、大气降水量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2、井田范围内目前没有生产矿井及老窑,因此不会发生废弃矿沉积水。

3、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地表水体对矿井充水没有危害。

4、矿井充水的含水层,4#煤顶板砂岩(K5),浅灰色含粗砂岩0-13.2米。

故本工作面主要水害类型是矿井充水的含水层水,通过断层或其它地质构造导入井下对我工作面安全生产造成威胁。

1.2危害程度分析:

受水害威胁地点的隐患分析如下:

①、汛期地表积水:

在汛期降雨期间一旦通过断层或其它方式溃入井下,对矿井造成威胁。

②、含水层压力水:

含水层水一旦通过断层或其它方式导入井下,造成透水,从而对矿井造成威胁。

2、救援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①、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受困人员和救援人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②、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③、防止事故扩大优先。

④、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

⑤、受水害威胁的人员应急避险并采取自救的原则:

迅速避开水头冲击,防止冲倒,沿避水灾路线迅速避灾,避灾路线遭破坏不能通过时,迅速进入较高位置避灾,等待救援。

2.6根据水害性质和大小采取逐级撤离的原则。

3、组织机构及职责

为搞好矿井水灾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项目部井成立井下突水事故应急抢险救灾指挥部,指挥部设在项目部调度室,以便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a、①、由项目经理担任总指挥,由技术副经理任副总指挥,相关专业负责人、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形成完整的应急救援管理体系,明确指挥部成员及相关单位负责人的具体职责及应急处理工作任务。

②、项目部经理是处理灾害的全权指挥者,负责事故状态下抢险救灾的全面领导工作。

③、技术副经理是协助经理处理灾害的第一助手,在经理领导下,组织制定灾害处理方案、措施,并进行调度指挥。

④、指挥部应根据制定的方案和措施,分工负责,立即组织救灾人员、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须的设备、材料,组织方案和措施的实施。

⑤、安全副经理根据制定的方案和措施及抢险救灾计划,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规定,立即核实井下人员,严格控制入井人数,对抢险救灾人员签发专用的入井特别许可证,并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的监督,督察方案和措施的落实情况。

⑥、机电副经理负责工作面内停送电工作,确定各泵房的排水能力,供电能力是否满足要求,检查设备运行是完好,及时抢修或安装排水、供电、通风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转。

制定临时排水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指导,并负责全矿井上下应急供电工作,如在夜间则负责现场照明工作。

⑦、调度主任及调度员负责将事故情况立即报告经理、技术副经理及其它领导和有关部门,及时下达经理命令,随时调度抢险救灾人员,保障通往灾区抢险救灾与调度室通讯畅通,并按照指挥部的命令有效指挥和向上级汇报

⑧、技术室负责组织防治水办公室人员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分析出水原因,可能造成的影响和灾害,提供矿井有关资源开采和水文地质方面的基础资料,协助技术副经理制订抢险方案和措施,清查现有防排水设备、材料的能力、状态,与通巷工区共同分析事故现场通风情况,制定临时通风措施,并根据经理和技术副经理的命令完成所分配的临时工作任务。

⑨、通风部负责按照总指挥、副总指挥的命令负责保证井下正常通风,必要时改变矿井通风方式,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

⑩、生产副经理根据经理命令,负责相关的抢险工作任务。

b、①、矿山救护队长根据方案和措施规定,组织进行灾区遇难人员的救援和灾害处理。

②、保卫科长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护矿井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井,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确保救灾工作的有序开展。

③、综合科、物业负责遇难人员的妥善安置和救灾人员的住宿交通以及其它生活事宜。

3.2防治水办公室设在技术室:

主 任:

技术副经理

成 员:

技术室地测防治水专业相关人员

职 责:

负责出水地点的观测、预报、防治水措施编制,矿井通水量观测,出水地点观测,抗水救灾预案编制、落实。

3.3同时成立抢险救灾物资供应组、抗灾救护组,抢险医疗组、抗灾三防组、井下通讯组、钻探组、安全监察组、各组人员组成每个队不少于10人,职责如下:

3.3.1物资供应组:

由计划经营科、财务科人员组成,由财务科长任组长。

职责:

木料一车、黄土10车、麻袋、草袋各150条、铁锹50把、雨衣20套。

在接到命令后10分钟内将所需物资运到主井口。

3.3.2抗灾三防组:

由机电部相关人员组成,由机电副矿长、机电部长担任。

职责:

负责主要水仓泵房的排水工作,当接到指挥部命令后,安排人员必须在10分钟内开启主要水仓的水泵,且井上下各变电所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

3.3.3抗灾救护组:

由救护队队员组成,由矿山救护队队长担任组长。

职责:

负责救护各种情况下受水威胁的人员,迅速将人员撤离水患地点。

组织救护队员统一着井下救护服装整齐救护所需设备,接到命令后立即组织人员在副井口待命。

到过出水地点后,配合气体监测人员对巷道内的风流进行监测,确定出水点有无有害气体溢出。

如有异常,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并撤出所有受水患威胁地点人员。

同时各单位兼职救护队全体集结后由救护队统一指挥参加救灾工作。

3.3.4抢险医疗组:

调度室主任任组长

职责:

负责救助各种情况下的伤病员,安排救护车辆,备齐各类救护器材、物品、药品等,组织医护人员统一着井下防护服、带齐救护用的器材、物品、药品,随救护队员下井。

3.3.5救灾抢险组

由生产副经理任组长,生产工区主要负责人组成。

职责:

负责临时性抢险工程的施工,听从指挥部的命令,随时准备参加抢险有关工程施工。

3.3.6通讯抢险组

由调度室主任任组长,由机电线路维修人员组成。

职丙:

确保井下出水地点及地面相关地点的通讯系统正常,随时准备接受应急通讯任务。

3.3.7钻探组

探水队长为组长

职责:

由组长组织探水队员为被堵保人员打钻供风和打钻放水工作,负责各类钻探任务的施工。

3.3.8安全监察组

由安全副经理任组长,安全监察部相关管理人员为成员。

职责:

组织人员前往相关地点检查、督察,对水患地点安全状况全面负责,并落实升、下井人员名单。

4.0预防与预警

4.1采掘工作面水灾预兆:

4.1.1“挂汗”:

积水区的水,在自身压力的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在采掘工作面的煤岩壁上聚集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叫“挂汗”。

仔细观测新暴露的煤壁表面,若潮湿则是透水预兆。

4.1.2“挂红”:

矿井水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面时,会出现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

挂红是一种出水信号。

4.1.3“水叫”:

含水层或积水区的高压水,向煤岩裂隙挤压时,与两壁摩擦会发出“嘶嘶”的叫声,这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它水源已经接近了。

若是煤岩掘进,则透水即将发生。

4.1.4空气变冷:

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骤然下降,煤壁发凉,人进入采掘工作面有凉爽、阴冷的感觉。

4.1.5出现雾气:

当采掘工作面气温较高时,从煤壁渗出的积水,就会被蒸发而形成雾气。

4.2为了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防止井下出现突水事故,编制了同煤浙能麻家梁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下防突水措施如下:

4.2.1针对主要含水层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及时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

当井巷穿过含水层时,应详细观测并描述其产状、厚度、岩性、构造、裂隙或岩溶的发育与充填情况、揭露点的位置及标高。

4.2.2根据揭露含水层的情况,提前对含水层出水量进行预测、预报,并制定相应的“探、排”防治措施。

4.2.3对可能进水的边界要留设必要的防(隔)水煤柱。

疏水降压开采时,必须将水压降到安全值以下方能安全开采。

4.2.4防治水的根本对策是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坚持不探明、放净、不回采。

必须认真核实图纸资料,弄清积水范围和水量,查明最洼、最高点的位置和标高,严格按规定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进行超前探放水,确保实现安全生产。

探放水钻孔的布设应以透积水区的最低洼点为主,透两侧为辅,边探放水边监测水压、水量的变化,切实掌握积水水位下降的速度及其有效探放水范围。

发现积水水位下降缓慢或只放不降等异常,必须查找原因,对另有水源补给者,必须先封堵水源,然后进行放水,对有可能存在的孤立区或滞留区应通过分析补打钻处理。

4.2.5做好基础工作,提前预测预报,加强探测,提前布置做好防治水工程。

4.2.6下山掘进头,必须备好水泵,保证出现涌水时排出,以免影响生产。

4.2.7对井下大巷水沟及时清挖,保证畅通,中央和采区水仓雨季前全部清挖一遍,以确保水仓的有效容积。

5.0信息报告程序

5.1接警:

工作面井发生重大水灾害事故后,事故单位及现场人员要立即向调度室汇报,汇报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类别、时间、地点、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现场的简要情况。

5.2应急情况

5.2.1调度室接到报告后,要迅速向有关领导报告,并迅速成立抢险救灾指挥部,根据领导指示及时通知有关职能部门,并同时向区煤炭局调度室汇报。

5.2.2井下发生水灾害或地表发生向井下溃水时,现场班组长(作业人员)必须组织现场人员按照避水灾路线指向牌撤到安全地点,直到地面。

在矿井救援人员到达前,积极组织现场人员进行自救和互救。

5.2.3经理、技术副经理及抢险救灾指挥部其它成员在接到事故通知后,必须立即到达矿井调度室研究制定抢险救灾方案、措施指挥现场救灾。

5.2.4总指挥决定启动矿井水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后,立即向调度室下达预案命令。

6.0应急处置

6.1救援行动

6.1.1发生水灾事故后,要抢救人员为主,同时采取疏排降水措施,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在救灾过程中必须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工作,有序抢险,忙中不乱。

被困人员应有组织的利用好个体防护及器材等,利用排水设备立即抗灾自救,尽可能利用各类管路加强通风、排水、自救,并不断的向外施发求救信号,若是狭小的空间尽可能减少空间的损失、体力损失,等待救援。

在现场采用自救互救相结合的原则,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人员应积极组织抢救,并迅速组织遇险人员撤离,防止事故扩大。

在事故抢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确保救治人员的安全,严防抢救过程中发生事故。

人员在撤离过程中要沉着冷静,不要心慌,由职务较高的人员指挥,按规定的避灾路线向上水平撤离。

认清来水方向,特殊情况撤离路线被水封堵时,尽量往巷道高处撤离。

尽量在进风巷道中行走,防止突水时夹带有害气体,水中含有有害气体时要立即带好自救器。

6.1.2调度室接到电话后,调度员要按照指挥系统图立即向经理、技术副经理及抢险救灾指挥部其它人员汇报,并通知救护队、医院各个抢险队准备好救灾物资,组织好救灾人员。

当日值班领导在矿长未到前要根据情况,及时通知受水威胁人员,按避灾路线撤离灾区,及时通知井下有关泵房,尽全力抢排,如管路不足时,可将供风管路和供水管改为排水管路。

6.1.3经理、技术副经理及抢险救灾指挥部其它人员在接到事故通知后,必须立即到达矿井调度室研究抢险救灾方案、措施,指挥现场救灾。

6.1.4抢险救灾方案、措施制定后,抢险救灾指挥部及其领导必须按照各自职责分工,组织人员及设备和物资到达指定岗位或现场,对事故进行救援。

6.1.5发生水灾事故后,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保证井下主泵房不被淹没,当有大量泥沙威胁时,待深部人员全部撤离后,可将泥沙引入深部巷道。

6.1.6技术室组织防治水人员查清出水点的情况,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分析出水原因,可能造成的影响和灾害,听从指挥部应急指挥。

6.2与本预案相关的保障措施

6.2.1防止水灾事故扩大的措施:

①、迅速查清出水点的情况,尽量采用堵、泄、排等手段,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

②、利用黄泥袋等材料采取砌筑挡水墙等方法,保护排水设备不被淹没。

③、加强水量、水位的观测,并分析水质,确定水源,以便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处理。

④、泵房司机、变电所配电工应坚守工作岗位,在未接到通知前禁止擅自脱离岗位。

6.2.2水灾事故发生后,要严格管理上、下井人员的人数,井口信息站、矿井灯房,要根据灯架、自救器、人员入井考勤系统查清上、下井人员单位、姓名、人数,及时汇报矿井调度室。

在救灾过程中没有下井特别许可证的人员严禁下井。

6.2.3救灾过程中,参加救灾的人员要严格按规程操作,注意自主保安和相互保安,要严格控制井下救灾人员的数量,预防造成新的事故。

6.3扩大应急

本预案不能满足现场有效救灾时,指挥部要向兄弟单位求援。

6.4应急恢复

全部受伤、受困人员救出后,要清点现场人数,救援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6.5应急结束

6.5.1总指挥下达应急结束命令,事故抢救人员返回单位。

6.5.2由技术副经理、技术室、安全监察部组成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向县局汇报。

7.0应急物质准备

见附表1、应急物资材料供应一览表

物质名称

单位

数量

装载机

2

130汽车、越野车

2

40KW水泵

3

4寸水管

1000

风机

5

风筒

800

60

60

红砖

m2

300

水泥

20

砂子

m2

100

黄士

m2

200

沙袋

100

木板

m2

100

坑木

m2

100

瓦检仪

12

电缆(50mm2)

m

1000

救生衣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