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86032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doc

《浅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doc

浅谈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

摘要:

人类社会在快速发展进步的同时,教育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完善。

笔者认为,不管教育体制如何的改革完善,教育始终都应该形成一个体系,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而这个“体系”的构建又有三个基本要素,那就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互相促进、彼此制约的,无轻重主次之分,更是缺一不可。

关键词: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ABriefCommentontheRelationamongEducationofFamily,SchoolandSocialEducation

ShiXiaoqian

(XianyangMiddleSchool,Xianyang,Shannxi,712000)

Abstract:

Withrapiddevelopmentofthesociety,theeducationalsystemisbeingreformedperfectly.However,theauthorthinkstheeducationshouldbeacompletesystemsothateducationalaimscanbeachieved.Andthis“system”alsoshouldhavethreebasicelements;thatis,educationoffamily,educationinschoolandsocialeducation,whicharecloselyassociated.

Keywords:

EducationofFamily;SchoolEducation;SocialEducation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从“年轻一代身心发展……”可以看出:

教育任务的完成,不能单靠学校教育,检验教育是否成功也不能单纯地考核学校教育的成败。

《汉语词典》上对于“教育”一词也有解释:

“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因为“新生一代”的整个成长过程伴随着教育的“整个过程”,因此说教育的成功需要一个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构建又需要三个基本要素: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笔者浅见:

三者之间彼此联系,互相制约,缺一不可。

1.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成功的基石

19世纪德国教育家富禄贝尔有句名言:

“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操纵在掌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手中。

”由此我们更坚信了:

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学生的启蒙学校,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

但是这一层面的教育意义往往被人们忽视,不加理睬。

1.1家长的教育理念能左右孩子的成长试想:

把送子女入学单纯地认为是完成任务的家长,与把子女受教育视为人生中头等大事对待的家长相比,孩子的将来可想而知。

所以,对孩子受教育的认识不同,直接导致孩子接受教育的心态不一样,进而导致孩子身上形成的压力不同,学习的积极性相差悬殊,最终产生的结果迥异,也使以后的学校教育面临的难易程度截然不同。

1.2家长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发展一部分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是“家长专政”,对任何事物的态度和取舍从不考虑子女的感受,独断专行,进而导致了孩子的沉默寡言或胆怯心理;一部分家长采用“放羊式”,任何事都听之任之,任其发展,长此以往,培养了子女“易纵难收”的性格,等到发觉不对劲,想采取措施时,为时已晚;还有一部分家长运用“包揽式”,什么事由他们拿主意,子女只管听话,时日多了,孩子就成了“机器人”,走上社会,就变成了“迷途的羔羊”。

凡此种种,间接造成了学校教育的压力。

1.3亲情教育制约着孩子的再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氛围、家庭的完整性、家长的生活方式以及家人之间的关系,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对再教育的接收态度,也必将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成效,进而加重社会教育的负担。

2.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水平提高的关键

成功的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向更高水平提升的根本保障,同时为全民教育水平的提升夯实了根基。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呼声日益高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已转为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从而突现了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表明了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系列关键作用。

2.1学校的规模影响着学生的就学率改革开放的全面铺开和不断深入,需要越来越多各个领域的有用人才,而学校的规模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

学校规模的大小直接制约了人才的培养,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牵动的则是家庭和社会。

没有个体家庭的资金注入,没有社会政策的协调和统一规划,想实现“科技强国”,无异于“纸上谈兵”。

2.2表现在教师的业务水平左右着学生的知识层次“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这是人们对教师的公众评价,但是他们的业务水平如果不高,综合能力如果不够强,不能接受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再辛勤也不可能浇开健康美丽的“花朵”。

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受影响的是学生,牵动的是家庭和社会。

2.3学校的管理造就了学生的处世哲学关于教育的定义,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一些人士都有自己的“语录”。

孔子: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鲁迅:

“教育是要立人。

”。

“学习先学德”这是任何时期教育的目标精髓。

如果教师没有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去抓,学校没有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换句话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没有做到这一点的学校教育,它终结的是家庭教育,损及的是社会教育,祸及的是整个社会和国家。

3.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成功的保障

全球科技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打造“教育强国”的形势日趋严峻。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社会教育的有效作用却没有得以充分发挥,其监督机制尚待完善。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3.1过分强调教育质量,没有充分发挥社会监督机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身处的大环境令人担忧:

赢利性娱乐场所、黑网吧等充斥着社会的角落,诱惑吞噬学童,使他们坠入其中,难以自拔。

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3.2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安全措施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无牌照出租屋的充斥和高速行驶的机动车辆以及由此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和社会公德问题等因素给就学的孩子带来了严重的安全威胁和负面影响,进而给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加之校门外社会闲散劳动力的增多和不法分子的肆意妄为,无牌无证的餐饮部、小商品店的卫生、质量问题,又构成了危及学生身心安全的一大隐患。

4结束语

以上表明,要实现全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培养综合素质过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作保障”的“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根本目的;才能完全发挥出“教育”的真正威力。

参考文献

[1]周勇.论德育教育的叙事方式[J].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