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有害成分真题精选.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862231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中有害成分真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食品中有害成分真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食品中有害成分真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食品中有害成分真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食品中有害成分真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中有害成分真题精选.docx

《食品中有害成分真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中有害成分真题精选.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食品中有害成分真题精选.docx

食品中有害成分真题精选

  [单项选择题]

  1、当人食用了金龟豆后,由于金龟豆中的今可豆氨酸与()结构相似,干扰了其在体内的代谢而使人得今龟豆病。

  A.异亮氨酸

  B.赖氨酸

  C.胱氨酸

  D.半胱氨酸

  参考答案:

C

  [填空题]2食品中兽药残留

  参考答案:

食品中兽药残留是指既包括原药,也包括原药在动物体内的代谢产物,另外,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与内源大分子共价结合产物称为结合残留。

  [填空题]3食品中抗营养素的有害性?

  参考答案:

  

(1)植酸植酸既可与钙、铁、镁、锌等金属离子产生不溶性化合物,使金属离子的有效性降低;植酸盐也可与蛋白质类形成配合物,使金属离子更加不易利用。

  

(2)草酸食用含草酸含量较多的食品有造成尿道结石的危险,使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生物有效性降低。

  (3)多酚类化合物多酚类对必需金属元素的配合作用,以及对蛋白质及酶的配合沉淀作用。

多酚类在还原其他氧化物、脱氧或清除自由基的同时,本身被氧化成高氧化态如醌型结构形式或自由基形式。

这种醌型结构形式或自由基形式非常不稳定,从而引起其他成分的氧化或产生新的自由基。

  (4)消化酶抑制剂消化酶抑制剂的存在抑制了人体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甚至危及人体的健康,如食用生豆或加热不完全的豆制品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

  [填空题]4列举几种包装材料对食品的污染?

  参考答案:

  

(1)塑料:

聚氯乙稀本身无毒,但氯乙烯单体和降解产物有一定毒性,且聚氯乙稀在高温和紫外线照射下促使其降解,能引起肝血管瘤。

脲醛和三聚氰胺甲醛塑料如果在制造过程中因反应不完全,常有大量游离甲醛存在,而且此种塑料遇高温或酸性溶液可能分解,有甲醛和酚游离出来。

甲醛是一种细胞的原浆毒,动物经口摄入甲醛,肝脏可出现灶性肝细胞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

  

(2)陶器、瓷器:

表面涂覆的陶釉或瓷釉称为釉药,其主要成分是各种金属盐类,如铅盐、镉盐。

同食品长期接触容易溶入食品中,使使用者中毒。

  (3)包装纸:

应该不用荧光增白剂处理,若为再生纸则存在细菌污染和回收废品纸张中有毒化学物质残留污染,浸蜡包装纸中石蜡和多环芳烃化合物也可能污染食品。

  (4)易拉罐:

铝合金易拉罐中有害金属元素如

  Pb、Cd、Cr和Sn可能溶入食品中危害人体健康。

  [填空题]5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机理及危害?

  参考答案:

丙烯酰胺主要通过美拉德反应产生,可能涉及的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肪以及其它含量相对较少的食物成分。

  氨基酸与还原糖反应产生二羰基化合物,后者与氨基酸经过几步反应产生丙烯醛,丙烯醛氧化产生丙烯酸,丙烯酸和氨或氨基酸反应形成丙烯酰胺。

产生途径如下所述:

  

(1)氨基酸在高温下热裂解,其裂解产物与还原糖反应产生丙烯酰胺;

  

(2)美拉德反应的初始反应产物,N-葡萄糖苷在丙烯酰胺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3)α-二羰基化合物与氨基酸反应释放出丙烯酰胺;

  (4)Strecker降解反应有利于丙烯酰胺形成,因为该反应释放出一些醛类;

  (5)自由基也可能影响丙烯酰胺的形成;

  (6)以聚丙烯酰胺塑料为食品包装材料的单体迁出,食品加工用水中絮凝剂的单体迁移等。

  丙烯酰胺的危害:

丙烯酰胺单体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引起动物致畸、致癌。

丙烯酰胺进入人体之后,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分子环氧丙酰胺,此化合物能与细胞中RNA发生反应,并破坏染色体结构,从而导致细胞死亡或病变为癌细胞。

丙烯酰胺可通过未破损的皮肤、黏膜、肺和消化道吸收入人体,分布于体液中。

丙烯酰胺的毒性特点是在体内有一定的蓄积效应,并具有神经毒性效果,主要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小脑功能障碍,损坏神经系统。

丙烯酰胺甚至还可能使人瘫痪。

  [填空题]6食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亚硝胺来源与危害?

  参考答案:

来源:

  

(1)硝酸盐、亚硝酸盐、亚硝胺存在于腌制食品中。

咸菜,咸肉,酸菜等都含有亚硝酸盐。

亚硝胺是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再与胺结合而成的产物,而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均广泛存在于腌酸菜、咸菜、咸鱼、咸肉、烟熏食物中。

  

(2)蔬菜中含有较多硝酸盐类,煮熟后放置过久,在细菌酶作用下,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与胃内蛋白质分解的产物相作用,形成致癌的亚硝胺。

  (3)加工的需要,如腌制品、亚硝酸盐作为发色剂的应用,施肥过度由土壤中转移到作物源食物中。

危害:

  

(1)硝酸盐破坏血液带氧的机能,使得身体部分组织缺氧。

硝酸盐有80%来自蔬菜。

由于进入人体后的硝酸盐可被微生物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可诱发人体胃癌、肝癌、食道癌等疾病。

  

(2)口服亚硝酸盐10分钟至3小时后,会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疲乏、黏膜紫绀等症状。

严重者出现意识丧失、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高剂量的亚硝酸盐存在时,由于高铁血红蛋白形成速度超过还原速度,高铁血红蛋白积累增多,血红蛋白的携氧和释氧能力下降,当体内高铁血红蛋白浓度达到20~40%时就会出现全身组织缺血等症状,如果高铁血红蛋白达到70%以上就可致死。

  (3)亚硝胺有强烈肝毒性会引起肝炎、肝硬化、且会引起口腔癌、食道癌、鼻癌、气管癌、肺癌、肝癌及胰脏癌等。

食物中的亚硝胺,最主要会引起肠胃道及肝脏的癌症。

  [填空题]7烧烤、油炸及烟熏等加工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成分的有害性?

  参考答案:

  

(1)油脂自动氧化产物:

脂肪的自动氧化产物对蛋白质有沉淀作用,已经证实它能抑制琥珀酸脱氢酶、唾液淀粉酶、马铃薯淀粉酶等酶活性。

  

(2)油脂的加热产物:

油脂在高温情况下会有聚合作用,不仅使油脂的物理性能发生了变化,如黏度上升、折射率改变、变色等,而且会产生一些有毒成分。

  (3)多氯联苯:

由于高度稳定性和在脂肪中的高溶解度,它能在食物中积累,进入人体后主要在人体的脂肪组织及各种脏器中蓄积。

  (4)苯并芘:

苯并芘等多环芳烃化合物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均可被人体吸收,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能引起胃癌、肺癌及皮肤癌等癌症。

  (5)杂环胺类:

是在加工和烹调过程中由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热解产生的一类化合物。

具有致癌和致突变等作用。

  (6)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单体是一种有毒的化学物质,引起动物致畸、致癌。

  丙烯酰胺进入人体之后,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分子环氧丙酰胺,此化合物能与细胞中RNA发生反应,并破坏染色体结构,从而导致细胞死亡或病变为癌细胞。

  丙烯酰胺可通过未破损的皮肤、黏膜、肺和消化道吸收入人体,分布于体液中。

丙烯酰胺的毒性特点是在体内有一定的蓄积效应,并具有神经毒性效果,主要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小脑功能障碍,损坏神经系统。

丙烯酰胺甚至还可能使人瘫痪。

  [填空题]8食品中氯丙醇及危害?

  参考答案:

氯丙醇是甘油上的羟基被氯取代1至2个所产生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因其取代数和位置的不同形成4种氯丙醇化合物。

天然食物中几乎不含氯丙醇,但随着应用HCl水解蛋白质,就产生了氯丙醇。

当用浓盐酸水解动、植物蛋白时,在原料植物与动物蛋白中有脂质,当三酰甘油酯和甘油磷脂类在浓盐酸中,会发生水解反应产生氯丙醇。

另外,某些材料为单体制成的环氧树脂已广泛地应用在作涂料、黏结剂以及乙烯树脂的稳定剂,环氧树脂又是目前食品工业中的主要包装材料之一,它可水解为3-氯丙醇,因而氯丙醇从包装材料到水溶液的转移已成为氯丙醇的另一大类来源。

  氯丙醇能够使精子减少和精子活性降低,并有抑制雄性激素生成的作用,使生殖能力减弱,且具有潜在致癌、抑制男子精子形成和肾脏毒性。

  [填空题]9食物过敏源的特点?

  参考答案:

  

(1)多数食物都可引起过敏性疾病,如小儿常见的食物过敏原有牛奶、鸡蛋、大豆等。

  

(2)食物中仅部分成分具致敏原性,如鸡蛋中蛋黄含有相当少的过敏原,在蛋清中只有卵清蛋白、伴清蛋白和卵黏蛋白为主要的过敏原。

  (3)食物过敏原的可变性,如加热可使得一些次要过敏原的过敏原性降低,但主要的过敏原一般都对热不甚敏感,有些还会增加。

  (4)食物间存在交叉反应性,如许多蛋白质可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使过敏原有交叉反应性。

  [填空题]10苯并芘污染食品的途径?

  参考答案:

  

(1)环境中苯并芘污染,含碳燃料及有机物的热解的产物,煤、石油、煤焦油、天然气、烟草、木柴等不完全燃烧及化工厂、橡胶厂、沥青、汽车废气、抽烟等都会产生,从而造成污染。

  

(2)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如烟熏和火烤食品,常因油的滴落燃烧造成对食品污染,机油污染,榨油和轧面过程中往往由于机油滴落造成污染。

烘烤中,温度过高,食品中脂类、胆固醇、蛋白质发生热解,经过环化和聚合形成大量的多环芳烃,其中以苯并芘为最多。

  (3)食品在储运过程中,储藏容器的污染,如啤酒常因储存在涂有沥青的酒槽中受到污染。

直接进口的食品,在销售运输过程中受灰尘的污染,也可以使苯并芘升高。

  (4)生物合成,很多细菌、藻类以及高等植物体内都能合成苯并芘。

  [填空题]11如何避免塑料袋作为食品包装物对食品的污染?

  参考答案:

  

(1)聚氯乙烯制品与乙醇乙醚等溶剂接触会析出铅,所以不能用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存放含酒精类食品。

  

(2)聚氯乙烯遇含油食品时其中铅就会溶入食品,所以不要包装含油食品。

  (3)聚氯乙烯塑料使用温度高于50℃时就会有氯化氢气体缓慢析出,这种气体对人体健康有害,所以不能带着这种塑料袋一起加热食品。

  (4)废旧塑料回收再制品,因原料来源复杂难免带有有毒成分,不要包装食品。

  (5)一定要有专用的食品袋,决不可乱用。

  (6)少用或尽量不用塑料袋包装食品。

  [填空题]12蛋白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

  参考答案:

  

(1)互补型:

抑制剂占据靶酶的识别位点与结合部位,并与酶的活性基团形成氢键而封闭靶酶的活性中心。

  

(2)相伴型:

抑制剂分子不占据靶酶的识别位点,而是与酶分子并列“相伴”,并在酶的活性基团形成氢键的同时封锁酶与底物的结合部位。

  (3)覆盖型:

抑制剂以类似线性分子的形式覆盖到靶酶活性中心附近的区域上,从而阻止酶的活性中心与底物接触。

  [填空题]13影响丙烯酰胺形成的因素?

  参考答案:

  

(1)温度:

加工温度需在120℃以上才能产生丙烯酰胺。

  

(2)时间:

加热时间对丙烯酰胺有较大影响。

  (3)碳水化合物:

还原糖的种类对丙烯酰胺产生无重大影响。

  (4)氨基酸:

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单独存在时加热不产生丙烯酰胺,只有当两者同时存在时加热才有丙烯酰胺形成。

  (5)食品含水量:

含水量较高有利于反应物和产物的流动,产生的丙烯酰胺量多。

  [填空题]14有害氨基酸的种类及毒性?

  参考答案:

种类:

  

(1)骨质中毒性化合物,代表性产品有β-氨基丙腈,β-(N-γ-谷氨酸)氨基丙腈等。

  

(2)神经中毒性化合物,代表性产品有α、γ-二氨基-酪酸,β-氰-L-丙氨酸,β-N-乙酰-α、β-二氨基-丙酸,L-高精氨酸等。

  毒性:

有害氨基酸的存在会干扰人体正常氨基酸的代谢。

如金龟豆病是尿道病变的一种,多半是由于把金龟豆作为珍味而食用的人易患此病。

这是由于金龟豆中含有一种今可豆氨酸,可能干扰了胱氨酸的代谢而使人得金龟豆病。

  [填空题]15影响食品中兽药残留的因素?

  参考答案:

  

(1)兽药投放时动物的状态如食前或食后。

  

(2)给药方式如随饲料投喂还是随饮水投喂,是强制投喂还是注射等。

  (3)给药浓度,若给药浓度大,则残留量高;在一般情况下,对兽药有代谢作用的脏器,如肝脏、肾脏,其兽药浓度高。

  (4)休药期长短,进入动物体内的兽药的代谢和排出体外的量是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即兽药在动物体内的浓度是逐渐降低的,一般按规定的休药期给药的动物性食品食用是安全的。

  [填空题]16二噁英化学特性?

  参考答案:

  

(1)热稳定性:

PCDD/Fs极其稳定,仅在温度超过800℃时才会被降解;温度要在1000℃以上才能大量降解。

  

(2)低挥发性:

PCDD/Fs的蒸汽压极低,除了气溶胶颗粒吸附外,大气中分布较少,在地面可以持续存在。

  (3)脂溶性:

PCDD/Fs亲脂性极强,在辛烷/水中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极高,为6左右。

因此,PCDD/Fs可经过脂质在食物链中发生转移及富积。

  (4)环境中稳定性高:

PCDD/Fs对于理化因素和生物降解具有抵抗作用,因而可以在环境中持续存在。

尽管紫外线可以很快破坏PCDD/Fs,然而在大气中PCDD/Fs主要吸附于气溶胶颗粒,可以抵抗紫外线破坏。

一旦进入土壤环境,PCDD/Fs对于理化因素和生物降解具有抵抗作用,平均半衰期为9年。

  [填空题]17金属元素的中毒机制?

  参考答案:

  

(1)金属元素破坏了生物分子活性基团中的功能基。

  

(2)置换了生物分子中必需的金属离子。

金属酶的活性与金属元素有密切的关系,由于不同的金属元素与同一大分子配体的稳定性不同,稳定性常数大的金属元素往往会取代稳定性常数小的金属元素,从而破坏了金属酶的活性。

  (3)改变了生物大分子构象或高级结构。

金属元素不同与它结合的生物大分子构象或高级结构也会不同,从而影响了相应的生物活性。

  [填空题]18杂环胺

  参考答案:

是在食品加工、烹调过程中由于蛋白质、氨基酸热解产生的一类化合物,具有致癌和致突变等作用。

  [填空题]19氯丙醇

  参考答案:

氯丙醇是甘油上的羟基被氯取代1至2个所产生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因其取代数和位置的不同形成4种氯丙醇类化合物,具有雄性激素干扰素活性和潜在致癌毒性。

  [填空题]20有害氨基酸

  参考答案:

有害氨基酸是一些不参与蛋白质合成的稀有氨基酸,如高丝氨酸、今可豆氨酸及5-羟色氨酸等,它们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它们的存在会干扰人体正常氨基酸的代谢。

  [填空题]21渔药

  参考答案:

渔药即渔用药品的简称,它是兽药的一种,渔药大多是人药、畜禽药、农药移植而来,少部分是水产专用药。

  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

  [填空题]22油脂自动氧化

  参考答案:

指在常温常压下与氧气作用产生诸多氧化产物。

  [填空题]23内源性有害成分

  参考答案:

凡是由食物原料包括植物或动物体内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一些成分,如凝集素、皂素、有毒活性肽及毒素等均可统称为内源性有害成分。

  [填空题]24消化酶抑制剂

  参考答案:

消化酶抑制剂主要有胰蛋白酶抑制剂、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和α-淀粉酶抑制剂。

胰蛋白酶抑制剂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又常常合称为蛋白酶抑制剂。

  [填空题]25二噁英

  参考答案:

二噁英通常指具有相似结构和理化特性的一组多氯取代的平面芳烃类化合物,包括75种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和135种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缩写为PCDD/Fs。

  [填空题]26外源凝集素

  参考答案:

外源凝集素又称植物性血细胞凝集素,是一类可使红细胞凝集的非免疫来源的多价糖结合蛋白或蛋白质,能选择性凝集人血中红细胞。

  [填空题]27过敏源

  参考答案:

过敏源是指存在于食品中可以引发人体对食品过敏的免疫反应的物质。

  [单项选择题]

  28、皂苷毒性是指皂苷类成分有()作用。

  A.溶血

  B.麻痹

  C.膜通透性

  D.变性与坏死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29、豆类制品加热不够,会引起中毒,与豆类含有大量的()有一定的关系。

  A.植酸

  B.草酸

  C.抑制剂

  D.凝集素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30、当植酸与蛋白质或与Ca2+、Mg2+结合时,通常生成()溶性的化合物。

  A.水

  B.脂

  C.有机溶剂

  D.酸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31、植酸具有()个可解离的酸质子,可以与大多数的金属离子生成络合物。

  A.11

  B.12

  C.13

  D.14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32、多酚类对蛋白质及酶有配合沉淀作用,与蛋白质的相互结合反应主要通过()和氢键作用。

  A.疏水作用

  B.范德华力

  C.二硫键

  D.盐键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33、凝集素能可逆结合特异性()。

  A.单糖或双糖

  B.单糖或寡糖

  C.双糖或寡糖

  D.寡糖或多糖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34、食用菜豆前不能完全破坏有毒糖苷及相关的酶活性,它们在人体内会产生游离的()。

  A.异硫氰酸盐

  B.过硫氰酸盐

  C.硫氰酸盐

  D.异硫氰酸盐丙酯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35、小麦过敏患者对小麦过敏主要是由于在小肠黏膜上,缺乏分解()蛋白质的特殊酶。

  A.麦胶

  B.麦谷

  C.面筋

  D.麦清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36、食物过敏原是指能引起免疫反应的食物抗原分子,几乎所有的食物过敏原都含有()。

  A.糖类

  B.脂类

  C.蛋白质

  D.矿质元素

  参考答案:

C[单项选择题]

  37、丙烯酰胺为()化合物。

  A.结构复杂的大分子

  B.结构简单的小分子

  C.结构复杂的芳烃

  D.结构简单的芳烃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38、苯并芘是由()个苯环组成的多环芳烃。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苯并芘是由5个苯环构成多环芳烃,是1933年第一次由沥青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致癌烃。

  [单项选择题]

  39、蛋白酶抑制剂的()含量特高。

  A.半胱氨酸

  B.胱氨酸

  C.赖氨酸

  D.谷氨酸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40、当植物源食品中草酸及植酸含量较高时,一些()生物活性就会损失。

  A.生物大分子物质

  B.生物小分子物质

  C.非必需的矿质元素

  D.必需的矿质元素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41、青霉素是(),可与钾、钠、钙、镁等金属形成盐类。

  A.一元碱

  B.二元碱

  C.一元酸

  D.二元酸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42、河豚毒素是豚毒鱼类的一种神经毒素,一般家庭的烹调加热河豚鱼毒素()变化,是食用河豚鱼中毒的主要原因。

  A.几乎无

  B.有一点

  C.有

  D.完全

  参考答案:

A

  [单项选择题]

  43、消费者食入高剂量的有害糖苷类,使()失活。

  A.钙

  B.碘

  C.钾

  D.钠

  参考答案:

B

  [单项选择题]

  44、有毒糖苷的酶促产物具有()作用。

  A.致胃肠不适

  B.致畸

  C.致突变

  D.致甲状腺肿

  参考答案:

D

  [单项选择题]

  45、消费者如食入过量的有害糖苷类,体内糖及()的运转受影响。

  A.钾

  B.钠

  C.钙

  D.镁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46、河豚毒素对紫外线和阳光有强的抵抗能力,经紫外线照射()h后,其毒性无变化。

  A.48

  B.72

  C.96

  D.120

  参考答案:

A

  [填空题]47目前研究较多的海洋肽类毒素有()毒素、()毒素和()毒素。

  参考答案:

海葵;芋螺;蓝藻

  [填空题]48根据凝集素的整体结构分为()、()、()和()。

  参考答案:

部分凝集素;全凝集素;嵌合凝集素;超凝集素

  [填空题]49蛋清中的主要过敏原为()蛋白、()蛋白和()蛋白。

  参考答案:

卵清;伴清;卵黏

  [填空题]50正常情况下,大量的抗原在消化过程中被降解成()、()和(),并被专门细胞以()形式有选择的吸收。

  参考答案:

单糖;氨基酸;低级脂肪酸;无抗原活性

  [填空题]51按来源,食品中有害成分可分为()、()及()和外源性有毒、有害成分及抗营养素。

  参考答案:

内源性有毒;外源性;新产生的

  [填空题]52根据食品中有害成分的结构和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可将食品中有害成分分为()、()和()。

  参考答案:

有毒成分;有害成分;抗营养素

  [填空题]53多酚类化合物根据其结构和生物合成途径分为()、()、()、()及其他。

  参考答案:

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酚酸类

  [填空题]54食用含草酸含量较多的食品有造成()的危险,且使()的生物有效性降低。

  参考答案:

尿道结石;必需的矿质元素

  [填空题]55四环素族抗生素主要包括有()、()和()。

  参考答案:

金霉素;土霉素;四环素

  [填空题]56氯霉素分子中含有()基团,()和()。

  参考答案:

对位硝基苯基;丙二醇;二氯乙酰氨基

  [填空题]57链霉素是()类抗生素的一种,其分子中含有一个()型配基,以()与()或()相结合。

  参考答案:

氨基环醇;环己醇;糖苷键;氨基糖;中性糖

  [填空题]58腹泻性贝类毒素是一类()物质,其化学结构是()或()化合物。

  参考答案:

脂溶性;聚醚;大环内酯

  [填空题]59西加鱼毒是目前()生物产生的主要毒素之一,已分离出的三种西加鱼毒毒素:

  ()毒素、()毒素和()毒素。

  参考答案:

赤潮;西加;刺尾鱼;鹦嘴鱼

  [填空题]60麻痹性贝类毒素是一类对人类生命健康危害最大的海洋()毒素,它是一类()的衍生物,其母体结构为()。

  参考答案:

生物;四氢嘌呤;四氢嘌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