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真题精选.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862416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护理真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医护理真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医护理真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医护理真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医护理真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真题精选.docx

《中医护理真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真题精选.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护理真题精选.docx

中医护理真题精选

  [填空题]1简述乳房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参考答案:

乳房与肾、胃、肝三经以及冲任二脉有密切联系。

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

  [填空题]2何谓七情?

简述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中医学认为人有七情变化,即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和现象所作出的不同情志反映,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使人患病的。

但如果情志过极超出常度,就会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

情志与健康的关系即情志正常,脏器调和;情志异常,内伤脏腑。

  [填空题]3何谓乳核?

其治疗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乳核是指乳房部发生的良性肿块。

以其乳中结核如核卵而得名。

相当于西医所称的乳房纤维腺瘤。

多发生在乳房的外上方,常为单个发病,好发于20~25岁的青年女性。

临床治疗多以手术切除为佳。

  [填空题]4饮食调护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参考答案:

①饮食有节,适时定量。

②合理膳食,不可偏嗜。

③重视脾胃,注意卫生。

④辨证施食,相因相宜。

  [填空题]5何谓疥疮?

其皮损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疥疮是由疥虫侵入皮肤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皮肤病。

皮疹的特点,为针头至米粒大小丘疹或水疱(发于阴囊者,多为绿豆至豌豆大结节),色淡红或正常皮色,多稀疏分布。

也可由于搔抓继发感染而成脓疱,或伴发疖病及湿疮样变,如果长年累月未能治疗,则皮肤可因反复搔抓而发生肥厚、粗糙和色素沉着。

有的在手指间及腕关节屈面可发现隧道,为一白色或浅黑色细纹,稍微弯曲,长为2~3mm。

自觉症状为夜间奇痒,往往影响睡眠。

  [填空题]6叙述康复护理的对象。

  参考答案:

康复护理的对象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4种人群:

残疾者、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的患者、慢性病患者、年老体弱者。

  [填空题]7何谓蛇串疮?

其主要症状特征是什么?

  参考答案:

蛇串疮是一种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如蛇串生、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每因缠腰而发,故又名缠腰火丹,或称火带疮、蛇丹,俗称蝴蝶疮。

本病由成群水疱沿神经排列成带状,故西医称之为带状疱疹。

成群簇集的小水疱沿一侧神经呈带状分布,伴有患病区域神经疼痛为本病的主要症状特征。

  [填空题]8配伍“七情”指什么?

  参考答案:

根据病情需要和用药法度,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称为配伍。

古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七情”。

  [填空题]9何谓湿疮?

  参考答案:

湿疮是一种以渗出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患,相当西医的湿疹,其皮损特点是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有湿润倾向,反复发作,易成慢性。

按病程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类。

  [填空题]10何谓相恶、相反?

  参考答案:

相恶即两药同用,一药能抑制另一药的性能,使其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如黄芩恶干姜,干姜能降低黄芩的清热之功。

  相反即两药合用后,能产生毒性或剧烈的副作用。

如甘草与甘遂合用能产生毒性。

上述配伍关系中,相恶具有相互对抗作用,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可能产生毒性反应或剧烈的副作用,一般应避免使用。

  [填空题]11何谓瘾诊?

其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瘾疹是一种以风团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疾患。

以其时隐时现而得名,俗称风疹块。

西医称本病为荨麻疹。

皮疹常突然成批发生,可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风团,呈鲜红、苍白或正常肤色,边缘清楚,数目不定,可局限,可泛发全身,可融合成大片。

  风团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迅速消退,退后不留痕迹。

时隐时现,反复发作,有时一日可发作多次。

自觉瘙痒剧烈。

  [填空题]12什么是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

  参考答案:

  

(1)

  “十八反”:

甘草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2)

  “十九畏”: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

  以上配伍禁忌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在古今配方中也有同用的情况,如甘遂半夏汤中甘遂与甘草同用,大活络丹中乌头与犀角同用等。

鉴于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尚无明确结论,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所以临床仍须避免盲目配合应用。

  [填空题]13何谓风瘙痒?

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风瘙痒是临床上无原发皮疹而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

在发病过程中常因搔抓而引起抓痕、血痂、苔藓样变等继发性皮疹。

多发于中老年人,尤以老年人多见。

好发于冬季,少数也可发于夏季。

发病部位常不固定,多发于背部或泛发全身。

阵发性剧烈瘙痒为本病的主要特征,常在入睡前,精神刺激、饮食刺激、局部刺激而加剧。

  [填空题]14君药(主药)指什么?

  参考答案:

君药即针对主病、主证或主要病因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主药。

  [填空题]15中医的肾囊、外肾、肾子在西医分别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中医的肾囊相当于西医的阴囊,外肾为阴茎,肾子为睾丸。

  [填空题]16佐药指什么?

  参考答案:

佐药含义有三:

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物发挥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方中某些药物的毒性,或能制约方中某些药物峻烈之性的药物;三是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填空题]17何谓子痈?

  参考答案:

子痈是指发生于肾子(睾丸及附睾)的急、慢性感染性疾患。

子痈分急性子痈和慢性子痈,急性子痈的潜伏期为3~5天。

  [填空题]18何谓中医用药八法?

  参考答案:

八法通常是指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

  [填空题]19何谓精癃?

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临床表现是什么?

  参考答案:

精癃是指精室肥大以排尿困难和尿潴留为主要表现的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前列腺增生症或称前列腺肥大。

多因老年肾气渐衰,中气不足,肺气失宣,痰瘀互结水道,三焦气化失司所致。

临床症状多以排尿困难、尿频、尿潴留和并发症为主要特征。

  [填空题]20简述腧穴的分类。

  参考答案:

人体腧穴很多,大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3类。

  [填空题]21何谓子痰?

  参考答案:

子痰是发生于肾子的慢性化脓性疾病,又称肾漏、穿囊漏。

以其发于肾子,化脓溃破后脓液稀薄如痰而得名。

相当于西医所称的附睾结核。

子痰好发于青、中年人,以20~40岁的人居多。

  更多内容请访问《做题室》微信公众号

  [填空题]22何谓瘿病?

可分为哪几种?

  参考答案:

瘿病是颈前结喉两侧肿大的一类疾病的总称。

一般可分为气瘿、肉瘿、瘿痈、石瘿4种。

  [填空题]23何谓阿是穴?

  参考答案:

阿是穴又称压痛点、天应穴、不定穴等,这类腧穴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

  “阿是”之称,始见于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书中。

  [填空题]24何谓胞宫?

其解剖位置和功能是什么?

  参考答案:

胞宫又名女子胞,是女子重要的内生殖器官。

其位置在带脉以下,小腹正中,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下口连接阴道。

胞宫的功能是排出月经和孕育胎儿。

  [填空题]25腧穴的主治作用有哪些?

  参考答案:

  

(1)近治作用:

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即这些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

  

(2)远治作用:

这是十四经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所属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证,而且能治疗本经循行所涉及的远隔部位的组织、器官、脏腑的病证,甚至具有治疗全身疾患的作用。

  (3)特殊作用:

是指腧穴具有双向性的良性调整作用(简称双向作用)和相对特异性的作用(简称特异作用)。

  [填空题]26中医妇科的常用内治法有哪些?

其妇科疾病的主要病机病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中医妇科的常用内治法有:

①调补脏腑(滋肾补肾、疏肝解肝、健脾和胃)。

②调理气血。

必须根据临床表现,分辨其在气在血,分清其虚、实、寒、热,然后确定其治法。

③解毒杀虫。

妇科疾病的病机概括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督带)损伤三方面。

病因是寒热湿邪、七情内伤、生活失度和体质因素。

  [填空题]27何谓辨证施护?

  参考答案:

辨证施护即从整体观出发,运用中医理论,将四诊所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辨明疾病的病因、病机、病变部位、邪正盛衰等情况,以及各种病变间的关系,判断为何种性质的证,从而制定相应的施护原则与方法。

  [填空题]28何谓正治与正护法?

  参考答案:

正治与正护法又称逆治与逆护法,是指在疾病的本质和现象相一致情况下,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疗护理的一种常用法则。

具体方法有: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填空题]29简述妇女行经期间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妇女在行经期间,血室正开,若调摄不当,邪气易于入侵,所以行经期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①保持清洁,尤其要注意阴部的卫生和月经垫的清洁,行经期间禁止房事、盆浴与游泳。

  ②避免劳累,要防止疲劳过度和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

  ③注意保暖,避免寒凉及涉水淋雨。

④饮食有节,注意合理饮食,忌食生冷辛辣之品。

  ⑤调和情志,保持心情舒畅。

  [填空题]30何谓热因热用?

  参考答案:

热因热用即用热性药物、温热护理法治疗护理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也就是用于真寒假热证。

  [填空题]31简述月经病的定义、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

月经病是指月经的周期、经期、经量、经色、经质发生异常,或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是妇科临床的多发病。

其治疗原则重在治本调经。

治本即消除病因,平衡阴阳;调经是指通过治疗,使月经恢复正常。

  [填空题]32何谓塞因塞用?

  参考答案:

塞因塞用即用补益药物和护理方法治疗护理因虚而闭塞不通的真虚假实证。

  [填空题]33简述中医妇科外治法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①所有外用制剂均消毒后使用。

  ②月经期、妊娠期用及新产后禁止阴道纳药。

  ③患者治疗前应排空尿液,治疗部位先行清洁或消毒。

  ④治疗期间禁止房事、盆浴,患者自用洗具要煮沸消毒。

  ⑤外用药物治疗期间,若出现局部皮肤黏膜过敏,应终止该药治疗,改用其他方法或药物继续治疗。

  [填空题]34何谓寒因寒用?

  参考答案:

寒因寒用即用寒性药物、寒凉护理法治疗护理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真热假寒的病证。

  [填空题]35解释下列名词:

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过少、居经。

  参考答案:

月经先期:

是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天一行,并连续两个月经周期以上者。

  月经后期:

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者,也称经期错后。

  月经过少: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或点滴即净;若经期不足2天,经量亦少于正常者。

  其病因病机主要是肾虚、血虚、血瘀、痰湿。

居经:

身体无病,月经定期3个月一潮者,称为居经。

  [填空题]36何谓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参考答案:

同病异护,就是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一样,通过辨证须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

  异病同护,就是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同一性质的证候,往往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法。

  [填空题]37何谓月经过多?

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简述各型的主要证候。

  参考答案:

月经过多是指月经周期正常,月经量明显多于正常者,又称经水过多,每次月经量以50~80mL为适宜,超过100mL为月经过多。

本病主要是由于气虚、血热或血瘀,使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而经量增多。

气虚主要证候:

月经量多,经血色淡,质稀。

血热主要证候:

月经量多,经血鲜红或深红,质稠。

血瘀主要证候:

月经量多,色紫黯,质稠有血块。

  [填空题]38辨证施护程序有哪些?

  参考答案:

辨证施护程序有:

①运用四诊方法收集辨证资料。

②运用辨证方法分析判断病情。

③运用整体观与辨证观提出护理问题。

④根据三因制宜原则与方法制定施护措施。

⑤运用中西医护理理论及时评价记录。

⑥运用中医养生康复知识进行健康教育。

  [填空题]39气滞血瘀型痛经的调护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调护原则为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填空题]40十四经穴的主治作用有哪些?

  参考答案:

十四经穴的主治作用归纳起来有:

本经腧穴能治疗本经病,表里经腧穴能治互为表里的经脉、脏腑疾病,经穴还能治局部病症。

各经腧穴的主治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共同性。

  [填空题]41何谓子痫?

其病机是什么?

简述子痫发生时的护理。

  参考答案:

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或新产后,发生眩晕倒仆,昏不知人,双目上视,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全身强直,须臾自醒,醒后复发,甚或昏迷不醒者,亦称子冒,其病机是肝阳上亢,肝凡内动;或痰火上扰,蒙蔽清窍。

  子痫发生时的护理:

①避免光、声、触痛刺激。

患者置单人暗室,绝对安静;护理操作要轻、快、准。

  ②防止外伤。

床边加栏,防止跌落。

抽搐时放置开口器或是压舌板,以免咬伤唇舌。

  ③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昏迷时取头低侧卧位,及时清除口中痰液和呕吐物,以防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④病情观察。

密观其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

记录抽搐、昏迷次数与时间。

  留置导尿管,记录出入量等。

  ⑤产后子痫多发生于产后24小时至10天内,故产后不应放松子痫的预防。

  [填空题]42何谓十四经穴?

  参考答案:

十四经穴简称经穴,即分布于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上的腧穴,本类腧穴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和归经,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是腧穴的主要组成部分。

  [填空题]43何谓产后病?

产后“三急”、“三病”、“三冲”、“三审”、“三禁”分别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产妇在新产后及产褥期内发生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称为产后病。

历代医家把产后的常见病和危急重症概括为产后“三急”、“三病”

  “三冲”。

  “三病”是指痉、郁冒、大便难。

产后“三冲”是指败血上冲,即冲心、冲肺、冲胃;产后“三急”为呕吐、盗汗、泄泻。

  产后病的诊断,在运用四诊八纲的同时,还须根据产生特殊的生理变化和病理特点,注意产后“三审”:

即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恶露有无停滞;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之盛衰;三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和饮食多少,以察胃气强弱。

产后“三禁”是指禁大汗、以防亡阳;禁峻下,以防亡阴;禁通利小便,以防亡津液。

  [填空题]44中草药中毒时解救的方法与护理有哪些?

  参考答案:

  

(1)立即终止接触及服用有毒药物。

  

(2)迅速清除毒物:

如毒物经胃肠道进入人体,可采用催吐、洗胃和导泻的方法,如从皮肤黏膜进入,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彻底清洗头发、皮肤。

  1)催吐:

适用于口服有毒药物2~3小时以内,清醒、能合作的患者。

  2)洗胃:

应尽早进行,是清除胃中残留毒物最有效的方法。

适用于催吐无效,服毒物4~6小时以内的患者。

但消化道溃疡出血及因服用腐蚀性药物引起食管、胃、肠损伤者,应禁用洗胃法。

根据不同的中毒毒物,选择合适的洗胃液:

在毒物性质未明者选用清水、生理盐水或绿豆汤等;若毒物性质明确的,可以根据毒物的性质选用相对应的洗胃液,如毒蕈、马钱子中毒,可选用碳酸氢钠洗胃;罂粟壳中毒,可选用3%过氧化氢溶液洗胃。

洗胃后,可适当服用牛奶、蛋清、米汤等保护胃黏膜。

  3)导泻:

毒物在肠道内未完全吸收前,可口服通下药,使毒物从大便排出。

如口服50%硫酸镁40~50mL或芒硝20~30g或大承气汤等。

如果中毒时间已超过6小时,或服用通下药2小时未泻者,可用生理盐水或2%肥皂水1000mL做大量不保留灌肠。

  (3)促进已吸收的毒物排出:

①采用利尿、透析等方法促使毒物排出体外。

②解毒剂的应用:

针对不同毒物,选用不同药物或食物,如临床常用生姜、甘草、金银花解乌头中毒。

  (4)严密观察并详细记录病情变化:

由于各种中毒的临床表现不一,病情观察的重点亦有所不同。

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神志、瞳孔、面色等变化,注意观察各种排泄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和量的变化,及时留取标本送检,认真做好监测,详细记录各项指标和情况,防止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5)对症护理:

患者若出现呼吸困难,可给予半卧位,给予氧气吸入;呼吸衰竭的患者,应遵医嘱给予呼吸兴奋药等;出现烦躁不安、惊厥者,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使用安全栏杆保护。

  (6)一般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

注意做好口腔护理,饮食宜清淡,加强情志护理,稳定患者情绪,避免不良刺激。

轻、中度中毒者宜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重度中毒患者初期通过静脉供给营养,后期给予流质。

中毒症状消失后,适当补充蛋白质,宜少食多餐,忌食辛辣、油炸、粗糙性食物,以利于食管、胃肠功能及受损黏膜的恢复。

  [填空题]45请简述产后血晕的急救处理措施。

  参考答案:

①立即将产妇置于头低脚高的仰卧体位,同时保温。

  ②用铁器烧红,淬醋中,以醋气熏其鼻孔,促其苏醒。

  ③针刺入中、涌泉、眉心、十宣等穴,强刺激以促速醒。

虚证灸百会穴,并配合药物使其苏醒。

  ④中药固脱救厥,如参附注射液20~60mL静脉滴注。

  ⑤结合西医的有关产后出血的原因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抢救。

  [填空题]46使药指什么?

  参考答案:

使药含义有三:

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至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具有协调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三是矫味药,即矫正药物味道,便于服用的药物。

  [填空题]47妊娠期摄生保健有哪些?

哪些药应慎用或禁用?

  参考答案:

①生活要有规律。

②饮食宜清淡平和而富于营养。

③注意胎教。

④妊娠3个月以内和8个月以后,必须避免房事。

⑤定期检查。

妊娠期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气、散气、有毒药品均应惧用或禁用。

  [填空题]48臣药(辅药)指什么?

  参考答案:

臣药含义有二:

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主证或主要病因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兼证或次要病因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填空题]49何谓癥瘕?

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参考答案:

妇人下腹有结块,伴有或胀或满或痛甚或出血者,称之为癥瘕。

其中结块坚硬,固定不移,推揉不散,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为癥;结块不坚,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病属气分为瘕。

其主要是由于正气虚弱,脏腑气血失调,气、血、痰、湿、热毒互结于冲任,胞宫胞络而发病,临床上多互相兼夹而有偏重。

  [填空题]50妊娠需注意哪些用药禁忌?

  参考答案:

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儿以致堕胎的作用,所以应该作为妊娠禁忌的药物。

根据药物对胎儿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和慎用两类。

  禁用的一般属于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子、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慎用的包括祛瘀通经、行气破滞、攻逐泻下、大辛大热以及滑利之品,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木通等。

凡禁用药物绝对不能使,慎用的药物则可根据病情谨慎使用。

  [填空题]51何谓妊娠恶阻?

其病机是什么?

简述其预防与调摄。

  参考答案:

妊娠恶阻是指妊娠后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至食入即吐者,又称阻病、病儿,是妊娠的早期常见的病证之一。

其主要病机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

  预防与调摄:

①饮食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少食多餐;汤药宜浓煎,少量频服;禁辛辣、油腻及生冷之品;勿过饱或空腹。

②解除思想顾虑,保持心情愉快。

  ③妊娠剧吐,尿酮体阳性者,宜卧床休息,暂禁食,给以输液,记液体出入量,呕吐好转后改流质。

  [填空题]52何谓相须、相使?

  参考答案:

相须:

即两种以上的功效类似的药物同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

  如石膏配知母,使清热泻火作用增强;大黄配枳实使泻下之功增强等。

  相使:

即在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药为主,余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功效。

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健脾利水的茯苓配合,茯苓能提高黄芪的补气利水之功。

上述配伍关系中,相使可相互促进,提高疗效,临床用药时应充分利用。

  [填空题]53小儿有哪些生理与病理特点?

  参考答案:

小儿的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即五脏六腑,娇是指娇弱,嫩即稚嫩,形指的是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肌肤筋骨、精血津液等,气指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充即充实。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这一生理特点,概括说明了小儿时期机体脏腑的形态发育和生理功能都是不成熟、不完善的。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生机即生发之功能,指生命力,活力;发育是指机体的长势。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是指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体格、智力以至脏腑功能,均不断迅速地向成熟、完善方面发展,而且年龄愈小,生长发育的速度也愈快。

  小儿的病理特点有:

  

(1)病因特点:

①易于感受六淫之邪和疫疠之气。

小儿肺常不足、腠理不密,加之冷暖不知自调。

作为“百病之长”的风邪,常夹杂着寒、热、暑、湿、燥等其他六淫之邪,极易从口鼻、皮毛而入,发生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肺系病证。

疫疠之气也常从口鼻、皮毛侵入机体,发生时行疫病。

  ②易于为饮食所伤。

小儿脾常不足,加之饮食不知自节,若喂养不当、饥饱无常,则脾胃极易被饮食内伤,造成食积、呕吐、厌食、泄泻、腹痛、腹胀等病证。

而且小儿饮食不知自洁,若护理不当,则易于发生泄泻、呕吐、痢疾以及肠道寄生虫病。

  ③与先天禀赋密切相关。

小儿疾病的发生与先天禀赋即遗传因素关系密切。

如哮喘、癫痫、出血(血友病)、胎黄等的发病,均与遗传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2)病理特点:

①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是小儿容易感受病邪而发病,一旦罹患疾病,则病情容易发生变化的病理特点。

  ②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小儿为“纯阳”之体,脏腑功能活力旺盛,对治疗的应答较成人更为敏捷,组织的修复能力强,活力充沛,又少七情影响,病因单纯,只要诊断治疗准确及时,护理得当,病情易向好的方向发展,很快得到康复。

  [填空题]54中医康复护理的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

①阴阳调和、天人相应。

②形神共养、动静适宜。

③协调脏腑、通调经络。

④养正祛邪、综合调理。

  [填空题]55小儿的生理和病理与成人有所不同,故小儿感冒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1)热证多:

小儿为纯阳之体,生长发育迅速,呈现阴相对不足而阳相对旺盛,故感邪之后,易从阳化热,热证的证候变明显。

  

(2)易夹痰:

肺为娇脏,外邪袭肺,易致肺失宣肃,水津敷布失常,停滞于肺,聚而成痰,故小儿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痰、喉间痰鸣等。

  (3)易夹食:

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之后,导致脾胃纳运失调,水谷停滞,出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甚至使脾胃升降功能失常而发生呕吐、泄泻等。

  (4)易夹惊:

小儿心肝有余,感邪之后,邪易化热化火,动风扰心,出现惊惕啼叫,夜间齘齿,甚至发生惊厥。

  [填空题]56何谓通因通用?

  参考答案:

通因通用即用通利的药物和护理方法治疗护理具有实热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填空题]57小儿咳嗽为什么以外感咳嗽为最多见?

  参考答案:

五脏之中,肺为娇脏,而小儿“肌肤薄,藩篱疏”,故小儿肺脏尤其娇嫩,易感外邪。

肺上连咽喉,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一身之气,司呼吸。

外邪侵袭多从口鼻或皮毛而入,首犯于肺,肺失宣发肃降之权,清肃失职,发生咳嗽。

  [填空题]58何谓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各包括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未病先防是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防疾病的发生。

由于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邪气侵犯是疾病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