匀速直线运动真题精选.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86242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匀速直线运动真题精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匀速直线运动真题精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匀速直线运动真题精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匀速直线运动真题精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匀速直线运动真题精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匀速直线运动真题精选.docx

《匀速直线运动真题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匀速直线运动真题精选.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匀速直线运动真题精选.docx

匀速直线运动真题精选

  [填空题]1印度洋发生里氏9级地震,引发了巨大的海啸,有几十万人遇难。

这次灾难之后,国际上加强了对海啸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地震发生时会产生次声波,已知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若某次海啸发生的中心位置到最近的陆地距离是300km,海浪推进的速度是200m/s,则岸上仪器从接收到地震发出的次声波到海啸巨浪登陆的时间是()s。

  参考答案:

  1300

  [填空题]2导火索的火焰顺着导火索燃烧的速度是

  0.8cm/s,为了使点火人在导火索火焰烧到爆炸物以前能够跑到离点火处120m远的安全地方去,导火索需要()m才行。

  (假设人跑的速率是4m/s)

  参考答案:

  0.24

  [多项选择题]

  3、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x-t图像,由图像可以

  判断()

  A.甲比乙早运动了t1秒

  B.t=t1时,两物体相距x0米

  C.t=t2时,两物体相遇

  D.t=t3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参考答案:

A,C

  [填空题]4酒后驾车严重威胁交通安全。

饮酒后会使人的反应时间(从发现情况到实施作制动的时间)变长,造成反制距离(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变长。

  假定汽车

  的速度匀速行驶,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是,正常人的反应时间为,饮酒人的反应时间为。

  

(1)驾驶员饮酒后的反制距离比正常时多几米?

(2)饮酒的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需多少时间?

  参考答案:

  

(1)

  

(2)

  参考解析:

  

(1)

  =30m/s,由题意知驾驶员饮酒后的反应时间变长为

  1.5s-

  0.5s=1s,驾驶员饮酒后的反制距离比正常时多

  

(2)刹车时间为止所用时间,饮酒的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

  [填空题]5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

  3.0"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Δt="

  6.0"s,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

已知

  空气中的声速v=km/s。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6、下列各图(均为直线)中,不能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

  A.

  B.

  C.D.

  参考答案:

A

  [填空题]7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r=20cm的圆周自A点出发,逆时针运动2s,运

  动圆周到达B点,求:

  

(1)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2)质点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参考答案:

  

(1)质点的位移是由A点指向B点的有向线段,位移大小为线段

  AB的长度,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位移方

  向由A点指向B点质点的路程为质点绕圆周的轨迹长度,则

  

(2)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得向B,质点的平均速率为

  平均速度方向是由A指

  [单项选择题]

  8、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那么开始刹车后2s与开始刹车后6s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1:

1

  B.3:

1

  C.3:

4

  D.4:

3

  参考答案:

C

  [单项选择题]

  9、如图所示,某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机记录了他行走过程中连续9个位置的图片,请你仔细观察该图片,下图中能接近真实反映该同学运动的v-t图象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该同学先是做加速运动,再反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选B。

  [填空题]10如图所示,A与B两滑块叠放在水平面上,用一水平绳将B系于竖直的墙面,已知A与B所受的重力分别为=40N,=20N,B与A及A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檫因数μ都相同。

当水平力F=20N时,才能将A匀速拉出,求:

μ

  为多大?

  参考答案:

设滑动摩擦系数为,则:

A上表面受的摩擦力为

  使得A物体匀速出来,必须满足:

...,代入数据得到:

,要

  [单项选择题]

  11、如图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

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

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m/s,因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A.10-3s

  B.10-6s

  C.10-9s

  D.10-12s

  参考答案:

B

  [填空题]12图中木板质量为M,长度为L,木块质量为m,大小可不计,—根不计质量的轻绳通过定滑轮分别与M和m连接,木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木块在木板左端,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将木块m拉向木板的右端,使整个系统做匀速运动。

  (木块滑过木板的过程中)

  

(1)木块m受几个作用保持平衡;

  

(2)木板M受几个作用保持平衡;

  (3)木块m受力F为多少。

  参考答案:

  

(1)5个力

(2)6个力

  (3)设轻绳拉力大小为T对m有:

F=μmg+T对M有:

T=μmg+μ(mg+Mg)解得:

F=3μmg+μMg

  [单项选择题]

  13、某运动员在100米竞赛中,测得他5秒末的速度为

  7.5米/秒,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

  10.2米/秒,则这运动员跑100米的平均速度为()

  A.8m/s

  B.9.25m/s

  C.10m/s

  D.10.2m/s

  参考答案:

C

  [填空题]14在我国东北寒冷的冬季,雪橇是常用的运输工具。

一个有钢制滑板的雪橇,连同车上的木料的总质量为5000kg。

  

(1)在水平的冰道上,马要在水平方向用多大的力,才能够拉着雪橇匀速前进?

(2)若在与水平面成300角的冰道上,马需要用多大的力沿着冰道向上拉雪橇,才能使雪橇匀速向上前进?

(滑板与冰道的动摩擦因数=

  0.02)

  参考答案:

  

(1)在水平冰道上前进

  

(2)在倾斜冰道上

  [单项选择题]

  15、下列运动中,最接近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匀速转动的旋转餐厅

  B.公共汽车在两个车站间的直线运动

  C.国庆阅兵时军人正步走过主席台

  D.跳伞运动员从静止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跳下后的落体运动

  参考答案:

C

  [填空题]16在2014年9月29日召开的运动会中,某校高一某女同学用

  14.50s完成100m赛跑,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

已知该女同学在加速阶段的第2s内通过的距离为3m,求:

  

(1)该女同学的加速度;

  

(2)女同学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

  参考答案:

  

(1)

  

(2)

  [单项选择题]

  17、某高速公路的单向车道有两条,最高限速分别为120km/

  h、100km/

  h.按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辆的最小间距(单位:

m)应为车速(单位:

km/h)的2倍,即限速为100km/h的车道,前后车距至少应为200m.则两条车道中限定的车流量(每小时通过某一位置的车辆总数)之比应为()

  A.1:

1

  B.2:

1

  C.3:

2

  D.4:

3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设车辆速度为v,前后车距为d,则车辆1h内通过的位移x=vt,车流量n=,而d=2v,得n=,则两车道中限定的车流量之比n1:

n2=1:

1。

  [填空题]18为了提高运动员奔跑时下肢向后的蹬踏力量,在训练中,让运动员腰部系绳拖汽车轮胎奔跑,已知运动员在奔跑中拖绳上端与地面的高度为

  1.2m,且恒定,轻质无弹性的拖绳长2m,运动员质量为60kg,车胎质量为12kg,车胎与

  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如图甲所示,将运动员某次拖胎奔跑100m当做

  连续过程,抽象处理后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求:

  

(1)运动员加速过程中的

  加速度大小a及跑完100m后用的时间t;

  

(2)在加速阶段绳子对轮胎的拉力

  大小T及运动员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f人

  参考答案:

  

(1)a=2m/s2,t=

  14.5s;

  

(2)T=64N,f人=

  171.2N。

  [多项选择题]

  1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坐标的x-t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

  B.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0

  C.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0

  D.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

  参考答案:

B,C

  参考解析:

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故两者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在t0时刻才开始运动,甲在t=0时刻开始运动,所以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0,故B正确;甲的出发点为处x=x0,乙的出发点为x=0处,所以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0,C正确;图像的斜率大小表示速度,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D正确。

  [填空题]20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用绳子拉物体,绳子与水平面成30°角,若要使物体沿水平面匀速向右运动,则拉力F

  为多大?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21、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l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越来越大时,相邻两个油滴的时间间隔相等,说明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可能增大,可能减小,可能不变,A错误CD正确;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知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车的速度可能不变,故B正确。

  更多内容请访问《睦霖题库》微信公众号[填空题]22一架飞机水平匀速的在某位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

  参考答案:

  0.58倍

  [单项选择题]

  23、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

  B.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

  C.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

  D.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它们在同一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1位移又相等,故在t1时刻乙车刚好从后面追上甲车,故A正确;由A的分析可知:

在t1时刻乙车刚好从后面追上甲车,两车相遇,相距最近,故B错误;在t1时刻两车的位移相等,速度不等,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C错误;0到t1时间内,甲乙两车位移相等,根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可知,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等于甲车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故选A。

  [填空题]24我国航天局宣布,我国已启动“登月工程”,2007年之前将发射绕月飞行的飞船,2010年左右实现登月飞行。

下面是与登月行动有关的一个问题。

人类为了探测距地球约30万公里的月球,发射了一辆四轮的登月探测小车,它能够在自动导航系统的控制下行走,且每隔10秒向地球发射一次信号,探测器上还装有两个相同的减速器(其中一个是备用的),这种减速器最多能使小车产生5米/秒2的加速度。

某次探测中,探测器的自动导航系统出现故障,探测器因匀速前进而不能避开正前方的障碍物,此时,地球上的科学家必须对探测器进行人工遥控操作。

下表是控制中心的显示屏上的数据信息:

  已知控制中心信号发射和接受设备工作速度极快,科学家每次分析数据并输入命令最少需要3秒。

  

(1)请通过对上述数据分析,求出小车的运动速度。

  

(2)请通过对上述数据分析,判断减速器是否执行了减速命令。

  (3)若减速器未执行减速命令,科学家需启动另一个备用减速器。

欲使小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备用减速器的加速度至少应设定为多少?

  参考答案:

  

(1)2m/s

  

(2)小车没有减速(3)1m/s2

  [单项选择题]

  25、如图,折线是表示物体甲从A地向B地运动的“s-t”图象,直线表示物体乙从B地向A地运动的“s-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2~6s内,甲作匀速直线运动

  B.乙作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5m/s

  C.从计时开始至甲、乙相遇的过程中,乙的位移大小为60m

  D.在t=8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试题分析:

在2~6s内,甲静止不动,故A错误;乙的位移图像是

  一条倾斜直线,说明乙作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故B正确;从

  计时开始至甲、乙相遇的过程中,乙的位移大小为40m,故C错误;在t=8s

  时,甲物体的速度大小是10m/s,乙物体的速度大小5m/s,两者速度不相等,故D错误。

  [填空题]26经检测汽车A的制动性能:

以标准速度20m/s在平直公路上行使时,制动后经时间t=40s停下来。

现A在平直公路上以V1=20m/s的速度行使发现前方S=180m处有一货车B以V2=6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使,司机立即制动,通过计算说明能否发生撞车事故?

  参考答案:

发生撞车事故

  参考解析:

若两车速度相同时,两车没相撞,则一定不会相撞,对于A车,制

  动时的加速度可得,两车速度相同所用时间为t,则:

,这段时间内,A车前进的距离,而因此两车会相撞,B前进的距离

  [多项选择题]

  27、图示是甲、乙两物体沿直线运动的x—t图象,由图可知()

  A.甲做匀减速运动,乙做匀加速运动

  B.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5s末两物体相遇

  D.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参考答案:

B,C

  参考解析:

在xt图像中,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知甲做负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乙做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B正确;斜率的大小表示速度的大小,D错误;交点表示相遇,C正确。

  [填空题]

  28某种汽车刹车时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司机发现前方有险情时,经1s才能做出反应开始刹车。

若汽车原来以20m/s的速度行驶,汽车从发现前

  方有险情时开始后4s内前进的距离?

  参考答案:

  40米

  参考解析:

汽车发现险情后,先做1s的匀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

  动,故匀速阶段的位移为,匀减速阶段的位移为,故汽车从发现前方有险情时开始后4s内前进的距离

  [单项选择题]

  2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

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与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参考答案:

A

  参考解析:

质点甲向所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动方向相反,即两个质点的速度相等但不同,故A正确,B错误;在相同的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等,当方向相反,位移是矢量,故位移相等,但不同,故C错误;如果质点甲、乙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如果从相距较远处相向运动,距离就越来越小,故D错误;故选A。

  [填空题]30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甲站开往乙站,启动加速度为2m/s2,加速行驶5s后匀速行驶2min,然后刹车,滑行50m,正好到达乙站,求汽车从甲站到乙站的

  平均速度为多少?

  参考答案:

  9.44m/s

  [单项选择题]

  31、据相关媒体报道称:

中国有可能在建的第二艘航母将直接采用核动力,吨位也直达100000吨,并直接采用电磁弹射的方式起降战斗机。

假设该航母总长330米,跑道长200m,处于静止状态.飞机在航母上滑行的最大加速度为6m/s2,起飞需要的最低速度为50m/

  s.那么,飞机在滑行前,需要借助弹射系统获得的最小初速度为()

  A.5m/s

  B.10m/s

  C.15m/s

  D.20m/s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航母上面的飞机起飞过程为匀加速启动,设初速度,加速度,位移为,位移是跑道长不是航母长。

末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得初速度,答案B对。

  [填空题]32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经时间t1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再行驶△t时间后,司机第二次鸣笛,又经时间t2后,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为v0。

  

(1)请根据以上条件推导客车速度的表达式。

  

(2)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vm=120km/h,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为v0=340m/s,测得t1=6,6s,t2=3,4s,△t=12s,请判断此客车是否超速。

  参考答案:

  

(1)

  

(2)客车没有超速

  [单项选择题]

  33、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公式v=x/t可知,速度v与位移x大小成正比,与时间t成反比

  B.由公式v=x/t可知,时间t越小,速度v越大

  C.由公式v=x/t可知,位移x越大,速度v也越大

  D.对于一个确定的匀速直线运动来说,x/t这一比值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即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在速度定义式中,速度v与位移x和时间t没有关系。

所以D正确,ABC错误。

  [填空题]34有一种示波器可以同时显示两列波形。

对于这两列波,显示屏上横向每格代表的时间间隔相同。

利用此示波器可以测量液体中的声速,实验装置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

管内盛满液体,音频信号发生器所产生的脉冲信号由置于液体内的发射器发出,被接收器所接收。

图2为示波器的显示屏。

屏上所显示的上、下两列波形分别为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

若已知发射的脉冲信号频率为,发射器与接收器的距离为,求管内液体中的声速。

  (已知所测声速应在1300~1600m/s之间,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多项选择题]

  3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末的速度是6m/s,第2s末的速度是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m/s2

  C.物体前两秒的位移是12m

  D.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参考答案:

B,C

  参考解析:

规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得:

物体的加速度,根据

  得,,故B正确,A错误;根据公式

  可

  得物体前两秒的位移是12m,C正确;第1s内的位移,则平均速度,故D错误。

  [填空题]36如图是建筑工地上常用的一种“深穴打夯机”,电动机带动两个滚轮匀速转动将夯杆从深坑提上来,当夯杆底端刚到达坑口时,两个滚轮彼此分开,将夯杆释放,夯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回深坑,夯实坑底,然后两个滚轮再次压紧,夯杆被提上来,如此周而复始。

已知两个滚轮边缘的线速度恒为v=4m/s,滚轮对夯杆的正压力FN=2×104kg,滚轮与夯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3,夯杆的质量m=1×103kg,坑深h=

  6.4m,假设在打夯的过程中坑的深度变化不大,取

  g="10"m/s2,求:

  

(1)每个打夯周期中,电动机对夯杆所

  做的功;

  

(2)每个打夯周期中,滚轮与夯杆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3)打

  夯周期。

  参考答案:

  

(1)

  

(2)

  (3)

  4.2

  参考解析:

  

(1)夯杆加速上升阶段:

加速度

  上升的高度

  电动机对夯杆做的功夯杆匀速上升阶段:

  上升的高度电动机对夯杆做的功每个打夯周期中电动机对夯杆做的功

  

(2)夯杆加速上升的时间滚轮边缘转过的距离是相对夯杆的位移摩擦产生的热量

  (3)夯杆匀速上升的时间

  夯杆从坑口做竖直上抛运动再落到坑底的时间是t3,则,,周期

  [多项选择题]

  37、关于直线运动,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不随时间而改变

  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而改变

  C.速度不断随时间增加的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参考答案:

A,D

  参考解析: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不随时间而改变.故A正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不变的,B错误;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速度均匀减小的运动为匀减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填空题]38如图所示,两木板

  A、B并排放在地面上,A左端放一小滑块,滑块在F水平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

已知木板

  A、B长度均为l=1m,木板A的质量mA=3kg,小滑块及木板B的质量均为m=1kg,小滑块与木板

  A、B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

  0.4,木板

  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

  0.1,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滑块在木板A上运动的时间;

  

(2)木板B获得的最

  大速度。

  参考答案:

  

(1)1s

(2)1m/s

  [填空题]39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上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因为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所以当人听到声音到看见飞机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当飞机在人正上方时发出的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设为t)

  与飞机从人正上方飞行到人看见飞机的时间相同,由于声音传播的距离

  (v1为声速)与飞机飞行的距离

  满足,既,故飞机的速度约为的声速。

  [填空题]40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比赛,某一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L1=11m处,乙车速度v乙=60m/s,甲车速度v甲=50m/s,此时乙车离终点线尚有L2=600m,如图5所示,若甲车加速运动,加速度a=2m/s2,乙车速度不变,不计车

  长.求:

  

(1)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

  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

(2)到达终点时甲车能否超过乙车?

  参考答案:

  

(1)5s;36m

  

(2)不能

  参考解析:

  

(1)当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距离最大,即v甲+at1=v

  乙,得t1=

  s=5s

  甲车位移x甲=v甲t1+

  =275m乙车位移x乙=v乙t1=60×5m=300m此时两车间距离Δx=x乙+L1-x甲=36m

  

(2)甲车追上乙车时,位移关系x甲′=x乙′+L1

  甲车位移x甲′=v甲t2+,乙车位移x乙′=v乙t2,将x甲′、x乙′代入位移关系,得v甲t2+

  =v乙t2+L1

  代入数值并整理得-10t2-11=0,解得t2=-1s(舍去)或t2=11s此时乙车位移x乙′=v乙t2=660m因x乙′>L2,故乙车已冲过终点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